贝类毒素 食品安全性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毒理学_06贝类毒素_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食品毒理学_06贝类毒素_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
3.中毒表现 类似河豚中毒
(1)摄入后5min~3h内开始发病。从嘴唇 周围发生轻微刺痛、麻木开始,发展到全 身麻痹。严重者在2~12h内因呼吸障碍而 死。
(2)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LD50(小鼠,经口)为263μg/kg
我国主要发生在北方黄海、渤海贝类产区。
(ii)在美国大石房蛤中发现的浓度最高 →石房蛤毒素
(3)PSP的理化特性:
①在低pH下对热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 定,易被氧化
②某些PSP水解后毒性增强
(4)PSP的分布 P140-3
①软体动物 如:蛤、贻贝、布氏海菊虾、扇贝、牡蛎 (蚝) 的消化器官中富集
②节肢动物,如蟹 ③脊椎动物,如鱼
PSP经食物链富集:有毒藻类→浮游动物→鱼
血蛤 花蛤
厚壳贻贝
贻贝
扇贝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大连湾牡蛎
长牡蛎 海蛎
牡蛎(又称蠔、海蛎子)
(4)PSP的分布
①软体动物 如:蛤、贻贝、布氏海菊虾、扇贝、牡蛎 (蚝) 的消化器官中富集
②节肢动物,如蟹 ③脊椎动物,如鱼
PSP经食物链富集:有毒藻类→浮游动物→鱼
1.海洋蓝藻毒素 (1) 巨大鞘丝藻
黑变颠藻 适钙裂须藻
脱嗅海兔毒 鞘丝藻毒素A
(2)水华期间,在该水域游泳→急性皮炎
2.淡水蓝藻毒素
(1)有毒蓝藻→ 微囊藻毒素 变性毒素a和a(s)
(2)中毒表现 ① 动物:直接接触或饮用含有微囊藻毒
素的水而中毒
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可在数小时 至数天内死亡。 p145
去氨基甲酰基类毒素
N-磺基氨基甲酸酯类
……
(1)毒素分类:表5-4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海鲜中毒主题班会PPT课件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海鲜中毒主题班会PPT课件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 海鲜中毒主题班会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有毒海鲜 预防措施 急救处理 结语
பைடு நூலகம்言
引言
海鲜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之一 ,但是在食用过程中,可能会 发生海鲜中毒事件。尤其是在 夏季高温下,海鲜更容易被细 菌污染。
了解有毒海鲜
了解有毒海鲜
什么是有毒海鲜?如何判断有毒海鲜? 有哪些常见的有毒海鲜?以及它们的毒 性症状如何?
为学生提供日常急救常识和基本急救措 施。
结语
结语
点拨学生对海鲜中毒的误区, 呼吁大家重视食品安全,加强 基本卫生防疫常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了解有毒海鲜
介绍一些防范有毒海鲜中毒的 基本知识。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学生在选择海鲜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在食用海鲜时应该掌握哪些基本技 巧?
预防措施
学生在发现身体异常时应该如 何处理? 对于校园餐饮服务,学校应该 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 ?
急救处理
急救处理
介绍一些常见的海鲜中毒急救处理方法 。

贝类毒素.ppt

贝类毒素.ppt

贝类的净化排毒及预防
政府预防措施
建立疫情报告和定期监测制度定期对贝类生长水域 采样进行显微镜检查,如发现水中藻类细胞增多, 即有中毒的危险,应对该批贝类作毒素含量测定。
严控被赤潮污染的贝、螺类海产品上市买卖,避免 群体性食后中毒
规定市售贝类及加工原料用贝类中毒素限量。 做好卫生宣教,介绍安全食用贝类的方法。
贝类毒素简介
美国FDA :PSP :0.8 ppm(80 μg/100 g 石房蛤毒素当量) NSP :0.8 ppm(20 鼠单位/100 g)短裸甲藻毒素2
当量 DSP :0.2 ppm 鳍藻毒素DTX-1 ASP :20 ppm 软骨藻酸
欧盟:PSP :800 μg/kg 虾夷贝毒素:1 mg 虾夷贝毒素等价物/kg 大田软海绵酸:鳍藻毒素和扇贝毒素合计160 μg 大田软
贝类毒素简介
健忘性贝类毒素 ASP
病源藻:为菱形藻科中的拟菱形藻属和菱形藻 中硅藻的某些种,毒素以软骨藻酸(DA)为主
软骨藻酸的结构
贝类毒素简介
健忘性贝类毒素 ASP
中毒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神经 系统症状则约48小时内出现,主要症状为记忆 丧失、心律不齐、半身麻痹等;严重者则会产 生痉挛及昏迷;老年且出现严重神经症状之患 者较易导致死,死亡率约2 %
贝类毒素简介
麻痹性贝类毒素 PSP
中毒症状:主要为神经性症状,包括唇舌麻木 感、皮肤刺痛、晕眩、言语困难、四肢末端灼 热感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因呼吸困难、呼吸 衰竭而致死。一般而言,如经24小时仍能存活 且无并发症者,愈后良好。
麻痹性贝毒常见于淡菜、蛤蜊、扇贝等双壳贝 类。
贝类毒素简介
腹泻性贝类毒素 DSP

(完整版)贝类毒素

(完整版)贝类毒素
▪ 这种毒性化合物是有光过敏反应,这种光致敏剂在 体内会加速组织胺基酸、色胺基酸和酥胺基酸等产 生胺基化合物,并使得器官发炎并产生毒性化学反 应。症状通常会在脸部和手部皮肤出现红色的水肿。
贝类毒素简介
新型贝类毒素
❖ 氨代螺旋酸贝毒
▪ 这是近年来在欧洲沿海国家的养殖贝类中发现的一 类新贝类毒素 A zaspiracids ( AZA s)。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色谱法
❖ HPLC法的原理大多是基于离子交换层析分离 毒素及后置柱反应器氧化洗脱液产生可检测的 稳定衍生物,再进行相关检测。
▪ HPLC法是唯一能定性、定量检测出各种毒素组分的 技术,HPLC 法发展非常迅速并极有可能代替小鼠检 测法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电泳法
海绵酸等价物/kg ASP :20 mg 软骨藻酸/kg 氮杂螺酸:160 μg 氮杂螺酸等价物/kg
❖ 我国:PSP :800 μg/kg DSP :不得检出
贝类毒素简介
新型贝类毒素
❖ 焦脱镁叶绿酸(Pyropheophorbide,鲍鱼贝毒)
▪ 焦脱镁叶绿酸a主要存在于鲍鱼体内,这种物质是叶 绿素的衍生物,因此可能来自于海藻。
主要内容
贝类毒素
1
贝类毒素简介
2
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
3
贝类的净化排毒及预防
4
贝类中毒后的处理
贝类毒素简介
❖ 贝类生物体通过食物链,将有毒藻类产生的毒素在体内 累积放大,转化为有机毒素,这些毒素统称为贝类毒素 ( Shellfish Toxins )
❖ 常见的有毒贝类主要有蛤类、螺类、鲍类,毒素一般积 存于贝类的肝脏、消化腺体、中肠腺等内脏器官。
贝类毒素简介

动物性食品中毒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中毒PPT课件

人们吃了这种含有毒素又 未进行加工处理的生蜜, 一般会出现这样几种症状: 过敏,气喘,皮肤出现斑 疹或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也可 能造成人的精神烦躁,易 怒,还会影响睡眠。
.
5
贝类中毒分为
• 腹泻性贝类毒素 • 神经性贝类中毒 • 健忘性贝类中毒 • 麻痹性贝类中毒
.
6
腹泻性贝类毒素
• 中毒症状: 主要为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包括
下痢、呕吐、腹痛、腹泻、口舌麻木刺痛、肌肉酸痛 、晕眩、冷热感异常、运动失调、头痛、倦怠等,症 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一般而言,神经性贝类中毒并 不会造成死亡,其预后良好,仅少数患者会有副作用
.
9
预防贝类中毒
• 第一,不吃内脏。 • 第二,挑外壳平滑的
。附着脏东西少,相 应污染也少。 • 第三,清洗干净.盐水 浸泡,充分加热。
.
10
贝类中毒后的处理
• 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 对病人采取如催吐、洗胃、清肠等清除毒物的措 施;针对不同毒物采用相应的特效或有效解毒剂 进行解毒,用输液、利尿、换血、透析等方法, 促使体内毒物排泄;采取对症治疗,必要时采取 特殊治疗措施; – 采取病人标本,以备检验; – 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 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为禁止食用动物甲状腺,屠宰家 畜时应严格要求摘除甲状腺并妥善处理,防止在修割 的碎肉中混进甲状腺,向广大群众宣传甲状腺中毒危 害,预防误食。
.
14
鱼胆中毒
• 人们日常吃的青鱼、草鱼、鲤鱼、鲢鱼以及绍鱼等, 其鱼胆都有一定的毒性。
• 鱼胆的毒性主要为胆汁成分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作用及 所含组织胺类物质的致敏作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贝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贝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 物疗效和副作用,调整 药物剂量和疗程
3
避免食用高风险贝类
01
了解贝类的种类和特

02
避免食用高风险贝类,
如河豚、织纹螺等
03
购买贝类时,选择信
誉良好的商家
04
烹饪贝类时,确保煮
05
避免生吃贝类,防止
熟透,避免交叉污染
寄生虫感染
正确处理贝类食物
05
避免食用贝类内脏,
降低中毒风险
保持卫生:处理贝 4 类时,应保持双手 和厨具的清洁,避 免交叉污染。
提高意识:加强食 5 品安全意识,提高 对贝类中毒的防范 意识。刀客特万Fra bibliotek102
03
04
1
贝类中毒原因
食用未煮熟的贝类 误食有毒贝类 贝类生长环境受到污染 贝类体内毒素积累过多 贝类处理不当,导致毒素扩散
常见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导致 肌肉麻痹,呼吸困难
A
腹泻性贝类毒素:导致 腹泻、呕吐
C
肾毒性贝类毒素:导致 肾功能损伤,蛋白尿
E
B
神经性贝类毒素:导致 神经损伤,头晕、头痛
D
肝毒性贝类毒素:导致 肝功能损伤,黄疸
F
心脏毒性贝类毒素:导 致心律失常,心悸
贝类中毒症状
01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等
03
皮肤症状:红疹、瘙痒、 水肿等
05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 心律失常等
02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 痛、乏力、意识模糊等
04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 难、胸闷等
06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 迷,甚至死亡
2
紧急处理措施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海鲜中毒主题班会课件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海鲜中毒主题班会课件
预防学生食用有毒海鲜 中毒主题班会课件
目录 引言 如何预防 在校园内的预防 中毒后的应对措施 注意事项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有毒海鲜中毒? 为什么学生易得有毒海鲜中毒 ?
引言
为什么学生特别容易受到有毒海鲜中毒 的危害?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了解有毒海鲜的种类及外观特 征 学会正确的食用方法
如何预防
了解食用有毒海鲜后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告知测笔进行自我检 测
在校园内的预 防
在校园内的预防
如何检查学校附近的海鲜营业户是否合 法 每份海鲜都应该有检验合格证明
在校园内的预防
如果有中毒情况应急处理流程
中毒后的应对 措施
中毒后的应对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海鲜 呼叫或带患者寻求医生帮助
学生能够自主学会如何检测海鲜的方法 并主动了解海鲜的检查证明,也是预防 有毒海鲜中毒的关键所在;
结语
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在用海 鲜检测笔进行自我检测之后, 放心地选择新鲜、优质、安全 的海鲜。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中毒后的应对措施
紧急处理方法 康复后如何避免再次中毒的指 导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学生不应在没有大人陪同情况下购买或 食用海鲜
不要轻信没有合法证明的海鲜商家
注意事项
不要贪图价格便宜购买不明来 源的海鲜
不要因为局部的红色斑点或者 是天然的黑斑而认为海鲜一定 有问题
结语
结语
要避免学生食用有毒海鲜中毒,了解常 见的有毒海鲜及其外观特征是非常必要 的;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PPT课件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PPT课件

0
0
生海产品 10 0
0
/
生食蔬菜 12 8.3
0
0
生牛奶
20 0
0
0
合计
120 15.0
7.5
0
金葡菌 副溶 合计
/
/ 41.7
/
/ 16.7
/
/ 53.3
/
/ 25.0
33.3
/ 33.3
/
40.0 40.0
/
/ 8.3
/
/0
33.3 40.0 29.2
表中“ /”表示未做该致病菌检测。
现代科技“造就”了食品安全问题
头痛、头昏,乏力,烦躁;
胃肠炎症状: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肤的黑色素生成。铅也有美白效果,
一般情况下,废水或污水中的有害有机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减轻甚至消除,但以重金属毒物为主的无机有毒成分或中间产物可能
通过废水或污水灌溉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
可使皮肤明显光滑、白细,黑斑和粉
刺也迅速消退。唇膏中往往含有铋,
1.急性毒性
有机磷类:恶心、呕吐、腹痛、大汗淋漓、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氨基甲酸酯类:恶心、呕吐、多汗等M样作用,类似有机磷农药中毒。 除虫菊酯类:面部感觉异常、皮炎、意识障碍、肺水肿 有机氯:严重者有阵挛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有机氟:以神经、循环系统症状突出。
2、慢性毒性作用:蓄积毒性和远期作用 (1)生殖发育毒性 (2)致癌 (3)免疫功能损伤 3、农药的协同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混
铋能增加唇膏的光泽。
时间:8点,乘车上班
主要重金属:铅,来自汽车尾气
主要危害: 铅在废气中呈微粒状态,随 风扩散,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 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 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 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 伤。当儿童血中铅浓度达0.6~0.8ppm 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 出现痴呆症状。铅还能透过母体进入胎盘, 危及胎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光皮炎型
★一般进食一天后 发病,也可14天后 发病。 ★初为面部和四肢 暴露部位出现红肿, 并有灼热、疼痛、 发痒、麻木等感觉; ★后期出现瘀血斑、 水疱或血疱,溃破 后可感染,伴有发 热。
1、食毒贝中毒者应立即引吐,或以5%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 彻底洗胃,清除残存在胃内的有毒贝类。
2、静脉输液,以利排尿,加速毒物的排泄。
贝类毒素
08木工
张晓军 严孝华
1
麻痹性贝类 毒素
腹泻性贝类 毒素
神经性贝类 毒素
失忆性贝类 毒素
日光皮炎型
麻痹性贝类中毒 (PSP)
●由石房蛤毒素及 其衍生物所致。 ●食用后5分钟—4 个小时出现唇、舌、 手指麻木感,进而 四肢末端和颈部麻 痹,直至全身。
●常伴有发音障碍、 流涎、头痛、口渴、 恶心、呕吐等。 ●严重者2~12小时 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时间
1967-1979 1986
1986.11 1989.2 1989.11 1991.2 1991.3 1994.6
地点
浙江 台湾 福建 广东 福建 台湾 广东 浙江
毒素
psp psp psp psp psp psp psp psp
中毒
423 30 136 5 4 8 4 5
死亡
23 2 1 1 2 1
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
1.临床表现:既有胃肠道症状 又有神经症状,包括麻刺感和 口唇、舌头、喉部麻木,肌肉 痛,眩晕,冷热感觉颠倒,腹 泻,和呕吐 。
2.相关食物:与从佛罗里达海 岸和墨西哥湾捕捞的贝类有关。
3.并发症:这类中毒在摄入贝 类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发生; 持续时间相当短,从几个小时 到数天。恢复完全几乎没有后 遗症;尚无死亡的报告。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1.临床表现:胃肠道紊乱(呕吐, 腹泻,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 (辨物不清,记忆丧失,方向知 觉的丧失,癫痫发作,昏迷)。
2.相关食物:贻贝(海虹)有关。
3.并发症:这类中毒以在24小时 内出现胃肠道症状为特征;神经 症状发生在48小时以内。在老年 人中,中毒症状特别严重,可有 阿尔齐默病的症状。迄今为止, 所有死亡均发生在老年病人中。
3、予以阿托品1ml,肌肉注射,予以维生素B1\ B6等肌肉注 射,对缓解肢体麻木等中毒性神经麻痹或心动过缓等症状有 一定疗效。
4、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5、对局部接触贝毒素者可用誉水冲洗和予以局部止痛等处 理。
1.在海藻大量繁殖期及出现所谓 “赤潮”时,禁止采集、出售、贩 运和食用贝类。 2.在贝类生长的水域采取藻类进行 显微镜检查,如有毒的藻类大量存 在,即有发生中毒的危险,有关部 门应定期预报,有关人员应注意收 听。 3.贝类的毒素主要积聚于内脏,应 注意去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腹泻性贝类中毒(DSP)
1.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较轻 微的胃肠道紊乱,如恶心、呕 吐、腹泻、和腹痛并伴有寒战、 头痛和发热。
2.相关食物:与贻贝(海虹)、 牡蛎、和干贝有关。
3.并发症:这类中毒的发生取 决于摄入毒素的剂量,在摄入 贝类后少则30分钟到两三个小 时内即可发生,疾病症状持续 2到3天。恢复完全无后遗症; 这种疾病一般没有生命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