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简单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如何分辨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如何分辨](https://img.taocdn.com/s3/m/b14ad76a8e9951e79b89275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如何分辨
导语:对于老年人来说,奋斗了一辈子了,家中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到了自己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健康对于老的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而疾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奋斗了一辈子了,家中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到了自己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健康对于老的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而疾病却找上了他们,其中就有危害性比较大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这两种的症状都有一些的类似,但毕竟发病的原因有所不同,所以分清这两种病是十分有必要的。
常见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们因为病因病机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那么该如何分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呢?简单来说可以从下面几点判断:
1、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大脑正常萎缩后,大脑部分区域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以“智能、记忆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2、血管性痴呆,是指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即脑出血或脑梗塞)后,大脑局部脑细胞因各种原因坏死导致病理性改变,导致的痴呆症状。
3、通过辅助检查CT或MRI提示:阿尔茨海默病CT提示,脑萎缩CT征象。
血管性痴呆CT提示有,脑出血,脑梗塞或脑软化灶。
4、若是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则通过发病时间、缓急判断。
患者发病缓慢,家人逐渐发现患者有痴呆症状,送入医院后行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可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
上面给大家说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这两个是两种比较常
生活常识分享。
阿尔茨海默氏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智能障碍及MRI对比分析
![阿尔茨海默氏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智能障碍及MRI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7264f0fab069dc50220123.png)
1 2 研究方 法 .
12 1 智能障碍研究 ..
①长谷川 氏痴呆评定量表
检 查法 : 包括 1 问题 , 及 6个方 面 , 1个 涉 即定 向力 、 选择 盐城市 第一 、 四人 民医院就 第
1 1 临床资料 .
诊 的痴 呆 患者 1 8例 , 中 A 2 其 D组 5 6例 、 D组 7 V 2
阿尔茨 海 默 氏病 与血 管 性痴 呆 的智 能 障碍 及 MR 对 比分 析 I
高 薇 汤琪 春 , ( 1盐城 卫 生职 业技 术学院 , 苏盐域 2 4 0 ; 江 2 0 6 2盐城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
[ 摘要] 将 18例痴呆患者分别为阿尔茨海默 氏病( D 组 5 2 A ) 6例和血管性痴呆 ( D) 7 V 组 2例 , 两组均应用长
[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 痴呆 , 血管性 ; 磁共振成像 ; 认知障碍
[ 中图分类号 ] R 4 .6 79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 6 ( 0 8 4 - 8 -2 0 22 X 20 ) 1 0 50 6 0
阿尔茨 海默 氏病 ( D) A 和血 管性痴 呆 ( D) V 为最
r g s s m t rdc sv r c oa gts n g l tn a ce ti i yt n e o p e it eee h ln i i al o e p n rais i s t
[ ] eaoiayP nra S r, 0 2,( ) 9 —0 . J .jH ptblr a c t ug 20 9 1 :814 i e [ ]史学森, 2 郝慧菁 , 侯培珍 . 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治疗 的现状和 进展 [ ] 中国内镜杂志,0 7,3 9)9699 J. 20 1 ( :3 -3 . [ ]Y u gY b F,YpA 3 en P, S i W.R l o R F i temaae e t f oe f C h ngm n o E n pe ie i ct blr aceti J .A i ug 20 rdc dml aue iaypnrais[ ] s nJSr , 03, t d i t a 2 ( :0 -62
对比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
![对比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a38bd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4.png)
对比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接收的1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进行研究,分别纳入AD组、VD组,分析两组的认知功能、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线性测量参数。
结果:在轻度障碍范围内,AD组的定向力、回忆能力评分较VD组低,VD组的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较AD组低;中度障碍范围内,AD组的回忆能力、定向力评分低于VD组,VD组的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低于AD组(P<0.05),重度障碍范围内,两组的各项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
相较于AD组,VD组的海马体高度较高,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三脑室宽度较小(P<0.05)。
结论:轻度AD患者先出现回忆能力的损害,轻度VD患者以注意力和计算力受损为主,中度AD患者的回忆能力、定向力受损较VD患者严重,重度VD患者与AD患者在各方面的损害均较大,并且无差异;与VD患者相比,AD患者海马结构萎缩程度较明显。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临床特征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主要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出进行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是脑梗死后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因脑出血、缺血等原因所致,在老年痴呆中的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1-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均出现认知障碍,并且对家庭、社会等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两者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3-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10例(AD组)、血管性痴呆8例(VD 组),AD组男4例、女6例;年龄:65-85岁,均值:(75.48±3.62)岁。
AD与VD
![AD与VD](https://img.taocdn.com/s3/m/7f58ad7e58fafab069dc0253.png)
流行病学研究
• 年龄——AD的发病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每增加5岁,患病率约增加1倍。 • 性别——AD的发病以女性为多见,男女 之比为7∶26 。
流行病学研究
• AD的患病率还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 教育程度 ——即文盲组最高,依次为小 学、中学或中学以上。 • 婚姻状况 ——丧偶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有 配偶者 。 • 家庭结构 ——有配偶及同子女一起居住 者,患病率较低。 • 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低者患病率高。
2.支持可能VD的诊断标准
• 早期出现步态异常(小碎步、慌张步态、失用及 共济失调步态等)。 • 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多次摔倒病史。 • 早期出现尿急、尿频及其它泌尿系症状,且不能 用泌尿系疾病来解释。 • 假性球麻痹。 • 人格及精神状态改变,如意志缺乏、抑郁、情感 改变及其它皮质下功能损害(包括精神运动迟缓和 运用障碍等)。
5.依据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 VD可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 皮质型 • 皮质下型
• Bingswanger病型
• 丘脑痴呆
VD的鉴别诊断
• 采用 1975 年Hachinski缺血量 表区别血管性痴呆 ( VD ) 与阿尔茨海默 病(AD)即老年性痴呆, • 评分≥7分者为血管性痴呆。 • ≤4分为阿尔茨海默病 • 5,6分为混合性痴呆
脑变性病、脑外伤、脑肿瘤、癫痫以及躯体疾病、 药物和中毒,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痴呆须具备四个基本的特点:
1)、意识清楚,有别于神志障碍引起的智能损害,如 谵妄。 2)、后天的,指认知障碍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先发育 到正常再衰退到不正常,这一点有别于智能低下。
正常(18岁)
发育障碍
(智能低下)
衰退
(痴呆)
VD病变功能影像学特点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和行为症状的比较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和行为症状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f1fc3d0a58da0116c17493f.png)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和行为症状的比较王宗颖王玉梅费伟民(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25)〔摘要〕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 )与血管性痴呆(VD )的心理和行为症状(BPSD )。
方法收集AD 和VD 患者各30例,采用AD 行为症状评定量表(BEHAVE-AD ),Cohen-Mansfield 激惹性问卷(CMAI )评定患者BPSD 。
结果AD 、VD 二组的行为紊乱发生率均高,但无显著差异;AD组焦虑与恐惧发生率高于VD 组,VD 组焦虑与恐惧的严重程度重于AD 组(均P <0.05)。
VD 组乱走、无目的游荡的发生率高于AD 组(P <0.05),但严重程度相似;AD 组试图出走的严重程度重于VD 组(P <0.05),但发生率无差异。
二组在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AD 、VD 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BPSD ,而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
针对其BPSD 的特点进行相关治疗,对痴呆BPSD 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阿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心理及行为症状〔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1-2268-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1.024第一作者:王宗颖(1975-),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研究。
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症状(BPSD )泛指痴呆患者的感知觉、思维、心境和行为障碍,正是痴呆的这些症状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以往研究方向多注重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相对于其认知功能,BPSD 是可以治疗的〔1〕。
痴呆各亚型BPSD 是否有差别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 )和血管性痴呆(VD )患者BPSD 的异同点,为其在社区中进行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查房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39211062b9d528ea80c77954.png)
Hachinski 缺血量表
hachiski法评定:满分为18分,≤4分为AD,≥7分为VD。
心理-社会状况
(1)心理方面
老年期痴呆病人大多数时间限制 在家里,常感到孤独、寂寞、羞 愧、抑郁,甚至有自杀行为。
(2)社会方面
痴呆病人患病时间长、自理缺 陷、人格障碍,需家人付出大量 时间和精力进行照顾,常给家庭 带来很大的烦恼,也给社会添加 了负担,尤其是付出与效果不成 正比时,有些家属会失去信心, 甚至冷落、嫌弃老人。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查房
教学内容
1
老年期痴呆的定义
2
病因
3
临床表现
4
护理问题
5
护理措施
6
预防
定义
老年期痴呆(dementia in the elderly) 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 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 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 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护理措施4——安全护理
(1)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 免搬家,当病人要到一个新地方时,最好 能有他人陪同,直至病人熟悉了新的环境 和路途。
(2)佩带标志:病人外出时最好有人陪同 或佩戴写有病人姓名和电话的卡片或手镯 ,以助于迷路时被人送回。
病人识别腕带
护理措施4——安全护理
(3)防意外发生。
防治原则包括: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 诊治,积极治疗已知的血管病变和防止卒 中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1——日常生活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措施2——用药护理
老年期痴呆的治疗常常 用到一些药物,并以口 服为主,胆碱酯酶抑制 剂安理申(donepezil 多奈哌齐)等在疾病的 早期阶段可暂时改善记 忆功能,银杏叶浸出物 可改善AD或VD病人的 记忆丧失与其他症状, 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以 预防和缓解VD症状。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鉴别与防治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鉴别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0d738a358f5f61fb73666a7.png)
除了药物,医生还可以建议家属为患者提 供科学的社会心理辅导与干预,酌情选用自我 能力展示训练、缅怀活动、记忆训练活动、感 官刺激活动等。若患者存在精神行为症状,如 抑郁、焦虑、激越、攻击、妄想、幻觉等,应 该积极寻找造成这些表现的原因,尝试采取调 整环境、改变活动要求或者增加人际交流等非 药物干预手段。
E-mail:fengjianxing@ 责编/冯建星
诊疗康 复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鉴别与防治
文/ 梅伟文(广州市老人院内科主治医师)
66岁的刘大爷有高血压病史20多年, 偶测血压都在正常范围内,也没有什么不 适症状,日子长了,吃药也就有点马虎。 一天早上,他出门时忘记服药,心想少吃 一回没事,没有立即回家补服就去晨练 了。不料,在运动过程中,他突发偏瘫, 立即由120送去医院急诊,经颅脑MRI检 查,考虑为急性左侧基底节脑梗死。入院 后,刘大爷神志恍惚,右侧上下肢完全失 去活动能力,住院3周后血压等指标均逐渐 恢复,转入康复病房,锻炼主要集中在肢 体的活动能力恢复上。
“专利”。因此,医生全面正确了解两者 在发病机制、长期预后以及防治方法等方 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临床工作开展。
起病形式与发病机制 血管性痴呆(VD),顾名思义就是与 脑血管病有关的痴呆,它常常发生在脑卒 中后的3个月内,但是这段时间内,经治医 生与患者家属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肢体活动 的康复上,因而很容易忽视痴呆症状的出 现,造成漏诊。 VD主要是因为脑动脉硬化造成狭窄或 闭塞引起脑血流量减少所致。脑梗死、脑 出血、多发性腔梗都可以造成继发性VD, 其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病灶的大小、数 目,也取决于病灶的部位,病灶位于双侧 丘脑、基底节区等处引起认知、记忆功能 障碍的程度会较为严重。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已证实与老龄化 和遗传基因以及脑内乙酰胆碱神经元减少 等相关。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显 示,家族史是AD的危险因素。目前已知至 少有4个与AD有关的遗传病理基因,位于 2l、14、1号染色体的病理基因与早发型痴 呆相关,位于19号染色体的病理基因与迟 发型痴呆相关。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 患者脑内存在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
痴呆常见类型及鉴别
![痴呆常见类型及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e9d18ea1ccbff121dd3683f8.png)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95-99
年龄 (年)
Data from Ritchie and Kildea, 1995
Alois Alzheimer
阿尔茨海默
德国巴伐利亚洲 精神科医师和神 经解剖学家
Alzheimer’s original patient: Auguste D.
年之内相继出现
临床表现
快速动眼睡眠期异常行为(RBD)
• 发生于快速动眼睡眠期,以睡眠中肌肉松弛间 断缺失为特点,表现为躯体活动和痉挛增多, 可有复杂剧烈的肢体或躯干运动如系扣、摆臂 ,伴梦境回忆
• 多导睡眠描记图显示睡眠期间颊下或肢体肌张 力增高
• RBD一般发生于痴呆出现前数年,这也是其他 α-突触共核蛋白病的常见特点
30-50%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0%17号染 色体微管结合蛋白tau基因和颗粒体单板基因 突变。
病理
大体病理特征: • 局限性额颞叶萎缩 • 可累及杏仁核\海马\黑质&基底节
光镜下病理特征: • 神经元细胞减少 • Pick病可见Pick细胞和Pick小体:神经元弥
散性肿胀,染色质松散,胞浆内有嗜银包涵 体 • 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伴海绵样变 • 无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斑
老年斑
神经病理
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 元异常细胞骨架的组成 结构,由双股螺旋细丝 组成,含有过度磷酸化 的tau蛋白。
神经原纤维缠结
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memory impairment)
• 早期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表现为刚发生 的事不能记忆,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 不能回忆,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时常 忘记物品放置何处,忘记约会,常感 “记的不如忘的快”。经提醒后亦无法 回忆。
精神科三基考试 第 十二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科三基考试 第 十二章器质性精神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9084bfff83d049649a66580a.png)
第十二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总分78,考试时间600分钟)一、名词解释1. 痴呆2. 谵妄状态3. 遗忘综合征4. 老年斑5. 肺性脑病6. 脑外伤后遗忘7. 脑震荡后综合征8. 透析性脑病9. 透析平衡失调综合征10. 围生期精神障碍二、选择题(一)A型题1. 慢性脑病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的是()A. 记忆障碍B. 思维障碍C. 人格障碍D. 意识障碍E. 情绪障碍2. 谵妄最多见的幻觉是()A. 听幻觉B. 味幻觉C. 视幻觉D. 本体幻觉E. 触幻觉3. 老年性痴呆的病理特征是()A. 大脑皮质萎缩B. 小脑脑沟增宽C. 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D. 脑室增大E. 神经元气球样肿胀4. 老年痴呆的后期主要表现是()A. 生活不能自理B. 幻觉C. 妄想D. 远记忆力障碍E. 智能全面减退5. 一患者脑外伤后出现人格改变,最可能累及的大脑部位是()A. 枕叶B. 颞叶C. 额叶D. 顶叶E. 小脑6. 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表现为()A. 顺行性遗忘B. 错构C. 瞬间记忆障碍D. 近事遗忘E. 远事遗忘7. 谵妄最主要的特征是()A. 意识障碍B. 认知障碍C. 智能障碍D. 情绪障碍E. 行为障碍8. 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出现谵妄状态,需抗精神病药治疗时,应避免选用()A. 奋乃静B. 氟哌啶醇C. 氯丙嗪D. 氟奋乃静E. 舒必利9. 痴呆病人伴发抑郁时,一般不予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治疗,其原因是()A. TCAs有致癫痫副作用B. TCAs有抗胆碱能副作用C. TCAs可引起心律失常D. TCAs引起嗜睡E. TCAs引起粒细胞减少10. 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常为()A. 思维迟缓B. 人格改变C. 计算能力下降D. 情绪障碍E. 近记忆障碍11. 以下对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处理措施中哪项不恰当()A. 抗抑郁治疗B. 支持性心理治疗C. 行为或认知行为治疗D. 反复进行体格检查E. 抗焦虑药治疗12. 枕叶肿瘤的特征性症状是()A. 人格改变B. 智能改变C. 原始性视幻觉D. 情感障碍E. 认知障碍13. 运动性幻觉常见于颅内下列哪一部位的肿瘤()A. 额叶B. 顶叶C. 颞叶D. 枕叶E. 间脑14. 肾上腺皮质增多症病人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A. 幻觉B. 妄想C. 抑郁D. 类躁狂E. 谵妄15. 类固醇治疗最常引起的精神症状是()A. 幻觉B. 妄想C. 抑郁D. 类躁狂E. 谵妄16. 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病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是()A. 焦虑B. 抑郁C. 幻觉D. 妄想E. 痴呆17. 关于躯体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特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A. 不同疾病可以引起相似的精神障碍,相同病因也可出现不同精神障碍B. 一般起病较急,以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C.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病在程度上呈平行关系,严重程度也随躯体病的变化而变化D. 病程和预后取决于躯体疾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预后一般是可逆性的E. 治疗以抗精神药物治疗为主18. 对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描述,以下哪项有误()A. 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B. 精神症状通常与感染性躯体疾病消长平行C. 大多预后不良D. 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E. 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19. 谵妄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 意识障碍B. 感知障碍C. 思维障碍D. 情绪障碍E. 行为障碍20. 急性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A. 意识障碍和谵妄B. 妄想C. 智能障碍D. 行为障碍E. 情感障碍21.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的表现是()A. 易激惹和烦躁B. 失眠C. 幻觉D. 妄想E. 以上都对22. 下列哪项不是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点()A. 起病较急B. 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C. 无意识障碍D. 精神症状随感染性疾病好转而好转E. 精神症状通常无特异性23. 以下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伴发精神障碍的描述中哪项有误()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一种慢性传染病B. HIV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病理学改变C. 精神症状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谵妄、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障碍D. 有10%~20%的艾滋病患者可伴发痴呆E. 如能及时治疗,多数病人可以痊愈24. 透析治疗可能出现以下哪种情况()A. 平衡失调综合征B. 共济失调综合征C. 持续性的幻觉、妄想综合征D. 扑翼样震颤E. 手足徐动症25. 以下关于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 意识障碍B. 智能障碍C. 兴奋状态D. 抑制状态E. 神经衰弱症状群26. 关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以下哪项不对()A. 首先必须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B. 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C. 护理包括安静、安全的环境和防止意外发生等D. 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应遵从足剂量、足疗程、维持治疗的原则E. 要考虑治疗药物对病人的副作用(二)X型题1. 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谵妄()A. 手术应激B. 颅内损伤C. 电解质紊乱D. 代谢内分泌紊乱E. 感染2. 慢性脑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A. 意识障碍B. 智能障碍C. 幻觉、妄想D. 个性改变E. 恐怖性幻觉3.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是()A. 病程呈阶梯性进展B. 进行性痴呆C. 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D. CT扫描为多发低密度灶E. 病前多有脑卒中病史4. 虚构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 痴呆B. 抑郁症C. 柯萨可夫综合征D. 紧张性木僵E. 癔症5. 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A. 脑萎缩B. 神经元大量减少C. 老年斑D. 神经元纤维缠结E. 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6. 病毒性脑炎患者可出现以下哪些神经精神症状()A.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B. 幻觉、妄想C. 意识障碍D. 自主神经症状E. 癫痫发作7. 间脑肿瘤可出现哪些症状()A. 尿崩症B. 嗜睡C. 遗忘D. 贪食E. 性功能障碍8. 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下哪些正确()A. 几乎所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产生精神症状B. 一般来讲,抗抑郁剂的使用比较安全,但剂量要低C. 低氧血症可引起认知功能与意识障碍D. 中度高碳酸血症可导致木僵或昏迷E. 处理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时,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要小心9. 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依据()A. 有躯体疾病的依据B. 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C. 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在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D. 精神症状常波动E. 精神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10. 与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发生有关的因素有()A. 感染的病原体的性质及毒素的强度、作用速度、时间、数量B. 感染引起机体代谢异常C. 感染导致脑组织暂时的水肿、出血、缺氧等D. 体温升高和机体的消耗衰竭E. 患者个体差异,如年龄、健康状态、反应性、免疫性、应激特点11. 甲亢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三主症是()A. 焦虑B. 幻觉C. 敏感D. 妄想E. 情感不稳12. 以下哪些是肝脑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A. 脑电图呈三相波B. 情绪不稳C. 扑翼样震颤D. 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E. 静止性震颤13. 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下哪些正确()A. 精神症状以焦虑、激越、惊恐障碍或淡漠抑郁等情绪症状多见B.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影响判断能力、记忆,甚至导致智能与意识障碍C. 中度高碳酸血症会引起头痛、头晕、冷漠、健忘D. 重度高碳酸血症可导致木僵或昏迷E. 处理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时,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应小心14. 对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的治疗原则包括()A. 以病因治疗为主B. 对症、支持治疗为辅C. 短期小剂量使用精神药物D. 精神症状缓解后逐渐停用精神药物E. 精神症状缓解后继续巩固治疗三、填空题1. 针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治疗主要指________。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情绪障碍比较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情绪障碍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44d2e0d240c844768eaee03.png)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情绪障碍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痴呆的主要类型[2]。
为探讨AD与V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差异,我们对两类病人进行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的患者,共80例,AD和VD组各40例。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Hachinshi缺血指数量表得分AD组7分;头颅CT或MRI示AD为脑萎缩,排除脑血管病变;VD为脑血管病变。
AD和VD组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
1.2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两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评定由2名高资历精神科临床护师进行,量表评定一致性良好,可信度为0.93。
HAMA评定>14分者为焦虑,HAMD评定>20分者为抑郁。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的方法用t检验, χ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HAMA和HAMD评定AD组HAMA评定>14分和HAMD评定>20分者共15人(37.5.0%);VD组HAMA评定>14分和HAMD评定>20分者共25人(62.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00,P<0.05)。
2.2 两组HAMA、HAMD量表评分两组HAMA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D组与VD组HAMA量表因子分比较,在躯体性焦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在精神性焦虑方面,VD较AD 组严重,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2.3 两组HAMD量表因子分比较VD与AD组比较焦虑/躯体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痴呆患者除了认知功能减退外,还常见知觉、思维、心境或行为紊乱等症状,且临床上有相当比例的痴呆患者伴有情绪症状[3]。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1498cf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0.png)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比较李培忠【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7(002)011【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VD与AD患者各56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应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定向力、回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D组比较,VD组患者记忆力、语言能力更优,注意力和计算力损伤则更严重(P<0.05).两组患者妄想和偏执、焦虑和恐惧、幻觉、日夜节律紊乱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AD组患者比较,VD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更高,攻击行为与行为紊乱发生率则更低(P<0.05).结论 VD与AD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诊治中具有参考价值.【总页数】2页(P34-35)【作者】李培忠【作者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老年病科,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相关文献】1.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对比分析 [J], 龚雪琴;罗利俊2.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 [J], 叶勤;李海林;李箕君3.系统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J], 黄佳垚;梁丽嫣;陈宛华4.5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金俊花;胡静5.针刺对比西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分析 [J], 刘珂;缪林清;蒋鹭莲;赵丽萍;雒紫寓;池雯欣;朱翔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痴呆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bffb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b.png)
02
01
诊断标准
初步评估
认知评估
医学检查
确诊
诊断流程
01
02
03
04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痴呆症状。
进行一系列认知测试,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
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
根据症状、认知评估和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确诊。
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提高社交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干预
社会支持与心理干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
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是痴呆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护理与日常照顾的内容包括生活照顾、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面。
05
痴呆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积极进行认知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类型痴呆的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只表现为轻微的记忆力下降,而痴呆则表现为全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损害。
认知功能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而痴呆患者则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明显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鉴别
正常老化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而痴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和行为的异常。
通过阅读、写作、绘画、音乐等活动,刺激大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定期体检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常见老年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常见老年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3b6b923767f5acfa0c7cd0b.png)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常见老年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作者:吴林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第18期[摘要]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疾病中常见病,大部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有明显的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伴有精神症状时往往给痴呆类型的诊断增加困难或误诊。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故本文就近几年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与其他类型的老年性痴呆所伴发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进行比较,希望对临床诊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性性痴呆;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额顳叶痴呆;路易体痴呆[中图分类号] R749.1+6;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8-0161-03[Abstract] Alzheimer's disease is a common one in senile diseases. Most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have obvious dementia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When accompanied by mental symptoms, it often adds the difficulty or misdiagnosis to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type.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enile dementia. Therefore, the dementia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and other common senile dementia in recent year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Vascular dementia;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Frontotemporal dementia;Lewy body dementia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为常见的老年性痴呆,根据近年的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尔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主的老年性痴呆,占老年性痴呆的50%~70%[1,2]。
(参考课件)AD与VD鉴别
![(参考课件)AD与VD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448c6134a98271fe910ef9e6.png)
AD与VD的发病机制与特点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特点
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变疾病,确切的病因和病理机尚不清楚。“淀粉样物质启 动———瀑布理论”假说认为,与遗传和年龄相关的淀粉样前体物质的异常代谢过 程是AD发生的关键,它触发了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导致了脑内淀粉样结构的增加、 神经元和神经突触的缺失、血管空泡样退行性变,胶质化、神经炎斑、神经原纤维 缠结、淀粉样血管病变。这些病变的积累,可以明显地致脑化学和脑结构的病理性 改变,从而引起功能损害。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些病理改变早期集中在海马和基底 前脑部位,选择性影响与记忆密切相关的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2. 上述两种认知功能的损害明显地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和社 交活动;或者说,与以往比较存在明显的减退。
3. 不只是发生在谵妄病程中。 4. 上述损害不能用其他的精神疾病来解释。
AD与VD在临床上不易区分,但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 与预后也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痴呆病人及时作出 初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结
除在发病特点上表现不同外,两种疾病的共同特点都是认知功功能的减退,但在认知 功能减退的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AD 是全面减退;VD 减退是部分的。除认知 功能以外, 在非认知功能方面,AD 的情感反应、精神症状等方面的异常明显多于VD 。
临床上,导致痴呆的疾病很多,大体上有如下7大类:
①神经炎斑或者老年斑( SP) 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 ②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相关性痴呆、弥漫性路易小体病、 匹克氏脑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硬化等; ③多发性梗死性脑病(M IE) 、重要部位和细小血管梗死性痴呆; ④混合性痴呆(M IX); ⑤朊病毒性脑病或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⑥正常压力脑积水; ⑦各种器质性脑病,例如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酒精性和代谢性脑病。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的鉴别要点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的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d43fce9ec3d5bbfd0a74df.png)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的鉴别要点:A、病程是否具有波动性B、人格是否保持良好C、痴呆的严重程度D、早期否保持自知力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既往称多发性梗死性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
痴呆可发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人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
梗塞灶一般较小,但效应可累加。
一般在晚年起病,包括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
AD与血管性痴呆鉴别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位主要原因,仅次于AD,临床常需要鉴别二者。
二者虽然真性抑郁vs假性抑郁真性抑郁症一般都会有很长时间的发病史,一般抑郁症都要连续半年以上的时间来积累坏情绪,而急性发作也最少要2-4周的发病期。
而这半年中,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反复出现自杀、自残念头,思维迟缓,并常常自我责备怪罪,饮食睡眠也都会持续性失调,并且使本人社会功能受损,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对于那些一时情绪不佳或因为长期“宅”在家缺乏与人沟通而无愉悦感的人,这些情况都无法归于“抑郁症”。
假性抑郁症患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自我认同感,并且拥有大量的负面情绪不会发泄。
解决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及时把负面情绪排解掉。
如果负面情绪在短时间内累积在一个高水平,那么不妨采取一些稍激烈的方式进行排解,比如上 KTV大唱大叫一番,或蹦极、坐坐过山车,玩玩极限运动,让肾上腺分泌一会儿,生理上的情绪发泄会带来心理上的平衡,将情绪带回一个正常水平,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简单鉴别
如今,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占位全社会人口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疾病求治需求越来越多,老年人特有的痴呆在生活中也能经常见到。
常见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们因为病因病机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那么该如何分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呢?简单来说可以从下面几点判断:
1、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大脑正常萎缩后,大脑部分区域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以“智能、记忆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2、血管性痴呆,是指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即脑出血或脑梗塞)后,大脑局部脑细胞因各种原因坏死导致病理性改变,导致的痴呆症状。
3、通过辅助检查CT或MRI提示:阿尔茨海默病CT 提示,脑萎缩CT征象。
血管性痴呆CT提示有,脑出血,脑梗塞或脑软化灶。
4、若是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则通过发病时间、缓急判断。
患者发病缓慢,家人逐渐发现患者有痴呆症状,送入医院后行CT提示,既有脑萎缩,又有脑血管事件改变,可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
供稿:老年四科邓帅
201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