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治多县玛考才格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治多县玛考才格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玛考才格矿区属《青海省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范围内,并运用地质、物化探等技术手段已开展了预查工作,分析了玛考才格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

经过综合研究表明:玛考才格矿区是一个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矿区重点在北东部的含重晶石脉矿化带之中,硫化物多呈团块状分布。

根据已有资料和通过开展预查工作,对该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进一步探讨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普查工作打下基础并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标签:地质特征找矿远景铜多金属矿玛考才格青海省
1区域地质背景
玛考才格位于吓根龙—巴塘滞后火山弧带(T3)(Ⅱ5-1)。

(见图1)界于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与乌兰乌拉湖—玉树断裂之间,呈北西西向分布于吓根龙—巴塘一带。

西端被白垩纪前陆盆地叠覆;东端外延出省。

带内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中三叠统,仅在结隆一带呈断块状零星分布,为一套陆源含灰岩的细碎屑浊积岩,大地构造相属碰撞构造相类的弧后前陆盆地(rb)。

广布的上三叠统以钙碱性火山岩为主,间有浊积岩及孤立地碳酸盐岩沉积,通常称为巴塘群,其岩石地球化学等各方面的特征反映构造环境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颇为相似。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工作区大面积出露上三叠统巴塘群和结扎群,呈北西—近东西向展布,主要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巴塘群第二岩组,结扎群大面积分布于工作区南部,与巴塘群呈断层接触。

在东南部出露有少量沱沱河组地层。

该工作区内第四系覆盖较多,主要在工作区南部较发育。

矿化体主要出露在巴塘群第二岩组正常沉积岩段的长石石英砂岩中。

2.2构造
区内区内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次之。

断裂构造为成矿热液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空间,在断层与褶皱交汇处形成了矿化体。

工区内发育有6条断层,其中北西向断层2条,北东向断层2条(控矿构造)、近南北向断层2条。

区内褶皱构造十分发育,在不同地层中形成的褶皱形态各具特色。

产于巴塘群的褶皱是较为典型的线性褶皱,向南逐渐变得较为开阔,在复背、向斜的背景上次一级褶皱也十分发育,它们与复背、向斜轴向一致,但形态则较为开阔,主要褶皱有多彩扎岗赛复向斜、麦龙涌复背斜。

2.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不发育,其展布受区域构造的控制。

主要分布在三叠纪,分别以火山地层、夹层、透镜体等形式赋存于各时代相应的地层中。

喷出活动主要集中于晚三叠世和新近纪。

前者为海相裂隙喷发岩,呈层状,主要为酸性—中性—基性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岩性为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等,它们是巴塘群重要构成部分。

后者火山岩由流纹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及少量凝灰岩、安山玄武岩、粗面安山岩组成。

在工作区西北部发育有辉长岩脉,及一些超基性岩脉。

2.4变质岩
矿区变质作用比较弱,变质岩十分发育。

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次为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变质岩石类型主要有微变质的砂岩、微变质粉砂质、粉砂质板岩、泥质板岩和结晶灰岩,动力变质岩有断层角砾岩和碎裂岩等。

2.5围岩蚀变
区内蚀变作用较强,主要为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局部还见的孔雀石化和黄铜矿。

褐铁矿化蚀变带主要在断层带内及附近的节理破碎带内,出露宽度5~20m,产于灰岩蚀变破碎带和砂岩蚀变带中,带宽2~5m,蚀变为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可见少量方解石脉充填。

3矿体地质特征
3.1蚀变带特征
在玛考才格地区共圈出2条矿化蚀变带,Ⅰ号铜铅锌矿化蚀变带,位于工作区北段(背斜北翼),Ⅰ号铜铅锌矿化饰变带延伸约6000米,宽约40米,带走向上呈近东西向分布,赋存于北侧长石石英砂岩中及与长石石英砂岩接触的西侧灰岩中,带内岩石地表呈黄褐色,带内圈出3条矿体。

蚀变带由砂岩,蚀变灰岩、硅质岩,断层泥等组成。

氧化矿矿石矿物以褐铁矿、孔雀石等组成,原生矿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

Ⅱ号锌铅矿化带:位于Ⅰ号矿化带南侧(背斜北翼),矿化带岩性为紫红色泥钙质砂岩与长石石英砂岩,矿体产于层间裂隙中,长960米,宽20米;带走向上呈近东西向。

圈出2条铅锌矿体1条铜矿体。

氧化矿矿石矿物以褐铁矿为主、偶见孔雀石,原生矿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

具硅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蚀变现象较普遍。

3.2矿体特征
3.3矿石特征
(1)矿石的自然类型:按矿石氧化程度和目前的控制程度,划分为硫化物矿及氧化矿。

硫化物矿石见于长石石英砂岩,主要为方铅矿和闪锌矿;重晶石脉中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氧化矿在蚀变矿化带中较为发育,为原生铅锌矿石氧化后形成的。

(2)矿石结构构造。

由长石石英砂岩中铅锌矿物来看,矿石多为中-细粒、细粒状结构、星点状、块状构造等。

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

重晶石脉中的黄铜矿物,矿石矿物多为中粗粒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3)围岩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局部还见的孔雀石化和黄铜矿。

4找矿远景分析
(1)工作区处于三江成矿带的北段通天河印支期铜、铅、锌、银成矿带,该成矿带是青海重要的有色金属与贵金属成矿带,是青海南部地区资源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优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有利的地质成矿条件。

尤其是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的裂解、俯冲、碰撞造山多旋回构造运动,为形成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提供了前提条件。

(2)通过在多彩整装区开展综合研究,根据成矿地质特征和化探综合异常分析,初步划分成矿带为:查涌—尼玛龙成矿带、尕龙格玛—当江成矿带、龙墨沟—多日茸成矿带(见图5)。

且属于龙墨沟-多日茸成矿带中,通过与多日茸铜多金属矿点地质特征及1:5万水系异常特征对比分析认为,预查区与多日茸铜多金属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基本相同,且属同一成矿带,其出露地层均为三叠系巴塘群火山岩组。

(3)具有较好成矿事实:通过2012年-2013年初步开展了预查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找矿进展,发现矿化蚀变带三条,圈定铜多金属矿(化)体多条,成矿事实清楚。

并通过开展1:1万土壤测量,在工作区内圈出了9个土壤异常,其中6个异常元素套合较好,异常强度高,规模大。

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综上所述,本区处于区域成矿带上,地层条件有利、构造活动强烈、物化探异常指示的成矿信息丰富,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通过工作,依据玛考才格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铅锌矿体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型矿床。

项目名称:青海省治多县玛考才格地区铜多金属矿普查
项目编号: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潘彤,罗才让,伊有昌等.青海省矿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陈建平.西南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条件研究成果报告[R].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2012.6.
[4]李学虎.青海南戈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J].黄金科学技术,2010,18(2):16-21.
[5]陈建平,郝金华,董庆吉等.青海省当江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报告[R].青海省有色地矿勘局地质矿产勘查院,2012.2.
[6]郑宗学,王旭春,覃泽礼.青海省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2 V ol.20.
[7]候曾谦、杨岳清、王海平,等三江义敦岛弧碰撞造山过程与成矿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8]李文昌,潘桂当棠,侯增谦等.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