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派建筑中的美学意蕴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
皖南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性风格,它主要源自于中国南方的徽州地区,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皖南徽派建筑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局规划
皖南徽派建筑的布局规划可以说是精致细腻、严谨有序。
徽派建筑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进,相互依次相连,整个建筑群周边被高墙包围。
进深大小不一,但是进深之间一般都有廊桥相接,它们构成了一幅清雅的画面,让人感觉优美而又别致。
二、建筑形式
皖南徽派建筑除了传统的木结构、砖木结构之外,还有独特的“碑廊式”建筑形式,它的特点是在建筑顶部设置一条长长的天井,并在天井一侧设置窗棂形成的走廊,宛如一条长长的“碑廊”,全方位展现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三、装饰技艺
皖南徽派建筑的装饰技艺非常独特,主要表现在门楼、剪纸、灵芝雕刻、石雕、壁画等方面。
其中壁画是徽派建筑的重要艺术形式,以“五福临门”、“百子千孙”、“龙凤呈祥”等寓意丰富的画面为主。
皖南徽派建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美学价值广泛体现在景区、宾馆、别墅等大型场所。
例如:黄山风景区、村落宾馆、乌镇古镇等旅游景点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
在家庭装修中,徽派风格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徽派风格以大气、沉稳、艳丽为主,打造出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家庭,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文化底蕴,也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皖南徽派建筑不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艺术精神、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了解和弘扬皖南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的感想

徽派建筑的感想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风格,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我。
每次看到徽派建筑,我都会被其精致的雕花、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震撼。
徽派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徽派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独特的形式。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建筑物通常都是四合院式的结构,四面环合,中间有一个庭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徽派建筑的门窗、墙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细腻的雕花和复杂的纹样使建筑物更加美观。
此外,建筑物的外观也很注重层次感,通过不同层次的屋檐和窗户,使整个建筑形成丰富的层次感,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除了形式上的独特之外,徽派建筑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在徽派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比如雕花中的龙凤、门楼上的石狮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徽派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很注重传统文化的体现,比如庭院的设计就融入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秩序。
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徽派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徽派建筑的建造过程注重传统的工艺和技术,建筑师们通过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个精美的建筑作品。
徽派建筑的建造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建筑师们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欣赏徽派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徽派建筑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欣赏到这一美丽的艺术形式。
徽派建筑的特色

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分支,它源于中国安徽地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建筑界享有盛誉。
徽派建筑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装饰风格、色彩运用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逐一探索徽派建筑的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
首先,徽派建筑的建筑结构呈现高度的平衡和谐。
徽派建筑非常注重对称与均衡,形成一种平衡的美学意味。
比如,在徽派园林的布局中,左右对称是一种基本的设计原则。
同时,徽派建筑通过层次分明的建筑结构体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使整个建筑更加有层次和深度。
其次,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独具特色。
徽派建筑的装饰主要基于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和意象,包括雀替、云峰、螭龙和吉祥花纹等。
这些装饰元素往往以雕刻或彩绘的形式出现在门楣、檐口、挂匾和护栏等地方,为建筑增添了一种优雅和豪华的氛围。
同时,徽派建筑的装饰还强调线条的纵横交错和错落有致,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再次,徽派建筑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徽派建筑的色彩主要以红色和黑色为主,寓意着吉祥和稳固。
红色在徽派建筑中常常用于宫殿、寺庙和宅第的大门,黑色则用于室内的横梁和门窗的装饰。
这种色彩搭配使徽派建筑呈现出一种典雅而庄重的氛围。
同时,徽派建筑也会使用少量的绿色和黄色来增添建筑整体的鲜明感。
最后,徽派建筑还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徽派建筑重视对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比如,在徽派宅院中,会有一个庭院作为核心区域,周围分布着主客厅、卧室和厨房等功能区域。
这样的布局既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求,又符合人们对于空间流动性和通透性的追求。
总之,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
其建筑结构的平衡和谐、装饰风格的独具特色、色彩运用的独到之处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使徽派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中的珍品。
通过对徽派建筑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徽州古居民建筑的美学意蕴

产 生 活 , 除 了火 灾 之 患 , 且 形 成 了独 特 的 小 气 候 和 “ 汲 未 清 而 浣
妨 溪 路 远 , 家 门 前 有 清 泉 ” 良好 山 村 水 乡 居 住 环 境 。 家 的
( 天 井 3)
宦 绩 政 声 、 子 义 士 、 妇 烈 女 等 , 州 人 多 采 用 “ 牌 坊 ” 办 孝 节 徽 立 的
徽 州 古 民 居 最 精 彩 、最 富 有 生 气 的 地 方 就 是 带 天 井 的 厅
堂 , 乎 所 有 的美 丽 、 有 的 生 命 和 期 望 都 集 中在 这 里 了 。每 个 似 所
天 井 都 用 可 活 动 的 隔 扇 与 其 他 厅 堂 相 联 系 , 而 空 间 的 分 隔 非 因
材 十 分 广 泛 , 建 筑 等 级 与 所 用 位 置 不 同 分 为 人 物 、 物 、 祥 按 动 吉
( 三 雕 4)
牌 坊 群 产 生 的 一 系 列 “ 幕 ” 空 间 意 想 极 丰 富 。 还 有 许 国石 坊 空 , ( 称 八 脚 牌 楼 ) 四 面 八 柱 , 前 后 两 座 三 间 四柱 三 楼 式 牌 坊 俗 , 由
和 左 右 两 座 单 间 双 柱 三 楼 式 牌 坊 组 合 而成 ,气 势 极 为 恢 宏 , 显 示 着许国元老的丰功伟绩。 四 、 能 与 形 式 完 美 统 一 的 审美 取 向 功
常 灵 活 , 具 有 通 透 感 。徽 州古 民 居 , 间 、 合 等 格 局 的砖 木 且 三 四
结 构 楼 房 居 多 , 面 有 口 、 、 日等 几 种 类 型 。雨 水 通 过 天 井 平 “ 俗 四水 归 堂 ” 意 为 “ 水 不 外 流 ” 体 , 肥 , 现 了 徽 商 聚 财 、 财 的 思 想 。 合 院天 井设 在厅 前 , 敛 三 四合 院 天 井
浅谈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建筑——在某研讨会上的发言众所周知,徽派建筑自成一派,非常富有文化美学意蕴和形式美感。
徽派建筑给我一个直观的感觉是它兼集了南北方建筑的特点,既不像北方建筑那么粗犷大气,又不像江南建筑那么秀丽温婉,既有从北方带来的实用性,又吸收了南方建筑注重雕饰的特点,可以说,徽派建筑自成一格,别有风韵。
如果要概括他的美学特征,我想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提出八个字会很合适,那就是:典雅冲淡,清奇自然。
巧的是,司空图的祖籍也是安徽。
首先,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我们应该有一种大文化的观念与视角。
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除了地域环境的因素,与当地的人文气息也有很大的关联。
徽派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完整迷人的文化系统,我们讨论徽派建筑也必须放到徽派文化的大背景中去。
提到徽派文化,我们会想到从朱熹、戴震一直到陈独秀、胡适的历代文化名人,会想到理学和朴学,想到徽州建筑、徽商、徽州茶道、盆景、雕刻、版画、乃至徽菜。
当然,我特别留意了书画方面,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是安徽人,篆刻史中的“徽派”或“皖派”影响很大,绘画方面甚至出了一个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立场,广为熟知的“新安画派”。
画派的后继者黄宾虹不仅祖籍是歙县,而且其艺术生涯与黄山联系紧密,终成一代宗师。
至于当代吴冠中对徽派民居的钟爱,更已经成为画坛佳话。
那么,这些文化传统,这些人,究竟和徽派建筑是什么关系?是文化和艺术家渗透影响了建筑,还是建筑之美反哺滋润了文化和艺术家?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的别墅,我们这整个别墅区,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更应该是对徽派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其重点应该是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这是建筑的魂。
我们的成功之处,应该是在于我们通过建筑,通过整个系统,传承了徽商精神,传承了徽派文化。
第二,我想从书画的角度对徽派建筑进行一下简单的解读。
中国的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艺术门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
徽派建筑赏析

徽派建筑赏析作为徽州文化重要内容的徽派建筑,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尊重自然,崇尚和谐人居的精神,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并流传数百年。
徽派建筑蕴含着徽州从唐宋之时崛起直至明清时期鼎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为研究建筑历史及建筑设计、技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例,对于当今建筑设计、构造的参考借鉴,乃至对于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徽派建筑的形成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的古建筑流派之一,徽州的先辈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在为改善居住环境而成年累月的劳动创造之中,创造了辉煌的建筑文化。
这些徽商为光宗耀祖、炫跃乡里而大兴土木,建豪宅、修祠堂、竖牌坊、造园林……给徽州的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装饰精致,变化自然,具有纯正天然的乡土气息;加之徽州盛产木材,民间向来就有雕刻、绘画传统,砖雕、木雕、石雕别具一格;同时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布局结构、内部装饰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派系”。
早期徽派建筑是典型的“楼上厅”形式,这是越人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在潮湿山区能有效防止瘴疠之气的入侵。
后来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人稠地狭,构建楼房就成为最佳选择。
为了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解决通风和光照方面的问题,由中原士族带来的“四合院”形式逐步演变成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
另外,山区木质结构的房屋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马头墙便应运而生了。
正是在外来文化与原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徽派建筑风格一步一步地形成了。
二、徽派建筑的构成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而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最具特色的又数传统民居,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美学意蕴

_
摘 要:徽 派建筑是 古徽 州地 区受到徽 州文化影响形成 的建筑 风格 ,其 门窗雕刻的造型 、色彩 、雕 刻手法等具有一定社会性 . 在 中国 建 筑 史 中的 位 置 十 分特 殊 。本 文 通 过 对 徽 派 建 筑 门 窗雕 刻主要 的三种 艺术类型进行 总结 ,品味徽 派建 筑门窗的艺术特 点 和 关 学 意 蕴 。 关键词: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 点;美学意蕴
4菊坩总而言之养老服务事业是民生大计坚持以人安徽省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导则试行是在充分征求省市主管部门专家各类社会养老机构和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基于我国9073养老格局和安徽省省情综合制定的是保障安徽省最基本的养老需求
争. 徽派建筑 门窗雕 刻艺术特点与美学意蕴
杨 韫 琳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 l9班 ,安徽 淮北 235000)
2 徽 派建筑 门窗雕刻艺术特点
2响较深 ,徽 派建 筑 门窗雕 刻
中常会 出现 “孔 融 让梨 ”、“桃 园三结 义 ”等历 史 故 事 , 这 些故事 都融 入 了尊老 敬 贤 、 自强不 息 等儒 家思 想 。 因此 徽派 建 筑 的 门窗 雕 刻成 为 儒 家文 化 的 特 色传 播 者 。 2.2雕刻手法种类多样
中 图 分 类 号 :TU一05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lO07—7359(2018)Ol一0088—02 DOl:1o.1633O/j.cnki.1007—7359.2018.01.032
建筑风格能够体现出文化的个性特点 ,如果站在 表 现方式 的角 度来讲 ,建 筑 的 门窗装饰 除 了能 够 给人 们带 来 审美上 的愉 悦 ,还 可 以表 现 出丰 富的历史 和文 化特色 ,将建筑表达的风貌和文化展示出来 。“徽州文 化 ”作 为 我 国一 个 十分 重 要 的地 区文 化 ,衍生 出 的建 筑 文化是 徽州 文化 典型 的文化 代表 。徽 派建 筑主要 是 指 古徽 州地 区 ,相 当于 现在 的安 徽省 的黄 山市 和 宣城 市 ,江西 省 的婺源 市 和浮梁 市 以及浙 江 省淳安 市 等地 区形成 的建 筑风格 。徽 派建 筑融 入 了徽 州 地方特 色 的 文化神韵 、自然特征、生活习俗等 ,而徽派建筑门窗雕 刻 艺 术在 某 种 意 义上 变 成 了徽 州 文化 最 直 接 的体 现 者
国外学者对徽派建筑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徽派建筑的评价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中国安徽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闻名于世。
国外学者对徽派建筑的评价通常是积极的,他们认为这一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400字评价: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传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国外学者对徽派建筑的评价普遍赞赏,理由如下:
1. 独特的风格和美学价值: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具有精致的木雕、砖雕、石雕、瓦雕等艺术元素,以及精湛的建筑工艺。
这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了许多学者和艺术爱好者。
2. 历史和文化价值:徽派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部分。
国外学者认为,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传统,还反映了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
3. 生态友好和可持续性:徽派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具有出色的通风和采光系统,以适应中国的气候。
这种可持续性的建筑特点吸引了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建筑的关注。
4. 家园感和人居环境:徽派建筑强调家园感和人居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庭院和园林,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空间。
这种关注人居环境的理念在国际上备受尊重。
5. 形式和功能的和谐:徽派建筑在形式和功能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将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这一特点被国外学者认为是现代建筑
可以借鉴的。
总之,国外学者对徽派建筑持积极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美学和生态价值。
徽派建筑不仅为中国建筑文化增光添彩,也对国际建筑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

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一、本文概述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明清时期的徽州,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审美特征,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
这些建筑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更在文化内涵上展现了徽州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建筑形式、装饰艺术、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徽州建筑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首先将对明清徽州建筑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探讨其形成的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接着,将从建筑形式、空间布局、装饰艺术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徽州建筑的审美特征,包括其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审美理念、注重细节和工艺精美的审美追求、以及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审美价值。
本文还将通过对徽州建筑实例的分析,具体展示其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
将结合现代建筑理论,对徽州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进行评价,以期为当今的建筑设计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明清时期的徽州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湛的工艺水平,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徽商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也展现了徽州人民对于生活、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与独特审美。
明清徽州建筑在布局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村落多依山傍水,建筑沿溪流或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同时,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布局也十分讲究,注重轴线对称与层次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秩序观与礼仪制度。
在结构与材料方面,明清徽州建筑多采用木构架与砖石墙体的组合,这种结构形式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又使得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质朴而典雅的美感。
同时,徽州建筑在木作、石雕、砖雕、木雕等方面都有着精湛的工艺,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也体现了徽州人民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
徽州建筑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徽州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参观和学习徽州建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一、徽州建筑的历史渊源徽州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
徽州建筑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徽州建筑主要包括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宏村、西递、南屏等古村落。
二、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1. 建筑风格独特徽州建筑在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白墙黑瓦:徽州建筑以白墙黑瓦为主要材料,这种色彩搭配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马头墙:徽州建筑的马头墙独具特色,形状各异,既美观又实用,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
(3)徽派雕刻:徽州建筑在雕刻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主,图案丰富多样,寓意吉祥。
2. 建筑布局合理徽州建筑在布局上讲究阴阳五行、山水格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布局特点:(1)依山傍水:徽州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2)前低后高:徽州建筑在布局上以前低后高为原则,寓意步步高升。
(3)庭院深深:徽州建筑注重庭院的打造,庭院内设有池塘、亭台、假山等,营造出宁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三、徽州建筑的工艺精湛徽州建筑在工艺上独具匠心,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工艺特点:1. 木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木雕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寓意吉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石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石雕工艺同样精湛,以雕刻石狮、石鼓、石坊等为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砖雕工艺:徽州建筑中的砖雕工艺以雕刻砖墙、砖窗、砖门等为主,图案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徽州建筑的内涵丰富徽州建筑在内涵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族观念:徽州建筑中的祠堂、家庙等建筑,体现了家族观念的传承。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中国古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其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工艺美学。
1. 『粉墙黛瓦』:徽派建筑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以洁白如玉的粉墙与深沉稳重的黛瓦为主色调,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寓意着“白壁无瑕”的儒家伦理观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化追求。
2. 『马头翘角』:徽派建筑屋顶的独特设计——马头墙,高耸翘起,形态优美。
它不仅具有防火、防风、防盗的功能性作用,更富含警示后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象征意义。
3. 『三雕艺术』:木雕、石雕、砖雕并称徽派建筑三绝,细腻繁复、栩栩如生,尽显工匠精神。
它们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赋予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
4. 『四水归堂』:徽派民居布局讲究“四水归堂”,即四周房屋围合成天井,雨水从四面八方流入庭院,寓意财源广进,家族繁荣昌盛。
这种布局形式既符合地理环境特点,又体现了古代徽州人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中轴对称』:徽派建筑遵循严格的中轴对称原则,彰显出庄重、和谐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对秩序、均衡、和谐的崇尚。
6. 『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哲学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杰出代表。
它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完美结合,通过对自然、人文、伦理的深度挖掘和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卓越智慧和高尚情操,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和生活哲学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抹亮色,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闪耀着永恒的艺术光辉。
徽派建筑感悟

徽派建筑感悟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风格,以安徽地区的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雕刻精美、飞檐翘角、色彩浓郁、线条流畅、结构稳固等。
对于徽派建筑的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传承文化遗产: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的出现和
发展,体现了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毫无疑问,徽派建筑是中
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保存和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
的重视。
2. 精致的雕刻:徽派建筑以雕刻精美著称。
建筑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细看其中,常常可以看到一枝花、一只鸟、一只虫子、一只鱼……所有的雕刻都显得十分精致,给人感觉是人工细心打磨而成。
3. 线条流畅:徽派建筑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空间感的处理。
经过设
计和构思,建筑上的线条在视觉上极为顺畅,呈现出一种美感和和谐感。
4. 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同地方的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而徽派建
筑与安徽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
5. 结构稳固:徽派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也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
建筑的构造经过严谨的设计和施工,结构十分稳固,耐用性强。
总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体系,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方文化的独特特色,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徽派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以黄山市和宣城市为代表。
徽派建筑早在明朝
就已经形成了,到了清朝达到了巅峰。
徽派建筑的特点是色彩朴素、造型简洁、风格独特。
徽派建筑
寓意着生命的本质和自然和谐的统一。
徽派建筑有天井和木制结构,在徽派建筑中,天井通常是一个小的庭院,其作用是保持室
内光线柔和明亮。
天井的四周是房间和走廊,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读书、写字和观赏花草。
徽派建筑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砖头。
徽派建筑的木构架非
常牢固,因为其技术更加高超,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
耐久和富有美感的一种建筑风格。
另外,还要提到徽派建筑的砖刻,砖刻是徽派建筑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珍品。
砖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图案刻画和绘画,包括宗教图案、自然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等等。
除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和材料,徽派建筑部分的文化内涵也是不
可忽略的。
徽派建筑中的“徽”指的是皖南池州的地理位置,“派”是指新安、文徵明、南仁湖、钱先生等四大户谱。
徽星的徽字和派
星的派字被人们良心地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徽派”这个美丽的词汇。
徽派建筑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也代表了当地文化和传统。
徽派建筑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也反映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美丽、最令人难忘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浅析徽派民居古建筑的美学性格

浅析徽派民居古建筑的美学性格徽派民居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学性格而著称。
徽派民居的美学性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布局、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
徽派民居的建筑布局独特而精巧。
徽派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布局形式,将四个独立的建筑院落围绕中心庭院设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
这种布局使得居住者可以尽情享受院落中的自然环境,同时也给人一种封闭、安全的感觉。
徽派民居的布局注重私密性和层次感,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变化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徽派民居的建筑结构严谨而稳定。
徽派民居采用了檩条式的结构设计,通过檩条的承重作用,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徽派民居还注重对地基的处理,采用了夯土、压实等方式,使得建筑更加耐久,并且适应了江南地区多雨的气候条件。
这种稳定的建筑结构为徽派民居的美学性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徽派民居的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徽派民居以木雕、砖雕、石雕等为主要的装饰艺术手法,精细的雕刻工艺和雅致的形式使得徽派民居的建筑更加华丽而典雅。
徽派民居的木雕主要集中在门楼、栏杆、窗花等部位,通过雕刻的花纹和造型,展现了徽派民居的独特韵味。
而砖雕和石雕则主要运用在屋脊、墙面等部位,通过雕刻的动植物形象或者神话传说的故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徽派民居的美学性格还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上。
徽派民居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和传统价值观。
徽派民居注重家族和社群的集体意识,强调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徽派民居也注重节约和尊重自然,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徽派民居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和文化魅力。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

浅谈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与应用
皖南徽派建筑是中国南方地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风格独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造型、色彩、雕刻和布局等方面。
首先是
建筑的形态设计,它具有创新性和美学性,常常采用“重心下移”的设计理念,即将建筑
的重心下移至底楼,使上部显得轻盈空灵。
其次是色彩搭配,皖南徽派建筑使用鲜明的颜色,主要色调是黑、白、灰,辅以鲜艳的红色、绿色等。
此外,建筑还使用精美的雕刻,
石雕、木雕、泥塑等各种手工艺术方法,体现出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最后是
布局设计,皖南徽派建筑布局合理,注重环境和位置,明确功能分区,打造舒适的居住和
工作环境。
皖南徽派建筑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住宅、商业区、文化场馆、公共设施等。
在住宅
建筑中,徽派建筑的特点更加显著,园林式的住宅、小巧别致的庭院,以及雅致的装饰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商业区中,徽派建筑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商业区的建筑外立面、
窗户、门等设计,都融合了徽派建筑的元素,体现出现代商业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交融。
在
文化场馆和公共设施中,皖南徽派建筑的应用更显重要,这种文化传承的设计风格,为文
化场馆和公共设施提供了更具有辨识度和的个性化设计。
总之,皖南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的独特风格、精致雕刻和
合理的布局,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它的广泛应用,也为现代建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加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摘要】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独特的徽派传统特色和美学理念。
本文通过介绍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特点和探讨美学价值在建筑与设计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徽派建筑的传统特色、装饰与结构美学、精致与简约之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等方面。
徽派建筑凭借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美学在徽派建筑与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当代建筑与设计提供了启示。
总结了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在美学上的独特魅力,并展望了其对当代建筑与设计的影响和启发,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皖南、徽派建筑、设计、美学价值、传统特色、装饰、结构美学、精致、简约之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体现、总结、展望、启发。
1. 引言1.1 介绍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特点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特色:徽派建筑倡导“轻质、通风、明亮、敞阔”,建筑结构简洁明了,布局合理,既注重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建筑采用青砖、灰瓦、斗拱等传统材料,结构稳固耐用。
二、装饰与结构美学:徽派建筑注重装饰艺术,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元素融入建筑中,使建筑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构上,斗拱、悬山墙等传统建筑构件体现了对称、平衡、和谐的美学理念。
三、精致与简约之美:徽派设计注重细节处理,精雕细琢,从屋檐、门窗到院落的布局都展现出精致与简约之美。
几何图案、对称结构、线条流畅的设计风格使人感受到简洁、优雅的美感。
四、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徽派建筑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和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1.2 探讨美学价值在建筑与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美学价值在建筑与设计中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
美学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审美的眼光和感受来理解事物的内在美。
徽州古民居建筑审美探究

【城市建筑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徽州古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与其建筑风格媲美者寥寥无几,不管是在建筑形态方面,还是在平面布局、装饰装修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色,清新淡雅的自然美、含隐蓄秀的装饰美、单纯质朴的色彩美、悠远的意境神韵美、和谐的环境人文美更是赋予了徽州古民居建筑极高的审美价值。
文章主要从自然美、装饰美、色彩美三个方面对徽州古民居建筑审美价值进行简单分析。
一、徽州古民居概述徽州古民居是徽州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地域文化内涵的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徽州的地域文化。
徽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建筑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象征,徽州古民居承载着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着徽州人民的社会生活。
徽州地区气候宜人,享有“天然公园”的美誉,徽州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徽派民居,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徽州古民居已经逐渐成为徽文化的重要象征。
自徽州古民居形成开始,徽州人民面对风云变幻、硝烟烽火以及自然与人为破坏,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部保护古民居的壮丽诗篇,使得徽州古民居这一宝贵的民居艺术宝库得以保留至今。
在现代社会,部分地区的古民居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西递、宏村;有的地区被保护和开发成旅游胜地,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例如歙县、黟县。
许多地区的古民居通过地方政府的保护和翻修仍然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华,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二、徽州古民居建筑特色建筑之所以能够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造型特点。
徽州古民居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虽经风雨和硝烟的洗礼以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依然保留完整性,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民居艺术宝库。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浅谈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作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本文以徽州建筑为出发点,从徽州建筑的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和技术性等方面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徽派建筑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技术性美学特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而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从整体布局、外观造型、色彩、装饰艺术等都体现了建筑美学特征。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技术性。
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徽州建筑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徽州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充分体现了建筑美学特征,历来被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一:徽派建筑美学的象征性特征: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一朵瑰丽的花朵,其象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在徽州聚落的和谐美.“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
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曹文植的这首诗道出了徽州村落的优美,以黟县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村落,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
古宏村人科学地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使整个村落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皖南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派系之一,其在建筑艺术、文化审美、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探析。
一、建筑艺术美学价值皖南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构造技艺和造型审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
其具有以下美学价值:1.构造技艺皖南徽派建筑的主流建筑形式是厅堂、屋舍和园林。
其中,建筑结构的布局和木构件的组合,体现出了极高的建筑结构技艺和装饰技艺。
例如,徽派建筑采用“斗拱”、“牛腿”、“角插”等木构件交错组合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使建筑物复杂但不失稳定。
2.建筑造型皖南徽派建筑的建筑造型独具匠心,融入了徽派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例如,建筑物中的“四凌牌坊”为守门庭,具有凌空而起、高大而挺的外观,寓意凌驾于众人之上;而“梁池”则是徽派建筑的露台,可以仰望天空,领略自然之美。
3.装饰艺术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同样具有独特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雕刻的使用。
例如,建筑物中雕刻的主题涵盖了神话、历史、文学、地理、寓言、生命等多方面,而且表现手法极具艺术性,包括浮雕、雕刻、鎏金等等,都层次分明,质感优美,具备独特的审美效果。
二、文化审美价值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重要节点,在文化审美方面,具有以下价值。
1.弘扬徽州文化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中,弘扬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徽派建筑凝聚了徽州人的历史智慧和文化精髓,代表了徽州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成为了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
2.传承中华文化徽派建筑的建筑特色和装饰风格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徽派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要素的装饰元素,比如瑞兽、龙凤、云纹等,并且这些元素表现的非常准确和精细,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生活和美好的追求。
三、设计理念价值徽派建筑在建筑设计中,也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徽派 建筑 的意 境美
“ 宅 以形式 为身体 , 以泉水为血脉 , 以土地 为皮肉 , 以草本 为毛皮 , 以舍屋 为衣服 , 以门户 为冠带 , 若得如斯 , 是事俨 雅 ,
乃为上吉 。 ” 《 皇帝宅经 》 总论 的修宅次第 , 我们 的祖 先在经年 累月 的营 造法式 的基础 上 , 精准 的总结 出有关人 、 空间、 环境 间 的法理 关系 。但 是 , 经久不衰 的建筑 内容都 不是孤立 于所 处的客观环境之外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辟之处 , 就在于建 筑主体 与周边环境 的有机结合 , 互 生互融 , 体现天 人合一 , 人 与 自然和谐共存 的建筑理念 。得 以存 留的徽派建 筑典范 , 无 不是依 山傍水 , 同时 , 与 自然环境高度 融合 , 科学 的融 合了 自然地形 、 地貌及 自然资源 。 通过对 现存 的徽派 古村落 遗址的勘察 发现 , 大部分 都与 中国的传统 “ 风水” 理念 相一 致。布局严谨 , 依 山顺水 , 均附庸 于特色 的山形 、 山脉及 水系 。进 而使其 与环境 和谐统 一 、 协 调, 彰 显徽派建筑的意境 。徽派建筑往往都是依 山伴水 , 山水 相依 , 其 中对水 的处理 , 堪称典范 , 徽州人经商 的较多 , “ 徽 商” 在历朝历代均扮 演着举 足轻 重的角色 , 为社会 的经济 主流 , 其 经营活动 中尤 其注重对 “ 水源 即财源 ” 的保护 与开 利用 , 徽 派传统“ 风水 ” 理念 中素有 “ 四水归堂 ” 之说 , 布局采 用严谨 的 对称 方式 , 同宅 中轴 线 明确 , 两侧 为封闭式 的山墙 , 前 后采用 山墙 做为封堵 。四坡雨 水全部 汇集至中心天井 的位 置_ - 明堂 前, 寓意聚财和 留财之意 , 形成徽派建筑上 的独特 的风景 。其 针对 “ 水 门” 的处 理 , 也甚是 讲究 , 徽 派 的“ 水 口园村 ” 独具特 色, 人 流开 敞 , 流线要 封闭 , 取意 广纳百川为 己用之说 。从 总 体上 看 , 徽派建筑 的布局都是 处在 这种 自然环境 美之 中, 形成 独有的意境美 。优秀 的徽派建筑 因其历史价值 、 技术价值 、 艺 术价值和 文化价值 而引起全社会 的重视和世 界的瞩 目。 这 些 中国古代封建社 会 留下 的建 筑符号 的沉淀 , 独特 的建 主色 调形成 的色彩 美 , 在 中国广袤 的土地上形成 了一道靓丽 的风
随处可见。
4 徽派 建筑 的古典 型制 美
传统 的徽派建筑 有其独特 的文脉特征 , 是 对结构体 系的 完美 展现 。现存 的徽派建筑 以明清 时期遗存较 多 , 空 间灵透 轻巧 , 充分运用道教学说 中的“ 师法 自然” 思想 , 体现 了静态空 间到流动和 连续 空 间最终 与 自然完 美融合 的境 地 , 巧妙地将 形、 线、 光影与质感结合 , 创 造优美 的建 筑型制 。其建筑型制 均 采用严格 的中轴对称布局 , 坐北朝南 , 多倚 山傍水 , 面 阔三 进, 厅堂居 中 , 西侧布置厢房 , 与传统 的四合 院类似 , 中心天井 兼 有采光 、 通风 的作 用 。院落 高墙翘角 , 线脚错 落分明 , 整体 秩 序感 , 雕 塑感 明晰 , 典雅大方 。 中国古 典营造 法式堪称是 建筑世界的瑰宝 , 曾经的斗拱 、 梁柱 、 雀替 , 雕 梁 画栋 , 从 不 同角 度诠 释 着古 典结 构 型制 之 美 。众所周 知 , 古往今来优 秀 的建筑形 象都需依 附于合理 的 结 构体 系 , 建筑 与结构是相 辅相成 、 互 为依 托的关系 , 徽派 建 筑主体结构多 以木构架为主 , 体 系中“ 冬瓜梁 ” 、 “ 梭形柱 ” 巧妙 地组合于梁架之间 , 其装饰 手法融于工艺技术之间 。 “ 冬瓜梁 ” 常常雕有丰富 的图案 , 而其它梁架则一般不施漆彩 , 材质纹理 清 晰明透 , 显 得格外 典雅 古朴 。 “ 梭形 柱 ” 做 为主要 的承 载构 件, 中间粗大 , 两头 稍小 , 用 以支托 斗拱 、 雀替等构件 , 是 现代 结构力 学的完美体 现 , 其珠联璧合 的妙境 , 正是建 筑结构 , 功 能 型 制 的完 美 统 一 。
影 响。
辅 以高 大的 白墙 , 前有潺 潺的溪水 , 后倚绵 延的 山峰 , 建筑 自 身线条 简洁 明快 , 型制错 落 , 表象色泽 清雅 , 宛若一幅 中国山 水画卷 。建筑材质 的选择秉承就 地取材 的原则 , 多为砖 、 石 木材 , 细部质感质朴。 同时 , 传 承了传统中式古典营造装饰 花 饰, 门罩 和门楼采用无 色砖雕 、 梁架等构 件 , 质朴 自然 的色彩 浅谈徽 派 建筑Fra bibliotek中的美学意 蕴
赵 晖 佟 子睿
长春 工程 学院
长春 工程 学院建 筑与设 计 学院
摘 要 :徽 派建筑在 中国的古典文化 中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 , 从 明朝开始 , 经历了三百 多年文化的熏陶养成 了徽派建筑独有 的清幽、 山水 画、 古朴 自然的田园气息。徽 派建筑在形成过程 中经历 了传统 宗法制度和儒 学思想的影响 , 在 建筑 中也应用 了“ 风 水” 的观念 , 是 中国乃至世界 古典 建筑史上 的一 颗璀璨 明珠 。本 文从徽 派建筑造 型、 徽派建筑的 色彩和徽派建筑的环境等 角度对 徽派建筑进行深入 的剖析 , 以深入的 了解徽 派建 筑所 固有的审美价值 。
关 键 词 :徽 派 建 筑 ; 意境 ; 自然 ; 型 制
1 引言
建筑 的历史伴 随人类 的文明史经历 了漫长 的发展 , 时至 今 日, 建 筑的审美不但 要涉及 建筑 的艺术性 , 而且 还受技术 、 经济 甚至社会 整治等其 他建筑所不 能左右 的因素影响 , 也正 是这些 因素和要 义的加 入使 对建 筑美的评价不得不涉及更广 泛 的范 围 。 在 中国建筑历史 长河里 , 徽 派建 筑以其俊秀 、 神秘 的艺术 特征, 结 合传统科学 的生态 、 自然理 念的建筑形 式 , 传承 了中 国古 代 建 筑 深远 的文 化 内 涵并 对 现 代 建筑 创 作 产 生 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