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行业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排放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行业纷纷制定了排放标准和规程。

本文将对环境保护行业排放标准进行探讨。

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例如美国的CARB标准和欧洲的Euro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车辆尾气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并对车辆制造商实行强制性的监管和检测。

二、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工业废气是工厂和企业产生的一种排放物,其中包含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各国纷纷制定了工业废气排放标准,例如中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

这些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气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并且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各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各国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例如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美国的《清洁水法案》。

这些标准规定了企业对废水的处理和排放要求,以保证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各国制定了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和管理要求,并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废物的生成和排放。

五、噪音排放标准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噪音污染,各国制定了噪音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各行业和地区对噪音的限制要求,例如交通工具的噪音限值、工厂和施工场地的噪音限值等。

同时,也规定了相关的监测和检测方法,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六、能源消耗标准能源消耗是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行业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行业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引言: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行各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

本文旨在介绍环境行业中的一些常见环境保护标准,并探讨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大气环境保护是环境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针对大气污染,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如空气质量标准、废气排放标准等。

这些标准旨在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空气质量,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水环境保护标准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环境保护标准,如水质标准、废水排放标准等。

这些标准旨在控制水体污染物的排放,维护水质安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对维护土壤质量至关重要。

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污染物限制标准等。

这些标准旨在控制土壤污染物的积累,保护土壤生态功能和农田质量。

四、噪声环境保护标准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减少噪声对居民区和工作场所的干扰,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噪声环境保护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控制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保持室外和室内环境的噪声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五、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固体废物处理是环境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如固体废物分类处理标准、垃圾填埋场标准等。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六、生态保护标准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系统。

七、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标准,如建筑节能标准、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等。

节能环保行业标准

节能环保行业标准

节能环保行业标准引言:在全球范围内,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广泛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节能环保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为了推动节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制定和遵守行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节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介绍节能环保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为行业各方提供参考。

一、节能产品制造行业1. 绿色设计标准绿色设计标准是对节能产品设计过程中能源利用、材料选择、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设计师需要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2. 能效测试与认证能效测试与认证是节能产品制造行业的核心环节。

各类节能产品需要通过统一的测试标准进行能效检测,并获得相应的认证。

能效认证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可信的产品信息,同时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效水平。

3. 材料环保标准材料环保标准是对节能产品所使用材料的环境友好性的评估和要求。

该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的有害物质限制、可回收性、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等内容。

制造商需要根据标准选择和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二、节能工程施工行业1. 施工质量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标准是保证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

标准规定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各项技术要求,包括建筑材料的节能性能、施工工艺的流程和质量控制等。

2. 工程验收标准工程验收标准是评估节能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根据标准对节能工程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

3. 施工安全标准施工安全标准是保障施工人员和使用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标准规定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包括施工材料的安全性、作业人员的防护措施等。

三、节能产品使用行业1. 能效评价标准能效评价标准是对节能产品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的指导。

通过对产品能耗、使用寿命、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检测,确定产品的能效水平,为用户提供选择合适产品的参考依据。

2. 设备维护与管理标准设备维护与管理标准是确保节能产品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

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

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保行业的发展愈发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一、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简介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是一套被制定和执行的准则,旨在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了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如废物处理、空气污染控制、水质管理以及能源利用等。

它们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环境的卫生、安全和可持续性。

二、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1. 促进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推行,能够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环保技术和管理水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要求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环保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3.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制定和执行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维护生态平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案例分析1. 废物处理标准: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对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何分类、如何储存、如何运输和转移等,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大气污染控制标准: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要求企业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的因素,如固定污染源的排放限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以改善空气质量。

3. 水质管理标准:对于水污染问题,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要求企业对废水进行适当的处理,遵守排放标准,保护水体的质量和生态。

四、加强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意义1. 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强化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执行,能够更加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行业标准与规范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各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分析大气污染控制的标准和规范。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活动。

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雾霾等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二、大气污染控制的国际标准与规范1.《大气污染控制法》(Air Pollution Control Act):该法规定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为各国制定大气污染控制标准提供了基础。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s for Air Pollutants):该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工业排放源和交通运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限制,包括排放浓度和总量限值。

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措施1.燃烧技术改进:通过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采用高效燃烧器、煤粉喷射技术等。

2.脱硫、脱氮技术:对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高排放源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3.颗粒物控制技术:对工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等颗粒物源进行控制,减少细颗粒物(PM2.5、PM10)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四、大气污染控制的具体标准与要求1.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对不同行业和燃料类型的排放源,根据燃烧设备和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可行性,制定合理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2.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制定对不同燃烧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制要求,鼓励采用低氮燃料和先进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3.颗粒物排放标准:制定对不同工业生产、燃烧设备和机动车尾气等颗粒物排放的限制要求,推动减少颗粒物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五、大气污染监测与评估体系1.监测站点的布局:根据污染源分布和区域特点,合理设置监测站点,为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

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

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
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标准,旨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
1. 空气质量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限制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 水质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水质标准,限制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

3. 噪声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噪声标准,限制噪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4. 固体废物管理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固体废物管理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要求,以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5.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要求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还有一些特定行业的环保标准,如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环保标准,以限制这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

环保管控要求及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和个人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对环境保护的标准

对环境保护的标准

对环境保护的标准
环境保护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排放标准:针对不同行业和污染源,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合理控制,并保证排放的水平不会对环境造成超限污染。

2. 资源利用标准:鼓励推广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对有限资源的保护。

3. 土壤和水质标准:对于土壤和水体的质量要求,包括重金属、有机物质、微生物等污染物的限量要求,以保护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4. 噪声和振动标准:设立了针对不同区域和场所的噪声限制标准,旨在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和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对可能造成环境损害的项目、工程或活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确保环境风险的可控和防范。

6. 生态保护标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和土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保护自然保护区、禁止破坏重要生态功能区等。

7. 环境信息公开和监测报告:要求企业和政府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报告,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以上是环境保护的标准的一些主要方面,具体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还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特点和地域环境等因素进行具体制定和修改。

环保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引言水污染是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文将着重探讨环保行业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期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并促使各行业更加积极参与到水污染治理工作中。

二、社会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产生规模迅速扩大,导致水体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剧。

水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饮水安全,还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各行业都必须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便规范排放行为,保护水资源。

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和交通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其中工业废气排放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必须实施一系列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同时,工业企业还需要配备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如烟气脱硫设备、烟气脱硝设备等,以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四、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标准农业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面源污染特点是面积分散、成因复杂,而且排放量巨大。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要求农业生产者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氮、磷等养分的流失。

此外,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标准还规定了农业废水的处理要求,确保农田排水符合国家水质标准。

五、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对象。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实施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要求,包括日常运维、数据监测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此外,标准还要求污水处理厂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向环保部门上报排放数据,以保证排放达标。

六、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园区是水污染的高发区域,因此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

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

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对于保护环境、提升生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进行研究和论述,旨在为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提供有力参考。

一、引言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是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实施,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性文件。

二、管理服务标准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制定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时,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运用科学方法,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只有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服务标准,才能提高环保行业的执行效率和效果,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方法。

2.全面性原则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全面考虑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旨在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全面实施,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一刀切”做法。

3.可持续发展原则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鼓励环保行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内容1.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与要求,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环境治理与修复标准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包括环境治理与修复的流程和技术要求,旨在指导环境治理工作的实施和环境修复的效果评估,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3.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标准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包括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标准,以提高环境保护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推动环保装备的升级和智能化发展。

4.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包括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解读和执行标准,为环保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可行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加强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四、环保行业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与推广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和推广:1.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环保行业的管理服务标准,提高广大群众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保行业的社会责任感。

环保行业规范与条例

环保行业规范与条例

环保行业规范与条例一、概述环保行业是指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都对环保行业进行了规范与条例的制定,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环保行业的相关规范与条例。

二、环境保护规范1.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对各种污染进行治理。

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等不同污染类型,制定相应的规范,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技术要求等。

例如,大气污染治理规范中,对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同时,还推广使用高效净化设备和清洁能源,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2.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规范主要涉及森林、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具体规定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禁止,并制定了相关的维护和恢复措施。

同时,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建立保护区、禁止捕猎、植树造林等方式,维护生态平衡。

3.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规范也关注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

制定相关规定,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例如,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要求合理控制用水总量,鼓励使用节水设备和水泵优化技术。

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要求实施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环保行业标准1.工艺与设备标准环保行业的工艺和设备是实现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

因此,制定工艺与设备标准非常重要。

这些标准包括了治理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要求,确保其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的特点。

同时,对于关键设备,还要求进行认证和检验,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改进措施。

2.监测与评估标准环境监测与评估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的标准涉及环境监测方法、数据质量要求以及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

通过制定统一的监测与评估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安全与危废处置标准环保行业中存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艺和物质,如化学品、危险废物等。

邯郸市环保行业评级标准

邯郸市环保行业评级标准

邯郸市环保行业评级标准
1. 企业环保绩效评级:主要从有组织排放水平、无组织排放水平、监测监控水平、环境管理水平、运输方式、运输监管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级的基本原则是‘短板原则’,即一项指标不合格即不能被评为A级。

2. 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状况:包括设施的完善程度、运行状况、技术水平等。

3. 污染物排放控制:主要考察企业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企业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的情况。

4. 环境管理合规性:包括企业是否符合排污许可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收费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5. 环保工作成果与贡献:如企业是否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是否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

6.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如企业是否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是否关注员工健康和社区环境等。

具体评级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变化进行调整,建议查阅邯郸市环保局发布的最新文件或咨询当地环保部门了解最新情况。

环境保护知识: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

环境保护知识: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

环境保护知识: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推广环境保护知识,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

一、行业环保标准行业环保标准是为了规范各个行业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它们通过制定各个行业的环境保护标准,以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并促进社会和谐。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适用于各种环境保护方面的指导、技术和监管标准。

在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法律和规范性的行业环保标准。

例如,钢铁、电力、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都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这些标准覆盖了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各个方面。

此外,在国际层面上,各个行业也有相应的标准,例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EMAS环境管理和审计体系等标准。

行业环保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强制性标准、自愿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等方面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环保认证环境保护认证是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核。

这些认证机构对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有关部门授权的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环境保护认证。

它们通常根据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审核,或根据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审核,并提供相应的认证证书。

这些认证证书不仅证明了企业的合法性,也证明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承诺。

在全球范围内,环保认证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它可以证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的重要性行业环保标准和环保认证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环保施工工程行业标准(3篇)

环保施工工程行业标准(3篇)

第1篇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

为加强环保施工工程的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环保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行业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行业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市政、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

三、环保施工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已产生的污染及时进行治理。

2. 综合治理,分类控制:针对不同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分类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3. 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提高环保施工水平。

四、环保施工要求1. 施工前(1)编制环保施工方案,明确环保目标、措施和责任。

(2)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

2. 施工过程中(1)施工现场设置环保警示标志,明确环保责任人。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扬尘、噪声、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3. 施工结束后(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2)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3)对施工现场的环保设施进行拆除,做好环保设施的处理工作。

五、环保施工技术要求1. 扬尘控制(1)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遮盖,防止扬尘扩散。

(2)对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减少扬尘。

(3)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2. 噪声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夜间和居民休息时间。

(2)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降低施工噪声。

(3)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源进行隔离、降噪处理。

3. 废水控制(1)对施工现场的废水进行收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环保行业排放标准

环保行业排放标准

环保行业排放标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标准,其中排放标准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主要探讨环保行业中的排放标准。

一、排放标准的重要性排放标准是环保行业中的重要指标,它规定了在特定行业中排放到环境中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质量和数量限值。

排放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控制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民的健康。

同时,排放标准也是环保行业监管的基础,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

二、大气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是环保行业中最直接的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的程度,各国都设立了大气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燃煤电厂、钢铁、化工和交通等行业的排放要求。

例如,限制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降低露天矿山的粉尘排放,促进汽车尾气的净化等。

通过执行这些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三、水环境排放标准水环境是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防止水环境的污染,各国制定了严格的水环境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管理。

例如,对于某些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限制,要求企业采取适当的排放处理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四、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各国制定了严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废弃物的分类、转运、储存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排放标准,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五、标准执行与监管排放标准的有效执行和监管对于环保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排放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监管机制。

这包括建立排放监测系统,加强对企业的监测和检查,开展环境审计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排放数据的监控和分析。

同时,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罚和惩戒措施,以激励企业主动减排,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环保政策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就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进行论述,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定义和作用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是指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环境因素制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制数值。

它是国家对环保行业中企业或单位的环境保护要求的具体表达,是环境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标准,可以规范企业的生产活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保护环境、减少生态破坏。

二、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重要性1. 保护环境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减少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媒介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为后代的生活提供更好的自然环境。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引导企业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过程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问题调研、技术评估、规划设计、公众参与和实施监管等环节。

1. 问题调研在制定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问题调研,了解不同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容量限制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

2. 技术评估在问题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机关会对目标污染物的产生、排放特点和控制技术进行评估,确保排放限值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规划设计基于技术评估结果,制定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具体数值和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规划设计,制定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排放标准。

4. 公众参与制定环保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专家、企业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定的标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绿色环保的行业标准有哪些

绿色环保的行业标准有哪些

绿色环保的行业标准有哪些哎呀,要说绿色环保的行业标准,那可真是不少!这就跟咱们过日子一样,得有个规矩,才能把环保这件大事做好。

先来说说在工业领域吧。

工厂在生产的时候,那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可都得有严格的标准。

比如说废水吧,里面的各种化学物质含量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随便就往河里、海里排。

我之前去参观过一家化工厂,他们为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专门建了一套超级厉害的污水处理设备。

那设备运转起来,轰轰作响,工人们认真地盯着各种仪表和数据,就像在守护着宝贝一样。

每一滴水在经过层层处理后,变得清澈透明,这才放心排放。

在建筑行业,绿色环保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建的房子得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像那些节能的窗户、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等等。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灰尘和噪音的污染。

我家附近有个建筑工地,以前施工的时候那噪音大得让人受不了,周围居民意见可大了。

后来施工方采取了一系列降噪措施,还调整了施工时间,这才让大家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能源行业也是绿色环保的重点领域。

像太阳能、风能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相应的标准。

比如说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得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能破坏生态。

我曾经去过一个大型太阳能电站,那一片片太阳能板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是壮观极了。

而且他们还在电站周围种上了花草树木,说是为了保持水土,这可真是一举两得。

再说说交通行业,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这也是绿色环保的一个体现。

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和回收都有严格的标准,不能让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还有公共交通,像地铁、公交车,也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尾气排放。

我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那车是新换的电动车型,开起来平稳又安静,还没有难闻的汽油味,感觉真是太棒了!农业方面,绿色环保标准也不能少。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得适量,不能过度,不然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广有机农业,就是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用天然的方法来种植庄稼。

我有个亲戚就是搞有机农业的,他的果园里到处都是飞来飞去的蜜蜂和蝴蝶,果子长得又大又甜,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呢!最后说说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业,比如餐饮。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标准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标准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标准引言:环境保护是我们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环保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保行业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确保环境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改进,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一章: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与体系建设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是环保行业的基础工作之一。

环保行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方面的监测标准。

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2. 及时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不断更新和完善;3. 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国内外环境差异,制定适用的监测标准;4. 考虑成本效益,保证监测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环境监测标准的实施与操作指南环境监测标准的实施是确保监测工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标准的正确实施,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明确监测参数、样品采集方法、分析技术等具体操作步骤。

操作指南需具备以下要求:1. 明确监测设备和仪器的要求和校准方法;2. 对于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3. 统一数据处理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4. 强调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与可靠性。

第三章:环境监测标准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标准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工作科学可靠的关键。

环境监测标准需要引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包括: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监测过程中设备、样品、数据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2. 引入质量控制样品,进行定期校验和比对,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 进行数据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和修正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经验总结和反馈;4. 加强质量培训与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章:环境监测标准的改进与创新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标准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是保持行业竞争力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保行业国际标准与认证要求

环保行业国际标准与认证要求
详细描述
Eco-labeling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估,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 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通过获得Eco-labeling认证,产品或服务可以获 得环保信誉1是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国际标准,为组织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审核方法和程 序。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 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VS
详细描述
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 术创新、产业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降低 碳排放强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与废物资源化
总结词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减少废弃物产生、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来 实现可持续发展。
EMAS
总结词
EMAS是欧盟环境管理审核制度的简称,旨在鼓励组织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 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EMAS要求组织进行全面的环境审计,并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通过EMAS 认证,组织可以获得欧盟范围内的认可,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Eco-labeling
总结词
Eco-labeling是一种环保标识制度,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关于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 响信息,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
旨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 同应对环境挑战。
3
绿色经济峰会(GES)
聚焦于探讨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推动 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国际环保合作项目
全球气候行动峰会(GCAS)
01
汇集各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气候行动。
全球清洁能源伙伴关系(GCCEP)

环境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各行业都应该遵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对环境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论述,旨在提供一种规范和指导,推动各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引言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针对不同行业的污染源,规定的限值和排放要求。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健康。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是目前环境保护领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

根据环保行业的研究和国际经验,制定了一系列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各行业应根据自身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水体污染物排放标准水体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对直接或间接排放入水体的污染物进行限制和要求的环保标准。

根据不同水质和水功能区划,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的排放限值。

各行业应定期监测和控制废水的排放,确保符合相应标准。

四、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用途,制定了一系列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

各行业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确保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不超过规定的限值,并在发现污染源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整治。

五、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污染是指超出环境正常背景噪声水平,对周围环境和人们正常生活造成干扰的声音。

为了控制噪声对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噪声污染物排放标准。

各行业在进行生产和施工活动时,应该遵守规定的噪声限值,采取合适的降噪措施。

六、固体废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排放标准是指对废物的产生、转运、处理和处置过程中,所规定的环保要求和标准。

各行业应合理分类、妥善处理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同时,根据不同废物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和处置要求。

七、生态恢复和修复标准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维护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

为了修复和保护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定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和修复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GB16297-1996 1996-12-06实施)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加叉执行的原则,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他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止。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1.2.1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 GB13271-9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执行 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 GB13223-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 GB16171-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 GB4915-1996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执行GB14761.1 ~ 14761.7-93 《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排气执行 GB14621-93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1.2.2 本标准实施后再行发布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规定的污染源不再执行本标准。

1.2.3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6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标准状态指温度为 273K ,压力为 101 325Pa 时的状态。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为基准。

3.2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 1 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 1 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3.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 1 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3.4 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3.5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依照本标准附录 C 的规定,为判别无组织排放是否超过标准而设立的监测点。

3.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 1 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3.7 污染源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

3.8单位周界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

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

3.9无组织排放源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3.10排气筒高度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

4 指标体系本标准设置下列三项指标:4.1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4.2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4.3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该指标按照本标准第 9.2 条的规定执行。

5 排放速率标准分级本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

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

6 标准值6.1 1997 年 1 月 1 日前设立的污染源(以下简称为现有污染源)执行表 1 所列标准值。

6.2 1997 年 1 月 1 日起设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的污染源(以下简称为新污染源)执行表 2 所列标准值。

6.3按下列规定判断污染源的设立日期:6.3.1 一般情况下应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作为其设立日期。

6.3.2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污染源,应按补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作为其设立日期。

7 其它规定7.1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的建筑 5m 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 50% 执行。

7.2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

等效排气筒的有关参数计算方法见附录 A 。

7.3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内插法的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 B ;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外推法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 B 。

7.4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 15m 。

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 15m 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 7.3 的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 50% 执行。

7.5新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无法避免的无组织排放应达到表 2 规定的标准值。

7.6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 1 级。

8 监测8.1 布点8.1.1 排气筒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采样点位置的设置,按 GB/T16157-1996 执行。

8.1.2 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点 ( 即监控点 ) 数目和采样点位置的设置方法,详见本标准附录C。

8.2 采样时间和频次本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任何 1 小时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故在采样时应做到:8.2.1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 1 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8.2.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 1 小时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 4 个样品计平均值。

8.2.3 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 1 小时,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2 ~ 4 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 1 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 8.2.1 的要求采样。

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按需要设置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限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

8.3监测工况要求8.3.1在对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性监测中,采样期间的工况应与当时的运行工况相同,排污单位的人员和实施监测的人员都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

8.3.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

8.4 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8.4.1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执行。

8.4.2 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按 GB/T16157-1996 和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分析方法有关部分执行。

8.5 排气量的测定排气量的测定应与排放浓度的采样监测同步进行,排气量的测定方法按 GB/T 16157-1996 执行。

9 标准实施9.1 位于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污染源,其二氧化硫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9.2本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是否在本地区实施,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3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