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教师朋友: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稿主题是《制取氧气》。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化学》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二章,书中以简明的语言和生动的实验演示,介绍了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氧气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操作并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氧气的重要性以及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2)学生正确运用实验仪器、操作方法,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演示引发学生的思考,理解氧气的产生过程和原理。
(2)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实验器材进行氧气制取实验。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采用“导入-实验演示-实验操作-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
1.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放映一段视频,展示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1)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的组成部分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2)实验过程中进行解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
3.实验操作(1)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到实验操作中;(2)学生根据指导书的步骤,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氧气的制取;(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讨论和总结(1)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总结并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2)各小组代表交流和分享观察结果,探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五、说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1)多媒体播放设备:用于放映引导学生思考的视频;(2)实验仪器:氧气制取实验装置、实验器材;(3)实验台和实验材料: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验环境和材料。
制取氧气说课稿人教版
制取氧气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过氧化氢分解法和高锰酸钾热分解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镊子、药匙等。
2. 化学试剂: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氧气的了解,引出氧气的用途和制取氧气的需求。
简要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后续实验操作做铺垫。
2. 讲解原理首先介绍过氧化氢分解法的原理,即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然后讲解高锰酸钾热分解法的原理,即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钾盐。
3. 实验演示分步骤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法: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收集产生的氧气。
- 高锰酸钾热分解法: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 学生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氧气的制取。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 实验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体会,教师总结实验中的关键点和常见问题,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6. 拓展延伸讨论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和工业制氧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制取氧气- 原理- 过氧化氢分解法- 高锰酸钾热分解法- 方法-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操作规范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实验心得。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3. 学会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2. 善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氧气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氧气的化学式、氧气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等,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首先,简要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支持燃烧,能促使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等。
然后,详细讲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包括:a. 分解过氧化氢法:通过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制取氧气。
b. 电解水法:利用电解水来制取氢气和氧气。
c.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法:通过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d. 高温加热木材法:通过高温加热木材使其发生燃烧反应,从而得到氧气。
3. 实验操作(30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包括烧杯、氢氧化钠固体、硫酸、试管等。
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步骤,并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讲解,包括:a. 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b. 加入适量的硫酸,通过反应得到水和盐。
c. 将放入烧杯中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
d. 观察试管内的气泡,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4.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总结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实验结果和原理。
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5.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选择、填空或解答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检测。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查找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写出制取氧气的详细步骤和实验要求。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
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相信所有老师都知道说课稿对于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制取氧气教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不仅涉及到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还与生活中的许多应用紧密相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理解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
学会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原理。
难点:排水集气法的操作要点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归纳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察法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通过实验法亲手操作实验,验证所学知识;通过归纳法总结实验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授新课(20分钟)讲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的气体性质及用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性质。
3. 实验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完成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并记录下关键步骤和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和提高实验效率”进行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和义学校张陈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内容,我从以下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讲解。
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本课是“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这个二级主题,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作为实验室制备物质的启蒙课,学生应通过本课题学习初步建立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物质的制备有了一些零散的、局部的认识。
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都处在初级的阶段。
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能正确表示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再次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备物质的一般方法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运用分析素材、查找资料等有效方法解决问题3、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与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境,初步体会运用化学方法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原理和装置;2、认识分解反应。
难点认识催化剂和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一)情境引入介绍氧气的用途、自然界氧气循环和工业制氧气方法。
活动一:1、提出如何制取一种新气体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动机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选择,过氧化氢H2O2、氧化汞HgO、水H2O、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 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学会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步骤。
–理解氧气的应用,如促进燃烧等。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燃烧瓶、放大镜、橡皮塞、酒精灯、导管、蜡烛等。
2.实验材料:酒精、过硫酸钾等。
3.PPT课件:制取氧气实验的步骤和相关实验原理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导•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请问如何制取氧气呢?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并解释其用途。
–学生根据展示的实验器材和材料,预测实验的内容和步骤。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操作:1.将适量的过硫酸钾放入燃烧瓶中。
2.加入适量的酒精,将燃烧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3.用导管连接燃烧瓶和酒精灯。
4.点燃酒精灯,观察燃烧瓶内发生的变化。
5.进行必要的记录和观察。
3.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观察到酒精灯燃烧时,燃烧瓶内液体水平的变化和有无气体产生。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3. 实验原理1.酒精作为还原剂,在酒精灯燃烧时,通过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
–反应方程式:酒精 + 过硫酸钾→ 二氧化硫 + 水 + 氧气2.过硫酸钾作为催化剂,加速酒精的氧化反应。
3.橡皮塞的作用是密封燃烧瓶,防止氧气泄漏。
4. 拓展应用•学生通过实验和教师的引导,了解氧气的使用和应用领域,如促进燃烧、呼吸等。
五、板书设计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过硫酸钾放入燃烧瓶中。
2. 加入适量的酒精,将燃烧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3. 用导管连接燃烧瓶和酒精灯。
4. 点燃酒精灯,观察燃烧瓶内发生的变化。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杨元美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的第1课时,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考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为我们学习制取氧气作了准备。
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使学生乐学、好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分解反应。
难点:催化剂的有关应用。
五、教法学法分析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提出问题→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对比总结→得出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演示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钟)通过屏住呼吸小游戏引入,体会氧气如此重要,提出问题: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吗?引出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名称:《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课题名称:制取氧气3.课时数量:1课时4.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氧气制取实验操作步骤。
–掌握氧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氧气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氧气制取实验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氧气制取的兴趣,我准备了一幅图画,画面上有一个空氧气气瓶。
我将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为什么氧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踊跃发言,展开讨论。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在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我将向他们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我将解释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加热过氧化铁、加热高锰酸钾等。
然后,我将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带领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实验操作过程。
步骤三:实验操作(15分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前,我将详细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安全。
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氧气气瓶、过氧化铁、试管、点火设备等。
2. 将过氧化铁分装入试管中。
3. 加热试管中的过氧化铁,观察氧气的产生。
4. 将氧气收集到气瓶中,用火柴测试氧气的性质。
步骤四:实验观察与讨论(10分钟)在实验操作完成后,我将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氧气的神奇现象,如助燃、供氧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小组竞赛:设置制取氧气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在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氧气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实验原理:首先介绍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通过讲解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等物质的分解反应,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资料,了解氧气的实际价值。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
1.板书布局:左边列出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中间展示实验步骤,右边标注注意事项。
2.主要内容:反应原理部分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实验步骤部分详细列出每个步骤的关键操作;注意事项部分强调实验安全、正确操作等要点。
3.板书作用: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便于学生记录和回顾。
2.实验步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逐步讲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实验要领。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制取氧气》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取氧气》说课稿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该内容隶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在教材分析里,首先说一下制取氧气在课标中的解释:它属于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地球周围的空气。
在教材的编写顺序上,前期有小学科学介绍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简单方法,上了初三学习化学后,进一步系统的学习了氧气的主要性质,为本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应该初步掌握了气体制取中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方法,进而为下一阶段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准备。
前期,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是氧气基本性质,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基本实验操作。
要想顺利选择出制取氧气的仪器,还需要掌握的是:用什么药品能得到氧气,以及对所学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掌握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气体性质+仪器使用=气体制取装置选择依据: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内容是关于气体制取实验装置的学习,并总结出选择装置的一般方法,方便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学习中应用。
难点是通过本节课对仪器装置的探究学习,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且能在实验中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以后的探究题目练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总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复习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
之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怎么得到一瓶氧气呢?进行氧气制取的学习。
最后总结归纳出气体制取装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而在重点介绍的气体制取过程中,又分为三步来学习:反应原理介绍,装置仪器猜测,以及最后教师演示制取一瓶氧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2.3章,共分为2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燃烧、呼吸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高温分解和电解水,让学生了解到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制取氧气实验(30分钟)3.1 实验准备 - 叫上两名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进行实验的材料准备,如烧杯、漏斗、试管、酒精灯等。
3.2 实验操作步骤 -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等。
- 步骤二:将含有过氧化氢的过氧化铁放入烧杯中,加热至40°C左右。
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三:将观察到的气体用排气管收集到试管中,并用火柴点燃。
观察火柴的变化。
-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3.3 实验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报告写作(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以制取氧气实验报告为题,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5.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总结。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氧气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第一种具体的化学物质。
之所以把氧气作为第一个学习的物质,是因为氧气不仅是一切人和生物须臾也离不开的重要物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大气)中,并且氧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所以氧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物质,是学生首次亲自动手制取的物质。
故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实验。
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不久,只了解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但对于物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只知道了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独立的实验基本操作,但如何将单个的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连贯起来并制取出具体的物质更毫无所知。
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抓住这一点,首先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制取氧气肯定需要用含氧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重点是指导学生去思考和研究如何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并亲自动手去实施。
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很有限,所以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要及时观察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包办代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练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收集气体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这些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初步领会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之后,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课题先介绍了氧气的工业制法,然后重点讲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教学难点(1)氧气制取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内容。
上承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取气体的综合实验能力,为今后系统学习气体制取奠定基础。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本课题的结构分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二是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
教材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但过程和细节交代不多,同时对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和过程没有介绍,为了以后教学的方便,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掌握两套装置的使用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我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包括方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方法等,难点是两套制取气体装置的使用原理。
二、说三维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我认为本课题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催化剂。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设计,提高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装置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题的教法以演示为主,结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
2、学法本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会从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严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说课稿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说课稿课题3制取氧气说课本课题内容分为两局部。
第—局部是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
第二局部是活动与探究。
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种气体的制取。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
而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时机。
⒈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⒈采纳边实验、边讲解、边讨沦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⒈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⒈练习连接仪器的根本操作。
动手制取氧气。
⒈认识分解反响。
⒈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⒈学习反响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搜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⒈学会边实验、边商量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猎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⒈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⒈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⒈逐渐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⒈催化剂的概念。
⒈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沦归纳→实验探究→比照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快乐趣。
教具打算⒈教师用具:⒈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⒈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
⒈学生用具:⒈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⒈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取氧气》说课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在课堂中是架起师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的内容,主要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高锰酸钾加热,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加热。
本节课将主要对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实验中仪器装置的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收集方法。
制取氧气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也是常见考点之一,所以在整个初中化学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新课改指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本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也是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对化学的好奇心还是很重,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这也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学生还是初步学习化学,所以在实验的注意事项上还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实验装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气体收集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就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堂课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所以接下来我将主要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我将以四个环节来展开我的教学:
(一)设疑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设疑导入的方法,具体来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氧气的性质,氧气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工业中大量制取氧气,是通过分离空气,利用不同的气体沸点不同的原理来获得大量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那么在实验室中,我们是如何获得纯净的氧气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设置疑问,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顺利地引入我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
接下来就进入到我的新课教学环节,在本环节中我将主要讲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并按照以下三个环节依次展开:
1.制取原理讲解
我会先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并进行讲解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氧气,同时板书文字表达式。
1.实验装置介绍
让学生先通过教材上的插图来观察,并且提问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都有哪些?我会适时点拨并总结出试验中需要的装置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带塞子)、导管、棉花、水槽,集气瓶。
并且我会演示实验装置的连接,并让学生指出哪一部分是实验发生装置,哪一部分是收集装置。
进而引导学生联系药品的状态和选用实验发生装置的关系,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以选择直接加热并且便于防止固体药品的装置。
收集装置部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选择排水集气法。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规律。
2.演示实验过程
实验制取的过程,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制取实验,防止意外发生,所以我选择进行演示实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观看。
学生看完我演示完该制取实验之后,我会找学生来复述整个实验过程。
学生通过回想来描述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制取氧气的过程,为后边的讨
论打下基础。
演示实验完成之后,我会指名学生来上前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具体问题为:
•为什么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试管口要装一团棉花?
ƒ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要等冒出均匀的气泡后才开始收集?
④收集完毕后,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⑤收集完成后,如何验证气体是否集满?
学生通过讨论之后,我会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防止药品中的水蒸气在加热时凝结在试管口温度较低的小水珠倒流回温度很高的试管底部发生试管破裂或爆炸。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ƒ刚开始产生的气体不纯,因为混有试管中的空气,所以要等待气泡均匀后再开始收集。
④防止先拿走酒精灯,温度降低,产生压强,水槽里的水进入试管中发生爆炸。
⑤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集满。
(设计意图)整个新课环节围绕着实验展开,通过让学生观察与动手亲自操作并且积极思考,真正的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整个制取过程的印象。
(三)巩固延伸
巩固延伸环节,我会通过播放一段有错误的制取氧气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观看,并且指出错误之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了巩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小结作业
接下来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会指名学生站到讲台上来,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本节课的总结。
最后我布置课后任务,课后预习另外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并且总结出三种方法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把课堂还原给学生,通过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总结的方式,一方面顺利地把课堂充分的还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发言的勇气。
课后任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与自学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再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着实验展开,通过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以及实验简图,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更多河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点击河南招教网。
中公河南教师考试网提供河南中小学最新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河南不同地市招教考试公告公布时间不同、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建议广大考生尽早备考,更多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及笔试、面试备考相关指导点击河南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