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_制取氧气说课稿(第一课时)_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两课时)从容说课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及分解反应。
[实验2�5]、[实验2�6]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然后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另一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
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丁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
而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沦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1)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性质活泼的氧气”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得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等内容,这就为我们学习氧气的制备作好了的准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组装、收集方法、验满、检验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特别对于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所以对于氧气的制取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小组探究合作法;3、集体讨论法;4、多媒体教学。
四、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五、说实验器材药品: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酒精灯、单孔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等。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上课前,我会用PPT向学生展示几张人类在特殊环境下,人们是怎样呼吸的?如果在实验室,我们又会怎样制取氧气,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行探讨。
2、实验探究,引入新知我会向学生系统的说明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步骤。
《制取氧气》 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气体的制取,不仅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教材中,通过对氧气制取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制取氧气还处于陌生状态。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验,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催化剂的概念和作用。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制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课稿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氧气性质的进一步深入探究,也是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氧气制取的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氧气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实验制取氧气,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了解氧气的性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氧气的性质实验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2)氧气制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是在课堂中是架起师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的内容,主要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高锰酸钾加热,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加热。
本节课将主要对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实验中仪器装置的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收集方法。
制取氧气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也是常见考点之一,所以在整个初中化学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新课改指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本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也是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对化学的好奇心还是很重,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这也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学生还是初步学习化学,所以在实验的注意事项上还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实验装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气体收集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以就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淮滨县马集中学李杰各位老师:大家好!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四部分来谈谈本课时的教学设想: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课题与前面的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将为学习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第七单元氢气的制取和总结气体制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介绍工业上得到大量氧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在对反应物、催化剂的区分和对实验装置选择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形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以致用的责任感。
(2)进一步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是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探究体验。
难点是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体验。
(四)教学准备:20%的H2O2溶液、5%的H2O2溶液、MnO2粉末、KClO3、KMnO4、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火柴。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氧气是学生熟知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实验探究可以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九(2)班正在试行分组学习模式,通过一个月的训练,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能力,但在主动性和深入度上还有待加强。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
(1)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反应原理的理解,特别是催化剂的作用。
(3)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较为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但仍需教师引导和督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3.便于学生做笔记和复习。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提前规划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2.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
3.在适当时候进行板书,避免一次性呈现过多信息。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2)指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生生互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2)实验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成果展示:每组展示实验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建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第一课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是继学习空气成分、氧气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探索氧气的制备方法,为后续学习化学实验技能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说课稿: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的第2.3节,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氧气的特性、制取的方法以及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了解氧气的一些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1.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2.了解氧气的一些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酸性高锰酸钾、蒸馏水、锥形瓶、玻璃管、水槽、点火棒等。
2.教具: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出问题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导入问题:你知道氧气是什么吗?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展示实验操作步骤使用投影仪和PPT课件,向学生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取氧气的关键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将锥形瓶倒置放入水槽中,用玻璃管连接锥形瓶和水槽。
2. 加入试剂:将酸性高锰酸钾加入锥形瓶中。
3. 开始制氧:将蒸馏水注入锥形瓶中,使试剂溶解。
4. 收集氧气:观察氧气的产生,用玻璃管收集氧气。
第三步: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制取氧气的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第四步:实验结果观察与讨论实验结束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说课稿
2.设计实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
3.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课堂氛围。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试管、酒精灯等,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画等,展示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1.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练,可能导致实验效果不佳;2.学生在理解分解反应原理时可能存在困难;3.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环保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前进行演示和练习;2.结合生活实例,形象地讲解分解反应原理;3.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制取氧气”为核心,四周辐射出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分解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氧气的收集与检验等主要内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效果。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避免冗余;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3.结合实验过程,同步呈现板书内容;4.在适当时候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板书整理,提高学生参与度。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2.3章,共分为2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取氧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知识目标: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场景,如燃烧、呼吸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制取氧气。
2. 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通过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如高温分解和电解水,让学生了解到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 制取氧气实验(30分钟)3.1 实验准备 - 叫上两名学生担任实验操作员,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进行实验的材料准备,如烧杯、漏斗、试管、酒精灯等。
3.2 实验操作步骤 - 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等。
- 步骤二:将含有过氧化氢的过氧化铁放入烧杯中,加热至40°C左右。
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 步骤三:将观察到的气体用排气管收集到试管中,并用火柴点燃。
观察火柴的变化。
- 步骤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3.3 实验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报告写作(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以制取氧气实验报告为题,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5.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提醒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总结。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说课稿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性能和大家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这是一次难得的化学盛宴。
我来自xxxx 学校,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单元作为教材的一个初步认识化学的篇章,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有关物质(包括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的开始。
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②认识分解反应③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看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
(4)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由于学生难于理解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因此如何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性质,这为制取氧气做好了知识准备,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节课特点,选取适当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思维有一定局限性,考虑问题不全面,因此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点拨、引导,培养学生逻辑说理能力,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
氧气说课稿(通用10篇)氧气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氧气的制取位于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
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不光是简单的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包括原理的研究,装置的选择,收集方法的选择,操作过程等。
从而能举一反三,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氢气的制取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上一次课刚刚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
总体来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模仿阶段。
因此,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是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技能:练习仪器装配的基本操作,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逐步学会利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等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说教学过程这堂课我将分为:新课导入,演示探究,分组实验,巩固练习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新课引入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接着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人是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的,太空中没有氧气,那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自然过渡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探究演示一:分别加热MnO2,KClO3,MnO2和KClO3的混合物,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演示二: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H2O2,向其中一个试管加入少量的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制取氧气说课稿ppt课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学1生.氧过提气氧出;化氢反应得出氧气; 学22步生..混二骤作合氧出氧 过二后化气氧:检化是锰将验氢由能步是;哪骤改否二种一变产氧物中生过化质的氧氧锰产气过化;生。氧氢的化?
的氢分溶二解液者速分共率四同;次作加用入的盛结有果二。氧化
设计并完成实验 3步.催锰骤的化三试剂:管和在中催步;骤化二作的用试。管中加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2、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完整排版p空pt课气件 法
分( 解多 反变 应一
)
17
请多提
宝 贵 意 见!
完整版ppt课件
18
科学探究综和合应身用边。
围的空气
的化学启物后:质初中二氧化碳、
高中氨气等气体的制取
完整版ppt课件
3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主 要原理和装置; 2、认识分解反 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
1、通过探究性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 逐步学会利用实验 习兴趣,获得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自主、合作、
完整版ppt课件
15
环节4 梳理归纳
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原理
和装置
收获
用科学探究 的方法解决
问题
化学学习的
方法及重要
意义 完整版ppt课件
16
板书设计
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3、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二、装置
1、发生装置:
规律的科学方法。 探究的学习态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XXX《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的第1课时。
二、实验器材自制耐高温硬质具支玻璃管,鱼尾夹,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烧杯,分液漏斗,锥形瓶,三通管,导管,胶皮管,弹簧夹,橡皮塞,气球,耳挖,铁丝,硫粉,木炭,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1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1)改进发生装置:实现既可控制反应速率又可随用随取。
(2)改进性质实验装置:让多个性质实验在同一根玻璃管中进行,化繁为简。
(3)夹取仪器的改进:把鱼尾夹固定在粗铁丝上,再将铁丝固定在橡皮塞上,既可以作夹取仪器使用,又可以作塞子使用,在本实验中相比传统的镊子、坩埚钳使用要更方便;由于硫燃烧污染较大,因此可以换成小耳挖来代替燃烧匙,这样能更好的控制取用硫粉的量,减少污染。
(4)改进尝试教学内容:跟教材比,增加了验证氧气溶解性和密度的尝试,并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打树花”,从而提高课堂趣味性、探究性和获取科学知识的有用性。
4、尝试原理/尝试设计思路教材设计的尝试方案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以下困难:第一,氧气的性子尝试较多,需要的器材比较复杂;第二,老师们要进行多个班级的教学,气体制备量较大;第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尝试后的试管、桌面难清洗。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个优化:化繁为简,将多个性质演示实验整合为在一根硬质具支玻璃管中完成,改为一体化装置,具支处连接一根导管即可用来验证产物二氧化碳和吸收二氧化硫,具支玻璃管下端铺了一层石棉绒可防止铁丝燃烧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掉落烫坏进氧气的玻璃导管和橡皮塞。
又考虑到铁丝的剧烈燃烧对氧气的量要求较高,若玻璃管直径太小,氧气量不够,现象不明显;若玻璃管直径太大,则收集的时间过长且浪费过氧化氢溶液,经过多次尝试,发现玻璃管的直径为3cm时既可满足氧气量的需求,又能满足缩短实验时间的需求,现象非常明显。
制取氧气说课稿
《制取氧气》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内容。
上承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取气体的综合实验能力,为今后系统学习气体制取奠定基础。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本课题的结构分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二是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
教材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但过程和细节交代不多,同时对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和过程没有介绍,为了以后教学的方便,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掌握两套装置的使用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我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包括方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方法等,难点是两套制取气体装置的使用原理。
二、说三维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我认为本课题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催化剂。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设计,提高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装置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题的教法以演示为主,结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
2、学法本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会从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严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两课时)从容说课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验2-5]、探究实验及分解反应。
[实验2-5]、探究实验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然后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另一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
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丁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
而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沦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1)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沦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山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2)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
2.学生用具:(1)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2)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实验2-5]、探究实验、分解反应。
第二课时:活动与探究。
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学生回答]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是氧气。
2. 把燃烧的木知分别伸入3个集气瓶中,若木知燃无什么变化则是空气;若木知燃烧更旺盛则是气气;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
3.氧气的重要用途体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
如: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
[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足如何制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介绍]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首先我们学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
[板书]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实验2�5,可由投影仪打出实验内容)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小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行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学生举手提问][问题]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口,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老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二氧化锰到底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呢? [提问]什么叫反应物?[回答]参加反应的物质。
[提问]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是不是某一种反应物可以有也可以无呢?[回答]不,必须有。
[总结]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
反应物必须存在。
而在用过氧化氧溶液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有二氧化锰不加热即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必须有的物质,它也就不是一种反应物。
[学生举手提问][问题]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老师]为了问答大家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人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实验2-6]待实验2-5,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仍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说明)此实验可以重复多次进行。
[提问]这种现象说什么?[回答]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气锰可以重复使用。
[讲解]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料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设问]他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学生看书回答]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设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师]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
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讲解并板书]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问题]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这种催化剂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需要加快?所有的催化剂都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呢? [学生议论][代表回答]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速率都需要加快,如钢铁的生锈,食物的变质,我们就希望它发生得越慢越好。
[设问]是不是催化剂就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它能不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学生疑惑][教师讲解]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
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
所以催化剂的概念中说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说成“加快”。
[补充]能加快化学反应进行的催化剂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因为它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更大。
[介绍]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许多反应需要借助于催化剂才能进行或者很快地进行。
例如,在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要用到催化剂,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酶其实都是起催化剂的作用。
[幽你一默]催化剂这种帮助其他反应顺利进行的作用与我们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善于活跃气氛的同学很有相似之处。
那么,你是否愿意在我们的各种活动中作“催化剂”呢?[转折]通过上面的实验并讨论、总结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
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讲解]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应写在箭头的上方。
[板书]3.过氧化氢水+氧气。
[过渡]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是否仅此一种呢?非也。
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来制取氧气,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另一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板书]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情景]展示一些高锰酸钾,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并描述。
[生]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
[介绍]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事实上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
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讲解]通过预习大家知道,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这个实验下一课我们专门安排有实验探究,所以这里就不做实验了。
我们一起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板书]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讨论结果]1.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AB。
2.本节课所学制氧气的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板书]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提问]化合反应可表示为A+B→AB,那么分解反应该如何表示呢?[回答]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A+B。
[总结]简单地讲,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说明]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类型,我们以后还会经常遇到。
[设问]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如果我们一种一种地去学,穷尽我们的毕生之力是否能学完呢?[学生]不能。
[承接]若我们采用分类的方法来学,就简单得多了,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大家回顾一下,前面我们学到过哪些有关分类的方法?[回答]按照物质的成分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等。
[小结]利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也是我们所走的一条捷径,今后我们还将分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所以遇到一些相关知识时,大家要注意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