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过程
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考古发掘报告
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摘要: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经过历时两年的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和文物。
这个墓地的存在证明了临淄地区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也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一、引言山东淄博临淄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披甲西北墓地位于临淄区西北部,是一处比较特殊的墓地,因出土了许多披甲而得名。
二、考古发现1. 墓葬结构墓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出土墓葬70余座。
这些墓葬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土坑墓,有些墓穴四周用石板或石条围墙构成。
墓穴中出土了大量的遗骸和陪葬品。
2. 披甲墓穴中的披甲是该墓地的一大特点,出土了大约20副披甲。
这些披甲大多数由铁制成,造型精美,刻有精细的纹饰。
披甲是士兵在战场上保护自己的重要装备,也是研究古代战争史和兵器制造技术的重要文物。
3. 陪葬品墓穴中还出土了丰富的陪葬品,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等。
其中陶器数量最多,种类繁多,反映了古代临淄地区的陶器工艺水平。
青铜器的数量虽然较少,但制作精美,反映了当时的青铜工艺水平。
玉器则表现了古代人们对玉的崇拜和使用。
漆器虽然数量不多,但经过精心加工和雕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考古意义1. 文化遗产保护山东淄博临淄区披甲西北墓地的发掘工作为该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墓地的发掘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临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该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古代社会研究墓地出土的大量遗骸和陪葬品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这些遗骸可以揭示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社会地位等;而陪葬品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
3. 兵器制造技术研究墓地中出土的披甲是研究古代兵器制造技术的重要文物。
山东青岛黄岛区王家楼北墓地发掘简报
山东青岛黄岛区王家楼北墓地发掘简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摘要:王家楼北墓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楼村西南约700米的岭地上。
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
共解剖封土2座,发掘墓葬22座,出土器物45件(套)。
主要埋葬年代应在西汉中晚期,下限或延续到新莽时期。
关键词:青岛市 王家楼北 墓地 汉代Abstract: Wangjialou North Cemetery is located on the hill, about 700 meters southwest of Wangjialou Village, Zhuhai Sub-district,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In order to cooperate with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Qingdao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Archaeology and the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Museum conducte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2019. There were 2 grave mounds dissected and 22 tombs excavated and 45 sets of artifacts were unearthed. Their burial dates must b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down to the Xinmang period.Keywords: Qingdao Wangjialou North Cemetery Han Dynasty一、发掘概况王家楼北墓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办事处王家楼村西南约700米的岭地上,西北距铁镢山5公里,东北距风河2公里,东南距黄海10公里,南距琅琊台23公里(图一)。
邹平县地名渊源沿革述略与辨析
邹平县地名渊源沿革述略与辨析地名是人们对地物和地域的命名,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但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地名,往往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逐渐形成的,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邹平,是千年古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刀光剑影的历史风云,也给邹平地名的沿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最初渊源——邹侯国邹平地名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
舜帝(约公元前2128~2086年),姓姚,名重华。
因为突出的孝行和杰出的才能,成为古代东夷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
这个部落信奉一种叫“驺虞”的仁兽为图腾。
驺虞,又名驺吾、驺牙,因为不吃活的动物,所以被为仁兽、瑞兽,在我国共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这个词。
“驺”在古文中通“邹”,《毛传》解说为“白虎黑文”。
这种仁兽到汉代已经绝迹。
后来,舜受尧帝禅让,登帝位,国号有虞,建都于晋南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史称虞舜。
关于舜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解释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舜在晚年把帝位禅让给禹。
禹年老的时候,准备把帝位禅让给东夷族首领、少昊后裔伯益。
伯益曾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在政治上很有建树。
但是,禹的儿子启为了争夺帝位,杀死了伯益,开创了“家天下”的夏王朝。
为维持统治,夏启对实力尚存的有虞族进行迫害,将舜的儿子封于河南虞城,实际上是强迫有虞氏进行迁徙。
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东方迁移,有虞氏由此进入衰落时期。
当时的古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还保持着“兴灭国、继绝世”的君子大义,也就是说有道德的天子,不能把前代帝王的后代斩草除根,要给他封地,再帮助其子孙后代重新建立一个可以祭祀祖先神灵的地方,不能让其家族失去祭祀而从此断根,如商封夏的后代于杞,周封商的后代于宋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有虞氏的一支被安置到了邹平一带,建立邹侯国,隶属青州。
无疑,邹侯国名字里的的“邹”仍然保持着由于是部落的印记,这就是邹平的旧县志说的“夏属青州,为邹侯国”。
_文物_2011年1_12期目录索引
#考古新收获#云南祥云红土坡14号墓清理简报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1B4重庆奉节赵家湾东汉墓发掘简报武汉大学考古学系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公室1B15洛阳红山工业园区唐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B29洛阳新区厚载门唐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B38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8年发掘简报荆州博物馆2B4河南永城僖山二号汉墓清理简报永城市博物馆2B20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B26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2B40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发掘简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3B4山东济南华信路新莽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3B32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大夏国田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文物管理所3B36宝鸡发现龙山文化时期建筑构件宝鸡市考古研究所3B44江西南昌蛟桥东汉墓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B4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发掘简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B20燕下都遗址出土铁胄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文物保管所4B31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5B4洛阳体育场路春秋车坑、马坑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5B12南澳Ñ号明代沉船2007年调查与试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B25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B4洛阳涧西区唐代墓葬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6B12洛阳道北二路明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6B21四川遂宁金鱼村二号南宋窖藏四川宋瓷博物馆7B4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崇州市文物管理所7B7成都下东大街遗址明代早期遗存发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7B22洛阳北窑西周车马坑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4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M8830)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13洛阳河区利民南街西晋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22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砖雕墓发掘简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8B31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4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32本刊2011年1~12期目录索引洛阳孟津大汉冢西晋围沟墓发掘简报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9B48河南焦作山阳北路西晋墓发掘简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9B58江西靖安老虎墩史前遗址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10B4江西靖安老虎墩东汉墓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10B22江西景德镇道塘里宋代窑址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10B35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发掘简报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靖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10B51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11B4湖北武汉磨元城周代遗址调查简报武汉市黄陂区文物管理所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11B61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4山西大同云波里路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13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26山西大同市大同县陈庄北魏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2B37#研究与探索#体质人类学与古代社会研究的新进展王建华1B43东汉北魏陵寝制度特征和地位的探讨韩国河1B51论红山文化玉兽面形饰的渊源朱乃诚2B47玉门金鸡梁出土的木牍和封检王策吴荭2B55新发现辽代丝绸装饰材料及工艺研究路智勇2B59论贾湖一期文化遗存张弛3B46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赵宾福杜战伟3B54清代公主园寝调查董坤玉3B62越国贵族墓随葬陶瓷礼乐器葬俗探论陈元甫4B33试谈酒泉丁家闸5号壁画墓的时代韦正4B41前凉道符考释王元林4B49对石峡文化的若干再认识李岩5B48礼县出土秦国早期铜器及祭祀遗址论纲李峰5B55中国最早的/升官图0)))说孔家坡汉简5日书6的5居官图6及相关材料李零5B68伯唐父鼎铭通释补证袁俊杰6B38洛阳偃师水泉石窟摩崖碑记释地陈隆文6B44三星堆出土爬龙铜柱首考)))一根带有龙虎铜饰件权杖的复原孙华7B39德清窑略论郑建明7B50兴隆洼文化分期与年代索秀芬李少兵8B47蒙古高原石雕人像源流初探)))兼论羊群庙石雕人像的性质与归属魏坚8B55翼城大河口尚盂铭文试释李学勤9B67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相关问题的思考严辉张鸿亮卢青峰9B69敦煌壁画中的经架)))兼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室顶南侧壁画题材郭俊叶10B70 /寄寄老人0考宋新潮10B77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李学勤李伯谦朱凤瀚刘绪王占奎陈振裕张昌平李天虹11B64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黄凤春陈树祥凡国栋11B78论随州羊子山新出噩国青铜器张昌平11B87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殷宪刘俊喜12B47大同新发现两座北魏壁画墓年代初探张庆捷刘俊喜12B52u本刊2011年1~12月目录索引2011年#第12期丹扬王墓考辨李梅田12B55澳门开埠以前葡萄牙人的东方贸易)))15~16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外销调查之二林梅村12B61#青铜器集粹#甘肃武威出土铜贾建成李永平5B89安徽阜阳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器杨玉彬杨钢锋5B91我自铸铜铍及其相关问题赵晓军蔡运章9B73湖南张家界新出战国铜矛铭文考略陈松长9B76#陶瓷赏析#浅谈广均的风格与特点黄静2B66#简牍文书#清华简5系年6及有关古史问题李学勤3B705楚居6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献中与樊相关文例的释读李守奎3B75论汉简5葬律6中的祭奠之礼高崇文5B80放马滩秦简日书5占病祟除6与投掷式选择陈伟5B85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6B49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分述6B57北大汉简5苍颉篇6概述(朱凤瀚)北大藏西汉竹书5赵正书6简说(赵化成)北大汉简5老子6简介(韩巍)北大竹书5周驯6简介(阎步克)北大汉简5妄稽6简述(何晋)北大藏汉简5反淫6简说(傅刚邵永海)北大汉简中的数术书(李零)北大汉简中的5雨书6(陈苏镇)北大汉简数术类5六博6、5荆决6等篇略述(陈侃理)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李家浩杨泽生)#碑刻墓志#有关玄武门事变和中外关系的新资料)))唐张弼墓志研究胡明2B70文明书5张文麟墓志6研究周公太2B75唐刘氏墓志考梁永照4B75江苏灌南刘氏墓志与吴承恩的祖居地李洪甫张步军4B78洛阳发现元代古道观圣旨碑邢富华王宇红邢建洛8B65洛阳出土明代买地券邢富华邢建洛司马国红8B69#画像石#画像砖#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物管理办公室12B72#书画艺苑#元孟玉涧5黄鸟图6辨析杨新7B61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5兽谱6袁杰7B65#古代建筑#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年代新考贺大龙1B59山西安泽县郎寨唐代砖塔王春波4B53浙江德清宋代寿昌桥与永安桥、源洪桥比较研究孙荣华4B63#古邑名村#安徽宣城水东镇耿朔10B83#古代镜鉴#浙江安吉出土汉代铜镜选粹程永军1B75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代铭文铜镜董波1B80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藏西汉彩绘铜镜吕静9B79西安新出土唐代铜镜张小丽9B80#古代玺印#河南新安县博物馆藏金代官印高耀伟10B88顺治皇帝御用玺印郭福祥10B89#博物藏珍#清代宫廷琥珀艺术许晓东3B79福建博物院藏南宋陈元吉墓出土器物张焕新7B71吉首大学博物馆藏宣晓刑徒砖张敏波7B85#近代文物#孙中山两张借款单据辨伪谭世宝12B83#科技考古#云冈石窟测绘方法的新尝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石窟测绘中的应用云冈石窟研究院1B81云南祥云红土坡古墓群出土金属器的初步分析李晓岑雅丽刘杰李穆斌1B88四川茂县新石器遗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来源初探崔剑锋吴小红杨颖亮2B79中美专家联合修复保护昭陵六骏之/飒露紫0、/拳毛0杨文宗2B86蚌埠双墩一号墓出土春秋晚期金箔研究秦颍黄凰李小莉阚绪杭5B94北大西汉竹简的科技分析胡东波张琼王恺6B90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玻璃杯研究成倩王博郭金龙7B88元代铜牦牛腐蚀产物分析研究赵家英7B93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葬出土串饰的提取与保护赵西晨黄晓娟张勇剑宋俊荣8B73洛阳东周王城四号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金相分析袁晓红8B77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周立李明毛晨佳吕晓洁8B84#博士论坛#早期玉剑具研究代丽娟4B84谈汉代解注瓶上的北斗与鬼宿朱磊4B92 #遗址#文物保护#青海省境内明长城保存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蒲天彪9B86#书刊评介#读5鲁中南汉墓6杨哲峰3B90石寨山考古的新成果和再认识)))读5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6杨勇8B90#学术动态#/5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6国际学术研讨会0纪要袁金平11B95 #读者#作者#编者#彭射铜器铭文补释曹锦炎6B94苹木留荫芳华沁人)))缅怀徐苹芳先生许宏9B91#彩色插页#云南祥云红土坡14号墓出土Ñ式单鸡铜杖首1B封面浙江安吉出土汉代铜镜11蟠螭纹镜21博局铭文镜31神人车马画像镜41人物神兽镜1B封二洛阳新区厚载门唐墓出土陶器11罐(M2B1)21罐(M2B3)31三足罐(M2B4)41壶(M2B5)1B封三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出土彩绘刻画砖2B封面河南永城僖山二号汉墓出土器物11方形玉衣片(Y XM2B26、28~30)21菱形玉衣片(Y XM2B39~47)31长条形玉衣片(Y XM2B61~65、50)41玛瑙珠、石珠(Y XM2B298~322)2B封二山西兴县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壁画墓壁画(第7~9幅)2B封三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出土铜盏3B封面宝鸡龙山文化时期建筑构件u本刊2011年1~12月目录索引2011年#第12期11F121筒瓦(采集)正面31筒瓦(采集)背面3B封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5楚居63B封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珀扳指3B封底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出土青瓷承盘三足炉4B封面山西安泽郎寨唐代砖塔11砖塔南面21西面碑碣4B封二浙江德清宋代寿昌桥11寿昌桥21桥额楷书阴刻二字桥名4B封三南澳Ñ号明代沉船出水青花菊花纹盘5B封面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玉器1.鱼(C1M10122B7)2.蚕(C1M10122B11)3.饰件(C1M10122B9)4.(C1M10123B130)5.鱼(C1M10123B133)6.蚕(C1M10123B131)5B封二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铜器1.鼎(C1M10122B76)2.鬲(C1M10122B96)5B封三洛阳涧西区唐墓出土铜镜6B封面洛阳涧西区唐代墓葬出土器物1.陶天王俑(EM723B2)2.陶马(EM723B6)3.银杯(EM723B15)4.鎏金银粉盒(EM722B10)6B封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部分)115日书6篇题215六博6篇题3.5日书6中的占产子图4.5日书6中的日廷图6B封三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出土青花蕉叶人物纹执壶7B封面四川遂宁金鱼村二号南宋窖藏瓷器11青釉莲瓣碗(SJH2B2528)21青釉莲瓣杯盖(SJH2B2586)31青釉莲瓣杯(S JH2B2581)41黑釉盅(S JH2B2596)51青釉折沿盘(S JH2B2580)61白釉刻花碗(S JH2B2622)7B封二11元代铜牦牛修复前21元代铜牦牛修复后7B封三洛阳洛龙区关林庙宋代墓葬出土童子攀枝砖雕8B封面洛阳体育场路东周墓出土铜器11方壶(M8830B11)21(M8830B7)8B封三洛阳孟津大汉冢曹魏贵族墓出土铜铺首9B封面洛阳孟津朱仓M722、M707陵园遗址平面图9B封二11我自铸铜铍及铭文21铜矛9B封三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藏西汉彩绘铜镜9B封底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出土彩绘陶仓10B封面陕西靖边老坟梁汉墓出土彩绘陶器1.鼎(M6B12)2.扁壶(M5B13)3.A型壶(M5B1)4.B型壶(M5B11)10B封二安徽宣城水东镇11正街街景21十八踏10B封三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觥11B封面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器11鱼伯彭尊(M27B14)21鱼伯彭卣(M27B12)11B封二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铜(M27B2)11B封三山西大同云波里路北魏壁画墓墓室东壁壁画局部12B封面山西大同文瀛路北魏壁画墓11北侧棺床立面画像21甬道东壁壁画12B封二山西大同市大同县陈庄北魏墓11前室北壁壁画21后室顶部12B封三(责任编辑:梁秋卉)。
山东地区历年重大考古发现
山东地区历年重大考古发现作者:来源:《大众考古》2018年第02期1 济南章丘西河遗址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河遗址是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李文化的典型遗址之一。
东距城子崖遗址约1600米,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其主要文化遗存为后李文化时期,还有少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部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
考古学家在遗址发现大量后李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和灰沟等,出土了大量完整的陶器。
房址30余处,采用大致平行的横行式布局,房内有居住、炊饮、活动的功能分区。
2 泰安大汶口遗址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1959年首次发掘,其后50多年间经过考古学家历次发掘和勘探,确定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
遗址内涵丰富,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
流行枕骨人工变形、拔除上侧门齿及随葬獐牙和龟甲的习俗。
墓葬随葬品以陶质器皿为最多,随葬有精致的透雕象牙梳、筒、琮及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
这说明当时手工制作水平极高,氏族社会内部已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
3 济南章丘城子崖遗址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子崖遺址1928年由吴金鼎先生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了发掘,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采用现代考古学方法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首次揭示出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龙山文化,是龙山文化命名地。
其后80多年间,经过数代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确定遗址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除了龙山文化遗存外,还有岳石文化等遗存及部分商代遗物。
4 邹平丁公遗址丁公遗址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1985—1993年进行了6次发掘,以龙山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和重要。
龙山文化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东西约310米,南北约350米,面积10.5万平方米。
城墙宽25米,城外有宽30—40米的壕沟。
略谈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略谈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作者:宋亚敏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9期邹城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古称“邹鲁圣地”,素享“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
孔孟生活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至少说明迟至东周,古邹大地已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其时的历史文化面貌,除了可以从有关文献记载获得之外,现存于四基山西麓的孟林部分墓葬及峄山邾国古城遗址等更是确凿的遗存证据。
笔者对邹城境内发现的先秦时期遗存略作梳理,以期认识本地区更为悠远的文化面貌。
目前,邹城地区尚未发现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从邻近地区来看,东侧临沂境内已发现有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西侧嘉祥县域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存,间接推知邹城地区可能在旧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居住,但这种判断尚有待未来考古工作的证实。
在论及邹城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在这里应指出山东地区已建构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邹城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有峄山野店遗址、北宿漆女城遗址、岗山晚照寺遗址、石墙北凫山山顶遗址、郭里独山遗址、张庄簸箕掌遗址、香城马家山头遗址和中心店遗址等。
上述遗址中,缺乏确属于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存。
笔者认为应区别分析。
后李文化因临淄后李遗址发掘得名。
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该文化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北侧一带,邹城邻近地区鲜见属于该文化的遗存,因此在距今8500-7500年的时段内,邹城境内的文化遗存亦很可能不属于目前所认定的后李文化,而另有归属。
北辛文化因滕州北辛遗址发掘得名,从目前发现来看,该文化年代大约距今7300-6300年,分布遍及胶东半岛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集中于泰沂山系南北地区,邹城正位于其中,并且在邹城外围有滕州北辛、兖州王因和汶上东贾柏村等该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可见邹城当是北辛文化分布的腹地地区。
目前造成的该文化资料的缺失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考古发现有限,二是对已有材料的辨识可能存在问题。
项羽墓在哪里
项羽墓在哪里项羽(前232年-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秦末刘邦共同建立汉朝的重要角色。
项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墓地的位置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关于项羽墓的具体位置并没有明确的确定踪迹,目前还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
根据传统的历史记载,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因刘邦建立汉朝后失败的战争中自刎而死。
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彭城(现在的江苏徐州市)一座被称为“高市”的地方。
传说中,高市是项羽生前曾经选拔人才的地方,也是他在汉朝建立之前的要塞之一。
然而,虽然高市在传统的历史记载中被认为是项羽墓的位置,但要确切地找到项羽的墓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历史上,人们关于项羽墓地的猜测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
这使得项羽墓地的真实位置成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的考古学家曾在徐州市高埠岗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墓群,其中一个墓葬被认为是项羽的可能墓地。
这个墓葬被称为“高埠岗坑”。
考古学家在该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这被认为是项羽丰富的殉葬品。
尽管有这样的发现,但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并不确定高埠岗墓葬是否真的是项羽的墓地。
他们认为这个墓葬更可能是属于项羽的后人或同僚,而非项羽本人。
他们指出,根据史书中的记载,项羽的墓地应该在高市,而高埠岗与高市距离较远,地理位置不符。
另一种有关项羽墓地的猜测是他可能葬在了湖北襄阳市。
在2002年的一次建设工程中,考古学家在襄阳市南郊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墓群,据认为这里有可能是项羽的墓地。
在墓葬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与项羽相关的文物,包括刻有“项羽”字样的玉璧和青铜剑等。
然而,这种猜测也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支持。
除了高市和襄阳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说和说法。
有人认为项羽的墓地可能在山东境内,因为项羽生前曾在山东一带活动过。
还有人认为项羽的墓地可能在四川、湖南等地。
这些关于项羽墓地的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
一、旧石器时代有: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2011专)、朔州峙峪、沁水下川(2011学)、陵川塔水河岩厦遗址(26000-19000)、吉县柿子滩(2012学)、蒲县薛关遗址(13550±150)、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等。
匼河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遗址位于山西芮城匼河村。
1957年发现,1960 ~1980年多次发掘,出土有动物化石和石制品。
石制品有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球状器等,研究者认为它们在风格上同北京人的石器不同,而与丁村遗址的石器属于相同的技术传统。
动物化石包含一些古老的种类,如三趾马和一种古老的剑齿象。
有的研究者据此主张匼河文化也许比北京人文化稍早;也有学者从地貌学角度分析,认为该文化的年代较晚。
在华北大石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吉县柿子滩遗址(200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距今2---1万年。
位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以西的清水河沿岸,东西分布约10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
1980年发现并试掘,2001年至今进行了连续发掘,共发现25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
发掘出成组的人类用火遗迹,修整石器的工作区等诸多人类活动的信息。
出土了上万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还发现了石崖上残存的赭红色岩画。
石制品大部分以石英岩为原料,器形有削状器、尖状器、锥钻、石锯、琢背石片等。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以典型细石器为主体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研究中国华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珍贵资料。
二、新石器时代:夏县西阴村、翼城枣园、襄汾陶寺(2012专)、芮城清凉寺;另有灵石逍遥遗址(仰韶-二里头)、垣曲古城东关、翼城北橄、垣曲宁家坡陶窑遗址、垣曲下马遗址、临汾高堆遗址、临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义井遗址、长治小神遗址、太谷白燕遗址等。
翼城枣园枣园遗址位于翼城县东部,地形为丘陵地带,遗址区西、南分别临近浍河上游的史伯河(滑家河)和浇底河,主要遗存分布在两条小河的交汇处东北的一条黄土梁上。
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过程
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过程近日,在山东省邹平县的体育广场附近,一座古墓被意外发现。
这座墓葬被命名为“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备受关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座古墓的发现过程。
一天的午后,邹平县体育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体育广场进行维护和清理工作。
突然,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
他随即报告了发现,并通知了相关的文物部门。
文物部门的专家立即赶到现场,并对这块石头进行了仔细观察。
经过专家的判断,这块石头可能是一块墓碑。
于是,专家们开始对广场进行了全面的勘探。
在勘探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些异常。
他们在地面上发现了一些凹陷,这表明地下可能存在着古墓。
为了确认这个猜测,专家们决定进行地质勘探。
经过地质勘探后,专家们确认了地下存在古墓的事实。
他们立即组织了一次考古发掘,并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在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座古墓。
这座墓葬非常庞大,占地面积广阔。
墓葬的主体结构由石头砌成,墓穴内部还有一些木质构造。
专家们进一步对墓葬进行了细致的勘探和发掘。
他们发现,这座墓葬应该属于一位高级官员或贵族。
墓葬内部陈设齐全,有大量的陪葬品和随葬品。
这些陪葬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数量之多让人叹为观止。
在墓葬的墓室内,专家们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棺木。
棺木上有精美的彩绘,显示出当时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祝福。
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认为这具棺木应该是属于墓主人的遗体。
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兴趣。
当地政府也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公众参观活动。
在参观活动中,人们亲眼目睹了这座古墓的壮丽景观,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明。
通过对墓葬的研究和分析,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座墓葬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建筑。
墓主人王贲应该是当时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们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座墓葬和墓主人的背后故事。
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过程令人震撼,也让人们对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感兴趣。
文物200501--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_胡新立
四 系 罐 1 件(M1 ∶120)。泥 质 灰 陶 。直 口 , 方唇 , 广肩 , 平底 , 肩 上有对称四系 。在各 系 之 间有一周水 波纹和弦纹 。在花纹上 有刻划 文 字 4 行 :“ 官/将张/阿 ◆作/范虎” 。字体草率 。口 径 11.4 、底径 21.6 、通高 22.8 厘 米(图一 ★、二 ★)。
墓 葬为 双室 弧券 顶砖 室墓 , 坐北 朝南 , 方 向 190°。由墓道 、封门墙 、甬道 、前室 、东西耳室 、
·4 ·
图一 刘宝墓远景
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
图二 封土中发现的汉画像石刻(车马出行)
后室几部分构成(图四 、五)。 1.墓道及前甬道 墓道南 北向 , 两 壁垂 直 , 宽 1.8 、距 地表 深
鸡 5 件 。其中雄鸡 2 件 , 雌鸡 3 件 。M1 ∶ 89 , 雄鸡 , 昂首翘尾 , 立于小圆台上 ,通体施白 陶 衣 , 以 朱 红 绘 鸡 冠 , 黑 色 绘 羽 毛 。长 11.4 、高 11.7 厘米 。M1 ∶91 , 雌鸡 , 较雄鸡稍小 , 头前倾 , 尾 昂 起 , 通 体 施 白 陶 衣 , 以 红 、黑 彩 绘 饰 。长 12.3 、高 8.4 厘米 。
耳杯 6 件 。口椭圆形 , 长边双耳 , 底近平 , 杯 壁较薄 。M1 ∶42 , 长 15 、宽 11.4 、高 5.4 厘米 (图二五)。
·8 ·
图八 石墓门雕刻
图七 甬道及石墓门
盘 8 件 。泥质灰陶 。形 、大小相仿 。敞口 方 唇 , 浅腹 , 平底 。内壁 有凸棱两周 。M1 ∶55 , 直 径 18 、高 2.4 厘米 。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考古学家破解中国迄今发掘最大古墓之谜。
关于考古发现挖掘古墓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挖掘古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挖掘古墓之发现过程1974年,陕西春旱严重,骊山脚下许多村民被迫打井抗旱。
井底,有人忽然挖到一个奇怪的陶土人头。
当时他们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陶土人头引出的,是巨大的秦俑方阵。
秦兵马俑就这样意外地被发现了。
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俑都是武士打扮,这些武士守护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强悍的秦帝国的缔造者;;秦王赢政。
在此之前,人们对这位始皇帝和秦朝的了解,大多仅限于史料记载.兵马俑的发现,使人们有更多的资源,去勾勒这个王朝大致的轮廓。
随之而来的问题困扰着考古学界,这个帝国从何而来,他们先祖的遗存又在哪里? 1975年,陕西省考古所一支考古队来到宝鸡市风翔县,在灵山一带,这只考古队晓行夜宿,足迹几乎踏遍这个关中著名山脉的角角落落。
他们苦苦找寻的,就是那个强大的王朝;;秦帝国,其先祖的足迹。
但是,几个月的艰苦工作,考古队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在灵山东南30公里之外,一个叫南指挥村的地方,一位靳姓村民却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一个引子,一场规模空前的考古大发掘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1976年到1986年,这次发掘整整持续了10年。
一个个难解的谜团,穿越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不断浮现于人们眼前,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渐渐清晰地展露出来。
南指挥村坐落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5公里,离村子不远有一块奇怪的荒地,春夏时节,不管雨水多寡,那里庄稼都长不好。
生活在附近的人们对此似乎也习以为常,没人想去深究。
1976年的一天,附近一赵姓村民推着小土车来到这里,他要挖点土修补自家的院墙。
铁铲挥处,黄土里带出一些奇怪的土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周围黄土明显不同,有黄有红,还夹杂着一些碎石,并且非常坚硬。
几天以后,村民闲谈中又提及的这件事,很偶然地被陕西省考古所考古专家记了下来,职业的敏感让考古专家意识到,这里面必有蹊跷。
考古 、 盗墓 和 风水
考古、盗墓和风水——我的自供状哈!valley真厉害,我老头子怕什么他就说什么!说的我老头子两腿发软,惶惶不可终日。
照正常的戏路,我现在应该拈须微笑,两眼朝天,作深沉状,“一分神秘,十分财利;十分神秘,百分财利”嘛!可是我老头子没有料呀,这个架势端不起来呀,为了不被目光如炬的法眼高人洞穿我在风水上不学无术的真面目,我先此向各位提交一份书面口供,以立此存照,以后我若得意忘形,请拿出这盆冷水来泼我。
我,一个退休的老头,属于混吃等死的那类人。
儿时在北京城胡同里混大,因为跟一帮子八旗闲人作过邻居,而这帮遗老遗少手里多少都有一些个古董古书什么的,所以耳濡目染,酷爱文物鉴定和版本考订,因而学了考古。
但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大半辈子,也没混出个人样儿来,写的几部书,我看将来也是给人垫桌脚、引灶膛的废料。
到了黄土埋半截儿的时候,正好赶上邓公主政,国势日盛,老家广东也富得流油,我是贪慕烈火烹油、鲜花簇锦的,所以瞅了个机会溜回老家,没什么事儿就在家里呆着,再不然就上海南岛去猫着,有事儿找我,我就北上看看,能出多大力出多大力。
一句话,准备把丧葬费就交给广州的火葬场了。
我懂不懂风水呢?valley说我懂,可是天地良心,我老头子真不懂!不信?我说说看,您自个儿评评。
搞考古,在中国搞考古,您想不接触那些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毕竟是1949年后才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代人,您说要把这些个东西当回事儿,那也是不可能的。
年轻时看这些就一个心思,把它当文献看,想不看?不行!这是大学里留的作业!真的接触到类似风水学的东西,还是毕业后做田野考古时的事儿。
不知各位有没有耳闻,其实在民国时代现代考古学逐渐引进中国时,就发生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既不是中国旧有的类似考古的金石考据学术和现代考古学冲突的问题,也不是现代考古学的理念、工作方法怎么和文献考据金石之学相结合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上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下历史遗藏丰富。
但另一个问题是文化摧残的次数也极多,遗留至今的史料很多是断简残篇,无以为据;又或者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据。
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以时代为序)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地点:山东省邹平县苑城镇丁公村和石羊村之间发掘单位:山东大学考古实习队简介: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苑城镇丁公村东,遗址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时代为距今5500-2000年前后。
丁公遗址以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和重要。
遗址内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城墙宽25米左右。
城墙以内部分东西约310米,南北约350米,面积10.5平方米。
城外有宽30-40米的壕沟,最深处低于城内地面3米以上。
城内发现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
此外,还发现墓葬六十余座及陶窑、水井等重要遗迹。
出土各类遗物标本五千余件,其中一件为刻有十一个“文字”的龙山文化陶片。
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地点:浙江省余杭市瓶窑镇外窑村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浙江省余杭瓶窑镇汇观山遗址发掘,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良渚文化祭坛,是目前所发现的良渚文化规模最大的祭祀遗址,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
祭坛西南部还发现一座棺椁齐备、随葬品丰富的大墓,这座墓也是目前所见良渚文化墓葬中墓穴规模最大的一座。
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地点:西藏拉萨城北拉萨河谷边缘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简介:曲贡遗址总面积5000平方米,发掘出了一些墓葬和灰坑,墓葬有石棺,葬式为屈肢葬。
出土了1万多件文化遗物和大量兽骨,以打制石器数量最多,也有少量精美的磨制石器和玉器,以及极少的细石器。
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铲、石磨等;骨器也有很多,以骨锥、骨针、骨簇为主,有一枚骨针,针尖开小孔为针鼻,类似近代缝纫机针。
装饰品主要有骨笄、陶耳附、陶环和石环等,多是用于头部的饰物。
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均为手制。
安徽霍邱县王郢古墓葬发掘简报
手, 斜腹微弧, 下缘口微侈, 圆唇。 捉手直径 &、 下 0 二 1 汉代器物 组) , 器类有 * 座汉代墓葬出土随葬品 %& 件 ( 陶器、 铁器、 铜器 ( 主要为铜镜 ) 、 玉器、 水晶珠、 铜 钱, 其中以陶器数量最多, 时代一致性比较强。 本 文只介绍完整和可复原器物。 同一墓中的灶、 釜、 甑虽说原应是一套器物, 即灶眼上放置釜, 釜上放 甑, 但考虑出土时位置不在一起, 所以简报也将每 件器物分别介绍, 线图分画。 $( 陶器 陶器绝大多数为泥质灰陶, 只是颜色深浅不 一, 少数褐陶; 烧造火候一般较低, 陶质疏松, 易破 碎; 陶器的制法主要以轮制为主, 耳、 足、 盖、 钮等
!"
安徽霍邱县王郢古墓葬发掘简报
图五 ! ! $、 %、 &、 ’( 陶壶 #( 陶鼎 $#( 陶甑 )( 陶钵 $)( 陶釜
剖面图 "# 平、 +( 铜镜 ,( 玉 琀 $-( 陶灶 $$ 、 $%( 陶盆 $+( 陶井 $,( 有段石锛
*( 陶圈 $*( 铁剑
薄。 侈口, 方唇外撇, 中束颈, 斜肩不甚明显, 斜弧 颈、 腹、 裆以及足均饰纵向细绳纹, 裆部布满烟炱 最 大 腹 径 $)( # 、 通 高 $# 厘 米 ( 图 痕。 口 径 $$( + 、 七: 。 $) 罐 。 泥质灰陶。 侈口, 圆唇略显 $ 件( "*: +) 外折, 束颈, 广肩, 斜弧腹, 平底微凹。 腹部饰弦断 绳纹。 口 径 $#、 最 大 腹 径 ## 、 底 径 $-、 通 高 $%( % 厘米 ( 图七: 。 +) 豆 .型 ( 图七: 。 %) /型 均为泥质陶, 倒喇叭状器座。 依豆 # 件。 浅盘。 红褐陶, 素面。 直口, 方 "*: #。 盘不同分成二型。 唇, 斜弧腹。 口 径 $$( + 、 盘 深 )( # 、 残 高 +( & 厘 米
丁公龙山文化城址与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刍议
丁公龙山文化城址与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刍议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9期摘要:文章以山東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的发现为线索,对已发现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进行归结,对龙山文化城的形制、布局和建造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城址的起源进行探讨,认为黄河下游城址的建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建造技术。
关键词:邹平丁公;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9.031近年来,学界对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址的研究越发深入,其中位于山东邹平丁公村的丁公龙山文化城的发现非常重要,它为黄河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与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珍贵材料。
本文将丁公龙山文化城与已发现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城进行比较研究,对山东丁公龙山文化城的选址、形制特点、建造技术及其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从而加深对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的认识。
1 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位于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丁公村东的丁公遗址①,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地势微微隆起,较之周围略高。
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450米。
丁公龙山文化城址面积11万多平方米,城内部分东西长约330米,南北宽约360米,略小于遗址总体面积。
丁公城圆角方形,四周城垣规整,拐角处呈弧形,现残存城墙高1.5~2米,宽约20米,墙体外坡陡直,内坡比较平缓。
城墙夯筑而成,夯土以五花土为主,夯层厚约5厘米,比较坚硬。
墙体内侧和外侧的夯层呈斜坡状,分别从两侧向城墙中心倾斜。
城墙外有壕沟,宽20余米,深3米。
城墙可分为早晚两个大的时期:早期城墙被龙山文化中期的灰坑打破,晚期城墙则叠压在该灰坑之上,又被龙山文化晚期的房基和灰坑叠压或打破。
由此可知丁公龙山文化城早期建城的年代不会晚于龙山文化中期,晚期年代最迟不会晚于龙山文化晚期。
2 黄河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城近年来,黄河下游地区经考古发掘,发现并确定的龙山文化城还有位于章丘的城子崖遗址,位于临淄桐林的田旺遗址,位于寿光的边线王遗址,位于阳谷的景阳冈、王家庄、王集、皇姑冢等遗址,位于茌平的大尉、尚庄、乐平铺遗址,位于日照的两城镇、尧王城和五莲丹土遗址,位于滕州的庄里西遗址等。
考古发掘中的成都体育
盛产鱼,土地也相对肥沃,因此“鱼凫王田于湔山”,其 部落也开始了由游牧向渔猎再向农耕的转变。
在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上,雕刻着一张弓 箭、一条鱼和一只飞鸟,鱼被弓箭贯穿而入,同样的 图案还出现在三星堆金杖上。这样的图案应当是 当时人们使用弓箭渔猎的一个场景再现。金是古 代的重器,将这样的图案刻在金冠带、金杖上,可见 弓箭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而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 箭镞与骨质箭镞,正好说明了古蜀人在原始渔猎生 活中频繁使用的射箭技术。
此事最终惊动秦昭襄王,秦王在国内张 榜悬赏,招募勇士“ :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 帛称之。”重赏之下,朐忍(今重庆云阳)有巴 人廖仲药、何射虎、秦精三人,在高楼之上驾 设竹弩。白虎经过时被一举射杀。秦昭襄王 大喜,颁诏嘉奖“ :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一 朝患除,功莫大焉。”
白虎被杀,该奖赏的是三个打虎英雄, 秦人、巴人紧接着却刻石为盟,签订了一项跟 杀白虎并无太大关联的协议。巴人提出:顷 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秦昭襄王同意 了巴人的要求,双方签订盟约:秦犯夷,输黄 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黄龙是用黄金 雕刻而成的金龙;清酒则是巴族名酒巴乡清, 因产量极低,极为珍贵。
就在秦国以巴蜀为后援,征伐六国的战 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只神秘的白虎出 现。这只白虎纵横秦、巴、蜀、汉中,闹得秦人 坐立不安。这就是历史上扑朔迷离的“秦代 白虎伤人事件”。
根据两晋史官常璩在《华阳国志》的零 星记载,我们大概可以了解此事的原委:一只 白虎在秦、蜀、巴、汉中四地来回流窜,为害行 凶,又常常驱使其他猛虎与之一起行凶,甚至 “尽搏杀群虎”,既凶残又狡黠,惹得四地百姓 终日不得安宁。
吐 蕃 使 Leabharlann 与 大 唐年 )十 一 月 ,唐
的中
下来的文物、古籍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一二。
河南南阳陈棚墓地的考古发掘
河南南阳陈棚墓地的考古发掘作者:翟京襄许小丽来源:《大众考古》2020年第08期陈棚墓地位于南阳市区孔明南路与医圣祠街交叉口东北,原属陈棚村范围,地势平坦,土壤为黄老土和沙土。
2005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一区域钻探时发现并清理了17座汉代古墓葬,大部份已残,其中两座(M2、M17)保存相对完好。
M2墓葬形制M2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道位于墓室的东侧,墓道口距地表1.9米,呈长斜坡式,坡度11°。
墓室平面略呈方形,单室,口大底小,四壁倾斜向下。
坑内填浅黄褐色五花土,土质松软,墓底经夯实,有熟土二层台。
葬具为一椁双棺和一边箱,都已腐朽仅存灰迹。
从灰迹来看,木椁原长3.8米,宽2.6米,厚0.1米;两棺东西向并排位于木椁南部,头尾宽度相同,长2.16米,宽0.7米,厚0.01米;边箱位于椁的北侧,与椁并排稍有夹角,长2.5米,宽1.66米。
人骨遗骸已腐朽无存,故葬式不详。
随葬品主要集中在边箱内,棺椁内仅存数件。
随葬器物M2出土随葬品18件,有陶器、铜器和铁器。
陶器多为泥质灰陶,部分器表施有红色彩绘痕迹,器形有陶大壶、陶鼎、陶圆盒、陶罐、陶小壶等;铜器包括铜镜和铜钱;铁器为刀和削。
出土的2件陶大壶为泥质黄陶,通体施红彩绘,出土时已脱落。
侈口外敞、方唇、唇部加厚,束頸、圆粗,弧溜肩,圆鼓腹略垂。
肩及上腹有数周凹弦纹;口沿下和颈上有一道凸弦纹,肩塑一对铺首衔环,折曲状高圈足外撇。
陶鼎出土2件,为泥质灰陶,器身施红彩绘(已脱落)。
直口,方唇,腹中部稍鼓,下腹弧形内收,圜底,方耳外侈。
三蹄形足,足上饰有兽面纹,三足与两耳对称;腹饰两道凸弦纹;上承弧形盖,顶饰四瓣花纽,盖的中部和口沿上部有两道折棱。
陶罐共3件,根据下腹部的不同分为两型,皆为夹砂黄褐陶,陶质坚硬,属硬陶器。
侈口,方唇,矮斜颈,圆溜肩,平底。
下腹斜收者最大径近肩部,器身布满细密的方格纹,有拍打的痕迹;下腹弧形内收者最大腹径在中部偏上,通体饰细方格纹。
新乡战国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郭强
新乡战国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郭强发布时间:2021-08-17T02:05:41.982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7期作者:郭强[导读] 三家分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在这个列国兼并的动荡时代,中国逐渐走向统一。
而这个时期的新乡地区大部分时间处于魏国统治之下。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乡市 453000三家分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在这个列国兼并的动荡时代,中国逐渐走向统一。
而这个时期的新乡地区大部分时间处于魏国统治之下。
魏国作为晋国的主要继承者,经过变法改革和对外扩张,一跃成为战国早期的强国,并开始逐步展开其逐鹿中原的计划。
这个时候魏国的疆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以安邑为中心的西部(今晋西南、晋南地区),一个是以大梁为中心的东部(今豫北、豫东地区)。
安邑是魏国的故国旧地,地位权重无以复加;而大梁又是魏国图展霸业的舞台,前景不可限量。
放弃大梁膏腴之地显然不可能,处在安邑的表里山河之中遥控中原却又是鞭长莫及,无法实现。
这令魏难以取舍。
但无论怎样,对魏而言,总要有一个重心的相对偏移。
图霸的雄心最终战胜了对于故国的留恋,魏选择了举国东迁。
但是从安邑到大梁,直线距离300公里,且中间要跨越太行,横渡黄河,更不要说还得涉及他国势力范围。
如此环境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转移绝非仓促间可以完成,必然是在一定的基础和前提下,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
魏国要想在黄河南岸的大梁站稳脚跟,就必须在黄河北岸有一个稳固的跳板,而这个跳板无疑只能是豫北地区。
事实上,进入豫北地区的势力也并非只有魏,还有赵。
赵、魏两国势力在豫北地区北部犬牙交错,这里也是赵、魏之间的缓冲地带。
魏国对豫北地区真正具有稳定控制力的正是今天的新乡、焦作两地区,古称河内南阳。
这里连接着魏的西土与东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命枢。
对这里的经营,贯穿魏之始终。
这一时期新乡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很多,主要集中在长城、城址和墓葬三个方面。
新乡地区的战国墓葬,比较著名的有12处:其中辉县5处,分别是琉璃阁墓地、固围村墓地、赵固墓地、褚丘墓地、孟庄墓地;卫辉1处,即山彪墓地;新乡6处,分别是丁固城墓地、杨岗墓地、五陵墓地、李大召墓地、凤凰山墓地、老道井墓地。
邹平历史
一、“邹平县”语源简析“邹平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
其标准读音为“Zōu píng Xiàn”。
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中北部。
地处北纬36°41′~37°08′,东经117°18′~117°57′。
东邻淄博市、桓台县,西接济阳县、商河县, 南连章丘市、周村区,北靠高青县。
县境南北长50.2公里,东西宽75.6公里,面积1252平方公里。
人口69.3万。
县人民政府驻地邹平镇,在省会济南东北方向69公里处。
为滨州市辖县。
“邹平县”这个地名和县境内的其他地名一样,都是在地域文化数千年形成、发展、演变而成的,具有自己的语源特征和文化内涵。
据史料记载,最早在夏朝曾封舜之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
汉朝刘邦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
今邹平县城有梁邹侯墓。
此乃邹平称梁邹县之由来。
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邹平地区设有梁邹、邹平等7县,邹平县治所在境内孙镇东,梁邹县治所在韩店旧口村。
晋朝废梁邹县,但邹平县一直沿用至今,长达两千余年,足见“邹平县”一词命名源远之流长。
二、邹平县政区沿革简况今之邹平县为原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而成。
三县自西汉建置以来,历经数代更易,其建置时有增设省废,境域时有割并分析,而三县建置自成脉络,各不混淆。
邹平县历史悠久,从目前县境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来看,先后有后李文化、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
由此可知,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邹平县境内就有勤劳智慧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
据旧志记载,最早夏曾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设立邹侯国,隶属青州。
春秋时设苑囿、夫予邑、於陵邑,隶齐国。
战国时属田姓齐国,隶属齐郡。
邹平境内置县大约在西汉初期,楚汉战争以后,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分封诸侯,当时封功臣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初置13部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过程
【提纲】
一、王贲墓的发现背景
在邹平体育广场的施工现场,一座古墓的发掘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座古墓的主人便是王贲,一个曾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的将领。
他的墓地在历经沧桑之后,终于重见天日。
二、发现过程概述
随着工程的进行,施工队发现了这座古墓。
经过考古专家的现场勘查,确认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墓主人身份颇为显赫。
在发掘过程中,一批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全,为研究战国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王贲墓的历史价值
王贲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勇将,他的墓地被发现,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此外,墓地中出土的文物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技艺水平,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发现对当地的影响
王贲墓的发现,使邹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也激发了市民对本地历史文化的热爱。
这一重大发现,也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邹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总结
邹平体育广场王贲墓的发现,不仅是考古界的一次重要收获,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次回顾。
这次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也为
今后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