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

优点:1.系统简单。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

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

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器,

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热负

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供给

制冷剂液体。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

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

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

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

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

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

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

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

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

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

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度较

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3.供液不均匀。由于静液柱的压力不大,挡供液管路的阻力不同时,就会明显的

发生供液不均。

4.传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重力式供液只能用下供上回的方式,进入蒸发器的润

滑油在平时不会流出蒸发器,是传热效果收到影响。

三、泵供液方式(强制循环供液)

优点:1.蒸发器内不易积油。和重力供液、压差式供液相比,泵供液的蒸发器内的有会被两相流体带回低压循环桶从而不易积油。

2.传热效果好。泵供液为余量供液,可以实现3~4倍的供液倍率,蒸发器的内

表面润湿性好,再加上蒸发器内不易积油,制冷剂与蒸发器之间的热交换效

果好。从而蒸发器的换热面积有所减少。

3.供液均匀。由于蒸发器的液体压力较高,像同一蒸发温度的多个蒸发器供入

的制冷剂液体易于调节均匀。

缺点:1.制冷剂充注量大。因为为倍率余量供液,充满度较大,需要较多的制冷剂液体。

2.自动控制时易发生滞后现象。停止供液后,蒸发器内仍存有大量液体制冷剂,

当采用自动控制时会发生滞后现象,虽然停止了向蒸发器供液,冷间仍可继续

降温。对温度要求波动小的冷间,这就需要在回气管道上设置电磁阀。

3.

蒸发

温度受影响。同重力

供液一样,也有静液柱

对蒸发温度的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