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教师用书word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础知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1
.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3.与遗传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知识点三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本技能·问题化]
1.判断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操作的正误
(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2)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3)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4)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须除去(√)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判断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说法的正误
(1)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
(2)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
(3)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F2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4)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5)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6)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3.在孟德尔的一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只有高茎性状,子二代出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子一代含有的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没有表现出来
B.各个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必须有足量的子二代个体
D.各种配子的活力和各个个体的适应环境能力相同
解析:选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的解释为:子一代中含有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没有表现出来;后代必须有足够多的个体;子一代产生的各种配子的活力和各个个体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4.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①~④中哪一幅?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发生时间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提示:③可揭示分离定律实质,其内涵是: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其发生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2)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范围如何?
提示:该现象只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1.理清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2.正确区分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表现型的基因。如图中A和A。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都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3.澄清对分离定律理解及应用的两个易误点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原因如下: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该比例。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对点落实]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 A Y、X a Y属于纯合子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B.3项
C.4项D.5项
解析:选B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①错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错误;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⑤错误;动物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⑥正确。
2.(2018·邯郸模拟)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数量比接近1∶1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解析:选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要严格“去雄”并“套袋”,进行人工授粉。
“四步”法理顺“假说—演绎”推理过程
[对点落实]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解析:选C“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是根据假说进行的推理过程,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的过程。
4.(2018·衡阳六校联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其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解析:选C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对分离定律的验证
[对点落实]
5.(2018·合肥检测)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子粒,分别滴加碘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