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家浜观后感

废话少说,切入正题,我花一周的时间看了两遍《沙家浜》。和往常一样,看了样板戏的一些片段有许多疑惑,完整的欣赏全剧的时候总是很兴奋,很多疑惑也就烟消云散了。这是一张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由中国京剧团《沙家浜》剧组集体创作和演出,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现代京剧。剧中人和演员如下:

谭元寿----郭建光

洪雪飞----阿庆嫂

沙奶奶----万一英

刁德一----马长礼

胡传魁----周和桐

我好象在哪里见过介绍《沙家浜》时说:”讲述的是沙家浜群众怎样保护和转移新四军18个伤病员的故事”。我看完全剧后认为不如这样说:”讲述的是沙家浜群众怎样和新四军联合与汉奸鬼子作斗争的故事”。因为我认为全剧有两个主线,也是矛盾突出和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地方,一个是被困在苇荡中的18个伤病员如何和外界通消息及脱险。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是阿庆嫂唱的”要沉着,莫慌张,风声鹤唳,引诱敌人来打枪”和”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还有郭建光唱的”阿庆嫂她怎么不来探望”。等到第二个主线出现时,也就是如何和汉奸作斗争,如何解放沙家浜,刚开始只

用了刁德一的一句台词”伤病员安全转移!”一荒而带过前面的情节,马上转入后面的主要矛盾:审问沙奶奶。代表性唱段是”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和后面的郭键光的”飞兵奇袭沙家浜”。

沙家浜全剧,在军和民的关系上,我觉得主要还是写”民”的戏占得多,而《智取威虎山》则是写”军”的成分多。《智取威虎山》是个典型的”战斗故事片”主要矛盾就是如何打进威虎山,消灭土匪,而《沙家浜》一开始却展示了美好的江南风光,配合笛子独奏,展现出美好的乡村风貌,而且在后面的主要情节中,都是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而且主要活动人物是群众而不是新四军。

关于人物形象:我觉得阿庆嫂这个形象拿现在的话可以说成是”时代女强人”。她精明干连,年纪三十左右就入了党而且担任联络员的要职,走路风风火火,指派群众分配工作合理而且在公众面前显得平和。态度稳重,在紧要关头能沉住气,我注意到她在全剧中换了很多套服装,却永远系着一条淡紫色的围裙(嘻嘻,不知道这条围裙是不是和《红灯记》里面的红灯一样,也是我党开展地下联络活动的一件信物呢?)阿庆嫂是一个很成功的人物形象。

郭建光这个人物没什么可说的,标准的我军连长形象,有时候我到觉得他的动作有点抢戏和过分突出自己的感觉,另外,我也观察到谭元寿的表演在”做”上很有功夫,他做

动作的步法很有特色,眼球耍得非常棒。

基本上我觉得胡长魁和刁德一两个人物形象在这个戏中塑造得不成功!我不是说编剧和唱段的曲作者。而是说这两个演员,刁德一的外型不好,按理说出国到东洋回来的参谋长是见过世面的,可他的外表看来象个当时小镇上的”小老板”,或者是”吸大烟的”。他应该是那种”神经质”的和很聪明的那种,带有点”洋气”,可这个马长礼演的刁德一怎么看也是个小人物,是个农民中混出来的人。唱的高音部分还显得有点勉强。胡长魁这个演员,有的地方唱得也不好,外型到还可以,胖得象个土匪恶霸,可是他的念白不分不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方言,听不清楚影响我了解剧情。我之所以欣赏戏曲从样板戏开始,除了非常喜欢之外,有一个小小的原因就是它是现代京剧,戏中的念白部分基本上用的现代的北京话,我能听懂。(呵呵,看来这个胡司令故意和我捣乱的)。

以前不知道在电视上看过了多少次”智斗”这个片段,感觉这段戏从各个方面来说确实非常精彩,我曾经很多次想象原版的”智斗”是什么样子,可是现在看了《沙家浜》却和我想象得不一样,现在电视上演的”智斗”,都是阿庆嫂在中间,胡长魁在左边,刁德一在右边成了一种模式,但是戏里的却不是这样,他们三个人的走位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我更喜欢原版的。唱段上,原版的智斗也和现在的稍有不

同,区别在节奏,衔接快慢等一些小地方。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智斗是折子戏,如果单独看,是很完美和漂亮的,《沙家浜》里的这一段可能更考虑到全剧的因素,和现在的不一样。

以上只是我的一个观点,到现在我只完整的看了四部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和《锁麟囊》,之所以写这些,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当时的感受。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告诉我,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交流看戏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