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篇一: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2013年高考福建作文解读及优秀作文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70分)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
【考题解读】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以诗歌为材料的形式,出题新颖,且选择的诗歌平实易懂,没有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太多的障碍,让考生容易入题,写作空间较大,联想的宽度和角度比较多,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
以顾城的《忧天》作为材料,用诗歌简练的语言反映深刻的内涵,是今年语文作文题的点睛之笔。
一般来说,诗歌的语言和思维都比较跳跃,但这首诗导向明确,诗中出现的?自由??扎根?等关键词,以及?不能??拒绝??我愿?这样有明显感情倾向的字眼,能让考生较快找到切入点。
审题没有设置太多障碍,能让考生将更多的时间发挥在写作上。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往往思辨性较强,这一特色也得到了全国认可。
今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仍是?给材料作文?,但延续了?闽派语文思辨性?的特点,思辨性强、写作空间大,考生能够根据自
己对材料的的理解来立意布局。
可以反映出考生对社会、对人生、
对自我的思考。
那么,如何正确地审题立意,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呢?
一、紧扣材料,准确审题,把握主旨
?诗歌型?新材料作文题,要注意紧扣材料,准确审题:善于捕捉关
键语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
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这道题以一段浅显的当代诗为材料,关键语句是:失去引力,成为
流星,无依无附,拒绝这种?自由?,(原因)——愿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结果)。
考生可以通过?由果溯因?弄清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诗人先表达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漂浮在天宇的流星和
扎根土地的树根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
语言浅显,主题鲜明。
诗句语意晓畅明了,这两层意义:一是
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明确告诉考生没有了?引力?的?
自由?是不可取的;二是不能接受这种无引力的?自由?(为了更好地
活着),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底层。
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
它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
题者的意图。
二、抓住关键,品味意象,发散思维
总体上领悟了诗歌的主旨后,就要注意抓住关键,品味诗中的意象,而分析诗歌中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义、象征义等)是写好?诗歌型?材料作文的基础与关键。
诗中?流星?与?树根?这两个意象是审
好题、挖掘材料的内涵的关键。
考生若能洞悉材料中的?树根?与?流星?的特质,就能领悟出:?树根?虽然明显受制于地球的?引力?,
似乎不那么?自由?,但却能根深叶茂、充满勃勃的生机,而失去地
球引力的?流星?却飘忽不定、无所依附。
可以说,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
考生由这两个角度引申发散,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写作切入点。
1.从?流星?的角度:考生可以选取的立意有?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引力无时无刻地约束着你?、?适当的约束与无依无附地飘行的辨证
关系?、?莫让‘自由’遮慧眼?、?天下无绝对的自由,因为每个人都
应该担当责任?……
2.从?树根?的角度:考生可以选取的立意有?美好生活,需要脚踏实地?、?人生因实干而不同?、?若要成功,既要有高远的理想,更要
深深地扎进地层,汲取营养,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扎根基层,
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 (2)
3.从综合的角度:人内心必须有所依存,绝对的自由,只会使心灵在真空中失重,面对未知的浩瀚宇宙,产生恐惧;人生应该要的追求,实实在在的才是归依,不能被所谓的?自由?诱惑。
?仰望星空?,给
人提供了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灵魂超越宇宙空间;?扎根大地?,
则呼唤?自由价值?的回归,不做无根之浮萍,不建无基的楼阁。
既
要异想天开,又要脚扎根大地。
考生如果从?人要有高远的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要拒绝各种各样的诱惑?、?世事纷杂,
要会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等角度入手,也是很好的写作立意。
4.从?流星?逆向的角度:诗人惊恐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这种担忧不正是对当下缺少?自由?价值,缺乏?自由?精神
的一种写照吗?那些选择了接受?自由?,甘愿化作流星,在宇宙中
随意来去的人,不也能够领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风景吗——愿做
一颗流星,哪怕无依无附,也要追求闪亮的瞬间,以短暂的生命划
出美丽的风景。
……
可以说,抓住诗歌的意象,从诗歌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入手
去悟,才能由表及里,透过表层意义,探究到它的深层内涵,写出
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才能使文章既能具备应有的思想深度,又能拥有内容的与众不同而脱颖而出。
这是?诗歌型?新材料作
文的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三、最佳切入,彰显思辨,感悟人生:
考场作文尤其要有亮点,要与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的意义点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
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
也就是说作者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
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而自己却感悟最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的角度。
比如,考生如果从诗的后半段入题,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
普通,不够出彩。
考生如果能够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
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
辩证关系,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立意会更深刻。
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
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
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选定作文中心(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优秀作文】
最朴素的根有最美丽的梦
一考生
顾城为什么愿意变成?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呢?因为地层里是最朴素的根,它有众多的根须,蜿蜒曲折,遍布地下,如若不是有它们的支撑,大树何谈大树,一如草芥。
根在地层的痕迹你不会看到,它朴素无华,始终努力着默默着让树枝繁叶茂,让树身姿完美!
我们也有自己的根。
我们自己的根就是内心朴素的品质。
拥有内心朴素的品质,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根是最朴素的,因为它拥有的只是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前进的勇气,在泪水与汗水的灌溉下也能茁壮成长的个性;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因为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浮躁,不喧哗,只是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才显得充盈、明媚、美丽而且强大。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始终把跟扎在那片黑土地上。
他穿着水田靴,两腿沾满了泥点子,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身子瘦小,后背微驼,脸色红黑,双手布满伤痕,比田间的劳动者更像劳动者。
正是因为他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为了杂交水稻,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才让梦想化为了现实。
根是最朴素的,即使在喧闹的城市中也能保持丰富的安静。
人的品质也是最朴素的,它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自己那逼仄的空间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加油。
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家境贫寒,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
后来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她朴素得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家庭的艰辛,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
积蓄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正
是因为她具有最真诚最朴素的品质,在她身上发出了圣洁的光芒,
才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结出红硕的花朵。
在天地之间,我等一如草芥,怎样才能立足于这世间?唯有拥有一
个强大的根,朴素的根,忘了自己却能被别人记住,古之圣人不都
如此?如此,抑或可达逍遥游的境界,不借外物,只凭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根。
绿荫浓蔽是每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
大的。
树根与树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
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点评】
作者能很好地以一种独出心裁的思维去关注、感悟、品评,进而提
炼出写作的新视角——?最朴素的根有着最美丽的梦,人亦是?。
与
众不同的立意,匠心独运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标题,富有诗意的开头,旗帜鲜明的观点,考生为自己的作文创造了多处亮点。
最值得称道的是,本文诗意隽永,富含哲理。
你看,绿荫浓蔽是每
一棵大树的梦想,可是真正做到的,只有那些根系强大的。
树根与
树不是美与丑的对照,而是两种美的联系,树根的美是树的美的基础,像树根一样的美才是最永久的。
作者由此及彼,由树及人,富
有思维的深度,更彰显了思辨的色彩。
可以说,本文不仅语言灵动
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
中心,是一篇上乘之作。
4
【篇二: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点评】
2013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点评
题目:阅读下面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不得抄袭或套作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泉州五中沈曦林点评:这首诗出自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
如果把诗歌题目也给同学,个别同学可能免不了会因为题目而偏离
诗歌的主旨,写成了“杞人忧天”。
而学生最后在立意的确立上又万
万不能受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干扰。
所以
如果从流星无依无附,四处飘行的特点和树根扎根地层的特点对比,并分析原因——大地母亲的引力,或是拒绝自由,我想,确立出正
确的立意并不是件难事。
但如果抛开诗文,去檃栝以往的范文,或
是断章取义,那就谬以千里了。
这个题目似乎也有一定的时代性,
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最终是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
抑或是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人生一种艰难
的抉择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
福建已经连续四年出这种题型,可见该
题型有一定的生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学生临场审题的能力。
【福州一中王兆芳】这道题以一段浅显的现代诗为材料,先表达诗
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漂浮在天宇的的流星和扎根土地的
树根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
语言浅显,主题不新,考生可以不必“惊恐”。
不过,从题目所选用的这段材料来看,有几个问题尚需斟酌:
其一,流星是失去引力而成为流星吗?首先,任何物体都受引力所制,地球失去引力,允许假设,但流星恰恰是某优游状态下的星体
受到另一星体的引力牵引而脱离原有轨道,划过天空,为我们所见,才称为流星的,所以“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成为流星”一句不合
事理,甚至语义相反。
其二,在天宇中漂浮的自由,和扎根土地的扎实,并非一对相反的
概念。
“自由”和“限制”相对,如诗中的“引力”的牵制所示;而“扎实”和“轻浮”相对,如诗中的“漂浮”所示。
这样本诗的主题就包含了是
自由与限制、脚踏实地和轻浮漂浮两组关系,而“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意做一段树根”一句就逻辑不清了。
其三,假如有考生认为,我就是要追求没有引力、没有限制、无牵
无挂的生活,不可以吗?虽然这种生活难以达到,但不能羡慕、不
能追求吗?庄子不就在追求一种“无所待”的“御风”境界吗?所以,
本诗“我要拒绝这种自由”的立意指向让那些不苟同材料观点的考生
畏葸不前,有强人所难之嫌。
等等。
本题选用一段现代诗为作文材料,本来可以使国人为之一亮,希望在无趣、无情的高考试卷上留下一点久违的诗意,不料,这段不知出自哪位名家高手的诗歌,不仅极其浅白、缺少诗味,而且还有学理上的缺陷,令人难以卒读,哪里还能写出什么诗意呢?
【南安市诗山中学洪培欣】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仍延续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这对考生临场审题能力的检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选用的材料为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
从审题上看,找准最佳切入点要有整体意识,并能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和词语,从而领悟其内涵和主旨,再进行拓展和挖掘。
从整体上看,诗人对“会成为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漂浮”感到恐惧,因此要“拒绝这种自由”,把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而,从关键词看,应落在“扎根大地”上。
这样才能体现诗人的思维。
因此,可以选择的角度有:
自由的代价与规则;
成功需要束缚;
根深才能叶茂,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力;
没有绝对的自由。
反向立意也是一种选择,诗人惊恐失去“引力”会变成“无依无附”的“流星”,这种担忧不正是对当下缺少“自由”价值,缺乏“自由”精神的一种写照吗?那些选择了接受“自由”,甘愿化作流星,在宇宙中随意来去的人,不也能够领略到更美好、更丰富的风景吗?
还可以从从自由和坚守入手。
“仰望星空”,给人提供了另一个精神的维度,让灵魂超越宇宙空间;“扎根大地”,则呼唤“自由价值”的回归,不做无根之浮萍,不建无基的楼阁。
既要异想天开,又要脚扎根大地。
只要是从诗中产生出的感悟和联想,应该也是可以的,应该给考生更宽泛的理解。
这类作文要求考生要能用辩证的态度去思索人生、思考世界。
个人认为,不必用科普的角度去纠缠诗人的科学素质,保留一点诗歌的文学性和浪漫色彩,不要让浪漫变得太现实化。
【薛章辉】“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好,涵义深远,考生可写空间很大。
”薛章辉老师说,从审题上看,最佳切入点是深刻领会材料的内
涵和主旨,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挖掘、拓展,找到写作
切入点。
如何写才有可能拿高分?薛章辉老师举例说,抓住内涵主旨是关键,“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
的人。
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理想太高远,实现理想要扎实去努
力”“成功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等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必须对作文内涵、主旨进行比
较深刻的揣摩、研究,才能找出写作的切入点。
从考生考后的反馈
情况看,大家都能较好地把握这一点。
【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题材很好,能引领扩展考生的人生境界。
“文章是主体情感的体现,不是只有观察生活就够了。
”孙绍振对记
者说,一味地模仿现实不好,太写实的内容,会变成机械唯物主义
的惯性,窒息考生的想象力。
【雾满拦江】:
这篇作文的直线思维,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
浅一
点的这里是自由的法则与代价,或者说自由更多的隐喻着制约。
深
一点的是直线思维拓展——直线思维拓展就是最好的创意与突破——要点是不做无根的浮萍,要学厚重的大地,厚德载物。
【网友怎么说】
另有许多网友提出,这篇作文与此前一次北京的高考作文题《仰望
星空与脚踏实地》十分相似,人究竟要仰望星空,飘飘飞起,还是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所成?
也有网友提出,落叶归根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谈到人不论流浪到何方,终归要回归最初的那一片土壤,不论是具象的,抑或是心理的。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朱大可】
福建还有自己的诗人,像舒婷,她的诗句,也可以拿来做文章。
今
年选择诗歌是一次突破,但选的句子不够好,这是一种遗憾。
【语文出版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有记者问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如何?我答:如同这连绵的夏天的雨,忧郁极了。
一是题材远离现实生活。
二是立意拘泥狭窄空间。
三是
思想浅薄之至。
四是抑制学生思考、想像和语文多方面能力展示与
发挥。
总的印象:勉强给60分吧。
唉,高考学生作文呵,让我拿什
么拯救你?
看了一年又一年语文高考作文题,让我更加坚信:当下孩子没问题
老师有,老师没问题出题的有,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呵。
高考出题者
再这样年复一年的下去,不毁掉中国语文教育才怪!语文教育的唯
一出路就是回归语文本来面目,找到出发原点,教真真实实语文,
考真真实实生活!
【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陈成龙】“从提供的材料看,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仍然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
的考察。
”陈成龙老师说,从审题上看,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是有一定
的难度。
考生要善于抓关键词语,进行挖掘、提炼,把握材料的内
涵和主旨,选择最佳切入点。
陈成龙老师认为,这种材料作文有一定的开放性,至少能让考生有
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但把握主旨仍是关键。
比如,从关键词“惊恐”、“引力”、“飘行”、“拒绝”、“自由”、“扎根”等词语中,考生可
以选取的角度有:“人要有追求”;“面对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要勇
于拒绝各种各样的诱惑”;“若想成就一番作为,需要脚踏实地”等。
(东南网)
2013福建高考作文访谈
【主持人】:海都网的网友大家好。
今天是2013年福建高考的第
一天,上午语文科目的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也随之出炉,今年的
作文题,是根据诗人顾城的一首诗来写作。
那么,今年的作文题难不难?应该怎样审题和立意?怎么写才能拿到
高分?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三位嘉宾来到海都网演播室,跟大家一起探
讨高考作文的话题。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他们是: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
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著名作家陈希我老师,福州三中语文教研组副
组长张璐。
欢迎三位的到来。
【主持人】:我们今天先来看一下今年的作文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顾城的诗歌是这样的:“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
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
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
【主持人】:想请教一下老师,这个题目对考生来说难吗?
【王立根】:今年这个主题其实关键是后面这句话“扎根大地”,这
样学生在审题上比较容易,福建省这几年出题的套路,一个是对一
些材料哲理的思考,第二个就是文化,从文化方面来看材料。
主要
是审题,搜索材料的关健词,“仰望星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
流星?最后答案才告诉我们,我要扎根大地。
这几个要素排在一起,
这里有个要求就是感悟和联想,一
定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自己的联想。
这个题目我们国家是比较擅长的,是文学青年写得比较多,文科班可能写得更好,能够激化他的
写作冲动。
【陈希我】:我觉得这个题目相对比较容易,表面上是一首诗歌,
因为这些人都没有诗歌,实际上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顾城作为农民
诗人,实际上我觉得这首诗歌很直白。
可能朦胧诗很多时候也很好
理解的,所以学生只要抓住诗歌的意向,地球失去引力,树根深深
扎进地层,把这些抓住还是很好写的。
【主持人】:张璐老师有非常丰富的一线的教学经验,您怎么看呢?【张璐】:我觉得只要经过高考训练的孩子应该会比较容易,福建
省这几年新材料作文的形式,我觉得作文角度更宽泛一些,我觉得
从刚才老师讲的从深深扎根地层这个角度来说会更深入。
如果从流
星的角度,比如读完顾城的这首诗,可能并不赞同这个理念,可能
去选择做流星,非常光芒非常短暂,但是可以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能力。
这可能不是非常安全的角度,但是可以写出其他孩子本身具有
的热情。
或者可以从自由和坚守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去平衡这二
者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只是提到这首诗的感悟和联想,可以给学生
更宽泛的理解。
【王立根】: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还是挺好,联想的宽度和角度还
是比较多的,比如真正意义的存在,还有蜕变的极致,还有神圣的
舍弃,要舍弃。
【主持人】:我们海都网发布了作文题以后,也有不少的网友进行
了回馈,请老师点评一下。
有一个朋友写的是人生需要努力和奋斗,生活需要动力,还有写脚踏实地,写了理想和奋斗的关系,还有朋
友写的是感恩或者拒绝随波逐流,老师觉得可以吗?
【王立根】:其他好象还可以沾边,感恩好象不太沾边。
【主持人】:那总得来说这道题是凸显了学生不容易离题或者偏题,如果想要高分的话,还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陈希我:一般文学作品都是歌颂一些比较正的价值,“自由”这个加
引号我觉得可以做文章,这个自由可能不是民主自由,是“飘”,如
果从这个角度上来切入谈精神或者脚踏实地,我们现在人经常喜欢
跑到农村去找到根,从这方面切入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