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目

1、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原始经济:

奴隶制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洋务经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为了拯救清王朝,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所办企业官商结合,最终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破产标志,洋务经济是封建社会下的一种官商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民族工商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内与封建主义勾结,对外依赖帝国主义,它是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毒瘤,它的发展,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的进步。

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它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经济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个体农业经济、私营工商业等。它在旧中国的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小,却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它在全国占主导地位,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

2、夏商周时期的工商政策及其变化

工商食官制度: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

变化:国家垄断加强;商王朝设有“工官”管理手工业者及其生产,有一定的编制。生产以族为单位且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3、春秋时期各国对土地赋税制度改革

齐国:“相地而衰征”。一是“均地分力”,二是“与之分货”。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即“均地分力”;在“均地分力”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即“与之分货”。总之,每亩土地的租额,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而有轻重的差别,就是“相地而衰征”的含义。

晋国:“作爰田”。“爱”释为“援”,援助,即为获国人帮助,公室以族为单位赏赐国人以田,国人征野人入伍为步卒以报答国君,晋国井田制开始瓦解,私有化土地现象出现,还开创了以后按军功给田宅的先例。

鲁国:“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井田

之外的私田,从此也开始纳税,这是第一次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楚国:“量入收赋”。即根据收入的多少征集军赋,这就破坏了奴隶社会旧军赋的限制。

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丘出马一匹、牛三头。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

秦国:“初租禾”。即按田禾收入的多寡而收取租税。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

4、中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进步

生铁冶炼术的发明: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说明在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人工冶铁的技术。到春秋晚期,我国又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

铸铁柔化术:战国时期我国已娴熟地使用铸铁柔化技术。铸铁(生铁)虽然坚硬,但韧性较差,性脆易折。如果在高温下将铸铁件长时间进行加热,使其化合碳发生变化,就可以改变它的材质和性能,这种方法叫铸铁柔化处理,通过这种处理的铸铁叫可锻铸铁。

灌钢法:灌钢法是我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出现于北魏。我国发明的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灌入疏松的熟铁的空隙中,使熟铁增加碳成分变成钢材。

两汉: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炒铁:是古代中国钢铁冶炼的重大发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炼铁术。方法是把含碳量过高的可锻铸铁加热到半流体状态,再

和铁矿石粉混和起来不断“翻炒”,让铸铁中所含碳元素不断渗出、氧化,从而得到中碳钢或低碳钢。如果继续炒下去,就得到含碳更低的熟铁。

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苏钢法(明):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摄氏1300度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即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摘下的生铁液。

5、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

裁减军队:让大批劳动力回到土地上去,并对解甲归田的军官、士兵,“以有功劳行田宅”,使之获得土地,还免除一定期限的徭役。

复故爵田宅:命令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

免为庶人:下令将因贫困无法生活而卖身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恢复其人身自由,使之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生产。

劝农、开藉田:一再颁发“劝农”诏书,鼓励人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开藉田”,恢复周代天子亲耕藉田的仪式,以为倡导。保举“孝悌力田”的人,免除本人徭役。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的改善。

统一货币:为防豪强商贾铸币牟利,下令禁止郡国及私人铸钱,全国一律使用由中央铸造的「五铢钱」。

收专卖权:把盐、钱、酒的制造和售卖权收归中央,断商人豪强之财源,同时亦增加国库收入。

行均输法:下令各地贡品,由均输官收集,运到价高之地售卖,避免商人从中取利。

设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监视巿场物价,实行贱买贵卖,以平抑物价,防商人囤积居奇,又可充实国库。

算缗告缗:所有商贾须每年向朝廷呈报财产,按额征税,称为「算缗」,另外车船也须纳税。同时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之商贾,凡举报属实者,可得被告发商人产财的一半,称为「告缗」。

6、曹魏屯田制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

官6 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作用:首先,从对农业生产和北方经济恢复的作用上看,屯田制为当时提供了进行安全农垦的环境,兴修了水利工程,生产和铸造了一批农具;其次,从对从对曹魏政权的作用上看,屯田制保障了部分军粮,安置了大批流民,强大了魏国的实力,为司马氏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最后,从对后世的影响看,屯田制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后来历代的封建统治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仿效。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亦称盐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

7、魏晋南北朝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途径

占山固泽:南朝的刘宋政权颁布占山制,承认世族官僚占有山林川泽的合法性,贵族、官僚、地主占固山林川泽之后,子孙相继,成为世业。农民进去割草、打柴或捕鱼,都要向他们纳税,否则就要被罚。

凭借私人武装或权势侵陵百姓土地:

假与公田及最高统治者的赏赐:

8、结合学术界的观点,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看法

经济重心的变迁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经济重心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直至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直至现在中国的经济重心都在南方。“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事件。”

(1)战争促进说。如张步天认为:安史之乱是经济地理分布明显变化的分野。由于战乱破坏和尔后北方藩镇割据以及西线吐皤等的压力,使经济中心南移。(2)农业经济规律说。日本学者西屿定生认为:中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自古以来就在华北,文明的中心也在华北,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华北农业比江淮稻作农业优越。从唐代开始,到宋代完全的稻作农耕法改革,才使江南水田农业最后凌驾于华北旱田农业之上,同时确立了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区的地位。(3)此外,还有生产关系落后说、南北方人各自的行为模式说等等。

个人看法:

9、唐两税法及其实施的积极意义

两税法: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因税分夏秋两季缴纳,故称,。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

意义:首先,在均田制下,国家对租调徭役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土地多少征税,舍去按人头征税,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其次,在“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下,不管是地主、贫民,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当然极不合理。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

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再次,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所以也得交纳两税。这样,两税法的推行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

10、唐代对城市商业的管理

管理交易:唐代“市”的形制建设更加规整方正,而且还建立了完备的市署官吏系统,对市场进行管理。

平准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买;控制价格;打击不法行为。

定时贸易:唐代的坊统一以鼓声为准,由坊正负责坊门的启闭,违反规定就要受到处罚。夜晚全城街道实行严格宵禁,即便是官员也不例外。

11、宋代两税、田赋附加税

两税:宋代田制分为民田与官田两类,仍沿用两税法,一般按每亩年纳一斗,江南等地每亩年纳三斗。从全国范围看,宋代两税的征收时间是不同的,而且普遍提前。

田赋附加税:主要的有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

12、汉唐货币制度演变

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元鼎四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13、唐宋明清赋役制度演变

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两税法: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个大变革。

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

保留了下来。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14、明清租佃关系的变化

属于严格隶属关系范畴的佃仆制度:佃农作为土地的附属物、不能离开土地。

分成租制度:在分成租制度下,佃农虽非一无所有,但还不同程度地依靠地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成租形式。地主也因此而不同程度地支配生产,指挥生产,并役使佃农。严格隶属关系的某些残余还没有摆脱净尽。因此,佃农独立经营的优越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地主的剥削收入。

定额租制度:地主阶级的政权强调改善佃农地位,禁止苛虐佃户,压佃为奴。在实践中,地主筛选有资力的劳动者充当佃户。这些佃户不再依赖地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有能力支付经营成本,有能力承诺交纳一定数量的地租。地主不再提供经营成本,因而也就失去了支配生产、指挥生产和役使佃农的物质基础。地主不提供经营成本,又可以获得稳定的地租收入,他们已没有必要再干涉生产和指挥生产。

佃农必须支付代价获得佃权的永佃制度和押租制度:丰年不加,灾年不减。实际上,也有减让的,只是声明下不为例而已。这种定额租更多地突破了分成租的数量框架。

15、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萌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较以往有明显的发展,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在丝织业方面,手工业工场主所拥有的织机数量有很大的增加。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分工相当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等。还表现在包买商直接或间接控制手工业生产的现象,比过去有明显发展。这些包买商通过贷给工本,供给原料和生产工具等方式,控制和剥削小生产者。

原因:第一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的巩固性。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基本上不需要市场上的供应而自己解决简单的衣食需要。这种自然经济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开展,阻塞了产业资本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二,手工业行帮限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中国手工业者自唐宋以来就有行帮。它不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而是封建国家强加于手工业者的一种编制。到了明代,行帮已成为手工业者长期习惯了的组织,因而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按照行帮的规定,原料分配、产品规格、学徒帮工的人数、销售的市场和产品的价

格都要受到限制。这些规定的现实意义,就是限制发展,限制竞争,这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很大的障碍。

第三,封建国家对于商业手工业的压迫剥削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历来关心的是使农民束缚与土地以便于统治,而不愿劳动人民游离于土地,最害怕劳动人民聚在一起。朝廷对于一些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生产部门,如丝纺织业和开矿,往往采取限制生产和强制以低价收购的办法。对于盐、茶、酒等商品,都以禁榷的名义抽取重税。对于一般商品,营业有牙税,通过关卡有关税,到达市场有落地税。另外,地方官吏还有各种勒索。

第四,在手工业商业必须经常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封建地租和高利贷有更大的吸引力。地主要兼并土地,要放高利贷。商人发了财,也是要置田地,开当铺。田地被认为是最牢靠的产业,高利贷可以安坐而有丰厚的收益,这都阻碍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因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第五,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滞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明后期与清代银两和制钱都是合法货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计量标准又不一样,很不方便。银、钱比值未按官方规定保持稳定,长期处于大幅度波动之中。随着对外贸易中大批外国银元的流入,它们在流通中显然优于银两,成为受欢迎的通货。但外国银元更加剧了中国币制的混乱,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货币的落后与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扰乱了国内市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明代朝廷对海外贸易作了严格的限制,甚至有时根本不许商民下海,这是人为地削弱、封锁商品的对外销路,很不利于商品生产的发展。清代只开放十三行一处对外贸易。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精心整理)

自考《纲要》复习要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白银2亿两(单个国家赔款数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赔款总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把持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0多年的是英国人赫德。 5.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方面: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实行联合专政) 经济方面: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中占显著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有一定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方面: (5)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所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贫困和不自由世界少见) 7.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旧的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是农民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征);新诞生的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 8.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 (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当外国列强同封建政权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勾结。10.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不一样。第一个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第二个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第一个历史任务是第二历史任务的前提条件;第二个历史任务时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最终目标。 1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12.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 1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14.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撰《四洲志》。 15.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xx经济史复习题 一.思考题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 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 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作业)

3.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4.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是流量 2.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为经常帐户 3.外国人在美国发行的美元债券称为扬基债券 4.国内吸收的表达式为A=C+I+G 5.以下能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的是实际汇率上升 6.CA曲线是资金完全不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的曲线 7.固定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外汇储备减少 8.假设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的汇率决定理论为超调模型 9.揭示汇率变动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理论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10.汇率政策属于需求转换政策 11.根据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 12.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经常帐户下的自由兑换 13.布雷顿森林协议在对会员国缴纳的资金来源中规定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75%的份额以本国货币缴纳 14. 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15.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成为外汇汇率下降 16.在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相等且符号相反 17.外国人在英国发行的美元债券称为欧洲美元债券 18.以单位外币折合本币数量的方式来表示汇率,是直接标价法 19.以下能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的是减税 20.BP曲线是同时考虑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时的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21.货币需求函数是收入的正相关函数,利率的负相关函数 22.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本国实际汇率上升 23.以资产回报率来分析汇率决定的理论为利率平价理论 24.揭示汇率与货币购买力之间关系的理论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25.财政政策属于需求增减型政策 26.马歇尔-勒纳的条件是指一国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27.下列国际间政策协调形式中,程度最高的是合作确定中介目标 28. 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29.特别提款权SDR是IMF创设的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 30. 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费用的限制,各国国际收支能够自动调节,这种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

中国经济概论复习题(全)附答案

一、单选题 1.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经历了:()。 A. 由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B. 由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次产业占优势的演进 C. 由二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D. 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 下列对于国有企业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中国的国有企业既是特殊企业,又是一般企业。 B.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特殊企业。 C.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一般企业。 D.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3. 下列对于“经济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 指经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B.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C.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 D.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没有很大差异 4. 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 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 主要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 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 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实行承包制 B. 实行租赁制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市场经济 B. 放弃计划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7. 公共物品是指()。

A. 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B. 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C. 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D. 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8. 下述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B. 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C. 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D.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高于于国际经验 E.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9. 下述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 B. 是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有效替代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D. 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生产制度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有企业承包制存在的问题?() A. 承包制不能使企业取得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 B. 企业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C. 企业只能“负盈不负亏 D. 承包基数界定很难合理 E. 承包制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1. 中国现阶段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是()。 A. 计划形成价格为主 B. 国家控制价格为主 C. 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 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12. 一国的产业结构往往对其就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A.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B. 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C. 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 公司制 B. 合伙制 C. 业主制 D. 承包制 14.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中国经济史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②生产工具的发明 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 A 牛马 B鸡狗 C猪羊 D兔鸭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 )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8、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9、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 10、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 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 二、问答题(30) 1、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经济史模块)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汉代:出现二牛牵引的耦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唐代:出现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耕作技术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耕耙耱技术。 ②播种工具:西汉耧车。 ③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2)水利工程与灌溉 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②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土地所有制形式: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二部分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②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长期占主导地位。 2.民间手工业 ①发展过程

②分类 二、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 2.

2019年高考历史必修知识专题复习提纲:专题三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专题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1949——1956的经济建设(过渡时期) (一)1949——1952的经济建设(重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背景: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经济烂摊子 2、措施: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3、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1953——1956的经济建设(重点:开展一五计划,包括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1、工业化建设 (1)时间:1953一五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到1957年提前完成 (2)特点:政府主导、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效: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汽车、飞机等重要工业部门和东北重工业基地,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分散的小农经济、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时间:1953——1956底 (3)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方式:加入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化运动)、公私合营和和平赎买 (5)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3、注意:分析一五计划必须从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两个角度入手。 二、1956——1978的经济建设 (一)成功探索 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成为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新考内容)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召开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内容:科学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 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B.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意义:体现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doc

2134《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吋间内(D)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人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屮于政府手屮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史复习提纲

经济成长历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 ⑴ ⑵ ⑶ 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时间)(工具:汉犁壁三翻唐筒曲) 2、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三、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课本5、28、46、83页) 1.出现时间: 2、出现的原因 ⑴ ⑵ 3、概念含义: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4、特点:(1)自给自足(封闭保守) (2)落后性(规模狭小、简单分工、近代阻碍发展) (3)脆弱性(在天灾、战乱、苛政影响下容易破产) 5、发展:(1)明清时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2)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含义) (3)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私变公)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性质:)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3、战国-明清: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4、土地兼并现象:原因:土地私有(根本),土地买卖;影响:影响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 荡解决:均田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准买卖)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 1、青铜时代:是指从到 2、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3、汉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4、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5、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6、唐代:丝织业出现技艺 7、宋元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 棉纺织业中心。 9、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10、制瓷业:汉青、南白、元彩、唐独立、宋瓷都、明清出口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2楼《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3楼凯恩斯货币论(上、下) 4楼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10卷汉译本,pdf格式)(损坏,请勿购买!) 5楼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6楼《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 7楼故事中的经济史(尼古劳斯。皮泊,德国) 8楼《制度经济学》(康芒斯) 9楼《经济学百年回眸》 10楼《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11楼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 12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3楼历史的经济学解释(英文) 14楼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 15楼杨小凯-新贸易理论 16楼《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色诺芬 17楼《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8楼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19楼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0楼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1楼《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国汤姆逊)22楼《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 23楼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24楼《货币均衡论》(米尔达尔) 25楼《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26楼《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27楼《思想市场》 (张旭昆著) 28楼《经济史》(杨小凯)(与46楼雷同) 29楼《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 30楼《国富论》 31楼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2楼现代经济学前沿(第一~三册) 33楼《弗里德曼回忆录》 34楼《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35楼《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36楼《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 37楼《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38楼《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9楼外国经济史(周建波) 40楼《利维坦》(霍布斯 ) 41楼俄国工人阶级状况 42楼《经济思想小史》( 43楼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 44楼《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45楼南开大学经济学基地班讲义系列——西方经济学流派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商品经济:概念:所谓商品经济,就是生产目的直接为市场交换而进行的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个方面。 表现:明清时期,特别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夕,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表现在:(1)手工业生产门类增多(冶铁、缫丝、采矿、陶瓷、榨油、造纸、印刷、酿酒、制盐、造船等)。(2)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如粮食生产有了专业化地区;商品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3)商业信贷有所发展。据张国辉:《清代钱庄、票号研究》。我国民间金融活动中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 2、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被称为“最惠国待遇”。但在近代史上,中国与外国签订的许多协定中,中方给予外方以许多优惠条款,却得不到外方给予的相应条款。因此,这些优惠条款被称作“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缺乏平等的国际地位和权益,正处于被侵略、被奴役的状态。 3、官督商办:官督商办,就是政府出面招揽商股,以私人资本创办、管理近代企业。十九世纪后半期洋务派民用工业的主要创办形式是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来源不同。官督商办企业的全部投资都是私方,官方没有投资。有些官督商办企业在创办初期虽然也有官方资金,但这部分官方资金不是投资,而属于临时垫拨性质,以后要逐年取利抵还的。而官商合办企业则不同,官商合办企业是官方和私方都有投资。二是管理权限不同。官商合办企业,大权都在官方手里,私方很少权力,并且私方一般无权过问企业事务。而官督商办企业,大权虽也主要在官方手里,但一般来说,私方的权力比官督商办企业中私方的权力要大一些。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两种形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从清政府来看,当时财政困难,府库空虚,缺乏经费,急需钱用,但是又不放心私人自由开办厂矿,因此就想通过“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来利用、控制和侵吞私人资本。按照洋务派官僚的话来说,就是“收天下之财为已用”。 4、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家集团将本国资金定期或不定期向外输出,以获取高额利润。在近现代史上,与商品输出相比,资本输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曾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侵略活动中,既有商品输出,又有资本输出,其中资本输出是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列宁的这一科学论断对当今社会和时代,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5、减租减息政策:减租减息政策(又称“二五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内容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租佃者征收的税额要在原税额的基础上减少25%;贷款者向被贷款者征收的利息数量要在原金额的基础上减少25%。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后者所承受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形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推动国民党和当时可能参加抗日的人们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动地将战前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个政策既能推动国民党参加抗日,又使解放区的地主减少其对我们发动农民抗日的阻力。这个政策,如果没有特殊阻碍,我们准备在战后继续实行下去,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减租减息”,然后采取适当方法,有步骤地达到“耕者有其田”。 6、商品输出:所谓商品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获得高额利润将本国商品

当代中国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 1. 看不见的手一般指( ) A 、机会成本 B 、政府 C 、利润 D 、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 、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 与y 商品是互补品,x 价格下降,将使y ( )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D 、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 )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 和Y 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4单位Y ,商品X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 A 、 按原计划购买 B 、 减少X 和Y 的购买量 C 、 增加X 、Y 的购买量 D 、 增加X 的同时减少Y 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面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 ( ) A .风险回避者 B .风险喜爱者 C .风险中立者 D .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 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 为:( ) A 1/3 B 3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复习提纲 【学习过程】 近代后期(19世纪80年代——1919) 特征:半殖民地社会程度加深;旧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一. 帝国主义侵略活动 1. 特征:①掀起新的侵华高潮。 ②传统侵略方式延续加剧并带有新特征。 2. 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⑴战争: ①此期有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根本原因: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战争的新特点:多起源于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反映了帝国主义分割世界领土、争夺亚洲和世界霸权的要求。 ⑵结果: ①经过洋务运动,清政府经济、军事实力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仍战败。 ②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⑶关于不平等条约: ①传统侵略方式延续加剧,如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 ②使中国周边地区成为殖民地,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为变中国为殖民地准备条件。 ③提出了资本输出的新要求,使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进一步深入。 3. 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⑴两种形式: ①对中国的政治分割: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势力范围:是列强在华约定俗成的利益范围的划分。目的是防止列强之间的矛盾发展。 政治含义:加强对中国内政的控制,增强各国在远东的实力,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特点。 经济含义:直接用政治特权,保护各国资本输出的利益和对当地经济的垄断地位。 ②资本输出: 政治上:获取中国经济特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化对华控制。 经济上: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 ⑵关于列强在华势力的消涨 “门户开放”政策与美国在华势力的增长: ①“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与列强分享侵略权益,利用美国经济优势,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进而谋求在远东霸权。 ②原因:美国的侵略愿望与军事、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矛盾。 列强对华争夺的矛盾,给美国提供了机会。 ③“门户开放”政策的作用:打破了列强利用势力范围,所形成的贸易壁垒,满足了各国扩大对华经济侵略的要求,形成新的侵略同盟。 日本势力的增长与美日矛盾的形成: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全书都是围绕着“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一思考进行的探讨,也有许多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探讨。下面本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就听闻杨小凯先生的大名,却一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作品。碰巧帮室友影音他的这份《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时,也为自己打印了一份,希望能让自己对中国的经济史有更多的了解。但惭愧的是,由于自己沉不下心来细看这本书,因此对打印出的文字只是简单的通读,在这里想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简单的读书体会。 可能由于是笔记体得关系型,感觉这本书并不像一本客观的经济历史书,更像多是杨小凯先生借历史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全书主要梳理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这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者在简单的介绍其历程后,也态度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总管全本书,感觉《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全书都是围绕着“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一思考进行的探讨,也有许多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探讨。整本书是以近代中国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开篇的。对于中国晚清时期国力的衰弱,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中国的政治统治走的是封闭的中央集权体制,随着体制的越发封闭,经济活力也会被逐渐的剿

杀。与中国相对应的是欧洲——就整个欧洲大陆而言,它从来未曾形成统一的体系。欧洲的各个小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会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从而,更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传播。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并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一点,从根本上就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 因此,纵观近代的中国经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改革开放\都是在简单的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这些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家却在心中宪政民主有排斥的倾向。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了;中共选择的改良,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单纯的在经济层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模仿,这种发展模式终会走向瓶颈。 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杨小凯先生对书的探讨又回到了我前段所说的“中国该走向何处”,这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断地探索之路。 我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政府权力介入市场经济创造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与有效激励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它同现实联系的比较紧密吧,因此在阅读

辽宁大学 中国经济史 期末考试题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永佃制: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一 些发达省份盛行的一种由农村下层自发形成的特殊租佃制度。永佃制最早出现于宋代官田的经营中,主要是出于鼓励垦荒的目的,后来在私田的经营中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是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李静博士论文)。在土地占有关系上,永佃制表现为土地的所有权同耕作权的分离,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永佃制放松了地主对佃农的人身隶属关系,佃农有了更大的人身自由,生产生活亦较有保障。即将地权分为田底权、田面权,地主享有前者以收租;佃农享有后者(耕作权),可以转让,地主不能干涉剥夺。 2、条约制度: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起,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 约在中国攫取侵略特权,包括割地、赔款,而它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就是以条约特权的享受为基本特征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被迫和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的关系的产物,。 作为中国蒙受屈辱的标记,它产生和形成于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被迫卷入国际市场,同时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 3、子口税: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时期,外商在交纳进出口 商品的5%关税外,如果要把进口洋货自通商口岸运入中国内地市场,或将中国土货从内地运往口岸出口,只须再纳一次从价2.5%的子口半税,就可在中国广大内地通行无阻,不再交纳任何捐税。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种“子口税”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征税主权的一种税制,阻碍了民族产业发展。 4、厘金:商品过境税。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 (最初为商品过境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它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由于厘金征收混乱,它成为一种扰民剥商的恶税,严重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古代经济史练习题1

中国古代史经济专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走向统一B.分封制的瓦解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铁器牛耕的推广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比较水力筒车与脚踏翻车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能够利用水利鼓风冶铁D.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4.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 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 6.“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这反映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特点是() A.家庭为单位B.男耕女织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 7.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8.“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①小农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②农民必须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③封建政府的重压下,小农劳动强度大,生活极其艰辛④小农经济始终对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历史记载: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由此推断出洛阳繁盛的时期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0.明清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 A.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B.晋商和徽商等商帮的出现 C.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 11.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黄宗羲认为:“……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反映思想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