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 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 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 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 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 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 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 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 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 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 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 (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 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 度被起用,但都不长。
(一)《水龙吟》:张翰,许汜、刘备,桓温
• 1、张翰——“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写晋人张 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 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 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
• 2、许汜、刘备——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气”,写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 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 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 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 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 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 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 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 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处叹无人唤 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 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 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 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 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 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
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 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 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别说 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 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 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 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 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 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 总之,《水龙吟》借景抒情。上阕以江水、远 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 广阔而淡远的画面……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 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 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 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 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气象阔大。由客观 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 在推进中深化、升华。当夕阳西沉,孤雁哀鸣, 赏心亭上的词人,怎不对远在北方的故乡万分 思念。怎能不将其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看了又 看,悲愤地拍打起亭子上的栏杆呢?然而,这 一切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 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 过程中,将原铁字板“铜坦琶夫继”东改坡为高“唱幼大安江”东,去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 117年),也美能芹奋悲勇黍杀冀敌南,宋带莫领随将鸿士雁打南败飞异族侵略。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 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济南由此也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学 中心。
用典抒情
• 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分别用了
哪些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
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 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恰当地用典,可使诗
文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如不了解典 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例: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备:雄才大略
-为国为民
可惜流年,
桓温:时光流逝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控诉当朝、哀叹虚
掷年华、报国壮志难酬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
尽西风季鹰归未? 脍而还乡的张季鹰,
求田问舍,
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许汜。而赞赏刘备的
包裹才气,表明自己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 岁)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 京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 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 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 往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骑 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 死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 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 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 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 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 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 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 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 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 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 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 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 的豪情壮志。
悲凉心情。 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 悲凉心情。
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 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 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 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 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 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 3、桓温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 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 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 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休说鲈鱼堪鲙, 张翰:念鱼归隐 尽西风季鹰归未? -乡思、仇恨 、激愤
求田问舍,
许汜:谋取私利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备:雄才大略
-为国为民
可惜流年,
桓温:时光流逝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张翰:念鱼归隐 尽西风季鹰归未? -乡思、仇恨 、激愤
求田问舍,
许汜:谋取私利
张翰:念鱼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桓温:时光流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鲙, 张翰:念鱼归隐 尽西风季鹰归未? -乡思、仇恨 、激愤
求田问舍,
许汜:谋取私利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备:雄才大略
可惜流年,
桓温:时光流逝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 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 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 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 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 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 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江景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山景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落日、断鸿、
江南游子。
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江景 山景 落日
断鸿 游子
意 境? 修辞手法? 深层含义?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修辞手法? 落日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深层含义?
断鸿 游子
深层含义? “游子”指谁? 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 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 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 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 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 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 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 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 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 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 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
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
用了三国赤壁之战的典故。
•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句。
辛 弃 疾 词 两 首
一、了解作者辛弃疾以及两首词的写作 背景
二、分别用不同的角度鉴赏《 水龙吟》 《 永遇乐》
三、感受辛弃疾词的豪放刚劲、沉郁 苍凉的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体会景色和典故中蕴含的深层含 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
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 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 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 《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 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 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 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 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
该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 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十二年之久了,其间上给宋孝 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 采纳,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却投闲置散,作一 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 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 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 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 “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 之胜。”
可惜流年,
志在为国为民。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 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 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 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 后流下英雄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