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与孤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
[1]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Cambridge,MA:MIT Press.1973. [2]Gierveld.J..& van Tilburg.T.. Manual of the loneliness scale.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Koningslaan, 1990, 1075:22-24 . [3]Cramer K M.,Helen B.O,Joanne E.B. An abbreviated form of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③李勉媛(2003)研究发现在校师 生关系满意度总分及各因子与初中 生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朱智贤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 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④张பைடு நூலகம்杰(2006)研究发现接受社 会支持能较好地预测自尊,而且提 供社会支持和自尊有正相关关系。
研究方法
①查阅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 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 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 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 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 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 和使用。

2000,28:1125-1131.
[4]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 [J].社会心理的研究,1999,(1):35-44. [5]赵鹏.大学生孤独心理的成因与防治 [J ].思想政治教育,1998,(6):42. [6]陆桂枝.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高校贫 困生的心理冲突 [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12):114-115. [7]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 感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 (2):465-468.
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詹姆 斯(James)(1890),他在《心 理学原理》中给自尊下定义用了一个 著名的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 提出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 其实际成就与其潜在能力之比。其后, 很多外国心理学家对自尊都从各自角 度进行定义。
国内: ①张文新、林崇德(1998)通过对初 中生的研究发现:从总体看,青少 年的自尊与其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 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父母的惩罚与严厉呈显著的负 相关。 ②程学超、谷传华“(2001)进行了 “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 专项研究。该项研究在此验证了库 利和米德的早期自尊理论。
大学生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
组员:孟静静 赵园园 张斌
研究目录
1.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国内外研究概述 4.研究方法
5.研究内容
6.参考文献
研究框架
1 . 引言 1.1孤独感综述 1.2自尊综述 1.3假设两者可能存在的联系 2 . 对象与方法 2.1对象:本研究选取大学生200人 2.2 方法 2.2.1自尊量表 2.2.2孤独量表 2.3 统计处理
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孤独感的研究 国外: ①早在70年代Weiss提出了孤独的概 念,认为孤独是由个体感到与同辈 人相疏远或被其拒绝,而且因在关 系和相互活动中所出现的情感上饥 渴,而产生的一种长期的使人苦恼 的心理状态。他把孤独感分为情感 孤独和社交孤独。
②Sermat(1978)则把孤独看成 是一个想要有的与他已经有的朋友 个数间的差异和在社交网络或关系 方面的缺乏。 ③Jeny de Jong-Giereld把孤独 界定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 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 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 体验。
⑥Cramer 等人(2000)将孤独感 分为家庭关系、亲密伴侣关系、 社会关系三个维度 ,并制定了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 SELSA量表。
国内:
①李传银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 的解释后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 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 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 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 验。 ②赵鹏撰文提出影响造成大学生孤独 感产生的是以地理阻碍,二是交往 能力差,三是学习上不适应 。
3. 结果 3.1大学生自尊与孤独的相关分析 3.2大学生自尊与孤独的回归分析 4. 结论
研究目的
①孤独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 要心理问题之一。 ②探讨大学生孤独感、自尊的特 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 二者的作用机制,为从自尊的 角度对孤独进行干预提供理论 支持。
③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孤独感 的基本状况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为大学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提 供新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水 平的提高。
研究意义
①自尊是健康人格基石,是一种 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 心理结构中位于较高的层次。 ②自尊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 品质,自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 关。
③自尊是个人心理系统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个体心理健康 有重要作用,而且与个性发展相互 影响。 ④研究大学生孤独感,探讨其影响 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 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自尊的研究
国外: 在国际心理学界,关于自尊的研究在 1980年以后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把它 引入到个人发展、学校教育、社会问题 的解决以及团体的发展等方面上。 1990年夏季,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 第一届国际自尊大会,分别来自美、英、 俄等国家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心理治 疗师等参加了讨论。一致认为个体心理 成长中自尊发挥的重要作用必须受到重 视。
②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 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 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 (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 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 种方法。本文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利 用VCLA孤独量表与自尊量表(SES) 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
研究内容
①自尊研究的现状 ②孤独感研究的现状 ③两者间的关系
④ Shaver(1987)提出,孤独是 “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 的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 成的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情绪体 验”。 ⑤ Gieveld 等人(1990)将孤独感分 为强度、时程和情绪特征三个维度, 由此设计了Rasch型孤独量表,用 来评价孤独者的感知、体验及人际 交流等方面的状况。
③陆桂枝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阐 释了贫困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 李艺敏等(2006)编制的《大学生活 感受问卷》,也将孤独感分成四个维 度 [7],分别是社会孤独感、人际孤 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这 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12,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670.745之间,重测信度是0.863,各分 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7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