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
(2015—201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
江苏行动纲要》和《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意见》等战略部署,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筑牢“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根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南京科教人才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以产业高端化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为切入点,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为关键举措,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南京产业升级版,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拥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知名自主品牌。到2017年末,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1家,新增省级以上认定工程中心1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300家,全市专利授权量累计达34000件,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6900件。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5%。
两化融合水平提高。到2017年末,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11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3%,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43%,产供销财管理集成覆盖率达到3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到2017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6家,超百亿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达到400家。
企业技改全面推进。到2017年末,全市5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全市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创建工作,企业智
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2017年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8%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低于1.3吨/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4年下降10%以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4年下降2.7%。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指标体系
【1】六大类典型生产性服务业指: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物流、批发。
二、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南京产业基础,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型显示。以高世代液晶面板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材料、智能终端等产品及技术协同发展。加快实现IGZO金属氧化物、量子点显示、新型光配向等液晶显示重点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以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OLED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产业发展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发展自主可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实时数据库、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电子文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参与工信部和江苏省打造的Power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发展基于Power技术架构的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的芯片设计制造、软件研发和应用服务产业链。突破自主可控的制造业软件关键技术,建立工业研发设计平台和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开发面向石化、钢铁、汽车、电力、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研发设计类、数字控制类、智能生产类和管理类工业软件。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核心路由交换技术、新型路由交换技术等,积极发展以SDN(软件定义网络)为代表的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带动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发展与推广,协同
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CENI平台的建设,建成我国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和演进式发展的技术融合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重点开展虚拟化、云存储、云安全、云中间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加快智能传感器、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医疗健康等物联网应用服务与示范推
广。
——卫星应用。重点突破北斗多模芯片低功耗小型化技术、北斗导航与其他信息领域(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遥感等)融合应用技术、融合型位置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等,提高核心器件研发能力,加快行业及大众领域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卫星应用产业基地和先行应用示范区。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提升通信芯片、北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RFID芯片等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开展芯片级、圆片级封装等先进封测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硅外延片、砷化镓、氮化镓、引线框架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
化,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努力实现先进晶元制造业的突破,整体技术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突破智能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高精密减速器、驱动器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瞄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机器人集成创新,在焊接、物流与仓储、装配与检测等领域推出自动化解决方案;加快电力巡检、医疗康复等专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制动、网络、转向架及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完成CRH6技术平移工程,实现城际动车组200公里时速完全自主化生产;实现自主化ATP、ATO及联锁系统在国内整线运营;完成轨道机车车辆在线监测安全系统100%国产化,实现全路网标准配置及行业标准实施。
——航空航天装备。以国产大飞机配套为重点,提升飞机机电系统综合控制和管理、液压操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燃油系统、能源传动系统、第二动力系统等技术的研发能力。抓住国家发动机专业化整合契机,打造国家轻型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优先发展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以成熟整机带动制造产业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