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康复讲解

运动创伤的康复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创伤。
多数运动创伤与专项运动活动有直接关系,因而具有特殊的机制和病理改变。
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体育休闲的广泛开展,运动创伤越来越多见。
运动创伤中骨折,关节脱位等急性严重创伤较少,两者合计约占运动创伤的3%,大量的是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的损伤及其他慢性软组织的微小创伤。
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1专项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使运动器官局部在运动中承受异常大的应力,引起慢性或急性的损伤。
2运动器官存在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点,成为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例如结构上不适于负重的肩肘腕关节等在体操运动中被用于支撑;肘关节提携角和膝关节Q角过大,使运动应力分布不均等,增加了这些关节损伤的机会。
3运动训练计划安排和掌握不当,训练及比赛组织不当,使以上潜在的致伤因素发挥作用,导致运动创伤的发生4运动员选材不正确;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基本素质训练不足;未能正确掌握专项运动技术;未掌握自我保护技巧;训练强度及节奏安排不当;未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场地设备不合要求;天气剧变时缺乏适应措施等。
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发病性质,部位与运动项目有关:赛跑运动员易发生下肢肌肉,肌腱损伤及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投掷运动员易发生肩部肌腱韧带损伤及腰部肌肉筋膜损伤;体操运动员易患腰部肌肉,筋膜损伤及肩部肌腱,肌鞘及膝部软骨损伤;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员易发生膝部韧带,半月板等损伤。
针对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其预防措施包括;1正确的选材;2按照科学的原则进行训练,包括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重视全面的基本运动素质的训练,掌握正确运动技术包括自我保护技术,重视准备运动和整理运动;3正确的使用各种防护工具;4提高良好的运动环境,场地设备,运动鞋子及服装等。
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时除了询问静息状态及一般生活活动中疼痛情况外,还要检查负荷下包括肌肉收缩时及肌腱韧带紧张时诱发疼痛的情况。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训练方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训练方案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运动损伤是一个常见但又令人困扰的问题。
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的运动爱好者,都有可能遭遇运动损伤。
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以及掌握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表现都至关重要。
一、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运动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位、骨折等。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也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进行运动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身体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组织没有被充分激活,就容易在运动中受伤。
2、运动姿势不正确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导致身体受力不均,增加某些部位的负担,从而引发损伤。
3、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会使身体疲劳,肌肉和关节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损伤。
4、场地和装备不合适运动场地不平整、过硬,或者运动装备不合适,如鞋子不合脚、护具不到位等,都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5、身体条件不足包括身体素质差、柔韧性不够、力量不足等,无法适应运动的强度和要求。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 10 15 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使身体各部位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2、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通过专业指导或学习,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要领,避免因错误动作而受伤。
3、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4、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装备确保运动场地安全、平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如合适的鞋子、护具等。
5、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柔韧性、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6、注意休息和恢复给身体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避免连续高强度运动。
7、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在疲劳、紧张或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运动。
三、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案1、急性期处理在损伤后的 24 72 小时内,采取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RICE 原则)的方法,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指对身体、心理、社交等各个方面的障碍进行矫正和恢复的过程。
无论是因为疾病、创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伤害,康复训练都可以帮助人们尽快恢复功能和重返正常生活。
然而,康复训练并不是简单的几次康复治疗,它需要在医生、物理治疗师、康复人员、家属等多方合力下进行,才能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本文将从康复训练的目的、原则、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康复训练的目的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患者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并重新建立他们的良好健康。
这是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
具体来说,康复训练的目的还包括以下几点:1.改善身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训练身体各部分,重新建立和改善身体部位的功能和活动。
例如,对于脑血管病人,就可以进行语言、肢体运动和平衡性训练等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改善心理健康面对疾病、创伤等各种困难,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鼓励患者健康、正面的态度和行动,以及与家人、朋友等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3.预防并减轻疾病的复发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复发。
通过适当的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注意身体健康,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复发。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康复训练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合适、适量、合理和个性化。
1.合适合适是指康复训练活动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这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等因素。
例如,对于老年人,康复训练应该更加谨慎和缓慢。
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人们,康复训练则应该更注重运动和锻炼。
2.适量在果断开展康复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安全有序进行,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推拿,如果有需要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此外,还应该注意给患者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治疗,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
3.合理康复训练应该合理安排。
患者和医生应该共同商讨制定每个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以确保患者在恢复生活能力的同时不会过度疲劳或造成损伤。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创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以下是相关的解释:
一、术后康复的目标
手术后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小腿及足部正常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缓解疼痛和肿胀,提高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时间
康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年,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康复进展情况而定。
三、康复训练的阶段
康复训练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1-3周,主要是康复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伤口,缓解疼痛和肿胀,确保小腿和足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并保持足部的柔软度。
2. 中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3-6周,主要是恢复小腿和足部的正常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进行适量的活动和锻炼,如踮起脚尖、屈曲膝盖等。
3. 后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6周后,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和增加耐力,以提高小腿和足部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可以进行适量的跑步、跳跃和其他有氧运动。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康复训练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
2. 康复训练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不要过度锻炼或过度休息。
3. 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
4. 康复期间需要避免摔倒和其他运动损伤,以保护受伤的小腿和足部。
5. 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定期复诊。
以上就是关于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希
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的功能锻炼新思路

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的功能锻炼新思路
一、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
一、功能锻炼新思路
1、运动损伤康复
运动损伤康复是为了恢复肌肉、关节、软组织和贴神经,使受伤后的问题尽快得到恢复。
此外,应及时处理运动损伤,进行物理治疗、应用冰敷、抗炎药物,对有创伤的运动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等。
应以医院提供的服务为损伤提供全面的检查,
找出康复时最佳的个体选择,并开展适合的训练活动。
2、运动损伤预防
运动损伤预防,要重视损伤的安全防护,让运动更安全、更有效。
防护用品是最为重要的,应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保持良好的动作专业技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并多进行拉伸,以防止肌肉损伤。
同时,应采取正确的运动热身方法,保持良好的运动环境,充分考虑运动者的心理健康,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
3、功能锻炼新思路
有的运动易发生损伤,比如跨越运动、肌力运动和体育竞技,应特别重视预防护理,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因此,应进行功能锻炼,采取有效的措施,应用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功能健康水平,全面改善身体机能,减少损伤风险,并有效预防
运动损伤。
例如:每一类运动一定要配合特殊的护腕、护膝等设备;练习前应仔细拉伸热身;在训练期间,要充分考虑身体健康状况,避免使用非常累及体能的动作频次太高等等。
简述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简述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运动创伤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以帮助受伤者尽快恢复功能并避免再次受伤。
以下是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康复计划应根据受伤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量身定制。
不同的创伤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训练计划,并且康复进程也会因人而异。
因此,医生和康复师应对每个受伤者进行评估,了解伤情和个人目标,为其设计最合适的康复计划。
2. 渐进性:运动创伤康复训练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从少量到大量进行渐进式训练。
这样可以帮助受伤部位逐渐适应负荷,加强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稳定性。
过快地增加训练强度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因此渐进性很重要。
3. 功能性:康复训练应以整体功能恢复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受伤部位的康复。
通过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例如,在恢复膝盖韧带损伤时,除了针对膝盖的特定练习外,还应加强下肢和核心肌肉群的训练,以提高整体身体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4. 导向性:康复训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医生和康复师应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并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这可以帮助受伤者保持动力和专注,并且能够更好地评估康复进展。
5. 多样性:康复训练应该包括多种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技术。
单一的训练方式可能无法全面促进康复,因此应结合力量训练、伸展性训练、平衡训练、神经肌肉恢复训练等多种方法。
此外,交替练习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训练器械,可以增加康复训练的多样性,提高康复效果。
6. 安全性:康复训练应保证受伤者的安全。
医生和康复师应在进行训练时密切关注受伤部位的反应和疼痛程度,确保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伤。
合理的负荷和适当的休息也是保证康复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7. 持续性:康复训练需要有持续性。
受伤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并且要坚持训练计划的执行。
康复的过程很可能是漫长而持久的,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运动损伤解剖学康复训练

腕部有疼痛感。
Pain in the wrist.
腕部损伤
Wrist injury
原因
Cause
跌倒时,手部过度牵伸位。
Excessive hand draft position when falling.
原因
Cause
治疗
Treat
锻炼
Exercise
描述
Describe
手舟骨骨折
Fracture of scaphoid of hand
腕部损伤
Wrist injury
症状
Symptom
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
The fracture site may be swollen.
拇指下方区域敏感,且有疼痛感。
人体解剖学姿势
Anatomical position
切面及区域
Cut plane and area
肩关节水平外展/内收
Overview of anatomy and anatomy
肩关节环转
Overview of anatomy and anatomy
肩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
Overview of anatomy and anatomy
锻炼
Exercise
腕部损伤
Wrist injury
拉伸运动 Stretching
患者应该在没有疼痛感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腕关节及肘关节活动范围。
Patients shoul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wrist and elbow joints without pain.
以运动损伤为例的康复训练规划模型建立

以运动损伤为例的康复训练规划模型建立运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够使人保持健康、愉悦、幸福。
然而,不可避免地,运动损伤成为了运动带来的一个困扰。
运动损伤包括关节扭伤、肌肉撕裂、韧带拉伤等,这些损伤不仅会给人带来疼痛,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
因此,有效的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以运动损伤为例,建立康复训练规划模型的步骤和方法。
一、评估损伤情况评估损伤情况是建立康复训练规划模型的关键步骤。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损伤的类型、程度、受伤部位等因素。
一般来说,运动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在急性损伤的情况下,伤势比较明显,可以通过肿胀、疼痛等症状来判断受伤程度。
而慢性损伤则需要通过渐进性的症状来判断受伤情况。
评估损伤情况时,可以采用检查、测试、问卷等多种方式。
检查可以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手动检查等方式,测试可以包括肌力测试、平衡测试、柔韧性测试等方式,问卷可以包括疼痛等方面的问卷。
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损伤的情况,为后续康复训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确定康复训练目标康复训练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康复训练规划模型的重要步骤。
通过评估损伤情况,可以确定康复训练的目标。
康复训练的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以便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进行评估和监测。
康复训练目标可以包括消除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肌肉力量等方面。
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根据损伤情况、受伤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方案是建立康复训练规划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训练方案应该根据受伤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康复训练内容和时间,达到满足康复训练目标的效果。
康复训练方案可以包括功能性训练、运动控制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内容。
其中,功能性训练是指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训练内容。
例如,受伤者如果是肌肉撕裂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和恢复肌肉稳定性的训练。
而韧带拉伤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平衡训练和恢复关节稳定性的训练。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

商 要 : 运 动 训 练 过 程 中 。 会 有 不 同程 度 的运 动 损 伤 , 体 一 旦 受 到 运 动 损 伤 在 常 机
堂墨 !堡 垦
塑, 益重堑垒垄塑 i 茎丝 型 丛煎 堡 查± 盟 互 堡握塑丛 堕 壑 圣 亟 堕撞 全墨童壁塑笪生盟选复: 箜 堡廛垂 堡
20 00克 的 重 物 。 3伸 展 髋 部 练 习 .
旋, 或足与小腿 固定 , 大腿突然 内收 内旋 。若扭 转的力量不大 ,多见于胫侧 副韧带扭伤或部分
撕裂 , 扭转的力量较大 , 引起内侧韧带完全 如 可
参考文献 : [1 1赵斌. 方昌智. 陈上越. 育保健 学. 体 广西师
面, 慢慢向上伸直 小腿 , 并控制一会, 慢慢放 然后
下, l次到 3 做 5 O次 , 另一条 腿做 , 换 每天 做两
遍 。为了使这个练 习增加 难度, 在小腿 上加 可
5 0克 至 2 0 0 0 0克 的重 物 。 四 、 束语 结
() 3 侧卧 , 两腿伸直 , 一条腿伸直慢 慢上举 , 再慢慢放下 ,做 l 5次到 3 O次 ,再换 另一条腿 做, 每天做 两遍 。 ( )侧卧 ,上面 的腿弯曲到超过下 面的小 4 腿 , 慢 慢 抬 起 下 面 的腿 , 要 控 制 一 会 , 侧 再 并 内 小 腿踝关 节尽量绷 紧。为了使 这个练习增加难
速 功 能 的 恢 复 。根 据 本 人 多年 的工 作 经 验 , 结 总
来做 ( 如果膝关 节前 侧十字韧带损 伤 , 做练习时 要轻轻弯曲 ) 。
5屈膝 练 习 .
俯卧 , 肘斜放 身体两侧 , 两 两腿 伸直 , 慢 慢
地弯 曲一条腿成直角位置 , 并控制一会 , 然后慢 慢放下 , l 做 5次 到 3 O次 , 换 另 一 条 腿 , 天 再 每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

内容摘要
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提供了具体的康 复训练方案。这些方案综合考虑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运动需求,通过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读 者逐步恢复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本书还强调了运动康复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性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需求的读者,书 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本书还结合实际案例,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 者更好地理解康复训练的实际应用。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易于理解的书籍。无论是专业 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爱好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有关运动损伤评估与康复训练的有价值信息。通过 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运动损伤的预防胜于治疗。通过正确的训练和热身,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运动 损伤的风险。"
这一观点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训练、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我们可 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最佳的康复训练方法也 是不同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到个体的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经验等因素,以确保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更 加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这种编写方式不仅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也使 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损伤评估与康复训练的实际操作过程。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康复训练全书》的目录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通过对其目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书的编纂特点和内容框架,为 进一步阅读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广大运动爱好者、专业运动员以及 从事运动康复工作的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籍。
简述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常见的问题,而康复训练是恢复受伤部位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运动损伤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休息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休息是最首要的。
伤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个体化的专业治疗,明确完全休息、卧床休息或局部休息,既可减轻运动员的疼痛,又能减轻运动损伤部位的炎症水肿。
休息时间会因伤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 冷敷冷敷能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减缓血管扩张,缓解炎症,但冷敷时间不宜过长。
3. 热敷热敷主要是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减轻疼痛和炎症。
热敷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4. 恢复性训练在康复阶段,适量的恢复性训练十分必要。
这些恢复性训练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都能帮助受伤部位的康复,增强受伤部位的机能。
5. 理疗训练物理治疗包括按摩、超声波、电疗、理疗等。
理疗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受伤部位的新陈代谢,对于运动损伤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6. 指导性训练在康复训练中,专业的运动康复指导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鉴别病情的严重程度是专业治疗师的工作,做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案,根据不同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总结以上内容,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内容涉及休息、冷敷、热敷、恢复性训练、理疗训练、指导性训练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有助于受伤部位的康复,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非常建议受伤者在康复训练中交流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7. 营养补充在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伤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受伤组织的修复和生长。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同时维生素C和锌等微量元素也对伤口愈合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合理控制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减轻体重对受伤关节的负荷,加快康复进程。
8. 心理辅导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创伤的康复PPT课件

常见的肌肉损伤
一、腘绳肌损伤(大腿后侧肌群)
1、慢性劳损型 细微损伤累积的结果。 2、急性损伤型 训练肌肉柔韧性,“拉肌肉”、跨栏、短距快跑
等。
临床特点
慢性型
疼痛,重复动作、牵拉或坐凳时产生或加剧。
急性型
轻者重复动作时疼痛,重者无法步行、跛行。 肌肉受伤时有断裂声,肌肉收缩时出现外形异常,肌腱张力减 弱或消失。 肿胀 因血管损伤程度不同。
14
常见的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 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两束 膝关节将近伸直时内收内旋(膝内翻)可损伤 后外束。 膝关节屈曲90°外展外旋时可损伤,是为部分 断裂。
临床表现 有急性膝关节损伤病史,伴撕裂声或撕裂感, 随后产生疼痛和关节不稳,不能继续活动或走 路,继而出现肿胀。由于疼痛,肌肉出现保护 性痉挛使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诊断 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MRI显 示是否有部分(完全)断裂有重要价值。
越来越常见,若未能以正确
的方式运动健身,则可能造
成部分损伤,甚至是永久性
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
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娱乐
需求。
3
4
运动常见损伤 骨折、脱位等占约3% 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组织的 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慢性微小创伤占97%
5
例如跑者各部位损伤 率
1 脚10%
2
跟腱10%
髂胫束10%
11
康复治疗
1、急性损伤后应遵从运动创伤分期治疗原则进行物理治疗。 PEACE&LOVE 2、严重损伤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合并出血血肿者,应早期 手术治疗。 3、慢性劳损者,应以对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 4、各类型损伤疼痛减轻后,逐步开展活动度、肌力、平衡、 协调和核心的训练。
排球训练中常见受伤疾病及康复方法介绍

排球训练中常见受伤疾病及康复方法介绍排球是一项相对剧烈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较高。
在排球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很容易遭受各种受伤和疾病。
本文将介绍排球训练中常见的受伤疾病,并提供相应的康复方法。
1. 手指扭伤在排球比赛中,手指扭伤是非常常见的受伤情况。
这种受伤通常发生在扑球、接发球时。
常见症状包括手指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康复方法:- 休息:要给受伤的手指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过早复出。
- 冷敷:用冰敷袋冷敷手指,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按摩:在手指症状减轻后,可进行轻柔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 功能锻炼:进行适当的手指功能训练,如挤压球、捏揉等,可恢复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2. 手腕扭伤手腕扭伤常见于扑地球、传球时,扭伤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扭伤可导致肌肉拉伤甚至骨折。
康复方法:- 休息:对于严重扭伤的运动员,要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使用受伤手腕。
- 冷敷:用冰敷袋冷敷手腕,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 绷带固定:对于较严重的扭伤,可使用适当的绷带或护具进行固定,防止进一步损伤。
- 康复训练: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包括手腕关节活动、握力锻炼等,有助于手腕功能的恢复。
3. 膝盖扭伤膝盖扭伤是排球运动中比较常见的受伤情况,常发生在跑动、跳跃或着地时。
严重的膝盖扭伤可能导致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康复方法:- 休息:严重的膝盖扭伤需要休息,避免加重损伤。
- 冷敷:用冰敷袋冷敷膝盖,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 弹力绷带:对于轻度扭伤,可以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支撑和固定。
- 紧身裤或护具:对于较严重的扭伤,可以使用紧身裤或护具,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 康复训练: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活动、肌肉强化锻炼等,有助于恢复膝盖功能和稳定性。
4.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常见于剧烈运动、突然起跑或停止时,如加速奔跑、跳跃等。
常见症状包括肌肉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08运动创伤的康复

(3)恢复期
渐进进行损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
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
辅以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
痕挛缩。
5.运动创伤的治疗原则
功能恢复的针对性原则:康复应针对病 员的职业、年龄、生活状态等不同而有 所区别。
对于一般患者,重点是恢复日常生活、 工作能力。
但对于专业运动员,要做到尽快治愈,患 肢功能尽可能完全恢复,以便尽快恢复正规 训练。
体育活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 专业运动员要遵守训练原则,防止训练 不当,加强自我保护及正确使用支持带。
公共环境设施要有安全第一的观点。 软组织损伤紧急处理。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 然后冰敷30分钟。 有骨折或韧带、肌肉、肌腱断裂的患者应 作简单外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伤后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恢复期进行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 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 恢复肢体功能,预防损伤复发 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痕 挛缩。
对于专项运动员,针对某些运动素质、肌 肉功能及柔韧性的特殊要求,进行专项运 动所需要的平衡、协调性的训练。
一、踝关节扭伤
(一)踝关节扭伤常见病因 由于下楼踏空楼梯。 运动中跳起落地不稳或脚被踩被绊等。 引起足内翻、内旋或过度的外翻、外旋,
导致踝关节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
以外侧韧带损伤为最多,尤其以距腓前
第八章 运动创伤的康复
1.运动创伤及其康复
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创伤。 运动创伤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
发生。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全 民健身,体育休闲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 见。
2.常见运动创伤 骨折,关节脱位等约占3%。 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的损。
创伤后康复训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创伤后康复训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创伤后康复训练是指针对受伤后的人进行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恢复的训练。
创伤可能来自各种原因,比如运动受伤、车祸、手术等等,这些都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创伤后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受伤者尽快恢复并重返正常生活,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
首先,创伤后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帮助身体康复。
在康复训练中,专业的康复医生会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各种体能训练,比如肌肉强化、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等。
通过这些训练,受伤者可以逐渐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不适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功能。
康复训练能帮助受伤者恢复力量和灵活性,缩短受伤的康复时间。
其次,创伤后康复训练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受伤后,许多人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比如焦虑、恐惧、抑郁等问题。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受伤者缓解这些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康复医生会通过与受伤者的沟通,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树立积极的康复态度。
此外,康复训练也可以提供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帮助受伤者更好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身体状态。
另外,创伤后康复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受伤者的生活质量。
受伤后,由于身体的限制和疼痛的存在,受伤者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工作、运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等等。
这些限制和疼痛可能对受伤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受伤者重新获得独立自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重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当中,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感。
最后,创伤后康复训练还可以预防并减少其他潜在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经常会出现萎缩和功能丧失。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不平衡等问题,从而增加日后发生其他伤害的风险。
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另外,在心理方面,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受伤者建立更好的应对机制,提高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创伤后康复训练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和微波热疗和磁疗等)、 三. 冷疗(冰敷、冰按摩等) 四. 热疗(热敷、蜡疗、透热疗法等) 五. 力(牵引力、压力、撞击力、摩擦力
等)。
临床物理治疗
一.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疗:
二. 如中风(Stroke,或称为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o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脑病 变(如帕金森氏症等)、脑创伤、脊髓 病变、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或损 伤等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4、刺血拔罐法:适合于软组织损 伤、丹毒、皮肤病,注意:调节出血 量
三、适应证和禁 忌证
适应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的后期(伤后 一个月),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 风湿痹痛、肌肉痉挛、慢性关节炎。
禁忌证:年老体弱,皮肤过敏,浮肿,出 血性疾病,开放性受伤部位以及孕妇 的腰、腹部,不能拔火罐。
四、 注意事 项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一. 在我国,意外伤害已成为0至14岁少年 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且发生率正呈上升 态势。因此,作为培养、教育、监护少 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 使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自救与互救的现 代急救意识,并把相应的急救技能传授 给学生。
第一节 运动损伤概论
一.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 种损伤。它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轻伤 、中等伤 、重伤 )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 思想麻痹大意; 二. 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 三. 运动情绪低下或恐惧,以及过分
紧张; 四. 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等; 五. 场地或器械因素; 六. 自然环境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
等。三、运动损伤的发生来自律其潜在因素为: 一. 其一、运动项目及其技战术动作对人体
运动损伤康复

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
保守治疗
常见的保守治疗主要是进行康复锻炼,加强膝关节周围肌 肉锻炼,恢复膝关节活动能力,同时佩戴支具保护。
手术治疗
大部分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那就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重建需要的韧带来源有三种:1、自体肌腱 2、异体肌腱 3、人工韧带 医生会根据不 同的情况来和患者沟通进行最终选择。
其次就是韧带松紧问题,对关节来说韧带 松了关节就会不稳,所以韧带得紧。
前交叉韧带损伤
每个人的膝关节里面有两根重 要的韧带结构,连接股骨和胫 骨,那就是前交叉韧带(ACL) 和后交叉韧带(PCL)。两个 韧带协同合作保证了膝关节的 稳定性。
其中前交叉韧带(又叫前十字韧带) 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过度向前移。 症状:膝关节疼痛、肿胀、伸直受 限、膝关节不稳(膝关节有晃动 感)、膝关节活动受限
CONTENTS
上肢关节损伤 下肢关节损伤 案例分享 应急处理方法
上肢运动损伤
第一部分
肩关节脱位
如何处理?
肩关节脱位时必须尽早进行复位;
早期由于肌肉痉挛较轻比较容易复位,如 果长时间不治疗,将增加神经血管系统损 伤的危险。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Injury of Rotator Cuff),系 指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 症而言。该伤在体操、投掷、排球、 举重和游泳运动中较为多见。 症状:疼痛与压痛、功能障碍、肌肉萎 缩
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背伸训练
踝关节跖屈训练
踝关节内外翻训练
通常踝关节扭伤常伴有踝关节活动受限,在解决前面肿胀疼痛的问题后还应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
为何踝关节容易受伤
首先是否应该考虑踝 关节周围肌肉或韧带 的问题
……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我们一般都会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运动损伤是指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损伤,无论是职业的运动员还是平时热爱运动的人群,在运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不管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大多症状都比较明显,很多的人都会认为受伤了就好好休养就可以了,从而不做其他部位的康复训练,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因为运动损伤之后的关节、肌肉、韧带如果没有进行康复训练,在往后的运动过程中,训练不当的时候很可能对造成重复性伤害。
所以在运动损伤的时候,不管是选择通过手术还是通过保守治疗,都应该要选择正确的康复训练,这个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减少疼痛的关键,也能让他们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一、用药和饮食注意运动损伤的患者在用药和饮食期间也是要非常注意的,要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处理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因此在用药方面:一般轻微的症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如背部肌肉性损伤、大腿肌肉撕裂等疼痛比较明显的时候就可以用芬必得、曲马多等药物进行止痛,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皮肤表皮挫伤、有轻微红肿,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冰敷、或者采用云南白药喷雾剂等药物来进行消炎。
外用药物则还可以选择用活络油、活血止痛膏等药物来进行活血消肿。
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调理也是运动损伤患者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在患者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煎炸以及带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运动创伤也是一种消耗,必须补充营养,可以多食用如:蛋类、肉类、豆制品以及牛奶之类,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一定要保持合理科学的饮食和营养均衡,才能够更加快速帮助患者恢复。
二、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原则运动损伤后的功能锻炼在早期的时候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肌肉的萎缩,防止关节的僵硬,同时它也可以促进消肿、创伤愈合的作用,因此,功能康复训练应该要尽量早点开始,并且要制定一个合理健康的计划。
运动损伤的康复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但由于缺乏运动健康的基本知识,锻炼的时候可能由于锻炼方法和技巧不当容易导致运动创伤。
而在竞技体育中,可能由于某些意外导致运动员受伤,最终使运动员无法正常参加训练或比赛,并可能对运动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一生遗憾。
运动损伤原因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心理状态、训练、运动技术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少年的骨骼与骨周围肌腱发育相对较慢,骨的肌肉肌腱附着部容易发生损伤。
老年人骨中有机质含量低、骨质脆,骨折较为多见。
女性如有月经紊乱,就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易发疲劳骨折。
体重超标的人,身体的灵活性、耐力相应较差,关节磨损也较常人更快。
在过度疲劳运动时,人体的力量、精准度、协调功能、警觉性、注意力均显著下降,运动损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大。
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
运动损伤的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与体操动作中的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技术有关,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
运动损伤康复损伤后,运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康复过程,除了配合一系列的治疗外,还会接受特定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为了保证运动损伤患者尽快恢复其受损功能或消除造成其再次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因素,在康复训练方案中,经常包含运动治疗训练项目。
譬如,网球肘的患者需要进行腕部伸肌群的力量练习来预防损伤的再次发生,绳肌拉伤需要进行该肌的牵拉和力量训练以促进其力量和柔韧性的恢复。
运动损伤后常规的康复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措施受伤后急性处理如遇运动时意外受伤,比如绳肌或踝关节急性扭伤,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立刻的处理,处理原则包括 PRICE(protection、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P 代表保护受伤的组织;R代表使受伤的组织得到休息;I 代表对受伤组织进行冰敷;C代表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E 代表要抬高患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创伤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评定损伤部位的运动功能,包括肌力、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及 其他某些可供评定的运动功能检查。如膝的韧带损伤与关节不稳, 必须在术前检查单足直线跳和曲线跳完成的情况,可以完成者大 多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训练,不能参加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等。 此检查也是伤后术后对比的重要指标。
下腰痛患者躯干肌肉功能的评价:运用肌力测试对下腰痛患者的 躯干肌群进行肌力测试结果表明下腰痛的治疗除对症治疗外,还 应注重躯干肌力的训练,尤其是躯干腰背肌的训练。
第三节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方法和基本程 序
医疗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程序。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
损伤早期。 器械运动、平衡运动、协调运动等。
物理疗法
冷疗:轻度软组织损伤时,常临时使用。 温热疗法:急性创伤需在24~48小时后使用。 低频脉冲及中频电疗: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及周
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萎缩。 高频电疗:消炎止痛,促进组织愈合。 超声波疗法:疤痕软化,加强其吸收及松解。 肌电图(EMG)生物反馈技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EMS)
创伤期愈合后,依次进行恢复关节活动及肢体柔韧性、 增强肌力及肌肉耐力的练习。这些练习常重叠进行在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进行恢复心血管和代谢功能 的耐力性练习。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
运动功能恢复把疼痛作为重要指标,按照柔韧 性、肌肉力量、速度、协调能力、全身耐力的 顺序逐步进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功能恢复。 第一步为紧急处理,第二步是恢复关节的活动 范围,第三步是力量的恢复。
期末评定: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作为治疗判断疗效、安排日 常训练及确定是否可以恢复正规训练或参加比赛的依据,又称参 与前评定。对防止再次损伤有很大意义。
康复评定项目内容
症状:疼痛,各种关节稳定性试验。 关节活动度及肢体柔韧性:量角器。 肌肉功能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有氧能力测试: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 其他检查:运动灵敏性、协调性。
医疗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
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中医疗法
运动疗法
静力练习:等长肌肉收缩运动。 动力练习:等张练习、渐进抗阻运动、向心练
习与离心练习、短促最大收缩练习、等速练习 被动运动:CPM功能训练。 助力运动:在主动收缩基础上施加被动助力。 传递神经运动:主要用于瘫痪病人和周围神经
运动创伤功能评定,还必须根据伤种和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员 的个人特点进行判断。属运动技术伤,专项训练时间应较晚,如 髌腱腱围炎,是跳高的专项病,伤未愈即训练较难提高成绩。对 伤后恢复运动能力的时间估计要考虑运动员伤后恢复的快慢及治 疗的反应差异较大,可用同一人的其他伤情的恢复时间来参考估 量。当运动员完成动作时无顾虑或忘了伤,多说明伤已经完全治 愈,可恢复正常的训练或比赛。
踝关节扭伤后的肌肉功能评价:对有踝关节扭伤史的运动员进行 等速肌力测试时发现,运动员患侧踝跖屈和背伸、内翻和外翻的 峰力矩值在60度/秒和180度/秒时均较健侧明显下降,由于踝关 节背伸肌群和外翻肌群可提供踝外侧副韧带的有力保护,因此, 这些肌肉的肌力减弱被认为是继发性踝内翻扭伤的主要原因。目 前认为,加强患侧踝关节肌肉功能训练是避免疼痛,减少废用性 肌萎缩,防止踝关节扭伤的重要措施。
康复训练的作用
通过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创伤部位渗出液的 吸收,而且可以保护机体神经及肌肉的紧张度, 以及在训练当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及 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反射性联系。
训练活动能使深筋膜腔中的血流及淋巴液的回 流加速,还能保持肌肉紧张力与力量。康复训 练能加强关节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与 营养,促进功能及形态结构的统一。
第一节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目的和原则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目标。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作用。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目标
总的目标是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早日恢复训练,按 时参加比赛。
保持运动员已经获得良好训练状态,使伤愈能立即投 入正规训练。
防止因伤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停训综合征”。 维护运动系统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及挛缩。 消除重复受伤的动作,预防再损伤。 改善组织代谢,促进关节软骨和肌腱的修复和再生。 尽快恢复肢体功能,达到从临床康复到功能康复。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特殊适应原则。 不能停止训练的原则。 尽早恢复肌肉功能,适宜大运动量原则。 由简至繁的训练安排,循序渐进原则。 协调性的训练内容安排,全面训练原则。 科学锻炼,安全性原则。
第二节 运动创伤的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的目的 康复评定项目内容 运动创伤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创伤功能康复
评价中的运用
康复评定的目的
主要目的在于评估损伤或治疗后的运动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对创伤所引起的功能障碍评估;二是对康复训练的效果 评定。
初期评定:在康复治疗开始时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运动功能损害 的范围及程度,作为制定康复方案,选择康复疗法的依据。
中期评定: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目的在于评价治疗效果, 判断康复进程,作为必要时修改康复方案的依据。
中医疗法
运动中医学理论,根据创伤三期辨证论治,依 据“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 作”的原则,进行治疗。
中药疗法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推拿按摩
运动创伤康复的基本程序
运动损伤发生后,采用“RICE原则”即局部休息、冰 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的急救处理。
创伤后急性期或手术后愈合期,积极控制炎症和疼痛, 在必要的局部休息或制动的同时,尽量保持全身性保 健运动,进行伤肢受累关节大幅度运动及肌肉的动力 或静力性收缩训练。
功能恢复的基本条件
可动区域完全没有疼痛。 肌肉已经具有正常的力量及爆发力。 从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解放出来。 身体机能的稳定性。 从疼痛中解放出来。等速肌力测试 Nhomakorabea训练技术运用
膝关节损伤后的肌肉功能评价:等速肌力测试时,患者屈肌与伸 肌峰力矩比(H/Q)比值越大,对改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 后膝关节稳定性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