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成因【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 前言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红极一时的小说家,被推崇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发表后曾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当时文学界的大师,如艾略特,斯泰因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纽约长岛,小说的叙述者尼克,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盖茨比从一个西部的穷孩子贩私酒积累了巨额财富后,企图与黛西鸳梦重温,最终梦破人亡的故事。

作者在小说中细腻地描述了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风貌,细致地描绘了20年代那种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狂热场面,深刻揭示了金钱和享乐掩盖下的精神空虚。

这部小说作为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代表,至今仍广为流传。

几十年来,该书一版再版,对它的评论也层出不穷,好评如潮。

学者,评论家们不断审视,探究,挖掘这部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该书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引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2 正文2.1主题2.1.1美国梦的幻灭盖茨比的悲剧实质是美国理想主义的悲剧。

在盖茨比的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式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他的“了不起”就在他对理想的执着,但是他的理想在与现实的冲突中却又显得天真和幻灭。

他相信人可以恢复过去的美好岁月,重享青春和爱情的幸福时刻,对未来充满希望。

为此,他不惜靠走私攫取巨额财富,并以此来博取昔日富家小姐黛西对他的爱情。

他在能看到黛西家码头的绿光的海滨出买了套豪宅并夜以继日地举行豪华但毫无意义的聚会,只是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

当黛西终于来到他的豪宅与他相聚时,他向他们展示了他的富裕。

他认为只要满足了黛西的物质欲望就能得到他理想中的爱情。

但他不知道金钱下的爱爱情是何等的苍白。

当黛西开着他的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之后,他依然保持着对她的信任,甚至甘愿替她受罚。

然而他的梦中情人却与汤姆一起逃之夭夭。

盖茨比带着他幻灭的梦静静的死去。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盖茨比认为徒有其表并拥有财富的黛西就是他纯洁的理想。

正文+201705150416+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

正文+201705150416+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

学号:***********南湖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性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in “The Great Gatsby”作者龙淑娴届别2017届系别外语与商务贸易系专业英语指导教师张广勋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二〇一七年五月Analysis of the tragedyin “The Great Gatsby”Long shuxianA Thesis Submittedto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Business EnglishSupervised byProf.Zhang guangxunNanhu College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HunanMay,2017《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向读者全面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社会风貌。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与它的悲剧性密不可分。

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体现了菲茨杰拉德的人生悲剧,也是当时社会悲剧的体现。

同时,当今中国的情形像极了那个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盖茨比的悲剧被不断地重演。

关键词:盖茨比;悲剧;中国AbstractThe great Gatsby is an outstanding realistic work, which fully displays the social outlook of 1920s to readers. The great Gatsby can endure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tragedy. The protagonist Gatsby's tragedy not only reflects Fitzgerald's life tragedy, but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tragedy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situation in China today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time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Gatsby's tragedy is constantly repeating itself.Key words: Gatsby; tragedy; China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3)一、简介 (3)(一)作者生平简介 (3)(二)创作背景 (3)(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故事梗概 (4)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价值 (6)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及因素 (7)(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表现形式 (7)1、爱情悲剧 (7)2、“美国梦”悲剧 (8)(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的因素 (9)四、从盖茨比的悲剧中引发的实质思考 (12)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词 (16)引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讲述了盖茨比——一个勤劳、勇敢、忠于爱情、忠于理想的美国青年追逐“美国梦”的悲剧, 深刻地展现了美国“爵士时代”那个金钱社会的冷漠与自私。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关键词:盖茨,了不起,精品,推荐,论文范文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简介:范文第一篇题目: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意识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

在菲茨杰拉德这一部作品当中,其塑造了盖茨比等悲剧性的人物,表现了极为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些包含了菲茨杰拉德对于社会与人性的彻底思考与批判。

因此,要深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意识,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范文6篇(精品推荐)本文内容:范文第一篇题目: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意识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

在菲茨杰拉德这一部作品当中, 其塑造了盖茨比等悲剧性的人物, 表现了极为浓厚的悲剧意识, 这些包含了菲茨杰拉德对于社会与人性的彻底思考与批判。

因此, 要深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意识, 要深入到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等方面, 充分的分析这种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交缠下的宿命悲剧, 才能够深刻的体会菲茨杰拉德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人生悲剧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是一部蜚声文坛的小说。

菲茨杰拉德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提取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情思想,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创作了盖茨比这一悲剧性的人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要是以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整个社会危机作为自己的创作背景, 以盖茨比的人生轨迹作为主要的线条, 揭示了盖茨比这一悲剧性人物的美国梦想破碎以及其个人性格的异化过程。

在这一部小说当中, 美国青年盖茨比实际上是曾经有着自己梦想的, 并且带着自己的梦想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

可是自己成为战斗英雄之后, 回到国内依然是面对着非常多的悲剧。

所以盖茨比的性格在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产生了异化, 特别是在世间无情讽刺的条件下, 盖茨比对于人生的认知有着逐渐的转化。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刘震【内容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作,本文细致地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原因,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走进菲茨杰拉德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人物命运悲剧成因F.S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的重要小说家之一,在20世纪的美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现如今依然占据着不朽地位。

本部小说生动细致地描述了20世纪美国爵士时代的显著特点,浮华背后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细致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弊病,虚无缥缈的“美国梦”,以及它遥不可及的特点。

同时,这部小说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是人性扭曲的一面镜子。

忠贞的背弃,金钱的吞噬,自我的迷失,理想的驱使这些都成为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主要成因。

一、忠贞的背弃盖茨比发财后,可以过着安逸、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他也可以放下身价,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

他也可以选择结婚,享受家庭带来的幸福,而他却偏偏在这时,寻找五年前与他邂逅的女友黛西。

而此时的他心中唯有黛西一人,容不下他人。

他心里知道曾经让他彻夜难眠的黛西,如今已经判若两人。

相反,盖茨比却毫不在乎,毅然决然地把他的爱毫无保留地留给黛西。

而当他得知黛西已经成为别人的妻子时,他深信自己的身价足以捕获黛西的芳心,定会有一天黛西再次回到他的身边。

五年的离别,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深厚。

在盖茨比眼里,他可以为黛西献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临死前,他还在黛西的家门外苦守一夜,生怕汤姆会伤害黛西。

他默默地等着这根本不会打来的电话。

盖茨比虽浪漫、专一、盲目,但归根结底都是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在盖茨比的光环下,威尔逊则稍显逊色,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苦心经营一家汽车修理厂,效益却不是很乐观。

经常与富人汤姆打交道,希望汤姆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维持生计。

纵观整部小说,不难发现盖茨比与威尔逊有许多相似之处。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有以下值得深入解析的方面:1.爵士时代的象征: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被称为爵士时代,这是一个短暂而充满变革的时代,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这个时代的象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从一战结束到经济大萧条之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美国社会充满了繁荣和活力,但也充满了虚伪和道德沦丧。

2.悲剧的宿命论:小说中盖茨比的命运被描述为一种宿命的安排,他的梦想和追求都受到了命运的束缚。

这种悲剧的宿命论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3.阶级矛盾和冲突:小说中描述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阶级矛盾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盖茨比作为一个中产阶级试图融入上层社会,但最终被上层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所击败。

这种阶级矛盾和冲突让人们思考社会阶级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4.爱情的复杂性和悲凉:小说中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被描述为一种复杂而悲凉的感情。

他们的爱情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考验,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种爱情的复杂性和悲凉感让人们思考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以及爱情在社会和个人命运中的作用。

5.个人选择和社会责任:小说中盖茨比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做出了一些个人选择,但最终发现这些选择带来的后果超出了他的掌控。

这种个人选择和社会责任的冲突让人们思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综上所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和人性的经典之作。

它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命运的影响、阶级矛盾、爱情的复杂性和悲凉感以及个人选择和社会责任等重要问题。

通过深入解析这部小说,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命运和责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分析摘要: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文学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掀起了文学界的研究狂澜,小说以盖茨比心中的“美国梦”为导线,讲述了盖茨比为改变命运、追逐名利和追求爱情的盲目、偏执与“了不起”。

本文对盖茨比悲惨命运及其“美国梦”破碎的原因开展探讨分析,揭示“爵士时代”背景下的现实生活,探讨作品的深层含义,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的认识。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命运;盖茨比小说的论述视角是以尼克的口吻展开。

讲述了出身底层的盖茨比为改变出生、涌升上层社会不畏隐瞒出生、满口谎言,最后成为了一个孤独的偏执者和置于金钱堆砌的“富豪”。

盖茨比为了梦想拼尽全力跻身上层社会最终仍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失去自己“所爱”的黛西,最终以生命结束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与追求,揭示了“美国梦”在“爵士时代”背景下终将破碎的本质,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时代”的现实生活现状和人们的道德品行。

一、盖茨比的形象盖茨比本是一个乡下穷小子,过着不富有却真实自由的生活。

在当时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盖茨比开始为利益所驱动,为了能跟自己的梦中情人黛西在一起,盖茨比隐瞒自己的出生,编凑不切实际的谎言,赢得了黛西的芳心。

可现实是残酷的,盖茨比因军队要求暂时离开了黛西,不久后便得知黛西嫁给了上层社会有钱有地位的汤姆。

黛西对感情的背叛让盖茨比对金钱和地位有了更加深层的执念,价值观也得到了一定的扭曲。

为了跻身上层社会,重获黛西的芳心,盖茨比靠贩卖私酒赚得了一大笔钱。

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隔着一条河住在黛西对面的盖茨比组织繁华的宴会,本以为靠金钱能够得到一切,却不知自己的真心和大笔的财富也无法让黛西真心诚意地相信自己,现实和梦想终究是一对矛盾对立体,盖茨比对爱情的执念和对黛西的真心最终却在威尔逊先生枪击声中得以断送。

黛西开车撞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在黛西惊慌失措之时,盖茨比为了为黛西抗下罪行,断送自己的性命却未曾换回黛西的一丝怜悯。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一、本文概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文学技巧,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尤其是“美国梦”的破碎与幻灭。

本文旨在探讨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和文学批评方法的应用,揭示盖茨比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个体原因。

本文将首先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以便读者对故事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将分析盖茨比美国梦的内涵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探讨盖茨比为何执着于追求这一梦想。

随后,将从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

在社会环境方面,将分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揭示盖茨比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困境。

在个体心理方面,将剖析盖茨比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动机,探究其悲剧命运的内在逻辑。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本文旨在揭示盖茨比美国梦破碎的必然性,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启示。

本文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当代人提供一个反思和审视自己梦想的视角,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盖茨比的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一部经典小说,深刻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

在这部作品中,盖茨比是一个充满梦想和追求的青年,他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缩影。

然而,他的美国梦最终却走向了破碎,这既是他的个人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写照。

盖茨比的美国梦,首先体现在他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上。

他出身贫寒,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

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最终成为了富豪,跻身于社会上层。

他的豪宅、豪车、豪华派对,都成为了他实现美国梦的象征。

然而,这种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却让他忽视了生活的真谛,陷入了空虚和迷惘之中。

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

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

是本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

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学位论文作者:籍荔良签字日期:加夕年/月多日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同意按相关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籍辍签字日期:乃,三年二月易El签字日期易砂净多月乡日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蒋颖指导教师:肖明翰摘要现代美国小说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长于讲述“爵士乐时代”美国人的生活状况;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堪称美国文学经典。

小说深刻展示了爵士乐时代人们被迷惘、幻灭感充斥的生活状态。

这是一部讲述关于自我的目标缺失、理想脱离实际的小说。

主人公盖茨比便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已逝的过去和无望的未来的典型。

然而,他的意义远不止代表了最后一代具有浪漫精神的人,其悲剧更是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阴暗及人性的弱点。

本论文将在细读文本基础上,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_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根源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_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根源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填表)研究所(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1 年1月6日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表)院系:外国语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请表(指导教师填表)院系:外国语学院研究所(教研室):英语系填表日期:2010年12月15日注:1.课题类型一栏填写:工程设计、硬件设计、论文或软件工程。

2.课题来源一栏填写:科研、生产或自拟。

3.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院系保存,一份由研究所(教研室)保存。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题目An analysis of Gatsby’s Tragic Roots in The Great Gatsby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根源姓名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指导教师2011 年 5月20日ABSTRACT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was a Jazz Age novelist and short story writer who is considered to be among the greatest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writers. The Great Gatsby, one of the finest novel of Fitzgerald, is regarded as a brilliant piece of social commentary, offering a vivid peek into American life in the 1920s.In The Great Gatsby, Fitzgerald offers up commentary on a variety of themes — justice, power, greed, betrayal and the American dream, which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analyzed. And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 The Great Gatsb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tsby’s tragic roots.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Ⅰbriefly introduces F.Scott Fitzgerald and The Great Gatsby. PartⅡmainly describes Gatsby’s American dream.Part Ⅲoffers three factors to support the reasons of Gatsby’s tragic root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atsby’s tragic roots, the paper aims at making people understand this novel more deeply and contributing to building healthy values in today’s society.KEY WORDS: The Great Gatsby; American Dream; Tragic Roots摘要菲茨杰拉德是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爵士时代的小说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为何破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为何破灭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为何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梦为何破灭》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怀揣着对财富、地位和爱情的炽热梦想,奋力追逐那看似璀璨夺目的“美国梦”。

然而,最终他的梦想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这一悲剧的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社会阶层的固化是盖茨比美国梦破灭的重要因素之一。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尽管表面上经济繁荣,但阶层之间的差距却愈发明显,上升通道狭窄。

盖茨比出身贫寒,无论他如何努力积累财富,试图挤入上流社会,都难以改变他在那些传统贵族眼中的“底层”身份。

在那个时代,财富和出身紧密相连,社会地位更多地取决于家族背景而非个人奋斗。

那些老牌贵族们,如汤姆,对盖茨比这样的新贵充满了鄙夷和排斥。

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阶层优越感,将盖茨比视为一个粗俗的暴发户,不愿意真正接纳他进入自己的圈子。

其次,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扭曲也给盖茨比的梦想蒙上了阴影。

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追求的往往是金钱和享乐,而忽略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汤姆虽然出身上流社会,但他却道德败坏,背着妻子在外寻欢作乐。

黛西,这个盖茨比心中的女神,也不过是一个虚荣、自私、怯懦的女子。

她在盖茨比和汤姆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选择了汤姆的财富和地位,而放弃了与盖茨比的爱情。

整个社会弥漫着虚伪、贪婪和自私的气息,使得盖茨比所追求的纯真爱情和美好梦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再者,盖茨比自身的盲目与天真也是导致他梦想破灭的原因之一。

他将黛西视为自己梦想的象征,过度美化了她和他们之间的爱情。

他以为只要拥有足够的财富,就能重新赢回黛西的心,却没有意识到时间已经改变了一切,包括黛西。

他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想中,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他的梦想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缺乏对人性和社会的清醒认识,这使得他在面对挫折时毫无招架之力。

此外,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也对盖茨比的美国梦造成了冲击。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战后的经济繁荣,但随后也迎来了经济危机。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情熔铸于一炉,创作了蜚声文坛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从这部小说当中,我们可以读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延伸到1929年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青年的美国梦想遭遇到打击和世间无情讽刺的悲剧遭遇。

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小说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进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和社会矛盾等进行深刻的思索。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人格异化爱情悲剧黛西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美国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熔铸了作者本人的心血和真实的经历,整部小说可读性非常强,而且因情感与经历无比真切动人,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使之被称之为“爵士乐时代”的文学代言人。

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这部小说中所讲述的情感和经历,对于新世纪的我们而言,仍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主人公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更是对社会与人性的揭露与思考。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爱情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故事情节是由小说人物尼克·卡罗威的角度叙述展开的。

尼克在叙述之前,表明自己是社会上极为少数算是比较诚实的人之一。

1922年,年轻的尼克在西卵岛租住了一间房子,在他的房子旁边还有一栋极为豪华的别墅。

在西卵岛的对面有一个和此岛极为相似的岛屿,被称之为东卵岛,上面居住着尼克的表妹黛西。

在拜访表妹黛西的过程中,尼克得知隔壁那栋豪华别墅的主人是杰伊·盖茨比。

盖茨比过着极其奢华和豪华的生活,他在周末的时候会在自己家的别墅当中举行一些非常盛大和有排场的宴会去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们,这些宾客中甚至有很多人都不认识盖茨比。

而盖茨比却往往不出现,是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

参加盖茨比宴请的人们纷纷讨论盖茨比的身份,很多人甚至都在说盖茨比的坏话,议论着盖茨比的私生活。

读书心得——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成因

读书心得——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成因

读书心得——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悲剧成因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S·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受瞩目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发表于1925年,作为一篇中篇小说,作家以凝练的笔触深刻的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喧嚣繁华的美国社会现实。

在物质极大富足的背景下,一个尊崇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时代悄然而至,人们从那个时代中做着浮华的美梦,同时每个人的梦又滋养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可以说是异化的“美国梦”塑造了那个时代,而《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通过一个出身富裕阶层并对华尔街充满幻想的年轻人尼克冷眼旁观一个传奇人物盖茨比的毁灭陈述出了那个时代的真相——以金钱为导向的生命必然无法突破阶级的天花板,而如此一个有能力、向上奋进的年轻生命的毁灭终究也没能触动那些“东卵区的富人”牢固的精神根基,同时也描绘身处富裕阶层的人无时不刻不显露出傲慢、空虚和虚伪的本相。

一、时代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之间的相互影射如果按照美国文学评论家M.H.艾布拉姆斯所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作为探讨这部文学作品的起点与重要的参考坐标,“爵士时代”所构成的世界与生活在“爵士时代”中的人——作家与读者——无疑是指向这部作品、成就这部作品的直接因素。

就菲氏本人的自传体随笔《爵士时代的回声》中所言:“那是一个让他厌倦的时代,一个向他献媚的时代,一个给他的钱多的他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时代,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告诉大家,他的感受和他们一样”,从中我们不难发掘在“爵士时代”的那十年中所发表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与那十年间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

菲氏亲历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他的成功仿佛一场梦幻,而这仅因为他告诉大家“我与你们的感受一样”式的写作,从1920年作家25岁时发表他的第一部成名作《人间天堂》开始,他从一个家道中落的商人的孩子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人尽皆知的著名作家,因为写作的名声所带来的巨大财富,他娶了梦寐以求的富家女孩泽尔达为妻并与其参加各种夜宴纵酒狂欢,真正化身为那个时代实现“美国梦”的成功者的代表。

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原因

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原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年10月20日Oct.202019第39卷第10期Vo1.39No.10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013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原因范春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学院,江苏扬州225101)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

该书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20世纪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本文将主要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破灭的原因,进而揭示其美国梦不牢靠的根基。

笔者认为,盖茨比的美国梦建立在虚假、虚幻、欺骗之上,这注定盖茨比的美国梦将以幻灭收场。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幻灭;悲剧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9)10-0030-02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简介及美国梦(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简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小说,故事背景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

对比伤痕累累的欧洲,美国本土并未遭到战火的破坏,因此经济开始迅速繁荣。

人们开始崇尚享乐、崇拜金钱.整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个乡下穷小子,不甘心自己身在社会底层的命运,凭借聪明、勇敢和冒险精神,终成大富豪,站到了财富金字塔的顶尖,但此时依然不被上层社会接受,最终在一次意外中丧生。

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充分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美国梦幻灭的过程。

(二)美国梦最初的美国梦是人们对一个基于平等、正义和自由国家的向往⑴。

只要足够勤奋,一个人凭个人聪明一定能出人头地。

这鼓舞人心、催人上进的美国梦的第一个实现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个来自底层的印刷工,凭借自己的聪明、刻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著名的外交家、教育家、科学家,他的《富兰克林自传》教人们如何实现美国梦。

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成因

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成因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成因马逸超 河北大学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部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盖茨比为了获得心爱的女子黛茜,不断追求财富并对黛茜言听计从,但最终为黛茜而死却并未换来黛茜的思念。

盖茨比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让无数读者同情和惋惜。

本文试对盖茨比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悲剧;原因;错误作者简介:马逸超(1996.1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135-01引言: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中,作者揭露了上层社会的无情和黑暗,讽刺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互相陷害的不正之风。

作者以尼克的视角,对盖茨比的生活进行描述,为读者展示了善良、热情、真挚,为爱情甘心付出一切的痴情人盖茨比的悲剧一生。

本文将从盖茨比最终结局的悲剧性进行挖掘,分析其成因。

一、盖茨比的错误盖茨比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他追逐梦想,但发财致富的手段却不正当;二是他未能认清心爱女子黛茜的本质。

盖茨比原本是一位有梦想的青年,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苦的生活。

但是为了迅速致富,盖茨比选择和沃尔夫西姆同流合污,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买卖。

他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违背了自己的信念,走上了一条堕落不归的道路。

盖茨比被利益迷失了心智,变得麻木。

他带着尼克兜风时被警察拦住,但之后又因为一张卡片而被放行时,他还得意洋洋地向尼克炫耀。

盖茨比显然在之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忘记了原则,没有了底线。

其实仔细探究,盖茨比走上这条路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当他千方百计接近黛茜时,编造了自己的出身,之后一直用虚假的身份和黛茜交往。

盖茨比的虚荣心必会使他走上一条违法的致富路。

另外,盖茨比未曾认清心爱女子黛茜的本质。

盖茨比被黛茜美丽动人的容貌吸引。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的悲剧成因探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的悲剧成因探析

作者: 吴宏
作者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版物刊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78-7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菲茨杰拉德;盖茨比;悲剧;美国梦
摘要: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风貌,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来表现当时社会的病态面貌。

整部作品都在悲剧的笼罩中进行,美国梦的破灭、美国的黑暗都是其悲剧的根源。

然而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悲剧,更是当时的社会悲剧,无论是哪个时代,盖茨比的悲剧都在不断地循环、不断地再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的开题报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的开题报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及其悲剧成因
的开题报告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极具时代感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讲述了爱情、财富、虚伪和欲望等过去美国社会的现实主义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小说中的主人公盖茨比所追求的梦想以及其悲剧成因。

盖茨比的梦想是重建与黛西的爱情关系,并通过财富和社会地位来促成这一目标。

然而,他的梦想最终以悲剧收场。

盖茨比的悲剧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盖茨比的梦想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

他通过伪造身份和过去来改变自己的形象,追求财富和权力。

然而,这些虚假的东西最终没有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是让他更加孤独和失望。

其次,盖茨比的追求过于狂热,失去了理智。

他将黛西看作是自己的全部,甚至妄想可以改变过去,让两人回到从前。

这种狂热追求最终导致他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黛西,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

最后,盖茨比未能真正理解黛西和现实社会的本质。

他对黛西的理解太过片面,只看重她的外表和自己对她的情感。

同时,他也对现实社会的虚伪和欲望缺乏了解,错把人性的阴暗面和骗术当成现实。

综上所述,盖茨比的梦想以及悲剧成因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对盖茨比的追求和悲剧的探讨,作者强调了现实社会中欲望和虚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警示读者不要被虚伪的外表所迷惑,更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

浅析盖茨比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浅析盖茨比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浅析盖茨比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反映“美国梦”破裂的悲剧。

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爱情的悲剧,它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美国梦的悲剧。

盖茨比令人扼腕的悲剧命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从美国梦的扭曲、盖茨比周围人物的影响以及盖茨比性格等方面探讨盖茨比梦灭人亡这一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美国梦;必然性北美20世纪20年代又称为“咆哮的20年代”:美国年轻公民争先恐后参军赴欧洲前线;工业浪潮带来了无数发明创造,也使得维多利亚式的温文尔雅的价值观彻底破灭。

与此同时,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

美国青年失去了精神寄托,变得无所适从。

为发泄内心不满,他们纵情饮酒、耽于享乐,做出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叛逆行为。

菲茨杰拉德是这一时代的代言人,他被海明威称为“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和“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1],他以冷静超然的笔调还原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为我们提供了打开那个年代大门的钥匙,一经问世便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赞许。

美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艾略特称其为”美国小说自从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1]。

连以苛刻著称的海明威也说“既然他能够写出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好的作品,我相信他也一定能写出比这个更好的作品。

”[1]《日晷》杂志主编,美国文学评论家塞尔迪斯更是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他在纽约著文说:“菲茨杰拉德已经把早期作品中一切踌躇和矫饰统统抛在了身后,也就把它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统统抛在了身后。

”[1]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绝非仅仅是一个“痴心男子负心女”的爱情故事,它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

小说主人公盖茨比出身贫寒,但坚信个人奋斗能使他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财富和幸福。

服役期间,他爱上了黛西——她的美貌和所代表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他梦寐以求的。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文献综述】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作者简介:菲茨杰拉德:司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在美国文坛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

菲茨杰拉德的一生及其作品都充分说明,他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是美国20世纪2O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有成功与辉煌的一面,又有苦涩和失意的一面,曾被称为“失败的权威”。

他的生命交织着雄心和现实、成功和失败、得意和潦倒、纵情和颓丧、爱情和痛苦、美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矛盾、东部和西部的冲突、梦想和幻灭……这一切都在他的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诗人与文学批评家艾略特称这部作品是“自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完美的形式描写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痴心不改地追求因“贫富差距”而未能“终成眷属”的情人,却以失败身亡而告终的悲惨爱情故事,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生动地再现了“爵士时代”残酷、冷漠、自私、无情的社会现实。

美国梦的简介以及和作品的联系:美国梦始于对美洲大陆的开发,它是对梦想的追求,对未来抱有乐观主义的态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失去了它的原始意义,一些新的想法出现,它成为人们追求物欲的一个借口。

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使用一切卑劣和肮脏的手段,整个社会充满了浮躁和绝望,《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产生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表面的经济繁荣,其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经济的表面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美国梦遭到扭曲,他们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只要你拥有了财富,那么你就一定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

从一战到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的青年盲目狂热地追求着美国梦,最后他们的梦都破灭了,盖茨比也不是个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英语
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悲剧成因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斯格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爵士时代”的象征。

小说讲述了出身卑微的盖茨比为能进入美国上流社会,实现其“美国梦”,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积累财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对于这部作品,国内外争论的焦点也非常多。

有从女性形象分析,反应作者本人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妇女及美国社会精神价值的严肃思考。

通过对黛西、乔丹、茱特尔三位女性性格、金钱观、爱情的描写,菲茨杰拉德成功刻画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其外表虽然绚丽,但其本质是浅薄空虚的。

有分析作品中的“二元主角”现象,“二元主角”代表了梦想的两极:一个迷恋,一个清醒。

作者的矛盾态度也在两个主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目前研究的最多的是导致盖茨比的悲剧的原因。

有人从爱情、金钱角度分析,也有人将其归结于当时的消费特点,更多评论家将盖茨比的死亡悲剧、梦想的破灭归结于美国梦。

但基于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以及故事本身的情节来看,盖茨比的悲剧成因远非是仅仅一个美国梦那么简单。

从社会和个人多角度分析更能全面解释盖茨比的悲剧,进而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批判美国社会中的“财阀野心”及其诱惑给人们带来的毁灭性代价。

因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出发来分析盖茨比的悲剧。

一、变质的美国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盖茨比的梦幻并非真正的美国梦,他的梦与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梦有本质上的差别。

二、“爵士时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关系。

以汤姆为代表的富人阶级和以盖茨比为代表的下层阶级的矛盾体现了这两个阶级的对立。

富人阶级始终瞧不起下层阶级出身的盖茨比,也暗示了盖茨比最终不可能成功的悲剧。

三、盖茨比的爱情理想主义。

盖茨比对于黛西近似女神的对待,明显地表现了他对理想的不遗余力的追求。

但是盖茨比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心中的爱情对象只是自己美梦的化身,最后被人枪杀还不明白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四、金钱观对其梦想的扭曲。

处于下层阶级的盖茨比天真的以为金钱能让他的旧梦重温,为此他不择手段的积累金钱。

盖茨比将金钱, 这个虚幻的东西, 作为实现梦想的手段, 也就注定了他梦想的破灭。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写作背景设定为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

一战结束后,美国在战争中不仅未伤筋骨,反而大发了一笔军火财。

庞大的战时利润和充足的贸易机会使它很快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期,二十年代的美国出现了“飙升的年代”(The Roaring Times),经济空前繁荣。

在这一时期上升到极端重要地位的新工业不仅推动了其它部门的经济繁荣,也构成了改变美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的主要动力。

这个时候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清教主义和新教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勤俭、节约、自控的价值标准面临奢华、享乐、放纵等观念的挑战,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

菲茨杰拉德自己就生活在那个年代里,亲身经历了奢华享乐和生活破败后的穷困潦倒。

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兹杰拉德的杰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之一,。

菲兹杰拉德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对照其生前的奢侈享乐及死后的凄惨悲凉,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盛极一时的奢靡与不可避免的没落。

对于盖茨比的悲剧,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梦的幻灭导致了盖茨比梦想的破灭。

张礼龙(2008)曾写到:“盖茨比的追梦过程潜藏着黑社会的诸多凶险, 他的奋斗环境也令他丢失了原有的道德准则。

在通向财富的道路, 他把自己出卖给了敲诈勒索的大头目沃尔夫山姆, 成了黑道上的人。

美国梦演变到这一地步不仅失去了原先的积极意义, 而且也是极为有害的。

”由此可见,一个变质的美国梦对盖茨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盖茨比的爱情理想。

出身贫寒的盖茨比痴心不改地追求因“贫富差距”而未能“终成眷属”的情人,却以失败身亡而告终。

吴建国(2006)写到:“盖茨比错就错在他过于天真纯朴, 看不透他所痴情的黛西也与其丈夫汤姆一样,已毫无真诚和良心可言, 有的只是自私、残忍、虚伪、狭隘, 以及对人的信念的摧残。

”错误的爱情观以及对爱情的过于理想加速了其悲剧的进程。

他的这一爱情理想至少在20世纪的美国是无法实现的,因为20 世纪的美国是一片道德和精神的荒原,这一梦想的最终破灭使盖茨比成了一个被“美国梦”引诱毁灭的悲剧人物。

第三,当时的消费文化导致了盖茨比的悲剧。

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休闲消费是以物质与情欲享受,向别人炫耀、得到虚荣为特征, 人与人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互相诋毁, 以致美梦难圆,造成人们心理、道德上的堕落。

人们过度沉迷于对物质的要求,以获取
物质的极大化,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快感。

汪顺来、蔡玉辉(2004)指出盖茨比生长在那个消费盛行的时代,扭曲、病态的消费主义观注定了他的悲剧。

以上分别从美国梦、爱情、消费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有可能是造成盖茨比的悲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这些确实是盖茨比死亡悲剧的部分原因。

但单纯的从一个角度分析并不能真正解释盖茨比悲剧的原因,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和个人多角度分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原因,进而揭示作者的真正目的——批判美国社会中的“财阀野心”及其诱惑给人们带来的毁灭性代价。

如同大多数深受美国梦启发的美国人民一样,盖茨比白手起家,不断聚敛财富,但是又因为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阶级鸿沟而遭人唾弃。

同时爱情、金钱对其的影响,使其梦想扭曲并最终死于非命。

所以我们可以从美国梦、、阶级、爱情、金钱四个角度出发,分别阐述对其产生的诱惑,最后相互联系总结出其悲剧成因,进而得出作者的意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
程吴, 注定凄惨的爱情——《了不起的盏茨比>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 第4期。

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汪顺来、蔡玉辉,都是消费惹的祸--盖茨比悲剧的消费文化根源探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4,第1期。

杨莉、徐颖果,一个反讽的爱情故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死亡、爱情与社会现实[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第5期。

张娟、王晋华,金钱的魅力——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要人物对钱的态度解读钱的多功能性[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第28期。

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 J] ,外国文学研究, 1998,第2期。

张树光,注定的悲剧情缘——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恋[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10第1期。

F.Scott 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8.
Eloit,T.S,“Letter to Scott Fitzgerald”[A].in The Crack—Up.ed.Edmu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