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国别教材建设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对外汉语教材是进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导航员》,因此教材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教材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一、语言语言是教材的灵魂。
对外汉语教材的语言要简单、直观、易理解。
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在这方面,教材的设计者需要尽可能涵盖汉语的各种方言,如普通话、北京话、上海话等。
然而,为了避免汉字的繁琐和让学习者尽快掌握基本的交流方式,汉语教材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必须进行简化。
二、文化学习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
对外汉语教材应该包括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职业、教育制度、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民间艺术由于其精致和所传达的深入人心的情感而深受世界各地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在教材中,我们应该通过相关的音乐、诗歌、绘画等来传达中国文化,让外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三、实用性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能立刻应用到生活中去。
应用性是一个好的语言教材的重要评估标准。
对于对外汉语教材来说,教材应该设计下列场景,例如:在餐厅点餐、购物、度假、医院治疗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逐渐转化到真实生活中去。
四、使用对外汉语教材必须便于使用。
好的教材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目的和暂时阶段的语言需求,在这基础上再设计合适的教材。
此外,课程表每个单元不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还应该提供丰富的练习和测试题目,如汉字操练、读音训练、听力练习、语法练习、口语练习等等,以巩固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总之,对外汉语教材应该满足学生的语言需求、提高其文化素养,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而且还应该易于使用,因此教材设计者需要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能倾听学生的反馈并做出及时的调整。
我国对俄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的优点、不足及对策——以《汉语新起点》为例

儿歌的方法进行 教 学,紧 紧 抓 住 儿 童 欢 快 愿 玩 的 心 理 特 点,
新编写,起名《新编汉语新起点》。由 于 《新 编 汉 语 新 起 点》正
教学内容会增强孩子学习的趣味 性。 从 二 年 级 开 始,教 材 的
在陆续出版 之 中,还 未 出 完,尚 不 完 整,因 此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好地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等三个方面。针对教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对俄汉语教材; 中小学教材; 《汉语新起点》; 题材; 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H195.
3
[文献标识码]
A
一、《汉语新起点》的编写优点
对外汉语教材的国别化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对外汉语
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我 国 已 经 编 写 一 些 对 俄 汉
原则,且较好地把握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题 材 比 较 广 泛,体 裁 较 为 多 样”、“教 材 具 有 结 构、功 能、情 境 相
结合的特点”、“教材具有立体化特点”、“体现了中外合编教材的特点”、“体现 了 图 文 并 荗 的 特 点”等 七 个 方 面;它 的
不足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语音教学有些拖后”、“儿歌 教 学 中 有 不 少 难 字,而 且 生 词 量 有 些 过 大”、“个 别 插 图 不 能 很
绕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很 好 地 适 应 了 学 生 由 浅 入
这种较为全面的俄 语 翻 译 工 作 也 有 利 于 俄 罗 斯 学 生 深 入 把
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握汉俄语言的不同之处,从而更 好 地 学 习 汉 语。 教 材 的 国 别
化特点还体现在练 习 的 设 计 上,在 练 习 中,《汉 语 新 起 点 》设
《2024年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范文

《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其编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近20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该期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述评。
二、教材编写的概况1. 编写数量的增长近20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需求的增加,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最初的几本教材,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教材体系,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2. 编写内容的丰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内容也日益丰富。
除了传统的汉字、词汇、语法等内容外,还增加了文化、交际、听力等方面的内容,使教材更加全面、系统。
3. 编写形式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出现了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的基本情况1. 研究领域的拓展近20年来,对外汉语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语言学、教育学等领域外,还涉及到了文化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
这些研究领域的拓展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研究方法的创新在研究方法上,近20年来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除了传统的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外,还出现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语言分析、语料库研究等新方法。
这些新方法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和工具。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存在的问题虽然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其次,一些教材的编写质量还需要提高,如部分教材的语法解释不够准确、文化内容不够丰富等。
此外,一些教材的配套资源还不够完善,如练习题不够丰富、没有相应的在线学习资源等。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感谢观看
四、总结
本次演示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通 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有望解 决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实际应用中还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期待更多的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 探索和创新,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拍摄设备和剪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视频的制作质量得到了显 著提高。然而,部分对外汉语教师的微视频制作技能尚未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他们可能缺乏专业的视频拍摄和剪辑技能,无法充分发挥微视频的教学潜力。
二、汉语微视频网络教学的对策
1、建立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提 高资源质量
为了解决微视频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汉语微 视频教学资源库。通过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和流程,确保入库的微视频资源具有 较高的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 助教师提高微视频制作水平。
参考内容二
标题:汉语微视频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以6个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为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 地位日益重要。微视频作为一种高效的网络教学方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然而,当前汉语微视频网络教学 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找对策。
2、微视频教学应用广泛,但互 动性不足
微视频作为一种高度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教学场景。然而,由 于大部分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仍采用传统的在线教学方式,微视频的互动性并未得 到充分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无法与教师或同 学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
3、微视频教学技术不断进步, 但教师技能有待提高
如何使海外汉语教材更具国别性——以编写美国AP中文教材为例

张树权 老师 多年从事华文教 学、 管理与研究 , 他 的文章《 海 外华文教材本 土化 困局及新 思路 》 除 了帮 助我们 了解海外华文教 材的现状 , 更 多的是带给我们 的思考 : “ 华文性” 到底是什 么, 如何体现 , 怎样 结合 当下的社会 、 教 育、 学 习环境设计更有针对性 、 更适合 海外 学习者的华文教材 ? 期待 着更 多、 更优 秀的国别化 汉语教材 , 希望我们 的汉语教经 验 , 但面 对今 天世 界各 地学
孔 子 学 院 工作 , 结 合 所 承 担 的 当地 汉语 教 师 的 培 训 课 程 , 她 进 行 了 详 细 的 当地 汉 语 教 材 使 用 情 况 的 调 查, 而得 到的结果也非常值得我们反 思 : 当地现 有 的汉语 教材 数量 不 少, 但各 学校使 用的教材 仍 以“自 编” 为主 , 不适 合 当地 的教 学 情 况 是 教 材 的 一 个主 要 不 足 , 这 也 印证 了 陈 绂 教 授 所 强 调 的 国 别 化 教 材 应 符 合 该 国 实 际情 况 的观 点 。
工作 还有 很 多很 多 , 使 海 外 汉 语 教 材更 具 国别 性
就是 其 中之 一 。
从2 0 0 5年年 末 到 2 0 0 8年 年 初 , 我 们 在 北 京 师 范大学 汉语 文 化 学 院 院 长 、 著 名 语 言 学 家许 嘉
璐先 生 的带领 下 , 针对 美 国 AP中文 课 程 的特 点 , 编 写 了一 部 名为《 加油》 的汉 语 教材 。这 是一 套典 型 的 国别 化 教材 , 作 为 长 期 在 国 内大 学 教授 汉 语 的教 师 , 要 为那些 生 活 、 学 习在 美 国的 中学生 编写
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问题的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问题的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别化教材的问题。
首先介绍了国别化教材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其历史发展。
然后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教材问题,并进行了不同国别化教材的对比分析。
接着探讨了国别化教材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提出了解决国别化教材问题的方向,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帮助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更好地应对国别化教材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教材问题、历史发展、对比分析、应用、解决方向、研究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日益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汉语教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其特点的教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开始意识到国别化教材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进行国别化教材设计,以及不同国别化教材之间的对比分析等问题仍然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将通过对国别化教材的定义、历史发展、现存问题以及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解决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教材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国别化教材问题还能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对外汉语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国别化教材问题不仅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共享的有效方式。
通过研究国别化教材问题,可以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国别化教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不同国别化教材的特点和优势,比较各种国别化教材的差异,以及研究国别化教材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面向日本的国别化汉语教材研究-以《新编实用汉语课本》的词汇设置为例

·教学发展纵横·《新编实用汉语课本》由相原茂和徐甲申编著,东方书店出版社2004年出版。
在日本出版,由中日语言学家合编,面向在日汉语初学者,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划教材,在日本出版的初级教材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本文主要从词汇设置方面入手探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
一、词汇的设置1.词汇量与词汇等级。
教材第一单元语音篇未出现生词表,其余每课都有生词表和补充生词表。
生词总量为1070个,平均每课生词量为30.57个,生词最少一课为7个,最多的一课为59个。
生词总量中甲级词为579个,占总词汇量的54.11%,乙级词为191个占总词汇量的17.85%,丙级词为67个占总词汇量的6.265%,丁级词为27个占总词汇量的2.52%,超纲词为206个占总词汇量的19.25%。
通过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比对,我们不但了解了教材中的词汇在大纲中的分布,也意识到了对日汉语教材的词汇设置不应单以此通用大纲为标准,汉日词汇异同的因素促使我们寻找对日汉语教材词汇编写与大纲的平衡点。
根据统计数据,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超纲词高达19.25%,比出现的乙级词还要多。
但是通过统计分析206个超纲词发现,超纲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组合词,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词组成的类似短语但比短语长度短的一些词语。
例如“女朋友”这个词,是在初级阶段的常用词,“女”和“朋友”都是甲级词,但“女朋友”在词汇大纲中未出现。
(2)流行词和特色词,如“卡拉OK”。
民族特色词,如“中山装”“烤鸭”等。
(3)带儿化音的词,如“歌(儿)”“鸟(儿)”等带儿化音词。
本文认为这三类词属于应掌握词语。
2.汉日词汇比较。
汉日词汇还存在词形词义异同问题。
《新编实用汉语课本》中同形同义词:学校--学校,异形同义词:喝-飲む,同形异义词:先生-先生等均有出现。
日本人汉语词汇出现的偏误主要是由形、音、义三方面的相似性引起的。
同形同义词是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优势;异形同义中又可分为很多小类,或是某个字笔画的微小差别,如非常—非常。
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趋势

报告外 , 还根据与会专家论文的学术内容进行 了分组 , 一共分为四个专题讨论组, 分别是
国别 化教材 编写理 论究 、 国别 化教材 体化建设 等 。
一
汉语 国别 化教材 编写理 论认 知 的深化
现行 的汉语 教材 大多 是 以“ 师为 中心 ” 没有 从学 生视 角 出发 , 以满足 学生 需求 , 教 , 难 体现在 国别 化教材 的编写 实践 方面 , 学者们 的理论 认 知 比以往 有所 深 化 。北京 大 学李 红 印教授 指 出 , 以往 的教材 编写者并 不 了解海外 汉语 学 习者 的实际情况 , 以编 写者 的母 语 仅 思维编 写教材 。他认 为 , 编写教 材过程 中 , 在 只有转 变 以往 的 “ 以教 师为 中心 ” 的理 念 , 树
至 2 t 0 E在厦 门大 学 召开 。本 次研 讨会 由国 内外 从 事 汉 语 教 学研 究 与 教 材编 写 的专 家学 者 的倡 导发起 , 旨在 为全 球汉 语教 材 学界 提供 一 个 沟通 交 流 的平 台 , “ 讨 面 向各 个 国 以 探
家 的 国别 化汉 语 教材 、 现 汉 语 教 材 建设 的 可持 续 发展 ” 主题 。共 收到 论 文 8 篇 , 实 为 0余 与会 者分 别来 自美 国 、 国、 国 、 英 德 日本 、 来西 亚 、 大利 等 国家 和 中国 内地 、 马 意 台湾 等地 区 共 5 家 高校 。两天 的研 讨会 , 0余 汇聚 了来 自多个 国家 与地 区 以及 中国 内地各 大高 校包 括 世 界 汉语 教学 大会 理事 , 内外 著 名高 校在 本领 域 的专 家学 者 , 国 全球 孔子 学 院相关 负 责人 以及 国 内多家 出版 社负 责 人 , 计 10余 人 , 共 0 同时也 吸引 了国 内多家媒 体 的关 注 。 1 t 9E开幕 式 上 , 办单 位 厦 门大 学 中文 系 主任 李 无 未 教 授 发 表 了热 情 洋 溢 的讲话 , 协 郑 通涛 教授 就本 次汉 语 国别 化教 材 国 际学 术 研 讨 会 的 学术 主题 与 讨 论 主 旨等 作 了报告 。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以《中国概况》为个案分析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以《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 为例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然而,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对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接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次演 示以《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为例,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文化类教 材,探讨其文化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教材的优缺点
《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作为一本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具有一定的优 点。首先,教材的内容广泛且具有代表性,可以让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 化和社会文化。其次,教材的图文并茂和情境模拟等形式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 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教材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教材在选取文化内容时有时过于强调中 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导致学习者难以理解。其次,教材在呈现文化内容时有时 过于强调文化的展示而忽略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最后,教材的难度较高,对于初 学者来说可能较为吃力。
一、文化内容的选取
《中国概况汉语文化双向教程》是一本以介绍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为主要内 容的教材,其文化内容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社 会习俗等,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然而,在选取文化内容时,教材有时过于强调中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导致 学习者在理解上出现困难。例如,教材在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可能会涉及到 一些具有特定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对于中国 学习者来说可能较为熟悉,但对于非中国学习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选 取文化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背景和接受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 的内容。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发展史研究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发展史研究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背景、历史、现状和展望四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发展史及其未来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作为传递文化知识、辅助语言学习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发展史,有助于深入了解教材的演化过程和规律,为未来的教材编写提供借鉴。
早期的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主要是在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推广使用的。
这些教材以教授汉字和词汇为主,穿插一些文化背景介绍。
此时,教材的内容偏重于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剪纸等。
随着汉语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和专家学者开始投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编写工作。
这一阶段,教材的内容逐渐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不仅包括传统文化,还增加了当代文化、社会现象等内容。
进入21世纪,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
教材在内容、形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加强了对当代中国文化的介绍。
同时,教材开始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员,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难度。
当前,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数量和种类繁多,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历史、社会、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形式上,教材包括图书、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
然而,也存在以下问题:虽然教材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但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些教材过于简化文化内容,导致无法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而有些教材则过于复杂,给学员的学习带来困难。
目前的教材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方面,对于中国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介绍还不够全面。
这使得学员难以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各个方面。
尽管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教材已经有所区别,但仍然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部分教材并未充分考虑到学员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求,导致学员的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未来的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特点和文化背景,做到难易适中、内容全面。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分析对外汉语教材是专门针对非母语人士学习汉语而设计的教材,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科学、高效地学习汉语。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对当前流行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分析,并对其特点、优缺点进行评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其中听、说、读、写是汉语学习的基本技能,而译则是对外汉语学习的重要补充。
在教材中,听、说、读、写和译的内容应该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保证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汉语的各个方面。
在听的内容方面,教材应包括大量真实的汉语听力材料,以便学生能够熟悉和适应各种语速、语调、口音的听力材料。
在说的内容方面,教材应包括与听力相对应的口语材料,以便学生能够在听的基础上积累并提高口语能力。
在读的内容方面,教材应包括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既有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文章,也有适合中级和高级学生的复杂文章。
在写的内容方面,教材应包括各种写作练习,包括书面表达、作文等,以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译的内容方面,教材应包括各种类型的翻译练习,包括中文到母语和母语到中文的翻译,以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二、教材形式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的形式包括教材材料的编排和组织结构。
教材材料的编排要合理,内容要有机衔接,难易适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材的组织结构要科学,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安排适当的复习和练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余力。
在内容的安排上,教材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进式地展开。
教材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材应该有循序渐进的安排,让学生逐步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材应该有综合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汉语知识和技能。
在形式的安排上,教材应该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包括音频、视频、图表、图片等,以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形式下感受和掌握汉语。
《2024年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范文

《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因此,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近20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将对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述评。
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发展历程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经历了从传统纸质教材到数字化教材的转变。
早期,教材以纸质版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法规则的讲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逐渐兴起,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灵活多变。
同时,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教材中,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三、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的特点。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了探讨,包括教材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
在内容上,研究者们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设计教材内容。
在结构上,教材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使学习者能够逐步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研究者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评价上,研究者们关注教材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断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
四、对外汉语教材的特色与挑战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设计教材内容;二是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三是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四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
然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如何提高教材的教学效果等。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将成为主流,数字化教材将更加普及;二是教学内容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三是教学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四是评价体系将更加科学和全面。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与问题

达意念 的各种方式 , 在语法点 的确定 、 分和编排方式上体 现了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特 点” 。 切 … 2 0世 纪 7 O年代 出版的教材 主要有商务 印书馆 出版 的《 础汉语》 17 ) 汉语课 本》 17 ) 这两本教 材没有突 破 基 ( 9 1 和《 ( 97 。 《 汉语 教科 书》 确定的语法蓝本 , 但借鉴 了结构语 言学的理论 , m了句 型教学 , 突 实践性较强 。 但是 由于时代 的限制 , 课文 的
半个 多世 纪以来 , 国对外 汉语教学事业 在学科建设 、 我 教材建设 、 师资建设诸 方面 都取得 了很 大 的成绩 , 但也面 临着 很多挑 战。 在众 多的挑 战中 , 外汉语教材 的编写无疑是 我们所 面临的最大 的挑战之 一 。 对 本文拟在 爬梳历 史的基础上 , 对
我 国对 外 汉 语 教材 所取 得 的 成 绩 及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总 结 和 反 思 , 望 能 对 未 来 的对 外 汉 语 教 材 的 编 写 提 供 镜 鉴 。 希
一
、
2 O世 纪 5 0年 代 以来 对外 汉 语 教 材 编 写 的简 要 回 顾
据 李 泉 研 究 , 中 国 的教 材 编 写 始 于 15 新 9 0年 第 一 批 东 欧 留学 生 来 华 。 初 的对 外汉 语 教 材 足 为 满 足 教 学 急 需 而 编 写 最
的散篇教材 , 特点是对话 体课 文 , 法现象用英语和俄语加 注。 语 第一 部铅印 的教 材是《 语法教材 》 特点是 以语法 为纲。 中 , 新
语 学 习者的 实际需 求。 以此为基础 , 我们 才可能编 写 出能够最 大限度 满足各 国汉语 学 习者需要的对外 汉语 国别化
教 材 。 论是 在 政 府 层 面 , 是 在 专 家学 者 看 来 , 无 还 在教 材 体 系建设 中 , 发 国别 化 的初 级 汉语 教 材 已成 为 当务 之 急 。 研 [ 键 词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对 外 汉语 教 材 ; 材 体 系 ;国别 化 关 教 [ 图 分 类 号 ]H15 中 9 [ 献 标 志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 7 9 2 1 )4 0 3 — 4 文 0 1 4 9 (0 10 — 0 1 0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国别化的路径

泛 赞誉 。虽 然取 得 了一 些成 绩 , 但 总体 而言 , 汉语
阅读 教 材编 写方 面仍 然 比较 薄弱 , 教 师 与 学 生普
经 是第 1 O次印刷 了 。此外 , 《 成 功英 语 阅读策 略 》
国国 内的汉 语教 学 , 属 于 汉 语作 为第 二 语 言 的教 材 。而 在 国外 学 习汉 语 , 属 于 汉语 作 为 外语 的教 学, 由于 语 言环 境 不 同 , 国别 不 同 , 因此 原 先 在 国 内通行 的汉 语教 材现 在 明显 “ 水 土不 服 ” 。汉 语教
如何 做 到 阅读 教 材 的国别 化等有 所启 迪 。借鉴 国
Di a n e L a p p ; J a me s F l o o d 吕 良环 ( 主编) 技 能 训 练 为纲 初 中生 、 高 中 生
国外 出版方 国内引进方
英 国汤姆森学 习出版集 团 外语 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美 国培 生教 育集 团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二) 《 积极 英语 》 的结 构
际上优 秀 的外语 教 材 编 写 理念 与编 写 模 式 , 这 也 是加 快 汉语 阅读 教材 国别化 的一 条相 对便 利 的路
材 的 国别 化 正受 到越 来 越 多的关 注 。
我 们知 道 , 语 言 教 学发 展到 一定 阶段 以后 , 分 技 能教 学是 一 个 方 向 , 汉 语 教 学 也 不 例 外 。本 文
( 下 文简 称 “ 《 成功 英语 》 ” ) 2 0 0 4年 6月初 版 , 当年 9月 就进行 了第 二次 印 刷 。
遍 反 映 汉语 阅 读 教 材 好 用 的 并 不 多 见 。相 反 , 英 语 阅读教 学 由于历史 悠 久 , 研 究 基础 雄厚 , 无 论是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综述

1. 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 ;2. 教材 上说,文化内容的选择取决于对文化的定义。目前,
使用对象的涵盖面比较宽,但缺少定位准确的教材 ; 学界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李泉等指出,
3. 教材的内容相当宽泛,但缺少科学、规范和系统 ; 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接受的对“文化”的定义
年合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I、II)、余 题进行了探究。就文化要素而言,对外汉语文化教材
宁的《中国视点》、史迹的《文化全景》等 。 [10]
的主要问题是多侧重于传统文化的介绍,缺乏对当今
林珍华以三家出版社为例,对国内对外汉语文 社会生活文化的关照 ;叙述科学但缺乏趣味 ;以专题
化类教材在 2007 年的出版数量进行了统计,其中, 方式叙述的文化类教材与中国大学生所使用的文化类 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 36 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 教程并无实质性区别 [2]。
关键词 :汉语教材 ;文化教材 ;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汉语教学必然会同时伴 是“以文化项目为纲,一切围绕文化项目进行”,他
随着文化教育,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特别是由 认为这种教材不适合用于基础语言教学的阶段,因为
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需要重 对语言要求太高 ;一种是“以语言形式为主,与文化 视跨文化交际问题,汉语教师也需要有文化的头脑 [1]。 项目紧密结合”,他认为这种教材比较适合初学阶段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一样, 使用 [3]。赵金铭指出,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所
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相混淆;对“文化”的范围和“文 更为简洁的描述 :“文化就是语言习惯,文化就是生活 化教材”的体例缺乏共识。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 习惯,文化就是风俗习惯”[4]。之后,李泉等从外国
汉语国际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汉语国际教学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汉语国际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汉语国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汉语国际教学质量的策略,旨在为汉语国际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学;实践研究;问题;策略一、引言汉语国际教学是指在我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针对非汉语母语者进行汉语教学的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学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汉语国际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从汉语国际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汉语国际教学质量的策略。
二、汉语国际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汉语国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降低了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枯燥汉语国际教学的内容较为枯燥,教材和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汉语国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应对各种教学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4.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汉语国际教学中,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分依赖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汉语国际教学质量的策略1.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实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学习背景等因素,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论

第三、中介语有自己的语言规则,学习者不是随 意地使用这种规则,而是有意识地创造性地使用 这些规则。因此,中介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四、从总体上看,中介语是一个随着学 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 系统。
第五、中介语既具有总体特征,又带有明 显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可以根据学习 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 语言习得类型以及不同的教学组织等来划 分出不同的群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论
第一节 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 一、语言教学理论研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
就有西域各国的贵族子弟来长安学习汉语。世界 上第二语言的教学从公元2世纪也已经开始,但第 二语言教学的经验状态却一直延续到近代。从近 代开始,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才精彩纷呈,蔚为大 观。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四种理论:语法——翻译 理论、行为——结构主义理论、转换生成语法— —认知理论、交际教学法理论。这四种理论在第 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 学评估等领域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母语对目的语影响的角度谈谈“洋腔 洋调”产生的原因
所谓“洋腔洋调”,是指外国学生在用汉语进行 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所出现各种各样的语音语调错 误。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时的“洋腔洋调”,是 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主要是在目的语学习 过程中由于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而产生的。
用母语语音代替目的语语音的现象,是“洋腔洋 调”最直接的表现。
(三)课堂教学技巧的选择和使用
1、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技巧。 2、选择交际性强的技巧。 3、优先选择节省时间的技巧。
第二节 汉语水平考试研究
一、汉语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二、汉语水平考试的分数等级 主干HSK(基础)、初中等HSK和高等HSK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汉语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越来越多的国外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愿意加入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来。
但对于我国来说,走出国门进行教育与教来华留学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汉语教育提倡“国别话”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在不同国家教学汉语,当地的语言文化、接受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对外的教师应该对其教材进行研究并依据当地人的学习思维来制定教学方法,而且对于师资力量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难题。
本文从对外汉语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现在汉语国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让汉语国际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世界涌出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汉语文化底蕴深,且并不是一门非常容易学习的语言,所以国外的人们想要学习汉语靠着自学是很难真正熟练的掌握汉语的说法。
而我国也从“对外汉语教学”一步步走向了“汉语国际教育”,我国提倡“国别化”就是指要去各国教汉语,国外学习中文就像是一门选修课一样,国外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语言,并不只是中文,而对于一些不是学生但对中文感兴趣的人,我国在国外也兴办了许多做孔子学院。
那么,推行“国别化”有哪些要求呢?本文对国外汉语现状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国外中文教学现状(一)国外中文教学形式1、中文作为选修课在国外的很多学校中都开设外语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一门外语进行学习,比如学校设立的日语、中文、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中。
学生可以自行选修一门科目。
对于选修课程来说,一个班集体中不会有太多的人数,课时也不会很多。
2、中文作为AP课程AP中文指的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目,学校鼓励学生学习中文,并在学习一定的中文基础时,能够参加AP考试,在通过AP考试后,便能够折抵大学的学分,可以免修大学中文课程。
3、过渡性双语教学这种教学多在国外小学推行,并且对位华裔使用的教学形式。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研发几个问题的思考

二 “ 教材 ” 的观念
众 所周 知 , 言“ 语 教材 ” 的定义 有狭 义 和广 义之 分 。狭义 的“ 教材 ” 课 程用 书 或 教 科 指 书 。Rcad 等学 者认 为 , 程 用 书 (or bo ) 语 言 教 学 中使 用 的教 材 , 常 为 系 列 i rs h 课 cus ok 指 e 通 教材 中的一 册 , 含 某 一 特 定 类 别 与 水 平 的学 习 者 所 需 的 所 有 教 学 材 料 ( i ad 包 Rc rs& h
习的任何材料” T mi o , 9 82 , ( o l s 19 :)包括磁带、 nn 录像 、 光盘 、 词典 、 语法书 、 读物 、 习册 、 练
・
1・
复 印 的练 习 , 可 以包括 报纸 、 品包装 、 片 、 母语 者 的实况谈 话 、 师 的讲授 、 还 食 照 操 教 写在 卡 片上 的学 习任务 、 生 的讨 论 , 学 等等 。换 言 之 , 教材 ” 以是 “ 目的 地 用 于增 长 学 习者 “ 可 有 的语 言 知识 和 ( ) 或 经验 的任何 材料 ” o l sn将 这种 宽 泛 的教 材观 念 称 之 为 “ 用 观 。T mi o n 实
《 外华文教育) o 9年第 2期 ( 海 2o 总第 5 期 ) l
关 于对 外汉 语 教 材 研 发 几 个 问题 的思 考
芦 伟
提要 本文从狭义与广义的教材观念 、 用教 学大纲与教材的本土化、 通 教材编写 的创 新 与现代 化 三 个方 面 , 就信 息 时代 汉 语 国际推 广新 形 势 下 对 外 汉语 教 材研 发 的 几个问题进行肤 浅的思考, 出必须更新教材观念和编写理念 , 指 在需求分析与 中外合 作 的基 础上 实施 本 土化教 材 的编 写 , 用 高新技 术 实现 教 材研 发过 程 与 结果 的创 新 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的专家学者 已经意识 到 对外汉 语教 材 国别化 是 大势
所 趋 , 写 国别 化 、 土化 对 外 汉语 教材 是 当 务之 急 。 编 本 那 么 , 外 汉 语 国别 教 材 编 写 的 切 入 点 在 哪 儿 呢 ? 牟 对 岭认为 , 确界 定学 习者 的背 景特 征是教 材 编写 的关键 。 准
但是 “ 我们 现有 的教 材 , 乎 都是通 用 式教 材。这种 几
情 况 难 以 满 足 不 同 国 家 、 同 母 语 、 同 学 习 环 境 的 学 习 不 不
者的不同要求 ” 。当前能 够适应 各种类 型 、 种层 次 的 … 各
如何体现汉语 教学 与汉 字教 学 的关系?这 也是 比较 突出
一
了僵局 , 一方面 母语 教师 国外教 学经 验不 足 , 对本 地文化
社 会 不 够 了解 , 以摆 脱 固有 模 式 ; 一 方 面 , 外 本 土 教 难 另 国 师 又 缺 乏 专 业 知 识 和 对 于 汉 语 的 了解 。 现 在 许 多 汉 语 教
材只起到简单 的翻译作 用 , 能贴近外 国人 的思 维和生活 不
行教材 编写时 , 针对其 不 同学 习特点 , 应将教 材分 为传 统 教材与非传统教材 。非传 统教材应是 短期教材 , 教材 内容
应 满 足非 常 规 学 生 最 迫 切 的 学 习 需 要 , 不 用 听 、 、 、 而 说 读
的用法和语体风 格 ; 成语 的注释应 说 明文 化 内涵 和寓 意;
以上 这 些 问 题 成 为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国别 化 过 程 中 比较 难 处 理 的问 题 , 没 有 把 这 些 前 期 工 作 和 研 究 做 扎 实 、 在 做
“ ” 用 的基 本步 骤 , 使学生 逐步 掌握 汉字 的形 、 、 及用 音 义
法 。短期 学 习 者 应 “ 认 不 写 ” 专 业 学 习 者 应 “ 认 少 只 , 多 写 ” 而 针对 学 习 第 二 语 言 的 青 少 年 儿 童 , 应 本 着 “ 认 , 则 先
的社会文化因 素 , 以及如 何体 现这些 社会 文化 因素 , 也是
汉 语 国别 化 教 材 编 制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重 要 问 题 。
4 教 材 编 写 者 本 身语 言 文 化 状 况 的 制 约 . 教 材 的编 写 , 别 是 如 何 实 现 其 国 别 化 和 本 土 化 陷入 特
学习者的年龄 、 裔特 征 和文化 背 景 , 应该 是教 材 编写 族 都 需要首先考虑 的元素 。在编写 教材过程 中, 只有转 变以
往 的 “ 教 师 为 中心 ” 理 念 , 立 “ 学 生 为 中 心 ” 理 以 的 树 以 的 念 , 材的国别化问题才真正具备现实操作的可行性 。 教
对 中 国专 有 名 词 的 注 释应 提 供 必 要 的文 化 信 息 , 量 帮 助 尽 外 国学 生 了 解 中 国 文化 , 在课 文 选 择 上 也 尽 量 选 取 贴 近外
3 合 理 进 行 语 言 与 文化 的 融合 .
根 据 汉语 学 习 者 的 不 同 母 语 背 景 、 同 层 次 、 同 类 不 不 型 和 不 同 目的 , 制 针对 性 强 的对 外 汉语 教 材 。 编 根 据汉 语 学 习者 的 不 同 母 语 背 景 , 以 区 分 为 英 语 国 可 家 的汉 语 教 材 和 日本 、 国 、 南 、 挝 、 度 尼 西 亚 等 国 韩 越 老 印 家 的汉 语 教 材 。但 是 , 国 、 大 利 亚 和 英 国 虽 然 同 为 英 美 澳
透彻之 前 , 以编 出真 正 有 适 用 性 和 针 对 性 的 国别 化 难
教材 。
后描 , 先描后写” 的原则。在具体 的汉字教学 中, 应将汉字 作为完 整 的系统 进行 教学 , 识汉 字时并 不逐 一辨 认笔 认
画 , 是 整 个 形 体 去 认 识 。 由此 , 金 铭 提 出 基 础 汉 语 教 而 赵
的 问题 。
3 怎 样 处 理 语 言与 文 化 的 关 系 .
汉语学习者的教材仍然缺乏 , 一些专 业课程 的教材 急需完
善。2 0 0 9年 1 2月在厦 门大学召开的汉语 国别化教材 国际 研讨会以“ 探讨 面 向各 个 国家 的国别化 汉语 教材 、 现汉 实
语 教 材 建 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 持 续 发 展 ” 主 题 , 引 了 国 内 外 本 领 域 为 吸
教 育 研 究
重 庆 与 世 界 21年第2 卷第8 01 8 期
Th o l & Ch n q n Vo. 8 No 8 2 e W rd o g ig 1 2 . 01 1
对 外 汉 语 国别 教 材 建 设 研 究
衣 玉敏
( 金陵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 南京 20 3 ) 10 8
国际 合作 的 形 式 , 教 材 贴 近 外 国人 的 生 活和 思 维 习惯 。 使
关键 词 : 外 汉 语 教 材 ; 别化 ; 土 化 ; 际合 作 对 国 本 国 中 图分 类 号 : 9 . H15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1 1 2 1 ) 8— 0 7— 3 10 7 l (0 10 0 5 0
摘要 : 现有 的对外 汉语教材 几乎都是通 用式教材 , 种情 况难 以满足 不 同国家、 这 不同母语 、 同学 习者的 不同需 不 要 。针 对汉语 学习者 自身的情况与需求 , 写本土化 、 编 国别化 对 外汉语教材是 当务之 急。具体措施 为改 变以汉 语 为本位 的编 写角度 , 突出教材的 实用性和针对性 ; 可适 当在教 材 中置入 文化 因素 ; 实现教材 的立体化 ; 可采 用
生对汉语 的理解 , 对他们的汉 语学 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
海外汉语国际推广分 布于不同 的文化 区域 , 尤其需要
顾 及学 习者 的文化背 景。语言 和文化在 汉语教 学 中是相 互依赖 , 不可分 离 的, 因此 在汉语 教材设 计 中应 适 当地植 入文化因素 , 使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比如在教材 的外 文注 释 中要 体现 出词在具 体语 境 中
5 8
重
庆
与
世
界
日益 明 显 。并 且 , 材 种 类 也 有 立 体 化 的 趋 向 , 教 即教 材 还
理 , 的学生根本就不教汉 字。他提出在汉语教 学中应适 有
时 进 行 “ ” “ ”的 分 与 合 , 循 “ ” “ ” “ ” 语 和 文 遵 认 、描 、 写 、
要有相应的练习 、 工具 书等方 面的配套 , 成另一 个层 面 形 的立体化。
非 常规 学 生 , 者 通 常 指 常 规 学 校 的 学 生 , 者 指 一 般 的 前 后
对外汉语教材 一般会 涉及 大量有 关 中国社会 、 化 、 文
历史的知识 , 国学 生学 习汉 语 的过程也 是他们 熟悉 、 外 了
解 中 国社 会 、 化 、 文 历史 的 过 程 : 这个 过 程 必 然 会 促 进 学 而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中起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2 怎样 处理汉语教 学与 汉字教 学的关 系 .
“ ” “ ” 关 系 问 题 向 来 具 有 争议 , 汉语 教 学 过 语 与 文 的 在 程 中 以何 种 方 式 在 何 时 引 人 “ 字 ” 学 ? 在 教 材 编 写 中 汉 教
社会人 士 , 游景点 的出租 车司机 、 如旅 旅馆前 台接待 、 餐馆 服务员等 , 他们通 常有 自己 的职 业 , 能专 门进行汉 语学 不 习, 其学 习汉语的 目的通 常是出于工作需 要。这两类学 习
者 具 有 不 同 的 学 习 性 质 、 习 目标 与 学 习 方 式 , 学 因此 在 进
目前 不少 教材 考虑到市场 的需 要 , 在定位上 既面 向国
内 , 面 向 国外 , 谓 的 “ 用 性 ” 也 所 通 的教 材 , 实 也 就 失 去 了 其 教材 的针 对 性 。 如 何 在 教 材 的 针 对 性 和 通 用 性 之 间 寻 求
一
个 平 衡 点 , 汉 语 教 材 编 制 中 最 突 出 的一 个 问题 。 是
习 惯 , 果 不 了 解 当 地 的语 言 、 化 、 会 情 况 , 无 法 真 如 文 社 就 正 地 写 出 适 合 汉语 学 习 者 的 本 土 化 的 教材 J 。
5 教 材 立 体 化 的 趋 向 .
、
对 外 汉 语 国 别 教 材 建 设 中 遇 到 的
问题
在 对 外 汉 语 国别 化 教 材 编 制 过 程 中 , 不 可 避 免 地 遇 会
和障碍 , 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
1 突 出教 材 的针 对 性 .
这种处理方式 是符合 汉字 和汉语 教学规 律及学 生类 型特点 的, 可以在教材编写 中采纳他的主张 , 另外 , 教材编 写 中还要较好地处理 由拼音到汉字 的过渡 , 抓住 汉语最 根本的“ 字一词一句 ” 征 , 高学 生 的语言 自主生成 能 特 提 力, 并针对各类 学生 的不 同特点进 行 任务性教 学设计 , 在 教学设计 中体现兴趣性与成就感 , 减轻学生 的学习压力。
收 稿 日期 : 1 一 7— 9 2 1 O 0 0
基 金项 目 : 陵科 技学 院博 士科 研基 金 资 助项 目(i 2 0 0 ) 金 jb一 09 4 。 t 作 者简 介 : 玉 敏 ( 9 8 ) 女 , 士 , 师 , 究 方 向 : 言 学 、 用语 言学 。 衣 17 一 , 博 讲 研 语 应
语 国家 , 但学生 的学习 习惯和 文化 习惯 也有 很大 的不同 , 应该从宏观和微 观等诸 方面 研究他 们在语 言 习得 方面 的 差别 , 并在教材编 制中考 虑到这 些差别 , 能使汉 语教材 才 真正具有 针对性 。 汉语学 习者 因为学 习 目的不 同可 以分 为常规学 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