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行为选择讲义(doc 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行为选择讲义(doc 6页)

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行为选择

孙天一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编辑

200801413040)

道德品质是体现一定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已经成为个人性格要素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行为主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对行为自觉认识和选择的过程,是一个由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即构成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品质的形成要注重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和促进道德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品质问题在伦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的构建﹑道德教育系统的形成﹑道德评价活动的进行﹑道德修养的践履,其最终目的不外乎是要使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人内在的自觉道德意识,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品质。正由于道德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就在于崇高道德境界的形成及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因而它在伦理学体系中的独特性地位为历代伦理学家所重视,并愈来愈引起当今人们的关注。

一、道德品质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道德品质,“是体现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已经成为个人性格要素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同时,它也是人的稳定的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比较一贯的心理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直接表现出社会普遍道德要求和人的独特个性的结合,体现出个人的鲜明意志,所以,道德品质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刻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面貌。

一般说来,道德品质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道德品质不仅指凝结在个人性格要素中的主观心理意识,而且还包括道德行为的稳定性特征。人们若想具有某种道德品质,不仅要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所认识和理解,而且必须在此基础上付诸行动,并在不断重复的活动中养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变成自身的内在需要,这样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形成。

第二,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意志的结晶。人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习惯或习性,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动的过程,是审慎的凭借意志的选择而得的习性,它不是自然形成的一般生活习惯,更不是“兴趣”“﹑感情”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行为的每一场合和每一时期,都能凭借一定的判断和选择,凭借自觉意志控制和处理感情与行为的结果,是一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

第三,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相依相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有什么样的原则;有什么样的原则,就有其相对应的品质。正如美国伦理学家弗兰克纳所说,每一种原则都有一种名称之相同的道德品质相对应,它具有符合该原则的行为表现的倾向和意图;而对于一种好的道德品质来讲,都有一个原则规定体

现该原则本身的那类行动。原则和品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分离,都会成为“无力量的原则”或“无原则的力量”,导致道理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要求与道德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要具备某种道德品质,道德主体首先就必须对社会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道德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应当首先掌握一定的有关善恶是非的道德知识,这是具备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产生道德情感的依据,是进行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和决定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因此,道德认识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

前提和基础。

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但是仅有道德认识还不能自然而然地化为道德行动,形成道德品质。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动,这中间还有一个由此达彼的关键环节,就是道德信念的形成。所谓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道德要求和道德义务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所形成的发自内心的一种坚定信心和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热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它在道德内化过程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使一个人能够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出行动的抉择,并在道德行为整体中坚持一贯,自觉地培养和造就自己的道德品质,因而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

把认识和理解了的道德原则规范,坚定不移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来,使这些原来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原则规范通过个体自己的持续不断的行为表现出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这样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就得到了巩固,凝结为道德品质,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

通过对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只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外因,要使客观品质,还必须依靠个人主观的努力,通过加强自身的锻炼和修养,加强道德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来实现。这种自我约束并不是被动强迫的,而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活动,是对自我的超越,是一种理性的自觉、行为的自主、灵魂的塑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依附于计划,依附于行政命令,依附于权力,缺乏主体意识,缺乏主体性,其道德选择方式大多属于“权威型”,因而人们违背道德规范的推动力也相应很小。但是这种社会道德状态是建立在比较脆弱的基础上的,也是以牺牲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为代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利益差距逐渐扩大,道德失范不断加剧,从而加剧了道德冲突,带来了伦理道德的混乱和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主体道德品质修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不仅如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也对克服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如求利之心的恶性膨胀等),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当然,消除市场经济的一些负效应,需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规体系来实现,但加强人们道德品质修养对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也不应忽视。

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根本上来说,应主要解决好以下两个大问题。

第一,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规范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起点和前提。所谓道德认知,“是指行为主体对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