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第四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篇第1章第4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文化即指书法本身的文化性和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包括技法的哲理性、内容的诗意性、印章的渲染性等。通过由点而线的书写产生的笔画,却有一种力的运动意味,使一个个体现了自然形体结构规律的文字,产生了俨若筋骨血肉的审美效果。
有人说:“书法是哲学的艺术。”这个说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在书法的技法中却包含了一种辩证美的内涵,体现了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线条艺术,创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妙境界。线条在形态上表现出长短、曲直、大小、方圆、正斜,字形有一疏一密、一虚一实、一方一圆、一大一小、一离一合、一巧一拙的矛盾统一……有矛盾,才生动,有生动才会产生艺术。当然,书法艺术的哲学意味并不只限于技法,在书法的形式图像、气韵境界和人格修为中也表现为哲学之思。如果点画拙劣,线条粗俗难看,很容易暴露轻浮浅薄、华而不实的老底。
内容的诗意性,既表现为文字的准确性与文学性,又表现为内容的诗意与书法的情韵相互贯通,所以文学语言和书法线条有密切的关联性。文字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用字的准确性并不那么简单,一方面是文字的准确性涉及文字学的功底;另一方面是书法字法的准确性涉及书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用毛笔书写古代经典、诗词曲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总能从中找到一份情思,或从经史子集中找到先人的哲思,或从李杜苏黄的诗文中找到书法创作的灵感。
“方寸之间大乾坤,字字重千金。”印章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空间。另外,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既表示郑重,又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李岚清在《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中提出了“石言志”的观点,将自古到今的篆刻雅趣、闲趣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玉石之外别有洞天。印章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幅书法作品,白纸黑字加上一个红印章,便使人从中感受到书法文化的魅力。
总之,书法文化是一条长河。考古学家可以从出土文物上的墨迹直接断定它的年代,因为中国书法和一定的历史年代有着直接的历史关联。比如甲骨属于商周,大篆属于春秋、战国,隶书属于两汉。一部书法史,同时又是一部人文史,艺术创造和探索体现多种可能性。书法还可以再现时代的气象,“二王”清新潇洒的书风和当时贵族阶层喜欢清谈、崇尚玄学相关,颜真卿的浑厚书风和盛唐开放、大气的社会风气相吻合。
1.下列对“书法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文化既指书法本身的文化性,也指书法背后隐藏的文化元素。
B.书法技法中包含一种辩证美,所以书法也被称为哲学的艺术。
C.书法作品上加盖印章,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体验。
D.书法作品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直接的关联,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墨迹直接推断它的年代。
【答案】B
【解析】B项,从文中第二段的“这个说法虽然不够准确”可知,“书法也被称为哲学的艺术”错误。
2.下列不属于“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A.印章可以使书法作品增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B.印章可以调整书法的重心,补救空间。
C.印章可以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还可以起到防伪作用。
D.印章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D
【解析】D项,说的是印章本身的特点,与“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无关。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的形式图像、气韵境界和人格修为表现出书法的哲理性,所以书法艺术的哲学意味和技法并无关系。
B.书法家在书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总能从中找到一份情思,这就是书法的诗意性。
C.作者引用“方寸之间大乾坤,字字重千金”是为了说明书法的魅力。
D.书法可以再现时代的气象,我们从书法作品的风格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
【答案】D
【解析】A项,从文中第二段的“书法艺术的哲学意味并不只限于技法”可知,“书法艺术的哲学意味和技法并无关系”错误。B项,“这就是书法的诗意性”太绝对,从第三段可知,书法的诗意性除了表现为内容的诗意与书法的情韵相互贯通,还表现为文字的准确性与文学性。C项,从第四段可知,引用“方寸之间大乾坤,字字重千金”是为了说明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文艺创作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拿着遥控器调来调去就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花大价钱去剧场看演出,看完了却一点印象都没有;各种评奖活动满天飞,得奖的文艺作品听起来却很陌生;文艺作品叫好的不叫座,叫座的却难以叫好。
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即所谓文艺精品与人民满意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从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文艺精品的生命在哪里?文艺精品到底为谁而生?《人民日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文艺精品:为人民而生》,对文艺圈以评
奖为目的,为“精品”而“精品”的不良倾向进行了批评。文章指出:精品的生命在人民和生活中,唯有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才能创作出精品。
这篇文章正中当前文艺创作的“软肋”。比起全国人民看“八大样板戏”的年代,现在的娱乐形式的确有了质的飞跃。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艺工作者生活、创作条件日益改善的同时,文艺精品却少了,能引起公众共鸣的好作品就更少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一直以来,关于文艺精品的标准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精品是大投入、大制作的高雅艺术,有人认为精品是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赚钱之作,还有人认为获奖的就是文艺精品。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有一点却恒久不变,那就是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并获得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精品”。这是检验文艺精品的唯一标准。
可见,文艺创作不仅是艺术水准、表现能力的问题,更是创作态度的问题。有人定义自己的艺术“就是给少数人看的”,一味追求“新、奇、怪”,表达方式和作品内容与历史及现实严重脱节,不考虑多数人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有人进行文艺创作则完全是为了获奖,迎合少数评委的欣赏倾向,或脱离实际,搞“高、大、全”,或作假歪曲,专门描写落后、庸俗甚至腐朽的东西;有人还将所谓的高雅艺术与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对立起来,无形中助长了文艺圈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生活的不良风气。可以想见,抱着上述态度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无论如何红极一时,终究都会因为其缺少生活土壤的滋养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而难以持久,因而也就无法成为文艺精品。
因此,在当今时代,要创作出文艺精品,不仅要追求较高的艺术水准,更要汲取群众的智慧,倾听群众的声音,还要赋予文艺作品以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采用被大多数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表达方式。只有切实表达人民的愿望,踏踏实实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才可能创造出具有蓬勃生命力和传世价值、艺术家和人民群众一致认同的文艺精品。
(有删改) 4.下列表述,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两项是()
A.文艺圈以评奖为目的,为“精品”而“精品”是一种不良倾向。
B.相对于“样板戏”时代,当前的娱乐形式的确有了质的飞跃。
C.文艺精品指的是大投入、大制作、高收视率、获奖的文艺作品。
D.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人民,才能创作出能够让人民持久喜爱的精品。
E.高雅艺术与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并不对立。
【答案】AC
【解析】A项,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而是《文艺精品:为人民而生》一文的作者的观点。C项,从第四段的“有人认为精品是大投入……”可知,C项并非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