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滞后长短的因素:
• 在模仿滞后中,反应滞后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企业家对新技术的认 识以及决策意识; • 掌握滞后的长短取决于引进技术国家吸收新技 术的能力,如科技人员素质和配套设备水平等; • 需求滞后的长短则取决于两国间消费水平的差 距,消费水平在这里的作用十分重要,有了一定 的消费水平,才有了对新产品的消费,也才有了 该类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引进。
• 第三阶段,欧洲替代美国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地。 在这个阶段,欧洲国家开始成为新产品出口国,美 国在新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发展中国 家的新产品需求市场开始为欧洲国家所控制。 • 第四阶段,新产品进人标推化阶段。美国成为净进 口国,欧洲国家成为新产品的供给者,发展中国家 在贸易保护政策下开始生产新产品。在这个阶段, 欧洲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竞争优势明显,并彻底挤 垮美国,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并在高成本状态下自给自足。 • 第五阶段,欧洲的竞争优势下降,发展中国家成为 净出口者。在这个阶段,因为新产品的生产已经完 全标准化,欧洲国家的竞争地位削弱了,发展中国 家则凭借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不断降低成本.扩 大生产规模,并逐渐成为净出口者,到这里为止, 制成品贸易完成了一个周期。
• 受生命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制约的原料的国际贸易有着自 身的特点: • 初期,自然资源蕴藏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原 料出口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达国家是原料 的主要进口国。 • 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原料替代 品的出现,经济发达国家不仅减少了原料的 进口,反而还向国际市场供应各类合成原料。 • 例如,化纤原料取代棉麻原料,已在当今的 世界市场上成为了各种纺织产品的主要原材 料。在化纤的生产与出口中,技术先进的发 达国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 2、消费结构的相似性。这是用林德的 偏好相似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发生 的原因。不同国家需求偏好的相似性 以及由此形成的消费结构的相似性, 引起了产业内贸易的大量发生。
• 3、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效益,是指企 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降低 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该理论认为,企 业将销售市场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可 以大大提高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 低生产成本。
3、标准化产品阶段
(1)标准化生产使技术竞争减弱,成本竞争加强。 生产成本尤其是工资水平成为了生产布局的主要 决定因素。 (2)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理想投资场所。 尤其是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在这类产 品上发展中国家更具优势。 (3)产品返销美国。如果出现了这种生产布局的 调整,美国国内便会压缩这类产品的生产,改为 从国外进口价格更便宜的产品。
• 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弗农、赫希、 威尔斯等人进一步分析了制成品贸易流向。 因此,技术交错发展论又被称为制成品生 命周期理论。
• 第一阶段,新产品处于创新时期。美国生产全 部的新产品,并向欧洲出口。在这个阶段,新 产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随着生产规模 的扩大,新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扩大,新产品 的销售市场也从国内扩展到发达的欧洲国家。 • 第二阶段,新产品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欧洲开 始生产新产品。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 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阶段,新 产品生产的技术差距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同家之 间逐步缩短,欧洲不断扩大新产品的自给能力。 美国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增强竞争力,同时 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三、原料周期说
梅基和罗宾斯在1978年将此理 论运用于对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 原料贸易的分析,提出原料贸易周期说。
• 该理论认为,原料的生命周期特点与工 业制成品是很不相同的,从而使原料的 国际贸易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他们把 原料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需求产生的繁荣阶 段”。在这个阶段,生产的发展使原料 的需求迅速增加,原料的价格也急剧上 涨。(工业革命使得煤炭价格大涨)
其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图 3 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波特菱形) 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 生产要素 需求状况
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
(二)产业内贸易的测定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受到三个 主要因素的影响
• —是与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关 • 二是与该产业部门的成熟程度有关 • 三是与产业部门的划分有关
(三)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
• 1、产品的差异性。这是从生产方面来 看的。由于进行国际贸易的各国企业 通常不是处于纯粹竞争的条件下,而 是处于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使各 国的产品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比如录 像机,各国生产的录像机在功能、外 型、质量等方面各不相同。
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要素增长贸易理论(自学)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原料和产品的 周期性变化来分析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主要分为三类:
(一)技术周期说 (二)原料周期说 (三)产品周期说
一、技术周期说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波斯纳(M· Posner) A· 他认为,科学技术在形成国际贸易格局的比较利益 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 发生原因的解释。
棕榈。
第二节 要素增长贸易理论
(自学)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当代社会大量存 在的各国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分析和 解释的一种理论。
(一)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所谓产业间贸易,是指各国以不同的 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的交换,比如 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换。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彼此交换 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 的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 产品的行为。
2、成熟的产品阶段
(1)需求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由于消费的 示范效应,美国国内的需求增长很快,国外的需 求也明显增加。需求的增加刺激着生产的发展。 (2)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者增多。由于技术已成熟, 研究开发要素已不重要,国内很多生产者涌入这 一部门,市场竞争明显增强。此时,生产技术已 开始扩散到别的国家。 (3)由于外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使美国的出口日 益减少。
以橡胶为例:
第一阶段(1885-1910年)汽车工业的 发展使天然橡胶价格上升78%,巴西和 非洲占据着世界产量的61%;
第二阶段(1910-1940年)马来西亚、 印尼、斯里兰卡等新的橡胶来源国已占 有世界产量的92%,使价格稳中有降; 第三阶段(1940年之后)人工合成橡胶 占世界橡胶的消费量由1940年的20% 上升到1970年的70%。致使马来西亚改种
第二个阶段为“需求和供给来源的 替代阶段”。由于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上 涨,一方面消费者(进口国)会去寻找 较为便宜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又会促使 更多的国家开发该项原料,供应世界市 场。这种供求的变化使原料价格上涨的 趋势得到抑制,并逐渐出现下跌势头。 (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相互替代)
第三个阶段为“合成或研究与发展的介 入阶段”。在研究与发展中,人们一方面研制 出了能够替代初级原料的合成代用品,另一方 面也发现了节约使用初级原料的新方法,这样, 初级原料便从兴旺期进入了生命的末期。(例 如欧洲研究出了用压缩空气驱动的汽车,以及 核能、风能的使用)
二、产品周期说
• 产品周期说是由雷蒙德· 弗农(R· Vernon) 提出的,从科学技术迅速进步这个因素出 发,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进步 结合起来,以解释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 贸易格局变化原因的理论。 • 这一理论可以细分为两种:三阶段论和交 错发展论。
第一种:三阶段论
• 弗农认为,随着美国所发明的新技 术的向外扩散,产品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美国与别国的贸易格局也 发生着变化。
第二种:交错发展论
• 当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技术发明国结束后, 随着技术的转移,这一产品的生命周期又会 在技术引进国开始和继续着。 • 例如,产品创新首先出现在技术水平最高的 美国,然后被发展水平接近的西欧国家学习和 模仿,继而又被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所学习和 模仿。 • 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就是这样一波接一波地从 发明国向其他引进国扩散和转移,新产品的 消费也逐渐在更大的范围里被各国所接受。 这就是技术交错发展论。
国 内 生 产 和 消 费 水 平
国内消费水平
出口
进口
国内生产水平 O 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产品发展阶段
图 2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美国的贸易格局
1、新产品阶段
(1)新产品的性能还不稳定。此时的产品还很不 完善,还需要反复的试验和改进。 (2)生产技术还没扩散。不很成熟的生产技术仍 垄断在美国企业手中,没有向外扩散。 (3)产品价格还很高。由于还没形成大规模生产, 成本较高,产品的售价也很高。 (4)产品主要是内销,也部分出口到发达国家。 此时,产品主要是提供给国内少数高收入阶层消 费。同时,也出口一少部分,供收入水平相近的 国家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