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艺术与汉文化
浅析南阳汉代画像石绘画艺术特点

动和气势的 美, 迅称赞南 阳汉画为 “ 鲁 深
沉 雄 大 ” 。
2楚 文化的灵动 。 飞扬在 造型艺术上的体
现
南 阳 在春 秋 战 国时 期 处 干 南 北 交 汇 之 地 , 很长 时 间内属于 楚国的 管辖 范围 。 在 因此 , 代 的 美 术 在 相 当 的 艺 术 造 型 因 素 汉
Sci nce e an Tech d nol ogy nn I ovaton i H e al r d
! Q:!
哮 朱 论 坛
浅析 南 阳汉 代 画像 石 绘 画 艺术 特 点
梁哲 王安 霞 ( 江南大 学 江苏 省无锡市 2 1 2 1 ) 42
摘 要: 汉代 的画像 石是汉代独特 的遣 型艺术 样式 , 艺术 形式本 身体 现 了鲜 明的美学特征 。它的绘 画特征在 中国绘 画吏上有着深远 的意 义和 极 高的美 学价 值 。情 节式的 圈像组 织方式 ,表 达 ”所知 ” ”所 赢 ”的遗 型思堆 .流动如 生的 乐舞 精神 , 些特 色使其 艺术形 这 式上竞溢 着张 力, 体现 出宏大气魄和 泽厚雄 强的时代精 神 。 关键 词: 汉代 画像石 艺术 绘 画 中圈分类号 :2 J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9 X( 0 9 O ( ) 2 7 0 1 7 —0 8 2 0 )5 b一0 1 - 1
汉 代 画 像 石 使 我 国的 绘 画艺 术 进 入 一 个 新 的 境 界 。在 我 国 美 术 史 上 , 正 形 成 真 比较 完 整 的 , 且 具 有 民族 特 色 的 刻 画 艺 并 术 , 画 像 石 的 出 现 在 我 国 古 代 艺 术 史 上 汉 是 有 一 定影 响 的 。南 阳 汉 画 像石 和 画 像 砖 是 我 国 汉 画艺 术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具 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南 阳 汉 画 像 石 构 图疏 朗 、 语 言 质 朴 、 意境 深远 、主题 浪漫 , 其泼 辣 、豪放 创 作 以 形式 彰 显 了 中 国传 统 绘 画 所独 具 的 民 族艺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作者:凌皆兵来源:《寻根》2018年第04期南阳汉代画像石较之于山东、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在艺术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笔者认为,南阳汉画像石在艺术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特色。
1.艺术风格:粗犷、豪放南阳汉画像石风格粗犷、豪放,它不像山东汉画那样注重刻画细部,也不像陕北汉画那样稚拙。
南阳汉画像石对各种形象的刻画,注重整体效果,不注意细部加工。
例如,对于人物面部的表现,着重刻出面部轮廓,而对眼睛、鼻子、嘴巴等面部器官则不太重视;对于动物的表现,着重刻画其形体特征,而对皮毛、头部不太注重。
但南阳汉画像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粗”上,而是粗中见巧,以动势取胜,以气势求胜。
人物画像,通过抬头、低首、躬身、屈膝等动作来表现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贵賤、尊卑鲜明可见。
动物画像,通过不同的身姿,显现出其所处的不同态势,或强或弱,或胜或负,或动或静。
在南阳汉画像石中,腾飞的龙、奔驰的虎及其他跳跃的猛兽都有一种强大的动势,有一种非凡的气势。
综观南阳汉画像石,具有一种粗犷的美、豪放的美,给人以洒脱无羁之感,是力量、运动和气势的美,鲁迅称赞南阳汉画像石为“深沉雄大”。
南阳汉画像石在粗犷、豪放之中显示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这种浪漫特色来源于楚文化。
众所周知,楚文化具有浪漫特色。
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南北交会之地,在很长时间内属于楚国的管辖范围。
因此,南阳汉画像石既有中原文化的庄重质朴,又有楚文化的浪漫瑰丽特征。
2.构图:疏朗、明晰南阳汉画像石的构图属于“疏朗型”,与山东、徐州汉画像石有明显的差异。
山东汉画像石构图密集,画面上很少留有空白,常常是上下分层,有些还左右分段。
南阳汉画像石没有繁密的位置编排,也没有分层分格的图案序列,更没有把不同题材的画面聚积在一起,而且是一幅画面只表达一个主题,给人以疏朗、明晰之感。
特别是南阳汉画像石的早期作品,画面上仅仅刻出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般不加任何补白、装饰。
南阳汉画馆游记

南阳汉画馆游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梦回千年的汉画博物馆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文化只能去南阳。
”汉画馆中的陈列,可以从侧面反映汉代文化的内容。
汉画博物馆离武候祠很近。
从武候祠出发向南,沿小路下坡直行就能到汉画博物馆了。
平时汉画博物馆游客很少,我到达时,就仅有我一个人。
汉画博物馆是一座仿汉建筑,面积不大却藏品丰富,是我国最大的汉画石刻专题收藏博物馆。
一进入大厅,一股浓浓的汉风扑面而来。
一尊汉刻避邪兽架在大厅中央。
这尊石兽要比在许昌博物馆看到的避邪略小,但是雕刻手法要简练粗旷的多,有一种野性和柔美的综合美,又古意盎然,令人不由驻足细品。
据说,这尊避邪唐宋两代的《后汉书》、《集古集》、《梦溪笔谈》等古典着作中已经被提到了,可见当时的人也非常重视这尊汉刻呢。
虽然现在这尊石兽已经残缺,但是虎头、凤尾、收紧飞翼和布满鳞片的腹部还是能清晰体现。
在汉代,生产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还能使用那么简单的线条来作成那么富有韵律的艺术品,当真令我这种现代人汗颜不已。
汉画馆分祥瑞厅、天象与神话厅、舞乐百戏和角抵厅几个主题大厅,所陈列的汉画都以这几个主题区分。
祥瑞厅大多以仙怪传说为内容,雕刻古拙粗放,苍劲豪迈。
天象与神话厅多以天文图像及传说为图案内容,甚至有当时的天文现象“日月同辉”以及嫦娥奔月等传说。
舞乐百戏和角抵厅中大多反映的是当时的世俗生活、风俗习惯等内容。
流传至今的汉画像实际上都是南阳地下诸多汉墓中的出土文物。
汉光武帝刘秀是南阳发迹的,当年刘秀与南阳郡内二十八位豪杰起事,推翻王莽创立了东汉王朝,后人称这二十八人是上天遣下的二十八星宿来助刘秀登帝的。
刘秀登帝,南阳作为福地,即大封特封,故此当年南阳多豪门。
大户人家生前奢靡,身后也要仿造身前生活进行厚葬。
画像石墓室开始出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汉画,说白了就是这些石墓室上的石刻艺术品(墓门及桅楹居多)。
南阳汉画与汉代历史名人

南阳汉画与汉代历史名人稿件来源:南阳日报李青友南阳是全国出土汉画像石最多的地域之一,也是两汉时期群英荟萃、豪杰辈出的地域之一。
南阳汉画所折射时代特征,与南阳汉代名人的出现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车骑出行图与光武帝刘秀在南阳汉画中,车骑出行图大量涌现,图中车辆大多是战车,驾车驭马之人及侍卫多佩带武器,怒马飞车,前,洋溢着尚武之风。
这里的尚武之风与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南阳,削平天下有着很大的关系。
民间流传的二十多是帮助刘秀打天下的二十八个南阳籍的谋士将领。
《剑桥中国史》中说:“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建立东汉政权实际上是南阳这个政治军事集团的胜利。
”东汉时期,帝国的军权大部分时间掌握在南阳人手里,大司马这一军权南阳人刘隆担任长达19年。
刘秀这个政治军事集团马上得天下的历史事实和南阳人对东汉军事权的控制,让尚识渗透在南阳的风俗中,大量出土的南阳汉画车骑出行图就是这一意识的具体体现。
天文画像与科圣张衡天文画像在南阳汉画中占的比例之大,数量之多,在全国其他地域是罕见的。
天文画像石的大量出土,说明代,南阳的先民们就开始观察宇宙,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对一些天文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南阳汉画中的彗星月合璧图,已经近似科学地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规律和日食现象。
被《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的南阳名人中,很通星象,知天文的。
汉末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躬耕南阳时,也研习天文,至今卧龙岗上还有其观星台遗址。
汉代研习天文的习惯,使这一地域积累了大量的天文经验,汉代天文学的集大成者张衡也就注定在南阳这个地方出许阿瞿墓志画像与医圣张仲景在南阳出土的众多画像石中,仅有一块是带有墓志铭的——许阿瞿墓志画像石。
从画面上看,许阿瞿生前的常快乐,可以推测他的家庭非常富足,但从墓志铭上可以得知,五岁的许阿瞿在东汉建宁年间,就被病魔夺去了为什么殷实的家庭挽救不了幼小的生命呢?原来,在东汉末年,一场大瘟疫持续了好长时间,这场瘟疫让无数人生命,许阿瞿应该是在这场瘟疫中夭折的。
南阳汉画像宴饮活动的艺术表达

LiteratureAndHistoryAllusions 文史典故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南阳汉画像宴饮活动的艺术表达文/朱震冬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宴饮活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极其重要。
南阳汉画像石,题材涉猎广泛,内容丰富多彩。
其中宴饮题材是汉画像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
为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宴饮;夸张;写实1 南阳汉画像石宴饮内容的多样性1.1 汉画宴饮中的食物汉高祖刘邦登基后,恢复礼法,采取修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减轻人民徭役税负。
这使得汉代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恢复提升。
河南南阳市七里园乡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描绘农夫正在田里劳作的场景,观察他背景中的农作物,应该是汉代广泛种植的粟。
现藏于南阳汉画馆中有一块《鼓乐宴飨》的汉画像石,展现了丰富的宴会饮食场面。
画面刻画盘中一条大鱼,在它的右上方有三只鸭。
下方刻画着两只双耳酒杯。
一根肉串位于最顶部,这说明汉代也出现了烤肉,肉类也是贵族常见的食材。
汉代人民好饮酒,酒在南阳汉画宴饮活动中也频繁出现。
在南阳汉画馆《跽坐赏乐》汉画像石的场景中错落的摆放着酒杯和托盘。
另一块表现斗兽的汉画像石,上半部分的贵族观看下方斗兽表演,右方两人面对而坐对饮。
1.2 汉画宴饮中的人物类别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人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权高位重的贵族,另一类则是地位卑贱的奴仆。
根据人物形象大小来表现人物的身份的尊卑,地位高低,权利的大小,这一切在汉画像石雕刻中有明确体现。
《舞乐斗兽》这块汉画像石分为上下二层,下层表现斗兽场面,上层刻画人物。
贵族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人物体积较大。
其中,三人正坐观看斗兽。
两人手持酒杯对坐。
贵族占据三分之二的画面。
余下刻画舞乐表演,都是主大从小,主繁从简。
汉画馆中镇馆之宝——《许阿瞿画像石》。
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层的最左一儿童许阿瞿坐于榻上身后站一仆人,其余地位较低下的随从和艺人等依次向后排列。
南阳汉画馆介绍

浅谈南阳汉画艺术内容摘要:汉画像石优美古朴,具有独特的神韵。
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纯粹的民主艺术,无论从造型还是构图都彰显中国传统绘画所独具的民族艺术风格。
关键词:汉画意境和谐渊源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全面发展,全面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汉代的文化,以具有浩瀚的气质和不朽的业绩在我国的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南阳汉画石艺术是汉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汉代中独具个性。
他缘于楚文化的发展。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在墓室、祠堂上的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
具有“河南的敦煌”之称的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就有2500多块,占全国汉画像石出土总量的1/3。
与其他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相比,南阳汉画像石具有独特、显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美学家王朝闻说:“南阳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初步印象可以说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辉煌。
”①本文试就南阳汉画像石的形象来探求其中蕴涵的和谐意味。
南阳出土的400多块汉代画像砖,是南阳汉文化的又一“绝”,现集中收藏在地区文物研究所和新野汉砖博物馆里。
这些画像砖多为东汉中、晚期的作品,以其内容的丰富、独特而闻名于世。
其中反映汉代社会精神文化生活题材的汉画像砖最多。
如舞蹈、音乐、百戏、建筑、神话、历史故事等,其中一些画像砖如“戏车”、“胡汉战争”等为其它地方所少见,是国内的孤品。
这些画像形象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风貌。
新野出土的《斜索戏车图》、《平素戏车图》、《双索戏车图》等表现了汉代杂技艺术的辉煌成就。
史料记载的履素都为地上固定设索。
这些画像使其由平地上升到空中,由固定的形式变为飞动的形态。
汉画研究者认为,南阳汉画砖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其艺术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南阳的汉画像石相比,它在艺术上更为简约,更为抽象,更强调线条的表现力,是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发展。
浅谈南阳汉画像石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点

4 舞 乐 百 戏 : 阳汉 画 像 石 中 常 见 的 舞 蹈 有 建 鼓 舞 、 鼓 舞 、 、 南 踏
长 袖 舞 、 盘舞 等 。 常见 的 乐 器 有 建 鼓 、 七 稗鼓 、 箫 、 、 、 排 埙 瑟 铸钟 、 铙 、 等 。 百戏 是 两 汉 时 代 的 一 种 综 合 性 表 演 艺 术 , 集 歌 舞 、 竽 它 杂 技 、 术 为 一体 。 杂 技 与 幻 术 项 目主 要 有 倒 立 、 幻 飞剑 、 弄壶 、 火 吐
现于西汉晚期 , 盛于东汉早 、 兴 中期 , 汉 末 年 衰 落 后 便 一 下 尘 封 东
了 近 两 千 年 。现今 出土 的汉 画 像 石 数 量 最 多 , 格 古 朴 粗 犷 . 画 风 汉
图 象 多衬 以或 横 或 竖 的 底 纹 , 域 特 色 十 分 明 显 。 地
南 阳位 于 河 南 省 的西 南 部 , 、 、 三 面 环 山 , 一 个 扇 形 东 北 西 是
关 键 词 : 阳 ; 画 像 石 ; 史 渊源 : 术特 点 南 汉 历 艺
中 图分 类 号 :2 1 J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方 面 。其 中最 为 珍 贵 的 天 文 星 象 和 神 话 传 说 画 像 石 , 南 阳汉 画 是
像 石 最 具 特 色 的类 型 。另 外 , 由于 汉 代 南 阳是 皇亲 贵 族 和 富商 们 的 云 集 之 地 , 以 描 绘 贵 族 奢 侈 享 乐 的 画 面 也 比较 多 , 社 会 生 所 如
盆地 。 里 河 流 纵 横 , 地 肥 沃 。 阳古 代 称 “ ” 春 秋 时 楚 国设 这 土 南 宛 , 宛 邑 , 金 业 发 达 。战 国时 期 , 国的 宛 和 赵 国的 邯 郸 、 国 的 临 冶 楚 齐 淄成 为著 名 的 三 大 冶铁 中 心 。 到 汉 代 时 , 阳成 为手 工 业 、 业 、 南 商
南阳汉画馆游记

南阳汉画馆:古代汉文化艺术的宝库南阳汉画馆虽蜗居南阳盆地,不靠名山大川,但这丝毫无损于其赫赫国宝的至尊地位。
这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专题博物馆,这也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院)。
馆藏汉画像石118块。
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罗震撰写了“南阳汉画馆创修记”碑文。
南阳汉画馆景园大门前两侧耸立着一对高达11米的仿汉门阙。
大门入口处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朴特色的大理石墙壁,其上雕凿着由郭沫若题写的“汉画馆”三个金色大字。
穿过两边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广场,拾级而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气势壮观的二重楼仿汉建筑——主体陈列大楼。
进入南阳汉画馆展览大厅,引人注目的是一对东汉大型圆雕石刻——天禄、辟邪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
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厅西壁上方是一幅仿汉大型雕塑“德汉雄风”,它集中体现了南阳汉画丰厚的文化内涵。
与全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相比较,南阳汉画像石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和价值:1、画像内容方面南阳汉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它涉及到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堪称为一部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
目前,我们将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如下十大类: 1、社会生活类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反映汉代贵族生活的画像极多且内容庞杂,主要有宴飨投壶、车骑出行、弋射田猎、斗鸡走狗、达官小吏、奴仆侍女以及武库、蹶张等。
2、舞乐百戏类舞乐百戏也是南阳汉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百戏是盛行于两汉时代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歌舞、杂技、幻术为一体。
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舞蹈有建鼓舞、踏鼓舞、长袖舞、七盘舞等。
南阳汉化馆观后感

南阳汉化馆观后感1. 引言南阳汉化馆是一座介绍中国汉化文化的博物馆,位于中国南阳市。
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并且在此次观览之后产生了非常深刻的观后感。
本文将详细描述我的观展经历,并总结展览所传达的信息。
2. 博物馆概况南阳汉化馆的设施非常完备,分为多个展厅。
每个展厅都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展示了中国汉化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不仅如此,博物馆还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和互动装置,使观众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汉化文化的内涵。
3. 展览内容3.1 汉化文化的起源第一个展厅向我们展示了汉化文化的起源。
通过展品和文字解说,我们了解到汉画、汉字、汉服等元素是汉化文化的核心。
展馆还通过模型和多媒体展示了汉文化繁荣时期的市井生活,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
3.2 汉化文化的发展第二个展厅展示了汉化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汉代到现代,汉化文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演变。
展品中的字画、器物、服饰等展现了这种演变的历史脉络。
此外,展厅还通过视频和互动装置,向观众介绍了汉化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和价值。
3.3 汉化文化的影响第三个展厅突出展示了汉化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汉化文化在东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品中的汉字艺术作品、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等,向我们展示了汉化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价值观。
4. 观后感通过参观南阳汉化馆,我对汉化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这次观展让我深刻认识到汉化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大瑰宝。
展馆的布展和解说设计非常精良,让观众能够全面了解汉化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它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汉代市井的繁华和汉化文化的魅力。
此外,展览还提供了许多互动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装置画字、试穿汉服等,进一步加深对汉化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观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南阳汉化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从南阳汉画像石中看汉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变迁

中 图分 类 号 : 2 ./ — 4 j 22 . 3 2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3 1 9 ( 0 1 1 — 1 6 0 17 — 99 2 1 )4 0 4 — 3
从南阳汉画像石中看汉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变迁
王 松 阳
摘 要 : 阳两 汉 画像 石 刻 内容 丰 富 、 材 繁 多 , 反 映 汉 代 社会生 活 的“ 南 题 是 活化 石 ” 从 图像 学 的 角度 . 汉代 画像 石 入 手 . 。 以
探 讨 了 百戏 中舞 蹈 艺 术 的 形式 与 内容 、 乐歌 舞 表 演 的技 术 和韵 味 、 四 夷” 乐与 汉 乐舞 的 融 合 与繁 荣 . 女 “ 之 以及 汉 代 贵 族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1 第1期 0年 4 1
Junlo C ogi n e i fSi c n eh o g (oi c ne di ) N .4 2 1 ora f hnq g U i rt o c neadT cnl ySc lSi csE i n o 1 0 n v sy e o a e t o 1
作者简介 : 王松 阳 ( 9 7 , , 士 , 阳 师 范 学 院 ( 南 南 阳 4 3 0 ) 乐学 院 讲 师 。 1 7 -) 男 硕 南 河 700音
收 稿 日期 : 0 1 0 — 1 2 1— 5 3 基 金 项 目 : 南省 科 技 厅 项 目( 目编 号 : 1 4 0 5 1 3 河 项 1 20 4 0 5 )
舞 ”“ 、 巾舞 ” 。 等 汉代 的舞 蹈 , 深受 杂技 和武 术的影 响 ,
从南阳汉画看汉代民族关系

帝庭而止息 , 乐和气而优游。上下协而相亲 , 雅》 《 之雍 听《 、颂》 雍 。自东西与南北 , 成思服而来归。 此大雀生于于昆仑之灵匠, ”
力集 中幅射的结果 。 南阳在 西汉 时期就是全国闻名的五大商
业都会之一 , 东汉光武帝 的故 乡, 故有 “ 帝乡” 南都” “ 之称 。 刘 秀手下的二 十八 宿 、 三百六十五功 臣以南 阳人居 多被封王侯
处在原 始社 会 向阶级社会 过渡阶段 , 具有 强烈的掠夺性 , 扩
遂 者有 10 1 2 人I I 。所以南都帝乡多近亲 , 阳皇帝 国戚 云集 , 南 达 建强劲的骑射部队 , 弯弓跃 马南 向中原进发 。据文献记载 官显贵众多 。在 当时崇 尚厚葬之风 的影 响下 , 以为人死后灵 仅武帝在位期间 , 汉匈之战就有 1 7次之多 。 汉王朝与匈奴之
有控弦远射者 , 有提首级 回阵的 , 又有驱赶 战俘的。左边一体
形高大 的军官立于高台之上 , 正欲抽剑 , 正在听取面前跪在地
上的官吏汇报 战事 。 面放有 四颗首级 , 前 其下设兰绮 , 兰绮上
插一斧 , 挂盾牌 。 在右边山坡前一排五位胡兵单腿跪地 , 援弓
形象逼真 , 惟妙惟 肖, 由此可见“ 胡服骑射 “ 的威力。 在 民族问题上宣扬 “ 内诸夏而外夷狄 ” 称兄弟 民族是“ 化外 之 待射 , 民” 恣意掠夺 和屠杀 , 民族关 系蒙上 阴影 , , 使 阻滞了 民族 融 汉 王朝对匈奴族 的长期征 战 , 为维护疆域秩序 , 开拓西
魂不灭 , 不惜耗费人力 物力修建冥宅 大墓 , 人们借 助于绘 画
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砖)艺术价值初探

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 誊 ) 砖 艺术价值初探
文 /孟 兰
南阳汉代画像石 ( )是 中华 民族文化 的经典部分 ,极具文化价值 与艺术价值 。画 砖 像石 ( )中的南阳汉代门亭、街 亭图像 ,为历 史 、 古学家研究 汉代民俗提供 了形 砖 考
象而直观的实物 图像史料 。 艺术 审美角度来看 , 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 ( ) 从 砖 又形成 了
—
—
5 2—— 传统创新
二 南阳汉代门亭画像石 ( ) 砖
艺术表现手法
画已经注入了这种 审美意识 。 在这些线迹 纹线、回纹线 , 排列 、组合产生节奏与韵
中体 现 了 一 种 端 庄 .厚 重 、 自如 、质 朴 、 律 ,使 画面 更趋 生 动 。
南 阳 汉 画像 石 ( ) 艺 术 表 现 显 示 飘逸 、 砖 在 道劲等美感 , 用这种充满 内涵的线
亭 和 市 亭 .市 亭也 称 市 楼 或 旗 亭 。 图 1 面 上 的 二 亭 长 持 戟椐 而 立 。和 门亭 长 并 立 画
汉代边郡 的亭属于军事 体制的一个 组成部 者还有府 门之卒 可见这种 亭长地位并不高 . 身 分。内地之郡情况则不同 , 亭长和战阵攻守已经 份和卒隶相近。连云港出土的 《 簿》 集 ,在介 绍
砖 是 南 阳 汉代 门亭 画像 石 ( )意 象 造 与 艺 术 价 值 。南 阳 汉 画像 石 ( ) 我 国 砖
亭, 亭长就是都亭长。城 门设亭是 门亭 .亭长就
但 也 有 其 他 的 亭 如 在 城 邑内 有 门 亭 、街 亭 、 市 是 门 亭长 。 汉 官 仪 》说 : 亭 长 课 徼 巡 。尉 、游
亭。这些 亭都是指其建 筑而言 ,门亭设在城 门 徽 、 长 皆 习设 备 五 兵 。 五 兵 ”即 弓 弩 、 楣 、 亭 … 戟 口 主其事者 为城 门亭长。 设在城市 中心者有街 刀剑 、甲铠 、 。在南 阳汉 画砖 中可 以看到 。如 鼓
从南阳汉画看汉人的和谐意识

升企 业 的经济 效益 发 挥 自身 的作用 。 二、 公 允价值 会 计在 并购 重组 应 用 中的 问题 虽 然公 允 价值会 计 能够 在企 业进 行并 购 重组 中发 挥重 要 的作 用 ,并 彰显 了 自身 的优越 性 ,但 随着社 会 的不 断发 展, 我 国市场 经济 的不 断完 善 , 公 允价 值会 计 在应 用 的过程 中就 出现 了一些 不成 熟 的地方 。 1 . 公允价 值会计 计量技 术不 够完善 。 现阶段 我 国的公允 价值会 计 的应 用主 要是利 用市价来 替代 公允 价值 , 这样 就容 易使公 允价 值成为 企业操 控利 润的工具 。 虽然我 国推 出了一 些 系列新 的会 计 准则 , 并 对此 行 为进 行 了严 格 的规 范 , 但 并 不 能够完 善地 解 决在 不 同的市 场条 件下 公 允价值 会 计计 量 的不公 平现象 。又 由于缺少 相关 的计量 技术 , 难 以以恰 当的 方 式来 实现市 价的替代 , 造 成 了大多数 的公允 价值不 能够 直 接 获得 , 从 而需要 对 其进 行详 细 的验证 与估 算 , 这 样一 来企 业 在进行 并购重 组 的过 程 中必然将增 加成本 。 2 . 会计 人员 的职业 素质仍需 加强 。 高素质 的会计人 员是 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真实、 可靠的前提。 然而 , 目前我 国会 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 方 面的 。 首先 , 是我 国的 “ 挂证 ” 现象 , 有真 才实学 的人仅 仅贡 献 了 自己 的证 书 , 不 发挥 自己 的会 计 水平 , 让一 些专业 性 比 较低 的人进 行会计 动作 。其 次 , 会计人 员 的职业操 守也会 影 响公允 价值会 计计 量结果 的真实性 , 一 旦会计 人员 职业操 守 出现 问题 , 势 必会使 公允价 值会计 虚假 、 失 真 。鉴 于此 , 我 国 会 计人员 的 职业素质 还需不 断深化 、 加强。 3 . 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我 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发展 的初 级 阶段 ,本 身市 场经 济 体制 就具 有许 多不 完 善 的地方 , 尤其 是资 本市 场 。一 方面 , 我 国没 有有 效 的获 取信 息 的途 径 , 信 息来 源容 易 不真 实 。另一方 面 , 我 国不健 全 的 法律 制度 , 也 会使 得一 些交 换 活动不 够规 范 , 各 种 资本 波动 情况也 难 以掌 握 。 在这 种不 稳定 的市 场经 济 环境 下 , 就 容易 使得 企业进 行并 购 重组 的信息 来 源不 是很 完善 ,从 而对 公 允价值 会计 计 量造成 一些 难题 。在 这种 不 健全 的市 场经 济
南阳汉画馆游记

南阳汉画馆:古代汉文化艺术的宝库“紧守国宝,疏于膜拜,实在罪过”。
日前,中国网记者乘着评选南阳“八景”活动的东风,再次怀着朝圣的心情,虔诚地走进南阳汉画馆,手抚粘有先祖指纹的灵石碎片,重享醍醐灌顶的震撼。
南阳汉画馆虽蜗居南阳盆地,不靠名山大川,但这丝毫无损于其赫赫国宝的至尊地位。
这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专题博物馆,这也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院)。
馆藏汉画像石118块。
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罗震撰写了“南阳汉画馆创修记”碑文。
解放后,随着大量散存画像石被发现和收集,空间狭小的馆舍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画像石。
于是,汉画馆于1958年被搬迁到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祠景区内。
二次修建的馆舍展厅面积扩大到900余平方米,共收藏画像石500余块。
郭沫若先生为新馆题写了“汉画馆”门额。
七十年代中期,汉画像石的馆藏量由原先的500余石猛增至1000余石,展馆容量再次趋于饱和。
1976年,开始在原馆东北侧再次重建一座新馆舍,并于1979年竣工开馆。
新馆展厅面积1700余平方米,展出画像石精品187块,馆藏画像石总量已达1500块。
历史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南阳地方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南阳汉画像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参观、研究南阳汉画的人日益增多。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八十年代后期,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决定投资新建一座规模更大、功能齐全、融展览、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馆舍。
经过多年的努力,总投资一千多万的新汉画馆大楼终于在1999年1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1999年12月27日新建成的汉画馆,座落在南阳市区西南方的卧龙岗龙首处,她背靠蜿蜒起伏的卧龙岗,前临流淌不息的白河之水,北边与南阳名胜武侯祠相邻,门前有汉画路与东面的车站南路和北面的卧龙路相连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南阳汉画馆表现方法

南阳汉画馆表现方法你知道吗?南阳汉画馆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地方,里面的表现方法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一、雕塑表现法。
在南阳汉画馆里啊,雕塑可是一大亮点。
那些雕塑作品,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生动极了。
比如说那些人物雕塑,工匠们把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刻画得特别细腻。
你看那神态,有的眉开眼笑,仿佛遇到了什么特别开心的事儿;有的则一脸严肃,好像在思考着重大的问题。
而且啊,这些雕塑的线条也十分流畅,衣服的褶皱、身体的曲线,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再瞧瞧那些动物雕塑,那更是栩栩如生。
像狮子啊,威风凛凛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扑出去;还有那马,四蹄奔腾的样子,就好像能听见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这种雕塑表现法,通过立体的造型,把当时的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绘画表现法。
汉画馆里的绘画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这些绘画作品啊,色彩搭配得特别巧妙。
有的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有的则色调柔和,让人看了心里特别舒服。
而且绘画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神话故事、历史事件,还有日常生活的场景。
比如说那些描绘神话故事的绘画,把神仙们描绘得神通广大。
你看那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翻到了天边,那画面充满了想象力。
还有描绘历史事件的,通过绘画把那些遥远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而那些日常生活场景的绘画呢,就更接地气啦,像人们劳作、聚会的场景,让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浮雕表现法。
浮雕也是南阳汉画馆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哦。
这种浮雕啊,既有雕塑的立体感,又有绘画的平面感,融合得特别好。
浮雕上的图案层次分明,远看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到整个画面的轮廓;近看呢,又能欣赏到细节部分。
比如说一些建筑上的浮雕,把建筑装饰得美轮美奂。
那些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花卉,有的是几何图形,还有的是人物和动物的组合。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制度

近年
在 山东长 清县孝堂 山石 祠发现 了一幅
“ ”
,
二 千 石 卜 车骑 出行 图⑦
。 , ,
,
在乘车的尊
者身旁刻有 二千 石
兰字 证 明墓主 人是 渗禄 为二 千石 的高级官吏 该 画像的 出行场面 紧 随导骑
`
明显 比唐河 针织 厂汉 墓 的 出行 图气 派 大些
个步行随从皆执势戟
书 舆服 志 》乌 古者 军 出 师 旅 皆从 ; 秦 省其卒 取 师旅之名 焉 公 以 下至二 千石 吏 四 人 二千 石 至三百石县长 二人 皆带剑 执 夔戟为前列 这 些叠 有有二 导骑
“
, , . , 。
:
,
,
。
,
洛 守
”
,
说
,
明此 墓的葬主 人 生前 可能为县 令或 县长 级官吏③ 唐河 县 电厂 画 像 石 墓有两幅车骑 出行 画像 其 中一 幅 为丧葬 出行图 ( 前文 已 述 )
, , 。
是 汉代等
场 面和
。
级制度 的一 种 表 现 位得 注意 的是
,
同是 车骑出 行 因 出 行者 的 地 位 级 别 不 找
. ,
规格 各不相 同 没 代 绷台阶级对此有产 格 的规 定 不想应越 唐河 县针 织 厂权 画 像 石墓 出 土了三 幅车骑 出 行 画 像 均前 有 二导 骑 其中两 幅导骑执 鸳 一 幅 导 骑启有鼓 车 《 后汉
第 13 卷
1 3 年 第1 期
人 口 。 而c
南 都 学 坛 ( 哲学 仁会利 学片 划 凡川
讨
o v
L l
,
玲
1的 3
陇 u
门
o` ( 外i 卫 D
从汉画“牛虎戏”论汉代南阳地域文化的交融性

这 种 文 化 交 融 的基 础 , 是 这种 交 融促 成 了 南 阳文 化 的 个 性 和 特征 。 正
关键词: 画 ; 虎戏 ; 阳; 化 ; 汉 牛 南 文 交融 性 中图 分 类 号 : 3 J 2 K2 4:3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虎非 现实生 活中 的动物 , 二者 也并非在 打斗 。 首先 , 为现实生 活 的双 阙 , 作 一般刻 画着铺 首衔
发 现 的 另一 画像 砖 …( , 图 画面 的 中 央悬 挂一 壁 , ) 二
龙张 口昂头 , 肢 作爬 行 状 . 巴长托 , 体 呈 十字 前 尾 躯
交 叉 在璧 内。 旁 分别 是 牛 和虎 , 两 虎瞪 眼 张 口, 肢 前
腾 空 作相 扑 状 , 四肢 弯 曲 , 头作 相 抵 状 。 上方 牛 低 虎
口流 动 、 社会 风 尚等方 面进 行剖 析 , 求 对南 阳汉 代 力 文 化 的形成 特点作 出较 为全 面 的认知 。
一
、
“ 虎 戏 ” 像 释 读 牛 图
南 阳汉 画 中有 不少 把 牛 虎刻 在 一 起 的 画面 , 通
常 是 : 虎瞠 目张 口, 肢 腾 空 , 一 前 向牛猛 扑 , 牛鼓 目,
小 环境进 行综 合分析 , 环境 即 当时 的社会 状况 , 大 当
地 的地 理风 俗 等 : 环境 即 画像 在墓 葬 中所处 的实 小 际位 置 、 围刻 画 的相 关 图案 。 细 观察 这 些 画 面 , 周 仔
图2
我们 发 现 , 这些 牛 虎 的周 围通 常刻 画着 熊 、 蟾蜍 、 柿
南阳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及装饰特点研究

体, 极富想象 的创造精 神 , 其艺 术成就 彰显 了中 国
传统艺术独具的民族风格 。
一
社会教化功能深得人们喜爱 , 表现 出强大 的生命力 。
、
南 阳汉 画像 石的 文化 内涵
二、 南 阳汉 画像石 的装饰 特点 ( 一) 南阳汉画像石 的构 图形式装饰美
南 阳汉 画像石在艺术创 作上是写实和夸张并用 ,
代表性 。所 以, 在汉画奇瑰 丰富的形象背后蕴涵的思 想、 意识 、 观念形态 , 确实是 当时社会宇宙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的具体显现 。可以说 , 南 阳汉画在 中原文化 的 传承中占据 了重要 地位 。它 以其强大 的 陶冶 功能 和
宇宙意识 。它反 映 了汉 代先 民集 科学 、 现实、 意象 为
两汉社会 的相对稳定 促进 了经济 的发展和艺 术 的繁荣 。而独特 的历史文化又催生了厚葬之风 , 于是 墓用石刻 、 明器作坊等应运而生 , 体 的独 立 手工业 。这个 集 中 了雕刻 、 冶 铸、 陶艺等艺人 的行业在厚葬风俗的历练中成为社会
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中原地 区是 中华 民族的发源地 , 中原文 明中周秦 、 两汉 儒道理性 的睿智和楚巫奇幻 的 浪 漫传统都在南 阳汉画 中流动 。因此 , 南 阳汉 画负 载
作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 的特征 。汉 画像 石 的构 图特点 也是其魅力所在 。自由饱满 的构 图方式 , 使 画
面不仅 具有较 强 的装饰性 , 也 具有 传达 意念 的清 晰 性 。在合情理 的范 围内 , 不 囿于形 式限制 , 在 突 出主 题 的情况下 , 调动 一切艺 术手段 , 将 装饰 意味的美 传 达 出来 , 自由的同时又 蕴含 了几 分天真 , 它实在 是汉
浅析南阳汉画中的艺术形象

浅析南阳汉画中的艺术形象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南阳汉画不仅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还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通过南阳汉画的丰富多彩的绘画题材内容,既能展现汉代艺术文化的精粹,又能再现汉代舞乐百戏、祭祀祈福等活动的风采。
南阳汉画精湛的绘画内容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贡献了珍贵的历史事物资料,也为汉代绘画艺术研究事业给予了较多的帮助。
本文主要是从南阳汉画的特点以及南阳汉画的艺术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南阳汉画;艺术;绘画引言:南阳汉画的绘画内容与绘画题材既能展现汉代的风情人文色彩,也能较好的再现汉代的文化艺术辉煌。
南阳汉画所展现的内容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还是绘画艺术、宗教研究、文学书法等领域的宝库。
其绘画内容既展现了汉代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汉代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之前。
南阳汉画的写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将能为研究两汉社会历史提供更直观的历史资料,也能为人们再现两汉时期的社会辉煌。
一、南阳汉画背景南阳作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孕育了不少达官显贵和能人异士。
其不仅有侯王四十七人,更有皇后五人。
在《后汉书》的记载中,南阳也是大多数天子近臣的故乡,因而南阳在汉代的政治历史地位也较高,更是有“帝乡”之称。
加上汉朝不少贵族以及功臣名臣大都选择了归隐于南阳,从而为促进了南阳的文化艺术发展,使当时的南阳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加上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人神相通,不仅很重视自身的生前生活水平,还非常重视自己的身后生活水平。
因而南阳不少达官显贵都极尽奢华的建造出生后陵寝,并逐渐将其模内石刻的画像之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此后许多贵族的南阳陵寝都极具艺术风格,其内部建筑大多都是以青石刻画绘制内容。
既能较好的展现当时的艺术文化水平,也保留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民俗习惯。
通过南阳汉画的展示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的生活习惯以及贵族文化艺术传统,并能够结合神话题材内容更好地了解汉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气候变化等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题材述论

汉 文化 是 中华 民族 主体文 化 的重要 构 成部 分 . 在 中华文 化史 上 占有极 其 重要 的地 位 . 这种 地位 更 形象 的显 现莫 过 于汉 代 画像 石 刻艺 术 ‘ 迅先 生 赞誉 “ 惟汉 人石 刻 . 魄深沉 雄 大 ” “ 画像 石 的图 气 .汉 案 . 妙无 伦 ” 汉 代 画像 石艺 术形 象 而生 动地 反 美 。⑦ 映 了汉代 社 会 生产 、 活 的各 个 方 面 。 们 包 含 着 生 它 丰富多 彩 的历史 信 息 . 我 国古代 文 化遗 产 中 当之 是 无愧 的文化 瑰 宝 南 阳画像石 刻 是汉代 画像石 艺术 的精华 . 出 多 土于汉 代 画像石 墓 。 题材 丰 富 。 刻古 朴 。 雕 既具 有 汉 代 画像石 博 大精 深 的共性 特 征 . 又具有 鲜 明 的地域 性特 征 。与全 国各 地 出土 的 汉代 画像 石相 比较 , 南 阳汉 画像 石 的特点 是 : 中反 映达 官 富商生 活 的 画 其 像、 天文 星象 画像 、 神鬼 辟邪 升 仙 画像 、 角抵 戏 画像 以及舞 乐 百戏 画像 的 内容最 多 . 而反 映农 业 生产 活 动 的画像 则极 为少 见 。汉代 的南 阳是 皇亲 贵戚 、 富 商大 贾云 集之地 . 这为 画像 石 的诞生 奠定 了 良好 的 社会 基 础 。《 铁 论 》 “ ( 阳 ) 齐 鲁 , 遍 天 盐 称 宛 南 周 商 下, 富冠 海 内” 些豪 族世 家 、 。 巨户 富商 生 时极 尽 其 欲 , 更厚 葬 , 相营造 冥 宅大 墓 。 因此 , 阳汉 死 争 南 画像 石 丰 富的题 材对 我们 研究 汉代 历 史文 化 . 尤其 对 汉代 南 阳地 方 文 化 艺术 、 宗教 信 仰 、 民风 民俗 等 具有 极其 重要 的参 考 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汉画艺术与汉文化概述
摘要:南阳中原南阳是中国两汉时期的重要都市之一,尤其是在东汉时期曾一跃成为和都城洛阳并列的全国两大城市。
南阳曾以“南都”和“帝乡”的地位而称雄汉代数个世纪。
由于南阳在西汉时期的特殊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的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南阳盆地被群山环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取之不尽的建筑石材,为汉画石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南阳汉画自然条件人文环境
汉画是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的装饰图案,由于这种装饰图案特别丰富,因此被后世称之为“汉画”。
汉画像石(砖)是中国古代用于祠堂、碑阙、墓宅上的建筑石材,是以石、砖为地,用刀代笔,介与绘画和浅浮雕之间的艺术品。
当然,广义的“汉画”,还指汉代的漆画、吊画、壁画、陶器画及其它装饰画等。
由于汉画石(砖)是中国历史上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雕画相济的艺术形式,因而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独有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孰雨前的敦煌”堪称东方艺术的奇葩。
因此南阳作为汉画的代表,南阳汉画像石,是南阳奉献给世界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日本学者说:“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南阳!”
南阳汉画像石在艺术风格方面具有如下突出的个性特征:(1)雕刻技法多样化。
主要可分为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底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以及局部的高浮雕等。
其中又以横竖纹衬底和平面剔底浅浮雕为最多。
(2)画面布局疏朗,主题鲜明突出,大多为一石一主题的构图。
(3)形象刻画不饰细部,注重整体效果。
简略的大轮廓显示出粗犷、豪放的审美特点。
(4)恰当的夸张和变形。
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使南阳汉画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气势。
(5)画像线条流畅,动感强烈,如行云流水,又似轻歌曼舞,充盈着浪漫、洒脱的美学情趣。
汉画像石的内容与其它地方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反映达官富商生活的画像、天文星象画像、神鬼辟邪升仙画像、角抵戏画像以及舞乐戏画像的内容最多,而反映农业生产活动的画像则极为少见。
汉代的南阳是皇亲贵戚、富商大贾云集之地,因而汉画中刻画贵族侈奢享乐生活的画像居多,而表现平民生活和劳动的场面极少。
天文图像是南阳汉画像石最独特的内容,其发现的数量之多,位居全国之首。
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天文学的伟大成就,对研究汉代天文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南阳汉画丰富的内容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尤其是汉代南阳地方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方面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体现汉代文化魅力的自然、人文景观在南阳可以说比比皆是、要数汉画尤为枪眼。
汉代人主张活着的时候立德、立动、立言;就了要不朽、永恒、成仙。
因此坟墓也就成了升和死之间,凡尘和仙界之间的驿站,承载着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希望。
汉代人讲究厚葬,“事死如事生”,相信“天人合一”,在他们看来,天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人和天一样超脱,天和人一样充满情感。
汉代人用写实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社会经济的大幅度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足,贵族、皇帝、皇亲、、名门、宦官之家,更是宴成风,反映在汉画中出现了大量的宴场景,汉代人重视养牛养马,因此汉画像艺术中,有很多车马出行图,骑射田猎出行图。
……
汉代的天文学知识,已较完备,形成了体系。
汉代的画像石上表现天象图的内容相当多,从日月星辰,到具体星座。
在绘画上并结合有传神说传说,加以形象化,想象非常丰富。
这些绘画不但是研究美术史的珍贵资料,而且标志着中国汉代绘画的成熟,成为研究历史的难得作品。
虽然现代科学发展已非昔日可比,可是人们能从那些图象中了解到当时人的思想。
汉代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寄托了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对自然、对祖先、对历史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天地人合一的理念的深刻理解,使东方艺术形意神和谐统一。
南阳历史给南阳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存,以至于人们常常在一些老宅院里,古墙上,石桥上,看到汉画石(砖)的遗迹,甚至还有人用它砌猪圈,垒墙头,当桥基,直到1923年,祖籍南阳的著名学者董作宾,研究了这些石头,确定是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人的杰作,把散落在荒野的石块收集起,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对南阳汉画的收集工作也非常重视,为拯救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他不顾病魔缠身,多次托友人转托南阳青年知识分子杨廷宾等人的帮助,汇集汉画到收藏,准备选印出版,鲁迅先生对南阳汉画的关注,推动了南阳汉画事业的发展,继而推动中国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南阳名人董作宾、孙文青、张中孚等都曾为南阳汉画的收藏、保护和研究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汉代汉画像石的保护工作进入新的科学轨道。
1958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南阳卧龙岗上修建了一座新的汉画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题写馆名。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一大批汉画像石的科学发掘,南阳汉画像石出土数量有很大增加,为了妥善保管这些汉画像石进行陈列宣传,又重新选址,在南阳卧龙岗上,扩建了汉画馆,一座规模庞大的汉画馆于1997年建成。
该馆集收藏、陈列、研究等功能一体,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汉画(石)已达2500块,现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座较大的博物馆。
90年代,南阳召开过两次国际汉画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专家学者齐聚南
阳,这标志着南阳汉画的研究一步入新的历史阶段,让南阳汉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南阳,相信汉画的艺术价值,在未来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1]王儒林,李成广《南阳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
[2]黄雅峰《汉画石刻艺术造型》人民出版社
[3]孙怡村《南阳汉画艺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