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 课件
合集下载
6第六章 感觉记忆与 短时记忆

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中还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 Posner,1969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材料 Posner,1969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材料 是两个字母: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同形 (同音)关系,即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 一样,如AA,aa;一种是同音(不同形) 一样,如AA,aa;一种是同音(不同形) 关系,即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但形不 一样,如Aa,aA。 一样,如Aa,aA。
结果发现,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 关系的字母反应得更快;当两个字母先 后间隔一定时间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 音关系的字母反应得一样快,反应时没 有差异。 结果见下图:
二、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实验采用连续四次组进行。在前三次实验中,实 验组和控制组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即向被试呈 现三个字母(每次实验所呈现的三个字母不一 样),然后让被试用20s的时间完成一个计算 样),然后让被试用20s的时间完成一个计算 作业,以防止被试重复所看到的三个字母。在 第四次实验中,控制组学生看到的依然是字母, 而实验组看到的则是三个数字,在完成一个计 算作业之后,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发生显著的 变化。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的被试。 表明,语义记忆在短时记忆存在的心理真实性。
知识经验与组块
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加工速度 (ms) 记忆容量 (项目) 项目) 数 字 33.4 7.70 颜 色 38.0 7.10 字 母 40.2 6.35 字 词 47.0 5.50 几何图形 50.0 5.30 随机图形 68.0 3.80 无意义音节 73.0 3.40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二、感觉记忆的编码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 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是 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斯柏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 斯柏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 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又称为时空组块,其作用远小于组块。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从贮存空间有限来解释,即存贮空间分为少数 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内。如果组块 数超过槽道数,超出的那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 记忆所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会被挤掉。
2、相反的观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 值,它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需要复述时间多的项目,容量就小,反之则大。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3、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 组织或再编码。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 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 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组块的作用就在于减少短 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 息。即在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内增加信息。 很明 显,组块依赖个体的知识经验。
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由几个字母组成的一 个字词仍是一个组块,几个字词组成的一个词组 也是一个组块。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Electroencephalograph
Electro encephalo graph (脑电图仪)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课程表 数码摄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课程表 数码摄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
而构成完整的信息图像 • 短时记忆对所加工与处理的刺激信息起到了暂时
寄存器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1、“神奇数 7 加减 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 某些限制” --1956年George A. Miller发表的 一篇著名论文。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7 ±2, 即一般为 7 并可在 5-9 之间波动。 2、组块(CHUNK) 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 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 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从贮存空间有限来解释,即存贮空间分为少数 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内。如果组块 数超过槽道数,超出的那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 记忆所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会被挤掉。
2、相反的观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 值,它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需要复述时间多的项目,容量就小,反之则大。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3、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 组织或再编码。人利用贮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进 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 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组块的作用就在于减少短 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 息。即在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内增加信息。 很明 显,组块依赖个体的知识经验。
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由几个字母组成的一 个字词仍是一个组块,几个字词组成的一个词组 也是一个组块。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Electroencephalograph
Electro encephalo graph (脑电图仪)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课程表 数码摄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课程表 数码摄影与计算机图像处理
而构成完整的信息图像 • 短时记忆对所加工与处理的刺激信息起到了暂时
寄存器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第六章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一)有限容量:7 加减 2
1、“神奇数 7 加减 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 某些限制” --1956年George A. Miller发表的 一篇著名论文。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7 ±2, 即一般为 7 并可在 5-9 之间波动。 2、组块(CHUNK) 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 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 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记忆训练方法和技巧
分块记忆法
学习如何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来记忆,提高记 忆的处理效率。
空间记忆技巧
掌握空间记忆技巧,例如方法定位系统,以提高 记忆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联想记忆法
了解如何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提升记忆 的效果和持久性。
复习和回顾策略
学会有效的复习和回顾策略,使记忆持续有效和 稳定。
记忆的容量和保持
1
记忆容量限制
我们将探索人类记忆的容量限制,了解记忆容量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
记忆的保持时间
我们将讨论记忆的保持时间,以及长期记忆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
3
记忆保持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分享一些提高记忆保持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记忆。
பைடு நூலகம்
记忆的遗忘和失忆症
我们将探索关于记忆遗忘和失忆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与认知功能和大脑疾 病相关的记忆问题。
记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探索未来记忆研究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心理学记忆》PPT 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认知心理学记忆的世界,详细探讨记忆的 类型、过程、特征以及记忆训练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认知心理学记忆:概述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研究是关于人类记忆系统的认知过程和运作机制。了解记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个人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1 视觉记忆
我们如何通过感觉信息形成视觉记忆,如何提高视觉记忆的准确性。
2 听觉记忆
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信息来存储和回忆记忆内容的,影响听觉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3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意义和知识的存储和回忆,探索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

“重复启动”心理测验
•这种测验通常先向被试展示一系列单词,随后让他们做完 形拼写填空的任务。 •通常被试填空的结果,会受到事先所见的单词的影响:譬 如面对“pic____”,如果被试事先看到的单词中有“picture” 这个词,出于心理暗示,他们更倾向于用picture来完成填空 而不是picnic,或者pick。 •这再次说明,虽然亨利不可能说出先前自己看到了什么单 词,但他的大脑中却确实留下了关于这个单词的一些长期的 “记忆”。 •有趣的是,如果事先展示的单词里包括五十年代之后才出 现的新词汇,这种重复启动的暗示效应就消失了。
苏珊设计的实验
• 在一个实验里,苏珊给亨利出示几幅杂志画片,让 他盯着看上一阵。过上十分钟、一天、或者三天之 后,苏珊给他出示同一张画片,外加一张他没看过 的画片,询问他哪一张看起来更加眼熟。
• 在这个测验中,亨利表现得不错。虽然亨利完全不 记得自己看过什么杂志和画片,但他缺失了一部分 重要组织的大脑,却能奇妙地在潜意识里记录下关 于画片的粗略印象,让他对看过的画片产生说不清 道不明的熟悉感觉。
•由于镜像左右颠倒,亨利最开始画得歪歪斜斜,完全无法笔 走直线,但是经过好几天的重复,亨利的表现大为提高,到 最后,他完全可以对着镜子,流畅地画出五角星来。 •他学习的速度虽然比正常人稍慢,可是毕竟能够学会,而且 学会后却并不比别人忘得快——在一年之后,他依然可以较 为流畅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程序性记忆的存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 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是否有意识参与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 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 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PPT教案

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
会计学
1
不同类型的记忆
记忆研究的模式之一就是将记忆分为不 同的类型:感觉记忆能够将某种通道的信 息保持一秒以内;STM(短时记忆)可以 将有限的信息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LTM (长时记忆)则可以将信息保持更长时间。
不同类型的记忆
实验性分离现象(1)
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 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巴德利提出了关于短时记忆的一个新概念, 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就是一个“工作空 间”包括一个中央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协调 和控制输入的信息;还包括一个语音环路, 作为“内部耳”;相应的还有一个“视觉空 间展板”,作为“内部眼”,后两者负责存 储信息。
工作记忆示意图
记忆的神经心理学
研究者考察特定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发 挥的作用,例如海马等;同时也试图找到 涉及信息提取的脑区。记忆过程能否定位 于一个或多个特定皮层区以及怎样定位, 这些都尚待揭晓。
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
PET研究:言语与空间
以听觉为主要形式
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与遗忘 遗忘理论:消褪论和干扰论
Waugh & Norman 探测数字任务
1596234789024815----9
前摄抑制及其释放
短时记忆
关于信息的遗忘的原因,存在一些争论。 问题集中在记忆中的信息是消褪了还是分 解了--是否所有“遗忘”的信息由于其 他信息的干扰而压抑。上述两种针锋相对 的可能性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很难设计出 严格的实验来做出取舍。
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斯滕伯格的研究说明从短时记忆中提
取信息是一个系列加工和终竭扫描的过 程。以后的研究则提示这种过程也可能 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会计学
1
不同类型的记忆
记忆研究的模式之一就是将记忆分为不 同的类型:感觉记忆能够将某种通道的信 息保持一秒以内;STM(短时记忆)可以 将有限的信息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LTM (长时记忆)则可以将信息保持更长时间。
不同类型的记忆
实验性分离现象(1)
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 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巴德利提出了关于短时记忆的一个新概念, 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就是一个“工作空 间”包括一个中央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协调 和控制输入的信息;还包括一个语音环路, 作为“内部耳”;相应的还有一个“视觉空 间展板”,作为“内部眼”,后两者负责存 储信息。
工作记忆示意图
记忆的神经心理学
研究者考察特定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发 挥的作用,例如海马等;同时也试图找到 涉及信息提取的脑区。记忆过程能否定位 于一个或多个特定皮层区以及怎样定位, 这些都尚待揭晓。
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
PET研究:言语与空间
以听觉为主要形式
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与遗忘 遗忘理论:消褪论和干扰论
Waugh & Norman 探测数字任务
1596234789024815----9
前摄抑制及其释放
短时记忆
关于信息的遗忘的原因,存在一些争论。 问题集中在记忆中的信息是消褪了还是分 解了--是否所有“遗忘”的信息由于其 他信息的干扰而压抑。上述两种针锋相对 的可能性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很难设计出 严格的实验来做出取舍。
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斯滕伯格的研究说明从短时记忆中提
取信息是一个系列加工和终竭扫描的过 程。以后的研究则提示这种过程也可能 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06短时记忆

二 组块
❖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组块来计算的。
❖ 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组合为熟悉 的、较大的信息加工单位,是信息的组织或再编 码。
❖ 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
❖ 知识经验与组块: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知识经 验。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 越多。
时间/s
4
复盘
3
2 扫描
1
1.5
2
字母间隔时间/s
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 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都属于感觉代码。
但他们不同于感觉记忆的代码。 ❖ 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原有的形式加以保持,即按照
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而感觉代码虽带 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 排除某些物理细节或特性。
需时间的总和,即RT = e + cN + d,或写作RT = cN +
(e + d)。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其中c为斜率,e + d 为 截距。
Sternberg的研究
❖ 结果:c = 38,e + d = 397,即每比较一次需 时38毫秒,而对刺激编 码、作出决定和反应共 需397毫秒,表明短时 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 系列扫描(逐个检查) 方式进行的,而非平行 扫描(同时检查)。
用自我停止扫描来解释。 ❖ 也有研究说明,是反应斜率与否反应斜率不等,前
者虽未达到后者的一半,但要小于后者,这大致符 合自我停止扫描模型。
三 直通模型
❖ 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以直接通往提取的项 目所在地.依照这个模型,短时记忆中的各个项目都有 一定的熟悉值或痕迹强度,可以据此作出判断,人有一 个内部的判断标准,当熟悉值高于这一标准即作出“是” 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作出“否”反应。
认知心理学短时记忆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 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 的信息提取。
一、扫描模型
信息提取(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斯滕伯格的研究说明从短时记忆中提 取信息是一个系列加工和终竭扫描的过 程。以后的研究则提示这种过程也可能 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输入的信息变成头脑可接受的形式,这就是编码。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匹配情况:同一匹配和同义匹配 实验表明:将探测词与字表中意义相似的一个词 混淆起来,误认为探测词是此表中的一个词,实 际上它并没有包含在内。
其它解释: 自前摄抑制释放和语义混淆也许涉及到长 时记忆贮存的信息和加工。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 向关系
综上所述:短时记忆信息有感觉代码与语 义代码。由于言语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复述机制的存在,听觉编码显然是 一种主要的形式。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如果以每一个二制数为记忆单元,则可产 生18个组块,如果以5个为一个记忆单元, 则可产生4个组块。如果要记住这一长串数 字,可以记20、9、25、6这个几个数字即 可,也可以记10、2、7、3、1,复述时可 以迅速地还原为二进制。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06章记忆.ppt

活 动持续时间足够长,就会使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强,对 刺激的记忆就得以巩固,记 忆痕迹就会长期地被保存下 来。
➢ 以后,只要该细胞集合中的 部分神经元被激活,由于神 经元间的强有力的相互联系 将使整个细胞集合全部被激 活,对刺激的回忆就被实现。
记忆印迹广泛分布于细胞集合的神经突触联系中。 细胞集合可由那些参与感觉和感知的同一群神经
➢ 另外H.M.也有相对正常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表现出重复启动效应(知觉 表征系统)。
为多重记忆系统的存在及不同记忆系统的脑区定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情景 记忆和语义记忆等陈述性记忆的形成需要颞叶内侧特别是海马等脑区的参与, 这些部位受损会引发严重的陈述性记忆障碍,而程序性记忆(如技能的习得) 则依赖不同的脑区,后来的研究发现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损伤对于程序性的 学习有更严重的影响。
专业资料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06章记忆专业资料第六章记忆专业资料主要内容?记忆的一般概念?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专业资料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记忆的加工过程?记忆的测量专业资料什么是记忆?对朋友讲述登长城的经历?背英语单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碰面突然记不起名字
➢ 记忆是整个脑皮层活动 的结果,不是皮层上某 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机能定位说
➢ 语言中枢: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 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医治严重癫痫病人时,进行了开颅 手术,开颅后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 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的回忆。
➢ 大脑存在不同的功能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 言中枢等
元组成。 细胞集合中的部分神经元被损坏并不能消除记忆。
记忆的突触机制
海兔的学习与记忆(Eric R. Kandel) ➢ 海兔的神经系统由仅20,000个神
➢ 以后,只要该细胞集合中的 部分神经元被激活,由于神 经元间的强有力的相互联系 将使整个细胞集合全部被激 活,对刺激的回忆就被实现。
记忆印迹广泛分布于细胞集合的神经突触联系中。 细胞集合可由那些参与感觉和感知的同一群神经
➢ 另外H.M.也有相对正常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表现出重复启动效应(知觉 表征系统)。
为多重记忆系统的存在及不同记忆系统的脑区定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情景 记忆和语义记忆等陈述性记忆的形成需要颞叶内侧特别是海马等脑区的参与, 这些部位受损会引发严重的陈述性记忆障碍,而程序性记忆(如技能的习得) 则依赖不同的脑区,后来的研究发现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损伤对于程序性的 学习有更严重的影响。
专业资料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06章记忆专业资料第六章记忆专业资料主要内容?记忆的一般概念?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专业资料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记忆的加工过程?记忆的测量专业资料什么是记忆?对朋友讲述登长城的经历?背英语单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碰面突然记不起名字
➢ 记忆是整个脑皮层活动 的结果,不是皮层上某 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机能定位说
➢ 语言中枢: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 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医治严重癫痫病人时,进行了开颅 手术,开颅后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 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的回忆。
➢ 大脑存在不同的功能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 言中枢等
元组成。 细胞集合中的部分神经元被损坏并不能消除记忆。
记忆的突触机制
海兔的学习与记忆(Eric R. Kandel) ➢ 海兔的神经系统由仅20,000个神
心理学课件:6 第六章 记忆

你的记忆风格是什么? • 你的记忆风格是怎样?图像、声音、感觉,哪种对你来说
最容易回忆? 4.如果学习一个舞蹈动作,我比较喜欢: V.先看动作的分解介绍图 A.有教练教我 K.看一遍别人怎么跳,然后自己尝试 5.当回忆一段美好记忆时,我会: V.在头脑中出现当时的画面 A.听到当时愉快的声音 K.体验到当时身上的感觉 6.如果需要记住行车路线,我会: V.在头脑中形成路线图 A.大声重复怎么走 K.按照正确路线走一遍,记住沿途的感觉
直至最后消退。 ·干扰材料。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线索性遗忘。不能充分的提取线索,也会导
致遗忘。
三、记忆的一般规律
4.影响遗忘的因素 ·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系列位置效应,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学习的程度。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忘记,过
度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学习的程度达到 150%时效果最佳。 ·时记者的态度。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 的影响。
5.被压抑的记忆。
因相关事件太令人震惊或痛苦时,被放进 无意识的记忆。
四、几种记忆现象
6.记忆机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症——严重的记忆障碍
初始
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系列脑成像清晰的显示了阿尔茨海默症在18个月中的发展, 正常组织(紫色)随时间,逐步被吞噬。
四、几种记忆现象
6.记忆机能障碍
·遗忘症:记忆力减退或丧失,但不伴随其它精神障 碍症状。
先快后慢
三、记忆的一般规律
2.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
习的材料产生干扰作用。
干扰
材料A
材料B
记忆效果
时间
三、记忆的一般规律
2.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 短时记忆

电击实验:通过多次训练使老鼠形成跳台的 避电反应。然后对老鼠的头部施加电击。电 击后又把老鼠放到笼中,结果老鼠已形成的 避电反应又消失了。
2、自由回忆实验 短时记忆存在的有力证据来自所谓的自由回忆 实验。这种实验形式来源于Ebbinghaus。实验 方法是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 字词或其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快回忆出已 学过的东西,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 忆。 将自由回忆得出的结果与原先呈现的顺序加 以对照,就可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 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据此作图,可得到 系列位置曲线。 。
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Waugh和Norman,1965)
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 短时记忆。美国学者James,他依据意识经验区分 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所谓的初级记忆是一种直 接记忆,它涉及直接的意识经验,提供感知到的事 物的忠实(真实)图像,一点也离不开当前意识, 具有暂时性质。次级记忆则是间接记忆。它是当前 意识以外的过去 听觉编码
1 听觉编码实验
该实验是Conrad(1963,1964)设计的。实验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个阶段为 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实验所用的刺激 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 相似。如C和V,S和F等(见上图)。刺激字母呈现 后,要求被试按原来的顺序回忆字母。通过比较原 序列与被试回忆序列,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得 出上两个统计表。由表中可以看出,字母发音越接 近,被试的回忆错误越大,表明在短时记忆中信息 是以听觉的方式进行编码的
怎样来验证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呢? 应用一个因素来改变系列位置曲线的一个部分而不 影响另一部分。这样,根据两种记忆说,可以合理 地作出两个预测:(1)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 间,就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 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2)若进行延 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就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 响长时记忆。 两种记忆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容量、 保持时间和作用。但是,在其他诸如编码、遗忘原 因等方面,两者的差别并不像原先认为的那样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记忆容量实验1
你能记住多少数字
短时记忆容量实验2
你能记住多少汉字
实验3:你能记住多少图画内容
一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
遗忘进程(约15-30秒,甚至更短) 痕迹消退与干扰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的遗忘 是很快的。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的消退。
彼德森(Peterson)等的实验
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 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 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 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 贮存大量信息,因而又称永久记忆。外部信息 经过感觉通道先进入短时记忆,它是信息进入 长时记忆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 在没有复述的条件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可短 暂保持(约15-30秒),信息经过复述可进入 长时记忆。 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 在着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1、临床和动物实验 脑震荡患者的逆向性遗忘。癫痫症患者摘除海 马后,短时记忆受到伤害等。 2、自由回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 忆)实验 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 分和结尾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 间部分。这种情况称作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的两个成分
2、视觉代码 短时记忆中的视觉形式的编码,不同于 对字母、词和句子这些言语刺激信息的 加工。对语言信息来说,听觉编码或口 语编码(AVL)是适宜的。但在短时记 忆中的视觉形式加工,则是利用了视觉 代码。(波士纳字母大小写实验)
3、感觉代码与感觉信息的区别 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都属于感觉代 码。但这种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的代码是不同 的。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的形式来加以 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直接编码。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虽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 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排除刺激的某些物 理特性或细节。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排 除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在对一个听觉 呈现字母进行声音编码时,即可保留其读音因 素,而舍弃读出该字母的声音强弱和快慢等特 点。而对一个视觉字母进行视觉编码时,也可 排除其明暗和方位的特点。
小故事:千万孤独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教了柳宗元的《江雪》,并 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当场记住这首诗,这可难煞了乐 乐,他默读了几十遍,但是却老是背了上句忘了下句, 这时,同桌的彬彬使劲向乐乐眨眼,说:‚乐乐,看 在我们同桌的份上,我教给你一个好方法吧。‛ 乐乐怀疑地看着彬彬,有点不太相信,他能有什 么好方法?但是,乐乐还是虚心地请教了彬彬。彬彬 神气地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迹;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这四句话可以概括为‘千万孤独’,这样, 你在背诵的时候,只要记住第一句,其他的几句也就 想起来了。同时,你要想像在江中钓鱼翁有千万种孤 独的感觉。这个方法保证让你很快记住这首诗。‛ 根据彬彬的方法,乐乐果然记住了这首诗。
短时记忆中最重要的是对刺激信息的编 码。认知心理学把编码解释为是对刺激 信息进行简约、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 认知结构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短时 记忆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 代码(code)。在短时记忆中,输入的 刺激信息主要以言语听觉形式(听觉代 码)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的加工,最 主要是以听觉形式来编码并保持或存储 的。当呈现的刺激信息是以视觉方式出 现时,人对这些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 也会把它们简约和转换成能够被短时记 忆编码的听觉代码,这个结论来自与英 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柯拉德(Conrad) 1964年的实验结果。(混淆矩阵和阅读 时喉、舌肌电图)
一 短时记忆概述
1、短时记忆使个体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和加工的是什么 刺激信息,这使短时记忆扮演着人的意识的角色; 2、短时记忆使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得以整合并进而 构成完整的信息图象; 3、短时记忆对所加工与处理的刺激信息起到了暂时寄 存器的重要作用。 4、短时记忆保持了个体对当前加工的刺激信息的策略 与意愿,使个体能够采取各种更为复杂处理信息的行 为,直至达到最终的目标。
听觉呈现3个辅音字母,如KBR;为了阻 止复述,在呈现字母后,立即听觉呈现 一个三位数,如648,要求被试从这个 数中迅速地作连续减3的运算并说出每次 运算的结果,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 刚才识记的3个字母。(3秒80%,6秒 55%,18秒10%)
二 复述
彼德森等人的实验证实,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主要认知 操作,它既能够保持短时记忆中的内容,又能够把短 时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并输入到长时记忆里,如果缺乏 了复述,在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就有可能会丢失。 由于复述可以明显地阻止信息的消退,因此,彼德森 等人认为,复述是信息在短时记忆中避免信息衰退和 遗忘的最主要的心理机制。 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 过程。复述可以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称为维持性复述 (maintenance rehearsal)和精致性复述或称为整合 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
关于复述
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因 此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 提出尖锐的批评。机械地、默默地复述识记项 目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或使信息转入长时 记忆。加工水平说从加工深度出发,将复述分 为简单的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后者是对项 目的深层次加工,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分组 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 如:227-0560 米勒认为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曼 德勒()认为4-5。西蒙(Simon)认 为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包含的信息, 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就随之变小。他倾 向于4-5个组块。
容量有限的性质
Waugh和Norman(1965)及Atkinson和Shiffrin似乎倾向于 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的容量,将它看作有限的贮存空间,而 且此贮存空间分为少数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里。而 Miller提出的组块与这种看法密切相关。从组块的角度来看,在 一个槽道里只能贮存一个组块,不管这个组块是字母或字词。这 样,如果组块数超过槽道数,超出的那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记 忆 所容 纳,或 者新 进入的 信息 将会挤 掉槽 道里原 有的 信息。 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痕迹的衰退极为迅速,痕 迹只能维持约2S,如不及时在此期间加以复述或再现,则将消退; 短时记忆容量实际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取决于一个项目复 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需要复述时间多的项目的容量就小,需要 复述时间少的项目的容量就大。Klatzky(1975)认为短时记忆 在贮存的项目与加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即贮存空间 与工作空间有权衡关系。
阿特金森(Atkinson)和谢夫林(Shiffrin)的 记忆多存贮模型
模型的扩展
阿特金森(Atkinson)和谢夫林(Shiffrin) 对他们提出的记忆系统的模型曾加以扩充。对 控制过程作了较多的扩展。从感觉登记到短时 贮存再到长时贮存的信息流程与以前的模型相 同,但是这3个贮存都与控制过程相连,其活 动均受到控制。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贮存再到长 时贮存的信息流程与以前的模型相同,但是这 3个贮存都与控制过程相连(用虚线表示), 其活动均受到控制。
第六章
短时记忆
第六章 短时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第二节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工 第三节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 第四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一 记忆的结构
选择性注意 外界 刺激 信息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二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19世纪末-本世纪50年代,主要是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研究。 5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兴起,短时记忆研究兴起, 提出两种记忆说(Dual memory Theory),后又提 出了其他种类的记忆。 两种记忆说的典型代表是威尔福(Waugh)和诺曼 (Norman) (1965)最早提出的两种记忆系统的 模型。他们借用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 (W.James)(1890)提出的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两个 术语,提出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两种记忆说
复述
刺激
初级记忆
次级记忆
遗忘
Ebbinghaus 曾发现每个音节只学习一次时, 则人可正确回忆出 7 个音节。另一学者德国 G· E· Muller(1900)在研究语言学习时,比 较明确地提出短时记忆。最早提出与当前两种 记忆说相似的是James。后来又提出了工作记 忆(Working memory)(巴德莱Baddeley 和Hitch,1974)实质上它还是指短时记忆, 但它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人所从事的工作的联 系。
实验结果表明: (1)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 (2)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同样以语义水平加工的成绩最好
记忆游戏—编故事
香烟、木料、热水瓶、日光灯、大炮 请讲故事 书本、瓶子、电风扇、鸡蛋、收音机
香烟点燃了一堆木料,木料上压了一只大得出奇的 热水瓶,而这只热水瓶的塞子很奇特竟是用日光灯 做的,不知谁用日光灯做大炮的炮管,朝炮管看去 里面发出一本书来。书本在天上飞舞了一阵便掉进 了一只有井口大的瓶子里。瓶子能罩进一个大电风 扇,电风扇吹出一只只鸡蛋,鸡蛋打碎在收音机上。
短时记忆的容量
组块 米勒(Miller)在“神奇数7加减2:我 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论文中 提出了组块(Chunk)概念。组块是指 将若干 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 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 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快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组块的作用是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组块的方式依赖于人的经验。
二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它 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刺 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就在脑中 短暂存储,但是,其信息的容量相当有限;另 一个是工作记忆,又称为操作记忆,是对输入 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 容量扩大,由于它是与长时记忆中所பைடு நூலகம்储的信 息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的意义上进行 了比较广泛的联系,因此这样就使那些编码了 的信息能够进入长时记忆永久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