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科举
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明朝科举考试制度
明朝已形成完备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共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为每三年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第二级每三年在各省会举行,叫做“乡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中式者为“举人”;
第三级每三年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称为“会试”;
第四级会试中试者,天子亲自在朝廷策试,称“廷试”,亦称“殿试”。
殿试取中者叫做“进士”。
殿试分一、二、三甲发榜以为名第之次:第一甲仅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摘要:一、明代科举考试简介1.明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2.科举考试的基本流程和选拔标准二、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1.八股文2.试帖诗3.经义4.史书5.策问6.论7.判三、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1.对文化教育的推动2.对社会风气的塑造3.对官员选拔的作用正文:【明代科举考试简介】明代科举制度是沿袭自宋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它以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县试、府试和殿试,选拔出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
【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1.八股文:八股文是明代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来写作,强调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和运用。
2.试帖诗:试帖诗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一首诗,考察考生的文学才华。
3.经义:经义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强调对儒家思想的领悟。
4.史书:史书是明代科举考试的一部分,它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考察考生的历史观和批判思维。
5.策问:策问是明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它要求考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强调考生的实际能力和政策水平。
6.论:论是明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它要求考生对某一主题进行论述,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7.判:判是明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它要求考生对某一案例进行判断和处理,考察考生的法律知识和实际能力。
【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1.对文化教育的推动:明代科举考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2.对社会风气的塑造:明代科举考试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
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科举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源于唐代科举制度,经过宋代、元代的发展和演变,到明代已经完善和成熟。
明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首先是乡试,考生在乡级考场进行考试,由乡试举行官员组织监考和评卷。
合格的考生可以晋级到下一个阶段,即会试。
会试是由府县级别举行的考试,考题主要是从国子监的经义和史书中选取。
会试由由中央政府的考官组成,对考生进行考试并评卷。
通过会试的考生再次晋级到下一个阶段,即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通过对应官员的校阅,并进行问答和作文等各项考核,最终选拔出合适的人选。
殿试结束后,考生的答卷由吏部审核,再由礼部主持评卷。
经过多个环节的选拔,筛选出的考生可以被授予官职。
明朝的科举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简单严谨:明朝的科举制度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是相对简单而严谨的。
考试题目内容相对固定,主要考察经义和史书的记忆和理解。
这种制度的简单性和严谨性保证了考选拓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 平等竞争:明朝的科举制度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竞争。
无论是贫富贵贱,只要通过考试,都有机会晋升为官员,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
3. 彰显人才:科举制度从思想到实践都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具备良好的学识和素质,能够胜任政治和行政工作。
4. 责任制与考量:明朝通过对官员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责任制度。
官员个人的晋升和降职都要根据其在职期间的表现和成绩来评判,不论贵贱都不例外。
总之,明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明朝的社会稳定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也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
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比较一、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唐、明、清三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像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
二、唐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唐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乡级考点进行的,重要考察基础知识和才力;会试是在省级考点进行的,重要考察策论和辩才;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重要考察才能和应对本领。
2. 参加人数唐代科举制度的参加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一、两千人报考。
这使得选拔的范围较窄,容易显现人才匮乏的情况。
3. 按部就班唐代科举制度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倾向于按部就班,对考生的创新本领和实践经验要求较低。
三、明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明代科举制度保持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形式,但相对唐代有所转变。
乡试重要考察诗文和策问,会试重视辩论和策问,殿试变得更加重视策论和文笔。
2. 比例渐渐增大明代科举制度的参加人数渐渐增大,报考人数可以实现数十万人。
这使得选拔的范围较广,同时也加大了选拔的难度和竞争压力。
3. 客观评分明代科举制度重视客观评分,严格依照评卷标准进行评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四、清代科举制度1. 考试形式清代科举制度沿袭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形式,但有所转变。
乡试重要考察诗文和策问,会试重视辩论和统计学,殿试重视国策和文笔。
2. 统一考试清代科举制度引入了统一考试,不再依照地区分权进行考试,从而使得评判更具公正性,减少了贿赂和打招呼等不正当手段。
3. 选拔激励机制清代科举制度重视激励优秀人才,设立了状元、进士等荣誉称呼,并供应了丰厚的待遇和晋升机会。
五、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以下借鉴意义:1.考试形式的适应性: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敏捷调整考试形式,适应社会发展变动。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需要依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中国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又称明代的九品官制,是中国明朝时期社
会推行的一种科举制度,自贞观十二年(1378年)起至仁宗康定元年(1621年)止,历经了243年的时间,成为五代十国以来,中国最为完
善的官职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在明朝主流的思想品德中产生了强有力的积极影响,并形成了一套长期有
效的考试制度。
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三个主要程序,即考前程序、考中程序和考
后程序。
考前程序包括各地的招官令、入学审查、评定报告、末查院审查等,考中程序主要由殿试、县试和会试组成,考后程序包括举人出令、追
擢等。
举人出令是指在考试结束后,官府考官对会试中答对的人数进行判定,只有答对的人数超过给定的一定数量才称之为举人出令,并宣布举人
的名单。
追擢则是指在考试结束后,按照考试结果,从优秀考生中选拔出
最优秀的人员推举神宗,由神宗核定部及时追擢,这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
的最后一个程序。
按照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考试中考生的综合表现,均分为九等,分
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成士、贡士、秀才、乡试、百家。
明代科举全流程及录取人数
明代科举全流程及录取人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明代科举是明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其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摘要:一、明代科举制度的概述1.明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明代科举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明代科举考试的分类1.进士科2.举人科3.贡生科三、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1.经义2.史书3.诗词4.文章四、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1.县试2.府试3.省试4.殿试五、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1.对文化教育的促进2.对社会风气的塑造3.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正文:明代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至明代已日臻完善。
在明代,科举制度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还对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进士科、举人科和贡生科。
其中,进士科为最高级别,选拔出来的官员具有较高的地位。
举人科和贡生科则分别选拔地方和学府的官员。
这三类考试涵盖了经义、史书、诗词和文章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考察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
在明代科举考试中,经义是核心内容,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史书则是考察应试者对历史的了解,以培养具有历史观念的官员。
诗词和文章则是选拔具有文学才能的人才,以丰富政府的文化底蕴。
此外,考试还涵盖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书法、算学等。
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省试和殿试四个阶段。
县试是最基本的选拔阶段,由地方官员主持,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府试。
府试由府级官员主持,选拔出的优秀者再参加省试。
省试由省级官员主持,选拔出的人才将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出最终的进士。
明代科举制度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使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努力学习,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其次,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对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科举制度为政治制度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对明代的政治稳定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明代科举制度
(三)明后期科举
科举创立以来,许多人将其视为一种“至 公”的制度,明代科举至公主要通过八股 文和贡院规制来实现,二者发挥作用是在 明中叶以后。
会试的考试内容和乡试一致,首场的经义、 《四书》文,必须以用八股文作答。
八股文
含义: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这四个部分必须用排比 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宣宗即位后,开始对会试南北分卷进行实施,即实行南 卷占60%,北卷占40%的比例取中。
后来,明政府又对南北卷进行了调整,南卷取中55%, 中卷取中10%,北卷取中35%
意义
从政治上看:南北分卷可以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安抚笼络北方士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政局。
从文化上看:调动了落 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 性,促进教育水平的提 升,维护了中华民族的 统一。
明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目录
一、明代科举概况 二、明代科举分期 三、明代科举特征 四、明代科举评价
一、明代科举制度概况
盛极则衰
科举之盛
▶ 明代之所以处于中国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阶段,一个 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就是全面继承了前代科举制度发展 的积极成果。
— — 《 中 国 科 举 制 度 通 史 ·明 代 卷 》
南北榜案:唯才是举vs区域公平 背景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录取宋琮等51名,全 部为南方考生。
三月举行殿试,因为殿试并 不淘汰考生,所录51名均为 南方人,故称“南榜”,北 方考生一名未取,引起北方 考生强烈不满。
过程: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三吾等南人,私其乡。”
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经复阅后发 现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明朝科举制度
明朝科举制度明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太祖洪武四年即下诏:“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
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仕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自洪武十七年开始,又实行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的定制。
从下而上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是初级考试。
凡是童生,院试及格者称生员,在乡试前一年,再试诸生的优劣,以决定其是否参加乡试。
乡试定子、午、卯、酉年举行,名叫“大比”,考期总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
诸生及具有监生资格的人可以参加乡试,考中的称举人。
考生要在试卷上写明籍贯、年龄、所习本经,所司印记和三代人的名字,但不许自序门第。
答卷用墨笔写,称墨卷,文字中要避御名、庙号。
交卷后,誊写官把答卷内容用朱笔誊录称为朱卷,均弥封编号。
考生在考试时的艰苦情形,天启甲子东乡举人艾南英在《应试文自序》中有详细记述。
他说无论寒暑,诸生解衣露立,接受搜检,上穷发际,下至膝踵,至漏数箭而后毕。
考场内,东西立了望军四名,诸生无敢仰视。
四顾离立、倚语者,则朱钤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
优劣只凭考试官之所好而定,虽宿学不能以无恐。
乡试在顺天府、应天府及各省布政司衙门所在地举行。
考试结束,便分别刊印乡试录。
乡试录的格式比较统一,除前后序文外,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记载主持该科考试官员的官衔、姓名、籍贯、功名。
他们的职务分为临监官、提调官、监试官、考试官、同考试官、印卷官、收掌试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誉录官、对读官、巡绰官、搜检官、供给官等。
二、记录三场考试的题目,第一场考《四书》、《易》、《书》、《诗》、《春秋》、《礼记》。
第二场考论、诏、诰、表、判语。
第三场考策。
三、中式举人名单,包括名次、姓名、籍贯、治何经典。
四、乡试录文,如《隆庆四年江西乡试录》就选文二十一篇。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为该科第八名举人,就收有他的两篇,前有同考试官和考试官的批语。
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每逢丑、未、辰、戌年,各省举人去京师会试,遇特殊情况,偶有改期,如“永乐元年癸未,当会试之期,适文皇帝渡江,用明年甲申会试”。
明清完善科举制的措施
明清完善科举制的措施引言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文官的制度,经过明代和清代的改革和完善,逐渐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选拔制度。
本文将介绍明清两个时期为完善科举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影响。
明代1.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明代为了提高科举考试的实际应用性,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太祖朱棣下令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实务科目,例如军事、财经等科目。
这一改革使得考生在科举考试中需要不仅有文化素养,还需要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2. 选拔官员的公平性明代大力强调选拔官员的公平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
首先,明代规定科举考试必须在各级考试院进行,严禁地方官员干预考试。
其次,明代对考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以保证他们的公正性和专业能力。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贿赂和招权的可能性,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3. 赏罚并施明代建立了一套明确的赏罚制度,以激励优秀考生和惩罚低分考生。
考生取得高分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赏,例如金银和官职等,而取得低分者则会受到降职或罚款的惩罚。
这一制度有效地激励了考生的学习和参与,提高了科举制度的竞争性。
清代1. 考试范围扩大清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考试范围更加全面。
除了文化科目之外,清代还增加了历史、地理、数学等科目的考试。
这一措施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使得考生需要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2. 考试方式改革清代改革了科举考试的方式。
传统的科举考试方式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清代进行了调整。
清代取消了乡试的考试环节,只保留了会试和殿试两个阶段。
这一改革简化了科举考试的程序,提高了效率。
3. 加强筛选和培训清代加强了对考试院和考官的管理,提高了筛选和培训的标准。
清代在全国设立了考试院,统一管理科举考试。
此外,清代还对考官进行严格培训,提高了考官的专业水平。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和专业性。
总结明清两代为了完善科举制度,采取了许多措施。
明代推行了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强调选拔官员的公平性和建立赏罚制度。
明朝科举及第简表
明代科举及第简表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员及第殿试名次二甲三甲备注洪武4年辛亥科吴伯宗郭翀吴公达俞友仁三甲2617 100洪武5年壬子科朱善是否为进士科状元洪武18年乙丑科丁显练子宁黄子澄黄子澄探花107 362 用会试录人数洪武21年戊辰科任亨泰唐震卢原质施显二甲915 79 解缙该科登第洪武24年辛未科许观张显宗吴言信许观状元12 16许(黄)观连中三元洪武27年甲戌科张信景清戴德彝彭德二甲3130 67洪武30年丁丑科春榜陈桉尹昌隆刘仕鄂宋琮13 35另补2人,不知甲第洪武30年丁丑科夏榜韩克忠王恕焦胜任伯安29 29 任(一作伏)伯安建文2年庚辰科胡靖王艮李贯吴溥二甲137 70胡靖、胡广、胡赓永乐2年甲申科曾棨周述周孟简杨相二甲193 374永乐4年丙戌科林环陈全刘素朱缙二甲165 151永乐9年辛卯科萧时中苗衷黄旸陈璲32 49 本科也称为己丑科永乐10年壬辰科马铎林誌王钰林誌榜眼39 64永乐13年乙未科陈循李贞陈景著洪英二甲1195 253会试从南京改在北京永乐16年戊戌科李骐刘江邓珍董璘二甲275 172永乐19年辛丑科曾鹤龄刘矩裴纶陈中二甲5149 149永乐22年甲辰科邢宽梁禋孙曰恭叶恩47 98宣德2年丁未科马愉杜宁谢琏赵鼎二甲235 63宣德5年庚辰科林震龚锜林文陈诏二甲1535 62宣德8年癸丑科曹鼐赵恢钟复刘哲35 61 徐有贞该科登第二甲34正统元年丙辰科周旋陈文刘定之刘定之探花35 62正统4年己未科施槃杨鼎倪谦杨鼎榜眼35 61正统7年壬戌科刘俨吕原黄谏姚夔二甲635 96正统10年乙丑科商辂周洪谟刘俊商辂状元50 97 商辂连中三元正统13年戊辰科彭时陈鉴岳正岳正探花50 97景泰2年辛未科柯潜刘升王亻与吴汇二甲175 123景泰5年甲戌科孙贤徐溥徐鎋彭华二甲21129 217 徐鎋(即:辖)天顺元年丁丑科黎淳徐琼陈炳中夏积二甲2097 194天顺4年庚辰科王一夔李永通郑环陈选二甲1150 103天顺8年甲申科彭教吴釴罗璟吴釴榜眼75 169 本科也称癸未科成化2年丙戌科罗伦程敏政陆简章懋二甲1798 252成化5年己丑科张升丁溥董越费訚二甲275 169成化8年壬辰科吴宽刘震李仁杰吴宽状元78169成化11年乙未科谢迁刘戬王鏊王鏊探花95202成化14年戊戌科曾彦杨守阯曾追梁储二甲1110237杨守阯(即:址)成化17年辛丑科王华黄珣张天瑞赵宽二甲995200成化20年甲辰科李旻白钺王敕储巏二甲194203成化23年丁未科费宏刘春涂瑞程楷二甲1110238弘治3年庚戌科钱福刘存业靳贵钱福状元90205弘治6年癸丑科毛澄徐穆罗钦顺汪俊二甲4290205弘治9年丙辰科朱希周王瓒陈澜陈澜探花95200弘治12年己未科伦文叙丰熙刘龙伦文叙状元95202弘治15年壬戌科康海孙清李廷相鲁铎二甲295199弘治18年乙丑科顾鼎臣董玘谢丕董玘榜眼95205严嵩该科登第正德3年戊辰科吕柟景旸戴大宾邵锐二甲2115231吕柟(即:楠)正德6年辛未科杨慎余本邹守益邹守益探花115231正德9年甲戌科唐皋黄初蔡昂霍韬二甲1135258正德12年丁丑科舒芬伦以训卢文弨伦以训榜眼115231正德16年辛巳科杨维聪陆釴费懋中张治二甲60110217本科也称庚辰科嘉靖2年癸未科姚涞王教徐阶李舜臣二甲1142265嘉靖5年丙戌科龚用卿杨维杰欧阳衢赵时春二甲390208嘉靖8年己丑科罗洪先程文德杨名唐顺之二甲195225嘉靖11年壬辰科林大钦孔天胤高节林春二甲780233嘉靖14年乙未科韩应龙孙陞吴山许榖二甲1195227嘉靖17年戊戌科茅瓒罗珵袁炜袁炜探花95222嘉靖20年辛丑科沈坤潘晟邢一凤林树声二甲490205嘉靖23年丙辰科秦鸣雷瞿景淳吴情瞿景淳榜眼93216嘉靖26年丁未科李春芳张春胡正蒙胡正蒙探花90208张居正该科登第嘉靖29年庚戌科唐汝楫吕调阳姜金和傅夏器二甲995222嘉靖32年癸丑科陈谨曹大章温应禄曹大章榜眼105295嘉靖35年丙辰科诸大绶陶大临金达金达探花90203嘉靖38年己未科丁士美毛惇元林士章蔡茂春二甲485215嘉靖41年壬戌科徐时行王锡爵余有丁王锡爵榜眼85211嘉靖44年乙丑科范应期李自华陈栋陈栋探花77314隆庆2年戊辰科罗万化黄凤翔赵志皋田一儁二甲377323田一儁(即:俊)隆庆5年辛未科张元忭刘瑊邓以讚邓以讚探花77316邓以讚(即:赞万历2年甲戌科孙继皋余孟麟王应选孙鑛70226孙鑛(即:矿)万历5年丁丑科沈懋学张嗣修曾朝节冯梦祯二甲357241万历8年庚辰科张懋修萧良有王庭譔萧良有榜眼57242王庭譔(即:撰)万历11年癸未科朱国祚李廷机刘应秋李廷机榜眼67271万历14年丙戌科唐文献杨道宾舒弘志袁宗道二甲167281万历17年己丑科焦竑吴道南陶望龄陶望龄探花67277万历20年壬辰科翁正春史继偕顾天埈吴默二甲357224万历23年乙未科朱之蕃汤宾尹孙慎行汤宾尹榜眼57224万历26年戊戌科赵秉忠邵景尧顾起元顾起元探花61232万历29年辛丑科张以诚王衡曾可前许獬二甲157241万历32年甲辰科杨守勤孙承宗吴宗达杨守勤状元57248徐光启该科登第万历35年丁未科黄世俊施凤来张瑞图施凤来榜眼57238万历38年庚戌科韩敬马之骐钱谦益韩敬状元57242万历41年癸丑科周延儒庄奇显赵师尹周延儒状元67274万历44年丙辰科钱士升贺逢圣林釬67274洪承畴该科登第万历47年己未科庄际昌孔贞运陈子壮庄际昌状元67275袁崇焕该科登第天启2年壬戌科文震孟傅冠陈仁锡刘必达二甲1177329黄道周该科登第天启5年乙丑科余煌华琪芳吴孔嘉华琪芳榜眼57240崇祯元年戊辰科刘若宰何瑞征管绍宁曹勋二甲267283史可法该科登第崇祯4年辛未科陈于泰吴伟业夏曰瑚吴伟业榜眼67279崇祯7年甲戌科刘理顺吴国华杨昌祚李青二甲457242另补5人,不知甲第崇祯10年丁丑科刘同升陈之遴赵士春吴贞启二甲1157241崇祯13年庚辰科魏藻德葛世振高尔俨杨琼芳57236崇祯15年壬午科特科史惇俞泰交章晋锡赐特用出身263名崇祯16年癸未科杨廷鉴宋之绳陈名夏陈名夏探花78314未殿试11人(1)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1368年-1644年)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这个制度有助于提升社会流动性,推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明代科举制度的第一阶段是乡试。
乡试分为元、举两个级别。
乡试考试的对象是来自各地的秀才,他们需要通过四书五经的考试来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举人。
乡试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的内容,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等。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的考察。
乡试选拔出来的举人进入第二阶段,即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进行的,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经义,如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阐释。
会试考试的对象是通过乡试的举人,一般人数较少。
会试考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文笔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第三阶段,即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内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的内容包括策问、质问和论文等。
殿试考试的人数很少,一般只有几十人。
殿试主要是对考生的政治素质和才干的考察。
通过三个阶段的考试,殿试考试的最后一名被选择为状元,状元是最高的考试成绩。
除了状元外,还有榜眼、探花等名次。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获得进士的称号,并被任命为官员。
明代科举制度的实施有一定的优点。
首先,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助于选拔出品学兼优的官员,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其次,科举制度有助于社会流动性的提升,让人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更好的地位和社会地位。
再次,科举制度降低了官员的权力继承性,减少了权力贿赂和家族特权等问题。
然而,明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应试技巧,有可能导致不负责任的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发展。
其次,在殿试阶段,选择官员主要是由皇帝决定,可能存在偏袒和腐败的现象。
再次,科举制度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可能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评价。
总的来说,明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有助于提升社会流动性和官员素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明代科举知识点归纳总结
明代科举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科举考试的类型及内容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由地方政府组织的,主要是选拔乡试举人。
会试是在省城举行的,选拔的对象是会试贡士。
殿试则是由在京官员组织的,选拔的对象是殿试进士。
乡试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文章,包括经义、子史、经传、史传、诗文等方面的内容。
每一科考试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和文学的掌握程度。
会试的考试内容包括文章和策问。
文章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策问则是一些实际政治和管理问题,考察考生的政治才能和能力。
殿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政制、试策、陈词等。
殿试进士是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考察的内容也更广泛和深入,要求考生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二、考试的选拔标准明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文化水平和政治忠诚。
文化水平是通过考试成绩和知识面来评定的,而政治忠诚则是通过参加考试的资格和政治立场来考量的。
在明代,重文轻武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因此文化水平在科举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学历资格。
考试成绩是通过笔试和口试来评定的,而学历资格则是通过入学的资格和家世来考量的。
明代的科举考试不仅重视考生的学识,还会考察其家世和政治立场,这也是为了保证选拔出来的士人符合官僚的要求和标准。
会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政治评定。
考试成绩是通过文章和策问的表现来评定的,而政治评定则是通过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来考量的。
在明代,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对于会试的选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会试贡士不仅要有文化水平,还要有政治能力和忠诚度。
殿试的选拔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和政治评定。
殿试进士是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因此政治忠诚和政治能力对于殿试的选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殿试还要考察考生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是否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科举考试的影响明代科举考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明代学校及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从学校开始明代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学校制度与科举联系极其紧密,若要了解科举,必先了解学校。
注意哈,在这里所讲的学校主要指的是官学,那些开在乡下的小破私塾就别跑出来丢人现眼了,就算你是很出名的私学读书人也不如人家官学好使,比如白鹿洞书院、豫章书院之类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官家的东西一直是要比私人的好,这一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君不见中考的时候公立高中的分数线一直是要高于私立高中的?小学——社学社学其实算不上典型意义上的官办学校,它只是由政府倡导,民间兴办的具有启蒙性质的学校。
但是它作为最低一级的教育机构,数量上最多,容纳的学生人数最多,造成的社会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实力考上真正的官学的,所以这种有一定官方性质的私学就盛行了,这当中也有政府推动的结果。
数量上达到多少呢?————明初估计全国上下至少9万所社学。
社学生出路在哪里呢?————优秀学生会被选拔入县学、州学、府学等更高级一点的学校成为生员。
中学——府、州、县学从这一级开始,你才算正式步入公家的学校,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辈子也没能通过最基本的童生试,进入官学成为生员。
数量上:以洪武年间为例,全国上下共设府、州、县学1318所,设学率达到惊人的93.78%,可以说只要你是大明的臣民,住的不是那种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那么你所在行政区的城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官学这里是真能感受到老朱重视教育啊,这种学校设置的规模和比例是空前的,在封建时代是相当不容易的。
学生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享受官供伙食和候选岁贡为特征“廪生”,他们数量有限,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学生。
数量上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
待遇上有政府补贴还有可以参加岁贡考试进入高等学府——国子监的可能。
其二是“增广生”,这是由于后来读书人数逐渐增多,有需求加入更多名额,但是前面讲的廪生数目是由老朱定好的,没人有胆子去改,因此就干脆开辟一条新路,搞出来了“增广生”。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
该制度从明太祖朱棣建立明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思宗朱由崧时期,历时约240年。
明代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是乡试,也称为乡贡考试,是在州县级别的乡试场举行的。
乡试是一个初步选拔人才的考试,考核内容主要是经义、诗词、文章等文化知识。
通过乡试合格的考生,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被称为会试的原因是参加考试的考生都会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才艺和辩论能力。
会试合格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的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居住的地方,即紫禁城内的殿堂举行的考试。
殿试是最终选拔官员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殿试通过的考生将被录取为进士,称为明代官员的最高品级。
明代科举制度具有一些特点和影响。
首先,明代科举制度实行了一定的平权原则,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不再以世袭和财富为标准。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发展。
为了应对考试,考生们努
力学习经典和文化知识,从而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兴盛。
同时,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考试内容偏重经义,对实际政务和管理能力的考察较少。
总的来说,明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对于选拔官员和推动文化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其局限性,在明代末年逐渐暴露出来,逐渐被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所取代。
明代的科举
明代的科举1、明代科举概述明代科举是指明朝政府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
明代的科举包括文科举和武举。
本文只论述文科举。
一般认为明代的科举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三年一行,每逢子、午、卯、酉年八月,北直隶在北京,南直隶在南京,各省在当地布政司考试,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中榜称乙榜或乙科,乡试分地区规定取解人数。
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二月在礼部贡院举行,又称为礼闱、春闱等。
会试第一称为会元,中式者就可以参加殿试,会试自洪熙元年开始实行南北卷取士,后来又演化为南北中三卷取士。
殿试实际上就是对会试中榜者排定名次,定为三甲,一甲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都称进士,殿试取中为进士也称为甲科、甲榜。
乡试和会试考的内容一样,都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论、判、诏、诰、表,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
殿试只考策一道。
规定用八股文作答。
通过乙榜中为举人,再通过甲榜中为进士就称为两榜出身,一个人兼为解元、会元、状元称为“三元及第”,有明一代只有洪武时的黄观和正统时的商辂“三元及第”。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乡试前的科考也为一级考试,认为明代科举是四级考试。
辽宁师范大学的郭培贵教授则把殿试之后的庶吉士考试也看作是科举考试的一级,认为明代科举考试是五级考试。
2、明代科举的特点明代的科举相对于宋元科举更为成熟。
首先明代科举实现了科举与官办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科举成为官办教育的轴心和导向,不论是中央的国子监,还是地方儒学,都是以科举考试为导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制定的府州县学教官的考核标准也是以所教生员中式人数作为称职与否的主要依据。
明代科举应试考生也以官办学校里的生员为主体,到明后期甚至几乎完全来源于各级官办学校,以清初修《明史·选举志》时开篇就说:“科举必由学校”。
另外,官办教育也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补充。
明代官办学校还具备收容科举落第者的功能,国子监生更是可以直接入仕,这就成为科举功名的重要补充,从而大大缓解了明代科举录取率低的社会矛盾,增强科举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明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大全
明代科举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科举考试种类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由县的主要文武官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乡试考试的人称为举人,通过乡试可以参加省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2.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关,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大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会试考试的人称为贡士,通过会试可以参加殿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殿试考试的人称为进士,通过殿试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官职。
二、科举考试内容1. 文科考试内容:文科考试以文章为主,包括经义、史学、子部和经部。
参加文科考试的考生需要掌握儒家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2. 武科考试内容:武科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军事技能和战斗能力,包括射箭、骑马、剑术等内容。
参加武科考试的考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和体能。
以上就是明代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总结,详细内容如下:明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考试的分类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由县的主要文武官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乡试考试的人称为举人,通过乡试可以参加省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乡试考试内容以经义、史学、子部和经部为主,考试形式为文化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2.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关,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大员组织考试,每三年一次。
参加会试考试的人称为贡士,通过会试可以参加殿试,但不一定能中举。
会试考试内容主要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务课目为主,考试形式为策论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才能和实务能力。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每隔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殿试考试的人称为进士,通过殿试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官职。
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僚人才的一种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更是严格和复杂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明朝的科举制度,包括其背景、考试科目、评卷标准、考试制度的改革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背景明初,朱棣(后来的明成祖)推崇儒学,追求君子理想,希望通过考试选拔贤能之士,以巩固政权。
于是,在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正式实行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不仅可以帮助明朝寻找人才,还有助于巩固君权,控制地方势力。
二、考试科目明朝的科举制度考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初级考试,由州县举行,考察候选人的文化基础和才华。
乡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点举行,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化知识和应试能力。
会试合格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一轮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考察考生的对策才华和治国方略。
三、评卷标准评卷标准在明朝的科举制度中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考生的成败。
评卷主要考虑文章的内容、结构、修辞和思想深度。
这些标准确保了明朝选拔的官员具有优秀的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
四、考试制度改革明朝的科举制度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经历了一些改革。
首先,在明代初期,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经义学问,注重儒学经典的功利性解读。
然而,在明代中叶,主张理学的学者提出了“格物致知”思想,试图推翻经义为主导的传统,兼收并蓄,从而使考试内容更加多元化。
其次,在明代后期,考试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朝廷开始加大武科考试的力度,以选拔军事将领和军需官员。
此外,考试中的选试形式也有所改变,出题人由皇帝变为由考官担任,以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五、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扩大了文化知识的普及,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机会平台,使得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能通过努力脱离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
明代科举制
明代科举制在明代,科举就像是一座通往荣耀与梦想的大桥。
对于那些出身贫寒的子弟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
你想啊,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在科举里闯出一片天,那可就光宗耀祖了,全家老小的日子都能跟着好起来。
科举考试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
四书五经那是必考的内容,学子们得把这些经典著作背得滚瓜烂熟。
为了这个,很多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读。
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借着微弱的晨光诵读经典,晚上也常常挑灯夜战。
这种苦读的精神,真的是让人又敬佩又心疼。
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
要经过层层筛选,从乡试开始。
乡试就像是第一道关卡,很多人在这一关就被淘汰了。
那些通过乡试的学子,就成了举人,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举人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做个小官之类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的目标是会试和殿试。
会试的竞争那是相当激烈的。
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汇聚在一起,就看谁更有学问,谁更能把四书五经里的道理阐释得透彻。
而殿试就更不得了了,那是皇帝亲自监考的。
一旦在殿试里表现出色,那可就是天子门生了,未来的仕途可谓一片光明。
明代科举制培养出了很多有才华的官员。
这些官员中有不少人都怀着报国为民的理想。
他们凭借着在科举中积累的学问,去治理地方,去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不过呢,科举制也有它的弊端。
比如说,因为过于注重四书五经,使得很多学子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禁锢。
他们只知道按照经典里的说法去行事,缺乏创新精神。
而且有时候,一些富家子弟会利用各种手段在科举中作弊,这对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寒门子弟是很不公平的。
但不管怎么说,明代科举制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塑造了明代的社会结构。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无数年轻人为之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提要:何炳棣揭示的明代前期进士三代履历中纯粹的生员家庭空白,是史料缺载和今人理解不同所致。
其中,洪武四年的进士大多是宋元士大夫之后裔。
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主要是元代特殊的用人政策留下的“后遗症”,是一种短暂的、非正常现象,其结论在科举史上并不具备典型的意义。
关键词: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何炳棣儒户非典型性一、问题的提出科举的社会流动是评估科举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科举学中的一大热点与公案[1]。
由于明代科举没有民族歧视或特权因素,且现存明代登科录资料较为完整,涵盖面也较广,使其成为研究科举社会流动的比较理想的对象,学术成果也较为突出。
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着名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教授及其皇皇巨着——《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以下简称《明清社会史》) 。
何炳棣通过对明清48份进士登科录的12226名进士家境的分析表明:明代进士出自A类者,即前三代没有获得过一个初级功名、更谈不上有官职和官衔的家庭的占47.5%;出身B类者,即前三代已产生了一个或更多的生员,但却没有更高的功名或官职的占2.5%;余为出身C类,即是指那些上三代获得过一个或一个以上较高的功名或官职的家庭。
何氏把前两部分都看作平民,这样,明代一半的进士来自平民家庭。
其中,明初(1371-1496)(这是原文的界定,以下“明初”改为“明代前期”,详后)平民出身的占58.7%。
清代A类进士占19.1%,B类进士占18.1%,两者合计为37.2%。
明清两代出身A类的进士占30.2%,出身B类的进士占12.1%,两者合计为42.3%。
此外,何炳棣又认为宋代进士来自平民家庭的占53%。
由此得出结论,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垂直流动,明代,尤其是明代前期社会是历朝平民入仕比例最高、机会最平等的一个社会,甚至认为明代前期三代无功名的A类进士比例之高,是现代西方社会精英流动数据也难以企及的。
此后,流动的速率就呈下降趋势。
也可以这么说,明代前期科举流动率高不仅成为“流动派”心目中的理想与标本,而且,从总体上提升了明清五百年间科举社会流动之频率。
可是,虽然因《明清社会史》还没有中译本,笔者没有通读过原着,但从王振忠翻译的何着第六章——《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作者把明代科举“流动率极高”归结为“人口较少”,以及拙作涉及的相关文章蠡测,何炳棣在原着里似乎没有对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特别高的成因做过比较透彻的解析。
由于何氏所用史料的不可取代与样本占有总体上的无与伦比,加之论证比较严密,讨论既深又广,使《明清社会史》成为中国社会史、科举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
而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之论断,俨然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何氏理论首先在西方引起“惊异”与轰动,被海外学者广为接受。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何炳棣的科举社会流动论遭到了以海姆斯(Hymes)、艾尔曼(Benjamin A.EIman)、卜正明等国际着名汉学家的强烈冲击,但“非流动派”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研究,从方法到观点与何氏进行争鸣,至于何氏所用的明代前期部分史料(相对于明中后期及清代的登科录)是否存在局限?考察的明代前期的科年与人数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特别是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之命题是否具有普适的意义?质疑者则大多不予关注。
国门洞开后,经大陆学者如孙立平、王振忠、吴建华、刘海峰、何怀宏等的引进与推崇,何氏理论被国内读者所熟识。
近几年,虽然受海外“非流动派”观点之影响,在对待科举是否促进了明清社会阶层流动的问题上,除刘海峰取“折中”(偏流动)立场,吴宣德持质疑态度的少数学者以外,大陆多数学者倾向于以何氏为代表的流动派。
其中,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的研究成果尤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被一些学者看成是科举社会流动率的极限,并由此观察到“改朝换代之际”,往往是科举社会流动频繁的时期,又引伸为是明代前期社会“活性”与“繁盛和稳步发展”的象征[10]。
钱茂伟也注意到明代“平民之家比例由高而低,最后与功名之家持平现象”。
但他从“能力流动”切入,而非历史背景来考[11]。
可见,海内专家对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及其意义也缺少质疑。
即使有限的讨论,也没有走出从现象及“流动”本身仅找原因的思维框架,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
何炳棣在其新着——《读书阅世六十年》里,就明代科举社会流动问题进一步重申了自己原先的观点,但仍没有提及明代科举社会流动率高的原因[12]。
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对明代,特别是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命题之典型性及何炳棣所用明代前期史料的相对完整性似乎还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些检讨与思考,以抛砖引玉。
二、明代前期的界定与史料的缺撼流传至今、被何炳棣称为“是研究社会精英家世背景最佳最精确的史料,无论论质论量都是西欧各国所不能及的”[13]明代进士题名资料尚有:登科录56种、会试录58种、进士同年录15种(不含崇祯刻本《序齿录》)、进士履历便览17种,排除重叠者,目前我们还能见到的记载明代全国性进士家世的题名录73种[14],占总科年89届(含崇祯十五年特赐)的82%,应该说还比较完整。
但由于至尊的“天一阁”对相关善本迄今尚未向外开放,使其独家收藏的31种明代进士题名录的尊容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史、科举史研究者的视野[15],加之其它一些因素,今天,海内外学者考察进士家世利用过的明代进士题名录仅32种。
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艾尔曼教授讨论的9种(独家使用6种) [16]。
但艾氏主要从进士户籍的角度切入,非直接研究社会流动,这里暂且不论。
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涉及的有21种(独家使用5种)[17],统计的科年覆盖面较广,取样的对象也较多,惜钱着把两种平民对象合一,影响了史料的挖掘与比较。
故代表当今明清科举社会流动研究水准的[18],仍非近半个世纪前的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会史》莫属。
为便利讨论,现把何氏的相关资料整理、简化成表1。
表1 明代进士的社会成份资料来源:何炳棣:《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表9),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2年,第112-113页。
说明:①原表9在统计或计算时存在若干问题,为统一起见,本表数据仍保持原貌;②王振忠曾提示,原着中还有万历十一年(1583)的数据(B类进士48名,占13.7%),似制表时遗漏。
详见:(美)何炳棣着,王振忠译:《科举和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7页。
故何炳棣讨论的明代登科录至少有18种。
不知是翻译还是其它原因?我们觉得表1把跨度将达近半个明朝的前6个科年(1371-1496)划作“明初”,显然是不妥的。
为比较正确地表达时间概念,本文对明前、中、后三个时期作如下的界定:洪武至天顺朝(1368-1464)为明代前期;成化至嘉靖朝(1465-1566)为明代中期;隆庆至崇祯朝(1567-1644)为明代后期。
那么,我们从表1可知,真正算得上明代前期的只有洪武四年、永乐十年、天顺元年等3科,仅占同时期28科的10.7%;研究对象也不过区区428人,约占同时期5064位进士的8.5%[19],而其中的近七成,又出自接近明中期的天顺年间。
因此,无论是科年还是人数,抑或是实际分布重心,该表反映的明代前期的史料是比较勉强的。
也许由是之故,何氏才把“明初”划分的下限延续至15世纪末。
庆幸的是,何氏取样的明代前期3个科年在时间上都极具代表性,且钱茂伟[20]的统计客观上支持了何的结论:明代前期出身平民家庭的进士甚多(21)。
三、明代前期B类进士空白是史料缺载和今人理解不同所致由于何着表9仅把B类进士与A类进士归为同类,使读者对B类进士的注意力集中到其平民的属性上,而忽视了B类进士本是介于A类进士与C类进士之间,既都可以向两者“靠拢”,又有别于纯粹的平民之家与仕宦之家的一个阶层——低级的士阶层。
如果我们沿此思绪,也把B类进士与A类进士归为同类,那么,剩下的就是前三代没有获得过一个初级功名的纯粹的平民家庭了。
读懂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事实上,何炳棣的明代科举社会流动率高包含了两个层次,除了大家关注的出身仕宦家庭的进士相对不多,也反映了前三代已产生了一个或更多的生员,但却没有更高的功名或官职的家庭也稀少,对应到嘉靖十四年前(为便于统一及集中解决问题,以下对B类进士的讨论一般仅指明代前期),这类家庭竟是缺席。
故探索明代进士三代履历中单纯的生员家庭奇缺,尤其是明代前期这类进士空白之原委,也不无史料与学术价值了。
表1所列明代前期最显着的特征是A类进士的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B类进士无。
分析这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窃以为文献记载有问题。
在该表17个科年中,有12个科年B类进士空白,其中前9科连续空白,而当最后两届及被遗漏的万历十一年(1583)的B类进士都达四、五十人之多,比例已接近清代的平均数,且超出明清的平均水准时,紧挨的万历八年(1580)以及相近的隆庆二年(1568)、嘉靖四十一年(1562)等三科仍无一个B类进士,这是不可思议的。
宋以降,中国封建士大夫队伍里,府、州、县地方官学出身的儒生群体最为庞大,决定着文人的数量。
那么,对明代嘉靖十四年及以前没有一个进士产生在前三代仅出现过生员的家庭之疑问,唯一合理的诠释,我们认为是进士题名录的履历记载或今人的认识有问题。
进士家世所反映的其实就是人物的代际身份问题。
明代前期,特别是洪武、永乐时期的进士家世,主要折射的是他们的祖上在元代的社会地位。
明代前期是否有B类进士,主要看他们的祖上三代在元代有否产生过地方儒学出身,但尚未步入仕途的先人。
然而,要找到这些资料并非易事。
从现存的元代两种进士题名录——《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看[22],进士祖上三代家世里找不到有诸生身份记载的文字;在当代学人对元代进士家世的诸多考证中,似乎也难见秀才之踪影[23]。
故笔者认为,祖上的地方儒学之学历还没有资格上元登科录,抑或方志族谱、史传碑文对生员这一功名也不太注意。
明承元制,明代前期的科举题名录很有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况,至少是还不够详细、规范。
那么,考察明代前期是否存在前三代已产生了生员,但却没有更高的功名或官职的进士及其概率,今天该从何处着手呢?从钱茂伟的研究中获得这样一条比较重要的信息:洪武四年的进士来自儒籍家庭的有64人,竟超过该届进士总和120人的一半,也占有明一代今天尚可考证的儒籍进士总数155人[24]的41%。
[25]因明代的“儒籍”是元朝户计制度遗留的产物,故笔者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摸索明初登科记关于生员身份的记载问题。
乔卫平通过对《庙学典礼》卷一《岁贡儒吏》的研究后认为,元代地方儒学的生源构成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主要招收儒户出身的子弟;其二,儒户子弟入学读书是一种法定义务,其有余闲子弟,必须有一名入学读书;其三,地方儒学的学生分为两个级别:第一个级别是允许所有的儒户和非儒户中愿求学的子弟入官学读书,学生自备束修,但不标入学籍;第二个级别是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考试,正式标入府、州、县学籍,有资格参加岁贡儒吏的考试,并可享受免差及学粮津贴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