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受益人案例
保险利益案例

保险利益案例1、赵某为其公公老王投保10年期简易人身保险,保额为20000元,指定受益人为赵的儿子,即老王的孙子小王。
期间,赵与被保险人老王的儿子大王因感情破裂离婚,离婚经法院判决,小王由大王抚养,但赵某仍支付这笔保费,从未间断。
3年后,老王因病去世,赵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额20000元。
与此同时,大王提出:被保险人是他的父亲,指定受益人小王由他抚养,应由他作为监护人领取保险金。
赵某认为投保人是她,缴费人是她,同时也是小王的母亲,也是合法的监护人,保险金理应由她领取。
——保险金应当由儿子的监护人大王领取。
母亲为投保人,儿子为受益人,可以看做是母亲对儿子的一种赠与。
离婚之后,母亲选择继续缴费,保险事故发生,保险金应当为儿子所得,不产生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问题,离婚时由抚养子女的一方当事人行使监护人的权利,所以应该由大王得到这笔保险金。
2、胡的弟弟花400万买了一套别墅,小胡爱弟弟心切,用自己的名义为弟弟的别墅购买了一份家财险,三个月后别墅因保险约定的责任发生损失,小胡向保险公司索赔,问保险公司是否赔付?结论:不赔付,原因为小胡对别墅不具有保险利益。
关于以上案例引发的问题:1、假如小胡与其弟弟之间有租赁合约,小胡在使用这栋别墅,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是小胡还是小胡弟弟?还是特约中约定即可?2、假如小胡是长期住于这栋别墅中,为这栋别墅的实际使用中,但无租赁合同关系,事故发生小胡是否具有索赔权?3、企业财产保险:租用的厂房,使用者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合同特约未约定受益人,发生保险责任内的损失,理赔中确认索赔权问题时是否要求厂房所有者同意赔付给被保险人?——首先搞清楚保险利益是什么~所谓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
保险利益产生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联系,它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利益,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害关系,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遭受风险事故而受损失,因保险标的未发生风险事故而受益。
保险学案例

案例1 为员工投保的企业能否成为受益人?奚某的妻子张某是被告某制衣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1993年11月,该公司以张某为被保险人,以本公司为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
1994年4月,张某乘公司汽车出差,途中因车祸身亡。
制衣公司认为自己是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理应得到保险赔偿。
奚某认为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险人的近亲属,而不应该是单位法人或其他无关的人。
双方争执不下,起诉至法院,诉请得到保险合同中约定的10万元保险金。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在签订“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张某对于制衣公司为保险金受益人始终没有异议,而且保单上有张某的亲笔签名认可。
据此,法院判决10万元保险金给付了制衣公司。
如果未指定受益人,那么保险金付给谁?案例2:前后两个妻,受益人如何确定?林勇,男,40岁,1996年5月投保了10年定期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5万元。
投保时,林在投保单上“受益人”一栏填写的是“妻子”。
1999年6月11日,林发生车祸死亡。
由谁来领取这份保险金在林某的两个“妻子”之间发生了争议。
原来,林用在保单上只注明“妻子”,而没有明确姓名。
而在1996年5月投保时,其妻为徐某,两年后林某离婚,并于1999年春节与李某结为夫妻。
因此,徐某和李某都来到保险公司要求领取保险金。
林勇在投保时,在投保单上的受益人一栏填写的是“妻子”,虽然没有写明妻子的姓名,但这里填写的妻子显然是徐某。
后来他与徐某离婚,与李某结婚,但并未提出更改受益人的要求,因此,合同中的“妻子”为受益人值的数徐某,这一客观事实始终没有改变,保险金应由徐某来领取。
被保险人在投保可以指定除己之外的人为保险金受益人时,为了避免以后产生纠纷,在填写受益人时,最好直接写出姓名,以证实受益人的身份。
案例3 继承遗产还是领取保险金?1996年3月,王母以王某为被保险人投保某保险公司的终身寿险(含人身意外伤害致死责任),未指定受益人。
保险案例:指定受益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可剥夺

保险案例:指定受益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可剥夺编者按:汶川地震发生后,随着地震理赔赔付量的与日俱增,各家保险公司普遍面临着一个理赔难题:即如何确定受益人。
保险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的重要关系人,拥有保险金的请求权和支配权,在保险合同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因此,长久以来,受益人的确定问题以及保险金的给付问题一直是保险公司理赔工作重点。
指定受益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可剥夺一、案例介绍:赵某夫妇经营的一家饭店,为了重新装修特向好友张某借款8万元,之后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
赵某夫妇用仅余的4万元给自己投保养老保险10万和人身意外伤害险10万。
人身意外伤害险指定其子为身故受益人,而养老保险未指定身故受益人。
之后不久,赵某夫妇在一次旅行途中发生车祸同时丧生。
事故发生后,因其子年幼,由赵某母亲王某持有效证件代其孙向保险公司索赔,养老保险金1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10万元。
与此同时,赵某夫妇的债权人张某也向保险公司索赔,认为保险金应由他领取以抵偿赵某夫妇生前所欠债务。
双方由此发生纠纷。
二、案例分析:针对本案中的情况,理赔师为您解释:本案所涉及的不仅是由谁来领取这两份保险金的问题,还存在两份保险合同因签订当时指定受益人的不同,所导致的保险金分配不同的问题。
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金能否列入被保险人的遗产,取决于被保险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付给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作为遗产处理,可以用来清偿债务或赔偿。
”因此,本案中被保险人赵某为自己投保的养老保险金由于没有身故指定受益人,因此与被保险人留下的其它财产的性质是一样的,属于被保险人赵某的遗产,可用作清偿债务。
本案中,债权人张某既不属于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也不属于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因此,即便张某与被保险人赵某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仍无权直接向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
债权人必须通过法院向保险公司下发冻结保险金的通知或者下发支付令,再或由法院将保险金提存,方可进行申领。
保险案例

案例第二章1.张某为其妻子王某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保险期间为5年,张某为受益人。
半年后张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王某意外死亡。
对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保险金,若:(1)王某生前欠其好友刘某2万元,因此刘某要求从保险金中支取2万元,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王某的父母提出,张某已与王某离婚而不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保险金应该由他们以继承人的身份作为遗产领取。
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1)该说法错误。
因为受益人是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1分);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只有受益人才有保险金请求权而且保险金不是遗产,不得用于清偿债务。
(1分)(2)该说法错误。
因为一则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只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时,并不要求具有保险利益;1分)二则王某为受益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保险金不是遗产。
2.一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保险,保费由企业支付。
职工张一指定妻子刘二为受益人,半年后张一与妻子刘二离婚,谁知离婚次日张一意外死亡。
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以张一生前欠单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刘二已与张一离婚为由交给张一父母。
此企业如此处理是否正确?保险金按理应当给谁?为什么?答:此企业处理错误。
(1分)因为受益人是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2分)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只有受益人才有保险金请求权;(1分)同时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不是遗产,不得用于清偿债务或按遗产分割。
(1分)因此该保险金应当归刘二。
(1分)3.学生王某随父亲在非游泳水域游泳时溺水身亡,王某的父亲也因家人指责喝农药自尽。
王某的母亲李女士与公婆不和,迫于生计,在办理完父子俩的丧事后改嫁他人。
由于王某投保了学生平安保险,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应赔付6000元。
但在李女士与王某的祖父在究竟谁能领取这笔保险金的问题上产生了纠纷。
保险案例

应当如何分析与处理本案,请详细写出结论 与原因。
3.
某市亚泰汽车贸易公司采取分期付款和免费 赠送保险等方式促销汽车。1999年5月12日, 陈某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在该公司购买汽车 一辆,双方在购车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投 保险种及保险金额。即“人身意外伤害保 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费险”及“附 加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万 元。保险期限自1999年5月12日0时起至 2000年5月11日24时止。
保险公司在查实上述事实的情况下,于 1996 年 5 月 21 日发出了“拒赔通知书”。打火 机厂于 1997 年 1 月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判令保险公司支付赔款 1198595 元。 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分析与判决此案,请详 细写出结论与原因。
7.
2000年10月27日,王金虎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合同 约定王金虎投保主险平安康泰人身险,保险金额 为20000元,附加险为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 为10000元。附加意外伤害保险条款约定“被保 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180日内进行治疗,本公司就实际支出的合理医 疗费用超过100元的部分给付意外伤害保险金。”
观点二:受益人认为,被保险人死亡的原因 不是自杀而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导 致被保险人死亡,这一保险事故属于保险 合同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 应当如何处理本案?为什么?
5.
被保险人文某,30 岁,2002 年11 月12 日由珠海 乘飞机至上海,文某在此之前,购买了人身意外 伤害保险,保额为20 万元。在飞机下降时,文某 忽觉右耳疼痛,轰鸣不止,后经治疗,最后诊断 为右耳突发性耳聋,听力丧失小于70 分贝。据此, 文某向保险公司提出要求全额给付意外伤害保险 金20 万元。保险公司认为文某突发性耳聋并不属 于意外伤害责任范围,造成其耳聋的真正原因应 该来自被保险人自身的内在因素,故而保险公司 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如何处理本案,为什么?
受益人案例.ppt

四、多个受益人并存,其中一个受益人故意造成 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人是否应该给付保险金
1、2003年10月,周某为自己购买了保险金 额为20万元的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为 周某的妻子王某和周某的弟弟,受益份 额分别为10万元。2005年3月,因夫妻吵 架冲突,王某趁周某睡觉时将其杀死, 事后周某的弟弟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金 遭拒。
三、受益人受益权的性质
—能否用于清偿债务
3、2006年3月,刘某为自己投保了20万元 的人寿保险,并指定其刚出生的儿子刘 文为受益人。2009年9月8日,刘某出差 途中遭遇车祸意外死亡。保险公司经调 查认为属于保险责任事故,应该给付20 万元保险金,但在给付之前,保险公司 接到了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因刘某和李 某的借款纠纷法院正在受理,要求划拨 20万元保险金偿还刘某生前的债务。
五、受益人和被保97年2月,王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10万元 意外伤害保险,指定受益人为其妻子张某,同 年5月11日,王某的母亲因多日未见两人前去 吃饭,遂往两人住处探望,发现两人因煤气炉 烧水时被火浇灭,造成煤气泄漏中毒身亡。5 月13日,王某的父母向保险公司报案并申请保 险金,过了两天张某的父母也以受益人法定继 承人的身份申请保险金,最后诉诸法院。
课后思考
• 一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保险,保险费由企 业支付。职工张某指定妻子刘某为受益人,半 年后张某与刘某离婚,谁知离婚次日张某意外 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 以张某生前欠单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 刘某已经与张某离婚为由交给张某父母。问: (1)受益人的受益权有什么特点?(2)保险 金应该首先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吗?本案中 企业对保险金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3)保险金应该归谁?为什么?
一、受益人的指定及变更
(完整版)保险案例分析,有答案

案例分析:1、刘某为其妻魏某投保了一份人寿保险,保险金额为8万元,由魏某指定刘某为受益人。
(1)半年后刘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魏某意外死亡。
对保险公司给付的8万元,若:a魏某生前欠其好友刘某5万元,因此刘某要求从保险金中支取5万元,你认为这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b魏某的父母提出,刘某已与王某离婚而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保险金应由他们以继承人的身份作为遗产领取。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刘某与魏某因车祸同时死亡、分不清先后顺序,针对万某的身故保险金,刘某的父母和魏某的父母分别向保险人索赔,问保险人应如何处理?答:(1)a不正确。
因为在指定了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受益人所得,不是被保险人的遗产,不能用来返还被保险人生前的债务。
b不正确,保险金应当给刘某。
因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只要求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存在,而不要求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
在本案中,刘某在投保时与受益人(妻子)存在保险利益关系,虽然在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死亡时已与妻子不存在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仍然有效。
同时,保险利益原则只是对投保人的要求,并不要求受益人。
(2)刘某与魏某因车祸同时死亡、分不清先后顺序,依据“共同灾难”条款规定,推定受益人刘某先于被保险人魏某死亡,针对魏某的身故保险金,由被保险人魏某的父母以其继承人身份领取保险金。
2.胡某为其妻汪某投保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约定保险金额为10万元,汪某指定胡某为受益人。
半年后胡某与其妻汪某离婚。
离婚次日,汪某因发生意外导致其终身全部残疾,对于汪某该合同项下的10万元伤残保险金,汪某和胡某分别向保险人提出索赔,问保险人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本案伤残金应由被保险人汪某领取。
因被保险人汪某是受保险合同保障的对象、享有生存保险金请求权,受益人胡某则仅享有身故保险金请求权。
人身保险合同对于保险利益只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于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索赔时不具有保险利益并不影响被保险人得索赔权。
故本案10万元伤残金应由汪某领取。
被保险人改变受益人保险纠纷案例

本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鸡泽县钢圈厂为王献彬投保,属于投保人。王献彬则属于被保险人,又是本保单的受益人,应属保险合同的关系人。被保险人在人身保险关系上享有指定权和同意权,如果要变更保险合同受益人,则必须取得被保险人同意才能变更。因此,鸡泽县保险公司和鸡泽县钢
在本案中,虽然鸡泽县保险公司为王献彬开出的保险单上的投保人、被保险人都是王献彬,但该保险单上确实存在错误,即该保险是单位为其职工集体办理的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人应是鸡泽县钢圈厂。该厂要求变更投保人,保险公司据实变更投保人,应是合法的。按照这种实际情况,本案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是鸡泽县钢圈厂和鸡泽县保险公司。鸡泽县保险公司认为,本案保险单上受益人的变更,实际上是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的,此行为符合《经济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关于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允许变更合同的规定,行为不具违法性。此种理解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人身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下就是错误的。因为,在人身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中,虽然投保(要保)人和保险(承保)人是合同双方主体,但在变更受益人问题上,合同双方主体的变更权是受到限制的,即在被保险人不是投保人情况下,投保人要变更原指定的受益人,必须取得被保险人的同意;保险人作变更批注时,必须严格审查此项变更是否取得了被保险人的同意;如果被保险人未同意,保险人即便作出了变更批注,也是无效的。此在法律上属强制性规定,不属合同双方主体意思自由、可以协商同意的范围。本案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是王献彬,其依法享有指定受益人和同意变更受益人的权利,鸡泽县钢圈厂作为合格的投保人,在未取得王献彬同意情况下,要求变更受益人(因该保单上原无受益人,实际上是投保人越过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鸡泽县保险公司据此作出确认受益人为王玉更的批注,均违背了强制性规范,此行为是无效的,保单应恢复原状。由于被保险人王献彬生前未指定受益人,故保险金应作为其遗产,由保险人向其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受益人案例

保险受益人案例保险受益人是指在保险合同中指定的享受保险金或保险利益的人或机构。
以下是一些保险受益人的案例。
1. 个人寿险受益人:小明购买了一份寿险保单,并将其父母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小明发生意外身故,保险公司将向他的父母支付保险金。
2. 家庭财产保险受益人:张先生购买了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将他的妻子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他的房屋发生火灾,保险公司将向他的妻子支付保险金,以帮助重建家园。
3. 企业雇主责任保险受益人:某公司购买了雇主责任保险,将公司的员工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将支付医疗费用和工伤补偿金。
4. 旅行意外保险受益人:小王购买了一份旅行意外保险,并将他的父母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他在旅行中发生意外身故或伤残,保险公司将向他的父母支付保险金。
5. 商业车辆保险受益人:某物流公司购买了商业车辆保险,将公司的合作伙伴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公司的货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向合作伙伴支付损失赔偿。
6. 健康保险受益人:小李购买了一份健康保险,并将他的子女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他在保险期间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疾病,保险公司将向他的子女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
7. 职业责任保险受益人:某律师事务所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将事务所的客户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事务所的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犯下错误,导致客户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将向客户支付赔偿金。
8. 教育储蓄保险受益人:某家庭购买了教育储蓄保险,将孩子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父母在保险期间不幸去世,保险公司将向孩子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用于其教育费用。
9. 退休保险受益人:某公司为员工提供了退休保险计划,将员工本人作为受益人指定。
当员工退休时,保险公司将向其支付一笔退休金,以帮助其维持生活水平。
10. 公司股东保险受益人:某公司为其股东购买了股东保险,将股东的家庭成员作为受益人指定。
如果股东在保险期间去世,保险公司将向其家庭成员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以帮助他们维持生活。
受益人案例

三、受益人受益权的性质 —能否用于清偿债务 3、2006年3月,刘某为自己投保了20万元 的人寿保险,并指定其刚出生的儿子刘 文为受益人。2009年9月8日,刘某出差 途中遭遇车祸意外死亡。保险公司经调 查认为属于保险责任事故,应该给付20 万元保险金,但在给付之前,保险公司 接到了法院的民事裁定书,因刘某和李 某的借款纠纷法院正在受理,要求划拨 20万元保险金偿还刘某生前的债务。
一、受益人的指定及变更
3、2002年,王某为自己购买了保险金额为 50万元的终身寿险,在填写受益人时写 了“妻子”,2004年,王某与妻子周某 离婚,并在同一年与叶某结婚。2008年3 月,王某出去旅游时因意外掉下悬崖死 亡。王某死亡后,两个妻子同时到保险 公司申请领取保险金。
一、受益人的指定及变更
课后思考
• 一企业为职工投保团体人身保险,保险费由企 业支付。职工张某指定妻子刘某为受益人,半 年后张某与刘某离婚,谁知离婚次日张某意外 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2万元保险金,企业 以张某生前欠单位借款留下一半,另一半则以 刘某已经与张某离婚为由交给张某父母。问: (1)受益人的受益权有什么特点?(2)保险 金应该首先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吗?本案中 企业对保险金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3)保险金应该归谁?为什么?
一、受益人的指定及变更
• 《保险法》39条 • 《保险法》41条
二、多个受益人时保险金如何分配 1、被保险人甲为自己投保一份保险金额为 10万元的保险,保险单上写明受益人为 甲的妻子乙、父亲丙及弟弟丁3人,并且 列明受益顺序:第一顺序受益人为乙、 丙,第二顺序受益人为丁,被保险人甲 在保险期内因病身故,丙和丁以乙已经 与甲离婚为由向保险公司索取全部保险 金,试问保险金如何分配?
五、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 不能区分死亡先后顺序
保险学例题

⏹受益人保险金给付案例⏹两年前,因为性格不合等问题,刘女士与丈夫施先生正式决定协议离婚。
离婚后,13岁的儿子归施先生抚养,夫妻两人仍然保持着联系。
一个月前,施先生不幸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意外身亡。
他的去世使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
考虑到儿子今后的生活问题,刘女士决定要回儿子的抚养权。
在办理抚养权转换手续时,刘女士意外获悉,丈夫还有一笔2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原来,在离婚前,其前夫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人身险,保额为20万元。
保险受益人填的是刘女士。
于是,刘女士决定向保险公司申请领取保险赔偿金。
而施先生的父亲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向保险公司提出领取保险金的申请,这让陷入悲痛中的刘女士和施先生的父亲再次翻了脸。
刘女士认为,自己是保险合同惟一的指定受益人,依法应由其受领保险金。
施先生的父亲则认为,刘女士与其儿子早已离婚,刘女士对施先生没有保险利益,无权领取保险金,自己是儿子的继承人,故保险金应由其受领。
最多因为刘抚养儿子而分给一半,如果全部给刘的话,他就要起诉刘。
⏹受益权具有排他性,由受益人刘女士全额领取。
⏹尽管夫妻购买人寿保险,往往指定自己的配偶为受益人,离婚后一般又不愿意再让对方成为受益人,但受益人不会因为夫妻离婚而自动变更,保险合同的效力也不会因为离婚而丧失。
因此,被保险人应随时随地用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更改受益人。
保险受益人的变更⏹1999年7月11日,王某到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额为10万元的人寿保险,指定其妻子李某为受益人。
后来,王某与李某离婚。
不久,王某又与张某结婚。
婚后,王某与张某办理了一份写有“自本日起受益人由王某的前妻李某变更为张某”的公证书。
但是王某并未将公证书变更受益人一事通知保险公司。
2003年9月12日,王某遭遇车祸身亡。
⏹张某以受益人的身份向保险公司提出领取保险金的要求。
⏹保险公司确认了张某与王某结婚后确实办理了变更受益人的公证书但未将变更受益人的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的情况,认定该变更无效。
保险案例分析

案例2:人身保险中受益人变更引发的纠纷•1998年2月1日,丁某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为6万元,指定其母为受益人。
•同年8月1日,丁某与余某结婚,11月15日,丁母病故•1999年3月22日,丁某因车祸身亡,此时,丁妻已有5个月身孕。
丁某死亡后,丁父、丁妻为保险金受益之事发生了纠纷。
•丁父认为:丁某指定该合同的受益人为其母,是有法律效力的;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应归受益人丁母,而丁母死亡后,丁父对丁母财产份额有当然的继承权。
•丁妻则认为:受益人在被保险人之前死亡,保险金只能作为遗产处理,在丁某的遗产支配上,丁妻最有权力。
•此案的核心问题是受益人死亡后未指定新的受益人,保险金的归属问题,以及腹中胎儿对保险金是否具有继承权问题。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这笔保险金究竟应该是作为正常保险赔偿金还是作为遗产?•丁某在投保时虽然指定了受益人为丁母,但丁母已先于其死亡,且未重新指定受益人,应视同未指定受益人。
•《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保险合同中没有指定受益人、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的,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为保险人的受益人。
丁妻和丁父有权继承丁某的保险金。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丁父和丁妻分别是被保险人的父亲和配偶,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因此,丁妻和丁父都有权继承丁某的保险金。
•此外,丁妻腹中的胎儿也享有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关于“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的规定,丁妻腹中的胎儿无论是男是女,均是丁某的子女,应当保留其继承份额。
因此,丁某的6万元保险金应由丁父、丁妻及其胎儿等额继承,其中为胎儿保留的那部分应由丁妻代为管理。
近因原则的案例8——连续的原因•王某于2001年10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生死两全保险,被保险人为本人,受益人为其妻李某。
•2003年1月,王某经医院诊断为突发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期间,王某病情进一步恶化,终日意识模糊,狂躁不止,最终自杀身亡。
保险法第42条案例

保险法第42条案例
【典型案例】
客户胡女士于2018年7月,为自己投保一份终身寿险,投保时指定受益人为自己的爱人王先生。
2021年2月份,客户胡女士意外身故;2021年3月份,客户胡女士的儿子到柜面申请理赔。
经调查受益人王先生于2019年3月份因病身故,胡女士的父母也早已身故,胡女士只有一个儿子,最终保险公司将所交保费及分红赔付给胡女士的儿子。
【案例分析】
根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的受益人。
【风险提示】
保险金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益,尤其是身故保险金的领取,是一项严谨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严格的遵守保险法和保险合同的相关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要认真了解相关内容,确保自己的保险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如果遇到不明白的,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员或机构进行咨询,以避免潜在的权益纠纷和经济损失。
身故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分配比例判例

身故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分配比例判例说到“身故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分配比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哦,这个听起来好像很复杂”,或者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
可是,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其实呢,身故保险金的分配,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发生意外或者亲人不幸去世的时候。
没错,就是那些你觉得好像和你没什么关系的细节,往往在关键时刻会让人头疼。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身故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分配比例”的事儿,咱们通俗点儿,简单点儿,保证你听了之后瞬间“懂了”。
首先啊,身故保险金的受益人并不是随便指定的。
这就像你买了个大额的保险,想着一旦自己有个万一,钱就能派上用场,没想到一旦发生不幸,你的亲人却因为“谁分多少”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
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特别是没有提前明确约定的情况下。
保险合同上可能会写着“受益人”,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比例,或者是受益人之间有争议,按照法律的规定,保险公司会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
这个顺序啊,听起来有点像“家族继承法”中的顺序,从配偶、子女到父母,甚至是兄弟姐妹,先后顺序不能乱。
你看,身故保险金就像是一锅“大锅饭”,谁能分到多少,要看你是属于哪个“班级”的人。
如果你是配偶,恭喜你,按理说你排在第一梯队;接下来就是子女了,不管你是亲生的还是继子的,只要在法律上认可的,大家都可以平分蛋糕。
再往下,父母如果还在,理论上也有份儿,兄弟姐妹呢,除非前面的受益人都不存在,否则就轮不上他们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如果都活着,钱该怎么分?嗯,这个问题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如果是法定继承,分配比例就是固定的,通常是配偶和子女平分。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剩下的由配偶和子女平分,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就和“没份儿”一样。
但是,法律上说了,你作为受益人,也可以自己约定分配比例,这就像在家里吃饭,谁最喜欢吃鱼,谁最爱吃肉,大家可以商量着来。
但有些家庭的事儿就是这么复杂,尤其是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
你看,身故保险金这种事,最好提前和家里人搞清楚,不然真到事发那一刻,大家争得不可开交,反倒让自己丢了面子,伤了和气。
受益人案例

3、事故发生后,王某的亲生儿子按《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了父亲王 某的遗产,折合人民币5万元。试问,王某生前债权人是否有权要求王 某亲生儿子替父清偿10万元债务?如果可以,如何处理?
按《继承法》规定,王某生前债权人有权要求王某亲生儿子替父清偿10万元债 务。但以遗产实际价值5万元为限。
相关链接:《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 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 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 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保险案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人寿新员工岗前培训班
保险案例
【案例】王某为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终身死亡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20万元, 受益人为其邻居张某。在保险期间,王某因意外事故死亡。(经查,王某的妻子5年 前已先于王某死亡,王某有一亲生儿子,但由于其亲生儿子常年在外工作,未能尽赡 养义务,王某多年靠邻居张某供养。)
保险金不得用于清偿王某生前债务。受益人领取保险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受益 人以外的人无权分享。《保险法》第22条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 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案例
中国人寿新员工岗前培训班
保险案例
【案例】王某为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终身死亡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20万元, 受益人为其邻居张某。在保险期间,王某因意外事故死亡。(经查,王某的妻子5年 前已先于王某死亡,王某有一亲生儿子,但由于其亲生儿子常年在外工作,未能尽赡 养义务,王某多年靠邻居张某供养。)
保险金应给付给张某。《保险法》第22条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 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胎儿可以成为保险受益人案例

胎儿可以成为保险受益人案例胎儿可以成为保险受益人的案例,指的是将未出生的胎儿作为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母亲怀孕期间购买的保险合同当中。
一旦母亲在怀孕期间去世,胎儿将会成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并有权受到保险金额的赔付。
胎儿作为保险受益人的案例,旨在保障未出生儿童的利益。
下面举几个胎儿成为保险受益人的实际案例:案例一:女性在怀孕期间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在意外事故中不幸去世。
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将保险金用于支付女性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胎儿的损失。
案例二:男性在妻子怀孕期间为其购买了一份重疾险,保障包括妊娠期间的重大疾病。
后来,妻子被诊断出患有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将保险金用于支付妻子的医疗费用,并将剩余金额以信托形式保留供未出生的胎儿以后使用。
案例三:夫妇在怀孕期间购买了一份孕产妇医疗保险。
不幸的是,夫妇在妻子怀孕期间都因意外去世。
保险公司将保险金作为信托存入,用于支付胎儿的健康和教育费用,确保胎儿未来的生活质量。
这些案例表明,胎儿在保险合同中成为受益人的情况是允许的,并为胎儿及其家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保险金用于支付与胎儿相关的医疗费用、生活费用等,以确保胎儿的权益得到保障。
然而,胎儿作为保险受益人的情况仍然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胎儿作为未来个体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胎儿的权益尚未确立,保险赔付应当针对已经出生并具备法律地位的个体。
总之,胎儿作为保险受益人的案例存在,并且在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是被允许的。
这种做法旨在保护未出生儿童的权益,确保他们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和赔偿。
然而,胎儿作为保险受益人的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法规和合同条款来判断其是否适用。
受益人指定不明案例

另一方面,被保险人购买死亡保险单 一般而言是为了保障家属在其死亡后的经济 需要。林勇在投保单上注明“妻子”作为受 益人是希望如果他发生意外,其家属可以获 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虽然投保时的妻子是徐某,但2年后二人离 婚,解除了法定的婚姻关系,后来的李某才 是其法定的妻子。因此,为了维护被保险人 的合法权利,充分体现保险存在的目的和被 保险人的意志,本案中应该由其法定的妻子 李某作为受益人领取保险金。
案例1
林勇,男,40岁,1996年5月投保了 10年定期死亡保险,保险金额为50000元。 投保时,林勇在投保单上的“受益人”一栏填写的 是“妻子”。1999年6月11日,林勇回老家 探亲,途中发生严重车祸,林勇当场死亡。之后, 由谁来领取这份定期死亡保险的保险金在林勇的两 位“妻子”之间发生了争执。原来,林勇在定期人 身保险投保单的受益人一栏中只注明“妻子”两字, 并未写明其姓名。而在1996年5月林勇投保定 期人身保险时,其妻子为徐某,两年后林勇与徐某 离婚,于1999年春节与李某结为夫妇。因此, 徐、李两人各持己见,同时到保险公司来申请领取 保险金。
3、显然,上述分析从同一解释原则出发却得 到了不同的结论。本案的关键在于“妻子”在法律 上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关系,并不适合作为一种保 险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方式。 根据国内外的保险惯例,人身保险合同中指定 受益人时,受益人的名称和住所均应记载在保险合 同的有关文件中。因此,该合同应该视为无指定受 益人的合同。根据《保险法》第63条的规定,没 有指定受益人的合同,在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 应该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 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我国的《继承法》 规定,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 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 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本案中的保险金应 该按照遗产分配的顺序,由李某和林勇的子女、父 母分享。
保险诈骗罪典型案例

保险诈骗罪典型案例保险诈骗罪是指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故意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文件等手段,骗取保险金、赔偿金或者其他保险利益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范畴,由于其涉及大量资金和多个参与方,常常对经济秩序、市场信誉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保险诈骗案例,供参考。
案例一:车险骗保小李与小王共同伪造了一份车辆被盗的报案材料,并向保险公司申请车辆被盗险的赔偿。
两人事先准备了一辆旧车,并在附近停放,装作被盗。
他们还制作了假偷窃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并提供了虚假的警方立案通知书。
保险公司在初步核实后,向他们支付了高额赔偿金。
然而,警方调查发现了两人的作案痕迹,最终将他们抓获并起诉。
案例二:投保骗钱某保险销售员将目标放在了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身上。
他利用老人的信任,劝说其投资一款所谓的保本保息产品,并声称该产品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存款。
老人上当受骗,将大量资金投入其中。
时过境迁后,老人发现自己的资金全部亏损,但销售员已经销声匿迹。
老人报警后,保险公司介入调查发现该销售员是个骗子,迅速召回相关资金赔偿老人,并与警方合作将销售员抓获。
案例三:理赔诈骗某公司的员工小张雇佣别人将自己的车辆故意损坏,并伪造了一份车祸理赔的材料,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保险公司在核实后发现有疑点,对该案进行了详细调查。
调查组发现小张的车辆损坏与其伤者无法匹配,而且现场有明显的伪造痕迹。
最终,小张被认定为制造虚假理赔资料,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四:虚假投保某个未投保的人在发生一场事故后,为了获取保险赔偿,伪造了一份假保单,并将自己编造成该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
他声称自己在事故中受伤,并向保险公司提出了赔偿要求。
经过保险公司的审查,发现该保单的伪造痕迹,并通过调查确认未曾与该人签订任何保险合同。
该人最终被依法追究保险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保险诈骗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保险诈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投保人和理赔人的背景调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范保险诈骗行为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公司法人成为员工保险金受益人是否合理
奚某的妻子张某是被告上海某制衣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1993年11月,该公司以张某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以本公司为受益人。
保险金额达人民币10万元。
1994年4月,张某乘公司汽车出差,途中因车祸身亡。
制衣公司认为:自己是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理应得到保险赔偿。
奚某认为: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受益人,只能是被保险人的近亲属,而不应该是单位法人或其它无关的人。
于是,向法院起诉,诉请获得保险合同中约定的10万元保险金。
分析
《保险法》第52条第1款规定:“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
”依据这一款规定,奚某提出的“不应由单位法人或其他无关的人”作为受益人的诉请好像是有道理的。
但《保险法》第52条第2款又规定:“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法》第21条第3款也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依据这些规定,作为投保人的制衣公司完全
可以成为受益人。
值得注意的还有,《保险法》第55条第1款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保险法》第60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如果被保险人张某认可其制衣公司为受益人,其行为是合法的。
结论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在签订“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张某对于制衣公司为保险金受益人始终没有异议,而且保单上有张某的亲笔签名。
据此,法
院判决10万元保险金给付了制衣公司。
作为被保险人的配偶,如果对投保人把自己(制衣公司)作为受益人有意见,应该在合同订立前或合同订立时就提出。
如果奚某当时就提出将这份保险合同的受益人转为
被保险人的配偶或子女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没有这样做,或许是因为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个人意外不可能发生),更多的大概还是因为缺乏有关的保险知识。
由此可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任何一位公民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保险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保险公司,虽然在这场纠纷中没有利益的纠葛,但如能在出具保单时,严格按照《保险法》中关于“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规定,做一些过细的工作,那么,
这场纠纷大概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