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感想
2013级行政管理程丹阳学号:2013221101210039
在学习社会学概论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这门学科,社会学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就社会学的学习而言,其意义之一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学会利用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成功,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根据,以及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学习社会学概论,可以利用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社会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与之联系的客体,我们每天都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也要同一些制度,文化,团体等产生交集。所以我们学习社会学是非常有必要地。
在学习这门课中,从技巧方面而言,自己也学到了一些社会学方面的小技巧与能力,这对自己以后全方位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在社会调查方面自己学会了设计问卷,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精神;在统计数据的同时,学会了用“SPSS”软件做数据分析,虽然不熟练,但还是学会了基本的操作;学会了抽样调查的一些技巧与原则,这也许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对于我们行政管理的学生,而不是专业社会学学生,将来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步入企事业单位成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运用社会学的技巧,充分理解运用各种理论,如社会交换论,充分的发挥出被管理者的潜能与积极性。
对社会学进行了一步步的了解与学习之后,自己的心态也就改变了很多,心态变得平静多了,或者说变得理性多了。自己不做一个歌颂者,也不当一名批判家;不偏激,不盲目乐观,同时也不绝望;不粉饰太平,也不打倒一切;静下心,沉住气,静观其变,“姑妄观之,姑妄听之”,待到完全了解了所有的信息之后在下最后客观的定论。
对于社会学中众多的理论,我认为“价值中立”对我现在乃至今后的人生具有重大的作用。价值中立的基本含义是: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第一,对所研究事物的背景要有一定了解,观察中要保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带偏见。第二,要善于分析研究结果,分清表象和实质,不要被假象迷惑。第三,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忍耐力和认真吃苦的精神。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不论我们在课堂上学的怎样,也不论我们考试的分数的高低,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去应用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门学科,但是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却只是在意那些分数,我觉得社会学这门科学更能在实践中去体现他的价值,我不支持
那些只是一味的被概念的人,但我也不是特5别赞成,毕竟现在什么都与分数挂钩,我认为真正社会学好没有,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检验的,比如大二的暑期实践就是漫长过程中的一小个组成部分。
关于社会学推荐的书籍,我是在有导读的情况下去阅读的,跟着别人的思想去阅读这些经典,可以让我在阅读中增添不少的乐趣,自己买了四本书,真正却只是读完了三本半,有时真正的读不下去的时候会找人一起分享我们彼此的读书心得,交流各自的读书情况,喜欢去记录我们阅读后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样我或许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我的确读过这本书。书第一遍去读永远都不会懂,只有去反复的钻,反复的研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主旨。下面我就来分享我所读的三本书:
【自杀论】
在涂尔干的实证研究思想中,十分重视对研究对象下操作定义,这也是实证研究的第一步。那么,涂尔干根据客观原则找出事物的同一性而对“自杀”的定义是: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是自杀。
为了确定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将自杀率与个人自杀事件做了区分,社会学感兴趣的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自杀率,自杀率是一种只能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在社会现象的层次上研究自杀现象。
有三个方面决定了涂尔干选择自杀现象进行探讨:首先是他一贯的理论兴趣决定的;其次是为他向学术界证明自己方法论原则优越性的绝佳机会;更具体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
各种各样的自杀行为可能根源于不同的决定性原因,进而根据这些不同的决定性原因对它们进行分类,这样他将群体自杀率分为三大类型:利己型、利他性、失范型。
利己性自杀产生于极度个人主义,只想到自己,而私欲得不到外界支持时,与社会相脱离,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这时就会倾向于轻生。而社会整合度不高是导致利己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
利他型的自杀,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义务型自杀,这类自杀并不是出于自愿,也不是个人享有的权力,而是群体强加于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在成员辜负了群体期望时,就会感到强烈的耻辱或自我价值的缺失,从而选择自杀向群体谢罪。利他型自杀的原因则是社会的过度整合。它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于个人失去了目标。
最后一种是失范型和宿命型的自杀。欲望和满足欲望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人痛苦的根源,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秩序,正常的社会秩序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所承受的规范约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约束只会成为一种压抑,如果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选择的自由,出现规范过严的情况,就会引起宿命型自杀的上升。
个人只有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有效的和适度的支持,才能获得生活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因此,一定的社会支持发挥着遏制自杀倾向的社会功能。但是无论是社会整合或者是社会规范,其遏制自杀倾向的功能都只有在适度的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了适度范围,无论是不足还是过度,都会引起自杀率的上升。由于整合和规范这两个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任何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都不得不受其影响的社会力量,因此,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可以解释一切经验材料中发现的群体自杀率差异。
涂尔干的自杀论研究是证明孔德实证研究思想的开拓性尝试,他把发展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