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300)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必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的方向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与研究方向(一)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01学校体育02体育社会学03体育管理04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二)运动人体科学(040302)05体能训练与运动监控06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07运动锻炼的效果与评价08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09 运动营养与运动能力(三)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10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1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3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5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6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7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8游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9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0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1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四)民族传统体育(040304)22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23中国武术文化与历史24武术科学化训练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教学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代码: 040301)(一级学科:体育学)一、专业简介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点依托学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心,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
他们长期致力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科间交叉、渗透和融合,研究方向稳定且有特色,目前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产业和体育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在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以及管理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三、学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论文工作不少于一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1、体育社会学2、学校体育学3、体育产业五、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开课时间(在所选学期内打√)学时/学分备注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学位课公共课自然辩证法√54/2必修8学分科学社会主义√36/1英语√√210/5专业课体育社会学√54/3必修12学分体育管理学√54/3体育教学论√54/3学校体育学√54/3 选修课体育科研方法√40/2≥12学分体育统计与SPSS应用√40/2体育心理学√40/2体育文献检索√40/2体育休闲与娱乐√40/2体育经济学√40/2体育保健学√40/2社会体育导论√40/2社会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40/2体育法学√40/2健身运动处方√40/2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40/2体育哲学√40/2奥林匹克运动√40/2体育原理√40/2运动训练学√40/2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40/2补修课程教育学对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导师指定部分补修课程,其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3)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能够从事体育学术研究、体育教学、运动队教练或者体育科技产品研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体育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精神。
2、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和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拥有一项及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学科外文文献的阅读,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向1、培养方向1—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与社会发展(尹国昌、李爱民、钟建伟、黄福华)体育经营与管理(朱桂林?、徐国根、张军献、李先长)体育文化研究(罗林、程其练、刘欣然、项建民、郑国华)2、培养方向2—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身心适应(黄文英、殷晓旺、丁伟祥、詹晓梅)运动生理生化(李江华、聂晶)体能与康复(郑松波、王炜)3、培养方向3—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李先长、王晓明、郎永春)民俗体育研究(朱桂林?、洪熊、刘磊)民族传统健身原理与方法(程其练、郑松波、徐美琴)4、培养方向4—体育教育训练基础理论体育信息化(郭开强?、詹晓梅、聂晶、袁艳)体育教育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黄文英、李江华)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尹国昌、谢彬、曹烃、刘建坤)5、培养方向5—体能类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程其练、周美芳、何耀昕、黄达武?)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王次农、王燕、邱达明)体操是体能类吗?专项体能项目教学理论与方法(饶永辉?、戴永冠)6、培养方向6—球类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罗林、林蔚、李爱民、陈志丹)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朱桂林、虞勇、贺新奇)球类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万仲平、郭开强、邓朝辉、杨德敏)三、学制学制3年。
东北大学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人文社会学目录一、培养目标 (2)二、研究方向 (2)(一)体育社会学 (2)(二)社会体育理论 (2)(三)体育管理与方法 (2)(四)体育产业与开发 (2)(五)学校体育 (2)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2)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2)五、学位论文工作 (4)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体育学特长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的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方面的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一)体育社会学(二)社会体育理论(三)体育管理理论与方法(四)体育产业与开发(五)学校体育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士生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硕士生修课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分不低于20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开课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授课/组织单位备注必修课1y201467000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 1 考试文法学院y2014670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考试文法学院y2014680001--2014680005 硕士外语(一学期)64 4 考试外国语学院备注1y2014690001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体育部)16 1 论文体育部备注4y2014690002学术报告与讲座(体育部)1 论文体育部备注51 y2014690003 体育概论32 2考试体育部y2014690004 体育经济学32 2论文体育部y2014690005 体育管理学32 2论文体育部2 y2014690006体育科学研究方法32 2论文体育部y2014690007体育社会学322论文体育部2 y2014680006--2014680010硕士外语(二学期)32 2 考试外国语学院备注1选修课1y2014680011二外英语64 4 考试外国语学院备注2y2014690008 体育教学论32 2论文体育部y2014690009教学论32 2考试体育部y2014690010体育史学32 2论文体育部y2014690011运动训练学32 2论文体育部2y2014690012体育伦理学32 2考试体育部y2014690013体育经营管理32 2 论文体育部y2014690014社会学32 2 论文体育部y2014690015奥林匹克运动32 2 考试加论文体育部y2014690016民族传统体育32 2 考查体育部y2014690017运动帖扎与包扎32 2考查体育部补修课1 B180100290学校体育学32 2 考试体育部备注3B180100150运动训练与管理32 2 考试体育部备注3B180100240运动解剖学48 3 考试体育部备注3B180100390教育学48 3 考试体育部备注3备注1:硕士外语语种与研究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硕士外语的语种包括:英、日、俄、德、法等语种;备注2: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士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较为精深,具备一定体育技术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主,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规格:1 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实干精神。
2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基本知识,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硕士论文答辩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其他外国语种达同等水平);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4 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加修一门本科术科课程;非体育专业的同等学力研究生另须加修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5身体健康,具有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体育术科专业特长。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是2000年经过全国评审,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2002年正式开始招生。
本学科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成长性最好、实力最为强劲的学科之一,是湖南师范大学首批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全职教授和副教授,并在国内外特聘了一批知名的兼职教授,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体育学院依托这些研究力量,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社会科研基金课题、教育科研基金课题,出版了多部专著和教材,发表高质量论文数10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本学科是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和历史等相交叉的综合性二级学科,学科点可以借助学校多学科硕士博士点及其人才优势,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多个方向进行高层次复合人才培养。
目前,本学科以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与经济、体育文史、体育伦理学等方向为重点进行建设,并在这些方向上招收交叉学科专业研究生。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03)适用专业: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运动人体科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在教育训练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教学和训练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从2005级开始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3年,其中生源为本科运动训练专业的保送研究生、有突出贡献特批保送研究生、同等学力及跨学科的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跨学科研究生大学本科所学专业与现在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且研究生在读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经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批准方可提前申请参加答辩。
三、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一级学科(040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040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独立从事本方向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二级学科与研究方向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体育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二级学科理论与实践体系。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部分研究领域在海南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民族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方向着眼于研究海南黎、苗等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相结合,根据海南特色,增强学生的体适能。
“体育旅游、休闲与健康”方向主要着眼于热带海岛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体育与旅游进一步融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面向国际旅游岛培养体育类人才。
体育教育训练学着眼于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与体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人才培养的转型。
下设两个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方向是关于科学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运动训练与管理水平。
“体育教育与学科教学论”主要是研究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含微格教学),为海南基础教育、竞技体育、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有两个研究方向:“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主要研究人体运动训练与健身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及健身提供指导。
“体质评价与健康促进”着重培养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与研究、运动医务监督、康复和健身指导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培育方案
课程名称
选修课程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五、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体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成都体育学院培养方案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外语 体育学概论
体育史 体育社会学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当代管理思想评介 奥林匹克运动 中外历史 竞技运动概要 体育管理实务 形式逻辑学
中外文化史专题 问题经济学研究 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 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
体育宣传学
45 2.5
24 1.5
136 8
二、 研究方向
1、体育史 2、奥林匹克运动 3、体育基本理论 4、体育管理 5、体育经济 6、体育旅游 7、社会体育 8、体育新闻 9、国际体育问题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 3 年。原则上用 1.5 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 0.5 学年左右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 1 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执行。 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 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 40 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 26 学分(公共学位课 12 学分 专业基础课 6 学分 专业课 8 学分),选修课 14 学分。一般 16-18 学时为 1 学分。
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 76 分以上(含 76 分)。硕士研究 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外语 体育保健学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深圳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格式样板-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深圳特区乃至全国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深圳特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二)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一)学校体育学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结合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现状,紧扣体育教育的时代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研究领域涉及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学校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干预策略;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及组织实施体系等。
(二)体育社会学本研究方向根据社会学及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影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不同阶层、群体的休闲、娱乐和体育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形成的社会学因素;体育非营利组织及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关系;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公共体育政策与社会环境;培养我国休闲、娱乐、体育管理和产业经营人才的途径和模式等。
(三)全民健身与体质评价本研究方向以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探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理论与方法。
重点研究:影响人体体质的因素与测评方法;健康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健康教育与促进;体质健康测评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等内容。
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二级学科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代码:04030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代码: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代码:040303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04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在体育、健康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掌握本门学科所需要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本学科学术上的动态和新成就,了解其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及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开展学科教学和研究。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2.运动人体科学(040302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4.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四、学习年限1、本学科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批准可推迟半年至一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它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301)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基础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为精深的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运动技术技能,在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品行端正,积极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实干精神。
2.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大胆创新。
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地、科学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正确的学术倾向,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至少具备一项以上的运动技术特长。
二、研究方向1.学校体育学2.体育心理学3.体育社会学4.体质健康原理与方法5.体育文史三、修业年限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为3年。
研究生均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不得提前毕业。
确因特殊情况,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1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9学分,毕业学分不低于34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完成学业的学生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系统理论课程学习为主,根据个人培养方案,规定本专业研究生精读的人文社会学经典著作,提出阅读目录和考核要求,进行不少于5次的经典著作阅读报告。
2.研究生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集体培养方式,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严谨治学、创新务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首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与学生 本专业 方向课 不能重 复
a
20
分类及对象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B.
运 动 人 体 科
1.运动生理学基础与应用
B1. 2.运动生物化学与应用
面向 3.运动生物力学与应用
非运 动人 体科 学专
4.运动技术诊断与评定 5.运动损伤学 6.体育测量与评价
36
体育教 育训练 学、民 族传统 2 体育学 专业学
不少 8.运动营养学
于8 9.生理实验方法
学分 10.中医基础理论 a
学时 学分 备注
与学生 本专业 36 2 方向课 不能重 复
(一)全日制学生学习年限为三年,前一年 半为课程学习阶段,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 后一年半为科学研究与实习实践阶段,完成 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一般不准缩短和 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a
10
(二)提前毕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入学前已获得我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 业证书,并在之后3年内考入我院的研究生, 确认原专业课程学分已经修满;能在第二学 期完成论文开题;第一学年内外语已通过6 级并在70分以上,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与本 专业相关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首都体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院学位委员会通过)
a
1
➢一、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设置 ➢三、学习年限 ➢四、学分规格与课程分类 ➢五、考核方式与要求 ➢六、学位论文工作 ➢七、毕业与授予学位 ➢八、培养方式 ➢九、研究生其它教育实践活动
a
2
一、培养目标
(一)政治思想和科学道德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体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身体健康
学 业学 7.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课 生供 8.运动员选材 程 选 9.营养与健康
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30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能在体育事业各部门、体育产业领域或其他经济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训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
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初步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了解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
5、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体育经营管理;2、社会体育管理;3、竞技体育管理;4、休闲体育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种。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8学时为1学分。
硕士生至少修满36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1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主要在体育教育与训练领域内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掌握本门学科所需要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学科学术上的动态和新成就,了解其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进行翻译;(三)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体育文化2.学校体育学3.体育运动心理学4.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5.体育社会学6.体育经济学7.体育统计学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
学位课程又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
公共学位课程3门计11学分,由学校统一组织开设。
专业学位课程4门计8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指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指定选修课程3门计1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3门计6学分。
各研究方向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为35学分,加上教学实践2学分,总共为37学分。
研究生学位课程需考试及格方能取得学分,选修课程可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取得学分。
研究生至少修满37学分方能申请学位。
学习年限为2-3年。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19学分)(三)任意选修课程五、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
硕士生进行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
教学实践的形式有:讲授本、专科学生课程若干章节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与答疑,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课、训练课和论文写作等。
硕士生的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时间为4周左右,至少应完成8个课时的授课工作量或相当此量的其他教学工作量,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六、调查研究硕士生进行调查研究是培养工作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其形式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科技咨询与开发、参加学术会议等。
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工作为4周左右,由导师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安排,调研一般定在第4或5学期进行。
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研究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2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5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选题:要选有重要应用性的课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一定创新。
学术水平:格式规范,结构严谨;研究方法先进、有效,并有所突破;文献信息量全面而丰富,数据翔实;理论阐述充分、严密,逻辑性强;结论科学、准确,有个人独到见解,核心部分达到公平发表水平。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一)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二)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三)导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教学相长;(四)导师和导师组要积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讨论班、社会实践等,以加强对硕士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五)研究生的教材与参考书籍,应反映本专业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生非学位课程任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由教研室推荐,经导师组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同意后安排。
九、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
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不计学分。
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研究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2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
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注:硕士生分方向阅读书目不列入,由导师另行指定。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论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导师组内容概要: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想象的综合性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有:体育的人文观和社会观;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述;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的各分支学科。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与辅导课程编号:2402 课程名称:体育教学心理学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王斌内容概要:体育教学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有:概论,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及其控制,体育教学情感,运动技能学习心理,体育教学与个性差异,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体育学习及心理障碍克服,体育教学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及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分析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颜军:《体育教学心理学》;2.杨宗义:《体育心理学》;3.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4.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与辅导预修课程:教学心理学课程编号:2403 课程名称:现代体育教学论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郭敏内容概要:阐述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和结构体育;体育教学的内容、原则、方法、体育课的负何问题;体育教学与体育意识、技能的掌握和体能发展、体育教学的效果评价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体育教学论》,王伯英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体育教育学》,刘清黎,高教出版社,1994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作业课程编号:2404 课程名称:运动训练学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王健内容概要:一、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二、运动训练的原理;三、专项运动训练(结合研究方向)。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练员训练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2.《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运动训练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教学方式:讲授与与自学预修课程: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导师组内容概要: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体育科研工作的共性特点、性质、主要环节、工作步骤、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并突出讲授基础训练、三严精神、三实作风、思维艺术和科研道德、不仅帮助研究生找到科研的入门途径,而且努力将他们造就成合格的体育科学研究的人才。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怎样进行科学研究》,陈国达著,科学出版社,1991年;《体育文献检索与利用》,周静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8年教学方式:课堂面授、自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文化学总学时:108 学分:6 开课学期:1、2、3、4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导师内容概要:本课程系统地讲述体育文化的本质、形态、功能、产生和发展,以及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预测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体育文化的组织建设等问题,揭示体育文化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体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体育文化学》自编;3.《文化学》,孔凯飞,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预修课程:文化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文化学概论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导师组内容概要:文化学概论是研究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内容有:文化学概述;文化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关系;文化的起源和创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文化符号与象征;文化继承与教育;文化变迁与冲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主流与支流等。
通过课程学习,为从事文化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陈建宪著:《文化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 郭齐勇著:《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3. 陈华文著《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4.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与辅导预修课程:教学心理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总学时:108 学分:6 开课学期:1、2、3、4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王健内容概要:揭示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阐述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及方法手段,着重体育教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及课外体育活动原理、原则、方法等阐述;分析学校体育的现状及特点,预测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理论问题进行分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学校体育学》,王健,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2.《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王则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作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黄爱锋内容概要: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育领域中“教什么”与“如何教”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有:体育课程的发展史;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功能;体育课程的目标;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评价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顾渊彦著《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 邹玉玲等著《体育课程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作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运动心理学总学时:108 学分:6 开课学期:1、2、3、4开课单位:体育系任课教师:王斌内容概要: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