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

合集下载

【历史】918真相(“九一八”真相)

【历史】918真相(“九一八”真相)

9.18真相9.18事变关于张学良不抵抗放弃东北,一直以来,都引用郭维城的说法:9.18时张学良一夜之间十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南京方面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

还说,蒋介石不抵抗的电文,至今还保存着。

由于郭维城的特殊地位,这种说法几乎成为国内现代史学界的普遍看法。

然而,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

因为,首先,传说中的蒋介石不抵抗电文,至今未见,不能作为证据。

其次,就是有这样的电文,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张学良也完全可以对其置之不理,担负其自己作为边疆大吏守土抗敌的责任。

就后来当事人的表态似乎也可以证明把不抵抗的责任推给老蒋是“冤假错案”。

先看蒋介石。

最近披露出来的蒋介石日记是这样的:9.18当天蒋介石不在南京。

9月19日,蒋介石从上海和南京方面获悉九.一八事变发生。

在日记中有如下文字:“雪耻,余所持者惟一片爱国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9月20日日记:“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9月21日日记:“雪耻,人定胜天,团结内部,统一中国,抵御倭寇,注重外交,振作精神,唤醒国民,还我东省”从这些日记中,我们根本读不出蒋介石当时有“不抵抗”的心思——须知,这是1931年的事,蒋介石是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没有虚伪造作的必要,反映的应当是他的真实心情。

再看张学良。

张学良在世时,日本广播协会和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等,先后访问过张学良。

张学良的回答是(1)9.18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和平解决。

(2)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

(3)中央不负责任,我不能把9.18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而当问到:张学良把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电文随时放在身边的说法。

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根本没有这种事。

张学良在自述中澄清了所谓蒋介石有过不抵抗指示的传言(这并不意味着蒋当时的思路和张有本质的差异,也不能开脱蒋介石作为政府领导人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表示蒋介石当时对东北不拥有决定政策的能力,这是自述很有价值的部分,印证了包括新公开的蒋中正特藏档案等历史档案的有关记载。

中国近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生平简介

中国近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生平简介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人,北洋军奉系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名革命军将领,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爱国将领,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学良的简介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

张学良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在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后继任为东三省总司令,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软禁,蒋介石退守台湾时,张学良也被带到了台湾,直到1990年恢复自由,1995年移居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国,在美国去世享年101岁。

张学良早期在父亲张作霖的军中当兵,1919年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结交郭松龄,毕业后负责保障张作霖的人身安全。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和郭松龄是唯一取胜的队伍。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所带的第三军成为主力军,直系被全面击败,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总司令。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成为东三省总司令,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完成统一。

1930年,中原大战中张学良的声望达到顶峰,但在东北三省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选择退守锦州。

1936年,日军侵略意图越发明显,而蒋介石还是与共产党内战,所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由此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但张学良和杨虎城最后被蒋介石软禁。

如何评价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评价在两党之间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但是站的角度不同自然对这个人的评价不一样,因为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都有两面的效果,所以,对张学良的评价也就两面化了。

对张学良消极的评价就是他是个纨绔子弟,东北三省的沦陷,张学良要负很大的责任,而且当时他东北易帜,就可能没有九一八事变,还有他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到死都没有原谅他,因为蒋介石的夫人是张学良夫人的义妹,所以张学良才没有像杨虎城那样被杀死。

但是反面,从周恩来、毛泽东共产党角度看,张学良就是一个救民族于危机之中的民族英雄,正是因为张学良,国共才有第二次合作,一致对抗日本。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摘要:对于锦州之战张学良放弃东北一事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做的对,因为日军的强大和中国军的落后会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放弃东北有利于保存军事实力;但有些网友表示张学良弃东北一事堪比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

这个问题一时间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题,当然张学良也做过解释,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细细追溯。

关键字:锦州之战不抵抗政策的1932年1月3日,日军未发一枪,占领九一八之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所在地锦州,张学良部不战撤入关内。

当时东北的中国军事力量,按照日军分析为--黑龙江省正规军1.5万,准军事部队1.8万,吉林军5.5万(其中熙洽率领的两万军队已经投降),锦州的辽宁军19.5万,是东北军的主力。

然而,完整的黑龙江省还在马占山手中(锦州失守时,马虽然已经放弃齐齐哈尔,依然在海伦重建黑龙江省政府,顽强抵抗)。

吉林虽然熙洽投降了,但是丁超等部抗日武装具有相当实力。

特别是东北军主力还在辽南的锦州,辽左一带反日运动蜂起。

即便是沈阳,臧式毅被囚禁也五十余日顽强不屈。

这样看来,我方实力还是有。

看日本史料,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内部有强硬派,也有对东北军颇为忌惮的保守派。

即便是军中,权力最高的参谋本部也是倾向保守的。

分析一下,九一八以后,其实局面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制。

锦州之战,只要张学良摆个抵抗的架子,关东军就会内外交困--外,锦州并不是很好打的,马占山一万多人给日本人造成的麻烦已经够大,如果张学良近二十万军队在锦州和关东军打起来,可不是那样容易拿下来的;同时,关东军自己是在违背命令的情况下进军,这种情况下,要想打下去,只有不断的胜利,否则只要有失败,就不可避免内部的分裂。

但是张学良居然一枪不发从锦州撤退了。

张学良在日军压力面前,渐渐承受不住,终于借口等待调停,发表声明,撤出锦州,并在1月2日完成撤军。

日军于1月3日占领锦州,兵不血刃。

张学良曾经解释不愿意在锦州打的原因,一个是没有中央支持,怕打不赢;一个是不愿意部下白白牺牲,不过这是书上讲的。

1933年张学良辞职:真相并不简单

1933年张学良辞职:真相并不简单

1933年张学良辞职:真相并不简单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8年第27期1933年3月,张学良因热河失陷引咎辞职。

关于张学良辞职经过,1950年代,张学良在《杂忆随感漫录》中说:“我谒见蒋委员长于平汉路某车站,请训之下,我决定去职。

连夜返平,将职务交付何敬之(应钦)”。

1990年代初,张学良又对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谁说我不愿意辞职呀,我这个人是扔就扔掉了,当然我不辞职他也没法子,我这个人向来是拿得起放得下,不是那回事。

”但从近年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张学良不愿去职1933年3月4日,日军轻取承德,热河失陷,全国舆论哗然,纷纷谴责张学良和国民党政府。

3月6日,《大公报》创始人、时任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的吴鼎昌(字达诠)等来见蒋介石,要求从速下令撤销张学良职务,以平天下之愤。

由于张学良对舆论指责没有回应,蒋介石对撤张一事犹豫不决,遂决定先行北上,与张学良会晤,看情况再定。

3月6日下午3时,在行政院代院长宋子文陪同下,蒋介石从南昌乘飞机出发,5时抵达汉口,午夜乘专列沿北汉路(即平汉线)继续北行。

3月7日,部分国民党监察委员要求监察院弹劾汤玉麟、张学良。

监察院即呈文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要求“将违反命令失陷地方之汤玉麟、张学良等,尽快惩治,以肃国纪”。

当天,行政院决议将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免职查办。

同一天,张学良致电国民党中央请求辞职。

张学良此电一方面为应付当时国内舆论,另一方面也在试探国民党中央对他的态度。

第二天,电文在天津《大公报》公开发表。

3月8日下午3时,蒋介石专列到达河北高邑,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次长杨杰、内政部长黄绍竑等来迎接。

5时到石家庄。

当晚,蒋介石与何应钦等商议处理北方军情办法,决定:(1)准张学良辞职;(2)取消北平军分会,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指挥各部;(3)设平津察戒严司令。

此后,蒋介石电约张学良在保定会面。

同一天,国民政府明令缉拿汤玉麟。

3月9日上午,蒋介石与宋子文商议张学良辞职办法,决定先由宋子文到保定与张见面,转告蒋同意其辞职的意见,根据张的态度,再决定蒋与张见面谈话内容。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将军不抵抗的原因,主要介绍的是他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完全被动的。

但考诸史实,张学良之所以未能奋起抵抗,还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一、张学良对日本侵华形势估计不足,把柳条湖事件仅作为地方性局部冲突来对待。

日本自明治维新就确定了在东亚扩张的路线。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加速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步伐。

一方面大造吞并中国东北合法的舆论;另一方面积极策划政治阴谋,制造发动战争的借口。

这时张学良虽对日本的野心有所认识,但未能提高警惕,做好防备。

9月18日夜事变发生时。

张学良正在北平一家剧院看梅兰芳唱戏,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当时也在北平,吉林省主席张作相因父殁回家奔丧,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正在家为父作寿,忙于应酬,“沈阳城的重要军政人员事变前也大半不在其位谋其职”。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司令,封疆大吏,面对东北剑拔弩张之紧急局势未能防备敌人侵袭,不能不说是重大失误。

事变突发后,张学良又认为日军此举不过是寻常“寻事”而已,正因为是“寻事”,所以“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9月20日张学良答记者问时说:“彼不知日本拟做到若何地步,或其目的所在,因此全般事件,系极端越轨行为”。

亦未采取任何积极措施,还“望国民冷静隐忍,勿生枝节”。

致使东北军18万兵力坐视半壁河山一朝失尽。

二、张学良对日本政府、国际联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时,日本政府内确有一派反战力量,其代表人物外相币原曾言:“吞并东北三省,无异吞一炸弹。

”但这并不表明币原反对吞并“满蒙”,而是对军部赤裸裸的武装占领放心不下。

9月18日事变发生后,币原外相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事态以不扩大超过现在程度为方针”。

9月24日,日本政府公开发表《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宣布“不扩大方针”,甚至保证日本政府在“满洲没有任何领土要求”。

但无论内阁首脑还是币原外相,都认为日军的军事行动是自卫战争,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

历史趣谈东北沦陷的原因是什么 谁是东北沦陷的最大罪人

历史趣谈东北沦陷的原因是什么 谁是东北沦陷的最大罪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东北沦陷的原因是什么谁是东北沦陷的最大罪人
导语:日方在105天内鲸吞整个东北,死伤仅1200余人。

张学良:责备我对日本这件事情判断错误,那我承认“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军领袖张学良
日方在105天内鲸吞整个东北,死伤仅1200余人。

张学良:责备我对日本这件事情判断错误,那我承认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军领袖张学良,正在北平出席慈善义演。

戏散后张见到急电,匆匆离去。

凌晨一点,张召集东北军在北平的高级将领开紧急会议,指示“避免冲突,不予抵抗,……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

”会议开了一个通宵。

次日凌晨,张决定电告南京,请中央向国联提出抗议;下午,张接见日本记者,就事变发表意见,说道:“昨夜接到奉天报告,知有中日冲突发生,我等无抵抗之力,且无必战之由,故我已严令部下绝对不抵抗,任日本军之所为。


对于下达了这样的指示,张学良晚年的解释是:“你责备我不抵抗,我不承认,责备我对日本这件事情判断错误,那我承认。

我自己考虑,日本不可能这样做,军人要这样做,(日本)政府也会要控制它。

……我不能不承认我对日本的判断是判断错了。


青年时代的张学良(中)
蒋介石:事变前夕正谋求与日本陆军中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9月18日晚9时半,蒋介石自南京登上“永绥”号军舰,前往江西南昌。

晚10时20分左右,日军在沈阳发动事变。

19日晚,蒋接到上海电报,获知东北出事,随即致电张学良,鉴于日方诬蔑中国军队炸毁铁路,中方对外宣传应努力辟谣。

21日下午,蒋返回南京。

2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 国军多于日军依然惨败收场

历史趣谈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 国军多于日军依然惨败收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国军多于日军依然惨败收场
导语:自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以来,日军的侵略野心出现了巨大的膨胀,早在日本发表《建国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热河省的觊觎,
自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以来,日军的侵略野心出现了巨大的膨胀,早在日本发表《建国宣言》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热河省的觊觎,到了1932年,所谓的《日满议定书》签订之后,制造了日本入侵热河的“理论依据”。

1933年的2月11日,国民政府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到北平,与张学良等将领一起发表了保卫热河的通电,2月21日,热河战役正式爆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旧败给了日本侵略者,半个月时间不到,承德就宣告失守,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造成了热河抗战的失败结局。

在日军对热河发起进攻之前,曾经指使驻守在锦州的第八师团先行攻占山海关,当时面对日军侵略的是何柱国的临水警备司令部所属的步兵第9旅石世安第626团。

到1933年元旦的上午,日军原本驻扎在山海关的守备军借口在自己营门附近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手榴弹,进而率领部队破坏了市内的通信,接着向南关和山海关车站进行攻击,日伪军也在城内鸣枪,意欲制造更大的混乱,企图一举占领山海关。

石世安率领626团进行了反击作战,最终粉碎了日军的阴谋。

在遭遇到中国军队的抵抗后,日军守备队分别向日军锦州第8师团和天津驻屯军请求支援,在经过两天的激战后,由于626团死伤惨重,无奈之下向北水门方向撤出战场,山海关在1月3日被日军第八师团占领。

日军在占领了山海关之后,便准备对热河发起进攻,实现自己的既
生活常识分享。

失去天赐良机 张学良不回大陆几大原因

失去天赐良机 张学良不回大陆几大原因

个人性格与家庭方面的原因
张学良讲情讲义,始终如一。他以为李登辉上台后,张群等才敢公开为他举办规模盛大的祝寿活动,又是李给他到美国探亲与子孙团聚的自由,因此对李持有好感,感恩戴德。以至于模糊了自己认请李登辉“台独”面目的视线(为此,他与吕正操在美国会晤时,在对李的看法上产生分歧,争论了一番)。结果上了李登辉的当。
他与唐德刚商定,合作完成《我说你写录》,却受到国民党秘书长的干扰,不得已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张之丙秘密做“口述历史”;回东北家乡走走,还须向“总统”请假,等等,都说明他并非“闲云野鹤”、“采菊老翁”和“普通百姓”。
他说,两岸的形势越缓和,他回家的条件就越成熟。
1991年,因为李登辉的干预,张学良未能实现他在美国已经作出的“回家决定”。第二年,发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台湾翘尾巴,两岸关系吃紧;接着,美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悍然售台F16战机,中国向美提出抗议,两岸关系再度紧张。这些在张学良看来,都是不利于他回家看看的大环境。
1991年6月4日,张学良在美国与吕正操将军会晤时,说他愿意保留其特殊身份,一旦两岸需要他做什么,他甘心情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尽力;并答应将中共中央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原原本本地告诉李登辉,为两岸传递信息。
1993年,他把自己培养了20多年的兰花(爱国号)托黄秀球转赠江泽民主席,表达其爱国赤子思念祖国内地人民的一片深情。
又有一些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台湾人,唯恐张真的回到内地,会对台湾产生“震撼”。如张群对张学良所说的,蒋氏父子为什么不放你,原因是:“你是个宝贝,谁把你抓住,对谁就有用,你明白这句话吗?”意思就是怕张跑到共产党那边去,对共产党有用。
张学良思来想去,就是怕为他个人的事,给海峡两岸带来政治上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多余的担心,竟使他失掉1991年直接从美国回到东北老家的“天赐良机”。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东北易帜原因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导语: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

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而日本则不满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遣特使林权助与张学良要求满洲独立,但张学良立即拒绝日方要求,转投国民革命军。

同年7月3日,蒋方至北京与奉系的代表会面,商讨和平解决方案。

1928年12月29日,奉系张学良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东四省易帜,通电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全国统一宣告完成。

两日后,依照先前谈判条件,国民政府命张学良为东北军政领袖。

东北易帜从1928年6月开始酝酿,到同年12月最终实现,前后长6个月的时间。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由于日军的横加干涉和多方利益协调问题,东北易帜进程被一再拖延。

其实在中原大战之时,交战双方都已经打到了打不下去的地步,而当时的东北王张学良坐拥30多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只要他发一个通电,声明支持谁,谁就可以轻松胜出,所以双方都开始了争夺张学良这条大腿的“大战”。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一派和蒋介石一派都派出了谋士和张学良接触,都劝说张学良加入自己一派,可是阎冯李一派太穷,开不起价,三人中最有钱的阎锡山也不舍得花钱,而蒋介石派出的大谋士吴铁城则给张学良开出了1500万大洋的天价,张学良
生活常识分享。

张学良5

张学良5

摘要:张学良,这位与20世纪相始终的百岁将军,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命令部下执行不抵抗政策,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

而不抵抗政策的直接后果是整个东北三省的失守,国民军主力撤退,并为日军日后的侵华行动奠定了基础。

这种做法受到国人的指责和痛骂,张学良也因此被骂为“不抵抗将军”。

其不抵抗的原因有蒋介石的影响,对时局的判断失误,自保心理,不佳的心理状态。

关键字:张学良,不抵抗,蒋介石,东北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按预定计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轨,并诬为中国军队所为,随后,关东军炮击北大营,并大举进攻沈阳,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通过电话指示“尊重国联和平宗旨,避免冲突。

”同样,1931年12月,张学良在未抵抗情况下放弃锦州。

至此,张学良不战而放弃东北之势基本形成。

放弃东北的原因蒋介石的影响张学良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公子。

1926年,日本在支持奉系军阀夺取中央政权失败后,想趁东北兵力空虚,乘机吃掉奉系军阀,于是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在经过了一系列权力斗争后,张学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领衔发表《东北易帜通电》。

在同一时刻,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各政府机关,团体,工厂,民居一律悬挂起青天白日旗,降下了代表北洋政府统治的红黄蓝黑白五色旗。

这就是著名的东北易帜。

从此以后,张学良从“东北王”转变为国民政府要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副总司令,是在蒋介石一人之下的要人,也是听命于蒋介石的封疆大吏。

早在事变发生一年多前,蒋介石就认为不先消灭红军,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叛逆,完成国家统一,则不能攘外,遂提出了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

1930年7月12日,蒋介石就发电报给张学良,称“日本诚狡猾阴险,但现非我国抗日之时,除另电外交部王部长外,希兄督饬所部,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

张学良为什么不战而放弃东北

张学良为什么不战而放弃东北

总结
•林肯有两句话:你可以欺 骗全体人民于一时,或欺骗 部分人民于永久,但不能欺 骗全体人民于永久。
•谢谢!
“九一八事变”后他家人对其的评价
• 他的四弟在公众场所露面也受到鄙视与斥责,接连问了五个为何: 为何下令不抵抗?为何将国土拱手送与日寇?为何弃东北父老兄 妹而不顾?为何不念杀父之仇?为何不顾误国之羞、失土之恨?
原因分析
• 他当时华北各军不服从他的管理,中原失势。汪精卫首发其炮, 要张学良辞职,冯玉祥及其桂系军阀更不敢怠慢,阎锡山因中原 战后逼他离晋而耿耿于怀,也建议中央革张学良的职。 • 张学良独自背着黑锅替蒋受过,张提出辞职信,蒋迫于国内压力, 只能丢卒保帅。 • 当时他正值吸毒成瘾,难以控制,只能靠蒋维护,日军已炸死张 作霖,他的安全已不保,当时蒋介石是最大的势力之一,又因蒋 介石对他以兄弟相称,厚礼以待,以致死心塌地跟随蒋。
李胤成,王结东,葛暴雨,张振
张学良年轻时的人生轨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31年的“九一八”
• 1930年张学良拥蒋通电为标志,阎锡山在蒋张的驱赶声中度过一 个不同寻常的大屈之年,而一年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 的黑锅,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度过了一个殊非一般的大屈之年。 • 蒋介石恨日军得寸进尺,陷他于难堪;又因热河失守危及华北, 故一面请求国际联盟干预,一面试作以战求和,令张学良组织自 卫,以退博取日本人同情,并把张调往西北打击红军,此时期间, 与共产党人接触,对红军很是同情,并赞成红军的观点:建立全 国统一战线,才有了以后的“西安事变”。

论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

论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

论张学良将军的生平大事论文摘要:中东路事件,“不抵抗”内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的生活这个张学良不愿多谈的事件,不仅仅是苏方胜利、中方失败这样简单的结果,也不仅仅是造成中国“雄鸡”版图上的“鸡冠”——黑瞎子岛被占近80年之久。

它的发生给张学良将军留下了太多的遗患,以致在一段时期内深刻地影响着张学良的政治判断和决策。

一言以概之,中东路一战把张学良打怯了。

主政东北后,未及而立之年的张学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接连干了几件大事。

世人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少帅身上,此时的张学良可谓志得意满。

而这一时期,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很想施展一下子”,他把这一目标定在了让他时刻感到不舒服的中东路上。

此时,东北军中一些少壮派,向张提供了一些错误的讯息:苏联内部空虚,边境武装不堪一击,战端一开,必然土崩瓦解,有了这张所谓的底牌,张学良信心十足,开始着手于解决中东路问题。

战争初期,张学良满以为可以顺利地从苏联手中夺回中东铁路。

但在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后,东北军却连连失利,节节败退。

信心满满的张学良在5个月的坚守后,不得不在12月20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收回中东路权益的美好愿望招致了战败的耻辱,这样的滋味让张学良感觉挺难受。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执掌东北政权后第一次大的对外军事行动。

战争的惨败无异于给意气风发的张学良当头一棒。

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张学良与苏联的交恶。

此番受挫,是张学良主政东北以来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而这种挫败感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

二、“不抵抗”内幕1931年9月18日,一个令中国人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日子,于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因为有了中东路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九一八”,张学良不敢再贸然行事了。

诚如他所言:“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

张学良“不抵抗”到“抵抗”的转变

张学良“不抵抗”到“抵抗”的转变

姓名:谭富方学号:2014410922 年级:2014级班级:历史学一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课程:中国现代史张学良‚不抵抗‛到‚抵抗‛的思想转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声名显赫、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虽然学界对他的研究成果是众说纷纭,但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是张学良先生在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也正是张学良对日态度的变化,促成了一系列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动态、当时局势以及其晚年口述进一步分析‚不抵抗‛到‚抵抗‛的转变。

一、‚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皇姑屯事件后,在民族危急关头,张学良把民族大义置于眼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进行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

从此,张学良的思想由军阀割据进入了军阀分治的爱国统一阶段。

但张学良拥蒋、助蒋统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既危害到日本的利益,也促使东北地区的防务变得松弛。

这时,日本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意图明确,要占领东北全境,这对张学良来说是致命打击。

按常理推断,实力雄厚的东北军在事变发生之后,应该全面对敌。

但事实上,张学良非但未带领东北军进行抵抗,反而放弃东北退守关内。

张学良在接受日本广播协会采访时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

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

‛ 1991年,张学良在美国同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交谈中又说:‚日本人在东北同我们捣蛋不是第一次了,捣了许多年,捣了许多次了‛。

‚过去我们对日本办事情,南京事件也好,济南事件也好,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历史上都是采用这个办法呀,假如我知道这事情化不了,那我就不同了,我的处置方法就不同了‛。

读张学良传有感

读张学良传有感

读书笔记——读《张学良传》有感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程雪华学号: 1008131214浅析少帅张学良读了张学良传,对他传奇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愈加好奇,觉得对少帅的认识不仅仅再停留在民国四公子这样单纯的颜控而又肤浅的认知上。

他传奇的一生和他所处的背景深深的吸引了我,而又引发了我无数的遐想和思考。

这本书从少帅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写到他住在台湾的晚年生活,包含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展现了他曲折坎坷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现了他纷繁复杂的心路历程。

一直以来,我觉得张学良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到底是抽烟喝酒吸毒嫖娼,一枪不开就让日本人占领东三省,把3000万人民外带数千里土地拱手相送,把老爹自北洋时代辛苦经营的基业说舍了就舍,接班后连杀托孤重臣良将,抽鸦片睡明星搞大嫂,这样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

还是有血有肉,深谙民族大义,不惜舍己为民为民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关于少帅一直是褒贬不一。

作为民族英雄和千古罪人的矛盾体,少帅的一生没有任何人可以妄谈解读。

毕竟我一直认为革命战争年代的人物他们的经历我们没有办法仅凭度过的有限的书籍和作品,以及受过的中国历史书式的主流教育就可以读懂的。

不管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甚至他们的爱情,都是特定历史时代下的选择,那里面包含了太多我们所不能懂也琢磨不透的因素,我想就算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就像是现在的我们,有时候也没办法解释清楚我们的一些选择。

个人认为,汉卿的一生很是传奇。

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的几件大事,独特的个人魅力,略带悲情的人生,旷古的爱情故事,这些都让他成为一个传奇,一个英雄。

记得之前有一句评价少帅的话说的特别好,他是历史的顽童,历史却因他而改变。

所以我就在这篇读书笔记中简单的谈一谈我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就是为什么张学良1931年放弃东北,1936年又发动兵谏逼蒋抗日,仅仅只是不成熟的个人对张学良内心想法的分析,可能很不成熟而且片面。

为啥张作霖能保得住东三省,反倒张学良上台三年就丢了东北?

为啥张作霖能保得住东三省,反倒张学良上台三年就丢了东北?

张学良将军之所以在后来没有一边倒的骂声,不能说是绝大部分,应该说是全部沾了西安事变的光。

要不就冲他不发一枪一弹,就丢了东三省,得让人一直骂成“国贼”。

张作霖能在日俄两大敌国之间,一直斡旋,虽然有时候吃点小亏。

但是东北主权始终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为啥少帅张学良就没他老爹那两下子呢?第一,张作霖的性格圆滑。

张作霖是翰林出身,却一步步走到了东三省最高军政领导人的位置。

“张作霖黑”的故事一直到现在还在流传,他宁愿黑自己,也不愿意给日本人“土”;张学良就差了,在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之间,为了实现中华民国的统一,丢掉了东三省。

第二,苏联老大哥。

张作霖的生存之道,类似于三国时期的东吴。

没有永远的盟友,我肯定不是最大的,所以我这个老三要永远和老二在一起,对抗老大。

所以张作霖保留苏联和日本在东北的权益,这样他就成了双方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张学良不是,让老蒋忽悠了几句,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结果中东路战争就让苏联打趴下了。

第三,其实小编一直不清楚的是,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调和中原大战,为啥打赢了不赶紧回去?小编不相信他真的是丝毫不知道日军的进攻意图,因为但凡打仗,军队调动,命令签发引起的电台射频都会改变,还有粮草等等。

东北最主要的敌人就是日本,这是谁都知道的问题。

后来,为了讨伐石友三,就把东北军的精锐几乎全部调离东三省。

有人分析是当时老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觉得以东北一隅不足以抵御日本,所以保存实力。

意图通过国际手段来解决东北问题。

弱国无外交,历史不重来。

现在的中国已经强大,我们不侵略其它国家,但是谁要是损害我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决不妥协。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张学良不战而弃东北原因分析

张学良不战而弃东北原因分析
*蒋介石的命令
张学良不战而弃东北原因 分析
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的 “铣”电说:“无论日本军队日后 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 置国家民族于不顾。”(铣电:意 义与内容广义的铣电,按民国电报 日期代码,指16日这一天发出的电 文。也就是说,民国时期可以被称 为铣电的电报为数众多,凡是16日
• 在如此的战略下,蒋介石与张学良等多次 交换意见,认为:对日问题必须国际化。 • 张学良努力将欧美力量引入东北:引欧美 资本投资建葫芦岛港、筑平行南满线的铁 路。 • 发生冲突,决不与日本单独交涉,而是诉 诸国联使之国际化,以公理对抗强权,导 引国际战争。
• 蒋介石最初担心,“我若稍与抵抗,彼即 可借口开战,必使我割地赔款,方肯罢 休。” 使国联无能为力。 • 全国抗议浪潮,使蒋介石国民党及其政府 内外交困,陷于空前的危机中。 蒋介石承 认:“一般国民心理,到现在为此,对我 们党已绝了望。” • 11月初,马占山的江桥抗战开拓出了一条 新路。马占山的抗战,并没有引起蒋介石 所担心的“彼即可借口开战”。
反思:抵抗还是不抵抗?
• 一个普通人,甚至一个将军,面对威胁, 可以只受情感支配,勇敢“亮剑”。 • 一个国家领导人,应该保持理智,庙算得 失,权衡利弊,趋利弃弊,至少要能够 “两害相权取,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同日本开战, 在明知不是敌人对手的情况下冒然开战, 其结果只能是战败求和。 • 9月2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的《告 全国学生书》 :“可战而不战,以亡其国, 政府之罪也;不可战而战,以亡其国,政 府之罪也;备战未毕而轻于一战,以亡其 国,政府之罪也;备战完妥而不敢战,以 亡其国,政府之罪也。” • 当务之急是“攘外必先安内”。
军事重心的转移
• 中原大战中,1930年9月18日,在争取到蒋介石许诺的地 盘、高官和重金后,张学良挥师入关,占据华北。张学良 的东北集团实力大大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蒋介石下的命令。

在我看来,张学良放弃东北自愿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黑锅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

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

……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

”“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

”“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

”“中央不负责任。

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由以上这段张学良的自述看来,他放弃东北不单单只是出于政府的命令,似乎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当时战局的考虑。

首先,他在权衡这场战争东北军打胜的可能性,之所以选择了不抵抗是因为权衡的结果表明这次战争将使东北军损失惨重。

从日本方面来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职业军人。

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虽然没有受到像中国那样荒唐的待遇但是在1920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还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制。

会议之后日本被迫裁军,裁军的额度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

这样的一裁军就等于是砸了军人的饭碗。

而在日本这个国家,一个人要是缺少了职业就等于是缺少了社会地位。

所以,当时在日本流行的观点就是不要穿着军装进饭馆,不然总会受歧视。

可以想见,日本军人当时是处在一种急切而无奈的环境之下,在这样的无奈之下他们发动战争的心理优势便显现了。

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如此。

这是其心理上的一个优势,而在实体上日本的优势更是凸显的。

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接管了俄国在东北的权益,顺势控制了东北的交通。

日本的爪牙遍及东北,加之其物力财力上的优势,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应该说是在战争开初就已经有了分晓。

即便是东北军人拼着满腔爱国热情胜利地驱逐了日本,其本身损失也是相当大的。

其次,为什么张学良不愿意损失东北军去换取可能存在的战争胜利而甘愿被当做一个“不抵抗将军”呢?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上。

正统史学的观点说张学良是在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那么也就在无形当中做出了这样的一种假设,即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一个上下级的关系,蒋可以有效控制张。

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很多史料包括蒋介石的日记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虽然归附了南京国民政府但是仍旧是拥有地方实权的军阀,他对蒋的政策完全可以采取一个漠视的态度。

最好的例证就是张退到锦州之后蒋希望其继续抵抗,南京国民政府其他要员也劝张不要再退,但是张一意孤行,率兵到了华北,从此东北彻底成了南京政府管辖不了的土地。

这就与之前所说的放弃东北完全是出于蒋介石的命令产生了矛盾。

再从他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张学良是一个军阀,当时的东北军可以说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而假若开战,东北军一定是会有所损失的,而一旦有所损失,在那个尔虞我诈,军阀混战的时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一个没有军人的军阀势必是要被淘汰的。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还是不能轻易与日军开战。

而为什么张学良认为和日军开战自己东北军的损失是最大的呢?这得和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不信任谈起。

我们知道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是怀着国仇家恨,那么为了报国仇、雪家耻他不能单独依靠地方上的军队。

所以,在看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势之后张学良决定投靠中央。

也就是说张学良从宣布易帜起其目的就是相当明显的,他希望全民抗战,以彻底实现其于国于家之宏愿。

但是后来一次次地见证了蒋介石和其他军阀的斗争之后张学良对蒋介石不能够再信任了。

中东路事件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最初蒋介石是极力地劝张学良要对苏联强硬,张学良满以为这样的时刻蒋介石会对其采取援助,但是事实上蒋介石却还寄希望于张将其东北的军队调集一部分去帮着他扩大军阀斗争,最后张学良不得不独自忍气吞声地和苏联签订一些耻辱条约。

也就是说,从一系列以前发生的小事当中张学良已经看到蒋介石领导的
这个中央他是靠不住的。

这次日本的挑衅如果开战,张只得领着东北军独自抵抗,结果就像是以卵击石。

以卵击石也就罢了,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获利的可能是蒋介石,他可以借此机会使得张和日军彼此削弱,无论是哪一方胜利对其利益都是只有益而无害的。

这也是张学良不愿意看到的,他不愿意自己去做炮灰而让蒋介石坐享其成。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抵抗将军”选择不抵抗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张学良放弃东北而不站,更多的是出于他自己多方面考虑之后的个人意愿。

而这个意愿也是当时的形式所造就的。

所以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批评他的这种行为,而是要予以更多的理解。

对其个人来说,这似乎是最为英明的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