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蒋介石下的命令。在我看来,张学良放弃东北自愿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黑锅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由以上这段张学良的自述看来,他放弃东北不单单只是出于政府的命令,似乎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当时战局的考虑。
首先,他在权衡这场战争东北军打胜的可能性,之所以选择了不抵抗是因为权衡的结果表明这次战争将使东北军损失惨重。从日本方面来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职业军人。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虽然没有受到像中国那样荒唐的待遇但是在1920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还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制。会议之后日本被迫裁军,裁军的额度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这样的一裁军就等于是砸了军人的饭碗。而在日本这个国家,一个人要是缺少了职业就等于是缺少了社会地位。所以,当时在日本流行的观点就是不要穿着军装进饭馆,不然总会受歧视。可以想见,日本军人当时是处在一种急切而无奈的环境之下,在这样的无奈之下他们发动战争的心理优势便显现了。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如此。这是其心理上的一个优势,而在实体上日本的优势更是凸显的。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接管了俄国在东北的权益,顺势控制了东北的交通。日本的爪牙遍及东北,加之其物力财力上的优势,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应该说是在战争开初就已经有了分晓。即便是东北军人拼着满腔爱国热情胜利地驱逐了日本,其本身损失也是相当大的。
其次,为什么张学良不愿意损失东北军去换取可能存在的战争胜利而甘愿被当做一个“不抵抗将军”呢?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上。正统史学的观点说张学良是在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那么也就在无形当中做出了这样的一种假设,即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一个上下级的关系,蒋可以有效控制张。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很多史料包括蒋介石的日记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虽然归附了南京国民政府但是仍旧是拥有地方实权的军阀,他对蒋的政策完全可以采取一个漠视的态度。最好的例证就是张退到锦州之后蒋希望其继续抵抗,南京国民政府其他要员也劝张不要再退,但是张一意孤行,率兵到了华北,从此东北彻底成了南京政府管辖不了的土地。这就与之前所说的放弃东北完全是出于蒋介石的命令产生了矛盾。
再从他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张学良是一个军阀,当时的东北军可以说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而假若开战,东北军一定是会有所损失的,而一旦有所损失,在那个尔虞我诈,军阀混战的时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一个没有军人的军阀势必是要被淘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还是不能轻易与日军开战。
而为什么张学良认为和日军开战自己东北军的损失是最大的呢?这得和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不信任谈起。我们知道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是怀着国仇家恨,那么为了报国仇、雪家耻他不能单独依靠地方上的军队。所以,在看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势之后张学良决定投靠中央。也就是说张学良从宣布易帜起其目的就是相当明显的,他希望全民抗战,以彻底实现其于国于家之宏愿。但是后来一次次地见证了蒋介石和其他军阀的斗争之后张学良对蒋介石不能够再信任了。中东路事件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最初蒋介石是极力地劝张学良要对苏联强硬,张学良满以为这样的时刻蒋介石会对其采取援助,但是事实上蒋介石却还寄希望于张将其东北的军队调集一部分去帮着他扩大军阀斗争,最后张学良不得不独自忍气吞声地和苏联签订一些耻辱条约。也就是说,从一系列以前发生的小事当中张学良已经看到蒋介石领导的
这个中央他是靠不住的。这次日本的挑衅如果开战,张只得领着东北军独自抵抗,结果就像是以卵击石。以卵击石也就罢了,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获利的可能是蒋介石,他可以借此机会使得张和日军彼此削弱,无论是哪一方胜利对其利益都是只有益而无害的。这也是张学良不愿意看到的,他不愿意自己去做炮灰而让蒋介石坐享其成。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抵抗将军”选择不抵抗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张学良放弃东北而不站,更多的是出于他自己多方面考虑之后的个人意愿。而这个意愿也是当时的形式所造就的。所以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批评他的这种行为,而是要予以更多的理解。对其个人来说,这似乎是最为英明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