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ppt课件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c2f2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c.png)
护理方案
内部护理措施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 加强体育锻炼和充足的睡眠 - 定期服用药物治疗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肌肤病变程度和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定期与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消毒和安全防护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结节性红斑是否会传染? 结节性红斑的治愈率有多高?
常见问题解答
结节性红斑的复发概率如何?
家庭护理指南
家庭护理指南
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家庭护理指南
如何预防结节性红斑的复发?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结节性红斑相关文献和研究 经验护理医师的建议和心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 PPT
目录 红斑性疾病概述 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解答 家庭护理指南 参考资料
红斑性疾病概述
红斑性疾病概述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的症状特点
红斑性疾病概述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
外部护理措施 - 保持休息和缓解瘙痒 - 温水洗浴与保湿 -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结节性红斑图片ppt课件
![结节性红斑图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11844fb84ae45c3b358c23.png)
要知道这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 首先就要先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症 状,这样才能感觉有所区别。红 斑狼疮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这种 疾病会累及身体多系统或器官的。
红斑狼疮症状是复杂多样的,容 易反复发作,会引起一片或数片 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 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 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 显加深或服药史,皮损 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 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 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 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红,表面 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 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 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 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位置也不固定, 但是一般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 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 面部。慢性结节性红斑不同于急 性结节性红斑的特征,其常发生 在老年妇女,皮损为单侧,若为 双侧,则不对称,除关节痛外, 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此病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多发 生于20-20岁,常有对日光及许多 药物过敏史,部分患者家族倾向。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预防此病。
而结节性红斑是完全不同于红斑 狼疮的一种疾病,此病是一种常 见的由于血管炎所引起的结节性 皮肤病,常见于小腿伸侧的红色 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 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 复发。
结节性红斑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 发疹前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咽喉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等前躯 症状,也可无任何前躯症状便出 现皮疹。
结节性红斑图片,通过上文专家 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对结节 性红斑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呢。如 果您已经认识到此病的症状,并 且也知道红斑狼疮和此病的区别, 那么在出现此病的时候就不能盲 目治疗,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详 细的检查,确保能做到有效的治 疗。
结节性红斑图片
皮肤病学-结节性红斑
![皮肤病学-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c33a6f1810661ed9ad51f346.png)
结节性红斑
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
血管炎
发病情况
Willian 首次报道
无明显季节性、规律性
英国近郊发病率2.4/10000
病因
复杂 感染
病毒(痘病毒、肝炎病毒、类疱疹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链球菌 结核 真菌感染 卤化物
药物
磺胺类
避孕药
病因
疾病
肉样瘤
组织病理
多形性、无特异性。 早期 急性血管损害表现 表皮正常,真皮上部轻度水肿,血管周围散在炎性浸润。真皮中下部和皮下 组织的上部,呈非特征性急性炎症改变,水肿明显,胶原纤维肿胀,血管扩 张,不同程度红细胞外渗,和大小不等炎症区。 早期浸润为中性粒细胞,48小时后主要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 有时在脂肪间隔可见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壁增厚,偶有血栓形成 和纤维化及纤维蛋白样变,无结核结构。
实验室检查
急性单纯型,血常规有淋巴细胞分类增加,ASO可增高,血沉增速。 慢性复发型,有其他疾病改变的实验室改变。
诊断
典型的皮损特点:结节伴疼痛,表面光亮,位
于小腿伸面
结合组织病理:间隔性脂膜炎 根据复发情况,确定急慢性,慢性复发型需要
寻找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硬红斑 起病缓慢,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屈面,一般为3~5个,呈暗红色、核桃大小, 质较硬,可形成溃疡面,病程慢。 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发生于一侧小腿,常不对称,质较硬,有触痛,持续较长时间后逐渐缓 解,可留下皮面凹陷。
治疗
去除慢性病灶和治疗原发疾病。ຫໍສະໝຸດ 急性发作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第一章-结节性红斑
![第一章-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695653c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1.png)
第六十六页,共174页。
3.15.2 全身治疗
第六十七页,共174页。
(1)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第六十八页,共174页。
(2)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 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 (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 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有 明显感染者,给抗生素。严重者, 给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强 地松)30~40mg/d ,或倍他米松/ 二丙酸倍他米/二丙酸倍他米松 (得宝松)lml肌注,3周1次,可 迅速控制病情。
亦应一并去除。
第九页,共174页。
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 肢以减轻局部水肿,内服解热止痛 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可与糖 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中药如火把花 根及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本病疗效
明显。
第十页,共174页。
结节性红斑预后良好,结节大多在 数周内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很少 复发。合并胶原病者预后较差。
见。
第二十三页,共174页。
3.8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第二十四页,共174页。
与结节性红斑相关的常见病因 有以下几种:
第二十五页,共174页。
3.8.1 链球菌感染
第二十六页,共174页。
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 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国内 2组报道,伴有风湿样关节痛者占 68.2%,扁桃体炎者25.6%,而其他 报告的发生率则很低。这说明结节 性红斑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又不
走性结节性红斑。
第六十页,共174页。
小编认为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 炎与慢性结节性红斑,从临床和病 理特征来看,可能是同一个疾病的
不同临床类型。
第六十一页,共174页。
3.15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
结节性红斑培训演示ppt课件
![结节性红斑培训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d1e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03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等,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 治疗和护理过程,为患者 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
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 沟通,注意倾听、表达关 心和理解,避免给患者带 来负面情绪和压力。
家属心理支持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典型临床表现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初步诊断
结节性红斑通常表现为小腿 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 炎性结节,直径约1-5cm, 数目不等。皮损可融合成较 大的斑块,表面皮肤可略隆 起,边界不清,皮温升高, 压痛明显。
询问患者是否有前驱症状, 如发热、乏力、关节痛等, 以及是否有用药史或感染史 等。
发病原因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感染、药物、雌激素以及其他疾病有关。链球菌感染、结核菌感染 等均可引起结节性红斑。某些药物如溴剂、碘剂、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引起该病。此外,结节性红斑还可能与自身 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率较低 ,但具体数据缺乏大规模 流行病学调查。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节性红斑的 发病机制,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将为患者 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未来将继续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如生 物制剂、光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多治 疗选择。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关节保护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使用 关节,减轻关节负担。
结节性红斑健康教育PPT课件
![结节性红斑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d2a5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6.png)
结节性红斑的症状
红斑的伴随症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节性红斑的 治疗方法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什么药物来缓 解红斑症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 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选择:激光治疗、光疗等
结节性红斑的 预防措施
结节性红斑的预防措施
着重保护皮肤:避免刺激性物 质和过度阳光照射
结节性红斑健 康教育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结节性红斑的症状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 结节性红斑的预防措施 诊断与就医 经验分享与建议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对人体的影响和症 状是什么?
引言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结节性红斑的 症状
结节性红斑的症状
红斑皮肤病变的特征 红斑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经验分享与建议
结束语:希望您能健康幸福地生活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健康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和 抗氧化剂的食物
结节性红斑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等
诊断与就医
诊断与就医
结节性红斑的诊断方法 就医时的注意事项
诊断与就医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经验分享与建 议
经验分享与建议
患者经验分享:如何应对结节 性红斑及其症状
医生建议:如何有效管理结节 性红斑的健康问题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904acc90daef5ef7ba0d3cb9.png)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发生于皮下 脂肪的炎症性疾病。本病急性起病,基本皮损为 红色结节和斑块,多累及小腿伸侧及大腿、前臂, 经3~6周消退。 •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一般认为系细菌、 病毒、真菌感染、结核或药物等所致的血管迟发 性过敏反应,亦可见于某些免疫异常性疾病(如 结节病、溃疡性结肠炎及白塞病等),瘤型麻风 反应的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 因此结节性红斑可被视为一种综合征,或是一种 对各种诱因的特异性反应。
• 【治疗】 寻找并祛除病因是治疗与防止复 发的关键,如有链球菌等感染者应选用敏 感抗生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 可选用羟氯喹、沙利度胺等药物。疼痛明 显者可用非激素类抗炎剂,重症者可口 服泼尼松20~3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 量至停药。
• 【组织病理】 真皮深层血管周围呈慢性炎症浸润, 脂肪小叶间隔里的中小血管(动脉或静脉)内膜 增生,管壁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 胞外渗到间隔组织相当常见,但无管腔完全堵塞 或血栓形成。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前 有感染史或服用药物史(磺胺类、避孕药、溴及 碘剂等),结合组织病理可确诊。 • 应与硬红斑及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进行鉴别。
• 【临床表现】 多累及青年或中年女性,好 发于春秋季节。初始可有发热、肌痛和关 节酸痛,数天后双胫前对称发生疼痛性结 节,表面皮肤逐渐发生红色隆起,直径约 1cm大小,有压痛,结节可逐渐增多至每侧 数个至10余个不等,少数可发生于大腿及 上臂(图22-3)。皮损一般数周可自行消 退,不破溃。部分患者结节持久不退,炎 症及疼痛较轻,持续1~2年亦不破溃,称 为慢性结节性红斑或迁延性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e4d7436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7.png)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湿与热结,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发;或体虚之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容于肌肤腠理,流于经络,气血瘀滞,寒湿凝结而发。
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皮损好发于两小腿伸侧,为鲜红色疼痛性红肿结节,略高出皮面,蚕豆至杏核大或桃核大,对称性分布,若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则大如鸡蛋,皮损周围水肿,但境界清楚,皮肤紧绷,自觉疼痛,压之更甚。
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
约经几天或数周,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不化脓亦不溃破。
在缓解期,常残存数个小结节,新的结节可再次出现。
皮损发生部位除小腿外,少数病人可发于上肢及面颈部。
诊断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呈结节略高出皮面,色淡红或鲜红,继而变为暗红或紫红色,不溃破,常对称发生。
自觉烧灼性疼痛。
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等症状。
好发于青年女性,春秋多见,常反复发作,患者多有风湿病或结核病史。
辨证施治1.内治法(1)湿热瘀阻1)证候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2)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主方萆藓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寒湿入络1)证候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2)治则温阳健脾,通络理湿。
3)主方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2.外治法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为原则。
(1)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2)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3)蒲公英、丹参、紫草,荆芥、丹皮、当归,煎水外洗。
预防1.注意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痛。
2.注意饮食宜忌,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避风寒,防潮湿,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复发。
点击加载更多加载中...常见疾病展开收起疾病的存在,是从痛苦和不适等自觉症状开始的。
(医学课件)结节性红斑
![(医学课件)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42c74b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
使用紫外线照射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结节消退。
热敷或冷敷
在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热敷或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预防措施与建议
避免诱发因素
规律作息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注意防晒
结节性红斑的诱发因素 包括感染、药物、怀孕 、日晒等,应尽量避免 这些因素。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 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 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患者教育与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结节性红斑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了解该病的基本知识、治疗 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
健康管理
对于结节性红斑患者,医生应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定期检查、 药物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指导。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 治疗和管理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症状描述
02
患者在双下肢出现红色结节,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压痛,部
分结节融合成斑块。
其他症状
03
患者还伴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病例二:治疗过程及效果
治疗方式
患者接受了非甾体抗炎药、羟氯喹和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效果
患者的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节逐渐消退,疼痛减轻,全身症状得到缓解。
2023
结节性红斑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临床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急性、疼痛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生在 小腿前侧,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结节和斑块。
特点
结节性红斑通常为双侧对称性,具有剧烈疼痛和触痛,消退 后不留痕迹。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1cbe03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a.png)
二、临床表现
中青年好发,女性多见。 发疹前数天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伴低至中度
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乏力。 多发生于小腿前侧,亦可发生于大腿与上肢伸
侧甚至面部。皮损为红色结节,直径1~5cm, 数个至数十个,对称性散在分布,不融合。皮 温升高,疼痛,数天后皮损变平,呈青色,这 个临床经过对诊断有特征性。 皮损一般经3~6周自行消退,不留痕迹,但可 再发。
五、治疗
1.祛除病因,如有链球菌等感染者应选用敏感抗生素。 2.急性期卧床休息。疼痛明显者可加用非激素类解热镇痛药,重症可予糖 皮质激素(泼尼松15~30mg/d)。
Thanks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主要发生于皮下脂肪小叶间隔的 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小腿伸侧的疼痛性红色结节和斑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可能与出凝血异常相关,包括抗磷脂抗体、蛋白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与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 2.药物如溴剂、碘剂、磺胺类及口服避孕药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3.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炎症性肠病、结节病等或肿瘤可伴有结节性红斑。 (二)发病机制 可能是对致病微生物、药物等变应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结节性红斑
三、组织病理
间隔性脂膜炎为其特征。脂肪小 叶间隔内水肿,红细胞外渗,血管周 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 还可见到由噬脂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构 成的肉芽肿。一般不伴有血管炎。
结节性红斑组织病理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结合组织病理可确诊。 本病应与硬红斑鉴别,硬红斑好发于小腿后侧与外侧,可出现溃疡, 部分患者与结核杆菌感染有关,PPD试验强阳性。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f19e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2.png)
结节性红斑可表现为皮肤疼痛、肿 胀、发红等症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结节性红斑的病程长短不一,但多 数在数周内消退,部分患者可反复 发作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皮 肤出现结节, 伴有疼痛、瘙 痒、发热等症
状
诊断依据:根 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 病理检查进行
生活方式: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 睡眠等生活习惯
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情况等
皮肤状况评估
皮肤颜色:观察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红肿、淤血等异常表现 皮肤温度:触摸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发热或发冷的情况 皮肤湿度:检查皮肤是否干燥、湿润,有无出汗过多或过少 皮肤弹性:评估皮肤弹性是否正常,有无松弛或紧绷的现象
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皮肤病进 行鉴别,如硬 红斑、脂膜炎
等
并发症:可出 现关节痛、肌 肉痛、乏力等 症状,严重者 可出现全身症
状
预后:多数患 者预后良好,
但易复发
疾病危害及预后
结节性红斑对皮肤 的危害:导致皮肤 出现结节、红斑, 并伴有疼痛和瘙痒
结节性红斑对关节 的危害:可能导致 关节疼痛、肿胀和 活动受限
家庭护理指导与建议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与建议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本次查房总结回顾
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回顾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及建议
第三节结节性红斑
![第三节结节性红斑](https://img.taocdn.com/s3/m/066377a35f0e7cd185253623.png)
第三节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为发生于下肢伸侧的结节性血管炎性皮肤病。
20~30岁青年人发病多,女:男约3~6: 1。
[病因与发病机理]发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病毒、霉菌、结核或药物可致同样反应。
其他如结节病、麻风、淋巴瘤、白塞氏病、crohn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猫抓病等亦可出现相似症状。
为I型及IV型变态反应为主所引起的血管炎和浅层脂膜炎。
[临床表现]20~30岁青年女性多见,好发于春、秋季节。
发疹前可有发热、头痛、咽喉部疼痛、无力或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继之出现鲜红工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约1~5cm,稍突出皮面,表面光亮、发红、水肿,皮肤紧张,境界不清,有压痛或灼热痛。
皮疹以小腿伸侧明显(彩图121),亦可发展至大腿、臀部及前臂,偶可见于面部及颈部。
散在分布,每批约数个至十几个。
数日后结节软化,颜色可由红色变暗红色至褐黄色,最后逐渐消失。
偶尔数个结节向外扩展,互相连成环状。
病程约3~6周。
结节不破溃,愈后不留疤痕。
慢性反复发作时,应注意系统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C₃增高,抗“O”值高,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
[组织病理]真皮中下部及皮下明显水肿,汗腺及血管周围有围管性浸润,早期病变在脂肪小叶间隔内,有小片散在淋巴细胞及不不等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增厚,偶有血栓形成。
陈旧皮损浸润以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间有巨噬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患者为青年女性,急性发作,小腿痛性结节,不破溃,愈后不留疤痕等症状,不难诊断。
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皮肤结节性血管炎多见于中年女性,小腿屈面出现深在大小不等硬结,消退后易纤维化。
常季节性发作,有些病例伴发脉管炎。
2. 硬结性红斑中年女性发病多,小腿屈面深而大、暗红色硬结,可破溃。
可能与结核有关。
慢性病程。
[防治]祛除病灶,治疗原发病。
急性期注意休息,拾高患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累及踝部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图)
.
12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儿童:链球菌感染,发病前2-3周A组溶血性链球菌上感,并 伴有抗“O”升高 成人:其他感染(如结核),药物,结节病,自身免疫性疾 病和炎性肠病 最常见引起结节性红斑的药物:磺胺类,溴化物,口服避孕 药
.
13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与肠病相关的结节性红斑:突发,溃疡性结肠炎比克罗恩病 常见 白塞病性结节性红斑:多为小叶性脂膜炎,伴白细胞破碎性 或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与典型结节性红斑不同) 37-60%病因不明
.
14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细菌 非典型分歧杆菌 博氏疏螺旋体 南欧斑疹热 布鲁菌病 弯曲杆菌病 性病淋巴肉芽肿 脑膜炎球菌血症 黏膜炎莫拉菌
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羟氨苄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 双氯青霉素 笨唑青霉素 甲氧西林
哌拉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磺胺类
头孢地尼 依诺沙星
链霉素
环丙沙星
红霉素
氧氟沙星
美满霉素 左氧氟沙星
磺胺甲基异恶唑
磺胺嘧啶
.
20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妇科内分泌药物
口服避孕药 甲羟孕酮 乙烯雌酚 孕激素 雌激素
氯烯雌醚 他巴唑 氯磺丙脲 丙基硫氧嘧啶 胰高血糖素
.
26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双腿伸侧易患原因 不清楚 动脉血供相对少 淋巴系统不丰富 缺乏机械性刺激,接受的按压少 胫部皮肤无肌肉泵
.
27
结节性红斑的实验室指标
初步检查: 血常规,血沉,抗“O”,尿常规,咽拭子培养,PPD,胸片 病因不明确: 是否与本地区较流行的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有关
.
28
数天内变平,呈青灰红或紫色,最后成黄色,像深部磕伤 无溃疡,愈合后无萎缩或瘢痕 皮疹持续3-6周,复发少见 儿童持续时间比成人短,小部分有关节痛,不到一半的患者 伴有发热
.
9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扁平,颜色略紫 肺病结节病患者(右图)
.
10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深部磕伤样表现 肺部结节病患者 (右图)
结节性红斑的实验室指标
白细胞正常或仅轻度高 血沉高,升高程度在儿童与皮疹量明显相关 RF常阴性 间隔2-4周,连续两次测抗“O”滴度升高至少30%,提示近 期有链球菌感染
.
29
结节性红斑的组织病理学
间隔性脂膜炎:皮下脂肪间隔增厚,多种炎细胞侵润,并向 脂肪小叶间隔周围扩展 无血管炎:缺乏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可有孤立静脉或小静 脉轻度炎,或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侵润 病理标志:Miescher辐射式肉芽肿,为小组织细胞结节聚集 体,见于皮损各阶段
.
21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其他药物
硝苯地平 肼苯哒嗪 呋喃妥因 奥美拉唑 帕罗西汀 速尿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可待因 甲基多巴 卡马西平 溴化物 伤寒疫苗
乙肝疫苗
.
22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肿瘤
结肠腺瘤 宫颈癌 霍奇金病 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胰腺癌 肾癌
肉瘤
.
23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风湿病
成人斯蒂尔病 强直性脊柱炎 抗磷脂综合征 白塞病 复发性多软骨炎 赖特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
3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发病
多见于20-40岁,尤其是20-30岁 女多于男,男:女=1:3-6(青春期前相等) 有种族和地理差异(与病因不同有关),而城市和农村分布无
差异性 多发于上半年(可能较多链球菌感染)
.
4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早期特点
典型:突然对称性、触痛性、和凸起性 红色结节斑块 胫前、踝、膝,双侧分布,直径1-5cm 或更大。 急性发作多伴发热(38-39度),疲乏、 关节痛、头痛、腹痛腹泻、呕吐或咳嗽 可有巩膜外层损伤和小疱性结膜炎、淋 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胸膜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图)
结节性红斑
.
1
概述
1798年英国威廉:首次报道 1842年威尔逊:多形红斑的一部分 1860年Hebra:扩充临床特征,描述皮损发展颜色变化
.
2
概述
主要表现为小腿伸侧触痛性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 常急性起病,2-3周后可自退,不留溃疡、瘢痕或萎缩,较 少反复 病因多种,最常见感染(家族发病常见原因)、结节病、炎 性肠病、药物、妊娠和肿瘤
.
17
结节性红斑病因-感染
原虫 阿米巴痢疾 钩虫病 蛔虫病 贾第鞭毛虫病 滴虫病
棘球蚴病 钩虫病 裂头蚴属幼虫
弓形体
.
18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药物(风湿)
青霉胺 硫唑嘌呤 氨苯砜 金制剂 反应停 对乙酰氨基酚
保泰松 布洛芬
吲哚美辛 双氯芬酸 氨基水杨酸 萘普生
.
19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抗生素类药物
硬红斑 起病缓慢,慢性经过 主要出现在小腿后侧,
一般3-5个 暗红色,核桃大小,质
.
5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早期特点
鲜红色并轻度高出皮面 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 嗜中性粒皮病)患者(右图)
.
6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早期表现
鲜红色并轻度高出皮面 对称分布 服避孕药者(右图)
.
7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早期特点
可融合成大的红斑 未发现潜在疾病的患者(下图)
.
8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
30
结节性红斑的组织病理学
间隔中炎症侵润随阶段不同而异 早期:水肿,出血和嗜中性粒细胞侵润引起间隔增厚 后期:纤维化,间隔周围肉芽组织,淋巴细胞核多核巨
细胞侵润 以下表现提示可能同时存在结缔组织病
除间隔增厚,还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小叶透明坏死 间隔小血管壁或者周围增厚,玻璃化和纤维素样沉积
.
31
结节性红斑的鉴别诊断
结节病 干燥综合征 Sweet综合征
狼疮 C4缺乏性SLE样综合征
大动脉炎 韦格纳肉芽肿
.
24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其他
慢性活动性肝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肉芽肿性乳腺炎 IgA肾病 妊娠 放疗
.
25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可能为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穿过血管壁,沉积于皮下 脂肪的结缔组织间隔中的小静脉上或其周围 也可能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活性氧中间产物可能通过氧化组织损害和促进组织炎症反应 而发挥作用
猫抓热 软下疳 鹦鹉热 衣原体 白喉棒状杆菌 淋病 大肠杆菌属 钩端螺旋体
.
15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病毒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单纯疱疹病毒 艾滋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麻疹 挤奶工结节
触染性深脓疱 细小病毒 水痘
.
16
霉菌 曲霉菌病 酵母菌病 球孢子病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皮肤真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孢子丝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