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岩体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

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内力地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工程地质知识点

工程地质知识点

1、名词: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和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的六大要素是: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3、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和区域稳定性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概况1、概念:地壳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2、地壳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地壳运动的特征:方向性、普遍性和长期性、运动速度不均一性。

二、矿物与岩石1、概念:矿物: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岩石: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所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压固、脱水和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即研究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际过程中合理运用地质资源,正确改造不良地质条件,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作用。

3.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单体和化合物。

4.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沿解理面以外的方向破裂,破裂面称断口7.岩石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组合的方式8.岩石构造:岩石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之间组成部分之间排列和填充方9.变质岩:原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作用性很强的气体或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10.大理石:是又石灰岩或白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11.条痕:矿物在白色粗糙瓷板上刻磨时遗留在瓷板上的矿物粉末颜色。

12.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石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13.节理:岩石破裂后,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断裂,称为节理。

14.断层:岩石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15.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发生破裂或位移,而使岩石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16.褶皱构造: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形成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而组成的褶皱构造的单个弯17残积土:岩石经风化剥蚀后未经搬动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碎屑物18.冲积土:经河流的流水将碎屑物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的19.洪积土:大雨或融雪水形成的暂时性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沿冲沟搬运到出山口或山前倾斜的低平带堆积而成的洪积土体20.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

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21.红粘土:有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强烈风化作用而形成的高塑性粘土22.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23.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24.渗透:是指水在岩土体中的流动过程25.毛细水:岩土中的细小空隙称毛细空隙。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1.矿物的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通常采用摩氏硬度2.活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断层3.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4.风化作用:让岩石产生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的作用5.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有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荷载的能力6.节理: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破裂形成的断裂构造7.原位测试:在岩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的天然结构含水量以及盈利状态下测定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8.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利用规定重量的穿心锤,从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难易程度判别图的性质9.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10.断层:岩层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的位移的这种断裂构造11.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称为褶皱12.矿物:天然产生的均匀固体,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掩饰的基本组成13.土的构造:地球表面还没有固化成岩的松散堆积物14.土的压缩性:15.斜坡:地表因自然作用而形成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16.工程地址问题: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17.解理:矿物受外流作用,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18.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起破裂面称作断口19.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叫径流20.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21.土的工程分裂:以松散土为对象,以服务于工程建筑为目的的分类22.岩浆岩:岩浆作用的产物,分布于大陆海洋地表和地下23.变质岩: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24.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石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破裂形成的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2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发生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复杂化学变化26.滑坡:斜坡土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27.岩溶: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28.填土:由人类多动而堆积成的土,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压实填土29.渗透性:岩土能被水或其他液体透过的性质称之为渗透性30.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上标高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图1.简述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性比所具有的优势:1.不需经过钻探取样,直接测定岩土力学性质,更能真实反映岩土的天然结构及天然应力状态下的特性2.原位测试所涉及的土尺寸较室内试验样品要大得多,因而更能反映土的宏观结构如裂隙等)对土的性质的影响,比土样具代表性3.可重复进行验证,缩短试验周期2.岩溶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1岩石必须是可溶的2.岩石必须是透水的3.水必须有溶蚀力4.水必须是流动的2.按运动方式可将斜坡分为哪几类1.崩塌2.泥石流3.滑坡3.工程地质现场原位测试的主要方法:静力荷载试验,触探试验,剪切试验,地基土动力特性试验4.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与杏仁构造,流纹构造6.水对岩体质量的影响:1.产生浮托力,空隙水压力2.流动的重力水产生动水压力3.有溶解能力,对岩石产生化学腐蚀,导致岩石成分及结构的破坏7.层流与紊流的区别:8.何为滑坡?简述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斜坡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工程地质常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常用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1)低山,海拔500—1000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

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差200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17分。

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米的海底。

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度7分平均宽度约75公里,深约60米,下界深度约为130米。

)。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

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米的狭长形凹地。

宽约几-几十公里。

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包括岩土体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自然地质现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七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所存在的矛盾(稳定和安全)。

因工程建筑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工作方式不同,存在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力学分析法3.模型模拟试验法4.工程地质类比法断层分类:走滑断层、逆断层、正断层,按断裂的主次关系划分为主断层、分支断层和次断层野外识别:走滑断层:1地表出露线平直,断层倾角较陡。

2断层面两侧相对的水平运动,相对的垂直升降很小。

3河流最易于沿这种断层发育,水工建筑物也就最易于受到这种活断层的威胁。

走滑断层:位移方向与断层走向相同或相近的大型平移断层活断层:一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活动断层的活动特性:蠕滑: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 ;粘滑: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粘滑常伴有地震,是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

各类活断层在我国的分布1.分布于我国西部的多个NWW—NW向的长大弧形断裂,主要为逆走滑—走滑断层,其走滑速率由南而北有所减小。

2.活动逆冲断裂也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分、3.现代活动正断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

活断层区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原则(1)有低级别的活断层的场地优于有高级别的; 有活动时期老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活动时期新的; 有全新世(10000 a)内无活动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全新世内有活动的断层的场地等。

(2)尽可能避开主断层带;(3)如为逆断层或正断层类型,尽可能避开有强烈地表变形和分支、次生断裂发育的断层上盘(逆断层的上升盘、正断层下降盘)。

如有较大的正、逆断层,场地往往需要选在距主断面数千米之外。

地震: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称为地震。

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烈度:衡量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普遍遭受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2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2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有不同答案的可大家讨论研究确定)一、名词解释1. 工程地质学: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科学,从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2. 解理: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称为解理。

3. 活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4.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地面振动的强烈程度。

5. 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

二、选择题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A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C. 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D )。

A.大气圈 B.水圈C. 生物圈 D.地核3.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

A代、纪、时B代、纪、世C代、纪、期 D代、系、世4. 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5. 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叙述正确的是( A )。

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的反映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决定的C. 烈度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D. 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6. 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C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

A.高陡斜坡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C.山区河流的凸岸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下水浸润7.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为(B)A.错落B.崩塌C.滑坡D.塌陷8.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A.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B.空隙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D.包气带水、裂隙水和承压水三大类9. 承压水一般( C )。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10.1地下洞室围岩 :由开挖洞室 引起的应力状态的重大变化局限在 洞周一定范围内。通常此范围等于 地下洞室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3-5 倍,习惯上将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 “围岩”。
10.2山岩压力(山压) :设计 隧道或其它地下洞室时,如果工 程地质分析与岩体力学计算的结 果表明开挖后围岩是不稳定的, 那么就必须设计相应的支衬结构 以支承变形或塌落的围岩,保证 洞体的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支衬结构来说,就是所谓的山岩 压力(或简称山压),它是设计 支衬结构的主要依据。
3.5累进性破坏 :即应力变化不大,微裂及 扩张地不断进行扩张、转移直至整体破坏。
4.1 活断层 :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 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 的断层。
(在工程地质学科领域内,将由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所产生 的工程地质问题,称为“区域稳定性问题”。)
5.1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 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 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释放的能量愈大 则震级愈大。 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 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地 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 影响。
6.1 水库诱发地震 :由于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而导 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大部分是由于水库蓄水 所引起的地震的活动的增强。这类地震称为水库诱发 地震。
7.1 砂土液化 :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 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 的,要变密实就需要从孔隙中排出一部分水,如果砂 粒很细则整个砂粒很细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 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砂体之外, 结果必然使砂体中孔隙水压力上升,砂粒之间的有效 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孔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 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粒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 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整套的研究核心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区域稳定性:是指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以及其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

区域稳定性评价:全面研究分析一定地区地壳结构和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土体介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或叠加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评估不同地方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稳定程度差异与潜在危险性。

结构面:岩体中的地质界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位和厚度、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

结构体:由结构面所切割成的岩石块体,即岩块。

岩体结构:岩体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共同组成的结构形态,不同类型的基本单元在岩体内组合、排列的形式。

活断层: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深大断裂:指的是切穿岩石圈、地壳或基底的断裂,其延伸长度达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切割深度为数公里至百余公里。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

震源参数: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一些特征量或震源物理过程的一些物理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斜坡: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是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

人工边坡:是指由于某种工程活动而开挖或改造形状的斜坡,如路堑、露天矿坑边帮、渠道边坡、基坑边坡、山区建筑边坡等。

浅表生改造:以斜坡岩体为代表的处在地壳浅表圈层部位的岩体,在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其表生改造过程与地貌形成演化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实质上是一个卸荷过程。

长安大学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长安大学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对应教材:《工程地质学》(注:思维导图图面在打印的时候需要自行调整大小)绪论一、名词解释工程地质问题: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总称地形:指地表高低起伏状态,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由于内外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二、简答题1. 何谓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2.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①地形地貌。

②地层岩性。

③地质构造。

④水文地质条件。

⑤自然地质现象。

⑥天然建筑材料。

3.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

②斜坡稳定性问题。

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第一章地质作用一、名词解释地质作用:使岩石圈(或地壳)发生变化的作用地质营力:使岩石圈发生变化的驱动力内动力地质作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势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引起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变质作用:地下深层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风化作用:二、简答题1.地壳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表现为岩石圈的水平挤压或者引张,以及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地堑、裂谷等。

垂直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形成大型的隆起和拗陷,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

2.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主要类型?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火山地震、人工触发地震。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和重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和重点

1、名词解释: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土: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

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矿物:自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物质。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度的岩层。

倾斜岩层:沉积岩层由于水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状态,形成倾角大于5度的岩层。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百分数,又称地壳的丰度。

土的单粒结构:又称散粒结构,是卵石(碎石)、砾石类土及砂土等无粘性土的基本结构形式。

土的集合体结构:又称海绵状结构,是由于细粒土的颗粒细小、具胶体性质,其在水中不能以单个颗粒沉积,凝聚成较复杂的集合体进行沉积而形成的细粒土特有的结构.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ωP)缩限:土由半固态不断蒸发而体积减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土的界限含水量(ωS)土的压缩指数:压缩曲线半对数坐标系(e–log p)中,后段直线部分的斜率.结构体: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围限的岩石块体。

结构面:岩体中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

软土:在第四纪后期于沿海地区的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和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或沼泽相等静水或缓慢的流水条件下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

红粘土: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碳酸盐类岩石及其间夹的其他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方式。

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能透过水,或是透过和给出的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降落漏斗:在井附近饿不同地点,降深s不同,井中心最大,离井越远,降深越小,总体上形成的漏斗状水头下降区,被称为降落漏斗。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内部结构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滑坡: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地震: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钻探:是用钻机设备从地表向地下钻进成孔,从而达到所要任务的工程施工工程。

褶皱: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

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火层岩:火成岩或称岩浆岩,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

含水层: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5建筑场地烈度:也称为小区域烈度,指因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基建筑场地烈度本烈度的提高或降低6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承受由建(构)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7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称为矿物。

9土体: 分布于地壳表部尚未固结成岩体的松散堆积物。

10地质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工程中,地壳经受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的影响,使地壳岩层受到压缩、拉伸、剪切、扭曲、相对位移和岩浆侵入的冲切、上覆、下顶,以及热熔岩浆围岩的挤压与摩擦等的作用,引起地壳中岩层产生倾斜、褶皱、断裂和侵入岩体的贯穿与覆盖等,形成的各种岩层形态和行迹在空间的分布,称为地质构造。

11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岩层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称产状要素。

12褶皱构造: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弯曲状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13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14节理: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5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破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16岩石: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它们都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工程地质单元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单元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单元名词解释一、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指针对特定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观测,以获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信息。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地下岩土的性质、构造断层的特征以及地下水等地质要素的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通过实地观测、取样分析等手段,对工程地质单元的内部结构、岩土性质等进行详细研究的活动。

地质勘探可以分为地面勘探和井下勘探两种形式。

地面勘探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井下勘探则通过钻孔等方式获取地下信息。

三、地质单元地质单元是指在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探中对地质要素进行划分的最小单位。

地质单元可以是一块地,也可以是一处岩土体,通常由其地质特征、岩土体性质等因素决定。

在工程设计中,地质单元的划分对于评估地质风险、确定施工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岩石岩石是地球上由矿物质聚集而成的固体物质。

岩石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熔岩成岩、沉积成岩和变质成岩三个过程。

根据岩石的组成和成因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松散物质,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风化分解和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在工程地质中,土壤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粉土、黏土、砂土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和水文特性,对土木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填充在岩石、土壤孔隙中的水。

地下水对于地质单元的稳定性、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土体的水力性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工程地质中,地下水的来源、渗透性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和控制等都是重要的技术问题。

七、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

工程地质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提供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防灾措施,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整理)《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9.

(整理)《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9.

《工程地质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地质工程(Geoengineeri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以地质体为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

3)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4)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五、简答1)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什么?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做出确切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配置提出建议;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提出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和措施;⑤根据所选定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施工和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着。

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

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热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层理: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先后沉积下来的岩石沿垂直方向在大小、形状、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成层现象。

2风化作用: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械破碎和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性的过程。

3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4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分类:节理和断层。

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5褶曲分类:直立,倾斜,倒转,平卧褶曲。

或者是:水平,倾伏褶曲。

6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7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8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有压重力水。

9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10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分类: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设计烈度。

11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
12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之间较低的部分。

13阶地: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

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1、名词解释: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也许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地震级:通常地震学上所说的地震的大小。

是依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来划分的,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震级是um(微米)的对数来表达的。

区域稳定性:指在内、外力动力地质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限度及其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限度。

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地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

滑坡体:与母体脱离通过滑动的部分岩体。

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减少的现象。

渗透变形:岩土体在地下水渗透力(动水压力)的作用下,部分颗粒或整体发生移动,引起岩土体的变形和破坏的作用和现象。

表现为鼓胀、浮动、断裂、泉眼、沙浮、土体翻动等。

流土: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中的土颗粒同时发生移动,或一定体积的土体发生悬浮隆起和顶穿现象。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移动的现象,工程界称为潜蚀。

正常固结土:假如抽水前土层不同深度处的固结限度都与土中现有的天然有效应力此相适应,那么这种土层就称为正常固结的土层。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限度的尺度。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有关。

土洞: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上层的溶蚀和冲刷而产生空洞;空洞的扩展,导致地表陷落的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

地质因素涉及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

临界水力梯度:渗流水出逸面处开始发生流土或管涌时的界线梯度即在渗流作用下,土粒开始发生移动时的水力坡度。

渗透力:渗透作用于土体的力叫做渗透力。

地质超前预报: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收集地下工程所在岩土体的有关系信息,运用相应的理论和规律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土体情况,不良地质体的工程部位及成灾也许性做出解释、预测和预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绪论1.工程地质学为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岩土的类型与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而产生的对工程建筑的建设、施工、运营带来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做到既使工程建筑经济、安全,又能合理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

(1)查明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3)预测并论证工程地质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改善与防治措施;(4)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提供所需地质资料和数据。

5.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和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

具体地说,如开挖的边坡、矿坑、地下洞室、地基等,实际上都是地质工程。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第1篇地质学基础第1章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2.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第2章矿物和岩石1.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质或化合物。

2.岩石: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岩石: (1)岩浆岩(火成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4.硬度:矿物抵抗机械刻划及摩擦的能力。

5.断口:矿物受敲击后,形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裂开面的性质。

如锯齿状、贝壳状等。

6.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1)岩浆岩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相互组合关系。

(2)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与充填方式。

7.沉积岩—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环境下,各种既有岩石遭受外力地质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过程而形成的岩石.8.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的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特性及其结晶程度。

9.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岩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10.变质岩—地壳中的岩浆岩、沉积岩或既有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影响,造成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第3章地质构造1.整合接触:沉积作用基本连续,沉积物连续堆积,没有间断。

新老地层之间为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关系。

2.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

3.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接触界线与整合接触界线相似。

4.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构造(褶皱、断裂等)形式、强度和变形方向,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不同。

反映两套地层经历了不同的地质发展历史。

5.褶皱构造:当岩层继续受到构造应力作用时,产生的一系列弯曲变形的形迹。

6.断裂构造:随着作用力的进一步增加,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层便产生破裂错动。

7.岩层:被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8.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

9.倾向:垂直走向线、沿岩层面向下倾斜的直线叫倾斜线(又称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倾向线所指的方向为倾向(又称真倾向)。

10.倾角: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向线)的夹角叫倾角,又称真倾角。

11.褶皱构造:岩层受到构造运动作用后,在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产生的弯曲变形。

12.断裂构造: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发生裂缝或错断,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而形成。

断裂构造主要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13.节理:岩体沿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或仅有微量位移的称为节理;14.断层: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位移或较大错动的称为断层。

15.平移断层:断层两盘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第2篇岩土工程性质第 4 章地下水1.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面流水、湖水及海水等,经土壤渗入地下形成的。

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可作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2.孔隙——松散介质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呈小孔状。

3.裂隙——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外地质营力作用影响产生的空隙。

4.溶隙——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地下水流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5.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称为结合水。

6.重力水: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发生运动的水称为重力水。

7.毛细水: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的水,称为毛细水8★容水度——是岩土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9★持水度——是指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在岩土中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10★给水度——是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给水度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

11★透水性——透水性是指岩土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12★含水层——在正常水力梯度下,饱水、透水并能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土层称为含水层。

13★隔水层——把正常水力梯度下不透水或透水相对微弱的岩土层称为隔水层。

有时也把弱透水层称为滞水层。

14★毛细性——土的毛细性指的是土中的水,在毛细力(负压)作用下,沿毛细孔隙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性能。

15★毛细上升高度——在地下水面以上,水在毛细力作用下,沿毛细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下来.16.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7.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8.渗流——地下水在岩土体空隙中的运动。

19.水力坡度——渗流中某一点的水力坡度J可定义为通过该点单位渗流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20.流网——在渗流场某一典型剖面或平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络。

21.等水头线——渗流断面中水头值相等点的连线。

22.流线——是渗流断面中某一瞬时的一些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第5章土的工程性质1.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

以各粒组土粒的质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的粒度成分。

2.结合水:细小的粘土颗粒常带负电荷,它能有选择地吸附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在土粒表面形成静电引力场,形成一层牢固吸附于表面的水膜——称为结合水。

3.毛细水:分布于固、液、气三相交界处,是土中既受重力作用又受表面力作用的水。

4.毛细上升高度:分布土中存在着许多大小不同的相互连通的弯曲孔道,地下水将沿着这些孔道被吸引迁移,在地下水位以上形成一定高度的毛细水带,这一高度称为毛细上升高度。

5.毛细性——土的毛细性指的是土中的水,在毛细力(负压)作用下,沿毛细孔隙0.002-0.5mm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性能。

6.毛细上升高度——在地下水面以上,水在毛细力作用下,沿毛细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下来。

7.毛细压力:在潮湿的粉细砂中,毛细水只存在于土粒接触点周围,即毛细管的角边部位,彼此不连续,可称为毛细角边水。

这时,毛细水弯液面和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力将对土粒产生一种向的、使相邻土粒挤紧的力,这个力称为毛细压力。

8.重力水:重力水是在重力和水头差作用下在土中流动的自由水,它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土层中。

重力水与普通水一样,不能抗剪,能传递静水和动水压力,具有溶解能力。

9.土的构造——是指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合。

10.土粒密度(ρs ) :是干土粒的质量ms 和其体积Vs 之比。

由下式表示:ρs = ms /Vs (g/cm3)11.土粒相对密度(G ):过去称比重是指土粒密度与其同体积Vs 纯水在4℃时的密度之比,其值与土粒密度相同,但无量纲。

12. 土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的质量(g/cm3)。

一般土的密度为1.60-2.20g/cm3。

13.土的重度:当用国际单位制计算重力W时,由土的质量产生的单位体积的重力称为重力密度γ,简称重度;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则重度由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求得,其单位是KN/m3。

但在工程上为简化计常用其密度乘以10。

14.土的干密度(ρd )是土的固相质量与土得总体积之比.15.土的饱和密度(ρsat ),指土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土的密度,即全部充满空隙的水的质量与固相质量之和与土的总体积之比.16.浮重度(γ′) 当土浸没在水中时,土的固相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土体的重力也应扣除浮力。

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层的自重应力时应当用有效重度,有效重度是扣除浮力以后的固相重力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又称浮重度).17.含水量是指土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土中所含固体颗粒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18.土的饱和度(Sr ):土中所含水体积与土孔隙体积的比值,称土的饱和度,用百分数表示.19.土的孔隙度(n):孔隙度又称孔隙率,系土中孔隙体积与土总体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20.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比指土中孔隙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用小数表示。

21.砂土的相对密度(Dr ):砂土最疏松状态的孔隙比和天然状态的孔隙比之差与砂土最疏松状态的孔隙比和最紧密状态的孔隙比之差的比值,称砂土的相对密度,是一个无因次的数值。

22.土的稠度——粘性土因含水量变化而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

23.可塑性——土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发生裂缝,并当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已有的形状,不回弹也不坍塌的这样一种性能。

24.界限含水量——随着含水量的变化,粘性土从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相应于转变点的含水量叫做界限含水量。

25.液限wL:是指粘性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也叫塑性上限或流限。

26.塑限wP:是指粘性土从可塑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又叫塑性下限。

27.塑性指数IP:指土的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用不带百分号的数值表示。

IP = wL –wP(IP 值越大可塑性越强)28.液性指数IL: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称为液性指数,以小数表示,29.膨胀率(eP )是指土浸水后所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30.土的收缩性:体缩率eS 系指粘性土在温度100~105℃下烘干至收缩稳定后所减少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31.土的崩解性:粘性土在水中崩散解体的性能,称土的崩解性。

崩解是膨胀的特殊形式及其进一步的发展,都是土粒表面水化膜增厚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