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类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探析

合集下载

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VS
展望
展望未来,政府机构改革将继续朝着更加 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通 过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 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政府机 构改革也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 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05
结论
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府机构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必然选择
政府机构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维护者,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稳 定
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景和展望
政府机构改革将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政府治理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政府机构改革将更加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建 立更加高效、透明、廉洁的政府组织体系。
政府机构改革将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机构改革将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
政府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辅相成,共同推 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02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
级。
增强国际竞争力
03
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增强国际竞争
力。
02
政府机构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
机构设置冗余
政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导致资源浪费和管理 效率低下。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部分政府机构未能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不能满 足公众需求。
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 考
汇报人: 2023-12-31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X机编[2018]17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街道、镇和区直有关单位,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

重点围绕历次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效和现状区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

第一次机构改革从1996年3月开始,按照政企、政事分开为原则,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以发展经济、加强服务为中心,合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达到理顺市与辖区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1997年12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市编委有关文件精神,从“有利于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有利于理顺条块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强财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区属各街道进行了机构改革,由原有的8个街道合并为5个。

第二次机构改革从2001年11月开始,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改革,以达到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的党委部门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的。

通过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设置了机构,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大幅精简了人员编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进了机关作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了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目前,我区区级党政工作部门由原27个减至现有的23个,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17个;设立街道办事处5个,镇政府2个。

行政编制从原356名减至2001的274名,后区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置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351名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目前政府仍包揽太多的管理事务,包括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管不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

超大城市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探讨

超大城市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探讨
贸易区 、 张江 高科技 园 区 、 上海临港产业 区 、 金桥 出口
加 上 板块 、 临港 主城 区 、 以迪十 尼主题 乐 园项 目为

21 0 1年 第 9期
行政与管理
发 区( 包括 河南 郑州出 口加工 区) 的经济管理权 限 , 财 和重复引进 的现象 。 政 收支上可直接与省财政结算 , 并具有 一定的人事独 2新 区 管理 职 能 出现 空 白 . 立 管 理权 。 这相 当于把 郑 州一 分 为二 , 成立 了“ 政 二 管委会 只负责行政 审批 、 管理 和制定政 策 , 发 开 府 ”新 区权力过大有利于集 中力量加速 开发进 程 , , 但 经营由独立的开发公 司来承担 的政企合作 、 优势互 补 也 带来 了新 区范 围内发展与 郑州市 全局 的衔 接 吻合 的开发模 式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 , 其优点是机 构和人 员 问题 。 编制 比行政区管理体制要精简得多 , 管委会 还可以在 沈 北新 区探 索行政 区域 与开发 区合署 办公 的新 政府职能 、 机构设 置 、 规划 建设 等各方 面进行 全方 位 体 制。 为切 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 提高政府效 能 , 新区 的改革 实验。 但就 目前而言 , 仍有很 大的改 善余地 , 主 专 门成立 了沈北新 区综合服务 中心 。 服务 中心以为企 要 问题是 , 由于权 力来源 的特殊性 , 它不是 正式 的政 业 服务 为主线 , 为实 现对项 目进行全 程服务 、 对招 商 府 , 而是准政府 , 职能定位是协调机构 , 实施 区域 缺乏 部 门和职能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为 目标 , 根据项 目人 区 管理所 必需 的人事任免权 、 财政调配权 和土地管理权 的不同阶段 , 科学设置了 “ 三局一室 ”服 务一局 、 ( 服务 等核心职能 ,而其所辖行政 区都是一级地方政府 , 仍 二局、 服务三局和大厅管理办公室 )综合服务 中心的 实行原 有体制 , 。 管委会就很难行使名义上被赋 予组 织 建立, 能有 效监督项 目质量 和项 目服 务 。 同时把涉 及 新 区规 划 、 审批功能区计划 、 协调建设和招商项 目、 筹 为企业 服务的 9 项 审批 职能全部下放到行政 审批服 集建设 资金等职能_ 从这三大新 区的管理体制来看 , 9 5 _ 。 务 中心 , 实行 “ 站式 ” 一 办理 、一条龙” “ 服务 , 大提 高 浦 东新 区和天津滨海新 区做到 了独立 实权 的区政府 大 但 了行政效率 , 实现 了服务 的制度化 、 规范化 、 程序化 。 建制 , 多呈现出经济功能部 门和社会管理部 门独 立 由行政 区统筹 负责区域发展 , 经济建设职能 向开发 区 倾斜; 开发 区主要职 能是发展 经济 , 社会事 业管理 其 职 能逐步 向行政 区移交。将全 区 1 乡镇划分 为 6 4个 个 经济 区 , 立经济 区管委会 , 成 分别发 展 6个 不 同的 产业 。 经济 区主要 负责本 区域 内引进培育项 目等经济 工 作 , 乡镇负责行 政社会 管理 。 而 此举 有效地 革除 了 以乡镇为单位 , 自为政 、 各 相互分离 、 互相制约 和招商 引资 中遍地 开花 、 水平开发 的弊端 , 低 构建起 区域整 体开 发的平 台 在新 区基层管理上 , 。 沈北新 区实行 了 街道管村体制 。 ( ) 大城 市新 区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 的问题 二 超

行政改革调研报告

行政改革调研报告

行政改革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基于对行政改革的调研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的总结。

行政改革作为推动国家和地方政务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前行政改革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查阅、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各种信息源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对行政改革的一系列见解和建议。

3. 行政改革的现状3.1 行政体制当前,我国行政体制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级构成。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的整体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决策,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

然而,在行政体制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行政部门职能重叠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行政体制的顺畅运行。

3.2 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行政程序主要包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行政裁决等。

然而,这些行政程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批时间长、环节繁琐等,严重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

3.3 行政效能行政效能是评价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我国的行政效能存在一些亮点,例如政务大厅的建设和行政服务的在线化等。

但与此同时,行政效能提升的任务仍然艰巨,例如行政服务的标准化和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4. 问题分析基于对行政改革的调研,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4.1 权责划分不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划分模糊,导致在具体执行中产生了重叠和冲突。

4.2 程序繁琐现有行政程序繁琐、环节繁多,导致行政审批的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4.3 缺乏统一标准行政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部门之间服务水平的差异较大,影响了行政效能的提升。

5. 改革建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行政改革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5.1 清晰权责划分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权责划分,避免职能重叠和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以下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一、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80年代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尝试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大胆地进行对外开放,开展对外贸易合作等,为后续的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是90年代初期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机构职能和权力,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是新世纪以来的创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举措,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创新。

二、主要成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政府职能由过去的重管、重企变为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和保护。

其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幅度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再次是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深化了机构职能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还取得了法治化建设、人才引进、信息化推进等方面的成果。

三、启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监管,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减少政府干预、简化行政审批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制度。

行政机构改革需要注重横向和纵向协调,强化政府职能整合和权力监督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注重法治建设,加强公共管理的法治化。

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政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为我们今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体制的现代化和法治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行政改革对策的看法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行政改革对策的看法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行政改革对策的看法
行政改革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不仅是一种现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作为一名受过全面教育的青年,我对行政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保持行政改革的动力
行政改革的目的是解决行政体制中存在的矛盾,改善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因此,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改革制度、优化结构、合理分权的政策,保持行政改革的动力。

二、完善论证分析
除了坚持改革的动力,实施行政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论证分析。

必须准确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视角,综合考虑改革对社会结构、制度和经济系统等各种变化,特别是对于受影响最大的行政区划分工作决策,都应有相应的论证方案。

三、发挥行政科技支撑作用
现代行政改革必须依靠科技技术才能得到实现。

通过普及行政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调整职权,改变行政管理模式,解决行政绩效落后的问题。

另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四、营造职能表述的氛围
行政改革不仅要考虑成本效益,也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信心、服务、信息共享等等都是行政改革的关键。

因此,加强行政职责的表述,不
仅要把握职责的总体内涵,更要求细化表述,用实际行动构建职能新
格局。

总之,我认为,行政改革的质量取决于论证分析的完成,要坚持改革
的动力,发挥行政科技的支撑作用,完善表述的氛围,使改革的成果
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

期待未来能看到更高水平的行政改革!。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自198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开发区至今,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功能属性的特殊政策区域,可统称为功能区。

功能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产物,已走过了28年的发展历程。

功能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同时,也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一、国内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区域属性上仍是功能区,尚未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为行政区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属地化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主要依托功能区所在的行政区(市、县),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与所在的行政区(市、县)政府合署或按行政区(市、县)政府内部机构管理,为保障行政区与功能区的统筹协调,在领导体制上通过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市、县)政府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加以解决。

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通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过属地化管理,依靠当地政府对区域工作的熟悉,可启动迅速;二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统筹管理功能区开发建设,避免了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三是行政成本低,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机构合署,可综合设置管理机构,精简效能。

这种模式的不足:一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主导建设,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在功能区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等方面难以站在全市、全省的高度,满足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二是管理委员会与所在地的区(市、县)政府合署,机构规格不高,对外横向协调和对上协调力度有限。

(二)垂直型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市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由市政府垂直管理,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国家级新区领导体制研究

国家级新区领导体制研究

国家级新区领导体制研究本文从国家层面和新区内部两个层面对国家级新区的领导体制进行了论述,进而将现有国家级新区的领导体制分为四类:“直辖市+行政区”型、“直辖市+管委会”型、“部省联席会议+地方政府”型以及“发改委牵头+部省联席会议+地方政府”型等,分别研究其主要特点和代表性的新区,最后指出国家级新区的领导体制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适应新区自身条件的体制安排将发挥出巨大的制度生产力。

标签:国家级新区;领导体制;类型体制机制作为上层建筑,是国家级新区高效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框架性决定因素。

不适应或顺应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体制设计很可能阻碍其发展,反之如果根据新区的发展条件、阶段、环境特点做出了合理的体制安排,则体制将发挥巨大的制度生产力。

国家级新区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国家层面的战略使命,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探索和实施适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开发体制是国家级新区履行其战略使命的重要保障。

国家级新区实质是一项特殊管理权,其优势来源于特殊管理权所带来的一系列稀缺的利好点和优惠政策。

集中的领导权限是新区内各个开发主体形成合的关键,因此,国家级新区领导机构大都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和权限,以保障新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国家级新区领导体制概述国家级新区的领导体制从国家层面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级新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其批复设立、开发建设、发展目标和总体定位均有国务院统一规划审核。

第二,通过“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从宏观层面实现了国家对国家级新区的统一领导、部署,增进各部委与新区所在省份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国家级新区对上述资源的整合。

由国家相关部委直接参与国家级新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直接体现了从国家层面对“国家级新区”的直接领导。

第三,南沙新区有别于此前的国家级新区,是唯一获得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建立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州市等各方参加的组织协调机制。

关于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以J省T市为例

关于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以J省T市为例

2021·04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变化、服务范围扩大,开发园区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亟需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开发园区的改变,并与之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管理闭环。

为更好促进开发园区发展,发挥其经济动力引擎作用,去年底以来,T 市园区体制改革调研组先后对全市重点开发园区进行了以“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为内容的“家家访”,在摸清家底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最新文件要求,学习借鉴天津、山东等地开发园区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对新形势下推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作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思考。

一、T 市开发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T 市开发园区整体发展水平同所在省份先进地区相比,在质量规模、推进效率、产出效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尚有不少差距,经济引擎作用发挥不足。

各开发园区尽管发展质态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地域区位不占优势、空间规划不尽科学、产业转型不如预期等因素,更有管理体制“行政化”制约“市场化”引发的发展后劲不足的影响。

(一)管理体制“行政化”凸显法律主体缺失随着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园区愈来愈像一级政府,管理和运行体制回归传统,但是其管理机构始终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第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开发园区并不属于行政机构设置序列。

尽管2018年省人大出台的《J 省开发区条例》中明确开发区管理机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但开发区并不自动具备法律主体地位,也无法作为乡镇(街道)合法管理者。

“行政化”导向进一步放大了开发园区法律主体缺失的问题,势必影响到园区发展政策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最终阻碍开发园区长期投资发展的信心和步伐。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探讨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探讨
择 为指 导 的城 市 分权 化 改 革 , 是 二
人 政 三 、 新 公 共管 理 ” 式 的 实证 织 结 构 、 事 管 理 、 策 制 定 和 公 “ 模 共 利 益 4个 方 面来 讨 论 当代 西 方 考 察 伴 随 着 全 球 化 、 息 化 、 场 信 市
化 以及 知识 经 济时 代 的来 临 , 方 西
传 统 城 市 管 理 是 以 政 府 为惟

主 体 的公 共 管理 , 它在 管 理 的方
法 和 手段 上 表 现 为权 力控 制 、 政 行
域 发 展 和满 足 自身 需 要 的 主 动 选 择 。从 这 种意 义 上说 , 城市 治 理 的
可持 续 性 、科 学 的城 市 发 展观 、 和
管 理 的综 合效 益 , 实现 城市 与 区域 的可 持续 发展 。
分 布在 一 定 区域 的城 市 联席 会议 、 市长 论坛 ) 。 等 因此 , 市 管 理体 制 变 革 的基 城 本 趋 势 是告 别传 统 城 市 管理 , 向 走 由政 府 与非 政府 组 织 、 共 部 门 与 公
维普资讯
盛壅
王振坡 王 丽 艳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探讨


引 言
重 于经 济 和 社 会 体 制 改 革 的实 验 田?随着天 津滨 海新 区 的开发 开放 纳 入 国家 战 略规 划 , 学发 展 观 引 科 导 下 的 优 化 开 发 、 进 区域 经 济 、 促 社 会 、 境 协调 发 展成 为 国家综 合 环
政府 问 的网络 化 互动 机 制 ( 欧 盟 如
几 乎 所有 的西方 国家 , 革 的 内容 改 涉 及 公 共 管 理 尤 其 是 行 政 管 理 的 体 制 、 程 、 序 及 技 术 等 各 个 方 过 程

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

( 作者 系国务 院参事 、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 节能促进会 会长 )
天 津滨 海新 区行 政管理 体 制 改革 的探 索 实践
● 刘 子 利
天 津滨 海新 区是 新 世纪 服 务和带 动 我 国区域 经
区 ;整合 区域行政 资源 ,撤销原滨海新 区工委管委会 及塘 沽 、汉沽 、大港 三个行政 区政府 ,建立滨海新 区
瞄蓬翟嘲
剁翻嘲
营造 自我约束 、优胜劣汰 的市 场环境 。具体改 革方 案
保第三者责任保 险 ,
是 :明确 一个责任 、实施两项 改革 、建立两项制度 。 即落实 企业 主体 责 任 ,每一 台电梯 都必 须 明确 一个 “ 使 用权者 ” ,由其 承担安全 首负责 任 ;改革 电梯维 保模式 ,推进制 造企业为主体 的维保体 系 ;改革 电梯
形 式 ,第一 批 共 计 承接 1 l 0 项 天津 市 下放 的审 批事 项 ,其 中直接下放 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 8 项 ,扩 大滨
经济社会发展 ,城 区管理社会及功 能区主抓
昌 再 守 干 E l 了 波 日口台鹭壬n { + 百1 3 台目友 右 舸『 l 舌
海新 区行 政审 批实施 权 限 的事 项 7 2 项 。行 政 审批权
区政府统 一行使新 区管理 职权 ,统一编制 和实施发展 规划 ,统 一产业布局 和结构调整 ,统一 大型基础设施
和公共设施 建设 ,统一利用 配置土地资源 ,统一财政
新区政府 出台了 《 天津 滨海新 区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方
案》 ,并将 该方案列 为滨海新 区 “ 十 大改 革 ”重 点改
式 ,为 政府 职能 转变 奠定 基础 。在 撤 销原j
沽 、大 港行 政 区后 ,组建 两类 区委 区政府 I 构 :一类是 城区管理机构 ,成立塘沽 、汉沽

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现行管理体制浅析

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现行管理体制浅析
L g l y t m d S cey e a S se An o i t
201 0年 4 月 ( ) 上
{占 I 缸会 } l J源自天 津滨 海新 区政 府现 行 管理 体 制浅 析
高艳 春
摘 要 天津滨 海新 区政府 的组建拉 开 了滨海新 区行政 管理体 制 改革 的序 幕 。 文介 绍 了滨海新 区此 次的 改革 内容, 本 并对 滨海新 区 体 制改革 行政 管理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0 9 (0 00 .2 一 1 1 0 .5 22 1 )42 0o 现行体 制进 行 了分析 , 讨 了现 行体 制运行 中面 临的或 者可 能出现 的 问题 。 探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 9 6 C 3

( ) 门利益协 调 与人 员 分流及待 遇调 整 问题 一 部 “ 在市场 化 的经 济体制 改革和 以股权 为重要 内容的行政 体制 方面: 改革进 程 , 政府 部门 自利性 的行为 取 向得到 了明 显的强化 。 人 ” ( ) 一 统一行政 架构 员分流及 待遇 调整方 面, 新区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方案涉及 了原有 撤销滨 海新 区工委 、 管委 会 , 撤销 塘沽 、 汉沽 、 大港区 现行建 三个行 政区 的机构 设置的调整 、 合并 , 也就涉及 到 了人 员分流 , 势

组建 滨海新 区政府 的主 要举措 此 次滨海 新 区行政 管 体制 改革 的着眼 点主要 体现 在如 下
制 , 立滨海 新区行政 区, 区包 括塘沽 区、 建 辖 汉沽 区 、 大港 区全境 。 必会遇 到更 大的阻 力 。 此外 , 次改革 将原有 的三个 市辖 区合并 此 ( ) 建精 简高效 的管理机 构 二 构 为 一个 行政 区, 务员 的待 遇就 不 能存 在差 别 , 公 而且 调整时 只能 建立滨 海新区 区委 、 区人 大 、 区政府 、 区政协 , 级机构 比原 坚 持“ 高不 就低” 同 就 的原则 , 这对 新区政 府 的财 力 是一个考 验 。 ( ) 同区域管 理机 构 政绩评 价 问题 二 不 滨海 新区 政府 在未来 的管 理 中就会 遇到 如何 正确进 行政 绩 组建 两类 区委、 区政 府的 派出饥 构。一 类是城 区管理 机构 , 评价 的 问题 ,这 是 因为滨 海新 区组 建 了两 类 新区政 府的 派 出机 成立 塘沽 、 汉沽 、 港 3个工委 和管委 会 , 要行使 社会 管理H 构 , 别行使 社会 管理职 能与 经济发 展职 能, 大 主 ) { 分 分别 对城 区和功 能 能 , 留经济 管理职 能 。一 类是 功能 区管理机 构 , 立 9 功能 区两类 不 同的区域进 行管 理 而 且 同样 是城 区管理 , 保 成 个 但是 原属塘 区党 组和管 委会 , 行使经 济发展 职能 。 沽 、 沽、 汉 大港 的 行政 区域 也存在 着很 大 的差 别 。 因此 , 果用 同 如 ( ) 成新 区的事在新 区办的运行 机制 四 形 政绩评 价标 准如 经济增 长 量指 标进 行政绩 的考 核就 会 出现 不 形 成新 区的事 在新 区办 的机制 。赋 予新 区更大 的 自主发展 客观 、 不准 确 的问题 。 ( ) 律 保 障 缺 失 的 问题 三 法 权、 自主 改革权 、 自主 创新杈 。 儿属 于天津 市权限 范围 内的, 区 新 可 以 自行 决定的 事情 , 则上部 下放给 新区 。凡新 区能办 的事 , 原 滨 海新 区各 级机 构的 组建标 志着 行政 管理 体制 改革 已经进 支持 先行 先试 。 凡新 区需 要报送 国家 审批的事 项 , 有关l 市 能部 入 了实质 性 的运 行阶段 , 但是 目前面临着 一个重要 的 问题 就是法 门不 再审批 , 按程序 报送 。 律 依据缺 失 的 问题 。 目前滨 海新 区的 改革就 面临 着缺 少完善 的 二、 滨海 新 区政 府现行 管理体 制分 析 法律 体系 来保 障改革 的深入 推进 、 改革 成果 的保持 的问题 。 方 一 ( ) 于调 整行政 区划的分析 一 关 面 当前的 《 津滨 海新 区条例》 天 的相关 条 文还是对 于滨海 新区 管 行政 区划 的调 整符合扁 平化 、 简、 精 高效 的原则 , 合未来滨 委会 的职 责及其 体系 、 济功 能区管 理的规 定 , 需作 出修改 以 符 经 亟 海 新区发 展 的方 向 , 有前幢 性 。 具 但是 该方 案涉及到 行政 区划 的 对新 成立 的滨海 新 区政府 的相 关 问题作 出规定 。 另一方面 作为 调整 和机构编 制的变化 , 以及大 量的人事 变动 , 革力度大 , 改 阻力 新 区政 府派 出机 构的城 区 管理机 构和 功 能区管 理机 构采取 了管 也会 很大 , 需要 中央政府 和市政 府 的大 力支 持 。 委 会 的形式 , 与宪 法、 这 地方 政府 组织法 及其他 的法 律的相 关规 ( ) 于机 构设 置 的分析 二 关 定不 符 , 因为 目前我 国的正 式法律还 未对 管委 会体 制作出 明文规 方面 , 区政府 领导 数 和行政编 制大 幅减少 。 进免 了 新 定。 部 门问权 责不清 、 相互扯 皮 的现绿 , 同时提 高了效率 。 但考 虑 到 ( ) 理幅度 过 大的 问题 四 管 滨 海新区 2 7 平 方公里 的区 域_ 20 血积, 可能会 出 管理J 过大 幅度 滨 海新 区政府 在组 建统一 、 精简 、 高效 的管理机 构 的同时还 的 问题 。 另一方 面此 次将管 委会 体制移 植到城 区及 功能区 层面 , 应 该注意 管理幅度 的 问题 , 固然有滨海 新区 区域面积过 大及新 这 能够 切实 的提 高基 层 管理单 位 的行政 效率 。但从 滨海 新区长 远 区 内行政 区域构成 复杂等 因素的 原因 , 同时还有 体制惯性和 公务 发展来 看 , 为派 出机构 的管委 会只是过 渡性 的体制 作 员 自身 问题 的原 因。体 制惯 性带 来的影 响就 足 公务员 对新 的管 ( ) 三 关于派 出机构 职 能分类行使 的 分析 理体 制难 以接 受及 面对新 的形 式要 不断提 高 行政效 率 的意 识的 这一 刨新 性的 举措对 于滨 海新 区的 行政管 理体 制改 革具有 缺 失, 对来 说就 出现 了管理幅 度过 大 的问题 。另外 , 相 一些公务 历 史性的意义 , 一定程度 上解 决了原先 的行政 区与功能 区社会 员可能 因为改革而 需要适 应新 的工作 岗位, 在 从而 带来工作 内容上 管理 职能 与经 济发展职 能 双向延 伸的 问题 。但 同时 由于城 区管 的变化 , 部分 公务 员可能难 以适 应这种 改变 。 委 会还保 留经济管 理的职 能以及 东丽区无瑕 街 、 津南 区葛沽镇位 注释: 于 滨海新 区功能区却 不在 行政 区的 范尉内 , 来的滨海 新区还会 未 ① 务院J 式批复f 意 涮憾滨 新 政I I r 吐 划. 北 . t :n w ol C 1 c/ s ht / e s n r O lns - p/ e h ] y 存 在一定 程度 的区域协 调 问题 。 t l, O 9 l / 0 4 6 07s t l e1 2 0 / l I 0 2 88 h i ) n 薜川凌 t编. 仃政体制段 研究. 北 人学 J 扎 2 0 f . 9 负. … 06 版 粥 4 ( ) 四 关于 ‘ 区事新 区办” 制 的分析 晰 机 “ 新区事 新区办” 的机制意 味着赋予 新区更大 的 自主发 展权 、 参考文献: 自主改革 权 、 自主创 新权 , 必将激发 滨海新 区更大 的活 力 , 为滨 海 [】 黔 :天津滨 新 I f政符圳体; i I生 j . J : i, l' f 创新 开放 { 0 7 4  ̄J 睫2 0 () [】 2怅仆 . 滨海新 行政管 体制救 ¨题研究. 人 经济.0 8 I . 20 (】 新区所担 负 的体制创 新 、 制度 创 新任务 的达成提 供 必要的保 障 。 [ J 3 址新 . J 顺 火 津 滨 海 新 舒 理 体 丛 思路 . I 经 济 . 9 9 4 . 关 删 叫的 、 曩 】9 ( ) 但同时要把 握好 分权 的合理尺 度 , 要避 免 出班 以往 的“ 一统就 死, H】 屿沁佗 . 人. 演潍新l 行政竹 体制艘 的蹄仆选扦, i r 鲶济j 仝¨ 商t . 寸 论研究 分就乱 ” 的恶性 循环 。 2 0 2 ) 0 9( 2 . 【】 s蚪忠红, 椭, J 红. j 夫津滨海新【 政船帆构设 ∞铷步研究. 雌} 2 0 ( ) 天 济 0 7 6 三、 天津 滨海新 区政府现行 管理体制 运行 中可 能 出现 的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如政府职能单一、行政权力过于集中、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等。

为了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

二、调研对象我们选取了北京市某区作为调研对象,对其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研。

三、调研方法1.访谈法:我们采取访谈法对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了他们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和经验。

2.文件法:我们研究了相关文件,了解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

3.实地调研法:我们深入街道、社区、村庄等一线工作单位,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基层的实施情况。

四、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北京市某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

1.政府职能单一问题。

目前,北京市某区部门职能过于单一,没有实现政府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2.行政权力过于集中问题。

行政管理的权力集中到某些领导手中,容易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3.行政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在行政管理中,执法不够严格,执行力度不够大,管理效率不高。

4.缺乏市场化机制问题。

在行政管理中,缺乏市场化机制,企业发展的成果不能完全得到落实。

五、建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多部门协调配合。

政府部门之间应该建立协调机制,达成共识,并将任务按照各自职能合理分配,形成协同作战的效应。

2.授权下放,权力下沉。

政府应该授权下放,权力下沉,将部门职能分散到基层,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高效。

3.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实施惩戒制裁,用严格的执法打击各种违规行为。

4.市场化机制加强。

政府应该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让企业的发展成果得以更好地得到输出和回报。

六、总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调研结果也反映出改革仍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

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行政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深化成为了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当前行政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与措施。

文章首先将对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进行概述,明确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将重点分析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包括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提高效能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的联动效应,以及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文章将总结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概念新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全面优化政府结构、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它涉及到政府权力的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的加强等多个方面。

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法治化。

这意味着在改革过程中,要依法进行,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稳定性。

政府权力的运行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政府的行为要依法进行,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新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强调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要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政府要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再次,新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注重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协同。

政府要正确处理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探究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探究

【 关键 词 】 滨海 新 区 ;行政 管理 体 制 ;改革


滨 海 新 区行 政 管 理 体 制 的 背 景 及 发 展 历 程
在 20 0 8年 3月 1 3日国务 院正式 批 复的 《 于天 津滨 海新 区综合 配 套改 革试 验 总体 关 方 案》 中 ,赋予 了滨海 新 区 “ 全 国 发展 改 革 提供 经 验 和示 范 ” 的使 命 。在 天 津滨 海 为 新 区的综 合配套 改 革试 验方 案 中的十 项 内容 中 ,行 政 管理体 制改 革 又对其 他各 项 改 革具 有重 要 的影响作 用 。 因此 ,研究 滨海新 区行 政管 理体 制具有 重要 的理 论 与现实 意义 。 ( ) 滨海 新 区 区域 概 况及 其发展 历程 一
中 山大 学 研 究 生 学 刊 ( 会 科 学 版 ) 社 第3 O卷第 期 J U N LO H R D A E V L 0N 3 O R A FT E G A U T S O .3 o
2 0 S N Y T—S N U I E ST ( O I L S I N E ) 2 0 09 U A E N V R IY S CA CE C S 0 9
战略 ,进入 了新 的发 展 阶段 。如何 推进 行政 管理 体制 改革 以保 证 滨 海新 区 实施
发展 战略成 为 一个 重要 的研 究议题 。本 文通过 回顾 滨海新 区行 政 管 理体 制 的发
展 历程 ,分析 滨海新 区现 行行 政 管理体 制存在 的 问题 及原 因 ,结合 滨 海新 区当 前 所 处的行 政环 境 ,有针 对性 地提 出改革路径 。
早 在 18 邓小 平 在视察 天 津经 济 技术 开 发 区时 就 肯定 了开 发 区 的优 势 和 发展 潜 96年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分析_张霁星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分析_张霁星

备受瞩目的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于2013年9月26日正式启动。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主要包括:撤销“塘汉大”工委、管委会建制,确定行政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整合提升的整体方案;在区级层面体制、街镇层面体制和功能区层面体制的基本框架;“两步走”与做好“七件事”的具体步骤。

一个时期以来,制约滨海新区发展与效率的所谓“区管区”的行政关系最终得到理顺,新的行政架构初步呈现。

这次以理顺行政关系、重新调整经济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建立新的“扁平化”与“大部门体制”为特点的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再改革”,是在2009年11月9日开始的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下继续完善与理顺关系的深化改革。

这次滨海新区的深化改革,为以后其他园区新区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另一种样本。

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产业园区,到今天的滨海新区,这种在老的行政区域内建新区,然后新区又带动和辐射老行政区发展,再到新区统合大面积的老行政区,直至一个全新面貌的滨海新区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模式在全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

因此,对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滨海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步骤滨海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的指导思想是: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简政放权;坚持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原则,减少管理层级,理顺层级关系;按照“大部门”、“扁平化”、强基层的思路,规范机构设置,明确机构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1.滨海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框架这次滨海新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撤销“塘汉大”工委、管委会建制,行政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整合提升。

所谓行政区统领,就是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真正体现区级行政职能,不再通过塘、汉、大工委、管委会,实现对新区所辖的全部行政区域和各个功能区的直接管理。

浅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政府⾏政管理体制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放教育哈尔滨⼴播电视⼤学毕业设计(论⽂)评审表题⽬:浅析政府⾏政管理体制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年级、专业:教育层次学号:姓名:申请学位:指导教师:职称:所属分校:⽬录内容摘要、关键词 (4)引⾔ (4)⼀、政府⾏政管理体制改⾰基础理论概述 (4)⼆、当前政府⾏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职能转变未到位 (4)(⼆)机构设置不合理 (5)(三)运⾏机制存在较多问题 (5)(三)依法⾏政有待加强 (6)三、政府⾏政管理体制的改⾰对策 (6)(⼀)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6)(⼆)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7)(三)深化政府机构改⾰ (7)(四)加强依法⾏政建设 (8)(五)创新⾏政管理⽅式 (8)结语 (9)毕业设计(论⽂)题⽬:浅析政府⾏政管理体制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政管理体制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的重要内容,贯穿我国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建设⼩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现⾏⾏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些不相适应的⽅⾯,在⼀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发展,深化⾏政管理体制改⾰势在必⾏。

本⽂主要论述了政府⾏政管理体制改⾰的问题和对策,现阶段需要不断推进⾏政管理体制改⾰,加强政府⾃⾝建设,保障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使我国现⾏⾏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政管理体制;改⾰;问题;对策毕业设计(论⽂)正⽂内容:浅析政府⾏政管理体制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改⾰开放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政府⾃⾝建设,推进⾏政管理体制改⾰,经过多年的努⼒,取得了显著成就。

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得到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建⽴健全;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稳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平显著提⾼,依法⾏政、⾏政监督不断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作不断深⼊落实。

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开发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色,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开发区地域范围广、经济类型多样,以及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开发区面临着一系列管理难题和发展挑战。

因此,对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强开发区管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粗放化,效率低下。

大量的行政人员被占用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上,导致管理粗放而效率低下。

2、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

由于开发区管理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常常出现各自为政、互相纠缠,导致管理混乱。

3、对外沟通协调不足。

开发区与各级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迟迟不能形成良性互动模式,影响开发区发展和企业招商吸引力。

4、行政服务不便民。

很多开发区的行政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时间短、服务流程复杂,导致企业在开发区经营不尽人意。

二、改革方向1、精简行政管理体制。

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政管理团队能力的建设,减少冗余人员,实行信息化,实现精细化管理。

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经过分析、统筹和协调,缩减冗余机构,将职能性机构转变为服务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管理体制。

3、加强区域协同。

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和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协作互助,增加开放程度,提升开发区的政策吸引力。

4、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建设简易化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质量和简单的服务,解决日常问题和手续办理,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水平。

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理时间。

三、改革措施1、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效率提高(1)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协同、集成和创新,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2、改善行政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1)服务设施健全,满足企业的服务需求。

(2)简化办事流程,缩短服务时间。

3、优化区域协作机制,提高开放程度(1)提高开发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政策吸引力。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自198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开发区至今,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功能属性的特殊政策区域,可统称为功能区。

功能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产物,已走过了28年的发展历程。

功能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同时,也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一、国内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区域属性上仍是功能区,尚未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为行政区的功能区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属地化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主要依托功能区所在的行政区(市、县),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与所在的行政区(市、县)政府合署或按行政区(市、县)政府内部机构管理,为保障行政区与功能区的统筹协调,在领导体制上通过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市、县)政府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加以解决。

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通过属地化管理,依靠当地政府对区域工作的熟悉,可启动迅速;二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统筹管理功能区开发建设,避免了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三是行政成本低,管理委员会与行政区机构合署,可综合设置管理机构,精简效能。

这种模式的不足:一是由功能区所在地政府主导建设,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在功能区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等方面难以站在全市、全省的高度,满足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二是管理委员会与所在地的区(市、县)政府合署,机构规格不高,对外横向协调和对上协调力度有限。

(二)垂直型的政府主导模式。

充分发挥市政府的作用,管理体制上由市政府垂直管理,管理机构为准政府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区类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探析——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为例郭鑫(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1112725)摘要:新区建设在我国行政体制的变革与探索中存在独特性的意义,承载引领行政改革取向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笔者试图运用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区的行政体制的改革方向,集中理清新区与行政区的互动、行政处理的整体性流程、行政的政治性参与等方面问题。

笔者希望以滨海新区政改的案例找到一条合理科学的新区行政体制改革之路。

关键词: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滨海新区一、引言。

新区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区是指一般意义上泛指的新区概念,即指在原有传统经济区域以外依托政策和技术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区域,既指一级行政区划的新区,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也可以指非一级行政区划的新区,如成都市文化休闲新区①,但在本文探讨中,笔者只着笔于前者,即是狭义的新区概念:具有一级行政区划职能的新区。

新区的成立是我国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继经济特区产生的新兴事物。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开拓,新区经济体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充分彰显出高科技作为知识经济支柱的带动力。

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行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与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并成为新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笔者才选择本题,试图通过应用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确立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进而探析出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到新区行政改革的新路子。

尽管这个课题严格说来属于行政学范畴,离政治学范畴比较远。

但在我看来,而今,行政学和政治学的界分早已不如行政学的先驱威尔逊、古德诺提出政治、行政分立那时那样隔绝与孤立了,而日益显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政治原理的产生与发展必须基于行政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事实验证,同时行政的实施过程也必须吸纳一定的政治性参与,创新管理模式,着重在本源上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因此,新区行政体制的探析,从本源上讲,离不开从政治学原理角度的分析与解读,这也是笔者写作本文基本支撑点和出发点。

二、新区的建立和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①邹日强:《新区事权体制研究——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23卷5期1. 新区的建立。

新区的建立是国家行政体制创新的结果。

我国为快速、集中地吸收发展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在设置经济特区和保税区以后,选择北京、上海等经济技术基础较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几个大型城市,设立以经济技术开发为特色的新区,整合原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对外开发区,建立起一个覆盖更大面积,新兴的综合发展区域来。

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大中型城市,成为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新区依托自身地域优势,形成风格各异的发展模式。

同时,新区在肩负促进经济增长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探索和革新行政体制模式,优化现行的行政架构的任务。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3个副省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

同时在全国167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225个一级行政区划式的新区。

新区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实体。

2.新区新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由于设立新区的目的在于集中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新兴产业,从而发挥新区的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扩散作用。

对新区的基本定位就必须定位在,以知识密集和开放环境为基础,重点突出科技的创新和产业化,通过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因而在设置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强化高一级行政机关对其的管控,方便跨地区协调,调配资源,同时要充分地考虑简便、快捷和服务性的原则,因而大部分新区政府都是作为高一级政府机构的派驻机构存在的。

大部分新区政府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

新区党委和管委会作为新区的领导机构,具有市(区)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和上级政府对新区放权的大小,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

一般来说,新区党委和管委会,对新区区域内的党务、经济社社会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而具体的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由管委会作为执行的行政机关。

新区政府更多地承担了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责任,更关注于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解决切实困难。

从这几个方面看来,不管是从新区的设立目的、行政机构设置、管委会管理权限,还是新区管理方式等方面,新区都与一般的行政区域不同。

而根据事务的复杂性与机构设置以及权力分配相统一的规律,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就有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体制,更注重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三、新区行政体制的沿革和现状。

1.新区新政体制的沿革。

新区行政体制的建设始终都是一个前后相继,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到正在建设的两江新区,时间历程带来的是经验的积累。

从总体来讲,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四个特点:平稳渐进、扁平化、规范化、公共化。

1.1平稳渐进式发展。

平稳渐进体现在新区的政治体制大多按照开发办(领导小组)——管委会——新区政府的方式渐进。

一开始,由上一级的行政机关成立新区发展的领导小组或者办公室,负责统一的规划和申请审批的工作;在新区起步后,设立管委会,逐步加强对新区的公共管理,在这段时间,原有的地方行政机构,不做变动;在新区发展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后,新区将整合辖区内的政府机关,合并成立统一的新区政府,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配置资源,增强新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和对外的竞争力。

整个过程,一般和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行政体制。

整个过程平稳渐进,不冒进,不折腾,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浦东新区行政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开发办——管委会——新区政府”的演变历程,与此伴随的则是行政组织架构的变化,从1990年国家批准开发到2000年新区政府成立,历时10年的时间。

而滨海新区行政体制的演变则经历了“领导小组——管委会——新区政府”的路径,从1994年天津成立滨海新区开发领导小组,到2000年新区成立管委会,再到2006年被中央批准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后到2009年11月份组建滨海区政府,历时15年的时间。

正是以这种原则为基础,逐步完善的行政体制才促成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

1.2扁平化的发展方向。

扁平化则体现在对机构的精简上。

新区政府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努力地精简自身机构,减少重叠,优化管理,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改革目标。

在内设机构上,整合相关行政职能,组建大部门,统一高效地执行政府决策。

同时,简化行政层级,扩大管理幅度,以提升新区的行政效率。

如:浦东新区在1990-1992年的最初阶段,是“开发办与三区两县并存”的管理体制。

1993年成立管委会后,建立综合部门,具体涵盖“一室一部一委七局”10个部门,实行大系统的运作模式,开始由管委会直接统辖街道(镇)。

2000年8月按照一级政府模式,相应地成立了区党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而后则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功能区”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职能。

同时,区政府对接街道(镇),并进一步完善内设机构,真正形成了“新区政府+功能区+街道(镇)”的行政体制。

扁平化的改革有效的精简了机构,使权利下行,促使公共服务更能贴近百姓和企业,促进效能的优质提升。

1.3规范化的发展目标。

规范化则体现在依托法律政策赋予的“先试先行”的权限,通过试点——总结——再试点的方式,总结出大量公共管理的经验教训,通过政策、条例和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起了规范化的行政体系,使得后续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区的建设就是一个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这些法律,有效的建立起了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1.4公共化的发展路径。

公共化又体现在政府施行的“小政府,大社会”战略。

在新区政府行政体制变革的过程当中,政府公共权利在不断的变小。

大部分新区,权利有一开始的权利集中式下的管委会到开始分权的管委会——区政府再到现在的人大、政协、党委、政府协同下的区政府——街道,甚至孵育出众多社会第三方团体,如红十字会、环保组织等。

例如:成都高新西区,从1998年开始设立时的一个管委会(党委)“管天下”到2003年政改是开始设立区政府;再到现在区党委领导下的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相协调的体制,同时,在权利分散的同时也伴随着权利的下行。

街道、社区拥有更多的权利、开始被赋予为企业服务的部分经济权限。

新区政府的公共化,是伴随着扁平化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过程:权利的分散和权利的下行。

这两个过程充分适应了因为经济发展而迫使政府功能变化的需要,使政府更加有效的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增长。

1.5沿革小结由新区行政体制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新区的行政体制的变动既是对经济发展的适应也是在探索行政体制改良道路的试探。

因此,我们在看待新区行政体制的时候,要坚持两点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分析其中优势与弊端。

2.新区的现状与弊端。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的新区行政体制受制于各自发展的差异性和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特点。

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新区仍然施行管委会、党工委二元机制,通过简单集权的方式进行公共管理。

这种方式在新区建设的初期无可厚非,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长久下去,其中的弊端不可回避。

2.1行政主体地位不明确,行政机构管理权限模糊。

管委会作为上一级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其权限的大小由上一级机关自由赋予,而不是自然具有。

因而,这个机构到底拥有多少权限,到底有多少职能由它行使,不要说新区的企业和百姓不知道,就连管委会的一般办事员也不一定清楚。

定位不准,自然效果不好。

同时又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撑,管委会这个机构无法从组织法这样的法律得到确立。

缺乏法律的支撑的管委会,却拥有大量的公共权利,在责任确立和法律实体确立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隐患和理论难点,既不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也不利于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例如,两江新区现在的行政体制: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规划统筹北碚区部分地域、渝北区部分地域和江北区部分地域。

同时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受市政府委托代管北部新区管委会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并直接负责鱼石片区的开发建设。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并非一级政府,而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北碚、渝北、江北三个区政府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上的统筹。

同时,对区政府的管理亦缺乏宪法依据,难以形成共识性的权威,而由此造成的统筹力度的匮乏则可能引起行政效率下降,延碍新区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