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变迁与边界规范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封建时期:在封建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是以郡县制为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负责管理地方事务。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形式。
2. 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地方行政制度逐渐趋于完善,郡县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地方行政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
3. 元明清时期:在元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尤其是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更加趋于规范化和官僚化,地方行政管理体系逐渐形成。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逐渐完善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迁,也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型研究
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型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行政职能也在不断
地发生着变革。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型的原因、现
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型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
政府职能主要包括调控市场、收税和政策制定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承担调控市场的职能,还要承担宏观调控
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这些新的职能需要政府与市场紧密合作,并制定出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
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行政体
制和行政职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多重需求,城市管理需要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和细致化。
3、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逐渐减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更加专注
于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以满足市场和公众的多重需求。
二、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型的现状
1、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随着市场、城市和社会的变化,政府职能正在发生着重新定位。政府职能的核心是服务和管理,政府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质量
和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的
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职能,为市场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政府职能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政府职能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政府需要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
政策创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浅析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及 地 方政 府 与 企 业 、 与市场、 与 社 会 的 关 系来 看 , 地 方 政 府 在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方 面 处 于 主体 地 位 、 发挥着主导作用。 要 把 握 以下 关 键环 节: 创新政 府 管理的 观念、 体制 、 机制和 制度 , 妥 善 处 理 行 政权力与公民、 法 人或 其他 组 织 的 权 利 的 关 系 、 效 率 与 公 平 的 关 系、 引导 与 惩 罚的 关 系 , 充 分发 挥 地 方 政 府 在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中的 作 用。
样 既 依 法 维 护 了 中央 的 权 威 , 又 赋 予 和 保 障 了地 方 政 府 充 分 的 自主 权 。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下 , 地 方 政 府 的 主 要 职 能 应 该 是地 方 经 济 的 宏 观 调 控 、 提 供地 方 性 公 共 物 品 和 公 共 服 务 以 及
.
构建地 方和 谐 。 从地 方政 府与中央政 府的 职能关 系, 以
客, 从 而按 照 顾 客 的 要 求 高 效 地 提 供 优 质 的服 务 。 同时, 就 地 方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来说 , 这 种 意 识也 将 直 接 关 系 到地 方 政 府 职 能 的 科 学 定位 , 地 方 政 府 职 能 的 重要 方面 就 是 为 公 民提 供 优 质 的 公 共 服 务。
我国转型体制下政府作用的合理边界
府和市场都是完善的 ( 如图 1 所示) 。
图 1 政 府 与 市 场 关 系 示 意 图 .
A G
行为边界 ( 即政府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也不 是 市场 机制 的要 求 ,更 多 是 政 府 经 济 权威 的外 在 表 现 ,即政府 扮 演 的角 色 仍 然 是 一种 边 界模 糊 不
清的 “ 扩散 性 角 色 ” ,其 作 用 边 界 仍 处 于 弥 散 状 态 ,以致 实践 中 出现 了很 多 理 性 选 择 的缺 失 ,已 经在 一定程 度 上 阻 碍 了我 国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的
B
盱 / 一
。
\ \
~
多
F
E
O
亓 两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 _ 为此 ,当务之急是要重构政
为政府 对 市 场 的补 充 。政 府 与 市 场 是 否属 互 补 关 系 ,可通过 比较 政 府 与 市 场单 独发 挥 作 用 的 收 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这种情况任何引入市场机制的企图都会导致收 益 的损失;若 市场单独作用的收益恒 大于被政府
作 用替代 或 互 补 后 的 收益 ,则 处 于 市 场 对 政府 的 排斥 关 系 ,在 这 一 情 况 任 何 引入 政 府 作 用 的企 图 都会 导致 收益 的损失 。 图 1中 ,区域 E H O D属 于 政 府 与 市 场 同时 失 效 的领域 ,可称 之 为 共 同失 效关 系 。即 在这 一 领
中国地方行政制演变规律
中国地方行政制演变规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地方行政制演变规律
篇一: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
(1)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a: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实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逐步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实行刺史制度。东汉,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地方行政区。b:隋唐:隋采用州县两级制,唐时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期,地方军镇设立节度使,权力膨胀,导致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c:宋代: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后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纸上,形成路州县三级体制。d:元朝:实行行省制
度,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规律:对地方官制应掌握一个演化、两个重点。
一个演化即各朝代地方官制的变化;两个重点,一是郡县制与行省制两个地方行政制度,二是将地方官制的变化放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合”角度中去考察。每次国家的大
分裂都与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弊端相关。换言之,我国古代的行政制度是为解决对辽阔国土、众多民族有效管辖的问题而确立的,如秦的郡县制是吸取了春秋战国大分裂后分封制的教训,北宋历经五代十国大分裂后痛革藩镇之弊,大大加强
我国政府行政职权转变论文
论我国政府行政职权的转变
摘要:本文以政府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为出发点,提出行政
职权只有建立在正当程序的框架下才能符合社会契约的原有旨意。
通过考量国外行政理念以及中国现存情况,认为应在遵循公正、追
求效率、符合民意的价值定位上完成行政职权的转变,以期为建设
民主法治社会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政权力;程序正义;公民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1-0-02
一、政府权力的合法性——以社会契约为视角
关于政府的起源,古老的社会契约论早已为世人提供了答案。
每个人都自愿放弃自己的相当部分的自然权利,并将其让渡给由契
约产生的共同体,被共同体接受和吸纳的全体成员的权利和力量转
变为主权,而共同体本身成为掌握主权的公共人格——主权者,它
有权威在维护公共秩序与和平方面表达意志或采取实际作为。可
见,政府的行政权力不是与生俱来更非君权神授,而是基于全体公
民部分权利的让渡而组成的聚合体。公民的自然权利是政府行政权
力的渊源,民意授权是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契约的宗旨是对政府的约束性,或者霍布斯所言的作为政
府的主权者的理性利己主义动机达到的客观效果。在霍布斯这里,
人们成立社会的原始契约产生了共同体意义上的主权者,同时,共
同体把所有权利和权力都交给了共同体成员选定的一个人或一些人。然而随着权力的膨胀,政府似乎早已忽略了自己行政职权的合法性来源,化身成为特权政府。
二、政府职权的约束——以程序正义为视角
国家的政府担负着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职责,履行着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和稳定持久的使命,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的关键所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以及本国自身的成长历史均证明:只有将行政权力纳入法律的约束范围内,发挥法律对政府的价值功用才能实现社会契约的原本旨意。传统上,人们过分注意所谓的实质正义,常常超出法律之外考虑正义问题,更多的是思考道德伦理的因素,结果很容易影响法律的严格使用,不仅不利于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反而会破坏法治。
浅析新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发展
浅析新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下,政府行政
职能的转变和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过去,政府的行政职能主要是对社会进行
管理和管理,但是在新时代下,政府的行政职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具有了更多的服
务属性。本文将从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发展趋势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1.服务型政府的兴起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政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过去的政府主要是
扮演管理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对社会进行规范和管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政府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政府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加强与社会的沟
通和互动,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服务、提升
行政效能和提高政府服务的便捷性。
2.依法行政的要求
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行使职权,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加强行政效能,提高行政质量的一种重要形式。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律和法规,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加行政透
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动政府行政职能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3.创新型政府的出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行政职能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创新型政府主要是
指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制度和政策的创新,
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发展。在新时代下,政府要不断引
进新技术、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和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市政学思考
我 国地 方政府 的职 能转 变的历 程 、 和前景 趋势 ( ) 政府 职能 、 方政 府职 能 的概 念 一 , 地 及 相互 关系 政 府职 能 是指作 为 国家行 政机 关 的政 府在实现 国家职能所 承担 的职 责与功 能 , 政 府 职能 包括两 个层 面 :基 本职 能和 具体职 能。 基本 职能 是指 : 政府运 用 国家权 力对 社 会 公共事 务提 供管理和服 务 , 是社会 处于有 秩序 的稳定状 态, 从而实现 和维护 国家 的政 治统治 。前 者对 于一切 政府 来讲 都 是相 同 的, 后者 由于社 会及 社会事 务本 身 的特 点, 使政 府 的职能 也各 不相 同。 首先, 由于社会 事物 自身 的特 点, 它 使 必须 也只能 由某 一层级政 府来承 担职责 , 即 某些 特定 事物 只 能 由中央政 府提 供管 理和 服务 , 一些特定 事物则 只能 由基层 政府提 而 供管 理和服 务 ; 次, 其 由于 社会 发展 的不平 衡 , 同地域 , 不 不同 国家政 府面对 需 要提供 管 理和服 务的 社会事 物不 尽相 同; 最后 , 由 于社会 总是处于 发展过程 中, 需要提 供管理 和服 务 的社会 事物 对不 同 时期 的政府 来讲 也 不相 同, 并且 产生政 府职 能转变 问题 。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主要注重对社会事务的监管和控制,而现代行政职能强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满足民众的需求,积极推动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2. 从行政权力过度集中向权责清晰、分权分责的方向发展。过去,我国的行政职能具有过度集中的特点,导致行政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现在,政府正在推行权责清晰、分权分责的改革,通过加强决策程序透明、加强监督制约机制等方式来实现权力的合理分配。
3. 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的转变。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市场引导,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发挥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应该为市场提供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保护市场秩序,并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和监管。
4. 从行政运行向法治化转变。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当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规体系,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行政职能的转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行政体制和机制,我国行政职能
的转变将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封建时代、夏商周时代、秦汉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宋元明清时代。
封建时代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起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地方的行政管理主要依靠部落首领和领主进行。他们在地方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被封建政权任命为地方官员,行使行政职能。
夏商周时代,中国进入了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夏朝时期,中国开始建立郡县制度,各地设立郡县,设立太守、县令、县宰等地方官员,负责地方行政管理。而到了商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设立了君、公、侯等不同职位的地方官员。
秦汉时代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郡县制,进一步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随后的汉朝,进一步加强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将郡县制和封建制相结合,设立了郡国制,并建立了该制度下的地方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各地的政权更加分裂,地方行政管理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南北朝时期,北方各地采取郡县制,南方各地则采取州县制。地方行政管理分散,权力更加分散到地方诸侯的手中。
隋唐时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隋
朝统一中国后,进一步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的集权化。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相对稳定,设立了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单位,并设立了相应的地方官员,实行选拔和考核机制。
宋元明清时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宋朝时期,推行分官制,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力从宰相手中转移到地方官员手中。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力集中到行省之中。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设立了道、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单位,并设立相应的地方官员。
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
在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课题。本
文通过对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
着职能不清晰、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影响因素,包
括政府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政府职能缺乏明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路径探讨和对策建议,主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
效率,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实践,发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
意义。结合研究结果总结了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希望为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提供借鉴。本文
旨在引导在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革,促进地方
政府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新常态、现状分析、影响因素、路径探讨、对策建议、实践意义、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借鉴。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问题逐渐
引起广泛关注。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
用愈发凸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传统的行政职能已经不
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转变和调整。由于地方政府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行政职能转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过去的“大刀阔斧”到现在的“精准施政”,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转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行政职能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领域,而新常态下,地方政府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环保、民生等方面。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转变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提供有益借鉴。
综论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_叶克林
综论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X
叶克林侯祥鹏
内容提要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取决于纵向)))/中央-地方0政府权力关系架构下的权责划分和横向)))不同时代条件下政府属性及其行为取向这两个维度变量的影响。本文基于经济学公共品理论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以地方层次上的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构成的二维空间,以此作为/中央-地方0政府职能划分的判断矩阵,并进一步简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向。本文认为,中国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与中央政府有同有异理应是主流政策取向。具体而言,省级政府可能最为接近中央政府的模式,地市级政府可能更偏向于因地制宜的模式,而县、乡级政府将趋于功能整合、部门精简,一如缩微版的/大部制0。
关键词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公共经济学地方政府经济学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继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五轮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国于2008年春季再度启动第六轮政府机构改革。从政府转型绩效角度考察,前后继起、不断深化的五轮机构改革,虽然基本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总体上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仍未彻底完成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全能型政府,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规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转变。¹当前,中央政府的/大部制0改革正在深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接踵而至。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发展不平衡、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管理的大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不仅受到中央政府/大部制0改革指向的深刻影响,而且取决于/中央-地方0政府权力关系架构下的权责划分和职能定位。为此,本文试图从公共经济学及其公共品理论的特定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界定的科学依据及其对政府机构改革取向的影响。
浅析新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发展
浅析新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发展
1. 引言
1.1 政府行政职能的定义
政府行政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治理中所承担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包括领导决策、资源配置、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政府行政职能是政府权力的具体表现,是政府实现国家管理目标和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政府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执行管理、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行政职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治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创新。新时代对政府行政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只有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行政职能的作用,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1.2 新时代对政府行政职能的要求
新时代要求政府行政职能要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政府要紧密结合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行政职能,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要求政府行政职能要更加注重创新和服务能力。政府要加
强创新思维,推动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
改进服务模式和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新时代要求政府行政职能要更加注重透明和责任。政府要强化信
息公开和问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
透明度和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时代对政府行政职能的要求是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创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封建时期:在封建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地主为核心的世袭制。封建时期的地方行政单位以县为基本单位,由县令或县官负责管理,地方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地方官员以封建地主的家族成员为主。
2. 中央集权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地方行政制度逐渐趋于一元化。唐代开始实行县、州、府等多级行政区划制度,地方行政单位逐渐增多,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机构的任命与监督也更加严格。
3. 宋明时期:宋明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改革。例如宋代开始试行州县制,对行政区域进行重新划分,明代进一步强化了州县制,并设立巡抚、提督等地方行政官员,提高了地方行政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4.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在传统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些西方行政制度的元素。清朝实行省、府、州、县等多级行政区划制度,设立巡抚、总督等地方行政官员,但地方行政权力依然受到中央政府严格的限制和监督。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由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发展,再到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一些西方行政制度的元素。随着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的变迁,
地方行政制度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
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与职责划分
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与职责划分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和职责划分是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
序的重要基础。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承担着履行政府职能、协调社会资源、维护公共秩序等重要任务。然而,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必须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才能确保权力合法、公正、有效。本文将就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和职责划分进行探讨。
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是通过法律来界定的。法律是对行政机关权力进行规范和
限制的工具。宪法和行政法是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权力行使的基本依据。宪法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了总体界定,明确了其职责和限制,规定了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行政法则更加具体地规定了行政机关的权限、程序和责任等。通过法律的方式,能够有效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确保其行使权力在合法、公正、公开和透明的范围内。
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需要在相互制衡中得以保障。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不能被
滥用,需要在法律法规、独立监督和司法审查等制度的相互制衡下得以约束。在合理的系统架构下,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权力进行规制,通过法律程序和法规制度来保障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在规定的范围内。同时,独立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运作,可以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权力不被滥用或超越边界。司法审查也是保障行政机关权力边界的重要手段,司法机关通过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再次,行政机关的职责划分是行使权力的前提。行政机关的职责划分是对其职
能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和分工的过程。行政机关职责的划分涉及到上下级关系、业务范围、职责权限等方面。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范围和权限边界。行政机关内部也通过行政规章、组织机构设置、工作分工等方式对职责进行具体划分。这样的职责划分有助于提升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确保公共事务的有序进行。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地方行政权力主要由皇帝和地方的官员掌握,他们大力推行农业生产和征戍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也不断变革,至今已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这1300字的文章中,我将会针对各个历史时期对其进行具体的阐述。
在古代的社会中,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度”来加强行政管理。在此制度下,大理寺和地方官员雇佣吏员来执行地方职务,向当地政府汇报。这个时期主要考虑到了地方行政的安全与稳定,而封建制度的统治者总是力图通过垂钓来维持地方的安定,而不是按照人民利益进行管理。
在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了新的发展。明朝时期通过省委、县委和市委来管理地方行政,而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主要在经济方面体现,由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土地利用制度和行政管理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而此时地方官员也逐渐向民族的管理中迈进,他们希望通过管理和协调来增加对民族的影响,而不只是通过压迫。
清朝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败,地方行政制度再度变革。在清朝时期,地方政府可以自主选举官员。此种方式体现一种权力的转移,权力由统治者打给地方政府。而地方华侨、民权组织和民间机构也逐渐得到更多的参与,为地方行政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在此时期,由于清朝还是一个闭关锁国且规模较小的国家,所以地
方行政管理规模和效率还是不够理想,特别是在西部、南部等较为落后的区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地方政府逐渐摆脱过去的统治和压迫方式,转而采用民主化的方式来管理地方行政。地方行政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各种不同部门、机构和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在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枢部门,按照国家安排和规定的职责开展了工作,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变迁与边界规范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行政环境呈现复杂性﹑多变性特点:一方面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包揽一切经济社会发展事物;另一方面也有别于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的西方国家,充当“守夜人”角色。行政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在行驶行政职能时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层面,探寻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边界,匣清地方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现世界限,以期促进地方政府积极行政﹑依法行政。关键词:地方政府;边界职能;政府职能
一﹑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主要职能
从建国到党的十八大,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全能政府”,“全责政府”到逐步放开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再到“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样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地方政府职能也正在向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迈进。
1.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地方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必然与中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发生联系,并在联系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经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现阶段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已发生很大变化。
第一,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在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中央政府处于最高也是最核心的低位,它代表全体民众实施对经
济社会的管理,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与社会公众化利益的
最大化。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令的执行机关,既要贯彻
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意图,同时也要体现与代
表地方利益,因而它的职能定位是在执行中央政府宏观
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公
共服务,它的职能的行使既是对中央政府职能的承接,
也是对忠言政府职能的延伸。
第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总体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把配置资源的权力还给市场,让市场真正在配置资
源上起到基础性作用。但是,政府也有责任加强宏观调
控,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率的市场,减少和规范
行政审批﹑加强市场监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第三,企业经营的服务者。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产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退出,政府也
随之由资产经营者角色转变成为了企业经营的服务者,
其主要职责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帮助企业解
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
第四,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必须由政府提供,或由政府采购服务,
提供给社会公众。如环保﹑科技﹑教育﹑文化等。
第五,同级政府的合作者。地方政府除了接受上级领导﹑管理辖区公共事务外,还必须加强同级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尤其是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区域范围内的
同级政府都应是密切的合作关系。
2.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地方政府行政职权作了明确规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大基本职能。
一是经济调节职能。地方政府行使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为克服市场缺陷而采取的政府干预行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矫正是市场失灵。包括制定实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拟定产业发展政策等。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做好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的大致平衡,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努力做到公共财政支出效能的最大化。
二是市场监督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进一步弱化对资源的控制职能,取消不合时宜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和制约权,凡是市场能办的事尽量让市场去办,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市场个体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如市场垄断等。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行使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确保公平与效率。
三是社会管理职能。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党和国家的高度
重视社会民生事业的今天,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做好社会治安管理﹑稳步扩大就业﹑稳定市场物价等方面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四是公共服务职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增长对良好的制度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和市场秩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公民对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产品的需要也日益增加,促使地方职能从原来更多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转表。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投资于交通﹑能源等生产型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进社会福利。
二﹑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部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公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行政行为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约束,不能再凭主观意识决定社会事务,更多时候是与公众﹑企业等平等对话。而中国假如WTO后,我国政府先后做出放开农产品市场准入﹑退出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改善价格控制﹑尊重知识产权等七项承诺,给我过政府管理体制很运行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笔者认为,现阶段地方政府行使行政职能,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权力边界:
第一,依法行政。即地方政府行使职能不能突破法律底线。“行政权的行使,应受到法律的限制;行政机关的组织及行
为,都应该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不得任意扩张组织,
或擅断越权。这就是’依法行政’。”因此,地方政府务必
深刻认识市场经济自由平等的核心理念,以平等﹑服务,
法制的观念代替传统的家庭文化和封建文化滋生出的等
级观念﹑权治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治政府。第二,服从上级。即不能违背上级政策。地方政府的职能获得取决于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央政府的授权。各级地方政府
都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这种性质决定了地方职能在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上级政府的层级配置和国家权力机关
的安排。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建制,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领导
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于国务院。国务院统一领导
全国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
辖市政府职权的具体划分。由于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多层
次性,使得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配置往往通过
科层体制层层配置予以实现的,因此上级政府某项具体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或公共政策的出台就成为了地方
职能配置的重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执行上级
政策,与上级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尊重市场,即不能随意干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配置人﹑
财﹑物的集中管理模式,弱化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职能。
宏观经济管理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在宏观调控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