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职能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地方政府体系结构

第四章 地方政府体系结构

二、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 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 第一,从数量上看,在同一层级中, 第一,从数量上看,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为数 总是较少。 总是较少。 第二,从必要性上看,尽管特殊型地方政府的数量较少, 第二,从必要性上看,尽管特殊型地方政府的数量较少, 但这类地方政府历代都有,而且从世界范围看, 但这类地方政府历代都有,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也几乎各 国都有。 国都有。 第三,从稳定性上看,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 第三,从稳定性上看,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 第四,名称五花八门。 第四,名称五花八门。
Company Logo
省级政府 厅- 局- 委 处/ 室 自治州-地级市政府 局- 委- 办 科/ 室 县级政府 局- 委- 办 科/ 室(股) 乡级政府 科/办(股)
Company Logo
地方科层结构 1、省级:办公厅 、省级: 政治与行政综合管理机构(监察、民政、 政治与行政综合管理机构(监察、民政、 公安、司法、人事、编制、宗教等厅、 公安、司法、人事、编制、宗教等厅、局、委员 办公室) 会、办公室) 财政经济综合管理机构(审计、财政、 财政经济综合管理机构(审计、财政、 劳动、税务工商等厅、 劳动、税务工商等厅、局) 经济专业管理机构:农业、水利、 经济专业管理机构:农业、水利、粮食 等厅局委员会 科教文等厅局
Company Logo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党政结构
Company Logo
一、党的领导机构 党代会及其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组成: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 政治局 政治局常委、委员、候补委员 书记处 纪律检查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
Company Logo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党 的 全 国 代 表 大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 中央军事委员会 书记处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篇一:第四章地方政府的职能第四章地方政府职能一、政府职能概述(一)政府职能定义1、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施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是国家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

对国家本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对国家职能的不同认知:公共论认为, 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因而国家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公众履行公务。

阶级论认为, 国家本质上只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所以, 剥削阶级的国家, 根本不存在什么社会公共职能, 只有两种基本职能: 一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内部职能, 二是侵略别国或保护本国不受侵略的外部职能。

?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所以国家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而政治统治职能的履行必须以实现社会管理为基础,因此国家又具有公共性,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 首先, 任何阶级统治都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能为前提的。

? 其次, 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普遍利益的制约。

国家职能实质上就是实现国家本质的功能, 是国家本质的具体展开。

因此, 国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本质的规定性, 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国家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2、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国家机关可以说是实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五种国家机关, 即: 国家代表机关;国家元首;国家行政机关;审判和检察机关;暴力机关。

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首先,国家职能包括了政府职能,后者从属于前者。

其次,政府与国家承担共同的职责, 但政府履行职责的侧重点在于执行。

对政府职能的理解,可以从政府的角色、作用、职责等不同的角度入手。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主要涉及到政府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二)政府职能的理解与变迁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演变前资本主义时期政府角色职能在自然经济状况下的政府职能,主要局限于“御外”和“安内”,维持国家统治方面。

第四章市政体系与市政职能

第四章市政体系与市政职能

第四章市政体系与市政职能市政学第四章市政体系与市政职能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重点了解市政体系构成,包括各市政主体的构成和职能,以及我国市政职能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加深对我国市政体系、职能现状与前景的认识。

第一节城市管理的主体构成市政体系:城市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与制度的体现,是城市政治组织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

市政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城市政治组织即市政主体;二是城市的政治制度即市政主体运行的规则与规范。

市政主体:进行和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种组织。

一、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一)政治性主体的含义拥有政治权力的城市管理主体。

(二)政治性主体的内涵1、权力与权力运行2、政治性主体的权力议决权:决定城市应该如何治理的权力执行权:决定应该如何去实现城市住民对城市治理的愿望行政权:对社会事务实施公共管理的权力 (三)政治性主体的类型1、城市非国家的权力政治系统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市党员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常委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2、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1)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产生、职权议事规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地位、组成、职权、工作程序 ?专门委员会(2)城市行政机关:人民政府组成和领导体制:地位、组成、领导体制、市长权限 ?市人民政府职权部门设置和构成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机制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长现场办公会议(3)市人民法院地位组成工作程序职权上、下级关系(4)市人民检察院(四)城市权力政治系统的特征1、公共利益是权力政治系统关注的焦点2、城市权力政治系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三种政府模式:慈善模式、巨物模式、民主模式二、城市管理的参与性主体(一)参与性主体的内涵1、含义又称非权力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城市发展问题的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

2、构成包括非权力政治系统和非权力社会系统 (二)参与性主体1、传统上的非权力系统市政治协商会议市民主党派市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市民2、广义非权力系统3、参与性主体的特征公民权利是参与性主体关注的焦点 ?参与能力具有层次性认知能力:政治选择的意向程序能力:一方面是知识和策略技能;一方面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政治官员和其他参与者的能力习惯性能力:感觉到有一种集体共享的利益,因此值得去做一些事(三)中国城市管理中参与性主体存在的问题1、缺乏程序性权利2、缺乏组织整合3、局限在媒体曝光、参观展示和简单的投票选择三、多元主体共治城市政体理论1、含义对权力、市场力、社会力三个方面之间关系的系统描述2、内容权力系统权钱系统权力与社会力政体四、主体的契合——管治(一)管治的内涵1、定义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众多方式的总和。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

执行权是如何实现本行政区域治理的权力,也就是在 执行权 明确居民意愿和利益后,通过具体的行动,采取相应 措施以实现这种意愿与利益的权力。 执行权的行使要满足两个条件:能准确反映居民意愿 和利益,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实现居民的意愿和利 益。——前者同议决机关有关(居民的意愿和利益要 由议决机关做出的决定来体现),后者同管理社会公 共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相关。 由于执行权的性质,行使执行权的机关不可能是一个 规模较大的机关,而适宜由一个人或若干人(如委员 会)构成。
议决权是决定如何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也就是通 议决权 过商议共同做出治理本行政区域决定的权力。这关系 到行政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利益,因此应当充分反映全 体居民的意愿,代表和维护全体居民的利益。 议决权的产生是民主的内在要求(在实行间接民主时, 应当以广泛的代表性为基础,按照法定的原则和程序, 组织机关,行使议决权)。 议决权必然是通过会议的形式,由若干代表或议员共 同行使。
对于何种事务属于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国家通常以宪法、 对于何种事务属于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国家通常以宪法、法 律等方式进行规定。 律等方式进行规定。 规定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不过有一些主要的原则 原则是都需要 规定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不过有一些主要的原则是都需要 考虑的:社会公共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 考虑的:社会公共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社会公共事务所涉 及的地域;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导致的结果和影响。 及的地域;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导致的结果和影响。 总之,在具体规定地方政府权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总之,在具体规定地方政府权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效 率因素:哪种事务由哪级政府执行最能发挥效率;民主因素: 率因素:哪种事务由哪级政府执行最能发挥效率;民主因素: 职务的执行要和公民的距离较为接近,以便于接受公民的监督; 职务的执行要和公民的距离较为接近,以便于接受公民的监督; 历史因素:某些事务传统上一向由某级政府执行,等等。 历史因素:某些事务传统上一向由某级政府执行,等等。 至于某个地方政府单位实际拥有的权限, 至于某个地方政府单位实际拥有的权限,在特定情况下还受另 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 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该地方政府单位是否向中央政府取 得了特别权力,地方政府是否拥有对于任意执法的自由裁量, 得了特别权力,地方政府是否拥有对于任意执法的自由裁量, 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相互委托执行某些事务等等。 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相互委托执行某些事务等等。

地方政府的权力

地方政府的权力
一体制,后者为议行分立体制。
三、不同权力结构体制的地方 政府
地方政府由于权力配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权力 结构体制,呈现出下列特点: (1)它不一定同国家的权力结构体制相同; (2)同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其权力结构可能 并不相同; (3)相比之下,基层政府大都采用议行合一体 制甚至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一)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
英国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职责
权力:立法权、行政权、执行权、 权力:立法权、行政权、执行权、 维护公共安全权、改良社会设施权、 维护公共安全权、改良社会设施权、 发展社会福利权、 发展社会福利权、执行全国性任务 从事准商业活动权、 权、从事准商业活动权、财政权 职责:保护性职能、 职责:保护性职能、环境方面的职 个人方面的职能、 能 、个人方面的职能、社会性和娱 个人方面的职能 乐性职能 、贸易性职能 贸易性职能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与配 置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
中央政府授予权力的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直 接以行政方式分配和配置,或者由中央政府立 法间接地以法定方式规定; 自治体和混合体的地方政府权力是由有选举权 的本行政区域居民依法定程序选举形成的:首 先,选民通过选举将自己治理本地域的权力委 托、授予他所选择的人。其次,全体选民通过 相应的选举程序与规则,将分散在各个选民手 中的权力,转化为代表全体居民的公共权力。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配置结构有 哪几种?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配 置有何特点?
选民只投票产生地方议会,由议会依法 选举产生一位行使执行权的地方长官。 地方长官负责领导地方行政部门的工作, 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议会干预,议 会也无权罢免他。议决权由议会行使, 执行权和行政权由地方长官行使。 如法国的市政府

第四章 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

第四章    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

4.控制职能 行政管理中的控制职能,起着监督、检查、修正、纠偏的作用, 行政管理中的控制职能,起着监督、检查、修正、纠偏的作用, 力求使实际工作的结果同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按计划完成任务。 力求使实际工作的结果同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按计划完成任务。 (四)按作用性质的不同分类 1.统治性职能 统治性职能的任务是镇压一切敌对阶级或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 统治性职能的任务是镇压一切敌对阶级或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 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统治性职能的手段是通过对军队、 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统治性职能的手段是通过对军队、警 察、监狱等国家暴力工具的运用。 监狱等国家暴力工具的运用。 2.保卫性职能 保卫性职能主要是预防和制止动乱,保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 全,抵御外来的侵略、颠覆和威胁;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打击各类犯罪,保护国有财产和公民 合法财产的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 3.管理性职能 是指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是指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政府管理国家或地方的经 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财政、民政、民族事务等行政工作。 文化教育、环境保护、财政、民政、民族事务等行政工作。
(四)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变革行政机构、行政活动方式的重要前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变革行政机构、 提 行政职能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行政职能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行政机构是缺乏 灵活性的,行政活动方式是僵硬的, 灵活性的,行政活动方式是僵硬的,难以适应由于行政职能的变化 而带来的对行政机构和行政活动方式的新要求, 而带来的对行政机构和行政活动方式的新要求,那么必将影响到政 府管理活动的效率。 府管理活动的效率。 (五)是确定和划分政府职权的基础和依据 行政职能说明政府机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行政职能说明政府机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政府职权说明政府机构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政府职权说明政府机构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政府职权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法律形式,是法律化的政府职能; 政府职权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法律形式,是法律化的政府职能; 政府职权的内容是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为依据, 政府职权的内容是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为依据,通过法律 的授权而取得的; 的授权而取得的;

自考行政管理学第四章 行政职能

自考行政管理学第四章 行政职能
正取得财富的生产活动,国家应该积极敢于社 会经济生活,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本国商人的利 益,限制或禁止商品的进口和货币的输出
2、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任
务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
3、主要观点:
他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和政策 发起了挑战,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提出 “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是自由经 济制度的三要素,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

行的口号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2、政府放松管制,(门2与更)私以营好私企补地业公的发,伙打伴挥破关垄市系断场,建机立政制府的部 作

(3)公共服务社会化
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及其弊端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 政府以直接的行政手(段1)广集中泛计干划管预理:社通会过计经划体济制生和 活,
(三)意义
积极意义: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 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采取大规 模积极干预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 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
消极意义:0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的经济危 机,并且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 了所谓“滞胀”现象,大规模行政职能扩张, 致使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事业人口越来越 多
(1)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必然要求
(2)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3)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

(4)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三、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 容
1978年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开始 了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进程

政府职能有哪些

政府职能有哪些

政府职能有哪些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福祉而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任务。

它是政府存在的根本目的,也是政府为民服务的基础。

一、社会秩序维护1. 维护国家安全:政府负责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边境安全。

这包括保卫国家领土安全、反恐维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

2. 维护社会稳定:政府要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措施,维护社会秩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3. 维护公共安全:政府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安全需求。

4. 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二、经济发展推动1. 宏观调控: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以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经济竞争力。

2.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减少市场准入壁垒,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3. 投资环境建设: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简化行政审批、简化企业登记等,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国内外资本的有效流动。

4. 各类产业支持:政府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给予重点产业特殊支持,包括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三、人民福祉保障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2. 教育服务提供:政府要保障教育公平,提供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3. 医疗卫生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4.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第四章行政职能第一节(一)行政职能的特点行政职能的含义: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重点)(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的意义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发展)(重点)(一)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

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意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B、兴办国有企业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D、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2、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A、广泛使用法律手段B、使用计划手段C、制定产业政策D、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E、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积极意义: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

消极意义:出现新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了所谓“滞胀”现象。

(三)有限政府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发展趋势:1、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

(三种形式)A、政府业务合同出租B、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C、公共服务社会化。

第三节(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弊端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1、集中计划管理2、微观直接管理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主要弊端: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4、容易产生腐败(二)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是指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而对行政职能进行的转换、重组和优化,是对政府的行为方式及职能结构体系的调整。

第四章:地方政府体系结构

第四章:地方政府体系结构

2 2 3 3 2 2 3 3
4.31 55.16 55.16 30. 13 24.25 38.70 50.59 277.69
508 5709 5709 5800 432 3887 3418 8097
德国 美国 奥地利 印度
联邦制 联邦制 联邦制பைடு நூலகம்联邦制
3 3 3 4
35.70 937.26 8.38 297.47
• 1992年浙江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扩权, 扩大基建、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审批 权。1997年萧山、余杭等试行;2002年对 313项审批权下放给绍兴、温岭和慈溪等17 个经济强县,把地区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直接下放给县(计划、外贸、国土资源、 交通、建设等12类)。2007年浙江141个 12 2007 141 省级镇赋予部分镇社会管理权限。四轮放 权后,义乌被称为“全国权力最大的县”。 • 增加县一级政府拥有自主权,加速县域经 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县级人口100万以上,少数达 150万以上;欠发达地区不足10万人,西部 地区的一些县级政区还不到1万。未撤并乡 镇前,乡镇人口平均少于2万,大的10万以 上,小的 不足1万,甚至几百人。县乡规模 小必然造成行政层级增加,重复建设严重, 自我发展能力差,行政成本高。
• 1998-2004年撤并了7400多个乡镇。税费改 革推进了体制改革。预期农民负担减轻。
存在的问题
• • • • • • 1、小马拉大车 2、层次过多,行政成本高 3、城市虚化、泛城市化 4、市“吃、卡、刮”县 5、市县均势 6、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省管县 • 省管县的提出与推行: • 效果 • 第一:优化了县的发展环境,经济有 活力,带动作用大,有利于城乡经济 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章 行政职能

第四章  行政职能

正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导致了这些变量 的变化,使行政职能的具体内容大大丰富起来,这 也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和有序运转所不可缺少的因 素。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随 着工业化的到来,政府职能将呈现为极度扩 张的趋势,以后的实践验证了他的预言,被 称之为“瓦格纳定理”。
三、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
首先,保护产权 其次,制定公共政策 再次,调节各种利益关系
(二)经济职能
随着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 济职能已分化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并居于政府 职能的核心地位。 政府的经济职能分为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对 宏观经济的管理。 微观经济高效率,宏观经济稳定是政府管理 经济的目标。
1.微观经济职能
5.系统性
• 行政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因此,行政管理的职能具有较强的系 统性,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服务和文化 教育等基本行政职能,也包括管理过程中的 决策、执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运行职能。 从管理层次上分,又有高层、中层和低层等 行政职能。从管理对象上分,有内部管理职 能和外部管理职能。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2.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与行政管理的相关性主要集中在对 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质量及其结构的控制, 属于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口数量变化速度,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 态势,带来诸如教育、住房、交通等大量的 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
3.保护自然环境
• 1.阶级性
•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 行政职能代表在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 利益,执行的也是这个阶级的意志。 • 在不同的历史类型的国家,行政职能必然具 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2.共同性
• 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职能,都必须适应国家、 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具有统治功能和社会功 能,以及计划、组织、控制、监督、协调、 领导等功能。这些功能都产生于行政管理自 身运动的内在机制和过程之中,它贯穿于整 个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即使是不同时期、 不同制度的国家,行政职能也都有其共同点。

第四章 政府行政职能比较新版

第四章 政府行政职能比较新版

分析框架
行政职能—行政做什么 中国政府职能定位 行政职能 行政做什么—中国政府职能定位 行政做什么
行政职权—何以行政 中国依法行政建设 行政职权 何以行政—中国依法行政建设 何以行政
行政主体—谁来行政 中国行政机构改革 行政主体 谁来行政—中国行政机构改革 谁来行政
行政过程—怎样行政 中国行政运行机制完善 行政过程 怎样行政—中国行政运行机制完善 怎样行政
总结
a,政府是必要的邪恶,最好没有,让人彻底自由,但 ,政府是必要的邪恶,最好没有,让人彻底自由, 又不得不有 b,政府的最低职能是守夜人,最高职能是有限地弥补 ,政府的最低职能是守夜人, 市场缺陷 c,政府绝对不能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等微观经济活动 , d,公众所不愿干的或干不好的,政府应积极去干. ,公众所不愿干的或干不好的,政府应积极去干.
d,文化职能:教育管理职能,科技管理职能,体育管 ,文化职能:教育管理职能,科技管理职能, 理职能,文学艺术管理职能, 理职能,文学艺术管理职能,新闻媒体管理职能
4.行政职能的特征 行政职能的特征
社会性
公共性
政治性
普遍性
层次性
动态性
有关报告.doc
第二节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发展 一,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论 二,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 三,第三种政府职能论
第四章 政府职能比较
第一节 政府行政职能概述 第二节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政府职能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第四节 中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第四章
政府职能比较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对"政府职能"概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对"政府职能" 世纪80年代以前 念的探讨限于国家职能.1986年 念的探讨限于国家职能.1986年,"政府职能"概念第一 政府职能" 次作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概念, 次作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概念,由经济学界引入了中国行 政学界.直到90年代初, 90年代初 政学界.直到90年代初,对政府职能的理解总体上仍是肤 浅的. 浅的.

地方政府部门职责分析

地方政府部门职责分析

地方政府部门职责分析一、执法部门地方政府的执法部门是负责监管和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机构。

他们承担着保护公民权益、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安全的责任。

这些执法部门包括公安、检察院以及法院等机构。

他们负责调查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审判。

二、规划部门地方政府的规划部门是负责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

这些规划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机构。

他们通过研究和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指导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是负责教育管理和发展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教育资源配置、学校管理和师资培养等责任。

这些教育部门包括教育局、学校管理委员会等机构。

他们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公民的教育权益,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卫生部门地方政府的卫生部门是负责卫生保健和健康管理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资源配置和健康政策制定的责任。

这些卫生部门包括卫生局、医疗机构等机构。

他们致力于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

五、经济发展部门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部门是负责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制定经济政策、引导投资和推动创新的责任。

这些经济发展部门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商局等机构。

他们致力于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六、文化部门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是负责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活动组织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

这些文化部门包括文化局、博物馆等机构。

他们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的历史文化,推广优秀的艺术作品,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七、环境保护部门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负责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机构。

他们承担着制定环境政策、监测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责任。

这些环境保护部门包括环保局、自然资源保护局等机构。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

《地方政府学》教案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和职能。

1.1.2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架构。

1.1.3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1.2.1 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和职能1.2.2 地方政府的历史演变1.2.3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架构1.2.4 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地方政府的定义、性质、职能、历史演变等基本概念。

1.3.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1.4.1 课堂讨论:学生就地方政府的作用和治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1.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第二章: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范围。

2.1.2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责任的内涵和外延。

2.1.3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与协调。

2.2 教学内容2.2.1 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范围2.2.2 地方政府责任的内涵和外延2.2.3 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与协调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权力范围、责任内涵等基本概念。

2.3.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在权力与责任方面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的工作。

2.4 教学评估2.4.1 课堂讨论:学生就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

第三章:地方政府的决策与执行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地方政府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

3.1.2 让学生理解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机制和手段。

3.1.3 让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决策与执行中的问题和挑战。

政治学原理课程第4章 政 府

政治学原理课程第4章 政 府

第四章政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政府机构加以执行和贯彻,掌握和理解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的概念。

教学内容:政府的基本性质、现代政府组织和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职能等。

教学重点: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职能的范围、政府治理的新模式。

第一节政府的基本性质一、政府与国家在政治学研究中,中西方学者对“政府”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至今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政府”概念。

西方学者对政府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西方比较权威的工具书,对政府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政府”一词是指宰相办公的场所,后来“政府”一词外延扩大,统指官僚办公的场所和机构,其词义近似于“官府”。

戊戌变法前后,西方政治学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学者在引进政治学的过程中,大都把政府视作一种“机关”或“机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常常把政府看成是“机器”或“机关”。

综合学者们的意见,政府可界定为: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政府机构加以执行和贯彻。

这里的政府是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政府与国家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

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

国家主权的行使、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秩序的维护、人民生活的维持和福利水平的增长,都与政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第二,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

国家是由人口、土地、主权和政府等要素构成的,国家与氏族、部落、村坊等组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具有一定的土地,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而在于是否有完整的系统的政府存在。

国家意志的形成和执行,都要通过政府,政府的目的就是国家的目的。

第三,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

在日常性的功能运作中,政府往往作为国家的具体组织和机构化身而存在,代表国家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

《行政管理学》第4章要点

《行政管理学》第4章要点

第四章行政职能(行政管理的功能是什么?)第一节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一、行政职能的特点1、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1)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

(国家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种基本职能。

因此,行政职能必须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政治职能;同时,由于政治统治职能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管理职能为基础,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行政职能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2)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和功能的统一。

(政府的社会功能是其法定职责的前提和内容;其法定职责是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和保障。

)2、行政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

执行国家意志。

(2)整体性。

是一个职能体系。

(3)多样性。

庞大、负杂、多种多样。

(4)动态性。

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随国家性质、社会形势任务、社会环境和体制、科技发展等变化而动态发展变化。

)二、研究行政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

(有利于审时度势,科学认识行政职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解行政职能演变发展规律;进而合理确定行政职能重点和方向,确定不同时期、不同行政机构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行政管理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繁重,研究行政职能对于深化我国机构改革、重塑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有利于把握行政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加强薄弱环节、纠正偏差,保证整个管理系统有效运作,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各项职能的作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4、研究行政职能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行政职能,有利于理顺职能关系,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作用,进而促进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方政府职能一、政府职能概述(一)政府职能定义1、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施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是国家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

对国家本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对国家职能的不同认知:公共论认为, 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因而国家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公众履行公务。

阶级论认为, 国家本质上只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所以, 剥削阶级的国家, 根本不存在什么社会公共职能, 只有两种基本职能: 一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内部职能, 二是侵略别国或保护本国不受侵略的外部职能。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所以国家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而政治统治职能的履行必须以实现社会管理为基础,因此国家又具有公共性,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首先, 任何阶级统治都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能为前提的。

●其次, 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普遍利益的制约。

国家职能实质上就是实现国家本质的功能, 是国家本质的具体展开。

因此, 国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本质的规定性, 即阶级性与公共性。

国家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2、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国家机关可以说是实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

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五种国家机关, 即: 国家代表机关(也称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 ;国家元首;国家行政机关(也称国家管理机关或直称政府) ;审判和检察机关(也称司法机关);暴力机关(也称武装力量) 。

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首先,国家职能包括了政府职能,后者从属于前者。

其次,政府与国家承担共同的职责, 但政府履行职责的侧重点在于执行。

对政府职能的理解,可以从政府的角色、作用、职责等不同的角度入手。

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主要涉及到政府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二)政府职能的理解与变迁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演变前资本主义时期政府角色职能在自然经济状况下的政府职能,主要局限于“御外”和“安内”,维持国家统治方面。

表现为政治统治职能极端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相对弱化。

自由资本时期政府角色职能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论证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认为“利己的润滑油将使经济齿轮以奇迹般的方式来运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好政府”。

垄断资本时期政府角色职能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和“市场失灵”,导致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占了上风。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不能仅仅充当社会秩序的消极保护人,而应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反复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政府机构臃肿,税负沉重,证明了“政府失败”的存在。

国家干预主义陷入困境而经济自由主义又卷土重来。

但随之而来的高财政赤字、高失业率,则造成了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再次衰退。

于是国家干预论东山再起,新凯恩斯主义及其国家干预政策再度成为美国克林顿政府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资本主义政府职能“政府不是喂养于天国、产奶于地上的母牛”,政府同市场一样会失败。

因此,以“失败的政府”去干预“失败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

当代西方学者既不赞成政府只承担守夜人职能的自由主义,也不赞成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干预主义,而主张有选择的干预“市场失败”。

政府角色论“守夜人”角色(古典自由主义)国家利益和主权的维护者(民族主义政府论)市场弥补者(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提供者(福利国家政府论)陈振明:《公共管理学》掌舵人接轨者裁判员服务者仲裁者平衡者保卫者政府职责论规划发展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自身管理二、地方政府职能概述(一)地方政府职能涵义界定政府职能时候,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各种论述基本上都是围绕中央政府展开的,对于地方政府职能如何定义却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政府所行使的职能是不同的,因此,对地方政府职能内涵给予一个准确而又全面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结合上面的论述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地方政府职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地方政府承担的管理国家和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和功能。

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国家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政府职能的主体是行政组织系统及其工作人员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履行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政府职能具有公共性,对象的是国家、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职能是管理职责和功能作用的统一(二)地方政府的特征法定性:职责法定,地方政府职能必须经过国家法律的认可,才能获得足够的权力来行使。

执行性(从属性):服从中央与上级政府,服从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相对独立性:代替中央政府进行直接管理,克服中央政府对社会需求的非敏感性,降低管理成本有限性:政府本身的有限,地域局限。

地方政府的治理管辖范围总是有限的,不能超越其行政区域。

地方政府负责的事务是地域性事务,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本地域的治理来维护本地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因而它所承担的政府职能,必然是以纯属当地的社会事务为主要内容。

层次性:地方政府处于整个政治体系的中间层,介于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上级政府和公民之间。

多样性:是从地方政府职能的整体和类型划分上来看的。

从范围上可以划分为对外和对内职能;从具体领域上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从运行过程上可以分为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的多样性,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存在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公共服务的需求及公民的多样化需求。

动态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服务性: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为国家、社会、公民服务。

服务性。

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需要直接及时地满足地方民众的最基本的需要,即应把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作为政府职能的重点。

三、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一)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因素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内部之间职能如何划分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问题,配置的是否合理有效,不仅影响政府整体效能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公民需求的满足。

第一,社会公共事务自身的特点及其失控时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政府职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配置。

(地方事务三种情况:地域性事务;区域性事务;全国性事务)中央政府职能:有些事务必须把一个国家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失控就危及整个国家统一。

地方政府职能:另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分地域实施,且失控时只影响所在地域。

介于两者之间:还有另一些事务可能影响邻近地方以至全国。

第二,地方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治、行政体制,特别是地方政制的安排,不仅影响职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配置,也影响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职能配置。

(关系:隶属;监督)政府间关系存在两种模式:行政体、混合体的地方政府职能由中央或上级决定。

自治体,各政府间有各自法定的管理职责。

立法授权或行政措施进行委托。

第三,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结构体制和运转机制。

结构体制指所有制结构的组成,以公有制( 国有制)为主还是以私有制为主。

运转机制是指以计划为主导还是以市场为主导。

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结构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

从已有实践看,公有制更多地体现为国家所有。

政府经济职能广度、深度增大。

后职能转变,亦只是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

以私有制为主政府仅仅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依法监督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纠正和处罚违法行为。

政府经济职能明显的较前类政府为小。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国家通过政府以行政手段来推动经济运作,以实现资源的配置。

这种体制必然导致政府经济职能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上都大为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依靠市场经济规律。

政府只在市场失败时进行干预。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经济行政管理职能。

(2)宏观调控职能。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一般都较少承担经济职能。

第四,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地方政府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同它所面对的社会发展状况直接相关。

其他因素: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历史传统因素等(二)政府间职能的分配1、政府间职能分配原则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与公民需求调整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内容和履行方式,尽量做到合理有效。

(1)规范性原则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和履行方式要合法。

(2)效率原则即根据效率高低来确定一级政府应管理哪些事务,例如铁路、航空、电力等规模经济特征明显,集中管理比由分散管理更有效率,可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

(3)公正原则即根据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来划分职能,如收入再分配,由中央承担可保证全国范围的公平分配,可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

(4)受益范围原则即根据一项事务的受益范围来确定管理层级,如公用事业、住房等,受益对象是当地公众,可作为地方政府的职能。

(5)外部性原则即根据一项事务是否具有“外部效应”来确定由哪一级政府承担,如教育、环保等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可作为中央和地方的共有职能。

还有如权能一致原则、效能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等。

2、政府间职能分配的内容央地职能分工一是中央政府的专有职能,主要是管理事关国家主权、国家整体利益和需要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共事务;二是地方政府的专有职能,主要是管理与地方利益或与当地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事务;三是中央和地方共有职能,主要是管理跨区域的、地方无力完成的、客观上无法分清归属的公共事务。

经济调节职能的分配这应属中央政府的职能,特别是宏观调控应属中央政府专有之责,因为只有中央政府才具有货币、利率、财税政策等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权力,地方政府则没有这项职能,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是被调控的对象。

应当明确,不能层层搞宏观调控,防止以调控的名义干预微观经济,使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市场监管职能的分配市场监管应属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共有职能,但分工有所不同中央政府应侧重确立规则和监督执行,消除地方封锁,维护全国市场统一,县以上地方政府(乡镇的市场监管机构现为县市派出机构)应侧重市场监管的执法。

社会管理职能的分配收入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正的性质且需运用财税调节,应以中央政府为主,省级政府也可发挥地区性作用;促进就业、社会组织管理、维护稳定、应急管理等事务,应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分工上中央侧重制定法律政策,地方侧重具体执行和管理;基层各种社会事务管理,直接面对社会和公众,应由省以下地方政府负责。

公共服务职能的分配全国性公共服务,如铁路、航空、邮政、国道、国家级公共设施等,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如住房、公用事业、城市规划建设、地方道路、地方公共设施、消防等,由地方政府提供;跨区域性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科研、环保、跨区域的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等,由中央地方共同提供,在分工上中央应侧重政策法律、标准规范、资源分配、促进均等化等,地方应侧重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