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一)补充简答题

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

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3.蠕变和塑性变形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两者的区别是:蠕变是岩石在一较小恒定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塑性变形是岩石在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蠕变是缓慢发生的,

长期缓慢的变形降低了岩石的弹性极限,但岩石变形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只不过弹性变形逐渐减小,塑性变形逐渐增加,从而使岩石呈现出流变特征。当外力撤销后,弹性变形部分恢复,塑性变形部分保留。只要岩石遭受的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塑性变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并且应力撤销后,变形不可恢复。塑性变形一般发生在地壳的中深层温压条件比较高的环境中,而蠕变发生的环境要宽泛得多,它甚至可以在地表环境发生。

两者的联系是:蠕变最终会导致岩石发生塑性变形。二者的某些控制因素是相同的,比如,(1)温度,温度升高有利于加快蠕变和塑性变形的发生;(2)岩性,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软弱岩层比强硬岩层更容易发生蠕变和塑性变形。

4.如何确定断层的时代?

答:对于一次性形成的断层,可以利用断层与地层、褶皱、侵入体等的相互关系来判断断层形成的大致时代。

1、断层与地层的关系

一条断层切割一套较老的地层,而被另一套较新的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可以确定这条断层形成于角度不整合下伏最新地层形成以后,上覆最老地层形成之前2.断层与褶皱的关系

断层与被其切断的褶皱有时呈有规律的伴生关系,这时断层与褶皱很可能是同时形成的,查明褶皱形成的时代,即确定了断层形成的时代。

3.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

断层切割岩体,说明断层形成晚于岩体;断层被岩体切割,说明断层形成早于岩体;断层被岩体充填,且岩体有错动迹象,说明断层的形成或活动与岩体侵入可是同时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法测定岩体的形成时代,即可确定出断层形成或活动的时代。

同沉积断层往往是多期形成的,这时需要采用一些定量的办法来测定断层形成与活动的大致时代,常用的有生长指数法、生长速率法、落差法、滑距法、平衡剖面法等等。

5.根据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的不同,可将剪切带划分为几种类型?各类型的特征?

答:根据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的不同,可将剪切带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三类。

脆性剪切带形成于地壳的浅表构造层次,其边界和内部发育明显的不连续面(断面),两盘发生显著相对位移。脆性剪切带内的应变是不连续的,以脆性破裂和摩擦滑动为主要变形机制,形成构造砾岩、碎裂岩等动力变质岩。

韧性剪切带发育于地壳的深部,它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遭受剪切作用而形成的狭长强烈的应变带。韧性剪切带的特点是:缺乏明显的破裂面,与两盘无明显的界面,两者呈逐渐过渡关系,两盘岩石发生明显的剪切位移。

脆-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深部构造层次,是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之间的过渡类型,最大特征是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共存。

(二)论述题

1.褶皱的形成机制有哪几类?如何根据角度不整合分析法和岩性厚度分析法来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

答:褶皱的形成机制有如下几类:

(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收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地壳水平运动是造成这种作用的地质条件。地壳中大部分的褶皱都是顺层挤压产生的。(2分)

(2)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甩而发生的褶皱,称为横弯褶皱作用。地壳差异升降运岩浆或岩盐的底辟作用以及同沉积褶皱作用所形成的褶皱都属于横弯摺皱。

(3)剪切褶皱作用又称为滑褶皱作用,这种作用使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不平行的密集劈理面发生差异滑动而形成。

(4)柔流褶皱作用是指高初性岩石(如盐岩、石膏或煤层等)或岩石外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变成高韧性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类似粘稠的流体那样的流动变形,从而形成复杂的褶皱。

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方法:

(1)角度不整合分析法

大多数褶皱是成岩后,或主要是成岩后形成的,它们的形成时代也主要是根据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时代来确定。不整合面以下的一套地层均褶皱,而其上的地层未褶皱,则褶皱形成时代通常看作与角度不整合所代表的时代相一致,即不整合面下伏褶皱中最新地层沉积之后,上覆最老地层沉积之前。如果不整合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