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健康正确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老师
父母亲 亲(家庭生活)
求学经历
社会经历 (同僚、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破坏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老师
父亲 母亲(家庭生活)
求学经历
社会经历 (同伴、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苛求完美
1、主要表现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 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 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对 自己感到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 和自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调试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不能十全十美,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二、正确认识自我 三、积极悦纳自我 四、有效控制自我 五、不断超越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一)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 (二)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协调
一致的人 (三)一个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 (四)一个主动发展自我、且自我具有灵活性的
自我认同、 方向明确 与异性建立 亲密关系
关爱后代
获得满足感
发展障碍
交往焦虑
胆小多疑
畏惧退缩 懒惰无能 角色混乱
异性交往障碍, 孤独
追求个人享乐
产生绝望情绪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 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 期。
(1)对自我的确认(生理自我):8个月—3岁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 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 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2、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评价 3、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
❖ 15岁左右:外在的关注——内在的关注 ❖ 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热衷于内心世界
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偶像或榜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二)自控作用 (三)内省和归因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的自我形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悦纳自我
自我肯定
自我不肯定
充满信心和毅力。
为了讨好别人,掩饰自己的感 情。
行为表现一向都自然而诚恳。 同时从事多种活动,但没有一
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 件完成。
的目标。
内心不安时外表仍若无其事或
对自己的个性及人生观引以自 惊惶失措。
豪。
常敷衍了事,无法专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设定积极而又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 其实现;但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会成功。
✓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 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 己潜力的发挥。
✓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也 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不断超越自我
(1)自我同一性 ✓ 主体我和客观我的统一 ✓ 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 ✓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
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 和谐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获得自我统一的途径 :
✓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 之与现实自我趋近;
✓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 岁: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对自我的评价(社会自我):4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有人 称之为客观化时期。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一改婴幼 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 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 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 (二)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 (三)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 (四)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 (五)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Biblioteka Baidu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一)过度自卑 (二)过度自我认同 (三)自我中心 (四)苛求完美
❖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价,如“我 会唱歌”、“我会……”,关注他人评价,是社会化的关 键时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是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此时,由于青年生理方面的迅速 成熟、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认识能力的日益发展,使得 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中去,转投到发 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研究自 我,努力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 想、行为等的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自我意识的分化
✓ 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 ✓ “理想我”和“现实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自我意识的矛盾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自我意识的统一
2、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限制,提出 完善自我的打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参考书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 1997
2、马建青. 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 浙江大学 出版社,1992
3、韦彦凌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1995
4、赵鸣九.大学生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
自 我 意 自我体验 识
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 自卑自怜、内疚自责 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自立自制、自律自强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1、自我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 心理成长八个阶段
(二)过度自我认同
1、主要表现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
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 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 我行,你不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 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 求,承担 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2)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3)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 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调试方法
(1)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 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 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 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 的感受 、关心他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有效控制自我
✓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
✓ 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 ,从长远的利害作决定。
✓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 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动。
✓ 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 坚持到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 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 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制定合理的目标,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 的范围之内。 (4)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欣 赏自己的独特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长 ,接纳自己所短 (找优点、重温成功的经历、找他人 评价、找例外)。 (3)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 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4)找到成功的突破口。(从容易成功的事情做起,积累成 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感受,恢复自信心) (5)制定行动计划,保证行动成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过度自卑
1、主要表现: (1)自我评价低 (2)超概括化和泛化 (3)过分敏感、多疑 (4)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5)意志消沉 (6)自我掩饰 (7)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调试方法
(1)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所
人 (五)一个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
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正确认识自我
(一)乔韩窗口理论
自知
他知
A 公开的我
他不 知
C 秘密的我
自不知
B 盲目的我
D 未知的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1、Acceptance 接纳,接纳自我与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2、Action 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付诸行动,并全力以赴; 3、Affection 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乐在其中; 4、Achievement 成就,以上三者完成后的自然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题
1、怎样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
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认 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但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 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 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所有这一时期又 称为“自我中心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个月: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
养成接纳自我的好习惯:
1、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如:我笨、我无能。 2、不要将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记住:你是
独特的,欣赏这种独特之处,学会欣赏这种差别。 3、人人都有他人所不知的问题和弱点,即使最自信的
人,也有感到不安全的方面。 4、与处世积极、喜欢与你同行并享受人生的朋友交往 5、笑口常开,培养幽默的性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调试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 人的反馈意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自我中心
1、主要表现
(1)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一是当前 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别 年龄 1 0—1 2 2—3 3 4—5 4 6—11 5 12-18
6 19-28
心理危机
信任—不信任 自主—不自主 自信—不自信 进取—不进取
角色认同— 角色混淆
亲密—孤独
7 29-55 8 55以后
后代关注— 自我关注
完善—绝望
发展顺利
有安全感 自控自信 勇于表现 勤劳能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讲:石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1 自我意识及对人的发展作用
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 点
3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自我意识及对人的发展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 二、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