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民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精题分解(含解析) (5)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目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以下是历年历史科目的真题以及解析,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事件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无关?A. 虎门销烟B. 崇祯革命C. 中法战争D. 苏伊士运河开通答案:B. 崇祯革命解析:崇祯革命发生在明朝末年,与鸦片战争无直接关系。
2. 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成就?A. 推翻封建帝制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 建立中国共产党答案:D. 建立中国共产党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两者时间上有明显的差距。
3.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内容是:A.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C.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D.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答案:B.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简答题:1. 中国古代“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船只?答:高丽贡船通常指的是朝鲜的船只。
解析:高丽是古代中国对朝鲜的称呼,高丽贡船是朝鲜向中国朝贡的船只。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哪个时期?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之后。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学习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简要解释以下问题:1. 秦朝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改革内容及其影响。
答: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取消封建制度,推行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建立,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2.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精编版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
9.1549~1560 年,约 4776 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 1536 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
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47 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权势强大
B. 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 社会经济凋敝
D. 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 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 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 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 进口机器的支出由 1861~1865 年的 730 万卢布增加到 1876~1880 年的 4680 万卢布。到 90 年代,与改革 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 2 倍以上。
2020年高考真题:历史(新课标ⅰ)【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4分)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4分)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4分)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5.(4分)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6.(4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省份福建、广东河北、湖南江苏、山东、湖北新高考I卷:《历史》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答案:B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答案:C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答案:C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一、历史题目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请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简述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我国古代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名人,其中有大量的女性文化名人。
请以你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她的文化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解析1.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相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其内容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变通旧章、兴办学校、推行保甲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拉开了封建王朝变法的序幕、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加快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等。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文化影视作品的引进等。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3. 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诗人李清照、花钿词人辛弃疾的妻子朱淑真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教育思想等方面。
她们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思想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三、总结通过对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考题偏重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当注重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事件、重要文化名人以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文化分析能力,增强历史题目的答题技巧。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通信,增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进一步解析历史题目1. 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其影响。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五)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五)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福建泉州二模)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中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
孔子无法作出判断。
材料反映了()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中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的内容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因此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激化,A项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没有确立权威地位,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的知识水平,D项错误。
2.(2019·湖南株洲二检)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逐渐放纵不羁。
太宗问群臣:“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我言之。
”高士廉认为应先抚养百姓,刘洎首推安抚边塞,褚遂良认为钦定名分最重要,太宗极为认可褚遂良。
不久,废李承乾另立他人。
这体现了唐朝() A.君王独裁趋势不断加强B.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C.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D.君臣互动化解政治难题答案 D解析唐太宗与太子矛盾逐渐尖锐,褚遂良等人认为首先要“钦定名分”,给太宗提供了废太子的由头和程序,这体现了唐代在面临政局疑难时,君臣通过默契的配合化解难题,故选D项。
唐太宗遇事难绝断,最后通过君臣商议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这不能体现君王独裁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钦定名分”是为了选出合理的继承人以解决统治危机,而不是为了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B项;继承人的存废问题不能反映社会矛盾的突出,排除C项。
3.(2019·江西南昌三模)右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村童闹学图》摹本。
2020年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
课时作业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本溪高三评估]电影《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不断被传诵复制。
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证明中国要求的合法性B.宁可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C.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D.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解析:电影不是真正的音像史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依据法理、据理力争比“精彩发言”更重要,故A 项正确;不能把电影作为真实史料,故排除B项;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故C项错误;“发言”与“史料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9·银川高三摸底测试]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则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B.中国共产党萌发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C.中国共产党逐渐正确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国情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解析: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掌权者是北洋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是不对的,而中共二大上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则是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的,故C符合题意,所以选C;A项不符合史实,中共萌发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中共二大之后,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在1927年之后,故排除A、B、D民运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后,随着农民运动格局北移,广东农民运动不再高涨,故D项错误。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I)(解析版)
在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据图可知,当时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
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 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
题不符,D 项错误。
4.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
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者 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 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A. 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 紧张关系
B.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的 C. 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 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同盟走向了敌
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
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 雅典民主政治
B. 僭主政治
C. 罗马共和政体
D. 寡头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等,充分而自
10.15 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3.(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4.(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5.(4分)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6.(4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教师版)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近代中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转换,然而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
……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相比之下,投资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
——摘编自邹晓涓《近代中国产业诂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材料二 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为主要进口品,茶叶、丝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品。
中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步伐”启动的主要因素,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兴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工业结构投资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产业分布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内陆分布很少)(2)特点:贸易总量不断扩大;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农副产品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并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新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一直是学生们备考时关注的热点话题。
历史科目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素养培养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一些历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和应对考试。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2020年新高考历史试题:1.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创造巨大财富的工人,却自称“贫穷的工人”。
他们的贫穷是以及工人和财富创造者的复杂关系。
加下句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小商品生产阶段,工人的贫困与资本家的富有直接对立B. 随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不断加深C. 在社会主义改造条件下,工人的贫困现象终将得到彻底的解决D.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从被奴役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这道题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C。
在社会主义改造条件下,工人的贫困现象终将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下不存在剥削,工人享受到了平等分配的权益。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道2019年新高考历史试题:2. “罗马不在一天建成”。
这句话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意味着建立罗马共和国的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
以下关于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始于贵族的剥削统治B.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平民阶层逐渐获得了平等权益C.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罗马以征服扩张为主要发展策略D.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方式是维持了公民的平等与自由这道题考察的是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过程和特点。
正确答案是B。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平民阶层逐渐获得了平等权益。
这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在克服贵族的剥削统治后,逐渐增加了平民的政治参与度,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平等化。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2018年新高考历史试题:3. 革命的设计者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中,他们的主要目的是()。
A. 废除封建私有制B. 保护私有财产C. 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D. 争取劳动者的福利这道题涉及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政治目标。
精品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项错误。
2.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精)(人民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精题分解(含解析) (9)
1.(2019·上饶模拟)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
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把克己复礼作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手段C.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解析:选A。
材料中的“‘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说明当时儒家重视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
2.(2019·德州期末)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 )A.重视礼义道德教育B.提出“仁政”思想C.主张治国礼法并施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解析:选C。
荀子在继承孔、孟“礼”的同时,也吸收法家“法”的理念,使其更符合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孔、孟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故A项错误;“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故B项错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3.(2019·福州质检)汉初,陆贾因经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批评。
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
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B.儒学地位得以提升C.外儒内法成为君臣共识D.焚书坑儒余波未了解析:选B。
“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说明儒学地位上升,故B项正确。
4.(2019·芜湖模拟)据《汉书》载,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不久因种种劣迹、不学无术被废黜,封为海昏侯。
后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 ) A.郡国并行制已废除B.《汉书》记载不足为信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论语》成为儒家经典解析:选C。
郡国并行制始于西汉,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刘贺墓出土儒家简书、孔子像,而非《汉书》的可信度,故B项错误;由材料“汉武帝之孙刘贺,幼年继承王位”“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可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C 项正确;《论语》成为儒家经典是在宋以后,故D项错误。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含解析
2020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古代中国的经济 (11)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17)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3)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7)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1)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3)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6)9、近代中国的经济 (44)10、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 (48)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55)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57)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58)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64)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66)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0)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0)18、选修内容 (81)19、史学研究 (103)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是强化分封制、宗法制中的等级部分,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等级、身份,题干信息与礼乐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题干信息只有楚国国君熊通自立为王的一个事例,不能得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的普遍结论,排除A。
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另外,王位世袭制度当时也没有消亡,不合史实,排除B。
宗法制度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等,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宗法制度,C不正确。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9·贵州黔东南州模拟)《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注重农业时令B.尊重自然规律C.重视历法指导D.强调精耕细作解析:选D。
材料“‘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反映了古代农业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表现,A、B、C三项是精耕细作的具体表现,不合题意,D项是材料主旨的精确表述,故D项正确。
2.(2019·马鞍山模拟)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解析: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画面中既有射猎、捕鱼的场景,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景,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图中没有手工业生产的场景,故B项错误;从图中看不出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等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以土地私有制为主,故D项错误。
3.(2019·衡水中学联合考试)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解析:选B。
据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小雇佣劳动”可知农民以副业的方式从事小规模经济活动有利于农业的自给自足,故B项正确。
4.(2019·福州质检)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的整体位置向南移动约二百到四百公里不等。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B.长城沿线居民向中原地区陆续迁移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日益削弱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解析:选A。
题干中“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和长城的南移,说明这些南移之前的区域已经不适应农耕经济了,故A项正确。
5.(2019·广州模拟)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31 70 17 3 4 1 11 29 20浙江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上海香港156 224 1 10 39 85 2 4 1上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单位:个)。
该表说明当时( )A.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B.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C.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D.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解析:选A。
由材料中表格信息可知,宋代南方书院分布明显多于北方,此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发达推动文化繁荣,故A项正确。
6.(2019·齐齐哈尔模拟)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C.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解析:选A。
夏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集体耕作,农民称臣、人、众、野人,秦汉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了维护个体小农经济,农民称夫、仆,魏晋时期有大量的地主庄园,豪强地主的庄园内有大量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庄客、农户,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故A项正确。
7.(2019·东北育才学校高三联考)制瓷工艺中的匣钵可以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
唐代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
这说明唐代( ) A.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制瓷体系形成C.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先进D.官窑在市场竞争中领先解析:选A。
材料中显示了在制瓷中使用匣钵技术使瓷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说明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8.(2019·清华大学高三诊断)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
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范围扩大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解析:选B。
根据“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B项正确。
9.(2019·乌鲁木齐模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
这一规定可以说明( )A.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的巩固C.激发工匠生产积极性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
“量其劳力,日给钞贯”,用货币取代原来的实物,使工匠能方便使用自己的劳动报酬,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故D项正确。
10.(2019·广安、遂宁等四市诊断考试) 图一、图二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
其变化( )A.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B.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C.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D.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解析:选D。
由北宋中期“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可见金银、铜钱成主要货币,主要用于流通领域,且出现纸币,这与商业贸易直接相关,故D 项正确。
11.(2019·深圳模拟)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渊中。
”这客观上有利于( ) A.行省制度的推行B.民族的平等交流C.丝绸之路的复兴D.西欧城市的兴起解析:选C。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渊中”指的是元朝在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设置了驿站,往来世界,就像在自己国内一样,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西欧城市的兴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2.(2019·天津十二区县模拟)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年)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
”这表明谭纶主张( )A.实行闭关政策B.开放“海禁”政策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解析:选B。
由材料中“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可知因为“海禁”,沿海居民失去生活来源,导致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所以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衡水金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
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
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
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
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
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
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
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材料二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
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
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
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
(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
(13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得出西汉到明初中国处于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地位,中华文明通过自然辐射影响周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统治阶级积极实行对外贸易政策;根据材料一“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明清时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材料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得出西方国家主动来华和西学东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相同点,结合两者对世界联系的推动和文明的传播来分析。
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主导国家、交往方式、作用及影响等方面归纳。
答案:(1)西汉到明初中国处于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地位;中华文明通过自然辐射影响周边;中国政府大多采取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
而明清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世界;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或被迫开放的态度;西方国家主动来华,西学东渐历程逐渐加深,西方侵略中国。
(2)同:均加强世界联系,传播先进文明。
异:“丝绸之路”为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大多为和平交往方式,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但始终没能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世界市场以西方为中心,各国通过武装拓殖,争夺霸权,强制输出西方文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
14.(2019·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其《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一直争议不断,很多人对其是否到过中国存疑。
马可·波罗生前曾面对亲友的责难,表白绝无言过其实,其所见异事“尚未说到一半”。
1995年,英国学者吴芳思(Frances Wood)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否认其到过中国;1999年,中国著名元史专家杨志玖出版《马可·波罗在中国》,确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论争的主要问题大体为: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无直接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马可·波罗书中没有提及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书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是波斯语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