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物:是指能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的代谢过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名解)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名解)

3.药效学:它时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包括药物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态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4.药品包装统一格式:国药准字+1为字母+8为数字。药用

辅料F,体外化学诊断试剂T。

5.极量:随药物剂量增加,效应强度相应增大,直至出现最

大效应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

6.安全范围:是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距离,它

表示药物的安全性,其距离愈大愈安全。

7.效能:药物的作用强度相应增加,直至出现最大效应。

8.效价强度:化学结构,作用原理相似的药物,具有相似的

量效曲线,通常将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9.激动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

药物。

10.拮抗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11.治疗作用:指药物的作用符合用药的目的,有利于防病,

治病的作用。

12.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继发反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

13.药物相互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时不可避免的或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1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应用时,使药物在外观上出现分离析出溶化等物理反应或产生沉淀变色平气爆炸等化学反应,或配伍应用时药效降低,毒性增强。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16.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无首关消除。

17.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

18.细胞外液PH7.4 细胞内液PH7.0 血浆7.4

19.生物转化后结局:灭活活化中间代谢物仍有活性

20.胆汁排泄许多药物及其代谢物可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某些药物在肠道内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肠循环,将使血药浓

度下降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21.药时曲线: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22.首剂加倍:首次服用负荷量,负荷量定位每次维持量的

加倍量。

23.半衰期:通常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

所需的时间。

24.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选药。

25.青光眼的患者禁用阿托品。中毒性休克首选糖皮质激素。

26.静滴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产生相似的效应时收缩压

升高。

27.B2是目前抗焦虑镇静催眠的首选药。

28.镇静催眠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

抗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心脏点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

29.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出现潮式呼吸,用尼可刹米解救

吗啡中毒

30.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

酸反应瑞夷综合症肾脏出现水肿

31.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与触

发活动消除折返激动改变ERP及APD

32.异丙肾上腺素禁用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33.强心苷类药:正性肌力作用:加快心肌收缩速度增加衰

竭心脏的排血量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负性频率(减慢心率)

作用负性传导(减慢房室传导)作用利尿作用临床用途: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某些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

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4.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

35.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有效焦虑症药物及疾病引起

的呕吐顽固性呃逆。药动学特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内

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36.APC:咖啡因酚那西丁阿司匹林感冒退烧药

37.尼可刹米又名可拉明常用静脉间给药

38.解热镇痛抗炎药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PG的生物合成。

39.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减少心急耗氧量,增加缺

血期区心肌血流量

40.环节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硝酸甘油,给药方式

舌下含化。

41.变异性心绞痛疗效最好的钙通道阻滞类药(代表药硝苯

地平)

42.糖皮质激素四抗:抗炎抗免疫抗病毒抗休克对血液

成分的影响

43.利尿药中适用于降压的是氢氯噻嗪

44.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最强的是质子抑制药奥美拉唑

45.Ⅰ型糖尿病首选药物是胰岛素

46.青霉素G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局部反应毒性

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要坚持皮试首选抢救药肾上腺

47.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48.万古霉素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49.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0.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核酸合成主要不良

反应是泌尿系统感染

5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是阿昔洛韦

52.对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有效,且作为浅表真菌感染的首

选药是酮康唑

53.低效能的利尿药螺内酯对肝硬化和肾病综合症有效

54.心源性哮喘禁用肾上腺素只用于支气管哮喘

55.倍氯米松作为治疗哮喘间歇期及慢性哮喘的首选药

56.二重感染又称菌群失调正常人的口腔鼻腔肠道等都

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间维持平稳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抗生素,

是敏感药受到抑制,不敏感菌趁机在体内生长繁殖。

57.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肾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过敏反

应神经系统反应恶心全身乏力

58.中毒机制:有机磷酸酯类与chE结合——磷酸化chE—

—Ach在突触间隙大量蓄积——(+)突触后膜效应器上的M,

N受体——中毒症状

59.四环素和氯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的作用部位是:核糖体的3OS亚基氯霉素的作用部

位是核糖体的5OS亚基

60.有机磷酯类急性中毒时的抢救对症治疗:补液吸氧

人工呼吸早期用阿托品足量反复给药直至阿托品化。对因治

疗:胆碱酯酶复活药,氯解磷啶和碘解磷啶。通过置换作用是

胆碱酯酶复活,直接和游离的有机磷结合由肾脏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