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湖 第三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西湖
主备教师:刘应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借助课件资料和配乐,为学生创设情景。
教学难点:
将音乐、画面和文字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然后进行听写。
镶嵌掩映悠扬远眺层层叠叠
荡漾葱绿轻柔围绕心旷神怡
二、朗读品味
1、学生个别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绿、青、浓、淡”等词语想象多彩秀美的画面,体会“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的美妙意境。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3、学生自由读、个别读第三自然段,再欣赏课文插图,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词语把西湖景点描绘得逼真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在读中感受画面描写之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
4、播放舒缓优雅的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倾听,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解决之后,指导学生反复练读。
给学生配上音乐,让学生的声音与画面、音乐融为一体,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是如此美妙和迷人。
三、积累内化
引导学生背诵喜欢的段落,让学生反复诵读,渐渐领略“一山浓,一山淡”的美妙,绸带“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神奇,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的朦胧。
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受到感染。
四、迁移运用
1、口头造句:
(1)让学生弄清楚这些都是打比方的句子,每一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用来比作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共同之处。
(2)指导学生用“犹如、像、仿佛、宛如”口头造句,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词来说。
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时鼓励下等生大胆发言并及时纠正、评价。
2、开展“词语汇展”活动:老师说意思,学生根据意思猜谜语;也可以说一个词的近义词,让学生猜;还可以指着图中景物,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来描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