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基本知识问答
8-46题
8、什么叫中药?
答: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用来防治疾病的药物。

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加工品等。

9、中药学的意义和范围是什么?
答:意义:以研究中药的来源,鉴别、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内容的学科,称为中药学。

范围:包括名称、别名、来源、形态、产地、生产(栽培、饲养、加工、采集)鉴别,质量、性能、效用、配伍、应用、炮制、贮存、成分、药物等。

10、中药学有哪些特点?
答:中药学是一门多学科应用科学,实践性强,历史悠久,品种众多,技术复杂。

几千年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如:形、色、气、味、升、降、浮、沉,补泻润燥,配伍归经,炮制等;讲究地道药材,依法炮制,配伍应用,剂量严格,剂型合理等;中药制剂针对性强,剂型多,疗效好,付作用小,中药在我国是一优势,被誉为“国粹”。

11、简述《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本草纲目》为明化李时珍的巨著。

《本草纲目》编写了三十多年,参考书籍800多种,三次易稿,于1596年著成,全书52卷,载药1892种,附图10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

《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详述了药材的形态分类产地、采集、炮制、性味、配伍、方剂应用等。

12、简述《植物名实图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植物名实图考》为清代吴其浚著,共38卷,载药1714种。

对每种药用植物详述了,形态、性味、产地、用途,并附插图,着重于药用植物。

它收集了大量的各种植物标本。

《植物名实图考》反映了我国药用植物学发展的新起点,是我国药用植物研究的一部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著作和有价值的参考书。

13、简述《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全书共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该书按功能分类,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补养,无毒,可多服,久服。

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无毒或有小毒,斟酌使用。

下品125种,专主驱邪破积多为有毒,不可久服,多服。

书中所记载的药物,绝大多数切合实用。

并论述了药物的产地,采集加工,真伪、鉴别、运用、配伍等基本知识,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奉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14、何谓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中药性能系指性质和功能。

性能用以说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补泻,归经配伍,禁忌等。

每一种中药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性能,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范围。

中药性能是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

15、概述中医病理与中药药理的关系?
答: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结果,其阴阳不平衡反应出来的现象称为症状,对证状进行综合分析,辩别出疾病的属性,再根据病证的属性,选用适当的药物,运用药物的性味之偏,来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偏盛,偏衰,补偏救弊,使之归于相对的平衡。

达到治病的目的。

疾病的属性有寒、热、虚、实之分,药物的性能亦有寒、热、温、凉、补、泻之别;疾病的部位有表、里、上、下之分,药物有升、降、浮、沉之异。

疾病有的在脏腑,有的在经络,药物的趋向又各有归经的不同。

中药的性能与中医病理的结合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可靠依据。

16、简述:“升、降、浮、沉”的概念和意义?
答:升、降、浮、沉系指药物发生作用的不同趋向。

升是上升,升提之意,用以治疗病势下陷的药物,具有升提的作用,病势下陷宜升之,如:党参、黄芪配升麻,柴胡益气升提。

降是下降、降逆的意思,用以治疗病势上逆的药物。

具有降纳平逆的作用。

病势上逆宜降之,如:石决明,牡蛎,镇逆潜降,半夏降逆止吐。

浮是轻浮,外行发散之意,用以治疗病势在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苏叶、生姜等。

发汗解表。

沉是重沉,内行泻利的意思。

用以治疗病势在里的药物。

如:大黄、枳实、芫花、车前等通便行水。

总之,升浮药物主上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

沉降药物主下行,向里有清热、泻下、降气、利水、降逆止呕等作用。

17、简述中药归经的概念和意义?
答:中药在人体发生作用有它的主要范围,对于这种作用和范围的归纳称为“归经”,也就是药物对于人体的某一脏腑、经络有着针对的作用,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用药有温(治寒证),清(治热证),补(治虚证),泻(治实证)但发病脏腑是不同的,如:病证属寒有肺寒、胃寒、脾寒之分,病证属热的肺热,胃热、肝热之别,药物有寒热运用不能一概混施。

应掌握药物的其归经和经络、脏腑,病证的所在、分别运用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