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案例引发的思考_林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深入访谈和热点个案进行研究。
调查时间是 2013 年 11 月 -2014 年 2 月,共有 450 名
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涵盖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共收回
有效问卷 401 份。抽查学生样本性别比例为:男 48.88%,女
51.12%。年级比例为:大一 43.89%,大二 28.43%,大三
17.46%,大四 10.22%。其中大四学生因为学业安排,较多外
该,但也说明学生的辟谣行为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
(一)数据采集
用,所以一条信息不全的微博才一再被利用,演化出一系列
本研究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学生为调查主体,结合新
新闻事件。
浪微博 2012-2013 年的内容进行问卷设计。采用了定量分
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了
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分析则对微博使用量较大的学生群体
图五
图三
在这个自媒体全民狂欢时代,微博的魅力不再仅是海量
十天后(2011 年 9 月 16 日),这条无意中变形的谣言借 信息内容的零距离分享,更满足了无数沉默小我自作秀场的
助网络的优势蔓延扩散,被社会上的传统媒体再次炒作,对 需要。但面对庞大的网络平台,大学生主体却表现出了不对
象直指“嘉庚学院的贵族化”,并且由苹果机房延伸到对打高 称的积极与消极、自主与被动,这值得关注。
尔夫球和海景房的批评中。但事实上非线性苹果机房的使用
二、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及辟谣调查
在各个院校的媒体专业都有配备,所谓的打高尔夫球仅仅是
基于以上两个校园微博谣言传播的案例,大学生对于微
一个小练习场地,海景房也是因为宿舍不够学生暂住教师住 博的使用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与重视,由此展开相关调
房。新闻媒体在未求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发文实在不应 查。
(17.3%),其次是社会治安谣言(16.1%),再次是民生谣言 介,保持与学生们的密切联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方便学
(11.3%),最后是财经谣言(11.0%)。
生对信息的反馈与求证。特别在特殊校园事件发生的时候,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娱乐谣言高达 60.2%, 更要秉承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的宗旨,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官
最关注的范围内。
微博发布的相关功能,建立有效的网络谣言防范和粉碎机
而学生所接收到的谣言微博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制。总之,在网络时代想彻底消灭谣言是不可能的,大学生虽
陌生人的比例最高 46.77%,名人大 V 紧随其后 23.88%,而 然未完全进入社会,但其言论也有可能在网络范围内受到关
来自熟人朋友的只有 18.41%,值得关注的是在其他选项当 注,因此只有努力增强个人媒体素养才能达到媒体环境的不
中有很多人的答案填写了“主流媒体”。
断净化。
3.传播过程的积极
与接触微博内容的理性质疑态度相反的是,当学生们变
接收者为传播者时,往往欠缺理性。当一条想通过微博发送
基金项目:论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 B 类项
信息出去时,有 49.63%的学生会选择“突出重点,其他细节 目《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及辟谣研究》,项目编号 JB12397S。
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案例引发的思考
林筠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福建 厦门 3631050)
105
2014
摘 要: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大学
年
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
第 五
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
乎两者之间。”其中,2012 年出现在媒体上的谣言接近六成
其次,就院校层面,进一步建设校园网络环境,致力打造
是硬谣言(58.6%),超过两成的是软谣言(23.7%),另有不到 公信力。这不但要开设官方信息平台,组织专人管理运营,除
两成的谣言介乎两者之间。而所占比例最大的则是娱乐谣言 了原有的校园网站外,还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换信息发布媒
期
的案例,对大学生微博谣言接收、传播及辟谣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探讨谣言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思想心态,思考辟谣的应对策略。
传
关键词: 大学生 谣言 传播 辟谣
媒
DOI:10.13556/35-1274/j.2014.05.033
研
究
—
新
媒
体
研
究
谣言,在古代汉语中,原指“流行于民间的歌谣或谚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有范晔《后汉书·杜诗传
出实习或写作毕业论文,因此人数相对较少。
图四
(二)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特征
(二)“厦大被淹了”的厌学
1.已形成对微博内容的基本态度— ——“理性关注,被动求
2013 年 5 月 16 日,一条内容“厦大被淹了,一天不上 证”
课,好开心好开心”的微博发出来,转发量迅速突破一百条。
在开始问卷调查之前,我们针对大学生接触微博内容的
庚!!!”“、尼玛这个真的太超过了!”“、母校实在是太牛了啊啊啊啊!”“、嘉庚有钱啊”“、走吧,一起回炉”等。
图一
第二天,名为“嘉庚学子”的校园微博用户在未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加工了这条内容本就不够清晰全面的 微博,不仅将属于专业的部分非线性机房和全校的所有机房混淆,还添油加醋地讽刺“学院近年是发了吗?”而 且歪曲了原发帖人的照片用意为“供图”。至此,一条原本没有恶意的微博内容变形扭曲,无意间成为了谣言, 校园内关注量和转载量开始变多。
2014
度,因此在首次接触涉嫌谣言的微博内容后,他们往往保持 息处理的主动性,当求证信息真实性的时候依赖传统媒体,
年
谨慎、质疑的理性态度,既不“评论”也不“转发”,当然也不 虽然也有少数人会通过自己的搜索进一步获知详情,但更多
第
五
能排除少数人继续煽风点火地转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 的表现为被动接受或漠不关心,特别当信息内容与自己无关
东南传播 2014 年第 5 期 (总第 117 期)
传媒研究 ———新媒体研究
图二
紧接着,原发帖的学生主动辟谣,并积极与校园微博用 户联络,及时贴出更正信息,详细解释了图片事件的原委,事 情本就该到此为止,但没这么简单结束。
后经证实为谣言,内容错误且引用了若干年前的旧新闻图 片。为吐一时之快或者追求点击量,作者明知故犯地发布不 实信息,原想法可能是“就雨下得大,我们没上课,感叹一下, 不行啊”,但却造成了谣言扩散、人心不安,比如“还可以去厦 门吗?同学……已经订机票了啊。”而且,恶意发布谣言的原 作者并未进行任何辟谣,还在一旁继续恶评,幸亏迅速有知 情的在校学生辟谣“那你是以什么样的立场发表这篇微博 的?”“这是 1999 年台风的图。今天去上课根本没啥水额”等。 一 条 微 博 其 实 折 射 了 学 生 某 种 程 度 上 的“ 厌 学 ”心 态 ,期 望 “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完成一己心愿。
次证实了对微博内容的质疑性,而且还意味着超过七成的大
4.辟谣者— ——观念积极与行为消极
学生有可能由于对内容的理性不行为而阻断谣言的再次传
几乎所有的受调查大学生都认为“杜绝、打击微博上的
播。但主动进行求证行为的学生只有 8.48%,另有接近两成 谣言对维护微博公信力”非常重要或者至关重要,说明谣言
的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有积极的回应。
能省则省”,更有 8.98%的人会选择“为了引起关注最好是起
(感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方志鑫老师、
个轰动性的标题,至于信息环节就没有必要出现”。只有 陈东兴老师对本课题给予的帮助)
41.4%的学生选择“尽量交待所有信息的细节,以防引起误
解”,而实际操作这个情况的比例可能更小。
参考文献:
论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 140 个字的字数限制、微 1.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 [M].北京:社会科学
那么如何净化网络信息环境问题就成为了聚焦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热点。
一、两则大学生微博谣言传播的案例
(一)“贵族学校”的委屈
2011 年 9 月 5 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其微博上晒出本专业非线性苹果编辑机房更换五台电
脑设备的机房图片,迅速引起了很多陌生网友们的转发和评论。其中不少评论都是负面的,例如“:这是嘉庚啊嘉
2014 年第 5 期 (总第 117 期)
东南传播 106
基本态度进行了解。调查表明,当接收到一条有爆炸性内容 能下催生的“求关注”聚焦心理效应,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真实性无法确认的微博时,有 47.63%的学生的一般反应 网络怂恿了发布者在写作时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但不完
是“关注或者观望”;25.94%的学生则选择“忽略”。这不仅再 整模糊的内容却往往是谣言滋生的温床。
期
些围观的被动行为阻断了网络谣言的继续传播、蔓延和扩 时。
散。
三、谣言应对策略思考
传
2.谣言触达类型
首先,就个人层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提高
媒 研
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研究,“把谣言分成硬 媒体素养。随意化的个人写作在无意中却可能成为草船之
究 —Leabharlann 谣言和软谣言,其中,与灾难、治安、食品、财经、政策法规、政 箭,兴风作浪,更不利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开设面向全校的
再者很多谣言内容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他们仅仅 索获知真实情况,还有 21.89%的学生通过周围熟人圈获知。
是作为网络输出终端一员被动围观。但同时,大学生又是接 即便确认了此条微博内容系谣言,采取积极辟谣行为的学生
107
受较高文化知识的一群,基于对网络内容真实性质疑的态 也只有 19.4%,而实际情况可能更少,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信
博“零门槛”的随意化写作,以及在转发、点赞、评论等互动功 文献出版社,2013.
东南传播 2014 年第 5 期 (总第 117 期)
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微博用户的普遍重视,并且大家还积极地
当大学生群体作为微博谣言内容的接收者一角时,往往 献言献策杜绝微博谣言的滋生。
表现较为被动,或是“观望”或是“忽略”。实际上,大学生群体
但矛盾的是,在辟谣行为方面,54.73%的学生从传统媒
对大部分涉嫌谣言的微博内容是没有直接判断真伪能力的, 体如电视、报刊获得谣言的辟谣信息,23.38%的学生自己搜
赞》:“诗守南楚,民作谣言。”可见,最初的谣言只作中性词。但几千年过去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在了词意的理
解上,如今的谣言,几乎等同于“恶意诋毁”“、欺骗”或者“诽谤”等。而谣言借助网络技术隐匿性等特点之便甚
嚣尘上,在 2012-2013 年有了一次“狂欢式”的爆发。如果把谣言视为新媒体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社会病毒,
新
治外交有关的谣言,直接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可以视为硬 媒体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体、分析媒体、使用媒体。加强
媒
体
谣言;而与娱乐体育有关,主要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资的 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体产品传播特性的认
研 究
谣言则是软谣言;另有一部分科技健康和民生谣言,影响介 知,增强大学生对谣言的辨识力、抵抗力和免疫力。
社会民生谣言达到 45.77%,还有一类受关注的比例也较大, 方平台。而对可能造成谣言的内容,建议进行软管理,反思谣
就是与学生的切身利益较贴近的校园事件微博内容,其余则 言所折射的心态,合理对待和分析,净化语言环境。
是笑话和淘宝购物类。财经类和社会治安类的谣言不在他们
最后,在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与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