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士怡教授传略及学术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家简介
1917年2月21日,阮士怡教授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叔祖父为当地名中医,幼年始即得到家庭熏陶,对中医基本理论逐步有所认识。1939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由于看到当时国人相对体弱多病,甚至被外国人讥为“东亚病夫”,为雪国耻,遂转念学医,以图救民众之病痛,强国人之体魄。194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在日籍教授火田邦吉指导下继续读研究生两年。毕业后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1955年天津成立中医医院,又奉调协助建院,从此边工作边学习,并拜名中医陆观虎、赵寄凡二位老先生为师,成为一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医生。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中医深奥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明显的临床疗效补充了现代内科疾病治疗的不足。阮老勤奋治学,学贯中西,遵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在中医“上工治未病”、“治病必求于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理论指导下,遵从经旨,主要以此三条为理论指导,中医临症治疗大法,从事中医研究,指导今后世界医学发展普遍适用的治疗原则,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防治动脉硬化大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冠心病为例,阮老认为其发病原因,首先是内膜损伤后内皮细胞形态的不完整,引起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等相关凝血物质及胆固醇沉积在内膜,最终形成病灶及中膜平滑肌增生,形成动脉狭窄,造成冠状动脉血流受阻而导致疾病形成,据此,保护内膜为治疗冠心病的根本。的并获多项科研成果及科技奖励。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资深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老年医学会副理事长等。1980 年被评为文革后首批教授,主任医师,历届天津市高教卫生系统评审委员会委员。首批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年阮老因年龄已高主动请求辞去所有行政职务,专心从事中医药的临床研究工作。
二、业医简史
阮老从医几十年来,始终潜心研究中医古籍,努力学习中医理论,虚心求教,广撷博采,扶微探奥,勇于创新。1946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天津,初期从事西医内科工作,在原天津市铁路医院做内科住院医师。后调入原天津市工业局医院任内科主治医师。青年时代学习和积累了深厚的医学基础及近10年的医学临床一线的实践,在西医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内科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危重疑难病的抢救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955年天津市贯彻党的中医政策,成立天津市中医医院,此次党中央颁布的中医政策对阮老的影响极大,当时国内西医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内科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药品稀缺,再加上由于幼年受到中医理论的熏陶(其祖父是一名中医),对于中医理论并不陌生
的阮老,积极响应号召,奉调参加天津市中医医院的建院工作,临床的经历和医疗实践使阮老对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阮老先后拜天津名中医赵寄凡,陆观虎为老师,随师侍诊,深得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在跟随老师的临诊过程中,认真思考,善于总结,对祖国医学的经方治验颇有心得。阮老经常说:“学习中医就应遵循‘辨证求因,审因施治’的原则,临床诊病时要善于辨证求因论治,以治其本。”1964年,阮老又参加天津市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两年,结业后回院工作任综合科科主任。1972年担任内科主任。1975 年担任天津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即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兼任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及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
阮老继承了赵寄凡,陆观虎老师用药轻灵,遵守经方的临证用药特点,处方用药精致效佳,从无大方大剂,而疗效颇佳。鉴于冠心病患者的日益增多,阮老又在前辈老大夫董晓初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一边总结临床疗效,一边进一步进行药理与基础实验研究,1979年在天津市首次召开了中医成果鉴定会,开发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651丸”此后由天津乐人堂更名为“通脉养心丸”正式投产。直到现在仍在市场畅销,造福广大患者。
阮老潜心研究中医经典古籍,将中医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阮老观察到许多内科疾病治疗收效很难,如风心病,肾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肝硬化等难治性疾病多由儿童时期即已罹病,长大以后转到内科,给内科治疗工作带来困难。祖国医学“上工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病必求于本”等至理名言虽为很多人熟悉,但多未认真执行。他学习经典著作并运用于临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使用补中益气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等收到了西药所不能起到的效果;在治疗风心病,肾炎等病他认为首先也应清除病因。此外,阮老运用中医理论和西医知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早期肾衰、子宫脱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成绩斐然,誉满津门。
1982年天津市中医研究所成立,阮老任副所长及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成立了实验室,建立了细胞培养室,进一步运用现代医学方法和科学手段研究传统中医药学,从此阮老在中医药延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突出了自己的诊疗特色,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及科技奖励。
阮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用积累了十余年的内科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经验,编著了《中医内科学》,该书反映了中医治疗内科病的特色,是天津市贯彻中医政策后首部中医著作,1973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即使在韩国、日本也颇受欢迎。
阮老不仅以高超的诊疗技术服务于成千上万的患者,而且具有崇高的医德和极强的责任心。对病人一视同仁,对有困难者还给予资助,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口皆碑,热爱病人,精心诊治,虽身为内科主任,但谦虚谨慎,遇疑难杂症即请专家会诊,从不专断独行体现了一代大家的崇高品德。如今已95岁高龄,还依然竭其所能,发挥余热,造福百姓。
三、主要贡献
阮老始终工作在临床科研的第一线,主要贡献是:
1.首创“益肾健脾,涤痰散结”的冠心病治疗大法。
阮老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取得明显疗效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的治疗大法。研发出了“降脂软脉片”,其中“降脂软脉片Ⅰ”,治疗慢性冠心病,心绞痛,“降脂软脉片Ⅱ”,适用于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降脂软脉片Ⅲ”,适用于慢性冠心病合并有心律失常者。“降脂软脉片Ⅳ”,适用于冠心病心痛较重者。以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生脉散片”。现均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一直在临床中使用,疗效非常显著。
此外,“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198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益肾健脾,涤痰复脉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8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生脉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在中西医结合延缓衰老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自己对衰老的深刻理解,汇通中西,以血管壁为切入点,把“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大法引用于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在中医药延缓衰老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突出了自己的诊疗特色,并研发出了“补肾抗衰片”,服务于广大患者。其中“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补肾抗衰片缓解衰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补肾软坚法方药防治肾虚型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最早在天津市把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开辟中医药科研先河。
1979年,阮老主持的“益气养阴法651丸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与实验研究”,是当时天津市第一个中医科研成果,获得“198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自建国以来当时在天津市的科技进步奖中获得的最高奖项的科技成果,这项研究也同时推动了天津市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发展。“651”丸作为上市药物,即“通脉养心丸”正式生产,疗效肯定,至今都在广泛应用,解除了一大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痛苦,造福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