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案例一:学业压力小李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他最近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即将面临期末考试。
小李的焦虑主要源于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和对未来的担忧。
他担心如果成绩不理想,会影响到自己的奖学金申请和未来的就业机会。
这种压力让他夜不能寐,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厌食症状。
分析: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小李的情况反映出他可能存在完美主义倾向,对成绩的期望过高,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此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议:小李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成绩并非决定未来的唯一因素。
同时,他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的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以减轻焦虑感。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小张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她最近在宿舍关系中遇到了问题。
她发现自己与室友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让她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小张尝试过与室友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让她感到更加沮丧。
分析: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小张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沟通方式不当或者个性差异导致的。
在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小张可以尝试采用更为积极的沟通方式,比如主动倾听室友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共同点。
此外,她也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案例三:未来规划迷茫小王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他即将毕业,但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非常迷茫。
小王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清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这种不确定性让他感到焦虑和迷茫。
分析:未来规划迷茫是大学生在毕业前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王的情况反映出他可能缺乏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的能力。
大学生健康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在大学生活中,由于生活习惯、心理压力、性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本案例将针对大学生健康教育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小李,女,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近期,小李在宿舍发现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小王出现了异常情况。
小王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
经过询问,小王表示自己最近经常感到疲惫,睡眠质量差,心情烦躁,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
在进一步的沟通中,了解到小王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心理负担较重。
同时,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为了帮助小王改善健康状况,小李向辅导员反映了这一情况。
辅导员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了一场针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讲座,邀请了校医院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进行授课。
讲座内容包括:大学生常见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调适、生活习惯改善等。
讲座结束后,辅导员对小王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她调整心态,改善生活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的状态逐渐好转。
她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在心理方面,她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调整心态。
如今,小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三、案例分析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案例中,小李通过发现同宿舍同学小王的健康问题,及时向辅导员反映,促使学校开展健康教育。
这充分说明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应对各种健康问题。
2. 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1)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相关推荐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精选6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1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本次调查方式是在我的同学之间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借助腾讯QQ进行问卷发放,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支持。
这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科及大专的在校大学生,男70名女50名,一共收回108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
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研分析(一)、人际关系问题根据调查可发现,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负的心态,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表现自己,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
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示自己的思想,例如调查中发现有4%的同学当自己不受到别人理解时会和别人冲突,缺乏理性,15%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怨愤和心情压抑!不愿和同学交流、合作,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之间由于个性、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有些大学生相互冷漠,甚至仇视打击对方,长此以往,她们就会在内心积聚心理问题,极易产生心理疾病。
(二)、学业问题调查发现1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就是三点一线之间教室、寝室、食堂缺乏激情与热情枯燥乏味。
据了解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1)学习压力大;(2)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目的不明确及学习成绩不理想;(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三)、恋爱与性的问题大学生大都处18~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不少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但在如何处理恋爱与性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
(四)、情绪问题在情绪方面调查发现,12%同学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这反映了一些情绪问。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报告篇一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柳某,男,15岁,汉族,系我校初三学生,个头不高,身体胖瘦适中。
父亲为乡下学区副校长,母亲为县医院护士。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系家中长子,母亲体健,足月顺产、孕育期间未服任何药物、也未有任何不良反应,婴儿时期,一切正常,一岁左右、父母离异,父亲忙于教育工作而疏于照料,求助者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爷爷和奶奶对其娇惯溺爱,从小意志脆弱、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3岁时,父亲把求助者接到所在单位念书,那时,父亲升任副校长,业务繁忙,并且染有赌博不良嗜好,对其要求甚为严格,但很少与其沟通交流,小学阶段学习优异,深得师生夸奖,但胆小怕事,与学生交往很少,10岁那年,父亲续弦,继母除生育一妹之外,又带来一妹,继母对其百般呵护,但求助者仍旧感觉不到温暖,两年前,求助者离开乡下父母考取县城这所初中寄宿制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求助者喜欢上了这所环境怡人、书香浓郁的美丽校园,学习劲头有增无减,成绩处于班上中上游,性格比以前稍微开朗些,结交了一些要好。
但做事仍显自信心不足。
(三)、精神状态求助者穿着干净整洁,说话思维清晰、完整,说话过程中流露出紧张焦虑情绪。
(四)、身体状态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多梦,委屈烦躁、焦虑,情绪低落。
(五)、社会功能惧怕数学老师批评、害怕与数学老师交流,数学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数学成绩有所下降。
(六)、心理测验结果SCL-90:总分为170,其中焦虑为3分、抑郁为2分、个人关系为2分。
其他因子均低于2分。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主诉:最近一个月以来,求助者心神不宁、委屈郁闷、紧张焦虑睡眠不佳,数学课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心情难以平静,学习效率下降。
个人陈述:一个月前,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正当求助者伏案疾书认真答卷时,“嗖”一声一个圆纸球不偏不倚落在求助者桌上,原来前桌想试图与求助者侧面的好友核对试卷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从中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案例一,王小明,大一新生,来自农村。
他在大学刚开始适应不良,感到孤独和无助,经常情绪低落,不愿意与同学交流。
他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很大的差距,对未来充满焦虑和恐惧。
案例分析,王小明的案例反映出一部分农村学生在进入大城市的大学后,由于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出现了心理问题。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以适应新的环境。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农村学生互助小组,让他们之间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案例二,李华,大二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却出现了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经常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
案例分析,李华的案例反映出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加强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业压力,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校可以开展学业压力释放活动,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案例三,张三,大三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感到自己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经常因为自卑而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和社交活动。
案例分析,张三的案例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时引起重视。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开展自信心培养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重建自信心。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心理教育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王,男,20岁,大一新生,来自我国南方某农村地区。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人交往较少。
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小王感到非常不适应,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案例分析1. 小王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1)环境适应问题:小王来自农村,生活习惯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他在生活中感到不适应。
(2)学习压力:大学课程繁多,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不同,小王在学习上感到压力较大。
(3)人际关系问题: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交往较少,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孤独、焦虑。
2. 心理教育干预措施(1)开展心理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新生讲解心理知识,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2)开展团体辅导:组织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3)个别心理咨询:针对小王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4)加强师生沟通: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三、案例总结通过对小王等心理问题同学的干预,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应重视心理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第2篇案例背景:小明,男,20岁,大一新生。
来自我国一个偏远的小城市,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进入大学后,小明感到非常不适应。
他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尤其是在课堂上,他害怕被老师提问,担心自己回答不上来。
此外,小明还经常感到焦虑和失眠,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案例分析:1. 个体因素:小明来自偏远地区,可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同时,他的内向性格和不善言辞可能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自卑和焦虑。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全五篇)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
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
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
小A 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
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
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
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
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
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
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
“人贵有自知之明”。
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
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大学生心理报告分析案例

大学生心理报告分析案例引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师,我接触过许多大学生并听取他们的心理困扰。
本报告将分析一位名叫李明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建议。
背景信息李明,男性,大二学生,主修计算机科学专业。
他在初中和高中期间一直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社交圈广阔。
然而,进入大学后,李明开始感到压力增加,对学业和人际关系都感到困扰。
问题描述1. 学业压力:李明在大学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任务繁重,并且感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降,经常焦虑和担心考试成绩。
2. 社交困难:李明很难与同学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他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兴趣爱好和话题不太一致,导致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
3. 自卑感:李明开始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知,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如他人,并产生了自卑感。
测量工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李明的心理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测量工具:1. 哈佛大学焦虑量表(HASS)2. 社交焦虑量表(SAS)3. 自尊感量表(SES)测试结果分析1. 哈佛大学焦虑量表得分:李明的HASS得分为55分,高于平均水平(45分)。
这表明他对于学业的焦虑程度较高,对考试结果产生了过多的担忧和忧虑,导致他在学习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2. 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李明的SAS得分为48分,高于平均水平(40分)。
这显示出他对于社交场合的焦虑感较强,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友谊,忧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他人不一致。
3. 自尊感量表得分:李明的SES得分为32分,低于平均水平(40分)。
这意味着李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尊感缺失,自卑感较强。
分析与建议基于以上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与建议:1. 学业压力:李明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将焦虑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他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一些应对学习压力的技巧,如放松训练和时间管理等。
2. 社交困难:建议李明主动参加校园社团和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并尝试参与他人感兴趣的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咨询案例分析

CASE 1
一般信息: 小王,女性,大学二年级学生。 中等个子,外貌一般,衣着朴素,表现文静,性格偏内向。 平时学习较努力,成绩中等,与人相处随和、谦让。
关键信息: 近一个月来整日表现沉默少语,独自叹息,回避班级集体活
动,曾与个别同学说过自己不想继续学习了,想去打工。 近3~4天来常独自流泪、发呆,夜间睡眠差;常不去教室上
10
2、孤独感和自卑感 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
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许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 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是他们感到非常失 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
11
3、情感问题
“90”后一代对于早恋的问题显然更加
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承
27
推荐阅读: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的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 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 中,容易疲劳,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 、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 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 、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 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 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 ,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 不适感而焦虑不安。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了正常 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理智时应有的思维和决策 ,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重复出现。
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
恋爱”。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次
。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看起来更加丰富,但
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1. 案例一:学业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背景该案例涉及大学生小明,一位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他在每个学期都要应对大量的课程和项目,并且为了保持良好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这种持续的压力导致了小明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问题小明开始出现焦虑症状,经常感到紧张、不安和失眠。
他的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于研究,并且情绪波动较大。
这种状态对他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大学为了帮助小明,提供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措施:1. 心理咨询: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小明可以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寻求帮助和支持。
2. 管理学业压力:大学组织了学业规划和时间管理培训,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研究时间和任务。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课程和项目的研究指导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支持。
3. 心理健康宣传: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倡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并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效果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小明逐渐缓解了焦虑症状。
他学会了管理学业压力,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
小明的研究成绩稳步提高,同时他的心理健康也逐渐恢复。
2. 案例二:社交障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背景该案例涉及大学生小芳,一位内向的学生,面临着社交障碍的问题。
她对于人际交往感到紧张,不善于与人沟通,并且缺乏自信。
问题由于社交障碍,小芳在大学生活中感到孤立和焦虑。
她担心被他人拒绝和嘲笑,很少主动参加社交活动,这限制了她的交友和人脉拓展。
解决方案大学为了帮助小芳,提供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措施:1. 社交技巧培训:大学组织了社交技巧培训课程,帮助学生研究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社团活动推广:学校积极推广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参加和组织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社交圈子,提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 心理支持小组:学校成立了心理支持小组,为有社交障碍的学生提供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平台。
效果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芳逐渐克服了社交障碍,并与更多的同学建立了深入的友谊。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E
一般资料:女,19岁,大学一年级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生活悲观失望。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情绪反应强烈),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已泛化)。始终难以摆脱(自己无法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在大学生活3个月后,高中时候的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重大刺激),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恋爱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同学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已泛化)。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篇1一、调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意义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通过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使他们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
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让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所以,调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我调查了长春市奋进乡兴华村、太平村、隆西村、隆北村、一间村。
访问了18—25岁的相对贫困的大学生120名。
二.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及其分析(1)自卑心理表现为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
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
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
此外,由于在中学时代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
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直接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
(2)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
由于深知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父母的艰辛,知道上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贫困生虽然身在学校,却始终惦记在远方的家庭,总为家里担心。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是一种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心理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是独特的,但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与成长、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方面有关。
本文将分析6个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探讨她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学习压力过大小雅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大二女大学生,但近期她开始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经常失眠和焦虑。
经过心理咨询,她意识到自身有完美主义倾向,导致她对学习要求过高。
咨询师和她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放松技巧,帮助她减轻压力并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二:情绪波动小芳是一个大一的女大学生,她在适应新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困难,情绪波动较大。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源于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自我认知和自尊问题,并提供了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的策略,帮助她稳定情绪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案例三:焦虑和抑郁小丽是一个大三的女大学生,她近期频繁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影响了她的学业和日常生活。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意识到焦虑和抑郁源于她对未来的担忧和自我否定。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内心冲突和负面思维模式,并教授了应对焦虑和抑郁的调节技巧,帮助她恢复积极心态和调整思维方式。
案例四:人际关系问题小韵是一个大三的女大学生,她在与室友相处和朋友关系方面遇到了问题,导致她感到孤独和无助。
经过心理咨询,她逐渐认识到自身的沟通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索了她的交往模式和人际互动问题,并提供了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帮助她改善人际关系和增强社交能力。
案例五:自我认知问题小晶是一个大二的女大学生,她对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感到困惑,缺乏自我认知。
通过心理咨询,她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潜在能力。
咨询师与她一起探讨了她的兴趣和目标,并提供了帮助她发现自我和发展兴趣的方法,帮助她更好地规划未来和实现个人目标。
案例六:压力和情绪管理小美是一个大四的女大学生,她即将面临毕业和求职压力,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本案例以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为例,分析了其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及解决措施,旨在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小王,男,20岁,某高校大二学生。
近期,小王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反映自己近期出现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在与心理咨询师沟通的过程中,小王表示自己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就感到压力很大。
在学习上,他担心自己无法跟上课程进度,成绩不理想;在人际关系上,他觉得自己难以融入集体,与同学沟通不畅;在个人成长上,他渴望得到认可,但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这些压力导致他出现了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
三、案例分析1. 心理问题成因(1)学习压力:小王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对学习有着较高的期望。
进入大学后,他发现学习难度加大,竞争激烈,导致他产生焦虑情绪。
(2)人际关系压力: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他难以融入集体,与同学沟通不畅。
(3)个人成长压力:小王渴望得到认可,但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自我否定导致他情绪低落。
2. 心理问题表现(1)焦虑:小王在学习、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各种挑战。
(2)失眠:由于焦虑情绪,小王出现了失眠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3)情绪低落:小王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心理。
四、解决措施1.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对小王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问题,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 学习辅导:针对小王的学习压力,心理咨询师为他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3. 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咨询师指导小王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个人成长指导:心理咨询师帮助小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勇敢面对挑战。
五、案例总结本案例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业和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并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某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在大一时期表现良好,学业成绩优异,社交圈子广阔。
在大二时期,小明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经常呈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出现了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经过老师的发现并及时干预,小明得到了心理健康的帮助,最终走出了困境。
案例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在大学生活中,许多学生会面临着来自学业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大二这个转折点。
有些大学生在大一时期很容易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到了大二之后,学习的难度和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对于小明来说,他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了学习成绩下滑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需要及时的心理调适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有效的调节方法。
2. 社交问题在大学期间,学生的社交圈子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心理困扰。
在案例中,小明在大一时期社交圈子广阔,但在大二时期可能发生了某些变化,导致他心理上的不适。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交能力培训、人际关系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
3. 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导致了小明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
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的途径。
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策建议1.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心理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案例及分析在大学生活中,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职业规划等,这些压力有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大学生心理案例及其分析,旨在帮助理解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案例一:学业压力小明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他最近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
他发现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失眠,成绩也有所下滑。
经过咨询,发现小明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期末考试的担忧,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
分析: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通过时间管理、学习技巧的提高、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同时,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压力管理讲座等方式来帮助学生。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小红是一名大一新生,她发现自己在大学中很难融入新的社交环境。
她经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这让她非常苦恼。
通过与小红的交谈,了解到她对于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感到困惑。
分析: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像小红这样的学生,建议她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通过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来结识新朋友。
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倾听、表达和同理心,也能帮助她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案例三:自我认同危机小刚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他最近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方向感到迷茫。
他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现在的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分析:自我认同危机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小刚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职业规划咨询、参加实习和兼职工作等方式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
同时,与导师和职业规划顾问的交流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案例四:情感问题小丽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她最近与男朋友分手了,感到非常伤心和失落。
她发现自己无法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分析:情感问题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大学生焦虑情绪问题某大学李明(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近期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考试前会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
经过咨询师的分析,发现李明的焦虑主要源于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和学术压力。
针对该案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2. 进行心理评估: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个体心理特点和问题来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
3. 提供心理课程:开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抗压能力和应对焦虑的能力。
4. 组织座谈会和经验分享会:邀请校友或成功人士来校分享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解除焦虑。
通过以上措施,李明等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案例二:大学生社交障碍问题另一个案例是大一新生小玲(化名),她由于社交障碍问题,在大学里无法适应学习和生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该案例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进行个体咨询:对小玲进行个体咨询,了解其社交障碍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背后的原因,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2. 组织社交技能培训:开设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减轻社交焦虑。
3. 创建社交活动平台: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如迎新晚会、学术讲座等,为学生提供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
4. 建立互助小组:设立心理互助小组,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小玲逐渐克服了社交障碍,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
总结与启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心理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案例及分析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案例一,学业压力过大。
小明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在高中时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霸,但是来到大学后,他发现学习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
在一次期末考试前,他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分析,小明的情况属于学业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
在高中时,他习惯了轻松应对学习,但是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他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解决方法,针对小明的情况,他需要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可以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案例二,人际关系问题。
小红是一名大二学生,她在大学里很难融入班集体,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她觉得自己与同学之间缺乏共同话题,无法融入集体,导致她越来越消极。
分析,小红的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问题,她在大学里面临着新的人际环境,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她可能缺乏主动沟通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导致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不畅。
解决方法,针对小红的情况,她可以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一些班级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逐渐融入班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案例三,情感问题。
小李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在大学里与女朋友分手后,情感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经常感到心情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
分析,小李的情感问题主要是因为感情受挫导致的心理问题,他需要适应失恋后的情感变化,重新建立对未来的信心。
解决方法,针对小李的情况,他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社团活动,逐渐调整自己的情绪,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树立新的生活目标,逐渐摆脱失恋带来的负面情绪。
总结,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6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在大学校园里,女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是 6 例女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希望能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案例一:学业压力导致的焦虑_____是一名大一新生,入学后发现大学的课程难度远超自己的预期,尤其是高等数学和专业基础课。
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成绩仍不理想。
这让她感到极度焦虑,经常失眠,对未来充满担忧。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帮助她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与高中的不同,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建议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
同时,鼓励她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互相鼓励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_____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_____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在宿舍中与室友相处不太融洽。
她觉得室友们经常忽略她的感受,在一些小事上也会产生矛盾。
这让她感到很孤独和失落,不愿意回宿舍,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咨询师通过倾听和共情,让_____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然后,引导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室友的行为,可能存在的误解,并教给她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如主动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倾听等。
同时,鼓励她参加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经过努力,_____与室友的关系逐渐改善,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案例三:恋爱挫折引发的情绪问题_____在大学期间经历了一段失败的恋爱,男友提出分手后,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咨询师首先确保_____的安全,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然后,帮助她分析这段感情失败的原因,引导她认识到失恋是成长的一部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鼓励她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兴趣活动,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_____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心理教育大一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心理教育工作。
本文以某高校大一新生心理教育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心理教育对策。
二、案例介绍小王,男,20岁,某高校大一新生。
小王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小王出现了以下心理问题:1. 学习焦虑:小王对大学课程内容不适应,学习成绩下滑,担心无法顺利毕业。
2. 人际交往障碍:小王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与同学关系紧张。
3. 自我认知偏差:小王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法适应大学生活。
4. 心理压力大:小王担心家庭经济负担,对未来就业前景担忧。
三、案例分析1. 心理问题成因(1)环境适应问题:小王从农村来到城市,面临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难以适应。
(2)学业压力:大学课程难度加大,学习方式转变,小王难以适应,导致学习焦虑。
(3)人际交往障碍:小王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自我认知偏差:小王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导致心理压力大。
2. 心理教育对策(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2)心理咨询与辅导: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扰。
(3)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帮助小王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
(4)加强家庭沟通:鼓励小王与家长沟通,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支持。
(5)优化学习环境: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学业压力。
四、案例总结通过对小王心理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复杂,涉及环境适应、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A.生理因素
1 大脑的器质性病变 2 躯体疾病各种躯体疾病 3 遗传因素 4 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B.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文化交叉、 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
大众传媒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传媒 手段越来越丰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 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传播 速度极大提高,信息容量无限增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与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二、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沉痛的现实、惨重的代价
• 2002年2月24日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的大三 学生马晓明仅仅因为学习成绩差被学校勒令 退学,害怕让家人知道,这个21岁的青年竟残忍地 杀死了自己的奶奶和父亲。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学适应问题 2. 学习心理问题 3. 人际交往问题 4. 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5. 与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6. 与自我发展和人格发展有关的心理问题。
(四)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A. 生理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家庭环境因素 D. 学校因素 E. 个体因素
药家鑫事件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 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 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 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 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 随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 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 现场,当车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时再次将两行人撞伤,逃 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 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 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 2002年3月,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大四学生刘海洋 用硫酸和火碱等化学物质向北京动物园的熊泼去 ,5只黑熊、棕熊和马熊先后被烧伤致残。
4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宿 舍发现四具死尸,死者均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0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随后,公安部发出了A级 通缉令,在全国悬赏20万捉拿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月 24日,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故意杀人案一审作出判决, 马加爵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人的心理事件不过是社会事件的 心理层面。
不受制约的权力和疯狂的社会, 对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是巨大 的。
观察一下发现:整个社会心理就 是焦虑、怨恨、冷漠、恐惧、不 安全感、不确定性弥漫于中国社 会。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 人性的残忍和暴虐,便随时等待 机会发泄。正是在以上背景下, 有了撞人后又杀农妇的西安大学 生药家鑫的残忍。
【思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八条: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健康 (三)意志健全 (四)人格完整 (五)自我评价客观良好 (六)人际关系和谐 (七)适应能力强 (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讨论】大家观察到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2、孤独感和自卑感
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 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许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 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是他们感到非常失 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
3、情感问题
“90”后一代对于早恋的问题显然更
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90后”新生
5
2005年4月22日北大03级中 文系一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 号楼9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 据说这个女孩生前在北大BBS上 发帖子写道———“我列出一 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 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 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 写的……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 奈,或许死后的寂静,就是为 了屏蔽他们的哭声,就是能让 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这些血淋淋的校园恶性事件 告诉我们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切需要社会关注:
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其 中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
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 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
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情感障 碍、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
“恋爱”。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
次。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看起来更加丰富,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
在大学意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出现
波动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伤害。
4、就业焦虑
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 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 在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 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而他们 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 ,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许多新生 的人生目标尚不明确,无形中增加了新生们 的就业焦虑感。
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 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 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 。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 响。有些还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 合说话等。
四大心理危机困扰90后大学生 人际交往障碍最普遍
1、人际交往障碍
这一点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人际交往主 要靠电话、短信、QQ及MSN等方式,而传统的聚会、信件等沟通 方式则不受青睐。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4%和13.8%的“90后” 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