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葡萄营养元素及葡萄需肥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博士葡萄营养系列之(三)

——葡萄营养元素及葡萄需肥特点

营养元素特征与葡萄需肥特点:

根据植物对其所需量的不同又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必需元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遵循营养元素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最低养分定律。

大量元素包括:N、P、K,

中量元素包括:Ca、Mg、S,

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Mo、B、Cl。

同等重要律:必需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不可代替律: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最低养分定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具有最低含量的那种元素的量的多少。

土壤养分的植物吸收形态:

土壤养分存在多种形态,然而一般情况下植物会倾向对某种形态的偏好。例如硝态氮和铵态氮均为氮元素的植物吸收形态,但一般来说硝态氮更有利于植物利用。养分的形态常由土壤性状和养分元素间相互作用决定,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类型、数量可影响养分元素向植物吸收形态转化。土壤PH值在土壤养分元素形态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如果土壤PH值为8左右时,植物很可能会出现缺铁、锰、硼、铜和锌元素症状。

养分元素的移动性和在植物体内的再利用:

矿质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因元素种类不同而异,但对于大多数元素种类来说,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所以在施肥时应尽量施入根系主要分布区域。

矿质营养元素在葡萄体内的再利用程度也因种类而异:①一般氮、磷、钾、镁、氯表现较强迫运转能力,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缺素情况下,可迅速地由老器官转向幼嫩器官,导致老叶中这些可移动元素的含量低于幼叶,缺素症通常在老叶中表现出来;②而硫、硼、钼元素运转能力较弱,钙、锰、锌、铜元素运转能力很差,不易从老器官中向幼嫩器官移动,在器官迅速生长发育期这类元素若发生供应亏缺,则表现为幼嫩器官元素含量低,影响芽、幼叶、果实的发育,缺素症常在幼嫩器官中表现。

葡萄需肥特点:

多年生特性与贮藏养分特点: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在根和枝蔓中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矿质元素。这些贮藏物质在夏末秋初由叶向枝干、根系回运,早春又由贮藏器官向新生长点调运,供应前期芽的继续分化和萌芽、枝叶生长发育的需求。贮藏营养物质对于保证树体健壮、丰产和稳产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成龄结果树,在土壤中已发生营养缺乏的情况下,还可能连续几年表现“正常”生长,并且继续结果。但当缺素症一旦明显地表现,则需多年的努力才能逐渐矫正过来。

根系特点:葡萄根系庞大,可广泛、深入不同层次土壤吸收养分,同时由于根系长期生长在同一个土壤空间,从中吸收养分,往往造成局部根域的养分亏缺,对于难移动的养分的吸收则更不利,因而缺素症相对大田作物较常见。另外,目

前我国葡萄主要为自根苗,但有部分嫁接苗应用,且砧木的应用为发展方向。对于营养吸收,不同砧木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本地区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砧木类型,对克服地域性较强的缺素症具有重要意义。

年周期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葡萄年生长周期经历萌芽、开花、坐果、果实发育,果实成熟等过程,在不同物候期因生育特性的不同,对养分种类及量的需求亦表现不同。葡萄营养元素的吸收自萌芽后不久即开始,吸收量逐渐增加,分别在末花期至转色期和采收后至休眠前有两个吸收高峰,高峰期的出现和葡萄根系生长高峰期正好吻合,说明葡萄新根发生于生长与营养吸收密切相关。其中在末花期至转色期所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当年枝叶生长、果实发育、形态建成等,在采收期至休眠前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用于贮藏养分的生成与积累。

营养元素在葡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葡萄缺素症表现及防治:

1、氮(N):

氮是保证葡萄正常生长结果最主要的元素之一,是原生质和酶的必要成分,有机含氮的主要成分。氮能调节生长及结实,当其他的任何一种元素缺乏时也不会和缺氮一样很快地引起生长的停止,任何一种元素作为肥料施入土壤时不能像氮一样迅速而明显地起作用,甚至其他元素过量地施入,也不能和氮一样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因此,氮肥管理是葡萄施肥管理中的重点。

氮肥之所以能提高产量是由于氮素能延迟叶片的衰老进程,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使植株保持较大的同化面积,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供氮充足时可以大大促进植株或群体的光合总产量,但若大量、过量施氮,可使叶片生长和发育过速,叶片内的含氮量“稀释”,并增加其他元素相对缺乏的可能性;同时枝叶旺长导致相互遮阴,光和效率下降,且枝叶旺长消耗大量营养,不利于贮藏养分积累等,产生众多副作用。不仅影响树体生长与结果,还导致病害加重和生理病害出现。

葡萄吸收氮主要有硝态氮(NO

3-)和铵态氮(NH

4

+)两种形式。通常硝态氮可以

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但其极易被淋溶而损失掉;铵态氮的吸收较缓慢,且需经硝化作用转化成硝态氮。

葡萄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阶段,自萌芽后逐渐开始,在末花后至转色期前达到高峰,之后吸收量有所下降,在果实采收后到休眠前出现第二次吸收高峰。在第二次吸收高峰期植株所吸收的氮量占全年吸收量的34%,可供来年早春树体萌芽、抽枝展叶、花芽分化、开花等之用。研究表明,萌芽时树体贮藏养分中的氮60%是在头一年果实采收后吸收的,因此,秋季氮肥补充对葡萄优质丰产至关重要。

氮素缺乏常表现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失绿黄化、叶柄和穗轴呈粉红或红色等。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强,可从老龄组织中转移至幼嫩组织中,因此,老叶通常相对于幼叶会较早表现出缺素症状。氮素过量则表现为枝梢旺长、叶色深绿、果实成熟期推迟、果实着色差、风味淡等。在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葡萄生产上一般可在三个时期补充氮素化肥,即萌芽期、末花期后、果实采收后。

2、磷(P):

磷元素参与生物基本代谢与合成,在能量代谢及遗传方面其重要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等。磷元素以磷酸根离子形式供植物吸收利用,有单价磷酸根

离子(H

2PO

4

-)和二价磷酸根离子(HPO

4

2-),土壤中磷酸根离子态受pH值影响,当

pH值小于7时,呈H

2PO

4

-态,通常单价磷酸根离子(H

2

PO

4

-)为主要吸收态。土壤

中磷易被吸附固定而成不被植物利用状态,为缺素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改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