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长春版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请分析“鹧鸪”这一意象 所寄寓的情感。
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 的悲痛之情。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 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西北望长安”两句,写心系故园,而故园阻隔,充满忠愤。 “青山遮不住”两句,写爱国志士恢复意志坚定,是任何阻 碍也阻隔不住的,充满坚定的信心。“江晚正愁余”两句写 现实中,因主和派的阻碍,恢复大业无法实现的愤慨与愁苦 之情。忠愤→自信→悲愤,一波三折。
青山遮拦不住,到底江水还是向 东奔流而去!江上傍晚的景色愁杀了 余,深山里听到欢叫的是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感慨、控 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深重苦难。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 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 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 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 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 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
作于他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公 元1129年,金兵侵扰江西,残杀 百姓,使这一带遭受极大破坏。 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曾登过 郁孤台,想起发生在这里的那场 历史悲剧,抚时感事,情不能已, 于是题写了这首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
郁孤台的下面有条清江水,江中 注入多少远行人的眼泪?放眼朝西北 望去就是长安,多么可爱的无数群山。
用典“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 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 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 喻什么。
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 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 归的愿望。 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 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 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 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 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 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此时此刻,词人年华流 逝、壮志未酬的悲愤泪水,也流进到浩浩的赣江 里,汇入到“行人”的泪水中。词人禁不住在台 上远望西北方向的故都,远望中原大地的故土, 但可惜的是,重重山峦挡住了视线。长安,本是 唐朝的都城,这里代指北宋的京城汴京。“望” 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 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他 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2、熟练运用比兴手法,寄托寓意。
全词写景中的暗喻,即“借水怨山”。“西北望长安”两句中以江水 喻当时爱国志士与广大人民群众恢复中原的愿望和决心,以青山喻当时主 和派的阻扰抗金。“青山遮不住”二句中,实际的意义是主和派何能压住 爱国者恢复的强烈的意志呢?
“山深闻鹧鸪”句中借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寄托对恢复中原之 志屡屡受挫的担忧愤恨。所以通篇显著的比兴寄托手法,使该词从特殊显 示一般,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的人民共同的愤慨和时代的大 悲剧,因此感动了后世无数读者。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 是再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 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 但老师讲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 后来就很难听懂了;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 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 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里很简单的内 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竞赛试 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原因 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 外的“郁孤台”写起?
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 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 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
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 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郁”有郁勃、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 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 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
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 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 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词牌名
词题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 词人,世称“苏辛”。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下半阕就由“无数山”写到“青山”。“无数山” 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 东流的江水。这两句词,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 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 首先,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大势所 趋;其次,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 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最后,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 叠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却 只能留在后方,不能参加抗金战斗,万分无奈。而 统治者不思进取,甘心偏安于一隅;投降派一味地 屈辱求和。因此,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 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哀伤与愤懑。词人把自己 的情感,借鹧鸪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较为含京城汴梁失去感到惋惜及对北宋盛时的追念。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东流去 喻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
愁余 愁国破家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闻鹧鸪 以鹧鸪的哀鸣,既表明报国志向,又表明了
壮难酬的悲愤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 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 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 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 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 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 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 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
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 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艺术手法:
1、结构上曲折回环,可谓一波三折。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句始,往后一波三折,这 是登台的所见、所感。这一句为第一折,表示了主和派的 愤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为第二折,抒发的是 爱国志士和人民自始至终不能放弃恢复的强烈情绪;“江 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为第三折,反映的则是抗金不遂、 恢复不成的深悲剧痛。前后三句处处言水,处处言山,照 应却不重复,而是勾连往复,有曲折回环之美。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 的悲痛之情。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 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西北望长安”两句,写心系故园,而故园阻隔,充满忠愤。 “青山遮不住”两句,写爱国志士恢复意志坚定,是任何阻 碍也阻隔不住的,充满坚定的信心。“江晚正愁余”两句写 现实中,因主和派的阻碍,恢复大业无法实现的愤慨与愁苦 之情。忠愤→自信→悲愤,一波三折。
青山遮拦不住,到底江水还是向 东奔流而去!江上傍晚的景色愁杀了 余,深山里听到欢叫的是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
水是清的,却充满了历史的血泪。(感慨、控 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深重苦难。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 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 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 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 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 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
作于他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公 元1129年,金兵侵扰江西,残杀 百姓,使这一带遭受极大破坏。 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曾登过 郁孤台,想起发生在这里的那场 历史悲剧,抚时感事,情不能已, 于是题写了这首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
郁孤台的下面有条清江水,江中 注入多少远行人的眼泪?放眼朝西北 望去就是长安,多么可爱的无数群山。
用典“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 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的义愤之情:忠愤之情。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 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 喻什么。
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 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 归的愿望。 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 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投降派)。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 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 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 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 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此时此刻,词人年华流 逝、壮志未酬的悲愤泪水,也流进到浩浩的赣江 里,汇入到“行人”的泪水中。词人禁不住在台 上远望西北方向的故都,远望中原大地的故土, 但可惜的是,重重山峦挡住了视线。长安,本是 唐朝的都城,这里代指北宋的京城汴京。“望” 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 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他 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2、熟练运用比兴手法,寄托寓意。
全词写景中的暗喻,即“借水怨山”。“西北望长安”两句中以江水 喻当时爱国志士与广大人民群众恢复中原的愿望和决心,以青山喻当时主 和派的阻扰抗金。“青山遮不住”二句中,实际的意义是主和派何能压住 爱国者恢复的强烈的意志呢?
“山深闻鹧鸪”句中借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寄托对恢复中原之 志屡屡受挫的担忧愤恨。所以通篇显著的比兴寄托手法,使该词从特殊显 示一般,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的人民共同的愤慨和时代的大 悲剧,因此感动了后世无数读者。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 是再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 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 但老师讲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 后来就很难听懂了;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 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 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里很简单的内 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竞赛试 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原因 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 外的“郁孤台”写起?
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 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 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
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 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郁”有郁勃、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 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 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
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 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 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 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词牌名
词题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 词人,世称“苏辛”。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下半阕就由“无数山”写到“青山”。“无数山” 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 东流的江水。这两句词,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 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 首先,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大势所 趋;其次,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 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最后,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 叠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却 只能留在后方,不能参加抗金战斗,万分无奈。而 统治者不思进取,甘心偏安于一隅;投降派一味地 屈辱求和。因此,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 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哀伤与愤懑。词人把自己 的情感,借鹧鸪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较为含京城汴梁失去感到惋惜及对北宋盛时的追念。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东流去 喻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
愁余 愁国破家亡,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闻鹧鸪 以鹧鸪的哀鸣,既表明报国志向,又表明了
壮难酬的悲愤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 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 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 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 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 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 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 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
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 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艺术手法:
1、结构上曲折回环,可谓一波三折。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句始,往后一波三折,这 是登台的所见、所感。这一句为第一折,表示了主和派的 愤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为第二折,抒发的是 爱国志士和人民自始至终不能放弃恢复的强烈情绪;“江 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为第三折,反映的则是抗金不遂、 恢复不成的深悲剧痛。前后三句处处言水,处处言山,照 应却不重复,而是勾连往复,有曲折回环之美。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