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及其在士人精神史上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苏轼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及其在士人精
神史上的“完型意义”
①苏轼是北宋科举制度培育的文人、官僚、学者三位一体的士大夫。

他有意无意间拒斥了那种僵硬的形上思维,他的人生思索、人生态度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实践体现,并将审美的态度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生活与生命(伦理与价值)领域,达成了人生态度与审美理想的完全融合,是谓“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

②“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内在超越”:所谓“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者,就是人世间阅尽、走遍,复于“阅尽、走遍”过程中静态反观自审——“观身卧云岭”。

不单指向心灵的解脱,而是体验、解脱并重的——甚至可以说,体验即解脱,入世即涅槃。

总之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道成肉身”的“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内在超越”,不仅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中达到审美的超越:“某平生无快意事,惟做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更把审美的旨趣扩展到整个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打破贵贱等级,获得“感性解放”,所谓“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收养院)乞儿”,从而由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情感与伦理的张力对峙而走向超越消解。

③从历时性互补到共时性互补,社会伦理角色与与个体内在自由的的互涵:“内在超越”的“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使得士人精神之“淑世”和“自适”两者不再矛盾,在生命流程中不再是外在
的出、处矛盾及“淑世”和“自适”历时性互补,而是“出即处”共时性互补、即社会伦理角色与与个体内在自由的的互涵。

④士人精神史上苏轼的“完型意义”在于,他已经由人格理想的树立转为人生态度的践履和体验,代表着近世士人精神的内在转向;他既是真浪漫的,又是冷静严峻的;既是旷达通脱的,又是执着坚韧的,苏轼依此文化性格而成为后世士人心目中的“范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