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选读八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文选读八篇

“撩妹”盛行反映不太郑重的爱情观

“撩妹”一词来源于网络语言,指男性通过向女性示好以获取女性芳心的过程,但大多带有不怀好意,含有戏弄、调戏的意思。

从本质上来说,“撩妹”一词的真正含义与“泡妞”“把妹”等词接近,都是指男性对女性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挑逗、调戏行为,轻浮感和不尊重感是“撩妹”等词给人的直观感受。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我们无法做到严格控制“撩妹”等词的使用范围,但起码它的使用应表现的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随意为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撩妹”等词的使用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适用范围,男生贴心照顾女生的行为被冠以“撩妹”的称号,会照顾女生的男生不再被称为“暖男”,而是被封为“撩妹狂魔”——在很多情况下,“撩妹”已经渐渐成为可以概括男生对女生所有有好感的互动行为的词语,“撩妹”甚至可以代表男生对女生的爱情。

这样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花千骨》中,那个面若冰霜、内心炙热的白子画能够成为千万观众心中的“撩妹高手”;为什么在《太阳的后裔》里,在男主与女主动人悱恻的爱情互动之中,我们的观众看到的却是满屏的“撩妹”“撩汉”的技能;为什么在真人秀《我们相爱吧》中,陈柏霖对宋智孝的贴心照料,也无法摆脱“撩妹”的呼声……

在网络语言的刺激下,在大家对网络语言一窝蜂的运用下,我们对“撩妹”词语中挑逗的意味渐渐做到熟视无睹,我们模糊了在爱情中游戏的态度与真诚的追求之间的界限,我们肆无忌惮的用“撩妹”“撩汉”这些并不美好的词语形容男女之间关于爱情的任何互动。“撩妹”等词的盛行体现出现代人对男女之间互动的随意态度和戏谑姿态,归根结底,反映出现代人不太郑重的爱情观。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对外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戏谑”已经替代“郑重”成为现代人所习惯的对待事物的方式,在现代我们的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爱情自然也是如此。在思想保守、社会封建的古代,爱情与贞洁往往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才有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才有了《列女传》中烈女们争先赴死的悲哀。所以近代以来,无数先进人士为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奔走呼告,中国人在爱情中的自主度越来越高,发展到现在,在“爱情是否以结婚为目的”的辩论中,“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作为一种强势观点始终存在。所以,“郑重”也已经不是现代人所认可的对待爱情的方式。

笔者并不是呼吁要重回过去“一婚定终生”的时代,笔者承认轻松愉悦的氛围才是爱情应该有的美好,所以,对于束缚渐少的现代人在爱情中所表现出的轻装上阵的姿态,笔者无比的认可。但“轻松”不等于“不郑重”,在为爱情渐渐松绑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做到轻装上阵的同时,保持着对爱情的纯粹与真诚的“看重”与“郑重”,我们的爱情是不是能够更加美好?

说到底,“撩妹”“撩汉”只是一种网络语言,但网络语言的兴起与运用同样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社会对于某件事物的态度,笔者并不反对网络文化中戏谑文化的存在,笔者只是希望,我们在接受网络文化影响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的探究与思考的能力,把应该明确的界限明确开来,“真”与“假”、“真心”与“假意”不可混淆,就像“撩妹”“撩汉”中“撩”的随意不可与爱情中真心实意的互动混为一谈一样。

“穷孩子爱学医”是对体面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医患关系的紧张,让很多医生觉得自己“入错行”。不过,对于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医生仍

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广东医科大学近年来贫困生的比例已超过30%,三个学医的孩子当中,就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6月28日《广州日报》)

在一个盛行“标签论”的时代里,“穷孩子爱学医”让人五味杂陈。在传统社会备受推崇的医生,却在现代社会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尴尬。一方面,医生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医患冲突的层出不穷,降低了医生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那些“有门路”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改弦易辙,那些缺乏社会资本的“穷孩子”依然将学医作为向上社会流动的热门渠道。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穷孩子”要想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学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医虽然辛苦,但付出就有回报;医生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待遇高、社会认同高——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让医生依然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好饭碗”。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实现阶层跨越,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就是最大的希望所在。

“穷孩子”与其抱怨指责别人“拼爹”、“啃老”,还不如靠本事吃饭。毕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只要有真本事,穷孩子依然可以实现“逆袭”,改变因贫困带来的自卑、不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缺失。就此而言,“穷孩子爱学医”既有坚硬现实挤压的客观因素,也有寒门子弟价值信仰的主观因素。

和许多职业相比,医生既是一个“良心活”,更是一个“技术活”。只要不断提升医术,医生就可以一步步“向上爬”;在利益固化、阶层板结的当下,医生凭借技能、口碑就能够逐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评价机制,为“无爹可拼”的穷孩子提供了一条“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路径。

这是一个“当医生难,想当医生也难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医疗需求逐渐增多的世界;机遇与风险并存,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穷孩子想学医”的对立面并非“富孩子不想学医”,依然有一些家境良好的孩子选择学医。可是,“出身好”的孩子们出路更加多元化,他们的人生有更多尝试和体验的机会。

学医固然艰辛,却点亮了寒门学子的希望之灯;“穷孩子想学医”的背后,既是对社会公平的利益诉求,也是对向上社会流动的渴望。当知识、技术、经验、创新能力能够转化为财富和社会资本,穷孩子就会获得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让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多元畅通,让人生少一些定型多一些突破,让“穷孩子”的出路多样化,这样的“沉没的声音”,值得打捞。

老虎咬人,说“贱人该死”何居心

舆论场里有一股乖戾的倾向,只要事件当中的受害者有过错,就进行没有底线的攻击、踩踏和侮辱。

想不到7月23日北京八达岭动物园“老虎咬人”的事件,成为舆论场的撕裂大战。一些人将太多的戾气投射向那个犯了严重过错的女士,甚至不惜心领神会地传播谣言,比如称受害者是“医闹”是“小三”,以满足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冷血正义”。这就过头了。

好在随着媒体的跟进报道,一些谣言已经被澄清。据《广州日报》的报道,接治受害者的北医三院明确否认其是“医闹”。

首先,当然是受害者自己犯下了严重的过错,在虎区开门下车,导致自己被咬伤,母亲被咬死。可以批评她没有规则意识,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是有必要对她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和鞭挞吗?关于她是“小三”,她是“医闹”的谣言,明显没有事实依据,但是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地传播,就差直接喊出“贱人该死,老虎替天行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