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测试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选择(每个3分共3×10=30分)1.(2019-2020学年·扬州期末)下列图片中的人或物体没有利用摩擦力的是()【答案】B.【解析】:传送带将货物送到高处,依靠传送带给货物的静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乘客在竖直上升电梯中,不满足摩擦力产生条件,即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乘客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运动员跑步,脚底相对地面有后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人向前的静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手拿住杯子,满足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杯子相对手有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手给杯子有向上的静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答案】A【解析】:.静摩擦力F f的范围是0<F f≤F fm,A正确;由胡克定律F=kx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由劲度系数k 和弹簧的形变量x共同决定,B错误;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无关,C错误;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为其圆心,就不在圆环上,故D错误.3.(2019-2020学年·望花校级学业考试)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大小不相等,而且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4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B上,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答案】B【解析】:.利用隔离法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受到重力G A、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B对A的压力F N B→A、B对A的摩擦力F f B→A,则A、C、D错误,B正确.5.(2019-2020学年·郑州高一月考)甲图中小明用6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没推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小明用100 N的水平力恰好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已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60 N,100 N,90 N B.0,100 N,300 NC.60 N,100 N,300 N D.0,100 N,90 N【答案】A.【解析】:甲图小明用的推力F=60 N,木箱不动,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1=F=60 N;乙图小明用的推力F′=100 N,木箱恰好能被推动,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2=F′=100 N;丙图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木箱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3=μF N=0.3×300 N=90 N,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6.(2019-2020学年·北京学业考试)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A.kx0B.kx1C .k (x 1-x 0)D .k (x 1+x 0)【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 =k (x 1-x 0);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C 正确,A 、B 、D 错误.7.(2019-2020学年·丰台月考)《荀子·议兵》中写道:“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其中“以卵击石”意思为拿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鸡蛋与石头相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B .石头对鸡蛋的力小于鸡蛋对石头的力C .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大小相等D .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方向相同 【答案】C.【解析】: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不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而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它们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B 、D 错误,C 正确.8.在图中,AB 、AC 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 与水平面成30°角.若把球O 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12G ,32GB.33G ,3G C.23G ,22G D.22G ,32G 【答案】 A【解析】 对球所受重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F1=G sin 60°=32G,F2=G sin 30°=12G,A正确.9.一长直木板的上表面放有一小木块,当木板以远离木块的一端O为轴,如图所示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α角变大)时,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转过的角度α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α角增大时,木块先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F f=mg sin α,当木块相对木板滑动时变为滑动摩擦力,F f=μmg cos α,又知α角在增大,故C正确.10.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答案】C.【解析】:球所受拉力F′1、支持力F′2和重力G可以构成如图甲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绳子长度增加,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F′1、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故F′1、F′2均减小,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都减小,C正确.甲乙二、不定项选择题(每个4分共4×5=20分)11.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大的桥要建很长的引桥,减小斜面的倾角,是为了减小汽车重力沿桥面向下的分力,达到行车方B.幼儿园的滑梯很陡,是为了增加小孩滑滑梯时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运动员做引体向上(缓慢上升)动作时,双臂张开很大的角度时要比双臂竖直平行时觉得手臂用力大,是因为张开手臂时产生的合力更大D.帆船能逆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答案】AD.【解析】:汽车上桥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 sin θ,当引桥长时θ角小,重力向下的分力小时车行驶方便、安全,A正确;B中滑梯陡与小孩重力互不相干,B错误;C中双臂产生的合力大小均等于人的重力,C错误;风吹船帆使之向前航行一定是风力可以分解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D正确.1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A.μ1=0,μ2=0B.μ1=0,μ2≠0C.μ1≠0,μ2=0D.μ1≠0,μ2≠0【答案】BD.【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A不受摩擦力,否则它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则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一定不为零,故选项B、D正确.1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B靠在竖直墙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静止不动,则()A.A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为3B.B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C.力F增大(A、B仍静止),A对B的压力也增大D.力F增大(A、B仍静止),墙壁对B的摩擦力也增大【答案】AC【解析】隔离A物体,若A、B间没有静摩擦力,则A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水平力F三个力作用选项A正确;将A、B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所以墙对B的摩擦力方向只能向上,选项B错误;若F增大,则F在垂直B斜面方向的分力增大,所以A对B的压力增大,选项C正确;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上有f=G A+G B,因此当水平力F增大时,墙壁对B 的摩擦力不变,选项D错误。
江苏省兴化一中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θ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则( )A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于(M +m )gB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 tan θC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tan mgθ D .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cos mgθ【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CD .以正方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N 1=tan mgθ圆柱体对正方体的支持力为2sin mgN 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sin mgθ。
选项C 正确,D 错误;AB .以圆柱体和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N =(M +m )g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f =N 1=tan mgθ选项AB 错误。
故选C 。
2.如图,一固定的粗糙水平横杆上套有a 、b 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两根等长细绳拴住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适当变小后重物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变大B .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变小C .杆对a 环的支持力变大D .b 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大【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所以合力不变,A 错误;B .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得2cos2A B mg F F α==当两环间距离变小后,α变小,则拉力F A 、F B 均变小,B 正确;C .以两个轻环和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系统总质量为M ,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N ,分析如下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 2F Mg =即N 12F Mg =,可见水平横梁对环的支持力F N 不变,C 错误; D .以b 侧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an Nf F F θ=θ增大时,f F 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环对杆的摩擦力也变大,D 错误。
泰安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水平传感器可以测量器械摆放所处的水平角度,属于角度传感器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测量载体的水平度,又叫倾角传感器。
如图为一个简易模型,截面为内壁光滑的竖直放置的正三角形,内部有一个小球,其半径略小于内接圆半径,三角形各边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受小球对三边压力的大小,根据压力的大小,信息处理单元能将各边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如果图中此时BC 边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将其以C 为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直到AC 边水平,则在转动过程中(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AB 处于水平状态 B .球对AC 边的压力一直增大 C .球对BC 边的压力一直减小D .BC 边所受压力不可能大于球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对正三角形内部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随着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角α与角θ之和保持不变,且α + θ = 120°,所以角β也保持不变,β = 60°,由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120AC BC N N Gβθθ==︒- 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23sin sin sin sin sin 60ACAC G G N N θθθβ'====︒ 球对BC 边的压力()()()23sin 120sin 120sin 120sin sin 60BCBC G G N N G θθθβ'==︒-=︒-=︒-︒ A .当BC 边与AC 边所受压力大小相等时,即ACBC N N ''=,则θ = 60°,此时AB 处于水平状态,故A 正确;BC .角度θ从0°到120°增大过程中,sin θ和()sin 120θ︒-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球对AC 边的压力和球对BC 边的压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BC 错误;D .当0 < θ < 60°时,BCN G '>,即BC 边所受压力有可能大于球的重力,故D 错误。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doc

第二章相互作用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具重心也升高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英重心位置不变化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解析:实际上,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重心的说法是从宏观上研究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时而引入的一个概念,重心是指一个点(重力的作用点).由此可知,重心的具体位置应该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决定,也就是说只要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不变,重心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就保持不变.重心可能在物体外,也可能在物体内,对具有规则几何形状、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物体位置升高,其重心也跟着升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要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于地面”并不完全相同,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A2.如图1,加装“保护器”的飞机在空中发生事故失去动力吋,上方的降落伞就会口动弹出.已知一根伞绳能承重2940 N,伞展开后伞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飞机的质虽约为30吨.忽略其他因索,仅考虑当飞机处于平衡时,降落伞的伞绳至少所需的根数最接近于(图中只画出了2根伞绳)()A.120B. 90C. 60D. 30解析:由力的平衡可知,2940X COS30°-A? = 30X 104>H = 118,则降落伞的伞绳至少所需的根数最接近120根,A正确.答案:A3.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牛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2所示),他先后做出 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A. 刀刃前部和示部厚薄不一样,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解析:把刀刃部分抽象后,可简化成一个等腰三角劈,设顶角为20,背宽为d,侧面 长为£,如图a 所示.图3当在劈背施加压力F 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尺、尺,使用中依靠着这两个分力 分开被加工的其他物体.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i = F 2),由此画出力分解的 平行四边形,实为菱形,如图b 所示.在这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取其四分之一考虑(图中 p, j I 阴影部分),根据它跟半个劈的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有关系式祐二為二盘,得尺= 局二盏初由此可见,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压力F 时,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 关,顶角越小,sin"的值越小,戸和E 越大.但是,刀刃的顶角越小时,刀刃的强度会减 小,碰到较硬的物体刀刃会卷口甚至碎裂,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适应加工不同物体的需 要,所以做成前部较薄,后部较厚.答案:D4. (2012-河北承德模拟)如图4所示,用两根细线把/、3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 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M 上,使三根细线 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 中的()一、A.FiB. F2 C • F、 D • F4解析:由于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08沿竖直方向,因此细线力3无弹力,对小球/受力分析,由于它受力平衡,并根据小球/受到的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方向可知,施加给小球/的力F应沿尸2或尸3的方向,故选B、C.答案:BC5.如图5所示,晾晒衣服的细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力、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力端位置不变,将〃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端移到5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B端移到场位置时,绳了张力变小C.3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了张力变人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解析:以悬挂点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则两侧绳子的拉力相等,设绳子长为L,左、右两侧绳子长为厶1、厶2,两杆之间的宽度为d,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仏厶isin〃+厶2sin<9 = d.所以= 可见0只由d、厶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根据G = 2Fcos<9, F的大小与绳子在3、B、、艮的位置无关,所以A正确.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变小,0变小,根据尸=绳子张力变小,可见D正确.答案:AD6.如图6所示,水平地而上的物体A,在斜而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6A.物体/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人小为FcosOD.物体/对水平地血的压力的大小一定为FsinO解析:图7分析物体A受力如图7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FcosO = Fp Fy + Fsin<9 = mg,因巴HO,凡一定不为零,故物体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A错误,B、C正确;F v = wg - FsinO,故D错误.答案:BC7.如图8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 3均静止.已知/和3的质量分別为叫、叫,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贝%)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jgcos0C.物体3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D.物体B対地血的压力为m B g—m A gs'm3 解析:对B受力分析如图9所示,则水平方向上:F广F QOS O,由于F T = m A g.所以F f= 〃血geos。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3章)(9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不一定是成对出现的B.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有力的作用C.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解析】选C。
依据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必然成对,即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必然受力,故A不正确;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不一定接触,如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的重力属非接触力,故选项B是不正确的,C是正确的;物体相互接触但不挤压时,不会有力的相互作用,故D选项也不正确。
2.(2021·江州区高一检测)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中国结悬挂于O点且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线一定竖直B.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C.中国结的重心可能不在通过OA的直线上D.中国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 g【解析】选A。
由二力平衡可知,用一根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故OA线一定是竖直的,故A正确,C错误;由于中国结的形状不是完全对称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故中国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故B错误;中国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mg,故D错误。
3.(2021·威海高一检测)某同学在水平地面上练习立定跳远,起跳时的姿态如图所示,则此时该同学的受力分析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B。
人首先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次,人在地面上要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脚给地面一个力的作用,同时地面给人一个力的作用,人之所以向前运动,是受到地面对人的向前的摩擦力。
可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前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互相作用题20 套( 带答案 ) 及分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互相作用1.以下图,质量的木块 A 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 B 相连 .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同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 M、 m 相对地点保持不变,取.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当为多大时 ,使球和木块一同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答案】(1) 30°( 2)μ=( 3)α=arctan.【分析】【详解】(1)对小球 B 进行受力剖析,设细绳对N 的拉力为T 由均衡条件可得:Fcos30 ° =Tcos θFsin30 ° +Tsin θ =mg代入数据解得:T=10,tanθ= ,即:θ=30°(2)对 M 进行受力剖析,由均衡条件有F N=Tsin θ +Mgf=Tcos θf= μF N解得:μ=(3)对 M、 N 整体进行受力剖析,由均衡条件有:F N+Fsin α=(M+m ) gf=Fcos α =NμF联立得: Fcosα=μ( M+m ) g-μFsin α解得: F=令: sin β=,cosβ=,即:tanβ=则:因此:当α+β=90时°F 有最小值.因此: tan α=μ=时 F 的值最小.即:α=arctan 【点睛】此题为均衡条件的应用问题,选择好适合的研究对象受力剖析后应用均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议论拉力 F 的最小值,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A 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B放在粗拙的水平桌面2.以下图,、上,滑轮 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 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细线 bO′水平拉着物体 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不计,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可忽视,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重物 A 的质量为 2kg,弹簧的伸长量为 5cm ,∠cO′a=120,°重力加快度g 取 10m/s 2,求:(1)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为多少?(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F 的大小和方向?【答案】( 1)10 3N(2 )200N/m ( 3)203N ,方向在O′a与竖直方向夹角的角均分线上 .【分析】【剖析】(1)对结点 O′受力剖析,依据共点力均衡求出弹簧的弹力和bO′绳的拉力,经过 B 均衡求出桌面对 B 的摩擦力大小.( 2)依据胡克定律求弹簧的劲度系数.(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与滑轮双侧绳索拉力的协力等大反向.【详解】(1)重物 A 的质量为 2kg,则 O′a绳上的拉力为F O′a A=G =20N对结点 O′受力剖析,以下图,依据平行四边形定章得:水平绳上的力为:F ob=F O′a sin60 =10° 3 N物体 B 静止,由均衡条件可得,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f=F ob=10 3 N(2)弹簧的拉力大小为 F 弹 =F O′a cos60 °=10N.依据胡克定律得 F 弹 =kxF弹10得 k===200N/mx0.05(3)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与滑轮双侧绳索拉力的协力等大反向,则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 F 的大小为: F=2F O′a×3cos30 =2°× 20N=20 3 N2方向在 O′a与竖直方向夹角的角均分线上3.以下图,斜面倾角为θ=37,° 一质量为m=7kg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s in37 °=0.6, cos37°=0.8, g=10m/s 2)(1)物体遇到的摩擦力大小(2)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于木块上,使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恒力 F 的大小.【答案】(1) 42N( 2) 0.75(3) 240N【分析】【剖析】【详解】(1)不受推力时匀速下滑,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沿运动方向有:mgsinθ-f=0因此:f=mgsinθ=7× 10× sin37=42N°(2)又:f=μ mgcosθ解得:μ=tanθ=0.75(3)受推力后仍匀速运动则:沿斜面方向有:Fcosθ-mg sinθ-μF N=0垂直斜面方向有:F N-mgcosθ-Fsinθ=0解得:F=240N【点睛】此题主假如解决摩擦因数,依照题目的提示,其在不受推力时能匀速运动,由此就能够获取摩擦因数μ=tanθ.4.以下图,竖直轻弹簧 B 的下端固定于水平面上,上端与 A 连结,开始时A静止。
【单元练】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通过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M点,在细线上的O点施加作用力F,使细线OM段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 ,若保持O点静止不动,使作用力F从图示方向缓慢转至水平方向,则作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A解析:AO点受三个拉力处于平衡,向上的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作图法(如图),使拉力从图示位置缓慢运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当F与绳子垂直时,拉力F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用光滑小轮将三角形斜劈压在竖直的光滑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劈的三个面均受到压力B.斜劈对墙壁可能没有压力C.斜劈对小轮的压力一定垂直于斜面D.斜劈对小轮的压力是由于小轮形变时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C解析:CA.斜劈的上表面没有压力作用,故A错误;B.斜劈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小轮对斜劈的压力以及墙壁对斜劈的弹力,保持静止状态,故斜劈对墙壁一定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斜劈对墙壁的压力,故B错误;C.斜劈对小轮的压力一定垂直于斜面向下,故C正确;D.斜劈对小轮的压力是由于斜劈形变时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解析:AAB.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正确,B 错误;C.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选项C错误;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选项D错误。
故选A。
4.力是矢量,它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下关于大小分别为7N和9N的两个力的合力正确不可能是()A.3N B.9N C.16N D.20N D解析:D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故7N和9N的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是≤≤2N16NF合故ABC可能,不符合题意;D不可能,符合题意。
鲁科版必修1《第3章_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有答案

鲁科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 关于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静摩擦力B.有静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弹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D.静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2. 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静摩擦力作用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作用C.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消失时,弹力一定也同时消失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3. 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垂直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4.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5. 下图中,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6. 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三角烧杯中,钢球在各容器的底部与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
若钢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内,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7. 如图所示,木块与皮带接触面粗糙,关于木块所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B.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C.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8. 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15N30N40NB.15N30N80NC.0040ND.40N40N40N9. 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的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A.G>G′B.G<G′C.G=G′D.无法确定10. 我们的家乡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如图所示,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就能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C对地有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如图所示,为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A为传送带上的货物,则()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鸟巢”体育馆开幕,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活泼可爱,如图是福娃在几个项目中的运动形象,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踢足球,足球会飞出去,说明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投篮球时,篮球脱手后地球对篮球有力的作用,篮球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篮球落到地上C.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向前的冲力D.用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会向前进,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某同学在研究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在某一深度为ℎ=25.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但测力计可以与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出筒的下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F与L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用k、L0、ℎ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线,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的刻线为20,试问(1)当弹簧分别挂50N和1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的读数应是多少?(2)若自由端所对刻线是18,这时弹簧下端悬挂了多重的重物?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N时,质量为m=10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N,求铁块的质量M.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弹簧的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g取10m/s2)(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鲁科版必修1《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卷(1)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B【考点】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判断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解析】静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引起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物块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大小为m gsinθB.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C.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 cosθ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 sinθ2.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3F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 3 FD.c作用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F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为()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加力F前,B与墙面间的弹力一定为零B.施加力F后,B对A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C.施加力F后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施加力F后,弹簧弹力可能变化5.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我们可以知道()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也有关D.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的6.如图所示,矩形物块A和楔形物块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块上表面水平。
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B受到的力的个数是()A.4个B.5个C.6个D.7个7.作用于O点的三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F1,沿y轴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与x轴负方向夹角θ(θ<90°),如图所示。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A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消失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案:D
二、填空题
1.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力是________的。
答案:相互的
2. 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作用与反作用
三、简答题
1. 解释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举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例如,当我们在冰面上滑行时,我们对冰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同时冰面也对我们施加一个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使我们得以向
前滑行。
四、计算题
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
受到的反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大小为10N。
2020届高一物理必修1单元达标测试卷——相互作用(四)

物理必修1《相互作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的墙面C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物体均保持静止,则物体A受力分析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2.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已知ac绳和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 ,B. ,C. ,D. ,3.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A. B.C. D.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5.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α(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 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6.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现用指向墙面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和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当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 推力F将变大B. 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大C. 地面对小球B的支持力不变D. 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变大7.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B. 当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C. 当F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D. 当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8.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的瞬间()A. B. C. D.9.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传动带以10m/s的恒定速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传送带的上、下两端相距16m.t=0时,将质量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端,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sin37°=0.6,cos37°=0.8).则()A.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B. 物体离开的传送带时的速率为C. 物体离开的传送带时的速率为D.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0.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
2023最新药物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2023最新药物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1. 以下哪种药物与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出血风险增加?
- A. 对乙酰氨基酚
- B. 盐酸吗啉胺
- C. 左乙拉西坦
- D. 对乙酰氨基酚和左乙拉西坦
正确答案:B. 盐酸吗啉胺
2. 下列药物中,与二甲双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的是:
- A. 利培酮
- B. 氯氮平
- C. 吲哚美辛
- D. 酮康唑
正确答案:D. 酮康唑
3. 如果同时服用西咪替丁及以下哪种药物,可能导致西咪替丁
的降低疗效?
- A. 青霉素
- B. 氨茶碱
- C. 维生素C
- D. 头孢氨苄
正确答案:B. 氨茶碱
4. 以下哪种药物与华法林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 A. 氯丙嗪
- B. 乙酰水杨酸
- C. 氟哌酸钠
- D. 充血缩宫素
正确答案:C. 氟哌酸钠
5. 和以下哪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增加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
- A. 脱氧胆酸
- B. 双氯芬酸
- C. 维生素B12
- D. 乙酰螺旋霉素
正确答案:A. 脱氧胆酸
以上是2023最新药物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请仔细阅读并理解正确答案,确保用药安全。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A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哪个描述是准确的?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B
二、填空题
3.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____力,这个力被称为反作用力。
答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且它们是____的。
答案: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简答题
5. 描述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当人走路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则对人的脚施加一个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推动人向前移动。
6. 解释为什么在冰面上滑行时,相比在粗糙地面上,人更容易滑倒。
答案:在冰面上,由于摩擦力较小,当人对冰面施加力时,冰面对人
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来保持稳定,因此人更容易滑倒。
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对相互作用的物理概念有了更
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练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的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只有作用力C. 只有反作用力D. 没有力答案:A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不相等的C. 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 无法确定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相互作用力的特点: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消失答案:D二、填空题4.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力。
答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5. 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且作用在______个物体上。
答案:两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四、计算题7. 假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A,对质量为3kg的物体B施加了10N的力,求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
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为10N。
五、论述题8. 论述相互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答案:相互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 当我们推墙时,墙也会对我们施加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推墙时有阻力。
- 在冰上滑行时,冰鞋对冰面施加一个向前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冰面也会对冰鞋施加一个相等大小的向后的力,这就是滑冰运动员能够向前滑行的原因。
高一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重力、重心、重力加速度g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和物体在不接触时也会产生重力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D.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两极最大、赤道最小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紧贴在竖直墙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平力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墙壁对物体的弹力和物体对墙壁的弹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C. 假如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墻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也会立即消失D. 如果水平力增大,墻壁受到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3.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8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8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左D.零4.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4个力B.b可能受到4个力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5.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4 N、7 N,8 N B.2 N、3 N、6 NC.1 N、5 N,7 N D.1 N、8 N、10 N7.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下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下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8 k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0.2B. 0.4C. 0.6D. 0.88.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A.B.C.FD.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第三章 相互作用章检测题

第三章相互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
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B .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 A .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 .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 .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 .两个分力的夹角 θ 在 0° 到 180° 之间变化时,θ 角越小,合力越大8.已知3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 N 、5 N 、9 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 .0 NB .1 NC .5 ND .18 N9.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 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重力G 与静摩擦力F f 的合力方向是( )A .向上偏右B .向下偏左C .竖直向上D .水平向右10.一个人用与水平面成 θ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 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A .μ M gB .μ F sin θC .μ(M g -F sin θ )D .F cos θ11.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的Q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P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作用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三章)100分90分钟满分:时间:(),共40分4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分是施力),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1.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A.尽管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B.、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C.甲的拳头.以上说法都不正确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也可能在物体外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3.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合力方向应该是(B.垂直于斜面向上A.沿斜面向下.竖直向上沿斜面向上C.D4.1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m,质量为5.如图2所示的动摩2图),μ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3113和mgmgB.mgA.mg和22223311μmgμmgD.和mgmgC.和22221 / 73图劲度系数不同的,K为原长相等.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3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6K、21)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A.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垫片向右移动时,B.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垫片向右移动时,C.两弹簧的长度改变量不相等垫片向右移动时,D.作用在水平推力F,的质量均为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如图4所示,物块a、b7.),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4图mg.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B mg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bmgD.8.5图分别作用于物,F=10N,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为F=5N5如图所示,物体A、B和C cb与桌面间CC、BA与、B与和上,A、BC仍保持静止,以F分别表示B体、CF、F、312)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5NF=F=0,A.F=5N,312=0=5N,FB.F=5N,F3215N=5N,F.F=0,F=C3215N,F==0,F=10ND.F3219.6图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L.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所示.则物体所受630°,如图斜面倾角为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摩擦力1,方向沿斜面向下等于零A.B.大小为mg23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mg,DC.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27图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所示.若如图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和.用绳10ACBC,7AC2 / 7 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N.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当重物的重力为150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大B.当重物的重力为150N时,AC、BC都不断,AC拉力比BC拉力小C.当重物的重力为175N时,AC不断,BC刚好断二、填空与实验(本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2.某同学用如图8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2)9.8m/s(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______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8图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44分)13.(10分)水平面上有一重40N的物体,受到F=12N和F=6N的两方向相反的水平力作21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1)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3 / 7(2)将F撤去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1(3)将F撤去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14.9图,30°,绳子与水平路面的夹角为的木箱)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个重力为G=183N(10分要使木箱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移,=0.10如图9所示.木箱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F则绳上所加拉力应为多大?动,37°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10kg的雪橇上,所示如图10,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分15.(12)cos37°0.6,(sin37°,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的拉力拉雪橇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0.8)求:=10图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4 / 716.11图能承受最大拉力为45°角,,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N的细线OA与竖直方向成如图11所示下端所,OC均不被拉断,为使OA,OB5N的细线OB水平,细线OC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悬挂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相互作用第三章任何一个力,都必须具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要明确[.C1某力是谁对谁的作用力,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甲用力将拳头击出,但击空.] C了,胳膊对拳头施了力,但拳头对乙没有施力,故应选3.BD2.选、DA[由于人随自动扶梯匀速运动,则人处于平衡状态,人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则C4.项错误;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向下的重力、自动扶梯对人有垂直接触面] B错.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因此人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则A对,3=mgsinθ=mgcosθFmgF5.A[三棱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故,fN21=] 选项正确.mg,A2只(BD[两弹簧中任一点处,相互作用力均相等都等于弹簧一端的力,与劲度系数无关.6.] D对.C)是劲度系数不同,形变量不同,B对,错.两弹簧均发生形变,其形变量不相同,C7.AD8.[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竖直悬挂时k.9A,①=kLmg,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将物体放在斜面上时,设摩擦力为F f mg.②=sin=2mg30°FkL+f] 正确.A0=两式得:由①②F,选项f 10ACD.BD.11(1)(2) BD5 / 7解读(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是两次拉伸橡皮条的作用效果要相同,故选项B、D正确.(2)要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必须与木板平行.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弹簧秤的示数之差适当大些即可,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B、D正确.12.(1)见解读图(2)0~4.925.0解读纵坐标取15cm为起点,然后在坐标纸上依次描点(0,15.00)、(1.00,18.94)、(2.00,22.82)、……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各点,如图所示,即可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在作出的图象中可以看出,在0~4.9N范围内,图线为一条斜直线,表明此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成线性关系,即满足胡克定律:F=kx,据此可以计算Fmg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代入数据即可.xΔ2-1015×x-NN(3)813.(1)6N(2)6=μF=μG=F计算题中,若无特殊说明,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解读Nmax.=8N0.2×40N N.-6N=612-F=NF′(1)根据平衡条件,F=21撤去,此时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F″=F=6N.F(2)若将21撤去,F,物体将发生相对滑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则F>FF(3)若将max12=μF=μG=0.2×40N=8N. N14.20N解读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木箱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将拉力F按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和F,得F=Fcosθ,121=Fsinθ.F2在水平方向上由二力平衡可得=F=Fcosθ①F f1在竖直方向上G=F+F=F+Fsinθ②NN2又F=μF③Nf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20N.15.(1)340N(2)0.2416.5N解读6 / 7所受的拉力同时增大.为了判断哪根细线、OB当OC下端悬挂物重不断增大时,细线OA、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利用假设法,分别假设OA先被拉断,可选O不会被拉断,且达最大值时,看另一细线是否达到最大值,从而得到结果.假设OBOB,根据平衡条件有=10NFOA上的拉力先达到最大值,即12F=N≈7.071045°=N×F cos max122由于F大于OB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所以在物重逐渐增大时,细线OB先被拉断.2再假设OB上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值(即F=5N),max2处于将被拉断的临界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Fsin45°=F45°=F.cosF312max1再选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F=G.max3以上三式联立解得悬挂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F=5N. max2max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