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
![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3c1d458ad02de80d4d84096.png)
二、统计学的发展
•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 1、国势学派 • 国势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其创始人是海 尔曼·康令(Hermann Conring,1606-1681) 教授。 • 2、政治算术学派 • 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 表人物是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和约翰· 格朗特(Johan Graunt,1620-1674)。
一、总体和样本
• (一)总体 •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由特定的研究目 的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单位构成的集 合体。 • (二)样本 • 广义而言,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 单位构成的集合体;但为了符合统计理论 的需要,统计中所指的样本特指从总体中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
二、统计标志
三、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
• 第一,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 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
• 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将 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 • 第三,统计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将为统计 学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第二节 统计学的特点和分类
• 一、统计学的特点 • 二、统计学的类别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 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例如,一个工人的工 资是数量标志,全体工人的工资总额是统 计指标。 • 第二、标志有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和用 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则都是用数值 表区别和联系。
• 在该时期,为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作出重大 贡献的主要统计学家和理论有:20世纪初 英国的戈赛特(W.S. Gosset,1876-1937)的T 分布理论;20年代英国的费雪(R.A. Fisher, 1890-1962)的F分布理论;30年代波兰的尼 曼(J.S. Neyman,1894-1981)等人的假设检验 理论及置信区间估计等理论;40年代美国 的瓦尔德(A. Wasld, 1902-1950)等学者的统 计决策理论,多元分布理论等。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2ec861a25c52cc58ad6be01.png)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减少为原来的1/5
D.不能预测其变化
答案:A
5、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算术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
答案:D
6、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数
算的。()
答案:错
4、抽样误差范围愈小,则抽样估计的置信度也愈小。()
答案:对
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
答案:错
6、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
保证程度。()
答案:对
第五章假设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作出检验结论的判断方法()
2、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
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
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
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α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β
E.在H0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
答案:ACE
三、判断题
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提出,通常与所要检验的问题的性质有关,与决策者的
经验无关。()
答案:错
2、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人们宁愿相信该事件的前提条件是
错误的。()
答案:对
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利用小概率事件原理来解释。()
答案:对
4、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H0,备择假设为H1,则“H0为真,却拒绝H0”为犯第
2类错误。(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 第一章 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1f1ac009cc7931b765ce157e.png)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从19世纪末到现 在,是现代统计学时期 )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数理统计学由于同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 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 大量涌现。现代统计学时期是统计学发展最辉 煌的时期。
三、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截面数据
又称静态数据,是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点 上获得的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空间上获得的。
二、统计数据研究过程
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要在有关学科理论指导下,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目 的和任务,科学地确定统计研究的总体对象,明确所要搜集数 据的种类,确定相应的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并给出统一的定义和 标准,确定统计数据搜集、整理、推断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规 定研究工作的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拟定研究工作的资源配置 和组织实施方式等。 数据搜集就是按照统计设计的要求,有针对地获取所需的统计 数据的环节,也就是说,要通过统计观测或实验的方式、方法 去搜集各种各类计算统计指标所需的原始数据,以及其他已经 存在的各种相关数据。 数据整理就是对通过统计观测或实验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 必要的系统化处理,使之条理化、综合化,成为能反映总体特 征的统计数据的环节,也称为统计整理环节。 数据分析是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 行各种统计分析,得出某些有用的定量结论的环节,也称为统 计分析环节。
定序数据
是对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的结果,表 现为有顺序的类别,由定序尺度计量而成,各 类别之间有大小优劣之分。 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 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定量数据: 也称数量数据,用数值来表现。是指用数值来
一、统计数据类型 定距数据 是一种不仅能反映事物所属的的类别和
统计学(第四版)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第四版)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fc1804763231126edb113b.png)
第一章统计和统计数据名词解释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9.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0.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1.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12.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13.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14.概率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15.非概率抽样:不随机,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16.简单随机抽样:从包括总体的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一个个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单位等概论。
17.分层抽样: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18.整群抽样:总体中若干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
19.系统抽样:总体中所有单位按顺序排列,在规定范围内随机抽取一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则确定其它样本单位。
20. 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的误差简答题。
1.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比较:性质不同,非概不依据随机原则选样本,样本统计量分布不确切,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参数进行推断。
操作简便,时效快,成本低,专业要求不很高。
概率抽样依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理论分布存在,对总体有关参数可进行估计,计算估计误差,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提出精度要求。
2.数据收集方法的选择:抽样框中有关信息,目标总体特征,调查问题的内容,有形辅助物的使用,实施调查的资源,管理与控制,质量要求3.误差的控制:抽样误差是抽样随机性带来的,不可避免可以计算,改大样本量。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https://img.taocdn.com/s3/m/e633180f770bf78a6429540e.png)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第一章统计和数据(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3)统计数据质量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
(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平均数:x 二2 4 10 11| 14 151096 9.610(2-9.6)2(4-9.6)2 川(15-9.6)2n -110-12、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进行两项能力测试。
在A 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 标准差是15分;在B 项测试中,其平均数是 400分,标准分数是50分。
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
![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a1618c24028915f804dc228.png)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统计系
郑珍远
2007年7月
※
第一章统计学绪论
※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 第三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 第四章 统计指数
※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
※ 第六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
第七章 统计假设检验
第八章 列联分析 ※ 第九章 方差分析 ※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1.1 统计无时不有
封建社会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 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就曾指出:“不明于计数而欲 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 数不可”。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也指出:“欲强国,不知 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 秦汉有地方田亩和户口资料的记载;唐宋有计口授田和 田亩鱼鳞册土地调查制度;明清则有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保甲 制度等等。 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宗教 思想的阻挠、思维方式的局限和计算技术的笨拙,统计只在 有限的范围内应用,统计发展极其缓慢。
1.1.1 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的广泛发展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世纪,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商业、航运、海关、外贸、交通、工业、 农业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生产 发展的需要,统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国家管理领域扩 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工业、农业、商业、 外贸、银行、保险、交通、邮电、海关、文教卫生等专业 统计,积累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统计 工作的广泛发展,不仅提出了创立统计科学的要求,而且也 为统计科学的创立准备了社会条件。
1.1.1 1.1.2 1.1.3 1.1.4
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无处不在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1.1 统计无时不有
第一章 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
![第一章 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076f848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4.png)
第一章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第一章期末复习总结与习题数据与统计学第一章数据和统计1.1.1统计数据它是统计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字数据和其他相关实际数据的总称。
它是统计工作的目标和成果。
(1)变量和变量值说明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也被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取值是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例如,固定资产是一个变量,每个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价值就是变量值。
为了区别,在本书中,凡是变量均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而变量值则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连续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在数轴上是连续的,不能逐个枚举,也就是说,可以在一个区间内取任何实数。
例如,气象上的温度、湿度,零件的尺寸等。
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它们是整数值,可以逐个列出。
比如企业的数量,员工的数量等等。
确定性变量是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即影响变量值变化的因素是明确的,是可解释和可控制的。
随机变量是受许多小的不确定因素(也称为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
变量的值不能预先确定。
社会经济现象既有确定性变量也有随机变量。
统计学所研究的主要是随机变量。
(二)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整体单位符号或统计指标的具体定量表达。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人们将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1.1.2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收集、组织、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学科学。
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定量规律。
1.1.3统计数据的规律性客观事物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必然性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性反映事物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而统计数据是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偶然性是对同一事物的多次观察得到的统计数据有差异,而必然性则隐含在统计数据本身。
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利用统计方法是可以探索出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的。
1.4.1直接获取的数据直接统计调查:为获取统计数据而专门组织的调查。
如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82b30104bed5b9f3f90f1cab.png)
直 图 方
30 25 20 15 10 5 0 120% 100% 80% 60% 40% 20% 0%
频 率 累 % 积
频率
5.55 7.05 8.55 10.05 11.55 13.05 14.55 16.05 17.55 其 他
蔗 含 % 糖 量
第三节 统计特征数
反映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或分散程度的一些特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 平均数,方差。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如,平均数,方差 。 平均数: 一、集中性趋势的度量--平均数: 集中性趋势的度量 平均数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 反映资料的一般水 平及中心位置, 平及中心位置,并可作为资料的代表跟其它资料 比较。 比较。
(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 分析测试中: 分析测试中: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仪器、环境、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 、仪器、 环境、操作等各个 方面的偶然变化。 方面的偶然变化。 生物试验中: 生物试验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秧苗素质不可能完 全一致; 全一致; 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也可能随时 光照、温度、 随地发生的变化; 随地发生的变化;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1.8 14.1 12.8 14.6 14.9 10.1 11.6 11.0 15.1 13.4 1 13.1 11.9 15.3 10.4 15.0 12.4 12.2 13.0 14.9 10.6 2 9.2 16.7 12.6 13.4 12.1 10.8 7.5 9.2 12.6 6.5 3 8.7 7.4 16.1 14.6 12.6 11.3 13.4 7.0 14.1 11.0 4 12.9 10.0 17.2 10.5 13.0 6.3 14.7 13.2 11.4 11.9 5 13.7 4.4 13.5 8.6 14.1 15.7 14.2 9.0 9.4 11.8 6 9.6 13.2 11.9 15.2 14.4 14.3 14.0 14.0 12.4 12.6 7 13.7 13.8 16.7 11.1 13.1 15.0 15.1 13.2 15.0 9.5 8 8.5 9.1 9.6 14.5 13.3 12.5 6.5 15.0 9.4 12.2 9 15.7 11.9 15.1 12.1 15.0 11.8 8.7 13.8 12.9 8.2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9b54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现实数据,并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推断数据背后的规律。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的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商业、医学、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方法。
一、统计学的历史和基本概念统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统计学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
在18世纪和19世纪,统计学开始引入概率论和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工业、金融和社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统计学在发现和解释数据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变量、统计量和假设检验。
总体是指一个大的数据集,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选取的较小的数据子集。
变量是指统计分析中的一个特征或指标,如年龄、收入等。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和概括数据集的指标,如平均值和标准差。
假设检验是一种基于样本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通过比较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值来判断样本是否来自某个总体的假设。
二、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与方法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金融、经济学、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领域,统计学的方法被广泛用于疫苗试验、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在金融领域,统计方法被应用于股票价格预测、风险管理等领域;在经济学中,统计学的方法用于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在环境科学中,统计学的应用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
统计学的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主要用于对数据集的概括和描述,包括频率分布、中心趋势、分散程度等指标。
而推断统计学则用于基于样本推断总体参数,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方法。
三、统计学在大数据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大数据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数据的处理需要结合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提高数据的价值和运用效率。
统计学第一章总论新
![统计学第一章总论新](https://img.taocdn.com/s3/m/8dc1d06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2.png)
综合指标法: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
01
常用的综合指标有三类:
02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在这三类指标的基础上展开统计分析的具体形式有:
对比分析、平均分析、变异分析、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经济模型分析(包括相关回归分析、平衡分析和预测分析)。
02
0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两个条件:
02
客观存在;
03
在某一个(些)方面性质相同(即同质性)。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大量性;(2)同质性;(3)差异性。
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2)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它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具体单位。即构成总体的各个事物。
01
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
02.
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
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活动过程的总称。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
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是收集资料阶段,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形成综合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主要代表人物的梅尔、恩格尔。
⒊现代统计学时代
1908年,“学生”(William Seely Gosset戈塞特的笔名)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
02
1900年,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生推导了卡—平方( )检验法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习题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769cbbaeaad1f346933ffe.png)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6、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7、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8、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1、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12、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统计学(第1章)
![统计学(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c1108eb983d049649b665838.png)
排序
-
排 序 相对指标
量的差距
×
加减
有绝对0点
÷
乘除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28
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Indicaton)的含义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 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概 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的基本要素:时间限定、空 间范围、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 单位、计算方法。
31
3、按计算方法和作用不同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32
(三)统计指标的特点
数量性 综合性:反映的是总体特征 质的规定性:统计指标应该具有实际
意义,包括时间、地点、条件等等。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33
(四)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39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4
四、统计学在商务和经济中的应用
会计 财务 营销 生产 经济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5
第二节 统计学分类及研究方法
一、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方法论科学:定性-定量-定性 从数量方面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
6/15/2019
第一章 总论
6
二、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对其进行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频数或 频率。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23
(2)定序尺度(顺序尺度 ordinal scale)
是把各类事物按一定特征的大小、高低、 强弱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定序数据,是 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特征:
计量精度要优于定类尺度。它不仅可以测度 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并可比较大小, 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152cc42be1e650e52ea9956.png)
二、标志与指标 •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 标志的分类 数量标志 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
•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
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 部分。 数量指标 (总量指标) 指标的 相对指标 分 类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举例说明标志的概念:
• 概念:(标志是统计研究的基础) 如全班同学组成一个总体,则每 一个同学就是总体单位。要想说明每一 个同学有什么特征,就需要从性别、籍 贯、爱好、专业、年龄、身高、体重、 视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那么性别、 籍贯、爱好、专业、年龄、身高、体重、 视力、学习成绩就是标志。
3、统计方法的逻辑过程
统计方法的逻辑过程就是:大量观察→分组划类→归纳推断 • 通过大量观察,可以了解许多个别事物的共同特征。大量观察也 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日益密切,全社会的 系统化程度逐渐提高,对更大范围内事物的充分认识是社会活动 范围扩大的必要条件。 • 分组划类的必要性体现在: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模式不足以平 行地、一次性地深入认识大量信息,或者,事物的复杂程度相对 于我们的认识能力而言是无穷大的,有效的认识方法只能是简约 化,对大量信息进行抽象和归类,形成金字塔式的有序信息结构 之后,才能把握其较主要、较根本的特征。 • 统计学方法的归纳性质,源于它在做结论时,是根据所观察到的 大量个别情况,“归纳”所得,而不是从一些假设、命题、已知 的事实出发,按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出的。 “推断”是指以一定 的逻辑规则,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推知大面积的或总体相 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
1830年—1849年,欧洲出现“统计狂 热”时期,各国相继成立了统计机关和统 计研究机构,统计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种 专门的行业。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6d6028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3.png)
《应用统计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具有()特点A. 数量性和总体性B. 数量性和差异性A .所有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D.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答案:C答案:CC. 每一个学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可以归于无限总体内。
()C.总体性和差异性D.数量性和 答案:A2、统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名词,以下哪项不是其含义(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C.统计数据D.统计科学答案:C3、专业、性别属于以下哪项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 答案:A 4、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5、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 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 6、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A. 100个学生 B. 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A.中国目前居民B.电脑内所有零件C.某快递公司所有订单D.报警电话E.美国现在的农业科研所数答案:CD2、要了解100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则统计指标有()。
A.100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B.每一个工人的月工资C.全部工业企业D. 一个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E.全部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答案:AE3、下面哪些属于变量()。
A、可变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可变的数量标志E、某一指标数值答案:BCD三、判断题1、总体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答案:错2、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答案:对3、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在一定的概率下,如何用样本资料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答案:对4、全国人口数量是统计总体。
()答案:错答案:5、人口的性别是说明总体的品质标志。
()答案:错6、人的年龄是离散变量。
()答案:错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居民消费支出状况,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答案:D2、以下哪种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于任意分布类型。
统计学课后答案
![统计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5e7a0367ec102de2bd893d.png)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思考与练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4.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5.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
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
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
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
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
要求:(1)描述总体;(2)描述研究变量;(3)描述样本;(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
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
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统计学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课件)
![统计学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1d749951e79b8968022669.png)
(二)个体(element,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统计研究目的:江西财经大学学生(谁)的学习情况(什 么);中国常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STAT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与指标 个体特征的名称。 (一)标志(mark):反映个体 个体 (A)性别 民族 身高 年龄 (B厂)产值 职工人数 男 汉 1.75 21 1000万元 50人 1、标志表现:标志在各个个体的具体表现。 2、种类 (1)品质标志:反映属性特征; (2)数量标志:反映数量特征→ “标志值”。 名称。 (二)指标(index):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总体 名称 [例]2004年①A地区②所属500家工业企业年产值③为100亿④元⑤, 家工业企业年产值 家工业企业 职工人数为56万人。 职工人数 1、构成:(1)时间限制,(2)空间限制,(3)指标名称, (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三、变异与变量 变异与变量 状态的现象。 (一)变异(variance):个体不断转换自身状态 状态
STAT
年龄
身高
性别
籍贯
A1 → 6 岁 ⇒ 1 . 20 m A 2 → 6 岁 ⇒ 1 . 18 m 儿童 M A → 6 岁 ⇒ 1 . 16 m 100
STAT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STAT
11、某班学生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层叠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 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 合分组( ) 答:错,两次简单分组。 12、在统计分组时,分组标志( ) A、只能是品质标志 A B、只能是数量标志 B C、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D、只能是可变标志 E、只能是不变标志 答:C、D
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53d252c1c708a1284a44bf.png)
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报表搜集的统计 资料。对国情国力的调查一般用普查,如人口、工业和
农业普查。
❖ 普查的特点:全面调查;非经常性调查。
❖ 我国的普查制度:
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 “1”或“6”的年份基本统计单位普查;“逢3、逢8的年份经济普查; “5”的年份工业普查;“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
❖ 本报告研究的内容较敏感,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涉及标会 运作中的核心内容,实践小组受到当地标会保护势力的威 胁,几度要求收缴所有调研资料,但我们依靠勇敢和智慧 将大量的调查结果保留了下来,即本文所用到的珍贵数据 及图片材料。
❖ 数据整理分析……(统计分组、统计表、统计图)
统计研究的过程
统计设计
实际问题
3. 调查项目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 汇总总和,降低资料质量。
❖ 普查的组织形式:
▪ 专门组织普查机构并配普查人员直接登记(人口普查); ▪ 利用原始资料由调查单位自填表格(物资库存普查)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三、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2、统计报表制度:
❖ 统计报表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 国统计法》),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以一定的 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 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 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是搜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
❖主要特点:
① 资料来源建立在基层单位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基础 上,基层单位可利用其资料;
② 逐级上报和汇总,各级领导能了解其辖区的情况 ③ 属于经常性调查,项目相对稳定,利于积累资料,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5c15d30b4c2e3f5627632c.png)
第一章、总论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用数字说明现象的本质1•统计活动2•统计数据3•统计学厂政府统计统计的含义及关系单位统计经营性统计匕其他原始数据:未加工价值更大-次级数据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古典统计学时期(萌芽——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描述为主国势学派: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分析有名无实政治算数学派: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主张以数字、重量和尺度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有实无名2•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统计推断方法体系基本确立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的凯特莱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最先用大数定律论证了社会生活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还提出了“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奠定统计学理论基础社会统计学派:德国的克尼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其显著特点是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德国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等人研究的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3•现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末到现在)统计方法与应用全面发展显著特点:数理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大量涌现。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数量性(用数字说明现象本质,包括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总体性(统计只研究总体不研究个体)、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体必须存在差异) 2•学科范畴: 方法性、层次性、通用性 3•研究方式: 描述性、推断性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的职能:信息职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咨询职能(提供信息整理)、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状况)、服务职能(服务社会) 1•统计学为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必须的方法和途径 2•统计学在指导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4•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计量尺度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型数据: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 —定类数据:对事物属性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 特点:只测度量事物类别差异,各类别地位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政治算术》一书中用大量的数字对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用数字、重量、尺度等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表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A.约翰·格朗特 B.威廉·配第 C.帕斯卡 D.费马
2.()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A.应用统计 B.推断统计 C.描述统计 D.理论统计
3.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
于()。
A.抽样调查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
A.系统误差越小 B.系统误差越大 C.抽样误差越小 D.抽样误差越大5.著名统计学家()给出了F统计量、最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等方法和思想。
A.沃尔德 B.奈曼和皮尔逊 C.戈赛特 D.费希尔
6.美国盖洛普(Gallup)调查公司在美国总统大选前通常会从全美国的选民中随机抽取1500人左右,对大选结果进行调查和预测,并会给出2%左右的预测误差。
这是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论原理进行()的过程。
A.统计分析 B.统计应用 C.统计推断 D.统计描述
7.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要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A.抽样调查 B.普查 C.全面调查 D.重点调查
8.抽样误差的大小()。
A.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B.无法避免,但可控制
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既可避免,也可控制
9.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的高中生
D.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10.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11.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12.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A.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B.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13.“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
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
14.对某城市工业企业已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设备
B.每一个工业企业
C.每个工业企业的已安装设备
D.工业企业每一台已安装设备
15.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A.用图形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从一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随机抽取100名大学生,计算出他们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抽样误差只存在于概率抽样中
B.非抽样误差只存在于非概率抽样中
C.无论是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都存在非抽样误差
D.在全面调查中也存在非抽样误差
1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8.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19.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2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
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
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
D.典型单位
21.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
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
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22. 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 )。
A.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D.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二、判断题
1.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有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类。
()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
4.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
()
5.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
()
6.第二手数据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获得。
()
7.我国的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都是每10年进行一次。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