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篇
一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1913福特发明的流水生产线
20世纪70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II利用计算机把运营,营销,财务三大职能管理的信息集中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丰田准时化生产,并把全面质量控制(TQC)也融合其中,实现了零缺陷生产
以工业自动化为目标出现计算机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和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质量保证体系。
7原材料不能准时供应。
8零部件生产不配套,挤压零部件多。
9产品生产周期长,劳动生产率低.
提高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防止废品
降低成本,成本管理
适量生产,提高效率,安全生产,减轻劳动强度
和按期交货,生产过程管理,减少在制品,确保交货期。
生产经理人的总体思路:
1从输出效果看成绩与问题(Result)
企业有一系列指标作为营运输出效果的考核标准。通过各项指标与行业水平,与先进企业与自身对比找出运营存在的问题。
3生产资金占用越来越多,流动资金拙金见肘,影响正常经营活动,资金周转困难;
4解决瓶颈工序的速度,无法响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5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带来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使企业经营,计划系统难以适应,生产计划总跟不上变化,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6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多年没有修订,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看板数量减少,则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以及适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易于管理。通过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等。
6质量管理
建立生产运营管理的考核体系:
一保证交货:
1.销售合同履约率。
2生产计划完成率。
3主要产品销售率
二发挥产能
1.综合生产能力利用率
2.主要设备综合利用率
3.基本生产工人工时利用率
4.生产均衡率
5实物劳动生产率
三质量至上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合格率
2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
3产品退货率
4返工率
四减少占用
1.存货周转率
2.储备资金周转率
3.生产资金周转率
4.成品资金周转率
5.生产周期缩短率
6.半成品配套率
五降低成本:
1.材料定额实现率
2.材料定额执行率
3.工时定额实现率
4.万元销售收入制造费用
5.单位产值能源消耗
案例
纵向与横向分析
第一:纵向分析:
1.计划执行力度在加强
2.资金周转速度从2005年以来呈现不断加速的趋势。
一.看板的功能
JIT生产方式中,看板的功能如下: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
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后工序领取”以及“JIT生产”就是这样通过看板来实现的。
2从管理环节找经验和原因(Management)
企业运营中有许多管理环节,管理者要抓住运营主要管理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3从观念,机制与企业文化找真正原因(Cause)
4针对原因和根源提出改善方案。(Solution)
生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生产计划
2现场管理
3信息系统管理
4设备管理
5供应链管理
90年代美国人哈黙提出业务流程重组(BPR)
日本人改变生产规则,将大规模生产改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注重灵活性和质量,而不是生产效率和产量。
企业在生产运营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费劲千辛万苦拿到的订单却不能按时供货,销售合同的履约率低。
2.竞争越来越激烈,售价降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维持生存。
3.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4.制造成本自2005年以来持续降低。
横向分析:
1.甲公司的生产运营状况处于行业平均水平略强的地位。
2.甲公司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每项指标差距都很大
3.与自己主要竞争对手相比
结论:
甲公司近几年在保证交货,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与行业先进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生产计划执行情况不甚理想,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4)改善的工具
在JIT生产方式中,通过不断减少看板数量来减少在制品的中间储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制品库存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而且即使有人员过剩,也不易察觉。根据看板的运用规则之一不能把不良品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所需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全线停工,由此可立即使问题暴露,从而必须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改善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使生产线的体质不断增强,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JIT生产方式的目标是要最终实现无储存生产系统,而看板提供了一个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
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又称无库存生产方式,零库存或超级市场生产方式,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目标:把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把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
具体目标:
1.次品最低,甚至零次品的质量目标;
2.库存量最低,搬运量最低,搬运次数最少,搬运距离最短和设备故障率最低的生产过程管理目标;
2.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方式。
3.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4.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
5.自发暴露和矫正生产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隐窜,并进行自我完善。
6.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
在实现JIT生产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看板(Kanban),看板是用来控制生产现场的生产排程工具。具体而言,是一张卡片,卡品的形式随不同的企业而有差别。看板上的信息通常包括:零件号码、产品名称、制造编号、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编号、移送地点和零件外观等。
3.完善的反馈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立即就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适时改善,以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JIT生产系统的运行基础:
1.生产同步化
2.生产均衡化
3.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4.准时采购
5.资源配置合理化:一。定置管理..二。U型布置三。多技能操作的多面手作业员。
基本思想:
1.一种管理思想。
3生产准备时间最短,生产提前期最短的时间目标,构建应变能力强,柔性好,运转顺畅的生产系统。
三种技术支持手段:
1.适时适量生产。
2.弹性配置作业人数
3.质量保证:方法:自动化
三种机制:
1.生产线具有防错检错纠错机制,能够自动检测不良产品。
2.工人自主参与管理机制,当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自行停止生产的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